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第22课《梦回繁华》同步试卷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汴京(biàn) 绢本(juàn) 翰林(hàn) 题跋(bō)
B.衣冠(guān) 遒劲(jìn) 摄取(shè) 桅杆(wéi)
C.擅长(shàn) 料峭(qiào) 踏青(tà) 簇拥(cù)
D.枢纽(shū) 沉檀(tán) 纤夫(xiān) 岔道(chà)
【答案】C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
【解析】【分析】A.跋bá;B.劲jìng;C注音正确;D.纤qiàn。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辨析汉字读音的能力。做此类题要结合平时课文中所学词语来辨析字音,要结合汉字的拼写规则来掌握字的读音,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田筹 行旅 修面整容 疏林薄雾
B.宏敞 摄取 内忧外患 逆水行驶
C.城郭 酒肆 无遐一顾 无所不备
D.御下 槽船 繁而不乱 结构严谨
【答案】B
【知识点】同音字字形辨析;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A.筹→畴;C.遐→暇;D.御→卸。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对字形的准确掌握能力。旨在考查学生语文基础知识识记能力。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差异。只有准确理解词意,把握偏旁部首才能做好这类题目,所以还是要常翻词典,多比较、多记忆、多积累。题目中的错别字,主要是因音同或形似而错,根据各项中成语的词义判断字义,注意易错字,仔细辨析。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清明上河图》里的那些人物惟妙惟肖,看到此画的人无不连连赞叹画家张择端精湛的技艺。
B.我们要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利用当地资源发展商品经济。
C.第五届遂宁观音湖荷花节开幕了,圣莲岛上的人们摩肩接踵,好一派热闹的景象!
D.这位女歌手有着天籁般的歌喉,她一开口,声音入木三分,赢得了观众们的掌声。
【答案】D
【知识点】近义成语适用范围对象辨析
【解析】【分析】A. 意思是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生动形象。B. 意思是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C. 摩:摩擦。踵:脚后跟。 接:碰。肩碰着肩,脚碰着脚。形容人多拥挤。D. 形容书法笔力刚劲有力,也比喻对文章或事物见解深刻、透彻。使用对象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具体语境中成语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梦回繁华》是介绍《清明上河图》这一国宝级画作的。
B.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南宋风俗画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幅。
C.课文中大量的四字短语,不仅概括力强,且使文章的语言典雅而富有韵味。
D.本文对《清明上河图》介绍得条理分明、细腻具体,并且挖掘出画面背后的社会历史内涵,难能可贵。
【答案】B
【知识点】作家作品;作品的基本内容;作品的艺术特色
【解析】【分析】ACD说法正确。B.“南宋风俗画”有误,应为北宋。
故答案为:B
【点评】此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积累。考查时一般会涉及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的基本知识。解答这类题目,要求学生熟记学过的名家名篇及基本的介绍。解题时需细心对比,防止张冠李戴,时代混淆等。
5.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
中国画盛用线条,西洋画线条都不显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西洋画很像实物,而中国画一望而知其为画。盖中国书画同源,作画同写字一样,随意挥洒,披露胸怀。
①例如中国画中,描一条蛋形线表示人的脸孔,其实人脸孔的周围并无此线,此线是脸与背景的界线。
②绘画中的线条大都不是物象所原有的,是画家用以代表两个物象的界线的。
③又如画一曲尺形线表示人的鼻头,其实鼻头上也并无此线,此线是鼻与脸的界线。
④西洋画就不然,只有各物的界,界上并不描线。
⑤再如山水、花卉等,实物上都没有线,而画家盛用线条。
A.②①④③⑤ B.①③⑤④② C.②①③⑤④ D.①④③⑤②
【答案】C
【知识点】句子排序
【解析】【分析】通读句子可知,文段主要介绍了中国画与西洋画的不同。由“例如”“又如”“再如”可知,此三句的顺序应为①③⑤。而这三句中的“脸与背景的界线”“鼻与脸的界线”等是②中“代表两个物象的界线”的具体体现,故①③⑤应在②后。由此即可判断答案为C。
故答案为:C。
【点评】解答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多种,其中逻辑顺序最为复杂,有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
6.下列对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绢本,设色,纵24.8厘米,横528.7厘米。(列数字)
B.汴河上有一座规模宏敞的拱桥,其桥无柱,以巨木虚架而成,结构精美,宛如飞虹。(打比方)
C.画中的“孙羊店”“脚店”等,与《东京梦华录》中所记的“曹婆婆肉饼”“正店七十二户……其余皆谓之脚店”等,无有不符。(引用)
D.画面细节的刻画也十分真实,如桥梁的结构,车马的样式,人物的衣冠服饰,各行各业人员的活动,皆细致入微。(分类别)
【答案】D
【知识点】举例子
【解析】【分析】D项,“如”后是在举例子,“分类别”应改为“举例子”。
故答案为: D。
【点评】本题考查辨析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下定义,打比方等,结合具体内容来辨析即可。
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开展经典诵读等活动,让我们从中深切领悟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B.磁浮快线连接长沙火车南站和黄花机场两大交通枢纽,长大约18公里左右。
C.四川广元沉船事故导致15人罹难,为了避免沉船事故不再发生,有关部门强化了安全管理措施。
D.《清明上河图》采用了中国传统绘画特有的手卷形式,以移动的视点摄取对象。
【答案】D
【知识点】成分残缺;重复啰嗦;用词不当
【解析】【分析】A项中的句子成分残缺,缺少主语。
B项中,“大约”与“左右”语义重复。
C项中,“避免不再发生”指的是“一定让它发生”,属双重否定使用不当。
故答案为: D。
【点评】解答此题,可结常见病句的类型,通过读句子,理解句意,辨析作答。
8.依据语段内容,对画线句的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
素有“明代清明上河图”之称的国宝级画卷《南都繁会图》,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明朝永乐年间都城的繁盛景象。据悉,该图作为国家一级文物被国家博物馆收藏,从未正式整体亮相过。《1699·桃花扇》剧组辗转得到了《南都繁会图》的图片使用权,从而得以把《南都繁会图》作为舞台背景。通过灯光变化,使画中明代秦淮两岸、南京城内的风光再度得以全面的展示,精美绝伦。
A.使画中明代秦淮两岸、南京城内的风光得以充分展示
B.画中明代秦淮两岸、南京城内的风光再度得以全面展示
C.秦淮两岸、南京城内的风光再度得以全面展示
D.画中明代秦淮两岸、南京城内的风光得以充分展示
【答案】D
【知识点】成分残缺
【解析】【分析】“通过……使”缺主语,排除A项;该画“从未正式整体亮相过”,“再度”不对,排除B、C两项。
故答案为: D。
【点评】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能力。句中有并列短语时,注意句子是否存在并列不当、语序不当、搭配不当等问题。
9.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
(1)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绢本、设色,纵25.5厘米,横525厘米。( )
(2)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便是北宋风俗画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幅。( )
(3)汴河上有一座规模宏敞的拱桥,其桥无柱,以巨木虚架而成,结构精美,宛如飞虹。( )
(4)画中的“孙羊店”“脚店”等,与《东京梦华录》中所记“曹婆婆肉饼”“正店七十二户……其余皆谓之脚店”等,无有不符。( )
【答案】(1)列数字
(2)举例子、作比较
(3)打比方
(4)引资料
【知识点】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引材料;打比方
【解析】【分析】⑴这句话列举了《清明上河图》的长、宽的数据,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⑵这句话举出了《清明上河图》这个例子,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这句话还把《清明上河图》和北宋众多的风俗画进行对比,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⑶这句话把拱桥比作是飞虹,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⑷这句话引用《东京梦华录》中的句子,运用了引资料的说明方法。
故答案为:⑴列数字;⑵举例子、作比较;⑶打比方;⑷引资料
【点评】本题考查对说明方法的理解、分析能力。说明文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引资料等。使用说明方法是为了更准确、更具体、更生动地说明事物的特征或阐述事理。因此,解答此类试题,需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文本,理清文章思路,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或阐述的事理,抓住标志词语,确定说明方法。
二、现代文阅读
10.阅读下列说明性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关于风筝的起源有很多说法,比如斗笠、树叶说,认为风筝的出现受到被风吹起的斗笠、树叶的启发,还有帆船、帐篷说,飞鸟说等。观点虽不统一,但风筝很早就出现在中国并无异议。《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中记载“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弟子曰:‘先生之巧,至能使木鸢飞。’”可见春秋战国时期已有风筝,不过为木质。
随着造纸术的发展,从唐朝开始,纸糊的风筝逐渐兴起。当了宋代,放风筝已经成为当时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明清时期,风筝的制作技艺、装饰技艺得到空前发展。至清朝道光年间达到鼎盛。
(摘编自《早春的风筝》)
(材料二)
风筝上绘制的图案十分丰富,它们往往寄寓人们追求幸福的愿望,蝙蝠并不美丽,但因与“遍福”谐音,中国人就常把它作为象征“福”的吉祥图案绘制在风筝上。以“福燕”为代表的传统北京沙燕风筝,整个翅膀上都画满经过美化的蝙蝠。除此以外,我们熟悉的传统吉祥图案也不少,如“龙凤呈祥”“鲤鱼跃龙门”“百鸟朝凤”等,这些风筝图案无不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摘编自网络)
(材料三)
在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可以看到当时放风筝的情景。河边,有身着不同色彩衣服的几个人。其中,两个成年男子在放风筝,风筝高飞在空;一小童立在旁边抬头凝望,身后一人着深色衣服,怀抱衣着鲜艳的孩子,亦是盯着高空中的风筝;稍远处的树下,站着两个男子,同样注视着高飞在空中的风筝。
(摘编自《<清明上河图>中清明民俗》有改动)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主要介绍了关于风筝的哪几方面内容?
