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高中生物学浙科版2019必修一同步练习1.2 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高中生物学浙科版2019必修一同步练习1.2 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35.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6-24 11:18:29

文档简介

高中生物学浙科版2019必修一同步练习1.2 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一、单选题
1.(2022高二下·三门峡期末)已知某种脑啡肽分子式为C27H37O7N5,构成该分子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具有镇痛作用,已作为药物来使用,下列关于该脑啡肽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分子最多含有5个氨基酸
B.该药物可以直接口服
C.形成该分子的过程中可能脱去4个水分子
D.该药物可与双缩脲试剂作用成紫色
2.(2022·浙江)生物体中的有机物具有重要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油脂对植物细胞起保护作用
B.鸟类的羽毛主要由角蛋白组成式
C.糖原是马铃薯重要的贮能物质
D.纤维素是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
3.(2022·柯桥模拟)糖类是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下列有关糖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蔗糖属于单糖 B.果糖属于二糖
C.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组成成分 D.核糖是DNA组成成分
4.(2022高二下·南阳期中)某实验小组用碘液、苏丹Ⅲ染液和双缩脲试剂测得甲、乙和丙三种植物的干种子中三大类有机物的颜色反应如表所示,其中“+”数量的多少代表颜色反应深浅程度。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试剂 种子 碘液 苏丹Ⅲ染液 双缩脲试剂
甲 ++++ ++ +
乙 ++ ++++ ++
丙 + ++ ++++
A.三种植物的干种子中蛋白质含量最多的是甲,含淀粉最多的是丙
B.与苏丹Ⅲ染液和双缩脲试剂分别发生颜色反应最明显的依次是乙和丙
C.用苏丹Ⅲ染液可检测干种子中的脂肪,制片时需要用70%的酒精洗去浮色
D.利用双缩脲试剂检测物质时,需要在水浴加热条件下先后加入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
5.(2022高二下·南阳期中)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新冠病毒(遗传物质为单链RNA)已出现了众多变异毒株,科学家用24个希腊字母为变异毒株命名,Omicron(奥密克戎)排在第l5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比DNA病毒的更容易发生变异
B.新冠病毒的核酸是以碳链为基本骨架的生物大分子
C.新冠病毒的核酸彻底水解后,可得到5种终产物
D.酒精能引起新冠病毒的蛋白质变性,可以达到消毒的目的
6.(2022高一下·浙江期中)DNA初步水解产物不可能是(  )
A. B.
C. D.
7.(2022高一下·厦门期中)不同生物含有的核酸种类不同,细胞生物同时含有DNA和RNA,病毒体内含有DNA或RNA。下列各种生物中关于碱基、核苷酸种类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口腔上皮细胞 B烟草花叶病毒 C烟草叶肉细胞 D豌豆根毛细胞
碱基 5种 5种 5种 8种
核苷酸 5种 8种 8种 8种
A.A B.B C.C D.D
8.(2022高二下·浙江期中)地沟油泛指在生活中存在的各类劣质油,如回收的食用油、反复使用的炸油等。长期食用可能会引发癌症,对人体的危害极大。下列有关地沟油主要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组成元素一定含有C、H、O
B.是生物体主要的能源物质
C.对人体来说,它是一种生物致癌因子
D.遇苏丹Ⅲ染液可能呈现红黄色
9.(2022·绍兴模拟)谷胱甘肽几乎存在于人体每一个细胞中,具有保持正常的免疫功能、抗氧化、解毒等作用。下图是谷胱甘肽的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谷胱甘肽是由三个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的三肽
B.基因通过控制氨基酸结构从而控制谷胱甘肽的合成
C.谷胱甘肽分子中含有4个羧基和3个氨基
D.谷胱甘肽和其它多肽主要差别是空间结构不同
10.(2022·杭州模拟)油脂不仅是一种良好的储能物质,也是抗低温的保温层。在骆驼体内,大量油脂聚集于背部形成驼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油脂彻底氧化分解可为骆驼提供水分
B.油脂大量聚集不利于维持骆驼体温稳定
C.油脂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具有不亲水性
D.携带相同能量的油脂和糖,油脂可减轻骆驼的负重
11.(2022高一下·丽水月考)我国科学家利用某种动物组织中提取的胶原蛋白制成了可被人体吸收的手术缝合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胶原蛋白是动物组织中的主要能源物质
B.胶原蛋白在高温下仍保持稳定的空间结构
C.缝合线可水解成被细胞利用的产物,避免拆线痛苦
D.胶原蛋白合成时,产生的水分子中的氢来自于氨基
12.(2022高一下·丽水月考)1分子麦芽糖可水解为2分子葡萄糖。麦芽糖属于(  )
A.六碳糖 B.单糖 C.二糖 D.多糖
13.(2022高一下·龙江月考)下列表达正确的有几项(  )
①Ca、Mg、Fe、Mn、Cu是组成细胞的微量元素
②Mg参与构成叶绿体中的各种色素
③淀粉水解的终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④脂质的组成元素不一定只有C、H、O
⑤蔗糖水解的产物是葡萄糖和果糖,而乳糖水解的产物是半乳糖
⑥晒干的种子细胞内不含有水分,导致细胞代谢停止,有利于种子长时间储存
A.0项 B.1项 C.2项 D.3项
14.(2022·浙江选考)植物体内果糖与X物质形成蔗糖的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X与果糖的分子式都是C6 H12O6 B.X是植物体内的主要贮能物质
C.X是植物体内重要的单糖 D.X是纤维素的结构单元
15.(2021·诸暨模拟)下列有关“活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碘-碘化钾可以用来检测马铃薯匀浆中是否含有淀粉
B.糖尿病患者尿液中含葡萄糖,可用本尼迪特试剂检测
C.某氨基酸口服液的有效成分可以利用双缩脲试剂来检测
D.某学生用苏丹Ⅲ染液检测奶粉呈橙黄色,判断奶粉中含有油脂
16.(2021高三上·慈溪月考)有关人体内蛋白质的功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有些蛋白质具有运输作用
B.有些蛋白质是细胞代谢的主要能源物质
C.有些蛋白质具有催化作用
D.许多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结构的重要物质
17.(2021高一上·浙江月考)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下列关于核酸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每个核苷酸由三个小分子物质通过共价键连接
B.RNA中的五碳糖与碳反应中再生得到的五碳糖不同
C.DNA中的碱基包括A、T、C、G
D.RNA是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
18.(2021高一上·浙江月考)蛋白质是细胞内最重要的生命物质之一,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其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下列蛋白质类物质与其功能对应不正确的是(  )
A.胰岛素——调节 B.抗体——免疫
C.淀粉酶——运输 D.细胞膜上的载体——运输
19.(2021高一上·浙江月考)下列关于糖类及其生理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纤维素是组成动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之一
B.糖类物质都是细胞内的能源物质
C.葡萄糖和核糖是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内都含有的糖
D.发芽小麦种子中的1分子麦芽糖经水解可产生1分子果糖和1分子葡萄糖
20.(2021·浙江模拟)在生物组织中的可溶性还原糖、油脂、蛋白质的检测实验中,对材料的使用错误的是(  )
A.西瓜汁含有较多的还原糖,去除色素之后可以用于还原糖的检测
B.花生种子含油脂多,可以用苏丹Ⅲ直接对子叶染色后检测
C.牛奶适当稀释后,是进行蛋白质检测的理想材料
D.如果材料选择合理,一种材料可以用于多个检测实验
二、综合题
21.(2022高一下·哈尔滨开学考)如图所示表示构成生物体的元素、化合物及其作用,其中a、b、d、e、f代表小分子,A、B、E代表不同的生物大分子,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a表示   ,其在原核细胞中共有   种。
(2)若E是动物细胞中特有的储能物质,则E是   ,其在人体中主要分布于   中。
(3)物质d是   。物质f是   ,其在动植物细胞中均可含有,并且由于含能量多而且占体积小,被生物体作为长期储备能源的物质。
(4)物质b的名称是   ,图中的“?”是指   。
(5)如图是两个b组成的某物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请补充完整:   。
22.(2021高一上·大连期末)婴幼儿奶粉基本由牛奶、羊奶加工而成,主要成分有糖类、蛋白质、脂质、无机盐、维生素、食用纤维等,这些营养物质在人体细胞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奶粉中含量丰富的二糖是   ,其在婴幼儿细胞生命活动中的作用是   。
(2)奶粉中都含有无机盐,其中的碳酸钙是构成骨骼、牙齿的重要组成成分,铁是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这说明无机盐在生物体内的作用是   。
(3)奶粉中的食用纤维主要是纤维素等物质,纤维素是由许多葡萄糖连接而成的,它是以   为基本骨架的。
(4)奶粉中的维生素D能有效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该物质属于   (填“脂肪”、“磷脂”或“固醇”)。
(5)在牛、羊体内合成蛋白质,大致要经过的结构层次是:氨基酸→二肽、三肽→   →   构成的空间结构→形成更为复杂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奶粉中的蛋白质通常要经过酶和肽酶的作用消化成氨基酸才能被吸收,进而在体内合成相应的物质。劣质奶粉中蛋白质含量不足,造成婴幼儿抵抗力下降,其主要原因是   。
23.(2020高一上·温州期中)如图表示一种有机化合物的部分结构简式(图中用虚线表示省略的有机化合物部分结构),请根据此化合物的结构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化合物是由   种氨基酸在   (场所)经   (方式)形成的,该化合物称为   。
(2)上述结构中,产生的水分子中的氧来自于   ,氢来自于   ,结合该图分析,该化合物含有   个氨基,   个羧基。
(3)该化合物区别于其它同类化合物在于   各不相同,由一条或几条该类化合物盘曲、折叠,从而形成具有其独特   的蛋白质分子。
24.(2021高一上·长春月考)香蕉果实成熟过程中,果实中的贮藏物不断代谢转化,香蕉逐渐变甜。图A中I、Ⅱ两条曲线分别表示香蕉果实成熟过程中两种物质含量的变化趋势。取成熟到第X天和第Y天的等量香蕉果肉,分别加等量的蒸馏水制成提取液。然后在a、b试管中各加入5mL第X天的提取液,在c、d试管中各加5mL第Y天的提取液,如图B。请回答:
(1)在a、c试管中各加入等量碘液后,a试管中溶液呈   色,与a试管相比,c试管中溶液的颜色更   。图A中表示a、c两试管中被检测的物质含量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
(2)在b、d试管中各加入等量斐林试剂,再经过   ,b试管中出现砖红色沉淀,与b试管相比,d试管中溶液的颜色更   ,两试管中被检测的物质是还原糖,图A中表示这种物质含量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
(3)如果要检测提取液中是否含有蛋白质,所用的试剂是   ,如果要检测提取液中是否含有脂肪,所用的试剂是   ,脂肪被染成橘黄色。
(4)如果实验材料由香蕉果实改为西瓜果实,进行上述操作,   (选填“能”或“不能”)得到理想的实验结果,理由是:   。
25.(2020高一上·杭州期中)香蕉果实在成熟过程中,贮藏物质不断发生转化,使香蕉逐渐变甜。为了验证香蕉果实在成熟过程中贮藏物质的转化情况,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
(1)实验原理:香蕉果实在成熟过程中,果肉细胞内的   (填物质名称)水解成还原糖,从而使香蕉逐渐变甜,还原糖可用本尼迪特试剂检测颜色的深浅。
(2)实验步骤:
①制备提取液:取成熟到第2天和第4天的等量香蕉果肉,分别加等量的蒸馏水制成两种提取液;
②实验分组并编号:
甲:第2天的提取液+碘-碘化钾溶液;
乙:第   天的提取液+本尼迪特试剂;
丙:第   天的提取液+碘-碘化钾溶液;
丁:第   天的提取液+本尼迪特试剂;
③实验观察:将以上各组试管置于适宜条件下进行实验,观察比较它们的颜色变化。
(3)将预期的实验结果填入表中   。
香蕉果实成熟过程中贮藏物质转化的实验结果记录表
分组 颜色 甲 乙 丙 丁
蓝色
 
