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2022-2023学年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4 全等三角形 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2022-2023学年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4 全等三角形 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7-04 16:15:35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4 全等三角形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1八上·遂宁期末)△ABC≌△DEF,且△ABC的周长为100cm,A、B分别与D、E对应,且AB=35cm,DF=30cm,则EF的长为(  )
A.35cm B.30cm C.45cm D.55cm
2.(2021八上·南充期末)如图, , cm, cm,则 的长为(  )
A.4cm B.3cm C.2cm D.不能确定
3.(2021八上·南京期末)如图,△ABC≌△DEF,点B、E、C、F在同一直线上,若BC=7,EC=4,则CF的长是(  )
A.2 B.3 C.4 D.7
4.(2021八上·句容期末)如图,
,且点A、B的坐标分别为
,则
长是(  )
A.
B.5
C.4
D.3
5.(2021八上·诸暨期末)如图,△ABC≌△EDC,BC⊥CD,点A,D,E在同一条直线上,∠ACB=25°,则∠ADC的度数是(  )
A.45° B.60° C.75° D.70°
6.(2021八上·鄞州期末)如图,△ABC≌△ADE,∠C=40°,则∠E的度数为(  )
A.80° B.75° C.40° D.70°
7.(2021八上·林州期末)如图,点D,E,F分别在的边,,上(不与顶点重合),设,.若,则,满足的关系是(  )
A. B.
C. D.
8.(2021八上·丰台期末)如图,四边形中,,,我们把这种两组邻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叫做“筝形”.下列关于筝形的结论正确的是(  )
A.对角线AC,BD互相垂直平分
B.对角线BD平分∠ABC,∠ADC
C.直线AC,BD是筝形的两条对称轴
D.筝形的面积等于对角线AC与BD的乘积
9.(2021八上·云梦期末)如图,在边上,,,则的度数为(  )
A.50° B.55° C.60° D.65°
10.(2021八上·南沙期末)如图是两个全等三角形,图中的字母表示三角形的边长,则∠1的度数是(  )
A.115° B.65° C.40° D.25°
二、填空题
11.(2021八上·永定期末)如图,已知 ABD≌ ACE,∠A=53°,∠B=21°,则∠BEC=   °.
12.(2021八上·巴中期末)三国时期,数学家赵爽绘制了“勾股圆方图”,又叫“赵爽弦图”,如图所示,△ABH、△BCG、△CDF和△DAE是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四边形ABCD和四边形EFGH都是正方形,如果EF=2,AH=6,那么四边形ABCD的面积等于   .
13.(2021八上·泗洪期末)如图,△ABC≌△DEF,BE=5,BF=1,则CF=   .
14.(2022八上·西湖期末)若,A与D,B与E分别是对应顶点,,,则   .
15.(2021八上·林州期末)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若,则点D的坐标为   .
16.(2021八上·龙泉期末)如图,△ABC≌△DEF,若∠A=65° ,则∠EDC的度数为   .
17.(2021八上·西城期末)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A(2,0),B(4,2),若点P在x轴下方,且以O,A,P为顶点的三角形与OAB全等,则满足条件的P点的坐标是   .
18.(2021八上·丰台期末)如图是两个全等的三角形,图中字母表示三角形的边长,则∠的度数为   °.
19.(2021八上·朝阳期末)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A(-3,0),B(3,0),C(3,2),如果△ABC与△ABD全等,那么点D的坐标可以是   (写出一个即可).
20.(2021八上·承德期末)如图,在中,,一条线段,P,Q两点分别在线段和的垂线上移动,若以A、B、C为顶点的三角形与以A、P、Q为顶点的三角形全等,则的长为   .
三、解答题
21.(2021八上·建华期末)如图, 中, 于点D, , , ,连接AF.线段AE与AF有怎样的关系?请写出你的猜想,并说明理由.
22.(2021八上·瓯海月考)如图,已知点B、F、C、E在同一直线上,AB∥DE,AB=DE,BF=CE.求证:AC∥DF.
23.(2021八上·孝义期中)如图,∠ABC=∠DCB,BD、CA分别平分∠ABC、∠DCB.求证:AC=DB.
24.(2021八上·交城期中)如图,在四边形 中, ,点E,F分别在 , 上, , ,求证: .
25.(2021八上·交城期中)如图,线段AD上有两点E,B,且AE=DB,分别以AB,DE为直角边在线段AD同侧作Rt△ABC和Rt△DEF,∠A=∠D=90°,BC=EF.求证:∠AEG=∠DBG.
四、综合题
26.(2021八上·嵩县期末)如图,点D是等边△ABC内一点,E是△ABC外的一点,∠CDB=130°,∠BDA=α,△BDA≌△CEA.
(1)求证:△AED是等边三角形;
(2)若△CDE是直角三角形,求α的度数.
27.(2021八上·遵义期末)在边长为8的等边三角形 中,点Q是BC上一点,点P是AB上一动点,点P以1个单位每秒的速度从点A向点B移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
(1)如图1,若 ,当t取何值时 ?
(2)若点P从点A向点B运动,同时点Q以2个单位的速度从点B经点C向点A运动,当t为何值时, 为等边三角形(在图2中画出示意图).
(3)如图3,将边长为 的等边三角形 变换为AB,AC为腰,BC为底的等腰三角形,且 , ,点P运动到AB中点处静止后,点M,N分别为BC,AC上动点,点M以1个单位每秒的速度从点B向C运动,同时点N以a个单位每秒的速度从点C向A运动,当 , 全等时,直接写出a的值.
28.(2021八上·鄞州期末)如图①,已知直线y=﹣2x+4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A、C,以OA、OC为边在第一象限内作长方形OABC.
(1)求点A、C的坐标;
(2)将△ABC对折,使得点A与点C重合,折痕交AB于点D,求直线CD的解析式(图②);
(3)在坐标平面内,是否存在点P(除点B外),使得△APC与△ABC全等?若存在,请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9.(2021八上·龙泉期末)如图是我国古代数学家赵爽创制的一副“勾股圆方图”(又称“赵爽弦图”),它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与中间的一个小正方形EFGH无缝拼成的大正方形ABCD.
(1)若 ,求AB
(2)点M在FG上, ,且 ,求正方形ABCD与正方形EFGH的周长比.
30.(2021八上·龙泉期末)如图,点D,E分别在AC,AB上,AD=AE,BE=CD.
(1)求证:BD=CE.
(2)若∠A=55° ,∠C=30°,求∠COD的度数.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
【解析】【解答】解:∵△ABC≌△DEF,且△ABC的周长为100cm,
∴△DEF的周长为100cm,AB=DE=35cm,AC=DF=30cm,
∴EF=100-35-30=35cm,
故答案为:A.
【分析】利用全等三角形的的周长相等,对应边相等,可得到△DEF的周长及DE的长,然后求出EF的长.
2.【答案】A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
【解析】【解答】解:∵△ADE≌△BCF,
∴AD=BC=10cm,
∵BD=BC CD,CD=6cm,
∴BD=10 6=4(cm).
故答案为:A.
【分析】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可求出BC的长,根据BD=BC-CD,可求出BD的长.
3.【答案】B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
【解析】【解答】解: △ ABC≌ △DEF,