(2)材料二中画线句子运用 的说明方法,说明了中国人把蝙蝠图案绘制在风筝上,寄寓了人们追求幸福的愿望。
(3)材料三的内容印证了材料一中的哪句话?
【答案】(1)关于风筝的起源,发展、制作工艺,风筝上图案绘制的寓意等。
(2)举例子
(3)当了宋代,放风筝已经成为当时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
【知识点】概括说明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列数字
【解析】【分析】(1)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根据关键句子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即可。结合材料一“关于风筝的起源有很多说法,比如斗笠、树叶说,认为风筝的出现受到被风吹起的斗笠、树叶的启发,还有帆船、帐篷说,飞鸟说等。”得出:介绍了风筝的起源;结合“随着造纸术的发展,从唐朝开始,纸糊的风筝逐渐兴起。当了宋代,放风筝已经成为当时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明清时期,风筝的制作技艺、装饰技艺得到空前发展。”得出:介绍了风筝的发展史和风筝的制作技艺、装饰技艺;结合材料二“风筝上绘制的图案十分丰富,它们往往寄寓人们追求幸福的愿望”得出:介绍了风筝上图案和绘制的寓意。然后综述即可。
(2)要求学生掌握常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结合“以‘福燕’为代表的传统北京沙燕风筝,整个翅膀上都画满经过美化的蝙蝠。”分析:举“福燕”为代表的传统北京沙燕风筝为例,说明了中国人就常把它作为象征“福”的吉祥图案绘制在风筝上。故采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3)要求学生结合材三的内容分析。首先概括出材料三的内容是介绍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人们的在放风筝,看风筝的情景。然后仔细阅读材料一。找出相应的句子即可。印证了材料一中“到了宋代,放风筝已经成为当时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这句话。
故答案为:⑴ 关于风筝的起源,发展、制作工艺,风筝上图案绘制的寓意等。
⑵举例子
⑶ 当了宋代,放风筝已经成为当时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
【点评】(1)这道题考查的是提炼概括信息的能力。回答这类题,先要学会定位,找到问题的答案大致在哪些段落;接着进行筛选,尽量从材料中筛选一些关键词句出来;最后再组织答案。语言表述一定要简洁准确。
(2)本题考查对说明方法的分析能力。解答时要知道说明方法的种类:分类别,下定义、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要知道每种说明方法的标志,做题时首先要了解说明文的常用说明方法及特征,然后根据文字信息来判断使用的说明方法。
(3)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此题比较容易,只要能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语境就能很顺利地找到答案。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清明上河图》命名之谜
①北宋画家张择端风俗画作品《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的繁荣景象,是汴京繁荣的见证。可是带有“清明”二字,真的和清明节有关系吗?
②《清明上河图》是进献给宋徽宗的贡品,宽24.8厘米,长528.7厘米,绢本设色,是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一幅存世精品。据统计,《清明上河图》上共有各色人物一千六百多人,比古典小说《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中任何一部描绘的人物都要多。往来衣着不同,神情各异,栩栩如生,其间还穿插各种活动,注重情节,构图疏密有致,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的变化,笔墨章法都很巧妙,颇见功底。主要描写市民的生活状况和汴河两岸店铺林立、市民熙来攘往的热闹场面,以及运载东南粮米财货的漕船通过汴河桥涵紧张繁忙的景象。
③首任文物局局长郑振铎先生、书画鉴定专家徐邦达先生等认为,该作品描绘的是清明时节的繁荣景象,取名为“清明上河图”,其含义就是清明节去河边。郑振铎先生甚至指出就是清明节这一天。
④清明节的习俗除了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清明上河图》就是人们上河边、扫墓归来后的狂欢景象。
⑤根据《清明上河图》明代李东阳的题跋记载:“上河者云,盖其世俗所尚,若今之上冢然,故其如此也。”这就是一些专家学者提出“上河”即“上坟”一说的重要依据。
⑥然而如果是清明节,那么画中的西瓜从何而来?按常理,西瓜应该是夏天的产物,怎么出现在了春寒料峭的清明?没有地膜覆盖技术、冷藏技术、温室培育技术的大宋王朝,难道用古井冰镇,跨过三个季节拿出了大西瓜?这点让人疑惑,让人费解。
⑦孔宪易先生在文章中通过对木炭、石磙子、扇子、西瓜、服饰等考证研究,认为画的是秋景。“清明”,是指“清明坊”。汴京城划分一百三十六坊,外城东郊区共划分三坊,第一坊就是“清明坊”。《清明上河图》中出现的扇子有十多处,这是孔宪易产生秋景说法的原因之一。
⑧不过,河南大学历史系教授周宝珠对孔宪易的秋景之说持否定态度。周宝珠教授考证认为,扇子的主要功能是拂暑驱蝇,除有题诗作画、扑卖馈赠之用外,还有“便面”之用。书生文人、达官显贵、庶民布衣在街上碰到熟人不愿寒暄,就以扇子障面,对方心领神会并不责怪,反而认为是礼貌之举。故曰:“以扇遮面,则其两便。”
⑨持“清明盛世”观点的专家学者,有著名鉴定专家史树青。他认为:“清明非指清明节这一天,而是作为称颂太平盛世的寓意,清明即政治清明。”
⑩北宋“偃武修文”,宰相蔡京为取悦宋徽宗,曾倡导“丰享豫大”,旨在形容天下富足、太平安乐。《清明上河图》中展现出的繁盛景象,鲜明体现了“偃武修文”的时代特色。不过,《清明上河图》中的乞丐、军纪不整的士兵,以及大街上跑着的猪等,似乎与太平盛世相违背。
不管是真清明还是假清明,而今的开封开始积极传播清明文化,打造旅游品牌。一朝步入画卷,一日梦回千年。中国(开封)清明文化节中,蕴含“大宋文化”的近百项特色清明民俗文化活动集中“亮相”,活灵活现地“再现”了中国古代清明节的种种庆祝活动。
一幅古画,一座古城,一段历史,尽在这里浓缩。
(1)阅读全文,专家学者对《清明上河图》“清明”之意的考证观点之一是清明节。除此之外,还有哪两种观点?