 
 
 
红黄色
 
 
 
 
(注:实验结果中记录变化后的颜色以及颜色的深浅,用“+”表示呈浅色,“++”表示呈深色,“-”表示无颜色变化)
(4)请用曲线图表示香蕉果实成熟过程中贮藏物质和还原糖含量变化趋势   。
香蕉果实成熟过程中贮藏物质和还原糖含量变化曲线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检测蛋白质的实验
【解析】【解答】A、该药物分子式为C27H37O7N5,根据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可知,该分子最多含有5个氨基酸,A正确;
B、该药物是多肽,会被消化道中的蛋白酶水解,因而不可以直接口服,B错误;
C、该药物分子式为C27H37O7N5,若由5个氨基酸形成,则形成该分子的过程中可能脱去4个水分子,C正确;
D、该药物为多肽,含有肽键,因此可与双缩脲试剂作用成紫色,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1、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的结构通式为,两个氨基酸的结合方式是脱水缩合,以肽键进行连接合成多肽,进行该过程的细胞器是核糖体。由于氨基酸之间能够形成氢键等,从而使得肽链能够盘区折叠,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分子。
2、形成肽链时,肽键数=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数-肽链条数。形成环肽时,肽键数=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数。
3、肽键结构在碱性溶液中能与Ca2+结合生成紫色络合物,因此肽键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2.【答案】B
【知识点】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的主要功能;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脂质的种类及其功能
【解析】【解答】A、油脂是植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没有保护植物细胞的功能,A错误;
B、蛋白质是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羽毛是由角蛋白构成,B正确;
C、淀粉是马铃薯重要的贮能物质,糖原是动物细胞中的重要贮能物质,C错误;
D、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重要组成成分,磷脂是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1、脂质分为脂肪、磷脂和固醇,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与糖类相比,脂肪分子中的氢含量多,氧含量少,氧化分解时产生的能量多,因此是良好的储能物质。固醇中的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也参与脂质在血液中的运输。磷脂构成生物膜的骨架。维生素D缺乏会导致佝偻病。与糖类相比,相同质量的脂肪中的氧含量远远低于糖类,而氢的含量更高。
2、蛋白质的功能-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①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即结构蛋白,如羽毛、头发、蛛丝、肌动蛋白;②催化作用:如绝大多数酶;③传递信息,即调节作用:如胰岛素、生长激素;④免疫作用:如免疫球蛋白(抗体);⑤运输作用:如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
3、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葡萄糖是重要的单糖,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二糖包括蔗糖、麦芽糖、乳糖,多糖包括淀粉、纤维素、糖原,蔗糖、麦芽糖、淀粉、纤维素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糖类,乳糖、糖原是动物细胞特有的糖类。几丁质也叫壳多糖,是N-乙酰葡糖胺通过β连接聚合而成的结构,广泛存在于甲壳类动物和昆虫的外骨骼中。可以和重金属离子结合用于废水处理,可用于制作食品添加剂和人造皮肤。
3.【答案】C
【知识点】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
【解析】【解答】A、蔗糖是由一分子果糖和一分子葡萄糖组成的二糖,不是单糖,A错误;
B、果糖是六碳糖,是一种单糖,B错误;
C、植物细胞壁的成分主要是纤维素和果胶,因此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组成成分之一,C正确;
D、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因此脱氧核糖是DNA组成成分,核糖是RNA组成成分,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1、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葡萄糖是重要的单糖,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二糖包括蔗糖、麦芽糖、乳糖,多糖包括淀粉、纤维素、糖原,蔗糖、麦芽糖、淀粉、纤维素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糖类,乳糖、糖原是动物细胞特有的糖类。
2、生物体内核酸有两种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二者都是生物大分子,核糖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脱氧核糖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
4.【答案】B
【知识点】检测蛋白质的实验;检测脂肪的实验
【解析】【解答】A、甲种子中加入碘液、苏丹Ⅲ和双缩脲试剂后都有颜色反应,且加入碘液后颜色最深,说明甲种子含有淀粉、蛋白质和脂肪,且淀粉含量最多。同理,乙种子中主要含脂肪,丙种子主要含有蛋白质,A错误;
B、苏丹Ⅲ染液与脂肪发生颜色反应,双缩脲试剂能与蛋白质发生紫色反应,且含量越大,颜色越深,因此,相应的物质与苏丹Ⅲ染液、双缩脲试剂发生的颜色反应最明显的分别是乙组和丙组,B正确;
C、脂肪用苏丹Ⅲ染液鉴定,呈橘黄色,需要有显微镜观察,且制片时需要用50%的酒精溶液洗去浮色,C错误;
D、利用双缩脲试剂检测物质时,需要先后加入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但不需要水浴加热,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1、脂肪的检测:
2、蛋白质的检测:
5.【答案】C
【知识点】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解析】【解答】A、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为RNA,单链,比DNA更容易发生变异,A正确;
B、新冠病毒的核酸是RNA,是由小分子核糖核苷酸聚合而成,基本骨架是碳链,B正确;
C、新冠病毒的核酸彻底水解后,可得到6种终产物,为四种含氮碱基(A/U/C/G)、磷酸、核糖,C错误;
D、酒精能引起新冠病毒的蛋白质变性,使其失去侵染的能力,可以达到消毒的目的,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1、DNA和RNA的比较:
英文缩写
基本组成单位
五碳糖
含氮碱基
存在场所
结构
DNA
脱氧核糖核苷酸
脱氧核糖
A、C、G、T
主要在细胞核中,在叶绿体和线粒体中有少量存在
一般是双链结构
RNA 核糖核苷酸
核糖
A、C、G、U
主要存在细胞质中
一般是单链结构
2、生物大分子都是多聚体,由许多单体连接而成。包括蛋白质,多糖和核酸。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多糖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葡萄糖,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氨基酸、葡萄糖、核苷酸都是以碳链为骨架的单体,故生物大分子都是以碳链为骨架。
6.【答案】D
【知识点】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
【解析】【解答】A、该图表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或者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有可能是DNA的初步水解产物,A不符合题意;
B、该图表示鸟嘌呤脱氧核苷酸或者鸟嘌呤核糖核苷酸,有可能是DNA的初步水解产物,B不符合题意;
C、该图表示胞嘧啶嘌呤脱氧核苷酸或者胞嘧啶核糖核苷酸,有可能是DNA的初步水解产物,C不符合题意;
D、该图表示尿嘧啶核糖核苷酸,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不可能是DNA的初步水解产物,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
①分子组成:一个核苷酸是由一分子磷酸 、一分子五碳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的。
②据五碳糖不同,核苷酸可分为脱氧核糖核苷酸(简称脱氧核苷酸DNA)和核糖核苷酸(RNA)两种:
脱氧核糖核苷酸(DNA)的分子组成:磷酸+脱氧核糖+含氮碱基(有 A、G、C、T 4种碱基)。
核糖核苷酸(RNA)的分子组成:磷酸+核糖+含氮碱基(有 A、G、C、U 4种碱基)。
7.【答案】C
【知识点】DNA与RNA的异同
【解析】【解答】A、C、D、口腔上皮细胞、烟草叶肉细胞和豌豆根毛细胞,它们三者都同时含有DNA和RNA,因此都含有5种碱基(A、T、C、G、U)和8种核苷酸(4种脱氧核苷酸和4种核糖核苷酸),A、D错误,C正确;
B、烟草花叶病毒体内只含有一种核酸,该种核酸为RNA,因此烟草花叶病毒体内含有4种碱基(A、C、G、U)和4种核苷酸,B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1、DNA和RNA的比较:
英文缩写
基本组成单位
五碳糖
含氮碱基
存在场所
结构
DNA
脱氧核糖核苷酸
脱氧核糖
A、C、G、T
主要在细胞核中,在叶绿体和线粒体中有少量存在
一般是双链结构
RNA 核糖核苷酸
核糖
A、C、G、U
主要存在细胞质中
一般是单链结构
2、生物体内核酸有两种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二者都是生物大分子,核糖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脱氧核糖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二者都可以作为遗传物质,DNA存在时只能DNA作为遗传物质,DNA不存在时RNA才能做为遗传物质,即只有在RNA病毒中RNA才能做为遗传物质。
8.【答案】A
【知识点】脂质的种类及其功能;检测脂肪的实验
【解析】【解答】A、地沟油的主要成分是油脂,油脂的组成元素为C、H、O,因此其组成元素一定含有C、H、O,A正确;
B、地沟油的主要成分是油脂,油脂是主要的储能物质,主要的能源物质为糖类,B错误;
C、地沟油的主要成分是油脂,油脂不是生物致癌因子,C错误;
D、地沟油的主要成分是油脂,油脂遇苏丹Ⅲ染液可能呈现橘红色,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1、脂质的种类及功能:
(1)脂肪:储能、保温、缓冲和减压。
(2)磷脂:生物膜的组成成分。
(3)胆固醇:参与血液中的脂质的运输、动物细胞膜的成分。
(4)维生素D:促进钙磷的吸收。
(5)性激素: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
2、脂肪的检测:遇苏丹Ⅲ染液呈现橘红色,遇苏丹Ⅳ染液呈现红色。
9.【答案】A
【知识点】蛋白质分子的化学结构和空间结构;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
【解析】【解答】A、根据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可知,图示为三个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的三肽,最左侧的氨基酸是R基上的羧基参与了脱水缩合,A正确;
B、基因不能控制氨基酸的结构,基因通过控制氨基酸的种类和排列顺序从而控制谷胱甘肽的合成,B错误;
C、羧基的结构简式为-COOH,氨基的结构简式为-NH2,因此据图可知,谷胱甘肽分子中含有2个羧基和1个氨基,C错误;
D、谷胱甘肽和其它多肽主要差别是氨基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不同,D错误。
故选A。
【分析】蛋白质是由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生物大分子,氨基酸的结构特点是: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上同时连接了一氢原子和一个R基团,根据R基不同,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分为21种。氨基酸根据是否可以在体内合成,氨基酸分为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能在体内合成的氨基酸是非必需氨基酸,不能在体内合成,必须从食物中获得的氨基酸为必需氨基酸。氨基酸在核糖体中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链,而脱水缩合是指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同时脱出一分子水的过程;连接两个氨基酸的化学键是肽键,其结构式是-CO-NH-。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数目、种类、排列顺序和肽链的空间结构不同导致了蛋白质的结构多样性。
10.【答案】B
【知识点】脂质的种类及其功能
【解析】【解答】A、油脂彻底氧化分解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可为骆驼提供水分,A正确;
B、脂肪具有保温的作用,B错误;
C、油脂水解产生甘油和脂肪酸,具有不亲水性,C正确;
D、脂肪是良好的储能物质,携带相同能量的油脂和糖,油脂可减轻骆驼的负重,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脂质分为脂肪、磷脂和固醇,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与糖类相比,脂肪分子中的氢含量多,氧含量少,氧化分解时产生的能量多,因此是良好的储能物质。固醇中的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也参与脂质在血液中的运输。磷脂构成生物膜的骨架。维生素D缺乏会导致佝偻病。与糖类相比,相同质量的脂肪中的氧含量远远低于糖类,而氢的含量更高。
11.【答案】C
【知识点】蛋白质分子的化学结构和空间结构;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的主要功能
【解析】【解答】A、胶原蛋白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不是主要的能源物质,A错误;
B、蛋白质在高温条件下会变性,空间结构会发生改变,B错误;
C、人体内有多种蛋白酶,可以水解蛋白质,C正确;
D、蛋白质合成的过程中,水中的氢来自羟基和氨基,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1)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是蛋白质, 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
(2)基酸分子之间的结合方式叫做脱水缩合: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 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同时脱去一分子水的过程。脱水缩合产生的H2O中的H来自羧基和氨基,O来自羧基。
(3) 高温、过酸、过碱 等因素能破坏蛋白质的 空间结构 (变得伸展、松散),使蛋白质变性失活,
12.【答案】C
【知识点】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
【解析】【解答】A、六碳糖属于单糖,A错误;
B、单糖是不可以再水解的糖,麦芽糖可以水解,不是单糖,B错误;
C、麦芽糖可以水解成两分子葡萄糖,是二糖,C正确;
D、多糖是大分子物质,1分子多糖可以水解不止2个单糖,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 糖类分为(据水解情况):单糖 、二糖和多糖
单糖特点:不能水解,能被细胞直接吸收,比如:核糖、脱氧核糖、葡萄糖、半乳糖、果糖;
二糖特点:水解后能生成2分子单糖,必须水解成单糖才能被细胞吸收,比如:麦芽糖、蔗糖、乳糖;
多糖特点:水解后能生成许多单糖,必须水解成单糖才能被细胞吸收,自然界中含量最多,例如:淀粉、纤维素、果胶、糖原。13.【答案】B
【知识点】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水和无机盐的作用的综合;脂质的种类及其功能;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
【解析】【解答】 ① 中, Ca、Mg 不是微量元素;
② 中Mg只构成叶绿素;
③ 淀粉水解的终产物是葡萄糖;
④ 脂质包括磷脂,磷脂还含有P;
⑤ 蔗糖水解产生是果糖和葡萄糖,乳糖水解的产物是半乳糖和葡糖糖;
⑥ 晒干的种子还含有结合水;综上可知,只有④是正确的,A、C、D错误,B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1)微量元素:含量少,但不可缺少,和大量元素一样重要,如 Fe、Mn、Zn、Cu、B、Mo 等;
(2)淀粉、糖原、纤维素的组成单位都是葡萄糖 ,它们的水解产物都是葡萄糖;
(3)脂质的组成元素主要是 C、H、O ,有的含N、P,脂质分为脂肪 、磷脂和固醇;
(4)水的存在形式:水在细胞中以结合水和自由水两种形式存在。
结合水:与细胞中的某些物质结合,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约占细胞内全部水分的5%左右。自由水:以游离的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约占细胞内全部水分的95%左右。14.【答案】B
【知识点】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
【解析】【解答】A、由题意可知X是葡萄糖,葡萄糖与果糖的分子式都是C6H12O6,A正确;
B、葡萄糖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植物体内的主要贮能物质是淀粉,B错误;
C、葡萄糖是动植物体内重要的单糖,C正确;
D、纤维素是多糖,是由葡萄糖为单位聚合组成的,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
种类 分子式 分布 生理功能

