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5张PPT。第一节 工业的区位选择1.了解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理解影响工业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
2.理解主要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
3.掌握工业区位选择的思路和方法。一、工业区位因素
1.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
2.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 、 、原料等。
(2)社会经济因素: 、 、动力、运输、政策、科技等。
3.工业选址原则:选择在具有明显优势条件的地方,以花费最低生产成本获得 。土地水源市场劳动力最高利润4.工业区位类型1.结合我国的国情考虑,农村发展乡镇企业,首先应该考虑哪种类型的工业?
提示:原料导向型工业和劳动力导向型工业。二、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1.原因:社会的发展, 需求的变化, 的不断提高。
2.表现
(1)越来越重视 因素;原料导向型工业降低了对 、动力的依赖程度。
(2)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 已成为重要的工业区位因素。市场科学技术水平科学技术原料环境质量3.污染严重工业的区位选择空气下风垂直水源水源地河流上游固体废弃物居民区农田
4.政策因素:如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在 建立了一些大型工业基地。
5. 的理念和心理因素:有时会成为主导因素。 内地企业决策者2.鞍钢和宝钢区位选择的差异说明了什么问题?
提示:鞍钢靠近原料和燃料产地,宝钢靠近市场、交通便利、技术水平高的地区,说明影响钢铁工业布局的区位因素发生了变化,原料和燃料的影响在减弱,市场、交通、科学技术的影响在增强。一、工业区位因素
1.工业区位选择的一般要求
决策者在进行工业区位选择时,需要考虑很多因素,如下图所示:
2.工业的区位因素
影响工业生产和分布的因素,就是工业的区位因素。工业的区位因素很多,主要有原料、动力、劳动力、交通运输、市场、土地、水源、政策、环境等。这些因素对工业生产和分布的影响是不同的,我们要逐步了解这些区位因素对工业生产和分布的影响。3.工业区位的主导因素
影响工业发展的区位因素很多,但不同的工业部门由于各自的特点不同,区位选择时所要考虑的主导因素也不同,如下表所示: 在确定工业生产的主导区位因素时要结合具体工业地区进行分析。
(1)普通家具厂因其产品不便于长途运输需接近市场,但伊春家具厂布局的主导因素则是原料。
(2)新疆的棉纺织工业属于原料导向型工业,而上海的棉纺织工业则属于市场导向型工业。
(3)伊利集团呼和浩特乳品生产基地属于原料导向型工业,而北京、大庆液态奶基地的落成属于市场导向型工业。[典例1] 下图示意某些工业部门对区位因素(仅考虑原料、能源、劳动力)的依赖程度。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中①②③分别代表的工业部门可能是( )
A.炼铝、服装加工、家具制造
B.炼铝、制糖、啤酒生产
C.汽车、造船、水泥生产
D.炼铜、奶制品加工、制鞋
(2)下列城市中,发展以③为代表的工业部门的是( )
A.攀枝花 B.温州
C.北京 D.贵阳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图中①工业部门能源因素比重最高,为动力导向型工业;②工业部门原料因素比重最高,为原料导向型工业;③工业部门劳动力因素比重最高,为劳动力导向型工业。故选D项。第(2)题,结合上题判断,以③为代表的工业部门是劳动力导向型工业,我国温州劳动力导向型工业较多,如电子装配厂、玩具厂、制衣厂、五金厂等。
答案:(1)D (2)B工业主导区位因素的判断
影响工业发展的区位因素很多,一般情况下,主导因素决定了工业的区位选择,对其主导区位因素的判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根据生产要素的投入比重判断。
图中A工业投入比重最大的是能源,则其主导因素是动力;B工业投入比重最大的是廉价劳动力,则其主导因素是劳动力;C工业投入比重最大的是原料,则其主导因素是原料。为尽可能降低生产成本,工厂应选址在上述主导因素丰富而廉价的地方。2.根据工业生产中原料及产品的性质判断。
(1)在生产过程中,所需原料易腐烂变质或易燃、易爆、易碎,可运性差的,应属于原料导向型工业。
(2)生产的产品易腐烂变质或易燃、易爆、易碎,可运性差的,应属于市场导向型工业。
3.根据某地发展工业的比较优势,判断该地产业的主导因素。
