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区域发展》检测题
一、单选题
我国某大型工业企业集团是行业领域内知名企业,30年来一直是行业出口冠军。近年来,该集团围绕产业升级,除依托集团内部研究院外,发生如下表所示一系列事件,走出了一条从低端仿造到高端智能制造的产业升级之路。读下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年份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7年
企业大事件 兼并德国世界顶级混凝土设备生产商 收购德国知名液压零部件生产商 兼并荷兰知名负载敏感比例阀企业 投资5000万美元设欧洲研发中心 拥有授权专利5977件
1.该企业所属行业是( )A.机械制造 B.工程施工 C.水泥生产 D.芯片软件
2.据上表分析,该企业产业升级的主要策略属于( )
A.并购关联技术企业,提升生产效率 B.并购国际知名品牌,进军产业链高端
C.获取国外先进技术,促进产品质量升级 D.并购知名供应商,带动生产与出口
通天河七渡口位于长江上游楚玛尔河和通天河交汇处,属于长江的水源涵养区和补给区。近年来,该地区的草地在风力侵蚀作用下出现荒漠化趋势。下图为通天河七渡口月平均风速和起沙风频率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通天河七渡口的风沙侵袭( )
A.秋季最轻 B.冬季最严重 C.频率大致与风速呈正相关 D.呈单峰变化
4.除风速以外,影响通天河七渡口风沙侵袭季节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气温和降水 B.地形和风向 C.风向和气温 D.降水和地形
5.治理通天河七渡口风沙侵袭的有效措施是( )
A.营造防风林,降低风速 B.设置沙障,人工种植恢复植被
C.加强监测预警,减少风沙危害 D.截流长江水源,实施人工补水
近年来,我国经济进入中高速增长为主要特征的新常态,同时部分行业产能过过剩严重。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十三五”规划中产业发展方向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6.该区域降低煤炭 钢铁 水泥等行业产能的主要原因是
①环境污染严重
②劳动力短缺
③矿产资源枯竭
④经济效益低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7.该区域按“十三五”规划发展,可以
①缓解就业压力
②有利于科技文化发展
③优化产业结构
④加快高耗能产业转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英国伦敦东部三英里泰晤士河沿岸的道克兰地区原来是繁忙的码头,随着其货运需求的降低,港口逐渐衰落。伦敦的老城金融城地区虽早已经成为世界最著名的金融中心,但其很多建筑已经不能满足现代金融业办公条件的需求。1981年伦敦政府正式在道克兰地区启动新的中心商务区开发计划,历时17年将其建设成为英国的金融新地标,负责全世界大约三分之一的外汇交易。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8.伦敦政府将道克兰地区打造成为金融中心主要得益于其
A.地价低廉 B.资金充足
C.经济基础 D.海运便利
9.伦敦金融新地标的建成能够
A.提升城市等级 B.完善产业结构
C.扩大港口腹地 D.转变区域职能
10.与金融城相比,推测政府在道克兰地区开发中的优惠政策有
①新城建设不受旧城保护限制
②鼓励绿化美化环境
③鼓励高科技制造业的发展
④低价转让土地房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风是沙丘移动的主要动力,植被覆盖率、沙丘的水分状况和地面的起伏程度等因素也对沙丘移动产生影响。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域下游的民勤绿洲处于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之间,年平均降水量113mm(集中于6-9月),风沙灾害多。近年来,通过多种措施进行生态环境治理,风沙移动得到遏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结合沙丘移动的影响因素,推测民勤地区沙丘移动速度最慢的月份是( )
A.3月 B.6月 C.9月 D.12月
12.近年来,民勤绿洲植被覆盖率大幅提高,阻沙效果显著,是因为植被可以( )
①增加当地降水②削减过境风力③提高土壤湿度④增大地表起伏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牦牛坪位于玉龙雪山东北山麓,海拔3475~3700m,年均降水量为1350mm,年平均气温为5.5℃,主要景观为高山草甸牧场,植被类型主要包括高山草甸、亚高山草甸和高山杜鹃灌丛。下图示意人类活动对牦牛坪高山草甸的干扰强度格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牦牛坪高山草甸干扰强度格局反映出( )
A.西部草甸退化最严重 B.草甸呈斑块状分布
C.由豁口向四周草甸退化加剧 D.由景点向四周草甸退化减轻
14.导致牦牛坪高山草甸发生严重退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过度放牧 B.冰川消融 C.旅游踩踏 D.生物入侵
15.为恢复牦牛坪高山草甸植被,可采取的措施是( )
A.控制旅游规模 B.搬迁旅游景点 C.变更放牧路径 D.增加牲畜饮水点
土壤中的产甲烷菌利用低碳有机物制造甲烷。甲烷被植物根系吸收,经植物体的通气组织排放到大气中。厌氧(缺少氧气)环境有利于生物残骸被分解为低碳有机物。同处新疆的淡水湖博斯腾湖和咸水湖艾比湖湖岸都有芦苇湿地分布,但芦苇生长各异,土壤产生的甲烷排放量存在显著的季节差异(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博斯腾湖和艾比湖湖岸芦苇湿地土壤的甲烷排放量夏季最高,其原因不可能是( )
A.土壤升温,产甲烷菌活性增强
B.芦苇植株生长旺盛,吸收输送甲烷速率快
C.淹水范围扩大,土壤湿度增加,分解形成的低碳有机物较多
D.降水少,蒸发量大,土壤易形成厌氧环境
17.影响博斯腾湖和艾比湖湖岸芦苇湿地土壤甲烷排放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①土壤有机碳含量②土壤盐度③土壤含水量④土壤温度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8.两地发展钢铁工业相同的区位优势是( )