糖 五碳糖 核糖 C5H10O5 动植物细胞 五碳糖是构成核酸的重要物质
脱氧核糖 C5H10O4
六碳糖 葡萄糖 C6H12O6 葡萄糖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

糖 蔗糖(果糖和葡萄糖) C12H22O11 植物细胞 水解产物中都有葡萄糖
麦芽糖(两分子葡萄糖)
乳糖(半乳糖和葡萄糖) C12H22O11 动物细胞

糖 淀粉 (C6H10O5)n 植物细胞 淀粉是植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物质
纤维素 纤维素是细胞壁的组成成分之一
糖原(肝糖原和肌糖原) 动物细胞 糖原是动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物质
15.【答案】C
【知识点】检测蛋白质的实验;检测还原糖的实验;检测脂肪的实验
【解析】【解答】A、碘遇淀粉变蓝,马铃薯匀浆中富含淀粉,所以碘-碘化钾可以用来检测马铃薯匀浆中是否含有淀粉,A正确;
B、葡萄糖是还原糖,本尼迪特试剂可以与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出现红黄色沉淀,B正确;
C、双缩脲试剂与蛋白质混合会出现紫色反应,其实质是双缩脲试剂与蛋白质中的肽键发生反应,所以不能检测氨基酸,C错误;
D、苏丹Ⅲ能将脂肪染成橘黄色,所以可以用来判断奶粉中是否含有油脂,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1、还原糖的检测和观察
(1)原理:糖类中的还液原糖,如葡萄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应选用无色或白色的实验材料。斐林试剂:甲液: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乙液:质量浓度为0.05g/mL的CuSO4溶液。
(2)过程:①向试管内注入2mL待测组织样液。
②向试管内注入1mL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等量混合均匀后再注入)。
③将试管放入盛有50-65℃温水的大烧杯中加热约2min。
④观察试管中出现的颜色变化。
2、蛋白质的检测和观察:
(1)原理: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双缩脲试剂:A液: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B液:质量浓度为0.01gmL的CuSO4溶液。
(2)过程:①向试管内注入待测组织样液2mL。
②向试管内注入双缩脲试剂A液1mL摇匀。
③向试管内注入双缩脲试剂B液4滴,摇匀。
④观察组织样液颜色的变化。
3、脂肪的检测和观察
(1)原理: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
(2)过程:
制作花生子叶临时切片,用显微镜观察子叶细胞的着色情况。
取材:取一粒浸泡过的花生种子,去掉种皮。
切片:用刀片在花生子叶的横断面上平行切下若干薄片,放入盛有清水的培养皿中待用。
制片:从培养皿中选取最薄的切片,用毛笔蘸取放在载玻片中央;在花生子叶薄片上滴2~3滴苏丹Ⅲ染液,染色3min;用吸水纸吸去染液,再滴加1~2滴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洗去浮色;用吸水纸吸去花生子叶周围的酒精,滴一滴蒸馏水,盖上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
观察:在低倍镜下找到花生子叶的最薄处,移到视野中央,将物像调节清晰;换高倍镜观察,视野中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颗粒清晰可见。
16.【答案】B
【知识点】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的主要功能
【解析】【解答】A、有些蛋白质具有运输功能,如载体蛋白,A正确;
B、细胞代谢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糖类,不是蛋白质,B错误;
C、有些蛋白质具有催化功能,如酶,C正确;
D、许多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结构的重要物质,如结构蛋白,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蛋白质的功能:(1)结构蛋白:如羽毛、肌肉、头发、蛛丝等;(2)催化作用:如绝大多数酶(生物催化剂);(3)运输作用:如血红蛋白;(4)调节作用:如胰岛素等部分激素;(5)免疫功能:如抗体。
17.【答案】D
【知识点】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核酸的种类及主要存在的部位;核酸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解析】【解答】A、核苷酸由五碳糖、碱基和磷酸三个小分子物质连接形成,各种物质之间通过共价键连接,A正确;
B、RNA中的五碳糖是核糖,碳反应中再生得到的五碳糖是RuBP,两者不同,B正确;
C、DNA中的碱基包括A(腺嘌呤)、T(胸腺嘧啶)、C(胞嘧啶)、G(鸟嘌呤),C正确;
D、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生物体内核酸有两种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二者都是生物大分子,核糖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核糖核苷酸由一份子核糖、一份子磷酸和一份子含氮碱基组成,根据含氮碱基不同分为A、U、C、G四种,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脱氧核糖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由一份子脱氧核糖、一份子磷酸和一份子含氮碱基组成,根据含氮碱基不同分为A、T、C、G四种,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有少量DNA。二者都可以作为遗传物质,DNA存在时只能DNA作为遗传物质,DNA不存在时RNA才能做为遗传物质,即只有在RNA病毒中RNA才能做为遗传物质。
18.【答案】C
【知识点】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的主要功能
【解析】【解答】A、胰岛素本质是蛋白质,体现了蛋白质的调节功能,A正确;
B、抗体的本质是蛋白质,体现了蛋白质的免疫功能,B正确;
C、淀粉酶的本质是蛋白质,体现了蛋白质的催化功能,C错误;
D、载体是蛋白质,体现了蛋白质的运输功能,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蛋白质的功能-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①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即结构蛋白,如羽毛、头发、蛛丝、肌动蛋白;②催化作用:如绝大多数酶;③传递信息,即调节作用:如胰岛素、生长激素;④免疫作用:如免疫球蛋白(抗体);⑤运输作用:如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
19.【答案】C
【知识点】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
【解析】【解答】A、纤维素是构成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之一,A错误;
B、脱氧核糖、核糖和纤维素等在生物体内是不供能的,不属于能源物质,B错误;
C、葡萄糖是动植物细胞内主要的能源物质,核糖是构成RNA的组成成分,RNA在动植物细胞内都有分布,因此葡萄糖和核糖是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内都含有的糖,C正确;
D、发芽小麦种子中的1分子麦芽糖经水解可产生2分子葡萄糖,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
种类 分子式 分布 生理功能