点B、E、C、F在同一直线上,BC=7,EC=4,
=
故答案为:B.
【分析】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BC=EF=7,利用CF=EF-EC计算即得.
4.【答案】D
【知识点】坐标与图形性质;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
【解析】【解答】解:∵A(-1,0),B(0,2),
∴OA=1,OB=2,
∵△AOB≌△CDA,
∴OB=AD=2,
∴OD=AD+AO=2+1=3.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点A、B的坐标可得OA=1,OB=2,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可得OB=AD=2,然后根据OD=AD+AO进行计算.
5.【答案】D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BC⊥CD,∠ACB=25°,
∴∠ACD=65°,
∵△ABC≌△EDC,
∴AC=CE,∠DCE= ∠ACB=25°,
∴∠ACE=90°,
∴∠E=∠CAE=×(180°-90°)=45°,
∴∠ADC=∠DCE+∠E=70°.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C=CE,∠DCE= ∠ACB=25°, 从而得出∠ACE=90°,再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出∠E=45°,利用∠ADC=∠DCE+∠E,即可得出答案.
6.【答案】C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
【解析】【解答】解:∵△ABC≌△ADE,
∴∠E=∠C=40°.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E=∠C,据此解答.
7.【答案】B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
【解析】【解答】解:∵,
∴∠B=∠C,∠BED=∠EFC,
∵,,在△ABC中,∠A+∠B+∠C=180°,
∴,,
∴,
∵在△EFC中,,
∴,即,
∴.
故答案为:B.
【分析】由全等三角形性质得∠B=∠C,∠BED=∠EFC,由三角形内角和求出,根据平角的定义得,即得,在△EFC中,,从而得出,继而得出结论.
8.【答案】B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
【解析】【解答】解: 四边形中,,,
是的垂直平分线,
而不一定是的垂直平分线,故A不符合题意;
,,
对角线BD平分∠ABC,∠ADC,故B符合题意;
直线BD是筝形的两条对称轴,故C不符合题意;
如图,记对角线的交点为
筝形的面积等于对角线AC与BD的乘积的一半,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由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可判断A选项;通过证明得出 可判断B选项;根据轴对称性质可判断C选项;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可判断D选项。
9.【答案】D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
∴AB=AD,∠BAC=∠DAE,∠B=∠ADE,
∵∠BAD=∠BAC-∠DAC,
∠EAC=∠DAE-∠DAC,
∠BAD=∠EAC=50°,
∵AB=AD,
∴∠B=,
∴∠ADE=∠B=65°,
故答案为:D.
【分析】由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可得AB=AD,∠BAC=∠DAE,∠B=∠ADE,由角的构成可得∠BAD=∠EAC,再根据等边对等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求得∠B的度数,则∠ADE=∠B可求解.
10.【答案】C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
【解析】【解答】解:
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2=180°-115°-25°=40°,
∵两个三角形全等,
∴∠1=∠2=40°,
故答案为:C.
【分析】先求出∠2=40°,再根据两个三角形全等,求解即可。
11.【答案】74
【知识点】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
【解析】【解答】解:∵△ABD≌△ACE,
∴∠C=∠B=21°,
∵∠A=53°,
∴∠BEC=∠A+∠C=21°+53°=74°,
故答案为:74.
【分析】由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得∠C=∠B=21°,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可得∠BEC=∠A+∠C,据此计算即可.
12.【答案】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勾股定理;正方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ABH≌△BCG,
∴BG=AH=6,
∵四边形EFGH都是正方形,
∴HG=EF=2,
∴BH=8,
在直角三角形AHB中,由勾股定理得到AB2=AH2+BH2=62+82=100,
∴正方形ABCD的面积=100.
故答案为:100.
【分析】由正方形的性质得GH=EF=2,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BG=AH=6,则BH=BG+GH=8,在直角三角形AHB中,由勾股定理得到AB2即可得出答案.
13.【答案】3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
【解析】【解答】解:∵BE=5,BF=1,
∴EF=BE﹣BF=4,
∵△ABC≌△DEF,
∴BC=EF=4,
∴CF=BC﹣BF=4-1=3.
故答案为:3.
【分析】易得EF=BE-BF=4,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可得BC=EF=4,然后根据CF=BC-BF进行计算.
14.【答案】70°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
【解析】【解答】解:∵∠A=50°,∠B=60°,
∴∠ACB=180° 50° 60°=70°,
∵△ABC≌△DEF,
∴∠F=∠ACB=70°.
故答案为:70°.
【分析】首先利用内角和定理可得∠ACB的度数,然后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进行解答.
15.【答案】(2,2)或(2,-2)
【知识点】坐标与图形性质;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
【解析】【解答】解:如下图,过C、D分别作CE、DF垂直于x轴,
∴∠AEC=∠DFB=90°,
∵,
∴AE=1,CE=2,
∵,
∴AC=BD, DF=CE=2,∠CAB=∠DBA,
在△AEC和△BFD中,
∵∠CAB=∠DBA,∠AEC=∠DFB=90°,AC=BD,
∴△AEC≌△BFD(AAS),
∴BF=AE=1,
∵,
∴AF=2,
∴(2,2)或(2,-2) (当D点在第四象限);
故答案为: (2,2)或(2,-2) .
【分析】过点C、D分别作CE、DF垂直于x轴,由C(1,2)可得AE=1,CE=2,利用AAS证明△AEC≌△BFD,可得BF=AE=1,由B(3,0)可得OB=3,即得AF=OB-BF=2,继而得出点D坐标.
16.【答案】65°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
【解析】【解答】解:∵△ABC≌△DEF,
∴∠EDC=∠A=65°.
故答案为:65°.
【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的性质,即可解答.
17.【答案】或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关于坐标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
【解析】【解答】解:如图,
①作关于的对称的点,连接
B(4,2),则
②作关于()对称的点,连接,


