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6张PPT)
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1、区域联系
2、区域协调发展
目
录
CONTENT
一、区域联系
区域自然地理环境要素:地貌、气候、水文、生物、土壤等
区域人文地理环境要素:人口、社会、经济、文化、历史等
它们共同形成区域发展特征。
目前,区域联系突出表现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
课堂阅读P.25:
区域经济一体化:内向保护性、外向竞争性
经济全球化:是机遇,也是挑战
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南至余杭,北到涿郡,全长2700多千米,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1)隋朝大运河对加强当时我国南方与北方间交流联系有哪些重要作用
课堂活动P.26 隋朝大运河
利于南、北方的物资运输,提高运输总量,降低运输成本;
利于加强南、北方的人口流动、实现文化交流与融合。
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南至余杭,北到涿郡,全长2700多千米,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2)隋朝大运河对我国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课堂活动P.26 隋朝大运河
利于商品的运输,扩大销售范围、增加销售量、降低运输成本,加速了商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总体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2(1)归纳伊基托斯市的地理环境特点。
位于亚马孙雨林区;终年高温多雨;平原地形;河流密布;盛产橡胶,对外交通以水运和航空为主。
(2)橡胶产业是伊基托斯市崛起的基础,该市依托橡胶产业发展是否明智 说出你的理由。
否。橡胶产业属于初级工业产品,利润较低;交通不便,运费较高;技术门槛较低,不利于产业的持续发展。
课堂活动P.27 伊基托斯
2(3)该市为何不修建铁路和高速公路
人们称伊基托斯为“与世隔绝的天使之城”,你如何理解其中的内涵
西部为高大的安第斯山脉;东部距海遥远,且为亚马孙热带雨林区,沼泽河流密布;道路建设的技术难度大、成本高。
与世隔绝:交通不便,与外部的联系少;
天使之城:独特的习俗、欧式建筑、热带雨林风光等特色显著。
课堂活动P.27 伊基托斯
二、区域协调发展
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对于缩小区域差距,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课堂阅读P.28: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包括四大板块、三大战略、老少边穷地区发展、城市群建设和陆海统筹发展等。
1. 我国在“七五”期间,依据地理位置、经济建设条件和当时的经济技术水平所存在的地区差异等将全国划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经济地带。在“十一五”期间,又将全国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板块,以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1)我国从三大经济地带到四大板块经济区域的调整,其主要目的和依据是什么
为科学反映我国不同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为制定域发展政策提供依据。
课堂探究P.29 四大板块
课堂探究P.29 四大板块
(2)比较我国四大板块经济区发展的优势条件和限制性因素。
经济区 优势条件 限制性因素
东部 经济发达,工业化、城镇化和科技水平高,对外开放程度高 矿产、能源资源缺乏
中部 承东启西,人力资源丰富 城镇化率偏低,产业层次较低
西部 地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 (油气、水能、土地等) 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人才、技术、资金匮乏;生态脆弱
东北 重化工业发达 城镇化水平高 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枯竭
四大地区协调发展
东部:构筑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创新高地,引领新型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率先建设高水平的现代经济体系。
西部:加强内外通道和交通枢纽建设,培育优势产业、新型产业和特色产业,更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力度。
中部:培育优势产业集群,把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发展壮大,构建产业创新、现代服务、综合交通和现代物流体系。
东北: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关键在于体制机制创新,推动政府和国企改革,大力繁荣民营经济,加大对外开放力度。
二、区域协调发展 结合必修2的4.2节我国区域发展战略
西部大开发
东西部经济合作:
对口帮扶成效明显;
西部地区投资加大;
科技、信息和人才的联系日益密切;
实现了互相发展。
优 势
劣 势
西部大开发
①自然资源丰富
(矿产、油气、水能、土地和旅游资源);
②政府政策扶植;
③国境线长,利于边境贸易,有潜在的广阔市场。
基础设施落后,人才、技术、资金匮乏;
生态环境脆弱
1、西部地区的优势与劣势:
2、意义
(1)将西部地带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缩小东、西部地带的发展差距,实现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富裕。
(2)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与边疆安全
(3)扩大国内市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西部大开发
长江经济带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1、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
2、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
3、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
横贯东中西、连接南北方的开放合作走廊。