糖 五碳糖 核糖 C5H10O5 动植物细胞 五碳糖是构成核酸的重要物质
脱氧核糖 C5H10O4
六碳糖 葡萄糖 C6H12O6 葡萄糖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

糖 蔗糖(果糖和葡萄糖) C12H22O11 植物细胞 水解产物中都有葡萄糖
麦芽糖(两分子葡萄糖)
乳糖(半乳糖和葡萄糖) C12H22O11 动物细胞

糖 淀粉 (C6H10O5)n 植物细胞 淀粉是植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物质
纤维素 纤维素是细胞壁的组成成分之一
糖原 动物细胞 糖原是动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物质
20.【答案】B
【知识点】检测蛋白质的实验;检测还原糖的实验;检测脂肪的实验
【解析】【解答】A、西瓜汁中含有果糖,去掉色素后可以用于还原糖的检测,与斐林试剂水浴可以产生砖红色沉淀,A不符合题意;
B、花生种子是进行油脂鉴定的理想材料,但需要浸泡切片之后才能染色观察,B符合题意;
C、牛奶本身是白色,适当稀释后,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是进行蛋白质检测的理想材料,C不符合题意;
D、如果材料选择合理,选择含有还原糖、油脂、蛋白质的无色或浅色的材料,一种材料可以用于多个检测实验,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1、还原糖的检测和观察
(1)原理:糖类中的还液原糖,如葡萄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甲液: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乙液:质量浓度为0.05g/mL的CuSO4溶液。
(2)过程:①向试管内注入2mL待测组织样液。
②向试管内注入1mL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等量混合均匀后再注入)。
③将试管放入盛有50-65℃温水的大烧杯中加热约2min。
④观察试管中出现的颜色变化。
2、蛋白质的检测和观察:
(1)原理: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双缩脲试剂:A液: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B液:质量浓度为0.01gmL的CuSO4溶液。
(2)过程:①向试管内注入待测组织样液2mL。
②向试管内注入双缩脲试剂A液1mL摇匀。
③向试管内注入双缩脲试剂B液4滴,摇匀。
④观察组织样液颜色的变化。
3、脂肪的检测和观察
(1)原理: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
(2)过程:
制作花生子叶临时切片,用显微镜观察子叶细胞的着色情况。
取材:取一粒浸泡过的花生种子,去掉种皮。
切片:用刀片在花生子叶的横断面上平行切下若干薄片,放入盛有清水的培养皿中待用。
制片:从培养皿中选取最薄的切片,用毛笔蘸取放在载玻片中央;在花生子叶薄片上滴2~3滴苏丹Ⅲ染液,染色3min;用吸水纸吸去染液,再滴加1~2滴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洗去浮色;用吸水纸吸去花生子叶周围的酒精,滴一滴蒸馏水,盖上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
21.【答案】(1)核苷酸;8
(2)糖原;肝脏和肌肉
(3)性激素;脂肪
(4)氨基酸;N
(5)—CO—NH—
【知识点】氨基酸的分子结构特点和通式;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综合;脂质的种类及其功能
【解析】【解答】(1)a是由C、H、O、N、P组成,表示核苷酸,原核生物细胞中有DNA和RNA,所以核苷酸有8种,即4种脱氧核苷酸和4种核糖核苷酸。
(2)动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是糖原,在人体中主要分布于肝脏和肌肉中,人体的肝脏细胞中有肝糖原,肌肉细胞中有肌糖原。
(3)由分析可知,物质d为性激素,f由C、H、O组成,f在动植物细胞中均可含有,并且由于含能量多而且占体积小,被生物体作为长期备用能源物质,则f是脂肪。
(4)病毒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B是蛋白质,b是氨基酸,其组成元素是C、H、O、N,图中的?是指N元素。
(5)如图是由两个b(氨基酸)组成的二肽,连接两个氨基酸的化学键为肽键,表示为—CO—NH—。
【分析】(1)糖类: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糖类 ,组成元素是C、H、O 。
据水解情况可分为单糖 (葡萄糖、果糖、半乳糖),二糖(蔗糖、麦芽糖、乳糖)和多糖(纤维素、淀粉、糖原) 。淀粉分布于植物细胞中,是植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糖原分为肝糖原和肌糖原,主要存在于人和动物的肝脏和肌肉中,是动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
(2)脂质主要由 C、H、O 组成(C/H 比例高于糖类),有些还含有 N、P。脂质分为脂肪 、磷脂和固醇 。脂肪是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的;组成元素为 C、H、O ,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 ;很好的绝热体,有保温作用;能减压和缓冲,可以保护内脏器官。固醇:又包括胆固醇 、性激素和维生素D ;性激素能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以及生殖细胞的形成。
(3)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承担者,组成元素有C、H、O、N等,有的蛋白质还有S或P等。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
(4)核酸是生物体中的遗传物质,组成元素有C、H、O、N、P。 核酸初步水解为核苷酸,彻底水解为磷酸、五碳糖、含氮碱基。
22.【答案】(1)乳糖;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主要的能源物质)
(2)细胞内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构成细胞内某些复杂化合物)
(3)碳链(或: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
(4)固醇
(5)多肽;(一条)肽链盘曲折叠;蛋白质摄入不足,会影响抗体的合成
【知识点】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无机盐的主要存在形式和作用
【解析】【解答】(1)婴幼儿奶粉基本由牛奶、羊奶加工而成,因此含有的二糖为动物体内的乳糖,其可为婴幼儿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2)铁是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这说明无机盐是细胞内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
(3)纤维素属于葡萄糖聚合形成的生物大分子物质,以碳链为基本骨架。
(4)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固醇又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因此维生素D属于固醇类物质。
(5)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经过脱水缩合形成的肽链经过盘曲折叠形成的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物质,其形成过程中的结构层次为:氨基酸→二肽、三肽→多肽→肽链盘曲折叠构成的空间结构→形成更为复杂空间结构的蛋白质。抗体的化学本质是免疫球蛋白,属于人体中的免疫活性物质,如果蛋白质摄入不足,会影响体内的抗体合成,导致抵抗力下降。
【分析】1、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葡萄糖是重要的单糖,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二糖包括蔗糖、麦芽糖、乳糖,多糖包括淀粉、纤维素、糖原,蔗糖、麦芽糖、淀粉、纤维素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糖类,乳糖、糖原是动物细胞特有的糖类。
2、无机盐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其功能:(1)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如:Fe2+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Mg2+是叶绿素的必要成分。(2)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如血液钙含量低会抽搐。(3)维持细胞的形态、酸碱度、渗透压。
3、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多糖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葡萄糖,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氨基酸、葡萄糖、核苷酸都是以碳链为骨架的单体,故生物大分子都是以碳链为骨架。
4、固醇类物质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性激素能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言的发育以及生殖细胞的形成,维生素D能有效地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
5、氨基酸在核糖体中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链,而脱水缩合是指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同时脱出一分子水的过程;连接两个氨基酸的化学键是肽键。
23.【答案】(1)至少5;核糖体;脱水缩合;多肽或肽链
(2)—COOH(羧基);—COOH和—NH2(羧基和氨基);至少1;至少2
(3)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空间结构(或三维立体结构)
【知识点】氨基酸的分子结构特点和通式;蛋白质分子的化学结构和空间结构;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
【解析】【解答】(1)结合题图和分析可知,图中含有的R基有5种,中间还有未知氨基酸,因此该化合物至少含有5种氨基酸,在核糖体上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的方式合成多肽。
(2)在核糖体上通过脱水缩合的方式合成多肽时,脱去的水分子中氧来自—COOH(羧基),氢来自—COOH和—NH2(羧基和氨基)。结合该图分析,该化合物含有至少1个氨基、至少2个羧基。
(3)该化合物是多肽,区别于其它同类化合物在于其组成的氨基酸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各不相同;由一条或几条该类化合物盘曲、折叠,从而形成具有其独特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分子。
【分析】(1)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每种氨基酸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2)氨基酸之间的连接方式是脱水缩合;
(3)蛋白质多样化的原因是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多种多样,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
24.【答案】(1)蓝;浅;Ⅰ
(2)水浴加热;深;Ⅱ
(3)双缩脲试剂;苏丹Ⅲ染液
(4)不能;西瓜果实的颜色干扰实验结果的观察
【知识点】检测蛋白质的实验;检测还原糖的实验;检测脂肪的实验
【解析】【解答】香蕉果实成熟过程中,香蕉逐渐变甜,因此可以得出淀粉转化成了还原糖,图A 中Ⅰ是香蕉成熟过程中淀粉含量的变化,图A 中Ⅱ是还原糖的变化;分析题图B可知,a、c是检测淀粉的含量,b、d是检测还原糖的含量。
(1)根据题意可知,香蕉果实成熟过程中,淀粉类物质转化成了还原糖,即Ⅰ为淀粉,Ⅱ为还原糖,X天(较早)淀粉较多,还原糖较少,Y天(较晚)淀粉较少,还原糖较多,用碘液检验淀粉时,a管(较早)比c管(较晚)蓝色深,即a试管中溶液呈蓝色,与a试管相比,c试管中溶液的颜色更浅;分析题图B可知,a、c是检测淀粉的含量,图A 中表示淀粉含量变化趋势的曲线是I。
(2)在b、d试管中各加入等量斐林试剂,两试管中检测的都是还原糖,水浴加热后,b试管出现砖红色沉淀,由于d试管中提取液天数较晚,还原糖含量较高,因此与b试管相比d试管中溶液的颜色更深;图A中表示还原糖含量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Ⅱ 。