①煤炭资源丰富②铁矿资源丰富③水陆交通便利④市场广阔⑤廉价劳动力多
A.①③④ B.③④⑤ C.①②③ D.②④⑤
19.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应借鉴德国鲁尔区治理改造的成功经验,针对东北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应采取的措施是( )
A.进一步完善交通运输网络 B.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C.建设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 D.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
读我国某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20.图中A地区农业发展中存在较明显的土壤盐碱化问题,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①纬度较高,冻土发育,含盐水分不易下渗②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③农业耕种过程中,长期采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④地处河谷地区,水流平缓,对土壤侵蚀作用微弱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1.图中B处在汉朝时还是水草丰美的大草原,而现在已变成一片沙漠,其人为原因是( )
A.气候由湿润向干旱转变的结果 B.植被由草原向荒漠退化的结果
C.农业由耕种向畜牧转变的结果 D.人类过度开垦和放牧对植被破坏的结果
塞罕坝地区在辽、金时期曾被称为“千里松林”,清朝在此设立“木兰围场”,清末围场废弃。五十多年来,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造林近百万亩,有效保护了京津地区的生态安全。如图为塞罕坝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林场建立前,塞罕坝地区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水土流失 B.土地荒漠化 C.酸雨污染 D.气候变暖
23.与北坡相比,塞罕坝荒山南坡造林的主要不利条件是( )
A.蒸发较强,土壤湿度较小 B.降水较少,土层较薄,砾石较多
C.光照强烈,昼夜温差大 D.风力较大,受低温冻害影响大
历史上,鄂尔多斯高原上的库布齐曾经森林茂盛、牛羊遍地,到了明清,逐渐演变成为寸草不生的大片沙漠。如今当地在开发太阳能资源的同时,创造了“板上发电、板下修复、板间种植、治沙改土、产业扶贫”的生态光伏模式。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4.历史上库布齐从水草丰美演变成沙漠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干旱,蒸发旺盛 B.地表多沙质沉积物
C.大风日数多 D.过渡放牧、砍伐和垦殖
25.“板下修复”的主要益处是( )
A.大幅度削弱太阳辐射 B.增加漫射光,降低太阳辐射强度
C.减少土壤水分蒸发 D.种植耐阴经济植物
26.该模式对防治荒漠化的好处有( )
①太阳能电池板可削减风力,阻挡风沙 ②太阳能电池板遮挡阳光,有利于禽畜生长
③为当地提供新能源,可减少薪柴砍伐 ④增加该地区的年降水量,改变气候条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二、综合题
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胡杨是生长在沙漠的唯一乔木树种,耐寒、耐旱、耐盐碱、抗风沙,有很强的生命力,“胡杨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烂。”胡杨能生长在高度盐渍化的土壤上,原因是胡杨的主根、侧根、躯干、树皮都能吸纳盐分,当体内盐分积累过多时,便从树干的节疤和裂口处盐分自动排泄出去,形成白色或淡黄色的块状结晶,称“胡杨泪”,俗称“胡杨碱气”,一棵成年大树每年能排出数十千克的盐碱,胡杨堪称“拔盐改土”的“土壤改良功臣”。
材料二:额济纳旗(位置见下图)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最西端,拥有38万亩胡杨林,是全球仅存的三大胡杨林区之一,每年入秋后,胡杨叶色金黄,吸引众多游客前往观赏。
材料三:额济纳旗地区历年平均气温是9.4℃,最热月均温28.5℃,年较差较大;历年平均降水量32.8mm,降水全年分布极不均匀,主要集中在6~9月,这4个月的降水量占全年总量的72%;历年平均蒸发量2937.8mm,是平均降水量的89.6倍;历年平均日照总时数3479.2小时,平均日照百分率为78%。
(1)指出胡杨林所属的植被类型及其具有的生态价值。
(2)胡杨从根部萌生幼苗,幼树上的叶片细长如柳叶,老树的叶片像心形,叶片大而厚,表面有蜡质层;结合胡杨树叶形态,说出其适应的气候特点。
(3)来自广东省的游客在游览额济纳旗美丽秋色后,想在自己家乡引种胡杨。对他的想法,你是否赞成,并说明理由。
2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河套平原和库布齐沙漠位于黄河同一河段的两岸,却拥有截然不同的环境,河套平原素有“塞上米粮川”之称,是内蒙古自治区粮、油、糖生产基地。30年前,库布齐沙漠黄沙肆虐,被称为“死亡之海”。如今,通过当地政府,龙头企业、沙区居民紧密合作,这里的沙漠披上绿衣。沙地改造成良田,沙区10万多人脱贫,向世界提供了防治荒漠化的“中国方案”。下图示意河套平原及库布齐沙漠位置。
(1)河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灌渠众多。分析该农业区灌渠众多的自然原因。
(2)将有机瓜果蔬菜、生态(特色)旅游、甘草种植填写到下图相应方框中,补充完成“库布齐生态治沙模式图”。
(3)说明库布齐生态治沙模式是如何使当地脱贫致富的。
29.撒哈拉沙漠南缘的11个国家正联手打造一条横穿非洲大陆的绿化带。这条被称为“绿色长城”的绿化带,计划总长度为7100千米,宽15千米。读“绿色长城”的绿化带规划示意图和巴马科气候统计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的非洲“绿色长城”大致是沿着哪两种气候类型区的交接带延伸?
