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指导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同步备课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优化指导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同步备课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3-06-25 08:03: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8张PPT。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
2.理解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以及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和迁入地的影响。一、人口的迁移
1.概念:一段时间内人的 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2.国际人口迁移居住地集团性发展中发达增多3.国内人口迁移
(1)概念:是指在 范围内,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移居的现象。
(2)我国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原因一国有组织增大频繁的战争计划经济户籍管理改革开放
1.家住成都的小明在2012年的高考中以优异的成绩被清华大学录取,小明到北京上大学属于人口迁移吗?
提示:属于人口迁移。因为小明到北京上大学跨越了省级行政区域界线,又长期改变了居住地。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自然环境因素: 、土壤、水和矿产资源等是最主要的因素,自然灾害有时也会促发人口的迁移。
2.经济因素:起主导作用的因素,其中 、交通和通信等是主要的因素。
3.社会因素:政策、 、战争和宗教等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气候经济发展社会变革
2.任何时候,经济因素都是影响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吗?为什么?
提示:不是。特定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可能成为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如美国老年人口由东北部向南部、西部“阳光地带”的迁移,其决定性因素是气候条件。一、人口迁移
1.不同时期的国际人口迁移2.不同时期的国内人口迁移 如何判断人口迁移
判断人口迁移一般有三个标准,即空间位移、居住地变更和时间限度,只有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的人口移动现象,才能称为人口迁移。
(1)空间位移——迁出地到迁入地
只有发生空间位移的人口现象才可能成为人口迁移,然而人们总是在不断地进行空间位移,但不是所有的人口移动都是人口迁移,如人口流动就不是人口迁移。
(2)居住地变更——跨越行政区域界线
人口迁移必须以居住地的改变为条件,即迁移发生前后人们的居住地各不相同,而居住地的改变包含人口迁移必须超过“一定距离”的含义。“一定距离”目前也没有统一的标准,通常人们用是否超越某种特定行政区域的界线来作为判断某一人口移动现象是否成为人口迁移的标准。
(3)时间限度——永久性或长期性
只有那些居住地发生“永久性”或“长期性”变化的人口移动才能成为人口迁移。迁移的时间间隔目前尚无统一标准,有的具有确定时间长度,如1年、5年或10年;有的可以更长。人们在工作地与居住地之间的通勤往返、外出购物、旅游、出差等都不属于人口迁移。[典例1]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若此图表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
A.从北美迁往拉美     B.从亚洲迁往拉美
C.从非洲迁往西亚 D.从欧洲迁往亚洲(2)若此图表示近年来我国民工流动的主要方向,则甲、乙可能分别表示
A.四川、广东 B.湖北、重庆
C.河北、山东 D.新疆、青海
解析:第(1)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的方向主要是从经济落后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迁移,如从经济落后地区向西亚石油生产国迁移。第(2)题,近年来,我国民工流向主要是从内地流向沿海。
答案:(1)C (2)A 不同时期人口迁移流向的变化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一般认为,人口迁移是人们对特定环境中一系列自然、经济、社会和政治等因素的综合反映。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有两方面:一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二是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人口是否从某一个地区迁移到另一个地区,要看迁入区是否有吸引力,而这种吸引力可能因环境或个人价值观的不同而不同。如下列图表所示: 分析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
(1)经济因素往往起重要作用。
(2)在某种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
(3)促成人口迁移的因素,往往是多方面的,在确定了其主导因素的前提下,还要进行综合比较分析。[典例2]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中箭头A表示美国本土老年人口由东北部向南部“________地带”迁移。
(2)B、C两个箭头中,表示黑人奴隶贸易的是________,这些黑人主要来自________中部和西部;表示华人劳工迁移路线的是________。
(3)图中A、B、C三个箭头,表示国际人口迁移的是________,表示国内人口迁移的是________。
(4)美国东北部地区为什么能成为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
(5)美国东北部气候特征对人口迁移起拉力作用还是推力作用?为什么?
(6)美国许多老年人在退休后向南部迁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原因?