(3)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如果要检测提取液中是否含有蛋白质,所用的试剂是双缩脲试剂,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鉴定,脂肪被染成橘黄色。
(4)如果实验材料由香蕉果实改为西瓜果实则不能得到理想的实验结果,原因是西瓜果实的颜色会干扰实验结果的观察。
【分析】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 A液与B液)产生紫色反应。(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IV染液)鉴定,显微镜观察呈橘黄色(或红色)。(4)淀粉遇碘液变蓝。
25.【答案】(1)淀粉
(2)2;4;4
(3)香蕉果实成熟过程中贮藏物质转化的实验结果记录表
分组 颜色 甲 乙 丙 丁
蓝色 ++ - + -
红黄色 - + - ++
(4)
【知识点】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检测还原糖的实验
【解析】【解答】(1)香蕉逐渐变甜的原因是细胞中的淀粉水解成了还原糖。
(2)由题可知,提取液分别是第2天和第4天的香蕉果肉,故甲应是第2天的提取液+碘—碘化钾溶液;乙是第2天的提取液+本尼迪特试剂;丙是第4天的提取液+碘—碘化钾溶液;丁是第4天的提取液+本尼迪特试剂。
(3)香蕉果实成熟过程中贮藏物质转化的实验结果记录表如下:
分组 颜色 甲 乙 丙 丁
蓝色 ++ - + -
红黄色 - + - ++
(4)贮藏物质在不断的转化为还原糖,则曲线为:
【分析】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 本尼迪特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本尼迪特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
1 / 1高中生物学浙科版2019必修一同步练习1.2 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一、单选题
1.(2022高二下·三门峡期末)已知某种脑啡肽分子式为C27H37O7N5,构成该分子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具有镇痛作用,已作为药物来使用,下列关于该脑啡肽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分子最多含有5个氨基酸
B.该药物可以直接口服
C.形成该分子的过程中可能脱去4个水分子
D.该药物可与双缩脲试剂作用成紫色
【答案】B
【知识点】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检测蛋白质的实验
【解析】【解答】A、该药物分子式为C27H37O7N5,根据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可知,该分子最多含有5个氨基酸,A正确;
B、该药物是多肽,会被消化道中的蛋白酶水解,因而不可以直接口服,B错误;
C、该药物分子式为C27H37O7N5,若由5个氨基酸形成,则形成该分子的过程中可能脱去4个水分子,C正确;
D、该药物为多肽,含有肽键,因此可与双缩脲试剂作用成紫色,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1、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的结构通式为,两个氨基酸的结合方式是脱水缩合,以肽键进行连接合成多肽,进行该过程的细胞器是核糖体。由于氨基酸之间能够形成氢键等,从而使得肽链能够盘区折叠,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分子。
2、形成肽链时,肽键数=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数-肽链条数。形成环肽时,肽键数=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数。
3、肽键结构在碱性溶液中能与Ca2+结合生成紫色络合物,因此肽键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2.(2022·浙江)生物体中的有机物具有重要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油脂对植物细胞起保护作用
B.鸟类的羽毛主要由角蛋白组成式
C.糖原是马铃薯重要的贮能物质
D.纤维素是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
【答案】B
【知识点】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的主要功能;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脂质的种类及其功能
【解析】【解答】A、油脂是植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没有保护植物细胞的功能,A错误;
B、蛋白质是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羽毛是由角蛋白构成,B正确;
C、淀粉是马铃薯重要的贮能物质,糖原是动物细胞中的重要贮能物质,C错误;
D、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重要组成成分,磷脂是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1、脂质分为脂肪、磷脂和固醇,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与糖类相比,脂肪分子中的氢含量多,氧含量少,氧化分解时产生的能量多,因此是良好的储能物质。固醇中的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也参与脂质在血液中的运输。磷脂构成生物膜的骨架。维生素D缺乏会导致佝偻病。与糖类相比,相同质量的脂肪中的氧含量远远低于糖类,而氢的含量更高。
2、蛋白质的功能-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①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即结构蛋白,如羽毛、头发、蛛丝、肌动蛋白;②催化作用:如绝大多数酶;③传递信息,即调节作用:如胰岛素、生长激素;④免疫作用:如免疫球蛋白(抗体);⑤运输作用:如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
3、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葡萄糖是重要的单糖,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二糖包括蔗糖、麦芽糖、乳糖,多糖包括淀粉、纤维素、糖原,蔗糖、麦芽糖、淀粉、纤维素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糖类,乳糖、糖原是动物细胞特有的糖类。几丁质也叫壳多糖,是N-乙酰葡糖胺通过β连接聚合而成的结构,广泛存在于甲壳类动物和昆虫的外骨骼中。可以和重金属离子结合用于废水处理,可用于制作食品添加剂和人造皮肤。
3.(2022·柯桥模拟)糖类是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下列有关糖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蔗糖属于单糖 B.果糖属于二糖
C.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组成成分 D.核糖是DNA组成成分
【答案】C
【知识点】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
【解析】【解答】A、蔗糖是由一分子果糖和一分子葡萄糖组成的二糖,不是单糖,A错误;
B、果糖是六碳糖,是一种单糖,B错误;
C、植物细胞壁的成分主要是纤维素和果胶,因此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组成成分之一,C正确;
D、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因此脱氧核糖是DNA组成成分,核糖是RNA组成成分,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1、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葡萄糖是重要的单糖,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二糖包括蔗糖、麦芽糖、乳糖,多糖包括淀粉、纤维素、糖原,蔗糖、麦芽糖、淀粉、纤维素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糖类,乳糖、糖原是动物细胞特有的糖类。
2、生物体内核酸有两种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二者都是生物大分子,核糖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脱氧核糖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
4.(2022高二下·南阳期中)某实验小组用碘液、苏丹Ⅲ染液和双缩脲试剂测得甲、乙和丙三种植物的干种子中三大类有机物的颜色反应如表所示,其中“+”数量的多少代表颜色反应深浅程度。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试剂 种子 碘液 苏丹Ⅲ染液 双缩脲试剂
甲 ++++ ++ +
乙 ++ ++++ ++
丙 + ++ ++++
A.三种植物的干种子中蛋白质含量最多的是甲,含淀粉最多的是丙
B.与苏丹Ⅲ染液和双缩脲试剂分别发生颜色反应最明显的依次是乙和丙
C.用苏丹Ⅲ染液可检测干种子中的脂肪,制片时需要用70%的酒精洗去浮色
D.利用双缩脲试剂检测物质时,需要在水浴加热条件下先后加入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
【答案】B
【知识点】检测蛋白质的实验;检测脂肪的实验
【解析】【解答】A、甲种子中加入碘液、苏丹Ⅲ和双缩脲试剂后都有颜色反应,且加入碘液后颜色最深,说明甲种子含有淀粉、蛋白质和脂肪,且淀粉含量最多。同理,乙种子中主要含脂肪,丙种子主要含有蛋白质,A错误;
B、苏丹Ⅲ染液与脂肪发生颜色反应,双缩脲试剂能与蛋白质发生紫色反应,且含量越大,颜色越深,因此,相应的物质与苏丹Ⅲ染液、双缩脲试剂发生的颜色反应最明显的分别是乙组和丙组,B正确;
C、脂肪用苏丹Ⅲ染液鉴定,呈橘黄色,需要有显微镜观察,且制片时需要用50%的酒精溶液洗去浮色,C错误;
D、利用双缩脲试剂检测物质时,需要先后加入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但不需要水浴加热,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1、脂肪的检测:
2、蛋白质的检测:
5.(2022高二下·南阳期中)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新冠病毒(遗传物质为单链RNA)已出现了众多变异毒株,科学家用24个希腊字母为变异毒株命名,Omicron(奥密克戎)排在第l5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比DNA病毒的更容易发生变异
B.新冠病毒的核酸是以碳链为基本骨架的生物大分子
C.新冠病毒的核酸彻底水解后,可得到5种终产物
D.酒精能引起新冠病毒的蛋白质变性,可以达到消毒的目的
【答案】C
【知识点】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解析】【解答】A、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为RNA,单链,比DNA更容易发生变异,A正确;
B、新冠病毒的核酸是RNA,是由小分子核糖核苷酸聚合而成,基本骨架是碳链,B正确;
C、新冠病毒的核酸彻底水解后,可得到6种终产物,为四种含氮碱基(A/U/C/G)、磷酸、核糖,C错误;
D、酒精能引起新冠病毒的蛋白质变性,使其失去侵染的能力,可以达到消毒的目的,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1、DNA和RNA的比较:
英文缩写
基本组成单位
五碳糖
含氮碱基
存在场所
结构
DNA
脱氧核糖核苷酸
脱氧核糖
A、C、G、T
主要在细胞核中,在叶绿体和线粒体中有少量存在
一般是双链结构
RNA 核糖核苷酸
核糖
A、C、G、U
主要存在细胞质中
一般是单链结构
2、生物大分子都是多聚体,由许多单体连接而成。包括蛋白质,多糖和核酸。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多糖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葡萄糖,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氨基酸、葡萄糖、核苷酸都是以碳链为骨架的单体,故生物大分子都是以碳链为骨架。
6.(2022高一下·浙江期中)DNA初步水解产物不可能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
【解析】【解答】A、该图表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或者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有可能是DNA的初步水解产物,A不符合题意;
B、该图表示鸟嘌呤脱氧核苷酸或者鸟嘌呤核糖核苷酸,有可能是DNA的初步水解产物,B不符合题意;
