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 直
教学内容:第八册垂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结合生活实际,直观认识相交、交点、互相垂直、垂线、垂足等概念。
2、能用语言、符号表达两条线段、直线互相垂直。
3、能根据图形特点或利用工具正确判断两条直线(或线段)是否互相垂直。
4、能在一张纸上折出两条互相垂直的折痕。
【过程与方法】
1、在操作、观察、比较等活动中,形成相交、交点、互相垂直、垂足等概念。
2、在判断两条直线(或线段)是否垂直的过程中,养成科学严谨的良好学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运用所学知识以及相关工具解释日常生活中的垂直现象,体验数学的价值。
2、在师生、生生的交流过程中,体验愉悦的学习氛围。
教学重点及难点
能够通过学习理解互相垂直、垂线、垂足这些概念。
教学设计
一、引入
1、出示:三角尺
三角尺上有些什么角?( 锐角、直角)a
2指导学生把 两支笔相交看能形成哪些角?
3、学生用纸折出直角
怎么知道是直角的?要用工具测量(三角尺、量角器)。直角要用直角符号来表示。
4、用红笔和蓝笔分别画出两折痕,并画出直角。
5、揭示学习内容: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的这种情况,是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况,今天我们就要着重来研究这种情况:垂直
二、探究
(一)概念认识:
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这两条直线又可以称作为什么?
1、多媒体演示两直线互相垂直及垂直概念 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
当AB与CD相交成直角时,就说AB与CD互相垂直,其中AB叫做CD的垂线,或CD是AB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垂直可用符号“⊥”表示,记作AB⊥CD,或CD⊥AB,读作AB垂直于CD,CD垂直于AB。(板书)
2、领读,小组互说
3判断
4、同桌互说
1)、讨论相交与互相垂直之间的不同。
2)、认识只有在互相垂直的情况,两条直线才能互相称为垂线。
3)、讨论交点与垂足之间的区别。
4)、认识垂线的表达方式。
5在城区图中找出垂直现象:
6、寻找生活中的垂直现象:
学生寻找身边的垂直现象,说清楚什么与什么互相垂直。
7、自己的话来概括一下什么叫做“互相垂直”?
三、巩固
1、看图口答
(1)下面三幅图中的直线互相垂直吗,说说理由
(2)如果互相垂直,请你说出谁是谁的垂线,垂足是什么?
D O
O Q
B
(3)根据图完成下面练习:
我们可以说:( )垂直于( ),( )垂直于( ),( )和( )互相垂直。记作:( )或( )。我们还可以说:( )是( )垂线,( )是( )垂线,垂足为( )。
2、下图中哪两条线段是互相垂直的?
3、判断。
(1)当两条直线相交成90度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2)与一条直线垂直的直线只有一条。
(3)如果直线a⊥b,那么a是垂线。
(4)钟面上9点时时针和分针互相垂直。
四、总结
今天学了什么 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垂直
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垂直,
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
当AB与CD相交成直角时,就说AB与CD互相垂直,其中AB叫做CD的垂线,或CD是AB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垂直可用符号“⊥”表示,记作AB⊥CD, 或CD⊥AB,
读作AB垂直于CD, 或CD垂直于AB。
教后反思
这节课是通过学生的操作活动,探索有关垂直的知识,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感受学习的乐趣,使学生在自己的认知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现做如下反思:
1、重视实践感悟。本节课,我先出示一把三角尺 ,让学生找出两条线段相交组成哪些角。进而引导学生把 两支铅笔相交看看能组成哪些角,引出两条直线相交的两种不同情况,接着引导观察、讨论这些相交的图形中线与线形成什么角,从而引出其中的一个特殊角即直角,这就为学生提供的凭直觉感悟的过程。
2、重视动手操作,帮助理解概念。让学生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反复体验,逐步获得对垂直的清晰认识,我让学生动手,把任意形状的纸折出一个直角,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学生得出用一张纸先折一次,然后沿折痕对折,就可以得到一个 直角。并用所学知识证明所折的是直角。指导学生用红笔和蓝笔画出两条折痕,并画出直角符号,指出两折痕是互相垂直的直线。从中悟出结论:要形成互相垂直的必备条件是:在同一平面内相交、交角成直角。
3、重视联系生活。在学生理解怎样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后,我让学生寻找教室或生活中的垂直现象,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判断练习。用多种感官感受数学,培养数学情感。 学生在本课中不是用耳朵听数学,而是用眼睛观察、用手来摆、用笔来画数学现象,用身边的数学现象理解数学知识,用数学知识解释身边的数学现象,在探讨、交流、分析中获得数学概念,拉近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生活实际的距离。这个寻找生活中垂直现象的练习设计,贴近学生的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存在的不足: 尽管学生有较多的动手操作的时间,但还需要一定的练习来巩固新知。
经过多次试教、多次修改教案,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学得相当主动积极,不仅课堂参与程度高,而且思维灵活多样,富有创造性。在这堂课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凸现了,真正亲历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在自主学习,同桌合作交流的活动中升华了对知识的理解。学生学得没负担,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c
A
a
b
b
C
a
h
f
e
a
T
M
N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