(2)文章第①段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第②段画线句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
【答案】(1)“清明坊”;“清明盛世”。
(2)①由名画《清明上河图》引出说明对象——《清明上河图》的命名之谜,②用疑问引出下文,引发读者思考;③激发读者兴趣。
(3)列数字、作比较。列出具体的数字,把《清明上河图》中的人物与三部中国古典小说中出现的人物作比较,具体有力地突出了《清明上河图》中人物之多,可见《清明上河图》是画中的精品。
(4)逻辑顺序。首先点明说明对象——《清明上河图》的命名之谜;接着通过专家考证具体介绍《清明上河图》名字的三种由来;最后指出《清明上河图》名字的现实意义。
【知识点】概括说明内容;文章开头及其作用;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逻辑顺序
【解析】【分析】(1)文中第③段指出了关于“清明”的第一种观点,即清明节。第⑦段和第⑨段分别介绍了关于“清明”的另外两种观点,根据文句进行概括即可。
(2)结合首段的一般作用和文章具体内容分析即可。
(3)由“一千六百多”可判断出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由“比……都要多”可判断出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然后结合说明内容分析表达效果即可。
(4)首先要指出说明顺序,然后概括说明内容,分析各部分是如何体现这一说明顺序的。
答案为:⑴“清明坊”;“清明盛世”;
⑵①由名画《清明上河图》引出说明对象——《清明上河图》的命名之谜,②用疑问引出下文,引发读者思考;③激发读者兴趣;
⑶列数字、作比较。列出具体的数字,把《清明上河图》中的人物与三部中国古典小说中出现的人物作比较,具体有力地突出了《清明上河图》中人物之多,可见《清明上河图》是画中的精品;
⑷逻辑顺序。首先点明说明对象——《清明上河图》的命名之谜;接着通过专家考证具体介绍《清明上河图》名字的三种由来;最后指出《清明上河图》名字的现实意义。
【点评】⑴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作答此类问题,一定要认真读题,仔细分析文本内容。根据题目的要求,结合文本中的关键性提示语句即可作答;
⑵本题考查第一段的作用。说明文以事例或生活现象开头,其作用一般可以从提出说明对象、激发阅读兴趣、引出说明内容、丰富文章内容等方面来概括;
⑶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解答此题首先要了解说明文的常用说明方法及特征,然后根据文字信息来判断,根据文段内容从说明了事物什么特征,说明什么问题方面来表达其作用;
⑷本题考查学生对说明顺序的理解和把握。方法:说明文的顺序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都有比较明显的标志词,所以本文采用的是逻辑顺序。结合思路分析即可。
12.根据课文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
梦回繁华
毛宁
北宋时期,商业手工业迅速发展,城市布局打破了坊与市的严格界限,出现空前的繁荣局面,北宋汴梁商业繁盛,除贵族聚集外,还住有大量的商人、手工业者和市民,城市的文化生活也十分活跃。由此,绘画的题材范围在反映现实生活方面得到了极大的拓展,从唐代以描绘重大历史事件和贵族生活为主,扩展到描绘城乡市井平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便是北宋风俗画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幅。
张择端,主要活动于北宋末年至南宋初年,生卒年不详,山东东武人,字正道,又字文友。幼读书游学于汴京,徽宗朝进入翰林,据张著题跋,“后习绘画”,擅长界画,工舟车、人物、市井、城郭,自成一家。除《清明上河图》外,还有《西湖争标图》相传为他所画。据后代文人考订,《清明上河图》可能作于正和至宣和年间(1111—1125)。那正是北宋统治者在覆灭之前大造盛世假象,以此掩盖内忧外患的时期。建炎之后,南渡的北宋遗民怀念故土,在他们眼中,这幅图卷必有其特殊的意义,正是他们回首故土、梦回繁华的写照。透过此一观念来审视这副千古名作,我们会发觉那隐藏于繁华背后的心情。
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绢本,设色,纵24.8厘米,横528.7厘米。作品描绘了京城汴梁从城郊、汴河到城内街市的繁华景象。整个长卷犹如一部乐章,由慢板、柔板,逐渐进入快板、紧板,转而进入尾声,留下无尽的回味。
画面开卷处描绘的是汴京近郊的风光。疏林薄雾,农舍田畴,春寒料峭,赶集的乡人驱赶着往城内送炭的毛驴驮队。在进入大道的岔道上,是众多仆从簇拥的轿乘队伍,从插满柳枝的轿顶可知是踏青扫墓归来的权贵。近处小路上骑驴而行的则是长途跋涉的行旅。树木新发的枝芽,调节了画面的色彩和疏密,表现出北国早春的气息。画面中段是汴河两岸的繁华情景。汴河是当时南北交通的孔道,也是北宋王朝国家漕运的枢纽。巨大的漕船,舳舻相接,忙碌的船工从停泊在河边的粮船上卸下沉重的粮包,纤夫们拖着船逆水行驶,一片繁忙景象。汴河上有一座规模宏敞的拱桥,其桥无柱,以巨木虚架而成,结构精美,宛如飞虹。桥的两端紧连着街市,车水马龙,热闹非凡。一艘准备驶过拱桥的巨大漕船的细节描绘,一直为人们所称道:船正在放倒桅杆准备过桥,船夫们呼唤叫喊,握篙盘索。桥上呼应相接,岸边挥臂助阵,过往行人聚集在桥头围观。而那些赶脚、推车、挑担的人们,却无暇一顾。这紧张的一幕,成为全画的一个高潮。后段描写汴梁市区的街道。在高大雄伟的城楼两侧,街道纵横,房屋林立,茶坊、酒肆、脚店、肉铺、寺观、公厕等,一应俱全。各类店铺经营着罗帛布匹、沉檀香料、香烛纸马。另有医药门诊、大车修理、看相算命、修面整容,应有尽有。街上行人摩肩接踵,络绎不绝,士农工商,男女老少,各行各业,无所不备。
《清明上河图》采用了中国传统绘画特有的手卷形式,以移动的视点摄取对象。全图内容庞大,却繁而不乱,长而不冗,段落清晰,结构严谨。画中人物有五百多个,形态各异。采用兼工带写的手法,线条遒劲,笔法灵动,有别于一般的界画。《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写实性很强的作品,画中所绘景物,与文献中有关汴梁的记载基本一致。《东京梦华录》中所记述的街巷、酒楼、饮食果子,以及“天晓诸人入市”“诸色杂卖”等,都能在这画面中找到生动的图释。画中的“孙羊店”“脚店”等,与《东京梦华录》中所记的“曹婆婆肉饼”“正店七十二户……其余皆谓之脚店”等,无有不符。画面细节的刻画也十分真实,如桥梁的结构,车马的样式,人物的衣冠服饰,各行各业人员的活动,皆细致入微。它不是一般热闹场面的记录,而是通过对各阶层人物活动的生动描绘,深刻地揭示出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状况。画中丰富的内容,有着文字无法取代的历史价值,在艺术表现的同时,也是为12世纪中国城市生活状况留下的重要形象资料。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2)作者是按照怎样的说明顺序来介绍《清明上河图》的画面的?请找出相关语句进行说明。
(3)课文开头两段并没有介绍《清明上河图》的内容,是否多余?问什么?(提示:从结构、内容两方面来回答。)
(4)“除《清明上河图》外,还有《西湖争标图》相传为他所画”中的“相传”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5)结合课文内容,说说《清明上河图》这幅画有什么价值?