C、该图表示胞嘧啶嘌呤脱氧核苷酸或者胞嘧啶核糖核苷酸,有可能是DNA的初步水解产物,C不符合题意;
D、该图表示尿嘧啶核糖核苷酸,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不可能是DNA的初步水解产物,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
①分子组成:一个核苷酸是由一分子磷酸 、一分子五碳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的。
②据五碳糖不同,核苷酸可分为脱氧核糖核苷酸(简称脱氧核苷酸DNA)和核糖核苷酸(RNA)两种:
脱氧核糖核苷酸(DNA)的分子组成:磷酸+脱氧核糖+含氮碱基(有 A、G、C、T 4种碱基)。
核糖核苷酸(RNA)的分子组成:磷酸+核糖+含氮碱基(有 A、G、C、U 4种碱基)。
7.(2022高一下·厦门期中)不同生物含有的核酸种类不同,细胞生物同时含有DNA和RNA,病毒体内含有DNA或RNA。下列各种生物中关于碱基、核苷酸种类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口腔上皮细胞 B烟草花叶病毒 C烟草叶肉细胞 D豌豆根毛细胞
碱基 5种 5种 5种 8种
核苷酸 5种 8种 8种 8种
A.A B.B C.C D.D
【答案】C
【知识点】DNA与RNA的异同
【解析】【解答】A、C、D、口腔上皮细胞、烟草叶肉细胞和豌豆根毛细胞,它们三者都同时含有DNA和RNA,因此都含有5种碱基(A、T、C、G、U)和8种核苷酸(4种脱氧核苷酸和4种核糖核苷酸),A、D错误,C正确;
B、烟草花叶病毒体内只含有一种核酸,该种核酸为RNA,因此烟草花叶病毒体内含有4种碱基(A、C、G、U)和4种核苷酸,B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1、DNA和RNA的比较:
英文缩写
基本组成单位
五碳糖
含氮碱基
存在场所
结构
DNA
脱氧核糖核苷酸
脱氧核糖
A、C、G、T
主要在细胞核中,在叶绿体和线粒体中有少量存在
一般是双链结构
RNA 核糖核苷酸
核糖
A、C、G、U
主要存在细胞质中
一般是单链结构
2、生物体内核酸有两种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二者都是生物大分子,核糖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脱氧核糖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二者都可以作为遗传物质,DNA存在时只能DNA作为遗传物质,DNA不存在时RNA才能做为遗传物质,即只有在RNA病毒中RNA才能做为遗传物质。
8.(2022高二下·浙江期中)地沟油泛指在生活中存在的各类劣质油,如回收的食用油、反复使用的炸油等。长期食用可能会引发癌症,对人体的危害极大。下列有关地沟油主要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组成元素一定含有C、H、O
B.是生物体主要的能源物质
C.对人体来说,它是一种生物致癌因子
D.遇苏丹Ⅲ染液可能呈现红黄色
【答案】A
【知识点】脂质的种类及其功能;检测脂肪的实验
【解析】【解答】A、地沟油的主要成分是油脂,油脂的组成元素为C、H、O,因此其组成元素一定含有C、H、O,A正确;
B、地沟油的主要成分是油脂,油脂是主要的储能物质,主要的能源物质为糖类,B错误;
C、地沟油的主要成分是油脂,油脂不是生物致癌因子,C错误;
D、地沟油的主要成分是油脂,油脂遇苏丹Ⅲ染液可能呈现橘红色,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1、脂质的种类及功能:
(1)脂肪:储能、保温、缓冲和减压。
(2)磷脂:生物膜的组成成分。
(3)胆固醇:参与血液中的脂质的运输、动物细胞膜的成分。
(4)维生素D:促进钙磷的吸收。
(5)性激素: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
2、脂肪的检测:遇苏丹Ⅲ染液呈现橘红色,遇苏丹Ⅳ染液呈现红色。
9.(2022·绍兴模拟)谷胱甘肽几乎存在于人体每一个细胞中,具有保持正常的免疫功能、抗氧化、解毒等作用。下图是谷胱甘肽的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谷胱甘肽是由三个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的三肽
B.基因通过控制氨基酸结构从而控制谷胱甘肽的合成
C.谷胱甘肽分子中含有4个羧基和3个氨基
D.谷胱甘肽和其它多肽主要差别是空间结构不同
【答案】A
【知识点】蛋白质分子的化学结构和空间结构;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
【解析】【解答】A、根据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可知,图示为三个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的三肽,最左侧的氨基酸是R基上的羧基参与了脱水缩合,A正确;
B、基因不能控制氨基酸的结构,基因通过控制氨基酸的种类和排列顺序从而控制谷胱甘肽的合成,B错误;
C、羧基的结构简式为-COOH,氨基的结构简式为-NH2,因此据图可知,谷胱甘肽分子中含有2个羧基和1个氨基,C错误;
D、谷胱甘肽和其它多肽主要差别是氨基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不同,D错误。
故选A。
【分析】蛋白质是由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生物大分子,氨基酸的结构特点是: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上同时连接了一氢原子和一个R基团,根据R基不同,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分为21种。氨基酸根据是否可以在体内合成,氨基酸分为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能在体内合成的氨基酸是非必需氨基酸,不能在体内合成,必须从食物中获得的氨基酸为必需氨基酸。氨基酸在核糖体中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链,而脱水缩合是指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同时脱出一分子水的过程;连接两个氨基酸的化学键是肽键,其结构式是-CO-NH-。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数目、种类、排列顺序和肽链的空间结构不同导致了蛋白质的结构多样性。
10.(2022·杭州模拟)油脂不仅是一种良好的储能物质,也是抗低温的保温层。在骆驼体内,大量油脂聚集于背部形成驼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油脂彻底氧化分解可为骆驼提供水分
B.油脂大量聚集不利于维持骆驼体温稳定
C.油脂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具有不亲水性
D.携带相同能量的油脂和糖,油脂可减轻骆驼的负重
【答案】B
【知识点】脂质的种类及其功能
【解析】【解答】A、油脂彻底氧化分解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可为骆驼提供水分,A正确;
B、脂肪具有保温的作用,B错误;
C、油脂水解产生甘油和脂肪酸,具有不亲水性,C正确;
D、脂肪是良好的储能物质,携带相同能量的油脂和糖,油脂可减轻骆驼的负重,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脂质分为脂肪、磷脂和固醇,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与糖类相比,脂肪分子中的氢含量多,氧含量少,氧化分解时产生的能量多,因此是良好的储能物质。固醇中的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也参与脂质在血液中的运输。磷脂构成生物膜的骨架。维生素D缺乏会导致佝偻病。与糖类相比,相同质量的脂肪中的氧含量远远低于糖类,而氢的含量更高。
11.(2022高一下·丽水月考)我国科学家利用某种动物组织中提取的胶原蛋白制成了可被人体吸收的手术缝合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胶原蛋白是动物组织中的主要能源物质
B.胶原蛋白在高温下仍保持稳定的空间结构
C.缝合线可水解成被细胞利用的产物,避免拆线痛苦
D.胶原蛋白合成时,产生的水分子中的氢来自于氨基
【答案】C
【知识点】蛋白质分子的化学结构和空间结构;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的主要功能
【解析】【解答】A、胶原蛋白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不是主要的能源物质,A错误;
B、蛋白质在高温条件下会变性,空间结构会发生改变,B错误;
C、人体内有多种蛋白酶,可以水解蛋白质,C正确;
D、蛋白质合成的过程中,水中的氢来自羟基和氨基,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1)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是蛋白质, 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
(2)基酸分子之间的结合方式叫做脱水缩合: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 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同时脱去一分子水的过程。脱水缩合产生的H2O中的H来自羧基和氨基,O来自羧基。
(3) 高温、过酸、过碱 等因素能破坏蛋白质的 空间结构 (变得伸展、松散),使蛋白质变性失活,
12.(2022高一下·丽水月考)1分子麦芽糖可水解为2分子葡萄糖。麦芽糖属于(  )
A.六碳糖 B.单糖 C.二糖 D.多糖
【答案】C
【知识点】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
【解析】【解答】A、六碳糖属于单糖,A错误;
B、单糖是不可以再水解的糖,麦芽糖可以水解,不是单糖,B错误;
C、麦芽糖可以水解成两分子葡萄糖,是二糖,C正确;
D、多糖是大分子物质,1分子多糖可以水解不止2个单糖,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 糖类分为(据水解情况):单糖 、二糖和多糖
单糖特点:不能水解,能被细胞直接吸收,比如:核糖、脱氧核糖、葡萄糖、半乳糖、果糖;
二糖特点:水解后能生成2分子单糖,必须水解成单糖才能被细胞吸收,比如:麦芽糖、蔗糖、乳糖;
多糖特点:水解后能生成许多单糖,必须水解成单糖才能被细胞吸收,自然界中含量最多,例如:淀粉、纤维素、果胶、糖原。13.(2022高一下·龙江月考)下列表达正确的有几项(  )
①Ca、Mg、Fe、Mn、Cu是组成细胞的微量元素
②Mg参与构成叶绿体中的各种色素
③淀粉水解的终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④脂质的组成元素不一定只有C、H、O
⑤蔗糖水解的产物是葡萄糖和果糖,而乳糖水解的产物是半乳糖
⑥晒干的种子细胞内不含有水分,导致细胞代谢停止,有利于种子长时间储存
A.0项 B.1项 C.2项 D.3项
【答案】B
【知识点】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水和无机盐的作用的综合;脂质的种类及其功能;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
【解析】【解答】 ① 中, Ca、Mg 不是微量元素;
② 中Mg只构成叶绿素;
③ 淀粉水解的终产物是葡萄糖;
④ 脂质包括磷脂,磷脂还含有P;
⑤ 蔗糖水解产生是果糖和葡萄糖,乳糖水解的产物是半乳糖和葡糖糖;
⑥ 晒干的种子还含有结合水;综上可知,只有④是正确的,A、C、D错误,B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1)微量元素:含量少,但不可缺少,和大量元素一样重要,如 Fe、Mn、Zn、Cu、B、Mo 等;
(2)淀粉、糖原、纤维素的组成单位都是葡萄糖 ,它们的水解产物都是葡萄糖;
(3)脂质的组成元素主要是 C、H、O ,有的含N、P,脂质分为脂肪 、磷脂和固醇;
(4)水的存在形式:水在细胞中以结合水和自由水两种形式存在。
结合水:与细胞中的某些物质结合,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约占细胞内全部水分的5%左右。自由水:以游离的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约占细胞内全部水分的95%左右。14.(2022·浙江选考)植物体内果糖与X物质形成蔗糖的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X与果糖的分子式都是C6 H12O6 B.X是植物体内的主要贮能物质
C.X是植物体内重要的单糖 D.X是纤维素的结构单元
【答案】B
【知识点】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
【解析】【解答】A、由题意可知X是葡萄糖,葡萄糖与果糖的分子式都是C6H12O6,A正确;
B、葡萄糖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植物体内的主要贮能物质是淀粉,B错误;
C、葡萄糖是动植物体内重要的单糖,C正确;
D、纤维素是多糖,是由葡萄糖为单位聚合组成的,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
种类 分子式 分布 生理功能

