富贵不能淫
一、文学常识
1、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被推尊为“亚圣”。孟子生活在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战国时代。各大国之间争纷不断、征战不停,统治者不关心人民疾苦,百姓流离失所痛苦不堪。孟子在这时代提出了“民贵君轻”的主张,号召人民推翻残暴之君,呼吁停止不义的战争,宣扬“仁政”“王道”。
2、《孟子》:是记录孟子言行的著作,是儒家经典之一,“四书”(《论语》《大学》《孟子》《中庸》)之一。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共七篇,分别是《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计261章。内容包括孟子的言行、政治学说以及有关的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学术问题的论争。
3、《富贵不能淫》选自《滕文公下》
4、关于纵横家:
纵横家,《汉书 艺文志》列为"九流"之一。后因称凭辩才进行政治活动者为"纵横家"。“纵横”即合纵连横。他们朝秦暮楚,事无定主,反复无常,设第划谋多以国家政治需要出发。合纵派的主要代表是苏秦,连横派的主要代表是张仪。 他们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当时割据分争,王权不能稳固统一,需要在国力富足的基础上利用联合、排斥、威逼、利诱或辅之以兵之法不战而胜,或以较少的损失获得最大的收益。他们的智谋、思想、手段、策略基本上是当时处理国与国之间问题的最好办法,是世界史上独一无二的历史阶段,其在历史条件下所创造的智慧是后世任何一个朝代都无法超越的。(另见教参318页,问题探究1,朱自清先生对纵横家的评述。)
二、课文翻译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
诚:真正、确实
大丈夫:指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
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他们一生气,诸侯就都害怕;他们安静下来,便战争停息、天下太平。”
天下熄:指战争停息、天下太平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
孟子说:“这怎么能算是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
焉:怎么、哪里
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
男子成年举行冠礼时,父亲教导他;女子出嫁时,母亲教导她,
丈夫之冠(guàn):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年。 冠:行冠礼
命:教导、训诲
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
送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的夫家,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
戒:告诫。下文的“戒”是谨慎的意思
女家:这里指夫家。女,同“汝”,你
夫子:这里指丈夫
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把顺从作为准则的,是妇女之道。
正:准则、标准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大丈夫应该)住进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走着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
广居、正位、大道分别喻指“仁”“礼”“义”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得志的时候,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得志的时候,独自走自己的道路。
由:遵循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富贵不能使他迷惑,贫贱不能使他动摇,威武不能使他屈服。这样的人才称得上大丈夫。”
淫:惑乱、迷惑。这里是使动用法。
移:改变、动摇。这里是使动用法。
屈:屈服。这里是使动用法。
三、归纳
1、通假字:
女家:同“汝”,你。
2、词类活用:
(1)淫:惑乱,迷惑。这里是使动用法。
(2)移:改变,动摇。这里是使动用法。
(3)屈:屈服。这里是使动用法。
3、一词多义:
戒:①戒之曰:告诫 ②必敬必戒:谨慎
四、课文分析
1、从景春的话,可以看出他对公孙衍、张仪持有怎样的态度?如何看出来的?
景春对两位纵横家持有歆羡甚至崇拜的态度。
提出观点时,景春使用了反问句“岂不 哉”,还使用了加重肯定的 “诚(确实)”,可见他对自己观点的深信不疑。并且对他们的能力进行了夸张性的描述。
2、孟子是怎样一步步提出自己的观点的?可分为几个层次?
两个层次。先破后立。
破:
直接反驳景春观点,表明公孙衍、张仪这样的人不是大丈夫。
(1)同样用一个反问句“是焉得为大丈夫乎”明确自己的态度。不仅否定了景春的观点,“焉得”也透露了自己对张仪、公孙衍之流的鄙视和不屑。
(2)用“妾妇之道”作比,指出公孙衍、张仪的本质:他们只不过是顺从君王意志,就像当时出嫁女子完全顺从自己丈夫一样。他们没有独立人格,也没有独立的判断善恶、是非曲直的标准,他们所做的一切无非是迎合君王喜好,这样的人哪里称得上是什么大丈夫?。
立:
正面提出自己心目中大丈夫的标准。
(1)讲仁德、守礼法,做事合乎道义。
(2)无论得志与否,都不放弃自己的原则。
(3)富贵、贫贱、威武这些外部施加的因素都不能使之迷乱、动摇、屈服。
五、问题探讨
1、孟子提出的可以称为大丈夫的三个条件,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
不能。“居天下之广居”三句是作为大丈夫应该坚持的根本原则,是核心和基础,必须放在最前面说。接下来,“得志”与“不得志”是分两种人生境遇讨论,是对根本原则的补充。最后的“富贵”“贫贱”“威武”是三种极端的情况,具有偶然性,又是对前面两个条件进一步的补充,因此放在最后说。
2、如何理解文中提及的“妾妇之道”?
孟子善于运用类比手法来说理,此处就是用“妾妇之道”类比“公孙衍、张仪之道”。在孟子看来,公孙衍、张仪这些没有原则、没有独立人格、没有是非曲直观念只会迎合君王喜好的纵横家与出嫁女子只能顺从夫意没有差别。所以,这样类比,意在突出对公孙衍、张仪等人的鄙视不屑,以及对景春观点的驳斥。
当然,孟子以“妾妇之道”作比,是建立在当时婚姻中妇女地位低下的社会现实基础上的。
3、《孟子》文章以雄辩著称,大量使用排比句,气势非凡,比如: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三句,采取排比的形式,气势磅礴、义正词严地指出了大丈夫精神的实质,三个“天下之”的反复,也将大丈夫精神的崇高性推到了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