(6)作者在描绘《清明上河图》的画面时,使用了大量的四字短语,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答案】(1)《清明上河图》。
(2)作者是按照“开卷处——中段——后段”的顺序来介绍的。由“画面开卷处描绘的是汴京近郊的风光”“画面中段是汴河两岸的繁华情景”“后段描写汴梁市区的街道”可以看出。
(3)不多余。结构上,引出下文对《清明上河图》的介绍;内容上,介绍了这幅画的创作背景,加深了对这幅画创作意义的认识和理解。
(4)不能删去。“相传”是长期以来互相传说的意思,去掉以后,就成了“《西湖争标图》为他所画”,可能与事实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5)绘画技艺高超;见证了北宋时期的繁荣景象,揭示了社会生活状况,极具历史价值。
(6)内容凝练、丰富,形式整齐,节奏鲜明,使文章语言典雅而富有韵味。
【知识点】把握说明对象;概括说明内容;说明文语言分析;分析说明对象特征
【解析】【分析】(1)作者是按照开卷--中段--后段的顺序介绍《清明上河图》的,即可判断说明对象是《清明上河图》。
(2)本题考查说明顺序的分析。由“画面开圈出描绘的是汴京近郊的风光″“画面中段是汴河两岸的繁华情景”“后段描写汴京市区的街道”可以看出,作者是按照开卷--中段--后段的空间顺序来介绍的。
(3)本题考查文章开头段作用的分析。本文开头介绍了这幅画的创作背景,引出下文对《清明上河图》的介绍。
(4)不能删去;“相传”指长期以来相互传说,并不一定是事实,如果去掉变成了肯定的现实,与事实不符。“相传”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谨性。
(5)根据最后一段的介绍可知,《清明上河图》不仅绘画的技艺高超,而且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状况,也为12世纪中国城市生活状况留下的重要形象资料。
(6)本题考查赏析语言特点。细读文本可知,者在描绘《清明上河图》的画面时,使用了大量的四字短语。大量四字短语的使用,形式整齐,节奏鲜明,而内容精炼丰富,使文章的语言富有韵味。
故答案为:(1)《清明上河图》;
(2)作者是按照“开卷处--中段--后段”的顺序来介绍的。由“画面开卷处描绘的是汴京近郊的风光”“画面中段是汴河两岸的繁华情景”“后段描写汴梁市区的街道”可以看出;
(3)不多余。结构上,引出下文对《清明上河图》的介绍;内容上,介绍了这幅画的创作背景,加深了对这幅画创作意义的认识和理解;
(4)不能删去。“相传”是长期以来互相传说的意思,去掉以后,就成了“《西湖争标图》为他所画”,可能与事实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5)绘画技艺高超;见证了北宋时期的繁荣景象,揭示了社会生活状况,极具历史价值;
(6)内容凝练、丰富,形式整齐,节奏鲜明,使文章语言典雅而富有韵味。
【点评】⑴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说明对象的判断,找说明对象要注意:一看标题,二看首尾;
⑵说明顺序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时间顺序:有表示时间的词语,空间顺序根据方位词判断,逻辑顺序由主而次、由现象到本质、由原因到结果、由个别到一般(或由一般到个别)、由抽象到具体、由整体到局部(或由局部到具体)等;
⑶本题考查了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语段作用的能力。说明文以事例开头,其作用一般可以从提出说明对象、激发阅读兴趣、引出说明内容、丰富文章内容等方面来概括;
⑷本题考查分析说明文语言特点的能力。首先表明观点,然后加点词语句中意思,然后说明去掉后变化,最后表明“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谨性”。
⑸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掌握。信息的筛选、分析、提取这类题,做题时,应首先明确信息筛选的方向,有了明确的目的,就有了筛选的范围和标准;
⑹对说明文语段的作用的分析,需要从以下三个角度思考:(一)从结构方面考虑:①首段:引出说明对象,领起下文;②中间段:承上启下;③结尾段:总结全文或前文,呼应开头。(二)结合具体的说明内容来谈;(三)结合说明方法来谈。特别提示:说明文若在开头或中间叙述有关的故事,还可以使说明文更生动,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13.阅读《万园之园——圆明园》(节选),完成小题。
①圆明园地处永定河冲积扇的边缘。明清时这一带清泉涌溢,湖沼密布,被称为“海淀”。圆明园最初是清朝康熙皇帝赐给皇四子胤禛①的宅园,后经不断地扩建与重修,总面积达到了5000余亩,成为了一座规模宏大的皇家园林。
②圆明园是我国历史上最光辉的园林艺术杰作。它继承我国3000多年的优秀造园传统,借鉴了欧洲园林的建筑形式,融不同风格的园林建筑为一体。其影响使得当时的英法等国一度产生了中国园林热。在欧洲,圆明园被誉为“万园之园”和“一切造园艺术之典范”。
③圆明园集叠山理水手法之大成。圆明园的水面,大的如福海宽达600余米,正所谓“蓬岛瑶台福海中,往来只借舟相通”;小的宽度均在四五十至百米之间,“跨水为小桥垂虹宛在,片云帆影,何必更羡吴江”。环曲潆流的河道把这些大小水面串联为一个完整的河湖水系,构成全园的脉络和纽带,提供了舟行游览和水路供应的方便。由此不难想像当年翠荷接天,龙舟泛彩,歌声荡漾的图画。叠石而成的假山,聚土而成的岗、阜、岛、桥、堤散布于园内,约占全园面积的三分之一。它们与水系相结合,把全园划分为山复水转、层层叠叠的近百处的自然空间。每个空间都经过精细的艺术加工,既表现了人为的写意又保持着野趣的风韵,其本身就是烟水迷离的江南水乡的精炼再现,有道是“谁道江南风景佳,移天缩地在君怀”。圆明园虽是千顷之园,但气势浑然一体,韵味隽永。
④可惜,圆明园经英法联军的洗劫和八国联军的焚掠,其胜景已荡然无存。
【注】①胤禛(yìn zhēn):清朝雍正皇帝。
(1)结合第②段,概括说出为什么圆明园是“园林艺术杰作”。(限26字以内)
(2)结合第③段,说说“叠山理水手法”在圆明园的园林建造中是如何体现的。
(3)作者在文中引用“谁道江南风景佳,移天缩地在君怀”,意在说明什么?
【答案】(1)融我国古典造园传统和欧洲园林建筑形式为一体。
(2)①散布园内的山、岗等皆叠石聚土而成。②河湖水系经布设河道串联水面而成。③山、岗等与水系结合,划分自然空间。
(3)圆明园(每个空间)是江南水乡的精炼再现。
【知识点】概括说明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分析说明对象特征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根据第二段中的“它继承我国3000多年的优秀造园传统,借鉴了欧洲园林的建筑形式,融不同风格的园林建筑为一体。“可概括为:融我国古典造园传统和欧洲园林建筑形式为一体。
(2)本题考查筛选信息。根据第三段中的“叠石而成的假山,聚土而成的岗、阜、岛、桥、堤散布于园内““环曲潆流的河道把这些大小水面串联为一个完整的河湖水系““它们与水系相结合,把全园划分为山复水转、层层叠叠的近百处的自然空间。“可提炼概括作答。
(3)本题考查筛选信息。根据第三段中的“其本身就是烟水迷离的江南水乡的精炼再现,“可提炼作答。
故答案为:(1)融我国古典造园传统和欧洲园林建筑形式为一体;
(2)散布园内的山、岗等皆叠石聚土而成;河湖水系经布设河道串联水面而成;山、岗等与水系结合,划分自然空间;
(3)圆明园(每个空间)是江南水乡的精炼再现。
【点评】⑴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提取,信息的筛选、分析、提取这类题,做题时,应首先明确信息筛选的方向,有了明确的目的,就有了筛选的范围和标准;其次是正确理解所找信息的内涵,从而进行恰当取舍,避免有所偏颇或答非所问;
⑵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文章中的关键语句,根据题目的要求,即可作答;
⑶本题考查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在文中找到对应的句段即可作答。
三、语言表达
14.学校准备出一期以“走进博物馆,阅读文物的前世今生”为主题的校刊,为帮助同学们了解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校刊编辑部打算为文物创编迷你剧本。
请你参照示例,根据背景资料,发挥想象,为下面的文物设计一段内心独白,讲述它的“前世故事”。(100字左右)
示例:越王勾践剑
背景资料:公元前494年,吴越交战,越国败,越王勾践屈身侍吴。归国后勾践卧薪尝胆以图自强,经过漫长艰辛的准备,最终实现复仇强国之梦。
内心独白:我是一把君王剑。我的王,勾践,曾是世人眼中的失败者,而我也曾是一把属于失败者的剑。我的王,你与越国子民同在,励精图治,自强不息;我,与你同在,卧薪尝胆,一心雪耻。越地长歌不散,我翘首以盼!