则点
故答案为:或
【分析】先根据题意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画出符合的图形,再求出P点坐标即可。
18.【答案】70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
【解析】【解答】解:如图,由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得:,
图中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在它们中,边长为和的两边的夹角分别为和,

故答案为:70.
【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求解即可。
19.【答案】(3,-2)(答案不唯一)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
【解析】【解答】解:如图,把沿轴对折可得:

同理:把,关于轴对折,可得:
综上:的坐标为:或或
故答案为:或或(任写一个即可)
【分析】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求解即可。
20.【答案】6cm或12cm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
【解析】【解答】解:∵AX是AC的垂线,
∴∠BCA=∠PAQ=90°,
∴以A、B、C为顶点的三角形与以A、P、Q为顶点的三角形全等,只有△ACB≌△QAP和△ACB≌△PAQ两种情况,
当△ACB≌△QAP,
∴;
当△ACB≌△PAQ,
∴,
故答案为:6cm或12cm.
【分析】以A、B、C为顶点的三角形与以A、P、Q为顶点的三角形全等,只有△ACB≌△QAP与△ACB≌△PAQ两种情况,当△ACB≌△QAP,当△ACB≌△PAQ,两种情况分类讨论即可。
21.【答案】解: ,
理由如下:
∵ , ,
∴ ≌
∴ ,
∵ 于D,
∴ ,
∴ ,
∴ ,即 ,
∴ .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
【解析】【分析】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求解即可。
22.【答案】证明:∵AB∥DE,
∴∠B=∠E ,
∵BF=CE,
∴BF+CF=CE+CF,即BC=EF,
又∵AB=DE,
∴△ABC≌△DEF(SAS),
∴∠ACB=∠DFE,
∴AC∥DF.
【知识点】平行线的判定;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
【解析】【分析】由 AB∥DE,得∠B=∠E ;利用BF=CE可得,BC=EF,所以 △ABC≌△DEF(SAS) ,再利用 ∠ACB=∠DFE 内错角相等即可判定 AC∥DF .
23.【答案】证明:∵BD、CA分别平分∠ABC、∠DCB
∴∠DBC= ∠ABC,∠ACB= ∠DCB
∵∠ABC=∠DCB
∴∠DBC=∠ACB
在△ABC和△DCB中
∴△ABC≌△DCB
∴AC=DB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角平分线的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利用等量代换,证明△ABC≌△DCB,继而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求出AC=DB即可。
24.【答案】证明:连接AC,
∵AE=AF,CE=CF,AC=AC,
∴△ACE≌△ACF(SSS),
∴∠CAE=∠CAF,
∵∠B=∠D=90°,
∴CB=CD.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证明△ACE≌△ACF,结合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求出CB=CD。
25.【答案】证明:∵AE=DB
∴AE+EB=DB+EB,即AB=DE
∵∠A=∠D=90°
在Rt△ABC和Rt△DEF中
∴Rt△ABC≌Rt△DEF(HL)
∴∠ABC=∠DEF
∴∠AEG=∠DBG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结合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性质,求出答案即可。
26.【答案】(1)证明:∵ , ,
∴ AD=AE ,∠BAD=∠CAE,∠BDA=∠AEC =α,
∴ ,
∴ ,
∵ 是等边三角形,
∴ ,
∴ ,
∵ ,
∴ 是等边三角形;
(2)解:∵ 是等边三角形,
∴ ,
∵ ,∠BDA=α,
∴ , ,