如北京中关村地区的科研技术力量强大,以电子产业为主,则这种产业的主导因素是科技。大庆发展石化工业属于原料导向型,而南京发展石化工业则属于市场导向型,因为两地的区位优势不同。二、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1.工业区位因素变化的原因及其对工业区位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需求的变化,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工业区位因素以及各因素所起的作用在不断变化。一个区位因素及其作用的变化,会导致其他区位因素及其作用发生变化,进而直接影响工业的区位选择。近年来,科学技术进步很快,工业的区位选择越来越重视科学技术因素。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如下图所示:2.环境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环境质量已成为重要的工业区位因素。一些污染严重的工业,区位选择要非常慎重。对环境十分敏感的一些高技术产品及食品等生产企业则应以优质环境为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如下表所示: 3.社会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工业区位选择的思路
对工厂区位进行选择时主要从以下思路分析:[典例2] 下图是我国中部某小城市规划平面示意图,规划部门请学校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评价图中规划内容的合理性,并提出自己的建议。假如你是兴趣小组的一员,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图中甲处可优先规划发展的大型企业是________厂,从影响工业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上看,该工业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试分析该工业在此处布局的其他区位优势。
(2)图中乙处是以服装、食品、自行车等轻工业为主的工业区,其主要区位优势是( )
A.接近原料产地 B.接近消费市场
C.运输便利 D.科技发达
(3)该城市计划在丙处建一个以电子工业为主的新型工业园区,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简述该规划的主要依据。
解析:第(1)题,甲处有丰富的铝土矿(资源),还有火电站(能源),又处在河流下游(水源);同时位于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不污染城区。故该处非常适合发展炼铝工业,其属于典型的动力导向型工业。第(2)题,乙处位于城市交通线边缘,离消费市场很近,方便市民购物消费。第(3)题,电子工业园区属于高科技类园区,一般要求科技力量(科研院所)、环境、交通等条件优越。丙处这些条件都具备,所以适宜在此建科技园区。
答案:(1)炼铝 动力导向型工业 甲处附近有丰富的铝土矿;交通运输便利;距居民区较远且处在流经城市河流的下游,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污染小。
(2)B
(3)接近大学城,科技力量较强;交通运输便利;距重工业区较远,污染小,环境条件好。 如何进行工业区位的选择
工业区位选择主要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及环境因素等几方面考虑:
(1)自然条件方面:要考虑是否有修建工厂所需的良好地质、地形条件和气候条件;是否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和水资源。
(2)社会经济条件方面:需要考虑能否尽可能地接近原料、动力、劳动力、市场和交通运输便利的地区,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是否有良好的社会协作条件。理想的区位应具备的条件是接近原料地、动力充足、劳动力价廉质优、市场前景广阔等。(3)从环境的角度考虑:应根据不同工业的污染特点,尽量减少对城区或居民区的污染。大气污染严重的工业,布局时要考虑风向;水污染严重的工业,布局时要考虑污水的排放;固体废弃物污染严重的工业,布局时要远离农田和居民区。
另外,城区工业布局遵循的工业区位选择原则是:规模小、无污染的工业可有组织地布局在城区;用地规模大,对空气有轻度污染的工业可布局在城市边缘或近郊区;严重污染的大型企业宜布局在远离城市的郊区。1.教材第60页活动
点拨:1.鞍钢区位选择近燃料和原料产地,对自然因素依赖性大;宝钢靠近消费市场,受交通运输条件影响大。
2.交通和科技的进步,巨型矿石运输船的出现,使得原料运输费用在生产成本中所占的比例降低,可以方便地利用国外廉价的原料,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3. 2.教材第60页“每冶炼1吨钢铁所需原料的变化”图
点拨:(1)该图以每冶炼1吨钢铁所需铁矿石、煤的变化为例,说明冶金技术的提高,使得钢铁工业对原料、能源的依赖程度减小,原料、能源的运输费用在总的生产成本中所占比例不断下降,区位选择更加灵活,钢铁工业更多地趋向市场和交通便利的地区。
(2)钢铁工业区位选择的三次变化:接近煤炭产地→接近铁矿产地→接近消费市场或交通便利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