【文物】《清明上河图》画卷
背景资料:《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存世精品。画面从郊区铺陈到集市,描绘了九百多年前北宋都城汴京的繁华与汴河两岸自然风光的优美。画中人物众多,涉及各行各业,各色人物衣着不同,神情气质也各异;所绘景物大至原野、河流、城郭,小到摊贩上的陈设货物、招牌文字,丝毫不失。
【答案】内心独白:我是为大宋盛世代言的精美画卷,北宋都城汴京的繁华由我来向你描绘。看那汴河两岸,风光无限,热闹非凡;看那集市商贩,吆喝声仿佛还在耳畔。九百多年前张择端眼中的安居乐业,听我向你娓娓讲述。
【知识点】微写作(片断写作)
【解析】【分析】内心独白应从《清明上河图》画卷的角度来写,可结合背景资料中的相关描述和画面内容等。
故答案为:内心独白:我是为大宋盛世代言的精美画卷,北宋都城汴京的繁华由我来向你描绘。看那汴河两岸,风光无限,热闹非凡;看那集市商贩,吆喝声仿佛还在耳畔。九百多年前张择端眼中的安居乐业,听我向你娓娓讲述。
【点评】阅读示例,可见是以文物为第一人称,以独白的形式讲述自己的经历,并在结束部分适当抒情。然后从所给的两个材料中根据自己的喜好与写作能力,选择其中之一,进行仿写即可。
15.学习了《梦回繁华》一文后,同学们对《清明上河图》兴趣倍增,为此,班级拟开展以“走进《清明上河图》,感悟传统文化精华”为主题的语文活动,请你参加并解决下列问题。
(活动一:画卷前世)
(1)有位同学写了一段《清明上河图》的独白,其中的画线句子有语病,请按照要求帮助他修改。
(A)我是为大宋盛世代言说话的精美画卷,北宋都城汴京的繁华就由我来向你描绘。看那汴河两岸,风光无限,热闹非凡;(B)看集市商贩的吆喝声,仿佛还在耳畔。九百年前张择端眼中的安居乐业,听我向你娓娓讲述。
①(A)句语意重复,可将“ ”删去。
②(B)句前后搭配不当,可将“ ”改为“ ”。
(2)请根据下面的《清明上河图》(局部),在横线上补写一句话。
《清明上河图》可以说是宋朝社会的一部“小百科全书”, ;从市面中的酒旗招展,我们也可以想象北宋东京酒楼业的发达;《清明上河图》画出的毛驴与骡子比马匹多得多,亦是宋朝缺乏马匹的真实写照。
(3)请给下面的新闻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
人民网香港2019年7月29日电(记者 陈然) 气势恢宏的“盛世长卷”、原汁原味的宋朝工艺、妙趣横生的互动体验……本月26日,形式新颖的《清明上河如图.0》数码艺术香港展在香港亚洲国际博览馆正式开幕,展期一个月。
作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及香港回归祖国22周年的系列活动之一,此次艺术展是其走出故宫、走向海外的第一站,力求通过全新的数码、文化及艺术语言,令《清明上河图》“活”起来,为香港市民带来一场展现华夏瑰宝的世界级视听盛宴。
【答案】(1)①说话;②看;听
(2)(示例)从汴河上的舟楫往来,我们可以想见宋代汴河漕运的繁华 (活动二:画卷今生)
(3)古画“活”起来——《清明上河图3.0》亮相香港
【知识点】图表信息;新闻概括;搭配不当;重复啰嗦
【解析】【分析】(1)答题时,根据题干提示进行修改。①“代言”的意思是“代表某阶级、集团或商品等发表言论或做宣传”,这里与“说话”重复;可将“说话”删去。②“看”与“吆喝”搭配不当,可将“看”改为“听”。
(2)答题时,可以先抓住画卷所描绘的舟楫往来的景象,再仿照“从市面中的酒旗招展,我们也可以想象北宋东京酒楼业的发达”的句式进行描述。如:从人们的穿着打扮,我们可以想见宋代日常生活的富足。
(3)答题时,先抓住导语“本月26日,形式新颖的《清明上河图3.0》数码艺术香港展在香港亚洲国际博览馆正式开幕,展期一个月”,再结合新闻的主体内容,扣住“《清明上河图》‘活’起来”,在此基础上作答即可。
故答案为:⑴ ①说话
②看
听
(示例)从汴河上的舟楫往来,我们可以想见宋代汴河漕运的繁华 (活动二:画卷今生)
⑵ (示例)从汴河上的舟楫往来,我们可以想见宋代汴河漕运的繁华 (活动二:画卷今生)
⑶ 古画“活”起来——《清明上河图3.0》亮相香港。
【点评】⑴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筋脉梳理法。所谓筋脉梳理法,就是划分句子成分法,即运用语法手段,先理出句子的主干,审查句子主干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或残缺等错误,再清理句子枝叶,仔细审查修饰成分内部是否有毛病以及与中心语的搭配是否得当。句子的病因大概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逻辑错误、结构混乱、表意不明、成分多余或残缺。修改方法是补法,删法和换法,运用这些方法进行修改即可。
⑵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解答时,要认真观察图案以及文字,分别诠释图案、文字的内涵。介绍图案部分时,应抓住图案的构成要素及寓意进行介绍;介绍文字时,应抓住文字内容和形式上的独特之处进行介绍;写图案寓意则是透过图画的内容来解释图画表现的主旨。
⑶本题考查提炼新闻标题的能力。新闻标题的提炼主要方法是:第一,只保留事实核心部分,省略其他部分;第二,只保留事情发展结果,省略不必要的过程与细节;第三,省略消息来源;第四,省略不必要的议论;第五,省略不必要的事实成分,如时间、地点、具体名称等。
16.关注传统文化下面一段文字表述不当,请修改。
“二十四节气”具有重要的遗产认知与继承的文化价值。这些作为指导农耕社会的生产生活的节气,对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我们,究竟意味着什么?不管人类有多伟大,最终也摆脱不了自然世界的时空限制。【A】只有顺应自然,依循自然,人类就能生活得更加愉悦。“二十四节气”的成功申遗,【B】唤醒了我们对天地应有内心的礼敬。
(1)A句中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应将“ ”改为“ ”。
(2)B句语序不当,修改后的句子是: 。
【答案】(1)就;才
(2)唤醒了我们内心对天地应有的礼敬
【知识点】语序不当;用词不当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修改病句。细读A句可知应将“就”改为“才”;
(2)“唤醒了我们对天地应有内心的礼敬”语序不当,应改为“唤醒了我们内心对天地应有的礼敬”。
故答案为:⑴就;才;
⑵唤醒了我们内心对天地应有的礼敬。
【点评】⑴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先通读全文,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⑵‘修改病句的三个步骤:①读句子、理句意。②查排审、找病因(找病因很重要)。③改句子、保原意(改得少、改得巧)。结合具体语境分析,谨慎作答。
1 / 1部编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第22课《梦回繁华》同步试卷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汴京(biàn) 绢本(juàn) 翰林(hàn) 题跋(bō)
B.衣冠(guān) 遒劲(jìn) 摄取(shè) 桅杆(wéi)
C.擅长(shàn) 料峭(qiào) 踏青(tà) 簇拥(cù)
D.枢纽(shū) 沉檀(tán) 纤夫(xiān) 岔道(chà)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田筹 行旅 修面整容 疏林薄雾
B.宏敞 摄取 内忧外患 逆水行驶
C.城郭 酒肆 无遐一顾 无所不备
D.御下 槽船 繁而不乱 结构严谨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清明上河图》里的那些人物惟妙惟肖,看到此画的人无不连连赞叹画家张择端精湛的技艺。
B.我们要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利用当地资源发展商品经济。
C.第五届遂宁观音湖荷花节开幕了,圣莲岛上的人们摩肩接踵,好一派热闹的景象!
