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 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 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3-06-19 20:02: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1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
班级: 姓名: 小组: 评价:
【学习目标】
1.从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受灾体和灾情等方面,了解中国自然灾害主要特点。
2.学会用地图阐述中国自然灾害地域分异特点。
3.深入理解中国是一个人口多、农业灾情重的大国国情,树立因地、因时的减灾区域观。
【学习重点】中国自然灾害的三个主要特点
【学习难点】中国自然灾害地域分异特点及原因
【课堂六环节】
一、“导”——教师导入新课。(时间2-3分钟)
二、“思”——学生自主学习。学生结合课本自主学习,完成以下有关内容。(时间13分钟)
阅读课本第24-25页,将你认为重要的部分勾画出来,然后合上课本,完成下面内容。
知识点一:灾害种类多样且灾害频发?
1、灾害种类多样且灾次频发原因有哪些??
?
2、我国自然灾害类型多样,尤其以地震、干旱、洪涝、台风、风暴潮的危害最为严重。为什么??
?
3、读2.2中国重大自然灾害点位图(1900~2000年)以什么为界?
???
思考:中国自然灾害的地域分布有何特征?为什么?
4、自然灾害种类存在明显的区域性(填下表):
地域分异
原因
旱灾
、 为多发区
季节降水和年际降水的时空分布不均衡
洪涝
、 为多发区
受夏季风的影响大,受夏威夷高压实力的大小、雨带进退快慢的影响
地震
省 为多发区
台湾位于亚欧板块和菲律宾板块交界区;西南区位于地中海---希玛拉雅地震带上;华北、西北位于环太平洋构造带上。
滑坡、
泥石流
为多发区
西南地区地形崎岖,地质构造复杂,大斜坡多,降水历时长
低温冷害
地区为多发区
纬度高、气温低,接近冬季风源地
台风
沿海为多发区
濒临西北太平洋
阅读课本第25-27页,将你认为重要的部分勾画出来,然后合上课本,完成下面内容。
知识点二:成灾人口多,农业灾情严重
1、原因:众多的人口和悠久的____________状况。
2、特点:自然灾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成灾人口: 一线东南部多,西部少,主要集中在 、河南、河北、 、湖北、安徽、 、和江西等省。
4、农业灾情的地域分异:
东部地区
西部地区
气候
干旱、半干旱;
地形
高原、山地
土地类型
耕地面积大
草原广阔
农业部门
畜牧业经营方式
主要受灾灾种
风险
农业灾害风险大
牧业灾害风险大
灾情表现
农作物受灾面积等
牲畜掉膘、死亡
思考:概括中国灾情区域分异的特点,分析该特点形成的自然背景。
阅读课本第28-29页,将你认为重要的部分勾画出来,然后合上课本,完成下面内容
知识点三:自然灾害地域差异显著
灾害带
分布地区
主要灾害
对工农业生产的影响
1.海洋灾害带
以台风、风暴潮、赤潮等自然灾害为主
对海洋渔业和石油平台、船舶、港口造成灾情
2.东南沿海灾害带
以台风、风暴潮、暴雨、洪涝、海水入侵等自然灾害为主
对城市、港口、海水养殖场等造成严重灾情
3.东部灾害带
洪涝、旱灾、病虫害是主要的自然灾害。此外,东北的霜冻、华北的地震也很显著
对农业和城市危害严重
4.中部灾害带
以暴雨、洪水、地震、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为主,而且水土流失、风蚀沙化等土地退化问题严重
对农业、交通设施与建筑物造成严重危害。其中,内蒙古的雪灾、黄土高原的暴雨洪水和干旱、西南地区的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尤为突出
5.西北灾害带
主要指西北内陆的新疆、甘肃、宁夏、内蒙古西部地区
以地震、沙尘暴、霜冻、干旱、病虫害等自然灾害为主
对绿洲农业、城市建筑和畜牧业造成灾害
6.青藏高原灾害带
主要指西藏、青海和四川西北部
以暴风雪、地震、寒潮、雪崩等自然灾害为主
对畜牧业造成严重灾害
思考:我国东西部人口数量、社会经济水平的差异对灾情有什么影响?
六、“检”——课堂检测。(3分钟)
单项选择题?
1.我国东南半壁灾害点位多,西北半壁灾害点位稀少的主要原因在于( )
A.东南部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受灾体多;西北部受灾体少
B.东南部人多地少,环境问题多而重;西北部人少地多,生态脆弱
C.东南防灾意识强,西北部减灾能力强
D.东南部季风气候,西北部大陆性气候
2.我国自然灾害多发的原因是( )
A.人口基数大,增长快,是世界上的人口稠密区之一
B.经济迅速发展,是世界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
C.地处世界两条灾害带的交汇处,灾害多发
D.灾害防御能力有限,灾害监测系统不健全
3.下列地区及其易发或多发自然灾害组合正确的是( )
A.滑坡、泥石流多发区——东南沿海地区
B.洪涝多发区——长江中下游平原、华北平原
C.旱灾多发区——华北平原、东北平原、西南地区
D.地震多发区——华北、西北、西南、华中
4.我国不同地区的受灾体及其成灾因子、危害组合正确的是( )
A.西部——牲畜——洪涝、干旱、冷冻、风雹——掉膘、死亡
B.东部——种植业——雪灾、旱灾、虫灾、鼠灾——减产、绝收
C.东部——农作物——洪涝、干旱、冷冻、风雹——减产、绝收
D.西部——畜牧业——雪灾、旱灾、地震、泥石流——掉膘、死亡
5.关于我国自然灾害地域分布对应点不正确的是( )
A.东北平原——旱灾多发 B.台湾省——地震多发
C.西南地区——泥石流多发 D.黄淮海平原——低温冷害严重
6.形成我国成灾人口与农业灾情严重的原因主要有( )
①国土面积广大 ②人口众多 ③悠久的农业历史状况 ④自然灾害种类多样 ⑤灾害灾次频发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