解析:本题主要以美国的人口迁移为背景考查人口分布、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第(1)(2)(3)题,由图中所示轮廓特征可判断图示为美国本土,由图中A、B、C三个箭头所示方向判断,A箭头为国内人口迁移,是从东北部移向美国的南部和西部。从纬度位置上看,美国东北部被称为“冷冻地带”,而相对纬度较低的南部、西部被称为“阳光地带”;B、C两个箭头为国际人口迁移方向。我国近代史上迁移到美国的华人劳工应该是沿C箭头进入的。 第(4)题,美国的东北部是殖民开发较早的地区,由此形成了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和金融贸易区,从而成为人口密集区之一。第(5)题,分析东北部的气候特征,应主要从纬度位置、地形、洋流影响等方面去分析。第(6)题,题中是老年人口从东北部向南方迁移,主要从南方对老年人口产生的拉力因素及东北部对老年人口产生的推力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
答案:(1)阳光 (2)B 非洲 C (3)B、C A
(4)美国东北部包括大西洋沿岸和五大湖区,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和金融贸易区。
(5)起推力作用。美国东北部纬度偏高,加之北美洲的地形南北敞开,在冬季,北方冷空气可长驱直入,造成该地区冬季寒冷,东部还受到拉布拉多寒流的影响,夏季气温也不高,冷湿的气候使美国东北部有“冷冻地带”之称,因此对人口迁移起推力作用。
(6)气候因素影响。其他原因:东北部是老工业区,地价较高,环境污染严重;南方和西部开发了新能源,发展了新兴工业和旅游业,生活基础设施有了极大的改善等。 分析影响人口迁移因素的思路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具有具体性和复杂性,因此分析某具体案例中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要注意以下原则:
(1)由主要因素到次要因素:影响某地人口迁移的因素不止一个,要抓住主要因素作重点分析。一般情况下,在现代社会中,社会经济因素是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
(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人口迁移因素的分析没有固定模式来套用,看似相同的人口迁移现象或者发生在同一地区之间、不同时间的人口迁移现象,它们的原因和动力可能是不一样的。因此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例如:同样是老年人口的迁移,美国老年人口向“阳光地带”迁移,主要是受气候因素的吸引。中国老年人口则多出于家庭因素的考虑而向成年儿女居住地迁移。三、人口迁移的影响[典例3] (2011福建高考)下表为2002~2007年我国某特大城市郊区年平均人口迁移统计资料,迁入人口以初中学历的外来人口为主。读表,完成下列各题。(1)上表反映人口迁移对该城市的影响是(  )
A.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B.扩大环境人口容量
C.加速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变
D.加快人口老龄化进程
(2)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该市郊区最需要增加的职业人员是(  )
A.环卫人员       B.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师
C.工程技术人员 D.建筑设计师解析:第(1)题,从表中资料可知,该城市人口迁入量大于迁出量,迁入的人口主要是15~44岁的青壮年劳动力,且以初中学历为主,说明这些迁入的人口不可能主要从事高新技术产业,也不可能加速人口老龄化进程,故可排除A、D两项;环境人口容量的扩大,不是人口大量迁入的结果,故B项错误;大量外来人口的迁入促进了该城市工商业的发展,加大了对居住用地的需求,扩大了工业用地、商业用地和居住用地的面积,从而加速了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变,故C项正确。
第(2)题,大量外来人口主要租住在房价低廉的郊区,由于这些外来人口以青壮年为主,他们的子女多随之迁入,入学难问题突出。因此,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该城市郊区最需要增加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师。
答案:(1)C (2)B
1.教材第9页活动
点拨:1.进行家庭调查后回答。2.如下表所示:2.教材第11页活动
点拨:1.促使美国成为一个移民国家的主要因素:宗教、国土辽阔、自然环境与资源条件较优越、人口密度较小、人口数量较少、经济发达、个人需求等。
2.导致美国人口在本土范围内频繁迁移的主要因素有:战争、自然灾害、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新资源的开发、新工业区的建立、环境质量的改善等。
3.美国太平洋沿岸地区、墨西哥湾沿岸地区在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因有大量新工业区和新资源的开发而成为“阳光地带”,吸引了大批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