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8张PPT。考点一:城市功能分区
【考情分析】本考点主要包括城市功能分区的形成、特点和各功能区的布局等内容。在高考试题中常常出现结合某一区域城市规划图考查常见功能区的布局等问题。这就要求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注重提升读图分析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高考冲浪】
(2012天津高考)高雄矿产资源匮乏,工业部门主要有石化、炼油、钢铁、造船、食品等。读高雄城市空间结构示意图,完成1、2题。1.对该城市功能区布局的评价,正确的是( )
A.商业区高度集中,缩小了服务范围
B.住宅区远离海岸,避免了海洋污染
C.工业区相对集中,方便了企业联系
D.文教区过于分散,降低了服务功能
2.高雄的石化工业最适宜布局在图中的( )
A.a地 B.b地
C.c地 D.d地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城市商业区非常集中,但并不会缩小其服务范围;住宅区虽远离海洋,但工业区却沿海分布,更容易造成海洋污染;文教区分散布局,接近各处住宅区,可以更好地为周围居民服务;工业区相对集中在城市的东南部,方便企业联系。第2题,石化工业会污染大气和水资源,应布局在城市盛行风的下风向和河流的下游,靠近外海。
答案:1.C 2.D(2012江苏高考)单位土地面积上投放的劳动力和资金多,产出多,则土地利用的集约度高,为集约利用;反之,土地利用集约度低,为粗放利用。下图是2000年和2009年吉林省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区域差异图。读图,完成3、4题。3.吉林省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的变化特点是( )
A.2000年全省土地利用集约度自西向东逐渐升高
B.2000年以来全省土地利用集约度的地区差异没有变化
C.2009年全省土地利用集约度较2000年总体提升
D.长春市土地利用集约水平提高幅度最大
4.城市中土地利用集约度最高的功能区是( )
A.工业区 B.中心商务区
C.住宅区 D.文化教育区解析:第3题,比较两幅图形可知,2000~2009年期间吉林省各个区域土地集约度均有上升,中间区域相对较高;辽源、通化两市由中度粗放利用到高度集约利用,其土地利用集约度提高幅度最大。第4题,城市各功能用地中,商业用地租金高,集约度也高,中心商务区尤其如此。
答案:3.C 4.B(2011福建高考)某城市岛国大力建设公共住房(即由政府控制的低成本住房),解决了80%以上国民的住房问题。下图示意2008年该国公共住房的空间分布。读图,完成5、6题。5.该国公共住房( )
A.呈现出明显的等级分布
B.相对集中分布在城市中部
C.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向外呈环状分布
D.沿快捷、高效的公共交通线分布
6.该国公共住房布局主要考虑城市的( )
A.功能分区、基础设施 B.人口分布、产业结构
C.土地价格、休闲娱乐 D.环境质量、历史文化解析:第5题,根据图中图例信息和公共住房的分布位置可知,公共住房相对集中分布在中心城区周边的公共交通沿线地区,而不是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向外呈环状分布;从图中不能得出呈现明显等级分布的结论。第6题,结合上题得到结论,该国公共住房沿快捷、高效的公共交通线分布,布局在中心城区和工业区之间的公共交通便捷地区,所以可推断出该国公共住房布局主要考虑城市的功能分区、基础设施。
答案:5.D 6.A考点二:城市化
【考情分析】本考点主要包括城市化的概念、内涵、标志、动力、不同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差异以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问题。在高考试题中常常以我国城市发展“十二五”规划等热点材料为背景,结合区域图、数据统计图表、示意图或文字材料,考查我国城市化的特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差异,逆城市化的原因以及城市化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等内容。【高考冲浪】
(2012福建高考)下图中四条折线示意中国、全世界、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及其变化趋势。读图,完成7、8题。7.图中代表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折线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8.2000年以后,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提高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
A.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B.工业产值的比重持续增大
C.城市环境趋于恶化