D.这位女歌手有着天籁般的歌喉,她一开口,声音入木三分,赢得了观众们的掌声。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梦回繁华》是介绍《清明上河图》这一国宝级画作的。
B.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南宋风俗画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幅。
C.课文中大量的四字短语,不仅概括力强,且使文章的语言典雅而富有韵味。
D.本文对《清明上河图》介绍得条理分明、细腻具体,并且挖掘出画面背后的社会历史内涵,难能可贵。
5.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
中国画盛用线条,西洋画线条都不显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西洋画很像实物,而中国画一望而知其为画。盖中国书画同源,作画同写字一样,随意挥洒,披露胸怀。
①例如中国画中,描一条蛋形线表示人的脸孔,其实人脸孔的周围并无此线,此线是脸与背景的界线。
②绘画中的线条大都不是物象所原有的,是画家用以代表两个物象的界线的。
③又如画一曲尺形线表示人的鼻头,其实鼻头上也并无此线,此线是鼻与脸的界线。
④西洋画就不然,只有各物的界,界上并不描线。
⑤再如山水、花卉等,实物上都没有线,而画家盛用线条。
A.②①④③⑤ B.①③⑤④② C.②①③⑤④ D.①④③⑤②
6.下列对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绢本,设色,纵24.8厘米,横528.7厘米。(列数字)
B.汴河上有一座规模宏敞的拱桥,其桥无柱,以巨木虚架而成,结构精美,宛如飞虹。(打比方)
C.画中的“孙羊店”“脚店”等,与《东京梦华录》中所记的“曹婆婆肉饼”“正店七十二户……其余皆谓之脚店”等,无有不符。(引用)
D.画面细节的刻画也十分真实,如桥梁的结构,车马的样式,人物的衣冠服饰,各行各业人员的活动,皆细致入微。(分类别)
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开展经典诵读等活动,让我们从中深切领悟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B.磁浮快线连接长沙火车南站和黄花机场两大交通枢纽,长大约18公里左右。
C.四川广元沉船事故导致15人罹难,为了避免沉船事故不再发生,有关部门强化了安全管理措施。
D.《清明上河图》采用了中国传统绘画特有的手卷形式,以移动的视点摄取对象。
8.依据语段内容,对画线句的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
素有“明代清明上河图”之称的国宝级画卷《南都繁会图》,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明朝永乐年间都城的繁盛景象。据悉,该图作为国家一级文物被国家博物馆收藏,从未正式整体亮相过。《1699·桃花扇》剧组辗转得到了《南都繁会图》的图片使用权,从而得以把《南都繁会图》作为舞台背景。通过灯光变化,使画中明代秦淮两岸、南京城内的风光再度得以全面的展示,精美绝伦。
A.使画中明代秦淮两岸、南京城内的风光得以充分展示
B.画中明代秦淮两岸、南京城内的风光再度得以全面展示
C.秦淮两岸、南京城内的风光再度得以全面展示
D.画中明代秦淮两岸、南京城内的风光得以充分展示
9.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
(1)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绢本、设色,纵25.5厘米,横525厘米。( )
(2)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便是北宋风俗画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幅。( )
(3)汴河上有一座规模宏敞的拱桥,其桥无柱,以巨木虚架而成,结构精美,宛如飞虹。( )
(4)画中的“孙羊店”“脚店”等,与《东京梦华录》中所记“曹婆婆肉饼”“正店七十二户……其余皆谓之脚店”等,无有不符。( )
二、现代文阅读
10.阅读下列说明性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关于风筝的起源有很多说法,比如斗笠、树叶说,认为风筝的出现受到被风吹起的斗笠、树叶的启发,还有帆船、帐篷说,飞鸟说等。观点虽不统一,但风筝很早就出现在中国并无异议。《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中记载“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弟子曰:‘先生之巧,至能使木鸢飞。’”可见春秋战国时期已有风筝,不过为木质。
随着造纸术的发展,从唐朝开始,纸糊的风筝逐渐兴起。当了宋代,放风筝已经成为当时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明清时期,风筝的制作技艺、装饰技艺得到空前发展。至清朝道光年间达到鼎盛。
(摘编自《早春的风筝》)
(材料二)
风筝上绘制的图案十分丰富,它们往往寄寓人们追求幸福的愿望,蝙蝠并不美丽,但因与“遍福”谐音,中国人就常把它作为象征“福”的吉祥图案绘制在风筝上。以“福燕”为代表的传统北京沙燕风筝,整个翅膀上都画满经过美化的蝙蝠。除此以外,我们熟悉的传统吉祥图案也不少,如“龙凤呈祥”“鲤鱼跃龙门”“百鸟朝凤”等,这些风筝图案无不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摘编自网络)
(材料三)
在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可以看到当时放风筝的情景。河边,有身着不同色彩衣服的几个人。其中,两个成年男子在放风筝,风筝高飞在空;一小童立在旁边抬头凝望,身后一人着深色衣服,怀抱衣着鲜艳的孩子,亦是盯着高空中的风筝;稍远处的树下,站着两个男子,同样注视着高飞在空中的风筝。
(摘编自《<清明上河图>中清明民俗》有改动)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主要介绍了关于风筝的哪几方面内容?
(2)材料二中画线句子运用 的说明方法,说明了中国人把蝙蝠图案绘制在风筝上,寄寓了人们追求幸福的愿望。
(3)材料三的内容印证了材料一中的哪句话?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清明上河图》命名之谜
①北宋画家张择端风俗画作品《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的繁荣景象,是汴京繁荣的见证。可是带有“清明”二字,真的和清明节有关系吗?
