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的分类方法》
(
教材分析
)
对生物分类的内容抽象难懂,老师讲起来费力、学生也不容易弄懂。本节通过学生的分类活动来学习分类方法,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让学生清晰生物分类的方法,从而轻松列举出动、植物的主要类群。
(
教学目标
)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说出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单位
2、尝试根据一定的特征对生物进行分类,理解不同生物之间的血缘关系
3、关注生物的多样性,初步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
培养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渗透生物分类思想和生物多样性的观点;关注生物的多样性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
教学重难点
)
【教学重点】
说出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单位
【教学难点】
尝试根据一定的特征对生物进行分类,理解不同生物之间的血缘关系
(
教学过程
)
【导入新课】
走入超市或者是书店,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我们在寻找目标商品时并不会觉得盲目,因为超市和书店的工作人员对众多的物品进行了归类摆放,节省了我们的时间。地球上约有35万种植物和150多万种动物,它们有的形态结构相似,有的彼此千差万别,而面对自然界的众多生物市,我们如何更好地研究它们呢?
大家可以设想一下如果鲁南书城的书全部堆放在一起,我们要是想去买本生物资料还好找吗?你们想不想学好生物,那么我们就来先学会生物的分类方法和依据。
以此引入新课。
【讲授新课】
师:什么是生物的分类?
生:生物的分类就是将生物物种归类。
师:对生物进行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生物分类主要是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划分为不同的类别。
一、尝试对植物进行分类
师:复习提问。
1、植物的主要类群有哪些?
生: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2、它们的主要特征分别是什么?
生1: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靠孢子繁殖后代。
生2:苔藓植物具有茎、叶,只有假根,靠孢子繁殖后代。
生3:蕨类植物有根、茎、叶,靠孢子繁殖。
生4:裸子植物根、茎、叶发达,种子是裸露的,没有果皮的包被。
生5:被子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种子不裸露,外面有果皮包被。
师:课件展示六种不同的植物,尝试着对它们进行分类。
学生讨论,课件展示答案进行补充。
师:有种子的植物可以分为哪些类群?
生:可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被子植物又可分为只有一片子叶的单子叶植物和有两片子叶的双子叶植物。
师:无种子的植物可以分为哪些类群?
生: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师:你能否把上述植物的所属类群按一定顺序(如从简单到复杂)排列?
生: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师:通过上面的资料分析,你认为植物分类考虑了哪些特征?
生:根、茎、叶、叶脉、子叶、果实、种子等。
师:学习了上述内容后,植物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生:植物分类的依据是植物的形态结构特征。如: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的形态结构特征。
师:在被子植物中花、果实和种子往往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
师总结:植物分类的依据是植物的形态结构,如被子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的形态结构,从这些器官中发现它们的相同或不同的特征从而确定它们的亲缘关系。在被子植物中,花、果实 和种子往往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
二、尝试对动物进行分类
师:复习提问。
1、动物根据体内脊柱的有无分为哪两类?
生: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2、脊椎动物包括哪些?
生: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3、它们的主要特征分别是什么?
生:回顾、相互交流。
4、无脊椎动物包括哪些?
生: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性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
5、它们的主要特征分别是什么?
生:回顾、相互交流。
师:课件展示图片,观察图片,试着对图中11种动物进行分类。
提示:
1、首先要确定动物分类的依据,如形态结构、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
2、仿照植物分类的表格方式将11种动物分开。
3、分类时可将11种动物先分成两组,然后每组再继续分,直到不能分为止。
4、不同的动物类群要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排列。
教师指导学生观察与思考。课件展示答案。
师:根据大家的分类,动物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生:动物分类除了要比较外部形态结构,往往还要比较动物的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
师:动物从简单到复杂可以分为哪些主要类群?
生:无脊椎动物:原生动物、腔肠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等。
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课堂小结】
我们常常会按照事物之间的共性和差异对它们进行分类一般依照生物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生殖方式等方面的共性和差异进行分类。希望大家利用分类的方法好好学习,也把它融入到生活中。
(
教学反思
)
略。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