∵ 是直角三角形, .
当 时, ,
∴ ,
当 , ,
∴ ,
∴ 或 .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分析】(1)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BAD=∠CAE,∠CEA=α,AD=AE,易得∠BAC=∠DAE;再利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求出∠BAC=60°,由此可得到∠DAE=60°,利用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可证得结论;
(2)利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证得∠ADE=∠AED=60°,可表示出∠CDE,∠CED,∠DCE;然后根据直角三角形的定义,分情况讨论:∠CED=90°时;∠CDE=90°时,分别求出α的值.
27.【答案】(1)解:如图1
是等边三角形,PQ//AC,
, ,
又 ,

是等边三角形,

由题意可知: ,则 ,

解得: ,
故t的值为2时,PQ//AC.
(2)解:如图2
①当点Q在边BC上时,
此时 不可能为等边三角形;
②当点Q在边AC上时,
若 为等边三角形,则 ,
由题意可知, , ,

即: ,
解得: ,
故当 秒时, 为等边三角形;
(3)解:如图3:

当 , 全等时,分两种情况讨论,
当 时,
设经过 秒后全等,

根据 ,

解得: ,
即 时, , 全等;
当 时,
设经过 秒后全等,

根据 ,
即 ,
解得: ,


解得: ,
综上:当 , 全等时,a的值为1或 .
【知识点】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分析】(1)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BQP=∠C=60°,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BPQ=∠A=60°,推出△BPQ为等边三角形,得到BP=BQ,由题意可得AP=t,BP=8-t,然后根据BP=BQ可得t的值;
(2)①当点Q在边BC上时,△APQ不可能为等边三角形;②当点Q在边AC上时,若△APQ为等边三角形,则AP=AQ,由题意可知AP=t,BC+CQ=2t,则AQ=BC+AC-(BC+CQ)=16-2t,接下来根据AP=AQ进行求解就可得到t的值;
(3)当BP=CM、BM=CN时,设经过t秒后全等,则BP=4,CM=6-t,BM=t,CN=at,根据BM=CN可得a的值;当BP=CN、BM=CM时,设经过t秒后全等,则BP=4,CM=6-t,BM=t,
CN=at,根据BM=CM可得t的值,根据BP=CN可得a的值.
28.【答案】(1)解:A(2,0);C(0,4)
(2)解:由折叠知:CD=AD.设AD=x,则CD=x,BD=4﹣x,
根据题意得:(4﹣x)2+22=x2解得:
此时,AD= ,
设直线CD为y=kx+4,把 代入得
解得:
∴直线CD解析式为
(3)解:①当点P与点O重合时,△APC≌△CBA,此时P(0,0)
②当点P在第一象限时,如图,
由△APC≌△CBA得∠ACP=∠CAB,
则点P在直线CD上.过P作PQ⊥AD于点Q,
在Rt△ADP中,
AD= ,PD=BD= = ,AP=BC=2
由 得:
,把 代入 得
此时
(也可通过Rt△APQ勾股定理求AQ长得到点P的纵坐标)
③当点P在第二象限时,如图
同理可求得:
此时
综合得,满足条件的点 有三个,
分别为: .
【知识点】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勾股定理;翻折变换(折叠问题);一次函数图象与坐标轴交点问题
【解析】【分析】(1)分别令直线解析式中的x=0、y=0,求出y、x的值,进而可得点A、C的坐标;
(2)由折叠知:CD=AD,设AD=x,则CD=x,BD=4-x,利用勾股定理求出x,可得AD的值,进而得到点D的坐标,设直线CD为y=kx+4,将点D坐标代入求出k的值,据此可得直线CD的解析式;
(3)①当点P与点O重合时,△APC≌△CBA,此时P(0,0),②当点P在第一象限时,由△APC≌△CBA得∠ACP=∠CAB,则点P在直线CD上,过P作PQ⊥AD于点Q,易得AD、PD、AP的值,然后根据△APD的面积公式求出PQ,进而可得xP,代入直线解析式中求出y的值,据此可得点P的坐标;③当点P在第二象限时,同理可得CQ、OQ的值,据此可得点P的坐标.
29.【答案】(1)解:∵△ABE≌△BCF,
∴AE=BF,
∵∠ABE=30°,
设AE=x,
∴tan∠ABE===,
解得x=1,
∴AE=1,BE=BF+EF=,
∴AB==2.
(2)解:∵AB∥EM,
∴∠ABE=∠FEM,∠AEB=∠EFM=90°,
∴△ABE∽△EMF,
∴==,
∴BF=EF,
∴AE=BF=EF,
设EF=1,
∴AB==,
∴ 正方形ABCD与正方形EFGH的周长比=AB:EF= :1.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正方形的性质;相似多边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解析】【分析】(1)由△ABE≌△BCF,得出AE=BF,设AE=x,根据正切三角函数的定义列式计算即可;
(2)先证明△ABE∽△EMF,列比例式求出BF=EF,从而得出AE=BF=EF,设EF=1,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B长,最后根据相似多边形的性质求周长比即可.
30.【答案】(1)证明:∵AD=AE, BE=CD,
∴AD+DC=AE+BE,即AC=AB,
在△ABD和△ACE中,
∵,
∴△ABD≌△ACE(SAS),
∴BD=CE.
(2)解:由(1)得,∠ADB=∠AEC,
∴∠ADB=∠AEC=180°-∠A-∠C=180°-55°-30°=95°,
∴∠COD=∠ADB-∠C=95°-30°=65°.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
【解析】【分析】(1)根据线段间的和差关系求出AC=AB,利用SAS证明△ABD≌△ACE,得出BD=CE即可;
(2)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DB=∠AEC,然后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ADB的度数,最后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求∠COD度数即可.
