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6张PPT)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五十步笑百步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仁者无敌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孟子故事
孟母三迁
孟母断机杼
孟子:名轲, 字子舆,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
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孔孟”,有“亚圣”之称。
《孟子》一书, 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录了孟子及其弟子言行,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辩、民本、格君心之非,提倡“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和政治行动。
孟子
战国中期,兼并战争不断,社会动荡不安。
仰不足以事父母,
俯不足以蓄妻子;
乐岁终身苦,
凶年不免于死。
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 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论点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进攻:小城环而攻之不胜天时不如地利
防御:城高兵利粮足不守 地利不如人和
战例
(论据)
道理
(类推)
域民
固国
威天下
治国需要“人和”
论证
结论
得道多助——天下顺之
失道寡助——天下畔之
总
分
总
战争需要“人和”
对比论证
君子有不战,战必胜
1.古今异义
郭 古义:外城 七里之郭
今义:姓氏
池 古义:护城河 池非不深也
今义:池塘
去 古义:离开 委而去之
今义:到……去
亲戚 古义:内外亲属 亲戚畔之
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成员。
文言知识梳理:
委 古义:放弃 委而去之
今义:委任,委托
域 古义:限制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今义:地域
是 古义:这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今义:判断动词
2、通假字
畔 同“叛”背叛
3、词类活用
域:名词 作 动词 限制
固:形容词 作 动词 巩固
威:形容词 作 动词 震慑 征服
4、虚词
之:助词 的 三里之城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连接主谓 以天下之所顺
取消句子独立性
代词 代它 环而攻之而不胜
代他 亲戚畔之
动词 到 寡助之至
而: 承接 环而攻之
委而去之
转折 环而攻之而不胜
然而不胜者
富贵不能淫
《孟子》
富贵不能淫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子未学礼乎 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富贵不能使他迷惑
景春说:“公孙衍和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 (他们)发起怒来,诸侯们都会害怕;(他们)安静下来,天下就会平安无事。”
孟子说:“这个怎么能够叫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 男子举行加冠礼的时候,父亲给予训导;女子出嫁的时候,母亲给予训导,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丈夫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把顺从作为常法,是妇女遵循的规则。(至于大丈夫,则应该)住进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走着天下最光明的道路‘义’。得志的时候,与老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得志的时候,便独自走自己的道路。富贵不能使他迷惑,贫贱不能使他动摇,威武不能使他屈服。这样的人才叫作大丈夫!”
纵横家:
诸子百家之一,是谋圣鬼谷子创立的学术流派。
在春秋战国时期一个独特的谋士群体,可称为中国五千年中最早也最特殊的外交政治家。他们朝秦暮楚,事无定主,反复无常,设策划谋多从主观的政治要求出发。
合纵派的主要代表是公孙衍和苏秦,连横派的主要代表是张仪。
“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之比较
具体表现(原文) 本 质
代表人物
妾妇之道
大丈夫之道
必敬必戒
以顺为正者
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屈服于权势
无原则底线
无礼义廉耻
坚守仁、礼、义
公孙衍、张仪、苏秦……
孟子、岳飞、文天祥、鲁迅、闻一多、钱学森、袁隆平、钟南山……
知识梳理
一、重点字词
1.通假字
往之女家
______通______,意思:________。
2.古今异义
丈夫之冠也
古义:__________,今义:女子的配偶。
成年男子
女
汝
你
3.词类活用
(1)动词的使动用法
①富贵不能淫
原意为:惑乱,活用意思为:___________。
②贫贱不能移
原意为:改变,活用意思为:_________。
③威武不能屈
原意为:屈服,活用意思为:__________。
使……屈服
使……迷惑
使……改变
(2)动词作名词
居天下之广居
原意为:居住,活用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居所,住宅
戒之曰 _____________
必敬必戒 _____________
居天下之广居 _____________
居天下之广居 _____________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_____________
得志 _____________
(1)戒
(2)居
(3)得
4.一词多义
实现,得到
告诫
谨慎
居住
居所,住宅
能,能够
5.重点实词
(1)安居而天下熄 熄:______________
(2)丈夫之冠也 冠:___________
(3)父命之 命:______________
(4)往之女家 往:______________
(5)以顺为正者 顺:______________
正:______________
(6)与民由之 由:______________
(7)独行其道 独:____________
道:______________
指战争停息
行冠礼
教导
去,到
顺从
常法、准则
遵循
独自
道路
6.文言虚词
丈夫之冠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父命之 _____________
母命之 _____________
妾妇之道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民由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之
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代词,指“男子”
代词,指“女子”
结构助词,相当于“的”
代词,指“大道”,即儒家提倡的“义”
(2)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是:______________
焉:______________
(3)以顺为正者 以……为:_ ___________
指示代词,这
怎么
把……当作
二、句子翻译
1.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
2.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去了你丈夫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
(大丈夫应该)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走着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中。
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富贵不能使他迷惑,贫贱不能使他动摇,武力不能使他屈服。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人物
舜
傅说
胶鬲
管夷吾
孙叔敖
百里奚
来自哪儿?
畎亩(农民)
版筑(水泥匠)
鱼盐(小摊贩)
士(监狱)
海(海滨)
市(集市)
成 就
共同点
天子
相
上大夫
相
相
大夫
地位地下
经历磨难
终成大器
找出第1句话中涉及的6个人,比较分析这6位古人的人生有什么规律
自读第2句话,整理老天的考验和效果
苦其心志 苦 心志
动心
忍性
曾益
其所
不能
劳其筋骨 劳 筋骨
饿其体肤 饿 体肤
空乏其身 空乏 身
行拂乱其所为 拂乱 为
原 句 使动 考验(身、心、行)
效果
思考:是否客观上有了磨难都可以成大器呢?
人恒过,然后能改;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1)是不是犯错越多越好?
这里的犯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犯错误,而是指我们尝试去完成一件事时的失败之举。
指人不断尝试,失败后又重新出发,一次一次最终迈向成功。
因为困扰,所以不断思考,不停突围,最终有所作为;
因为尝试,所以在脸上,在言谈中,表现出来,最终被人们了解。
(2)孟子的这篇短文仅仅是为了说明这些古人的人生经历吗?
(3)对一个人来说,需要经历磨难,发展自己的能力;对一个国家来说呢?
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国恒亡。
阐述个人发展的小道理
阐述国家存亡、发展的大道理
无论个人还是国家,都会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然后知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常常处在困境,
才能不断奋发
常常没有忧患,
往往遭至灭亡
经受磨练的益处
个人
国家
正
反
小
大
论点: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仲尼厄而作《春秋》
韩非囚秦,《说难》、《孤愤》。
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司马迁受宫刑而作《史记》。
欧阳修两岁丧父,笃而成才。
1、词性活用:
苦、劳、饿、空乏、乱、动、忍
都是形容词或动词的使动用法,
翻译时,要译成 “使……”
2、一词多义:
国
拂
国防
国家
违背
同“弼”,辅佐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国恒亡。
行拂乱其所为。
入则无法家拂士 。
3.通假字。
曾益其所不能。
曾同“增”,增加
衡于虑。
衡同“横”,梗塞,指不顺
入则无法家拂士。
拂同“弼”,辅佐
4.虚词。
于
以
从
舜发于畎亩之中
给
故天将降大任 于是人也
在
而死于安乐也
凭借
以天下之所顺
用来
所以动心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