②《清明上河图》是进献给宋徽宗的贡品,宽24.8厘米,长528.7厘米,绢本设色,是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一幅存世精品。据统计,《清明上河图》上共有各色人物一千六百多人,比古典小说《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中任何一部描绘的人物都要多。往来衣着不同,神情各异,栩栩如生,其间还穿插各种活动,注重情节,构图疏密有致,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的变化,笔墨章法都很巧妙,颇见功底。主要描写市民的生活状况和汴河两岸店铺林立、市民熙来攘往的热闹场面,以及运载东南粮米财货的漕船通过汴河桥涵紧张繁忙的景象。
③首任文物局局长郑振铎先生、书画鉴定专家徐邦达先生等认为,该作品描绘的是清明时节的繁荣景象,取名为“清明上河图”,其含义就是清明节去河边。郑振铎先生甚至指出就是清明节这一天。
④清明节的习俗除了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清明上河图》就是人们上河边、扫墓归来后的狂欢景象。
⑤根据《清明上河图》明代李东阳的题跋记载:“上河者云,盖其世俗所尚,若今之上冢然,故其如此也。”这就是一些专家学者提出“上河”即“上坟”一说的重要依据。
⑥然而如果是清明节,那么画中的西瓜从何而来?按常理,西瓜应该是夏天的产物,怎么出现在了春寒料峭的清明?没有地膜覆盖技术、冷藏技术、温室培育技术的大宋王朝,难道用古井冰镇,跨过三个季节拿出了大西瓜?这点让人疑惑,让人费解。
⑦孔宪易先生在文章中通过对木炭、石磙子、扇子、西瓜、服饰等考证研究,认为画的是秋景。“清明”,是指“清明坊”。汴京城划分一百三十六坊,外城东郊区共划分三坊,第一坊就是“清明坊”。《清明上河图》中出现的扇子有十多处,这是孔宪易产生秋景说法的原因之一。
⑧不过,河南大学历史系教授周宝珠对孔宪易的秋景之说持否定态度。周宝珠教授考证认为,扇子的主要功能是拂暑驱蝇,除有题诗作画、扑卖馈赠之用外,还有“便面”之用。书生文人、达官显贵、庶民布衣在街上碰到熟人不愿寒暄,就以扇子障面,对方心领神会并不责怪,反而认为是礼貌之举。故曰:“以扇遮面,则其两便。”
⑨持“清明盛世”观点的专家学者,有著名鉴定专家史树青。他认为:“清明非指清明节这一天,而是作为称颂太平盛世的寓意,清明即政治清明。”
⑩北宋“偃武修文”,宰相蔡京为取悦宋徽宗,曾倡导“丰享豫大”,旨在形容天下富足、太平安乐。《清明上河图》中展现出的繁盛景象,鲜明体现了“偃武修文”的时代特色。不过,《清明上河图》中的乞丐、军纪不整的士兵,以及大街上跑着的猪等,似乎与太平盛世相违背。
不管是真清明还是假清明,而今的开封开始积极传播清明文化,打造旅游品牌。一朝步入画卷,一日梦回千年。中国(开封)清明文化节中,蕴含“大宋文化”的近百项特色清明民俗文化活动集中“亮相”,活灵活现地“再现”了中国古代清明节的种种庆祝活动。
一幅古画,一座古城,一段历史,尽在这里浓缩。
(1)阅读全文,专家学者对《清明上河图》“清明”之意的考证观点之一是清明节。除此之外,还有哪两种观点?
(2)文章第①段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第②段画线句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
12.根据课文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
梦回繁华
毛宁
北宋时期,商业手工业迅速发展,城市布局打破了坊与市的严格界限,出现空前的繁荣局面,北宋汴梁商业繁盛,除贵族聚集外,还住有大量的商人、手工业者和市民,城市的文化生活也十分活跃。由此,绘画的题材范围在反映现实生活方面得到了极大的拓展,从唐代以描绘重大历史事件和贵族生活为主,扩展到描绘城乡市井平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便是北宋风俗画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幅。
张择端,主要活动于北宋末年至南宋初年,生卒年不详,山东东武人,字正道,又字文友。幼读书游学于汴京,徽宗朝进入翰林,据张著题跋,“后习绘画”,擅长界画,工舟车、人物、市井、城郭,自成一家。除《清明上河图》外,还有《西湖争标图》相传为他所画。据后代文人考订,《清明上河图》可能作于正和至宣和年间(1111—1125)。那正是北宋统治者在覆灭之前大造盛世假象,以此掩盖内忧外患的时期。建炎之后,南渡的北宋遗民怀念故土,在他们眼中,这幅图卷必有其特殊的意义,正是他们回首故土、梦回繁华的写照。透过此一观念来审视这副千古名作,我们会发觉那隐藏于繁华背后的心情。
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绢本,设色,纵24.8厘米,横528.7厘米。作品描绘了京城汴梁从城郊、汴河到城内街市的繁华景象。整个长卷犹如一部乐章,由慢板、柔板,逐渐进入快板、紧板,转而进入尾声,留下无尽的回味。
画面开卷处描绘的是汴京近郊的风光。疏林薄雾,农舍田畴,春寒料峭,赶集的乡人驱赶着往城内送炭的毛驴驮队。在进入大道的岔道上,是众多仆从簇拥的轿乘队伍,从插满柳枝的轿顶可知是踏青扫墓归来的权贵。近处小路上骑驴而行的则是长途跋涉的行旅。树木新发的枝芽,调节了画面的色彩和疏密,表现出北国早春的气息。画面中段是汴河两岸的繁华情景。汴河是当时南北交通的孔道,也是北宋王朝国家漕运的枢纽。巨大的漕船,舳舻相接,忙碌的船工从停泊在河边的粮船上卸下沉重的粮包,纤夫们拖着船逆水行驶,一片繁忙景象。汴河上有一座规模宏敞的拱桥,其桥无柱,以巨木虚架而成,结构精美,宛如飞虹。桥的两端紧连着街市,车水马龙,热闹非凡。一艘准备驶过拱桥的巨大漕船的细节描绘,一直为人们所称道:船正在放倒桅杆准备过桥,船夫们呼唤叫喊,握篙盘索。桥上呼应相接,岸边挥臂助阵,过往行人聚集在桥头围观。而那些赶脚、推车、挑担的人们,却无暇一顾。这紧张的一幕,成为全画的一个高潮。后段描写汴梁市区的街道。在高大雄伟的城楼两侧,街道纵横,房屋林立,茶坊、酒肆、脚店、肉铺、寺观、公厕等,一应俱全。各类店铺经营着罗帛布匹、沉檀香料、香烛纸马。另有医药门诊、大车修理、看相算命、修面整容,应有尽有。街上行人摩肩接踵,络绎不绝,士农工商,男女老少,各行各业,无所不备。
《清明上河图》采用了中国传统绘画特有的手卷形式,以移动的视点摄取对象。全图内容庞大,却繁而不乱,长而不冗,段落清晰,结构严谨。画中人物有五百多个,形态各异。采用兼工带写的手法,线条遒劲,笔法灵动,有别于一般的界画。《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写实性很强的作品,画中所绘景物,与文献中有关汴梁的记载基本一致。《东京梦华录》中所记述的街巷、酒楼、饮食果子,以及“天晓诸人入市”“诸色杂卖”等,都能在这画面中找到生动的图释。画中的“孙羊店”“脚店”等,与《东京梦华录》中所记的“曹婆婆肉饼”“正店七十二户……其余皆谓之脚店”等,无有不符。画面细节的刻画也十分真实,如桥梁的结构,车马的样式,人物的衣冠服饰,各行各业人员的活动,皆细致入微。它不是一般热闹场面的记录,而是通过对各阶层人物活动的生动描绘,深刻地揭示出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状况。画中丰富的内容,有着文字无法取代的历史价值,在艺术表现的同时,也是为12世纪中国城市生活状况留下的重要形象资料。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2)作者是按照怎样的说明顺序来介绍《清明上河图》的画面的?请找出相关语句进行说明。
(3)课文开头两段并没有介绍《清明上河图》的内容,是否多余?问什么?(提示:从结构、内容两方面来回答。)
(4)“除《清明上河图》外,还有《西湖争标图》相传为他所画”中的“相传”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5)结合课文内容,说说《清明上河图》这幅画有什么价值?