(2)为遏制荒漠化发展,除建设“绿色长城”外,沿线国家还可以采取什么措施?
(3)简述巴马科附近自然景观的季节变化特点,并分析成因。
30.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长汀县,地处福建省西部山区,曾是我国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最严重地区,被称为“红色荒漠”。“山光、水浊、田瘦、人穷”是以河田为中心的水土流失区生态恶化、群众生活贫困的真实写照。
长汀早在上世纪就出现了严重的水土流失,主要是由于大面积植被遭到破坏。1912年,当地封建宗派山权纠纷,引起大规模相互伐木;1934年国民党第五次围剿时开公路、筑碉堡,大量砍伐林木做军资;1958年大炼钢铁用树木当作燃料,导致能源紧缺;80年代以前,人口大量增长,人民生活贫穷,当地伐木烧薪现象极为严重。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经过多年锲而不舍、科学有效的治理,该县水土流失率迅速降低,森林覆盖率大幅提高;空气质量和水质常年优良,人均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图甲、图乙分别为长汀县罗地草山1985年和2018年景象。
(1)分析长汀县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原因。
(2)简析严重的水土流失对长汀地区的危害。
(3)从生态、经济角度分析长汀县单位土地面积水土流失所带来的损失比黄土高原大的原因。
(4)针对长汀县严重的水土流失,简述可采取的治理措施。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2.C 3.C 4.A 5.B 6.D 7.B 8.C 9.D 10.D 11.C 12.B 13.B 14.C 15.A 16.D 17.A 18.A 19.D 20.C 21.D 22.B 23.A 24.D 25.D 26.A
27.(1)(温带)落叶阔叶林;防风固沙(防治荒漠化);改良土壤(防治盐渍化)。
(2)主要为了适应夏季气温高、降水少、蒸发量大、光照强的气候特点。
(3)不赞成。广东的热量、水分、土壤等条件不适合胡杨林的生长。
28.(1)该地地处西北地区,降水少;黄河上游水量较大;地形平坦、易于修建。
(2)甘草种植、有机瓜果蔬菜、生态(特色)旅游。
(3)通过引入适宜沙漠环境的耐寒植物(甘草),改良土壤,发展牧草种植和有机瓜果蔬菜等涂色农业;种植业与加工业相结合,延长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利用独特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发展特色旅游业;通过产业发展,增加居民就业机会,提高经济收入。
29.(1)热带沙漠气候区与热带(稀树)草原气候区。
(2)防止过度的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控制过快的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合理利用水资源等。
(3)巴马科为热带草原景观,湿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多,草木葱茏,动物活跃;干季受信风带控制,降水少,草木枯黄,动物迁徙。
30.(1)①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沛,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②山地地形,坡度大,土壤易被冲刷、侵蚀;③历史时期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植被破坏严重。
(2)①土壤养分流失,土地生产力下降,农业减产;②植被生长恢复困难,植被稀少,气候变得干燥,生态环境恶化;③水土流失导致泥沙淤积河床、水库、湖泊,防洪难度增加。
(3)①与黄土高原相比,长汀县土层更薄,表土一旦被冲蚀,恢复更加困难;②长汀县人均土地较少,单位土地面积生物生长量和产值较高,水土流失会造成更大损失。
(4)①陡坡封山育林,恢复植被;②缓坡可发展立体农业,多种经营;③解决农村地区生活燃料问题,如营造薪炭林、推广省柴灶、炉灶技术革新、推广使用沼气等。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