D.城市中心区人口不断增多解析:第7题,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最高,对应图中甲折线;我国城市化具有起步晚、速度快的特点,对应图中丁折线;世界平均城市化水平应该介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对应图中乙折线;剩下的丙折线对应发展中国家。第8题,2000年以后,发达国家进入城市化停滞阶段,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城市中心人口有所减少,环境质量改善。相对应的发达国家产业构成特征是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最高,而工业产值比重会相对下降。
答案:7.D 8.A(2012浙江高考)美国东北部大城市带(亦称波士华城市带)是世界上形成最早、发育最为成熟的大城市带。下图为1970~2008年波士华城市带五个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增长率变化和城市带人口增长率曲线示意图。据此完成9、10题。9.关于波士华城市带城市化进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Ⅰ阶段各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减少,出现逆城市化
B.Ⅲ阶段与Ⅱ阶段相比,波士顿的中心城区人口增多
C.Ⅳ阶段以后,各中心城区人口负增长状况得到有效抑制
D.Ⅳ阶段到Ⅴ阶段,巴尔的摩的人口逐渐向中心城区集聚10.影响Ⅳ-Ⅴ阶段波士华城市带各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A.交通状况 B.产业结构
C.人口政策 D.自然环境
解析:第9题,Ⅰ阶段城市中心城市人口增长率为负值,表明人口减少,出现逆城市化。Ⅲ阶段与Ⅱ阶段相比,波士顿中心城区人口增长率由正值变为负值,表明中心城区人口减少。Ⅳ阶段以后,费城中心城区人口的减少没有得到有效抑制反而是增大了。Ⅳ阶段到Ⅴ阶段,巴尔的摩中心城区的人口增长率一直为负值,中心城区人口仍然在减少。 第10题,以巴尔的摩、费城为代表的制造业中心,伴随着传统制造业的衰退,中心城区人口持续负增长。纽约、波士顿由于制造业的外迁导致中心城区人口仍大幅减少,以后会由于以金融、信息为主导的产业的兴起,吸引大量人口集聚,中心城区人口出现增长。
答案:9.A 10.B(2011浙江高考)下表为2005年联合国城市研究机构发布的关于日本、沙特阿拉伯、泰国、英国等四国的城市化水平表。完成11、12题。11.甲、乙、丙、丁依次代表的国家是( )
A.日本、英国、泰国、沙特阿拉伯
B.日本、英国、沙特阿拉伯、泰国
C.英国、沙特阿拉伯、日本、泰国
D.英国、日本、沙特阿拉伯、泰国12.下列关于乙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出生率低
B.人口集中在东南沿海城市
C.人口集中在中部平原城市
D.人口集中在绿洲城市解析:第11题,英国由于城市化起步早,在发达国家中的城市化水平最高,故甲是英国。沙特阿拉伯是石油大国,人口主要居住在城市,从事石油的生产和加工,城市化水平高于日本。泰国是传统的农业国家,城市化水平在四个国家中最低。第12题,乙国是沙特阿拉伯,属于发展中国家,人口的出生率较高,因境内多沙漠,工业和人口主要集中在地下水丰富的绿洲地区。
答案:11.C 12.D
13.(2012山东高考)下图为江苏省和贵州省三个年份城市化水平统计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从1990年到2010年,两省城市化发展的特点有何不同?
(2)说出与贵州省相比,江苏省城市化发展的优势条件。
解析:第(1)题,由图分析可得出江苏省的城市化速度比贵州省快,且水平高的特点。第(2)题,从两省的地理位置、地形、交通、工农业、城市依托等方面分析。
答案:(1)江苏省的城市化速度比贵州省快;江苏省的城市化水平比贵州省高。
(2)与贵州省相比,江苏省地处东部沿海,地理位置优越;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受上海市的辐射带动;工农业和笫三产业发展迅速,水平高。14.(2012北京高考)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目标与责任。城市绿化建设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下图为某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示意图。据图完成下列各题。(1)简述规划绿地的分布特点。
(2)阐述该绿地系统改善城市空气质量的原理。
解析:第(1)题,从图中信息可知,规划绿地主要沿主干道呈放射状分布,在边缘呈网状分布。第(2)题,城市绿地系统改善城市空气质量的原理,即城市绿地的作用。城市绿地可大量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能阻挡飞扬的灰尘,吸收各种有害气体,从而起到过滤、净化空气的作用;城市绿地还可以减弱噪声。
答案:(1)城市中心为片状分布,边缘呈网状分布(环状分布,沿主干道呈楔形或条带状或放射状分布)。
(2)吸附飘(浮)尘,吸收污染气体,释放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