糖 五碳糖 核糖 C5H10O5 动植物细胞 五碳糖是构成核酸的重要物质
脱氧核糖 C5H10O4
六碳糖 葡萄糖 C6H12O6 葡萄糖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

糖 蔗糖(果糖和葡萄糖) C12H22O11 植物细胞 水解产物中都有葡萄糖
麦芽糖(两分子葡萄糖)
乳糖(半乳糖和葡萄糖) C12H22O11 动物细胞

糖 淀粉 (C6H10O5)n 植物细胞 淀粉是植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物质
纤维素 纤维素是细胞壁的组成成分之一
糖原(肝糖原和肌糖原) 动物细胞 糖原是动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物质
15.(2021·诸暨模拟)下列有关“活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碘-碘化钾可以用来检测马铃薯匀浆中是否含有淀粉
B.糖尿病患者尿液中含葡萄糖,可用本尼迪特试剂检测
C.某氨基酸口服液的有效成分可以利用双缩脲试剂来检测
D.某学生用苏丹Ⅲ染液检测奶粉呈橙黄色,判断奶粉中含有油脂
【答案】C
【知识点】检测蛋白质的实验;检测还原糖的实验;检测脂肪的实验
【解析】【解答】A、碘遇淀粉变蓝,马铃薯匀浆中富含淀粉,所以碘-碘化钾可以用来检测马铃薯匀浆中是否含有淀粉,A正确;
B、葡萄糖是还原糖,本尼迪特试剂可以与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出现红黄色沉淀,B正确;
C、双缩脲试剂与蛋白质混合会出现紫色反应,其实质是双缩脲试剂与蛋白质中的肽键发生反应,所以不能检测氨基酸,C错误;
D、苏丹Ⅲ能将脂肪染成橘黄色,所以可以用来判断奶粉中是否含有油脂,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1、还原糖的检测和观察
(1)原理:糖类中的还液原糖,如葡萄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应选用无色或白色的实验材料。斐林试剂:甲液: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乙液:质量浓度为0.05g/mL的CuSO4溶液。
(2)过程:①向试管内注入2mL待测组织样液。
②向试管内注入1mL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等量混合均匀后再注入)。
③将试管放入盛有50-65℃温水的大烧杯中加热约2min。
④观察试管中出现的颜色变化。
2、蛋白质的检测和观察:
(1)原理: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双缩脲试剂:A液: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B液:质量浓度为0.01gmL的CuSO4溶液。
(2)过程:①向试管内注入待测组织样液2mL。
②向试管内注入双缩脲试剂A液1mL摇匀。
③向试管内注入双缩脲试剂B液4滴,摇匀。
④观察组织样液颜色的变化。
3、脂肪的检测和观察
(1)原理: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
(2)过程:
制作花生子叶临时切片,用显微镜观察子叶细胞的着色情况。
取材:取一粒浸泡过的花生种子,去掉种皮。
切片:用刀片在花生子叶的横断面上平行切下若干薄片,放入盛有清水的培养皿中待用。
制片:从培养皿中选取最薄的切片,用毛笔蘸取放在载玻片中央;在花生子叶薄片上滴2~3滴苏丹Ⅲ染液,染色3min;用吸水纸吸去染液,再滴加1~2滴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洗去浮色;用吸水纸吸去花生子叶周围的酒精,滴一滴蒸馏水,盖上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
观察:在低倍镜下找到花生子叶的最薄处,移到视野中央,将物像调节清晰;换高倍镜观察,视野中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颗粒清晰可见。
16.(2021高三上·慈溪月考)有关人体内蛋白质的功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有些蛋白质具有运输作用
B.有些蛋白质是细胞代谢的主要能源物质
C.有些蛋白质具有催化作用
D.许多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结构的重要物质
【答案】B
【知识点】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的主要功能
【解析】【解答】A、有些蛋白质具有运输功能,如载体蛋白,A正确;
B、细胞代谢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糖类,不是蛋白质,B错误;
C、有些蛋白质具有催化功能,如酶,C正确;
D、许多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结构的重要物质,如结构蛋白,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蛋白质的功能:(1)结构蛋白:如羽毛、肌肉、头发、蛛丝等;(2)催化作用:如绝大多数酶(生物催化剂);(3)运输作用:如血红蛋白;(4)调节作用:如胰岛素等部分激素;(5)免疫功能:如抗体。
17.(2021高一上·浙江月考)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下列关于核酸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每个核苷酸由三个小分子物质通过共价键连接
B.RNA中的五碳糖与碳反应中再生得到的五碳糖不同
C.DNA中的碱基包括A、T、C、G
D.RNA是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
【答案】D
【知识点】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核酸的种类及主要存在的部位;核酸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解析】【解答】A、核苷酸由五碳糖、碱基和磷酸三个小分子物质连接形成,各种物质之间通过共价键连接,A正确;
B、RNA中的五碳糖是核糖,碳反应中再生得到的五碳糖是RuBP,两者不同,B正确;
C、DNA中的碱基包括A(腺嘌呤)、T(胸腺嘧啶)、C(胞嘧啶)、G(鸟嘌呤),C正确;
D、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生物体内核酸有两种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二者都是生物大分子,核糖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核糖核苷酸由一份子核糖、一份子磷酸和一份子含氮碱基组成,根据含氮碱基不同分为A、U、C、G四种,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脱氧核糖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由一份子脱氧核糖、一份子磷酸和一份子含氮碱基组成,根据含氮碱基不同分为A、T、C、G四种,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有少量DNA。二者都可以作为遗传物质,DNA存在时只能DNA作为遗传物质,DNA不存在时RNA才能做为遗传物质,即只有在RNA病毒中RNA才能做为遗传物质。
18.(2021高一上·浙江月考)蛋白质是细胞内最重要的生命物质之一,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其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下列蛋白质类物质与其功能对应不正确的是(  )
A.胰岛素——调节 B.抗体——免疫
C.淀粉酶——运输 D.细胞膜上的载体——运输
【答案】C
【知识点】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的主要功能
【解析】【解答】A、胰岛素本质是蛋白质,体现了蛋白质的调节功能,A正确;
B、抗体的本质是蛋白质,体现了蛋白质的免疫功能,B正确;
C、淀粉酶的本质是蛋白质,体现了蛋白质的催化功能,C错误;
D、载体是蛋白质,体现了蛋白质的运输功能,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蛋白质的功能-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①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即结构蛋白,如羽毛、头发、蛛丝、肌动蛋白;②催化作用:如绝大多数酶;③传递信息,即调节作用:如胰岛素、生长激素;④免疫作用:如免疫球蛋白(抗体);⑤运输作用:如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
19.(2021高一上·浙江月考)下列关于糖类及其生理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纤维素是组成动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之一
B.糖类物质都是细胞内的能源物质
C.葡萄糖和核糖是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内都含有的糖
D.发芽小麦种子中的1分子麦芽糖经水解可产生1分子果糖和1分子葡萄糖
【答案】C
【知识点】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
【解析】【解答】A、纤维素是构成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之一,A错误;
B、脱氧核糖、核糖和纤维素等在生物体内是不供能的,不属于能源物质,B错误;
C、葡萄糖是动植物细胞内主要的能源物质,核糖是构成RNA的组成成分,RNA在动植物细胞内都有分布,因此葡萄糖和核糖是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内都含有的糖,C正确;
D、发芽小麦种子中的1分子麦芽糖经水解可产生2分子葡萄糖,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
种类 分子式 分布 生理功能

糖 五碳糖 核糖 C5H10O5 动植物细胞 五碳糖是构成核酸的重要物质
脱氧核糖 C5H10O4
六碳糖 葡萄糖 C6H12O6 葡萄糖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