1 / 12022-2023学年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4 全等三角形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1八上·遂宁期末)△ABC≌△DEF,且△ABC的周长为100cm,A、B分别与D、E对应,且AB=35cm,DF=30cm,则EF的长为(  )
A.35cm B.30cm C.45cm D.55cm
【答案】A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
【解析】【解答】解:∵△ABC≌△DEF,且△ABC的周长为100cm,
∴△DEF的周长为100cm,AB=DE=35cm,AC=DF=30cm,
∴EF=100-35-30=35cm,
故答案为:A.
【分析】利用全等三角形的的周长相等,对应边相等,可得到△DEF的周长及DE的长,然后求出EF的长.
2.(2021八上·南充期末)如图, , cm, cm,则 的长为(  )
A.4cm B.3cm C.2cm D.不能确定
【答案】A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
【解析】【解答】解:∵△ADE≌△BCF,
∴AD=BC=10cm,
∵BD=BC CD,CD=6cm,
∴BD=10 6=4(cm).
故答案为:A.
【分析】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可求出BC的长,根据BD=BC-CD,可求出BD的长.
3.(2021八上·南京期末)如图,△ABC≌△DEF,点B、E、C、F在同一直线上,若BC=7,EC=4,则CF的长是(  )
A.2 B.3 C.4 D.7
【答案】B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
【解析】【解答】解: △ ABC≌ △DEF,
点B、E、C、F在同一直线上,BC=7,EC=4,
=
故答案为:B.
【分析】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BC=EF=7,利用CF=EF-EC计算即得.
4.(2021八上·句容期末)如图,
,且点A、B的坐标分别为
,则
长是(  )
A.
B.5
C.4
D.3
【答案】D
【知识点】坐标与图形性质;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
【解析】【解答】解:∵A(-1,0),B(0,2),
∴OA=1,OB=2,
∵△AOB≌△CDA,
∴OB=AD=2,
∴OD=AD+AO=2+1=3.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点A、B的坐标可得OA=1,OB=2,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可得OB=AD=2,然后根据OD=AD+AO进行计算.
5.(2021八上·诸暨期末)如图,△ABC≌△EDC,BC⊥CD,点A,D,E在同一条直线上,∠ACB=25°,则∠ADC的度数是(  )
A.45° B.60° C.75° D.70°
【答案】D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BC⊥CD,∠ACB=25°,
∴∠ACD=65°,
∵△ABC≌△EDC,
∴AC=CE,∠DCE= ∠ACB=25°,
∴∠ACE=90°,
∴∠E=∠CAE=×(180°-90°)=45°,
∴∠ADC=∠DCE+∠E=70°.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C=CE,∠DCE= ∠ACB=25°, 从而得出∠ACE=90°,再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出∠E=45°,利用∠ADC=∠DCE+∠E,即可得出答案.
6.(2021八上·鄞州期末)如图,△ABC≌△ADE,∠C=40°,则∠E的度数为(  )
A.80° B.75° C.40° D.70°
【答案】C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
【解析】【解答】解:∵△ABC≌△ADE,
∴∠E=∠C=40°.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E=∠C,据此解答.
7.(2021八上·林州期末)如图,点D,E,F分别在的边,,上(不与顶点重合),设,.若,则,满足的关系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
【解析】【解答】解:∵,
∴∠B=∠C,∠BED=∠EFC,
∵,,在△ABC中,∠A+∠B+∠C=180°,
∴,,
∴,
∵在△EFC中,,
∴,即,
∴.
故答案为:B.
【分析】由全等三角形性质得∠B=∠C,∠BED=∠EFC,由三角形内角和求出,根据平角的定义得,即得,在△EFC中,,从而得出,继而得出结论.
8.(2021八上·丰台期末)如图,四边形中,,,我们把这种两组邻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叫做“筝形”.下列关于筝形的结论正确的是(  )
A.对角线AC,BD互相垂直平分
B.对角线BD平分∠ABC,∠ADC
C.直线AC,BD是筝形的两条对称轴
D.筝形的面积等于对角线AC与BD的乘积
【答案】B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
【解析】【解答】解: 四边形中,,,
是的垂直平分线,
而不一定是的垂直平分线,故A不符合题意;
,,
对角线BD平分∠ABC,∠ADC,故B符合题意;
直线BD是筝形的两条对称轴,故C不符合题意;
如图,记对角线的交点为
筝形的面积等于对角线AC与BD的乘积的一半,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由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可判断A选项;通过证明得出 可判断B选项;根据轴对称性质可判断C选项;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可判断D选项。
9.(2021八上·云梦期末)如图,在边上,,,则的度数为(  )
A.50° B.55° C.60° D.65°
【答案】D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
