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观察一瓶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多种观察方法,认知水的特征:无色、无味、透明、会流动、无固定形状。
2.通过对比,研究水与其他物体之间的异同。
3.学会用语言简单地描述观察结果。
4.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研究活动、发表观点、及时记录的习惯。
教学重点:
1.通过多种方法,认知水的特征:无色、无味、透明、会流动、无固定形状。
2.学会用语言简单的描述观察结果。
教学难点:
1.通过对比的方法,研究水与其他物体之间的异同。
2.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研究活动、发表观点、及时记录的习惯。
教学准备:水、洗发液、木块、醋、玻璃容器。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揭示课题
导入:教师出示谜语,请同学们猜一猜指的是什么?根据学生回答出示谜底,引出课题(板书:观察一瓶水) 。
(设计意图:激活学生对水的认知和学习的兴趣。)
二、明确目标 学前检测
(一)请学生交流对水的了解。
(二)请学生回顾已学过的观察方法有哪些。
教师归纳板书本课教学过程中将要用到的观作。)
三、精讲点拨 排疑解惑
察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学前检测,带领学生复习了一遍上学期学过的观察物体特征时常用的方法。促使学生能更熟练的对以下的实验进行操
探索一:观察一瓶水和一瓶洗发液。它们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展示洗发液和水,教师引导学生用先前归纳板书的几种观察方法完成观察实验。
(一)明确观察任务:
1.观察水和洗发液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通过观察实验,记录实验发现。
3.小组展示汇报观察结果。
(二)引领学生思考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观察顺序。
(三)强调规范的观察方法。
(四)强调实验安全注意事项。
(五)让学生小组合作,按要求进行观察实验。
(六)小组展示汇报观察结果。
1.通过“看一看”发现水和洗发液有什么异同?
2.通过“闻一闻”发现水和洗发液有什么异同?
3.通过“摸一摸”发现水和洗发液有什么异同?
(七)根据学生的汇报情况,教师相机精讲点拨,归纳小结,完成板书。(水:无颜色、无气味、透明、会流动;洗发液:乳白色、有香味、不透明、会流动)
探索二:比一比,它们和小木块有哪些不同?
(一)明确观察任务:
1.用实验一中所采用的观察方法观察水、洗发液和小木块有哪些不同?
2.通过观察实验,记录实验发现。
3.小组展示汇报观察结果。
(二)强调规范的观察方法。
(三)强调实验安全注意事项。
(四)让学生小组合作,按要求进行观察实验。
(五)小组展示汇报观察结果。
1.通过“看一看”发现水、洗发液和小木块有什么不同?
2.通过“闻一闻”发现水、洗发液和小木块有什么不同?
3.通过“摸一摸”发现水、洗发液和小木块有什么不同?
(六)根据学生的汇报情况,教师相机精讲点拨,归纳小结,完成板书。(水:无颜色、无气味、透明、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 ;洗发液:乳白色、有气味、不透明、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小木块:有颜色、有气味、不透明、不会流动、有固定形状)
(设计意图:本环节意图在于使学生观察发现液体没有固定形状的特点。因为水与洗发液都能流动,所以倒入不同形状容器中都能形成不同的形状。课堂上演示将液体倒入容器的过程,目的就是让学生观察液体从原有形状变成现有形状的现象,而木块只能摆放进容器,形状不发生改变。这一演示操作会有助于学生理解液体没有固定形状,进一步认识到尽管在形状上不同,但不管固体还是液体都有形状。)
四、巩固训练 评价检查
(一)实验操作小能手。
让学生上台展示区分水和醋的实验操作,其他学生在台下观察,点评。(设计意图:检查学生对观察物体特征的方法的掌握情况。)
(二)判断对错小能人。
让学生完成四道判断题。(设计意图:了解学生对本课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五、回顾重点 课堂小结
请学生谈谈,通过学习这一课收获了什么?
六、适量作业 拓展延伸
请学生回家后完成活动手册第5页的“看谁流得快”活动。
板书设计: 5.观察一瓶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