糖 蔗糖(果糖和葡萄糖) C12H22O11 植物细胞 水解产物中都有葡萄糖
麦芽糖(两分子葡萄糖)
乳糖(半乳糖和葡萄糖) C12H22O11 动物细胞

糖 淀粉 (C6H10O5)n 植物细胞 淀粉是植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物质
纤维素 纤维素是细胞壁的组成成分之一
糖原 动物细胞 糖原是动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物质
20.(2021·浙江模拟)在生物组织中的可溶性还原糖、油脂、蛋白质的检测实验中,对材料的使用错误的是(  )
A.西瓜汁含有较多的还原糖,去除色素之后可以用于还原糖的检测
B.花生种子含油脂多,可以用苏丹Ⅲ直接对子叶染色后检测
C.牛奶适当稀释后,是进行蛋白质检测的理想材料
D.如果材料选择合理,一种材料可以用于多个检测实验
【答案】B
【知识点】检测蛋白质的实验;检测还原糖的实验;检测脂肪的实验
【解析】【解答】A、西瓜汁中含有果糖,去掉色素后可以用于还原糖的检测,与斐林试剂水浴可以产生砖红色沉淀,A不符合题意;
B、花生种子是进行油脂鉴定的理想材料,但需要浸泡切片之后才能染色观察,B符合题意;
C、牛奶本身是白色,适当稀释后,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是进行蛋白质检测的理想材料,C不符合题意;
D、如果材料选择合理,选择含有还原糖、油脂、蛋白质的无色或浅色的材料,一种材料可以用于多个检测实验,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1、还原糖的检测和观察
(1)原理:糖类中的还液原糖,如葡萄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甲液: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乙液:质量浓度为0.05g/mL的CuSO4溶液。
(2)过程:①向试管内注入2mL待测组织样液。
②向试管内注入1mL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等量混合均匀后再注入)。
③将试管放入盛有50-65℃温水的大烧杯中加热约2min。
④观察试管中出现的颜色变化。
2、蛋白质的检测和观察:
(1)原理: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双缩脲试剂:A液: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B液:质量浓度为0.01gmL的CuSO4溶液。
(2)过程:①向试管内注入待测组织样液2mL。
②向试管内注入双缩脲试剂A液1mL摇匀。
③向试管内注入双缩脲试剂B液4滴,摇匀。
④观察组织样液颜色的变化。
3、脂肪的检测和观察
(1)原理: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
(2)过程:
制作花生子叶临时切片,用显微镜观察子叶细胞的着色情况。
取材:取一粒浸泡过的花生种子,去掉种皮。
切片:用刀片在花生子叶的横断面上平行切下若干薄片,放入盛有清水的培养皿中待用。
制片:从培养皿中选取最薄的切片,用毛笔蘸取放在载玻片中央;在花生子叶薄片上滴2~3滴苏丹Ⅲ染液,染色3min;用吸水纸吸去染液,再滴加1~2滴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洗去浮色;用吸水纸吸去花生子叶周围的酒精,滴一滴蒸馏水,盖上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
二、综合题
21.(2022高一下·哈尔滨开学考)如图所示表示构成生物体的元素、化合物及其作用,其中a、b、d、e、f代表小分子,A、B、E代表不同的生物大分子,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a表示   ,其在原核细胞中共有   种。
(2)若E是动物细胞中特有的储能物质,则E是   ,其在人体中主要分布于   中。
(3)物质d是   。物质f是   ,其在动植物细胞中均可含有,并且由于含能量多而且占体积小,被生物体作为长期储备能源的物质。
(4)物质b的名称是   ,图中的“?”是指   。
(5)如图是两个b组成的某物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请补充完整:   。
【答案】(1)核苷酸;8
(2)糖原;肝脏和肌肉
(3)性激素;脂肪
(4)氨基酸;N
(5)—CO—NH—
【知识点】氨基酸的分子结构特点和通式;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综合;脂质的种类及其功能
【解析】【解答】(1)a是由C、H、O、N、P组成,表示核苷酸,原核生物细胞中有DNA和RNA,所以核苷酸有8种,即4种脱氧核苷酸和4种核糖核苷酸。
(2)动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是糖原,在人体中主要分布于肝脏和肌肉中,人体的肝脏细胞中有肝糖原,肌肉细胞中有肌糖原。
(3)由分析可知,物质d为性激素,f由C、H、O组成,f在动植物细胞中均可含有,并且由于含能量多而且占体积小,被生物体作为长期备用能源物质,则f是脂肪。
(4)病毒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B是蛋白质,b是氨基酸,其组成元素是C、H、O、N,图中的?是指N元素。
(5)如图是由两个b(氨基酸)组成的二肽,连接两个氨基酸的化学键为肽键,表示为—CO—NH—。
【分析】(1)糖类: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糖类 ,组成元素是C、H、O 。
据水解情况可分为单糖 (葡萄糖、果糖、半乳糖),二糖(蔗糖、麦芽糖、乳糖)和多糖(纤维素、淀粉、糖原) 。淀粉分布于植物细胞中,是植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糖原分为肝糖原和肌糖原,主要存在于人和动物的肝脏和肌肉中,是动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
(2)脂质主要由 C、H、O 组成(C/H 比例高于糖类),有些还含有 N、P。脂质分为脂肪 、磷脂和固醇 。脂肪是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的;组成元素为 C、H、O ,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 ;很好的绝热体,有保温作用;能减压和缓冲,可以保护内脏器官。固醇:又包括胆固醇 、性激素和维生素D ;性激素能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以及生殖细胞的形成。
(3)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承担者,组成元素有C、H、O、N等,有的蛋白质还有S或P等。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
(4)核酸是生物体中的遗传物质,组成元素有C、H、O、N、P。 核酸初步水解为核苷酸,彻底水解为磷酸、五碳糖、含氮碱基。
22.(2021高一上·大连期末)婴幼儿奶粉基本由牛奶、羊奶加工而成,主要成分有糖类、蛋白质、脂质、无机盐、维生素、食用纤维等,这些营养物质在人体细胞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奶粉中含量丰富的二糖是   ,其在婴幼儿细胞生命活动中的作用是   。
(2)奶粉中都含有无机盐,其中的碳酸钙是构成骨骼、牙齿的重要组成成分,铁是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这说明无机盐在生物体内的作用是   。
(3)奶粉中的食用纤维主要是纤维素等物质,纤维素是由许多葡萄糖连接而成的,它是以   为基本骨架的。
(4)奶粉中的维生素D能有效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该物质属于   (填“脂肪”、“磷脂”或“固醇”)。
(5)在牛、羊体内合成蛋白质,大致要经过的结构层次是:氨基酸→二肽、三肽→   →   构成的空间结构→形成更为复杂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奶粉中的蛋白质通常要经过酶和肽酶的作用消化成氨基酸才能被吸收,进而在体内合成相应的物质。劣质奶粉中蛋白质含量不足,造成婴幼儿抵抗力下降,其主要原因是   。
【答案】(1)乳糖;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主要的能源物质)
(2)细胞内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构成细胞内某些复杂化合物)
(3)碳链(或: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
(4)固醇
(5)多肽;(一条)肽链盘曲折叠;蛋白质摄入不足,会影响抗体的合成
【知识点】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无机盐的主要存在形式和作用
【解析】【解答】(1)婴幼儿奶粉基本由牛奶、羊奶加工而成,因此含有的二糖为动物体内的乳糖,其可为婴幼儿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2)铁是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这说明无机盐是细胞内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
(3)纤维素属于葡萄糖聚合形成的生物大分子物质,以碳链为基本骨架。
(4)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固醇又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因此维生素D属于固醇类物质。
(5)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经过脱水缩合形成的肽链经过盘曲折叠形成的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物质,其形成过程中的结构层次为:氨基酸→二肽、三肽→多肽→肽链盘曲折叠构成的空间结构→形成更为复杂空间结构的蛋白质。抗体的化学本质是免疫球蛋白,属于人体中的免疫活性物质,如果蛋白质摄入不足,会影响体内的抗体合成,导致抵抗力下降。
【分析】1、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葡萄糖是重要的单糖,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二糖包括蔗糖、麦芽糖、乳糖,多糖包括淀粉、纤维素、糖原,蔗糖、麦芽糖、淀粉、纤维素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糖类,乳糖、糖原是动物细胞特有的糖类。
2、无机盐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其功能:(1)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如:Fe2+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Mg2+是叶绿素的必要成分。(2)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如血液钙含量低会抽搐。(3)维持细胞的形态、酸碱度、渗透压。
3、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多糖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葡萄糖,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氨基酸、葡萄糖、核苷酸都是以碳链为骨架的单体,故生物大分子都是以碳链为骨架。
4、固醇类物质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性激素能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言的发育以及生殖细胞的形成,维生素D能有效地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
5、氨基酸在核糖体中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链,而脱水缩合是指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同时脱出一分子水的过程;连接两个氨基酸的化学键是肽键。
23.(2020高一上·温州期中)如图表示一种有机化合物的部分结构简式(图中用虚线表示省略的有机化合物部分结构),请根据此化合物的结构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化合物是由   种氨基酸在   (场所)经   (方式)形成的,该化合物称为   。
(2)上述结构中,产生的水分子中的氧来自于   ,氢来自于   ,结合该图分析,该化合物含有   个氨基,   个羧基。
(3)该化合物区别于其它同类化合物在于   各不相同,由一条或几条该类化合物盘曲、折叠,从而形成具有其独特   的蛋白质分子。
【答案】(1)至少5;核糖体;脱水缩合;多肽或肽链
(2)—COOH(羧基);—COOH和—NH2(羧基和氨基);至少1;至少2
(3)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空间结构(或三维立体结构)
【知识点】氨基酸的分子结构特点和通式;蛋白质分子的化学结构和空间结构;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
【解析】【解答】(1)结合题图和分析可知,图中含有的R基有5种,中间还有未知氨基酸,因此该化合物至少含有5种氨基酸,在核糖体上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的方式合成多肽。
(2)在核糖体上通过脱水缩合的方式合成多肽时,脱去的水分子中氧来自—COOH(羧基),氢来自—COOH和—NH2(羧基和氨基)。结合该图分析,该化合物含有至少1个氨基、至少2个羧基。
(3)该化合物是多肽,区别于其它同类化合物在于其组成的氨基酸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各不相同;由一条或几条该类化合物盘曲、折叠,从而形成具有其独特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分子。
【分析】(1)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每种氨基酸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2)氨基酸之间的连接方式是脱水缩合;
(3)蛋白质多样化的原因是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多种多样,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
24.(2021高一上·长春月考)香蕉果实成熟过程中,果实中的贮藏物不断代谢转化,香蕉逐渐变甜。图A中I、Ⅱ两条曲线分别表示香蕉果实成熟过程中两种物质含量的变化趋势。取成熟到第X天和第Y天的等量香蕉果肉,分别加等量的蒸馏水制成提取液。然后在a、b试管中各加入5mL第X天的提取液,在c、d试管中各加5mL第Y天的提取液,如图B。请回答:
(1)在a、c试管中各加入等量碘液后,a试管中溶液呈   色,与a试管相比,c试管中溶液的颜色更   。图A中表示a、c两试管中被检测的物质含量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
(2)在b、d试管中各加入等量斐林试剂,再经过   ,b试管中出现砖红色沉淀,与b试管相比,d试管中溶液的颜色更   ,两试管中被检测的物质是还原糖,图A中表示这种物质含量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
(3)如果要检测提取液中是否含有蛋白质,所用的试剂是   ,如果要检测提取液中是否含有脂肪,所用的试剂是   ,脂肪被染成橘黄色。
(4)如果实验材料由香蕉果实改为西瓜果实,进行上述操作,   (选填“能”或“不能”)得到理想的实验结果,理由是:   。
【答案】(1)蓝;浅;Ⅰ
(2)水浴加热;深;Ⅱ
(3)双缩脲试剂;苏丹Ⅲ染液
(4)不能;西瓜果实的颜色干扰实验结果的观察
【知识点】检测蛋白质的实验;检测还原糖的实验;检测脂肪的实验
【解析】【解答】香蕉果实成熟过程中,香蕉逐渐变甜,因此可以得出淀粉转化成了还原糖,图A 中Ⅰ是香蕉成熟过程中淀粉含量的变化,图A 中Ⅱ是还原糖的变化;分析题图B可知,a、c是检测淀粉的含量,b、d是检测还原糖的含量。
(1)根据题意可知,香蕉果实成熟过程中,淀粉类物质转化成了还原糖,即Ⅰ为淀粉,Ⅱ为还原糖,X天(较早)淀粉较多,还原糖较少,Y天(较晚)淀粉较少,还原糖较多,用碘液检验淀粉时,a管(较早)比c管(较晚)蓝色深,即a试管中溶液呈蓝色,与a试管相比,c试管中溶液的颜色更浅;分析题图B可知,a、c是检测淀粉的含量,图A 中表示淀粉含量变化趋势的曲线是I。
(2)在b、d试管中各加入等量斐林试剂,两试管中检测的都是还原糖,水浴加热后,b试管出现砖红色沉淀,由于d试管中提取液天数较晚,还原糖含量较高,因此与b试管相比d试管中溶液的颜色更深;图A中表示还原糖含量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Ⅱ 。
(3)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如果要检测提取液中是否含有蛋白质,所用的试剂是双缩脲试剂,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鉴定,脂肪被染成橘黄色。
(4)如果实验材料由香蕉果实改为西瓜果实则不能得到理想的实验结果,原因是西瓜果实的颜色会干扰实验结果的观察。
【分析】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 A液与B液)产生紫色反应。(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IV染液)鉴定,显微镜观察呈橘黄色(或红色)。(4)淀粉遇碘液变蓝。
25.(2020高一上·杭州期中)香蕉果实在成熟过程中,贮藏物质不断发生转化,使香蕉逐渐变甜。为了验证香蕉果实在成熟过程中贮藏物质的转化情况,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
(1)实验原理:香蕉果实在成熟过程中,果肉细胞内的   (填物质名称)水解成还原糖,从而使香蕉逐渐变甜,还原糖可用本尼迪特试剂检测颜色的深浅。
(2)实验步骤:
①制备提取液:取成熟到第2天和第4天的等量香蕉果肉,分别加等量的蒸馏水制成两种提取液;
②实验分组并编号:
甲:第2天的提取液+碘-碘化钾溶液;
乙:第   天的提取液+本尼迪特试剂;
丙:第   天的提取液+碘-碘化钾溶液;
丁:第   天的提取液+本尼迪特试剂;
③实验观察:将以上各组试管置于适宜条件下进行实验,观察比较它们的颜色变化。
(3)将预期的实验结果填入表中   。
香蕉果实成熟过程中贮藏物质转化的实验结果记录表
分组 颜色 甲 乙 丙 丁
蓝色
 
 
 
 
红黄色
 
 
 
 
(注:实验结果中记录变化后的颜色以及颜色的深浅,用“+”表示呈浅色,“++”表示呈深色,“-”表示无颜色变化)
(4)请用曲线图表示香蕉果实成熟过程中贮藏物质和还原糖含量变化趋势   。
香蕉果实成熟过程中贮藏物质和还原糖含量变化曲线
【答案】(1)淀粉
(2)2;4;4
(3)香蕉果实成熟过程中贮藏物质转化的实验结果记录表
分组 颜色 甲 乙 丙 丁
蓝色 ++ - + -
红黄色 - + - ++
(4)
【知识点】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检测还原糖的实验
【解析】【解答】(1)香蕉逐渐变甜的原因是细胞中的淀粉水解成了还原糖。
(2)由题可知,提取液分别是第2天和第4天的香蕉果肉,故甲应是第2天的提取液+碘—碘化钾溶液;乙是第2天的提取液+本尼迪特试剂;丙是第4天的提取液+碘—碘化钾溶液;丁是第4天的提取液+本尼迪特试剂。
(3)香蕉果实成熟过程中贮藏物质转化的实验结果记录表如下:
分组 颜色 甲 乙 丙 丁
蓝色 ++ - + -
红黄色 - + - ++
(4)贮藏物质在不断的转化为还原糖,则曲线为:
【分析】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 本尼迪特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本尼迪特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