∴AB=AD,∠BAC=∠DAE,∠B=∠ADE,
∵∠BAD=∠BAC-∠DAC,
∠EAC=∠DAE-∠DAC,
∠BAD=∠EAC=50°,
∵AB=AD,
∴∠B=,
∴∠ADE=∠B=65°,
故答案为:D.
【分析】由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可得AB=AD,∠BAC=∠DAE,∠B=∠ADE,由角的构成可得∠BAD=∠EAC,再根据等边对等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求得∠B的度数,则∠ADE=∠B可求解.
10.(2021八上·南沙期末)如图是两个全等三角形,图中的字母表示三角形的边长,则∠1的度数是(  )
A.115° B.65° C.40° D.25°
【答案】C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
【解析】【解答】解:
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2=180°-115°-25°=40°,
∵两个三角形全等,
∴∠1=∠2=40°,
故答案为:C.
【分析】先求出∠2=40°,再根据两个三角形全等,求解即可。
二、填空题
11.(2021八上·永定期末)如图,已知 ABD≌ ACE,∠A=53°,∠B=21°,则∠BEC=   °.
【答案】74
【知识点】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
【解析】【解答】解:∵△ABD≌△ACE,
∴∠C=∠B=21°,
∵∠A=53°,
∴∠BEC=∠A+∠C=21°+53°=74°,
故答案为:74.
【分析】由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得∠C=∠B=21°,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可得∠BEC=∠A+∠C,据此计算即可.
12.(2021八上·巴中期末)三国时期,数学家赵爽绘制了“勾股圆方图”,又叫“赵爽弦图”,如图所示,△ABH、△BCG、△CDF和△DAE是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四边形ABCD和四边形EFGH都是正方形,如果EF=2,AH=6,那么四边形ABCD的面积等于   .
【答案】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勾股定理;正方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ABH≌△BCG,
∴BG=AH=6,
∵四边形EFGH都是正方形,
∴HG=EF=2,
∴BH=8,
在直角三角形AHB中,由勾股定理得到AB2=AH2+BH2=62+82=100,
∴正方形ABCD的面积=100.
故答案为:100.
【分析】由正方形的性质得GH=EF=2,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BG=AH=6,则BH=BG+GH=8,在直角三角形AHB中,由勾股定理得到AB2即可得出答案.
13.(2021八上·泗洪期末)如图,△ABC≌△DEF,BE=5,BF=1,则CF=   .
【答案】3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
【解析】【解答】解:∵BE=5,BF=1,
∴EF=BE﹣BF=4,
∵△ABC≌△DEF,
∴BC=EF=4,
∴CF=BC﹣BF=4-1=3.
故答案为:3.
【分析】易得EF=BE-BF=4,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可得BC=EF=4,然后根据CF=BC-BF进行计算.
14.(2022八上·西湖期末)若,A与D,B与E分别是对应顶点,,,则   .
【答案】70°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
【解析】【解答】解:∵∠A=50°,∠B=60°,
∴∠ACB=180° 50° 60°=70°,
∵△ABC≌△DEF,
∴∠F=∠ACB=70°.
故答案为:70°.
【分析】首先利用内角和定理可得∠ACB的度数,然后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进行解答.
15.(2021八上·林州期末)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若,则点D的坐标为   .
【答案】(2,2)或(2,-2)
【知识点】坐标与图形性质;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
【解析】【解答】解:如下图,过C、D分别作CE、DF垂直于x轴,
∴∠AEC=∠DFB=90°,
∵,
∴AE=1,CE=2,
∵,
∴AC=BD, DF=CE=2,∠CAB=∠DBA,
在△AEC和△BFD中,
∵∠CAB=∠DBA,∠AEC=∠DFB=90°,AC=BD,
∴△AEC≌△BFD(AAS),
∴BF=AE=1,
∵,
∴AF=2,
∴(2,2)或(2,-2) (当D点在第四象限);
故答案为: (2,2)或(2,-2) .
【分析】过点C、D分别作CE、DF垂直于x轴,由C(1,2)可得AE=1,CE=2,利用AAS证明△AEC≌△BFD,可得BF=AE=1,由B(3,0)可得OB=3,即得AF=OB-BF=2,继而得出点D坐标.
16.(2021八上·龙泉期末)如图,△ABC≌△DEF,若∠A=65° ,则∠EDC的度数为   .
【答案】65°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
【解析】【解答】解:∵△ABC≌△DEF,
∴∠EDC=∠A=65°.
故答案为:65°.
【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的性质,即可解答.
17.(2021八上·西城期末)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A(2,0),B(4,2),若点P在x轴下方,且以O,A,P为顶点的三角形与OAB全等,则满足条件的P点的坐标是   .
【答案】或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关于坐标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
【解析】【解答】解:如图,
①作关于的对称的点,连接
B(4,2),则
②作关于()对称的点,连接,