长江经济带
“一轴、两翼、三极、多点”的空间规划
京津冀协同发展
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面临着生态环境恶化、城市发展失衡、区域与城乡发展差距不断扩大等突出问题。
重点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
京津冀协同发展
苏南:属长三角经济圈核心地带,受上海辐射带动作用明显,交通便利,产业基础好,教育科技发达,经济发展水平高。
苏中和苏北:农业基础好,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空间大,土地资源丰富,可以承接苏南的产业转移。
课堂活动P.29-30 苏州省内区域发展差异与联系
2. 总体看,苏南发展水平较高,苏中发展水平居中,苏北发展水平较低。
(1)分析苏南、苏中和苏北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
2. 加强苏南对苏中和苏北的带动,尤其是加大对苏北地区的发展投入。这些年来,江苏省修建了多条铁路和公路……大幅度增强了苏南、苏中和苏北的发展联系,显著促进了江苏省经济社会的相对均衡发展。
(2)徐宿淮盐高铁和连淮扬镇高铁的修建,对促进江苏省内区域均衡发展有哪些重要意义
完善江苏铁路网;使苏北、苏中、苏南地区的交通更加便捷,加强物资流通效率;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快速发展。
课堂活动P.29-30 苏州省内区域发展差异与联系
湾区:是由一个海湾或相连的若干个海湾、港湾、邻近岛屿共同组成的区域。
前店后厂: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与港澳地区经济合作中地域分工与合作的独特模式。“前店”指港澳地区,后厂”指珠江三角洲地区主要是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关系。
课堂探究P.24 湾区经济
肇庆
广州
佛山
深圳
东莞
惠州
珠海
中山
江门
香港
澳门
珠江三角洲拟改变以往“前店后厂”经贸格局。
建设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成为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
课堂探究P.24 湾区经济
肇庆
广州
佛山
深圳
东莞
惠州
珠海
中山
江门
香港
澳门
强化创新引领
发挥特有优势
1. 说一说,粤港澳各自发展的优势条件分别有哪些
广东: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广阔的市场、产业升级空间大、经济增长速度快。
香港:世界级金融中心和港口、优质的高端服务业、科技研发中心。
澳门:世界旅游休闲中心、中国对葡语系国家的商贸服务中心。
课堂探究P.24 湾区经济
2. 加强粤港澳之间的区域联系,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有哪些重要意义
有利于实现珠三角的深度融合,使其成为世界级大湾区;
加强区域联系,助力城市群协调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关键节点,实现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战略价值。
课堂探究P.24 湾区经济
港珠澳大桥连接深圳-香港、广州-佛山、珠海-澳门三大经济圈,沟通珠江口东西两岸。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枢纽所在,粤港澳大湾区重点加强与亚太地区的经贸合作。
课堂探究P.24 湾区经济
课堂活动P.30 俄罗斯的区域发展差异(图册P.52-53)
3 (1)俄罗斯东部与西部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地形:西部以平原为主;东部有平原、山地和高原,资源丰富。
气候:总体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但西部比东部温暖湿润。
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短而温暖
奥伊米亚康成为北半球寒极的原因
1)纬度较高,太阳高度角小,且冬季的昼长短、日照时间短;
2)奥伊米亚康盆地海拔在2000米以上,海拔较高;
3)盆地地形有利于寒冷气流的堆积,且盆地开口面向北冰洋,深受北冰洋冷空气影响 ;
4)深居内陆,强冷高压的控制。
知识点:沼泽的分布与成因
西西伯利亚平原是世界最大的沼泽分布区之一。鄂毕河流域内有大小支流1900多条,春季汛期时间长,径流量占全年径流总量的51%。分析西西伯利亚平原沼泽广布的原因。
知识点:沼泽的分布与成因
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气温低,蒸发量小;
(凌汛等导致)河水泛滥;
下部土层冻结,阻滞水分下渗。
知识点:贝加尔湖
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湖底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湖边群山环抱,植被茂密,湖岸多峭壁。
(1)判断贝加尔湖湖底的地质构造,并根据图文信息说明判断的依据。(4分)
地堑
断裂下陷,积水成湖
知识点:贝加尔湖
(2)该区域针叶林广布,而河谷平原地区被茂密的草类覆盖的沼泽。简析河谷平原地区森林较少的原因。(3分)
(3)简析贝加尔湖航运量小的原因。(3分)
纬度高,冬季气温低;
地下水位高;
冻土广布,阻碍树木根系深扎。
结冰期长;湖岸多山地,城镇分布少;经济不发达,运输需求小。
知识点:贝加尔湖
3. 西部经济发达,现代化水平高,拥有全国近4/5的人口和大部分城市,制造业和高科技发达,工农业生产总值占全国的4/5。东部地广人稀,城市较少,石油、天然气、煤炭、金属、森林、水能等资源极为丰富。
(2)从人口数量、城市分布、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对比分析俄罗斯东部与西部的特点。
课堂活动P.30 俄罗斯的区域发展差异(图册P.52-53)
世界首位
世界上森林资源最丰富的国家
木材蓄积量占世界1/3
木材采伐量占世界1/5
世界上最广阔的亚寒带针叶林带
简析甲港成为木材输出港的形成条件。(3分)
森林广布,木材资源丰富;
有铁路与内陆相连;
木材为大宗货物,适宜海运;
离东亚市场近,市场广阔。
知识点:俄罗斯的资源
有资源、有剩余
有交通、有市场
课堂活动P.30 俄罗斯的区域发展差异
3(3)俄罗斯缩小区域差异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为了缩小区域发展差异,2007年俄罗斯出台了《俄罗斯联邦经济社会发展长期战略构想》,通过交通运输的联网,发展电力等基础设施,在国土北部、东部和南部开发能源项目,改变传统能源基地的单一结构;规范劳务移民,促进东西伯利亚和远东经济的平衡与多样化发展;完善区域发展政策,培育地区增长极等,实现东西两大地带的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