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
教材分析
)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是在学习完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之后进行的,是植物的三大生理活动之一,它与光合作用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本节内容主要包括植物的呼吸作用和呼吸作用应用两部分,对植物呼吸作用知识的构建主要通过对呼吸作用实验现象的分析获得。学生对呼吸作用现象已有不少的感性认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理解呼吸作用的概念和意义,并能运用知识解决生产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
教学目标
)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描述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2、能举例说明呼吸作用在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
培养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关系的比较,使学生初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
教学重难点
)
【教学重点】
“种子呼吸作用现象”的分析;呼吸作用概念的总结。
【教学难点】
呼吸作用的概念的归纳、总结。
(
教学过程
)
【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憋住气,停止呼吸,有何感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这是因为我们人类无时无刻不在呼吸,我们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来满足我们身体的需要。那么绿色植物要不要呼吸呢?
农业生产中对作物进行田间松土,农田被水淹以后,必须及时排涝等,目的就是为了保证根的正常呼吸,可见绿色植物也要呼吸。
那么绿色植物吸入的气体是什么?呼出的气体又是什么?今天我们学习第四节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讲授新课】
一、呼吸作用
我们先来通过演示实验“观察种子的呼吸现象”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展示四个保温瓶)介绍四个保温杯中黄豆种子的处理情况。点拨黄豆种子进行不同处理的目的是什么?(做对照)
实验一:课前在甲、丙两只保温杯中各插入一支温度计,课上找一名学生观察记录各温度计的读数,比较各温度计的变化。课件展示实验。
思考: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学生得出:呼吸作用释放热量。同时回顾植物光合作用能储存能量。
实验二:课上找两名学生上台将蜡烛点燃,同时拔掉甲、丙两只保温杯的塞子,分别放入燃烧的蜡烛,观察燃烧境况。课件展示实验。
观察到什么实验现象?
学生认真观察,并能准确地说出实验现象:放入甲瓶中的蜡烛能继续燃烧,而放入丙瓶中的蜡烛立刻熄灭。
思考:为什么蜡烛放入甲瓶立即熄灭而放入丙瓶并不立即熄灭?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结论:萌发的种子消耗氧气!
实验三:课前对乙、丁两只保温杯按照教材所示进行改装,课上向杯中注入清水,将杯内气体排入装有澄清的石灰水的试管中,观察试管中石灰水的变化情况。(在进行实验步骤三前,先准备一试管澄清石灰水,让一名学生用干净吸管向石灰水中吹气。知识提示: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学生观察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这一实验现象,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理解种子在呼吸作用产生的气体也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得浑浊。
总述:通过以上演示实验我们知道,植物体在进行呼吸作用时,要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吸收氧,放出二氧化碳。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归纳出呼吸作用的概念。
呼吸作用的概念:细胞内有机物在氧气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据呼吸作用的概念写出呼吸作用反应式:
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结合公式,向学生提出思考题:植物的呼吸作用是否仅仅种子在呼吸?植物的其它器官也能进行呼吸作用吗?
教师引导:组成这些器官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什么?煮熟的种子为什么不能进行呼吸作用?
总结:呼吸作用在所有的活细胞中进行。呼吸作用在所有的活细胞中进行。同时强调:呼吸作用每时每刻都在进行(有光、无光都能进行)。进一步对呼吸作用进行深化;让学生思考,结合光合作用想一想,它在物质和能量上发生了什么变化?
再次回顾光合作用的概念及反应式,对比学习,加强记忆。课件展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同以及不同之处。
呼吸作用的意义
强调植物通过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能量,除一部分转变成热能散失以外,其余部分用于植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如细胞分裂、根吸收无机盐、有机物的运输等活动所需要的能量,都是来自于呼吸作用。
二、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
让学生快速阅读教材中“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 课件展示农民松土、排涝、晾晒粮食的图片,请学生思考:如何保存新鲜的水果?刚收获的粮食为什么要晒干?请同学说出这样做的依据是什么?
学生阅读教材,观看农民松土、排涝、晾晒粮食的图片,对实际生活中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有个初步的认识
呼吸作用会消耗粮食、水果、蔬菜内的大量有机物,久置后品质下降,抑制其呼吸作用则可以延长贮藏时间并保证质量。
想一想:被水淹的农田里作物容易死亡,为什么呢?
由于水淹的农田里空气流通不畅,作物呼吸作用受限,导致死亡。所以农田被淹后必须及时排涝,保证作物能顺利进行呼吸作用。但是有时候我们还需要抑制植物的呼吸作用,比如晾晒粮食,低温保存新鲜的水果、蔬菜,大家想想这又是为什么呢?
联系实际生活中刚收获的新鲜小麦、玉米堆放在一起会发热,农田被水淹要及时排涝。小组尝试解释身边的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知识。
【课堂小结】
种子的呼吸作用会释放出热量。
(
现象
)种子的呼吸作用吸收氧气。
种子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
概念:呼吸作用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反应式: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意义: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能量,一部分转变热能散失,其余部分用于植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
二、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
中耕松土,涝灾后及时排涝,
粮食低温、干燥贮存和水果低温、低温保鲜
(
教学反思
)
略。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