则点
故答案为:或
【分析】先根据题意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画出符合的图形,再求出P点坐标即可。
18.(2021八上·丰台期末)如图是两个全等的三角形,图中字母表示三角形的边长,则∠的度数为   °.
【答案】70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
【解析】【解答】解:如图,由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得:,
图中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在它们中,边长为和的两边的夹角分别为和,

故答案为:70.
【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求解即可。
19.(2021八上·朝阳期末)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A(-3,0),B(3,0),C(3,2),如果△ABC与△ABD全等,那么点D的坐标可以是   (写出一个即可).
【答案】(3,-2)(答案不唯一)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
【解析】【解答】解:如图,把沿轴对折可得:

同理:把,关于轴对折,可得:
综上:的坐标为:或或
故答案为:或或(任写一个即可)
【分析】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求解即可。
20.(2021八上·承德期末)如图,在中,,一条线段,P,Q两点分别在线段和的垂线上移动,若以A、B、C为顶点的三角形与以A、P、Q为顶点的三角形全等,则的长为   .
【答案】6cm或12cm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
【解析】【解答】解:∵AX是AC的垂线,
∴∠BCA=∠PAQ=90°,
∴以A、B、C为顶点的三角形与以A、P、Q为顶点的三角形全等,只有△ACB≌△QAP和△ACB≌△PAQ两种情况,
当△ACB≌△QAP,
∴;
当△ACB≌△PAQ,
∴,
故答案为:6cm或12cm.
【分析】以A、B、C为顶点的三角形与以A、P、Q为顶点的三角形全等,只有△ACB≌△QAP与△ACB≌△PAQ两种情况,当△ACB≌△QAP,当△ACB≌△PAQ,两种情况分类讨论即可。
三、解答题
21.(2021八上·建华期末)如图, 中, 于点D, , , ,连接AF.线段AE与AF有怎样的关系?请写出你的猜想,并说明理由.
【答案】解: ,
理由如下:
∵ , ,
∴ ≌
∴ ,
∵ 于D,
∴ ,
∴ ,
∴ ,即 ,
∴ .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
【解析】【分析】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求解即可。
22.(2021八上·瓯海月考)如图,已知点B、F、C、E在同一直线上,AB∥DE,AB=DE,BF=CE.求证:AC∥DF.
【答案】证明:∵AB∥DE,
∴∠B=∠E ,
∵BF=CE,
∴BF+CF=CE+CF,即BC=EF,
又∵AB=DE,
∴△ABC≌△DEF(SAS),
∴∠ACB=∠DFE,
∴AC∥DF.
【知识点】平行线的判定;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
【解析】【分析】由 AB∥DE,得∠B=∠E ;利用BF=CE可得,BC=EF,所以 △ABC≌△DEF(SAS) ,再利用 ∠ACB=∠DFE 内错角相等即可判定 AC∥DF .
23.(2021八上·孝义期中)如图,∠ABC=∠DCB,BD、CA分别平分∠ABC、∠DCB.求证:AC=DB.
【答案】证明:∵BD、CA分别平分∠ABC、∠DCB
∴∠DBC= ∠ABC,∠ACB= ∠DCB
∵∠ABC=∠DCB
∴∠DBC=∠ACB
在△ABC和△DCB中
∴△ABC≌△DCB
∴AC=DB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角平分线的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利用等量代换,证明△ABC≌△DCB,继而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求出AC=DB即可。
24.(2021八上·交城期中)如图,在四边形 中, ,点E,F分别在 , 上, , ,求证: .
【答案】证明:连接AC,
∵AE=AF,CE=CF,AC=AC,
∴△ACE≌△ACF(SSS),
∴∠CAE=∠CAF,
∵∠B=∠D=90°,
∴CB=CD.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证明△ACE≌△ACF,结合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求出CB=CD。
25.(2021八上·交城期中)如图,线段AD上有两点E,B,且AE=DB,分别以AB,DE为直角边在线段AD同侧作Rt△ABC和Rt△DEF,∠A=∠D=90°,BC=EF.求证:∠AEG=∠DBG.
【答案】证明:∵AE=DB
∴AE+EB=DB+EB,即AB=DE
∵∠A=∠D=90°
在Rt△ABC和Rt△DEF中
∴Rt△ABC≌Rt△DEF(HL)
∴∠ABC=∠DEF
∴∠AEG=∠DBG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结合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性质,求出答案即可。
四、综合题
26.(2021八上·嵩县期末)如图,点D是等边△ABC内一点,E是△ABC外的一点,∠CDB=130°,∠BDA=α,△BDA≌△CEA.
(1)求证:△AED是等边三角形;
(2)若△CDE是直角三角形,求α的度数.
【答案】(1)证明:∵ , ,
∴ AD=AE ,∠BAD=∠CAE,∠BDA=∠AEC =α,
∴ ,
∴ ,
∵ 是等边三角形,
∴ ,
∴ ,
∵ ,
∴ 是等边三角形;
(2)解:∵ 是等边三角形,
∴ ,
∵ ,∠BDA=α,
∴ , ,

∵ 是直角三角形, .
当 时, ,
∴ ,
当 , ,
∴ ,
∴ 或 .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分析】(1)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BAD=∠CAE,∠CEA=α,AD=AE,易得∠BAC=∠DAE;再利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求出∠BAC=60°,由此可得到∠DAE=60°,利用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可证得结论;
(2)利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证得∠ADE=∠AED=60°,可表示出∠CDE,∠CED,∠DCE;然后根据直角三角形的定义,分情况讨论:∠CED=90°时;∠CDE=90°时,分别求出α的值.
27.(2021八上·遵义期末)在边长为8的等边三角形 中,点Q是BC上一点,点P是AB上一动点,点P以1个单位每秒的速度从点A向点B移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
(1)如图1,若 ,当t取何值时 ?
(2)若点P从点A向点B运动,同时点Q以2个单位的速度从点B经点C向点A运动,当t为何值时, 为等边三角形(在图2中画出示意图).
(3)如图3,将边长为 的等边三角形 变换为AB,AC为腰,BC为底的等腰三角形,且 , ,点P运动到AB中点处静止后,点M,N分别为BC,AC上动点,点M以1个单位每秒的速度从点B向C运动,同时点N以a个单位每秒的速度从点C向A运动,当 , 全等时,直接写出a的值.
【答案】(1)解:如图1
是等边三角形,PQ//AC,
, ,
又 ,

是等边三角形,

由题意可知: ,则 ,

解得: ,
故t的值为2时,PQ//AC.
(2)解:如图2
①当点Q在边BC上时,
此时 不可能为等边三角形;
②当点Q在边AC上时,
若 为等边三角形,则 ,
由题意可知, , ,

即: ,
解得: ,
故当 秒时, 为等边三角形;
(3)解:如图3:

当 , 全等时,分两种情况讨论,
当 时,
设经过 秒后全等,

根据 ,

解得: ,
即 时, , 全等;
当 时,
设经过 秒后全等,

根据 ,
即 ,
解得: ,


解得: ,
综上:当 , 全等时,a的值为1或 .
【知识点】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分析】(1)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BQP=∠C=60°,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BPQ=∠A=60°,推出△BPQ为等边三角形,得到BP=BQ,由题意可得AP=t,BP=8-t,然后根据BP=BQ可得t的值;
(2)①当点Q在边BC上时,△APQ不可能为等边三角形;②当点Q在边AC上时,若△APQ为等边三角形,则AP=AQ,由题意可知AP=t,BC+CQ=2t,则AQ=BC+AC-(BC+CQ)=16-2t,接下来根据AP=AQ进行求解就可得到t的值;
(3)当BP=CM、BM=CN时,设经过t秒后全等,则BP=4,CM=6-t,BM=t,CN=at,根据BM=CN可得a的值;当BP=CN、BM=CM时,设经过t秒后全等,则BP=4,CM=6-t,BM=t,
CN=at,根据BM=CM可得t的值,根据BP=CN可得a的值.
28.(2021八上·鄞州期末)如图①,已知直线y=﹣2x+4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A、C,以OA、OC为边在第一象限内作长方形OABC.
(1)求点A、C的坐标;
(2)将△ABC对折,使得点A与点C重合,折痕交AB于点D,求直线CD的解析式(图②);
(3)在坐标平面内,是否存在点P(除点B外),使得△APC与△ABC全等?若存在,请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解:A(2,0);C(0,4)
(2)解:由折叠知:CD=AD.设AD=x,则CD=x,BD=4﹣x,
根据题意得:(4﹣x)2+22=x2解得:
此时,AD= ,
设直线CD为y=kx+4,把 代入得
解得:
∴直线CD解析式为
(3)解:①当点P与点O重合时,△APC≌△CBA,此时P(0,0)
②当点P在第一象限时,如图,
由△APC≌△CBA得∠ACP=∠CAB,
则点P在直线CD上.过P作PQ⊥AD于点Q,
在Rt△ADP中,
AD= ,PD=BD= = ,AP=BC=2
由 得:
,把 代入 得
此时
(也可通过Rt△APQ勾股定理求AQ长得到点P的纵坐标)
③当点P在第二象限时,如图
同理可求得:
此时
综合得,满足条件的点 有三个,
分别为: .
【知识点】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勾股定理;翻折变换(折叠问题);一次函数图象与坐标轴交点问题
【解析】【分析】(1)分别令直线解析式中的x=0、y=0,求出y、x的值,进而可得点A、C的坐标;
(2)由折叠知:CD=AD,设AD=x,则CD=x,BD=4-x,利用勾股定理求出x,可得AD的值,进而得到点D的坐标,设直线CD为y=kx+4,将点D坐标代入求出k的值,据此可得直线CD的解析式;
(3)①当点P与点O重合时,△APC≌△CBA,此时P(0,0),②当点P在第一象限时,由△APC≌△CBA得∠ACP=∠CAB,则点P在直线CD上,过P作PQ⊥AD于点Q,易得AD、PD、AP的值,然后根据△APD的面积公式求出PQ,进而可得xP,代入直线解析式中求出y的值,据此可得点P的坐标;③当点P在第二象限时,同理可得CQ、OQ的值,据此可得点P的坐标.
29.(2021八上·龙泉期末)如图是我国古代数学家赵爽创制的一副“勾股圆方图”(又称“赵爽弦图”),它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与中间的一个小正方形EFGH无缝拼成的大正方形ABCD.
(1)若 ,求AB
(2)点M在FG上, ,且 ,求正方形ABCD与正方形EFGH的周长比.
【答案】(1)解:∵△ABE≌△BCF,
∴AE=BF,
∵∠ABE=30°,
设AE=x,
∴tan∠ABE===,
解得x=1,
∴AE=1,BE=BF+EF=,
∴AB==2.
(2)解:∵AB∥EM,
∴∠ABE=∠FEM,∠AEB=∠EFM=90°,
∴△ABE∽△EMF,
∴==,
∴BF=EF,
∴AE=BF=EF,
设EF=1,
∴AB==,
∴ 正方形ABCD与正方形EFGH的周长比=AB:EF= :1.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正方形的性质;相似多边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解析】【分析】(1)由△ABE≌△BCF,得出AE=BF,设AE=x,根据正切三角函数的定义列式计算即可;
(2)先证明△ABE∽△EMF,列比例式求出BF=EF,从而得出AE=BF=EF,设EF=1,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B长,最后根据相似多边形的性质求周长比即可.
30.(2021八上·龙泉期末)如图,点D,E分别在AC,AB上,AD=AE,BE=CD.
(1)求证:BD=CE.
(2)若∠A=55° ,∠C=30°,求∠COD的度数.
【答案】(1)证明:∵AD=AE, BE=CD,
∴AD+DC=AE+BE,即AC=AB,
在△ABD和△ACE中,
∵,
∴△ABD≌△ACE(SAS),
∴BD=CE.
(2)解:由(1)得,∠ADB=∠AEC,
∴∠ADB=∠AEC=180°-∠A-∠C=180°-55°-30°=95°,
∴∠COD=∠ADB-∠C=95°-30°=65°.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
【解析】【分析】(1)根据线段间的和差关系求出AC=AB,利用SAS证明△ABD≌△ACE,得出BD=CE即可;
(2)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DB=∠AEC,然后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ADB的度数,最后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求∠COD度数即可.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