(6)作者在描绘《清明上河图》的画面时,使用了大量的四字短语,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13.阅读《万园之园——圆明园》(节选),完成小题。
①圆明园地处永定河冲积扇的边缘。明清时这一带清泉涌溢,湖沼密布,被称为“海淀”。圆明园最初是清朝康熙皇帝赐给皇四子胤禛①的宅园,后经不断地扩建与重修,总面积达到了5000余亩,成为了一座规模宏大的皇家园林。
②圆明园是我国历史上最光辉的园林艺术杰作。它继承我国3000多年的优秀造园传统,借鉴了欧洲园林的建筑形式,融不同风格的园林建筑为一体。其影响使得当时的英法等国一度产生了中国园林热。在欧洲,圆明园被誉为“万园之园”和“一切造园艺术之典范”。
③圆明园集叠山理水手法之大成。圆明园的水面,大的如福海宽达600余米,正所谓“蓬岛瑶台福海中,往来只借舟相通”;小的宽度均在四五十至百米之间,“跨水为小桥垂虹宛在,片云帆影,何必更羡吴江”。环曲潆流的河道把这些大小水面串联为一个完整的河湖水系,构成全园的脉络和纽带,提供了舟行游览和水路供应的方便。由此不难想像当年翠荷接天,龙舟泛彩,歌声荡漾的图画。叠石而成的假山,聚土而成的岗、阜、岛、桥、堤散布于园内,约占全园面积的三分之一。它们与水系相结合,把全园划分为山复水转、层层叠叠的近百处的自然空间。每个空间都经过精细的艺术加工,既表现了人为的写意又保持着野趣的风韵,其本身就是烟水迷离的江南水乡的精炼再现,有道是“谁道江南风景佳,移天缩地在君怀”。圆明园虽是千顷之园,但气势浑然一体,韵味隽永。
④可惜,圆明园经英法联军的洗劫和八国联军的焚掠,其胜景已荡然无存。
【注】①胤禛(yìn zhēn):清朝雍正皇帝。
(1)结合第②段,概括说出为什么圆明园是“园林艺术杰作”。(限26字以内)
(2)结合第③段,说说“叠山理水手法”在圆明园的园林建造中是如何体现的。
(3)作者在文中引用“谁道江南风景佳,移天缩地在君怀”,意在说明什么?
三、语言表达
14.学校准备出一期以“走进博物馆,阅读文物的前世今生”为主题的校刊,为帮助同学们了解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校刊编辑部打算为文物创编迷你剧本。
请你参照示例,根据背景资料,发挥想象,为下面的文物设计一段内心独白,讲述它的“前世故事”。(100字左右)
示例:越王勾践剑
背景资料:公元前494年,吴越交战,越国败,越王勾践屈身侍吴。归国后勾践卧薪尝胆以图自强,经过漫长艰辛的准备,最终实现复仇强国之梦。
内心独白:我是一把君王剑。我的王,勾践,曾是世人眼中的失败者,而我也曾是一把属于失败者的剑。我的王,你与越国子民同在,励精图治,自强不息;我,与你同在,卧薪尝胆,一心雪耻。越地长歌不散,我翘首以盼!
【文物】《清明上河图》画卷
背景资料:《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存世精品。画面从郊区铺陈到集市,描绘了九百多年前北宋都城汴京的繁华与汴河两岸自然风光的优美。画中人物众多,涉及各行各业,各色人物衣着不同,神情气质也各异;所绘景物大至原野、河流、城郭,小到摊贩上的陈设货物、招牌文字,丝毫不失。
15.学习了《梦回繁华》一文后,同学们对《清明上河图》兴趣倍增,为此,班级拟开展以“走进《清明上河图》,感悟传统文化精华”为主题的语文活动,请你参加并解决下列问题。
(活动一:画卷前世)
(1)有位同学写了一段《清明上河图》的独白,其中的画线句子有语病,请按照要求帮助他修改。
(A)我是为大宋盛世代言说话的精美画卷,北宋都城汴京的繁华就由我来向你描绘。看那汴河两岸,风光无限,热闹非凡;(B)看集市商贩的吆喝声,仿佛还在耳畔。九百年前张择端眼中的安居乐业,听我向你娓娓讲述。
①(A)句语意重复,可将“ ”删去。
②(B)句前后搭配不当,可将“ ”改为“ ”。
(2)请根据下面的《清明上河图》(局部),在横线上补写一句话。
《清明上河图》可以说是宋朝社会的一部“小百科全书”, ;从市面中的酒旗招展,我们也可以想象北宋东京酒楼业的发达;《清明上河图》画出的毛驴与骡子比马匹多得多,亦是宋朝缺乏马匹的真实写照。
(3)请给下面的新闻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
人民网香港2019年7月29日电(记者 陈然) 气势恢宏的“盛世长卷”、原汁原味的宋朝工艺、妙趣横生的互动体验……本月26日,形式新颖的《清明上河如图.0》数码艺术香港展在香港亚洲国际博览馆正式开幕,展期一个月。
作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及香港回归祖国22周年的系列活动之一,此次艺术展是其走出故宫、走向海外的第一站,力求通过全新的数码、文化及艺术语言,令《清明上河图》“活”起来,为香港市民带来一场展现华夏瑰宝的世界级视听盛宴。
16.关注传统文化下面一段文字表述不当,请修改。
“二十四节气”具有重要的遗产认知与继承的文化价值。这些作为指导农耕社会的生产生活的节气,对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我们,究竟意味着什么?不管人类有多伟大,最终也摆脱不了自然世界的时空限制。【A】只有顺应自然,依循自然,人类就能生活得更加愉悦。“二十四节气”的成功申遗,【B】唤醒了我们对天地应有内心的礼敬。
(1)A句中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应将“ ”改为“ ”。
(2)B句语序不当,修改后的句子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
【解析】【分析】A.跋bá;B.劲jìng;C注音正确;D.纤qiàn。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辨析汉字读音的能力。做此类题要结合平时课文中所学词语来辨析字音,要结合汉字的拼写规则来掌握字的读音,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
2.【答案】B
【知识点】同音字字形辨析;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A.筹→畴;C.遐→暇;D.御→卸。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对字形的准确掌握能力。旨在考查学生语文基础知识识记能力。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差异。只有准确理解词意,把握偏旁部首才能做好这类题目,所以还是要常翻词典,多比较、多记忆、多积累。题目中的错别字,主要是因音同或形似而错,根据各项中成语的词义判断字义,注意易错字,仔细辨析。
3.【答案】D
【知识点】近义成语适用范围对象辨析
【解析】【分析】A. 意思是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生动形象。B. 意思是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C. 摩:摩擦。踵:脚后跟。 接:碰。肩碰着肩,脚碰着脚。形容人多拥挤。D. 形容书法笔力刚劲有力,也比喻对文章或事物见解深刻、透彻。使用对象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具体语境中成语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
4.【答案】B
【知识点】作家作品;作品的基本内容;作品的艺术特色
【解析】【分析】ACD说法正确。B.“南宋风俗画”有误,应为北宋。
故答案为:B
【点评】此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积累。考查时一般会涉及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的基本知识。解答这类题目,要求学生熟记学过的名家名篇及基本的介绍。解题时需细心对比,防止张冠李戴,时代混淆等。
5.【答案】C
【知识点】句子排序
【解析】【分析】通读句子可知,文段主要介绍了中国画与西洋画的不同。由“例如”“又如”“再如”可知,此三句的顺序应为①③⑤。而这三句中的“脸与背景的界线”“鼻与脸的界线”等是②中“代表两个物象的界线”的具体体现,故①③⑤应在②后。由此即可判断答案为C。
故答案为:C。
【点评】解答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多种,其中逻辑顺序最为复杂,有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
6.【答案】D
【知识点】举例子
【解析】【分析】D项,“如”后是在举例子,“分类别”应改为“举例子”。
故答案为: D。
【点评】本题考查辨析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下定义,打比方等,结合具体内容来辨析即可。
7.【答案】D
【知识点】成分残缺;重复啰嗦;用词不当
【解析】【分析】A项中的句子成分残缺,缺少主语。
B项中,“大约”与“左右”语义重复。
C项中,“避免不再发生”指的是“一定让它发生”,属双重否定使用不当。
故答案为: D。
【点评】解答此题,可结常见病句的类型,通过读句子,理解句意,辨析作答。
8.【答案】D
【知识点】成分残缺
【解析】【分析】“通过……使”缺主语,排除A项;该画“从未正式整体亮相过”,“再度”不对,排除B、C两项。
故答案为: D。
【点评】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能力。句中有并列短语时,注意句子是否存在并列不当、语序不当、搭配不当等问题。
9.【答案】(1)列数字
(2)举例子、作比较
(3)打比方
(4)引资料
【知识点】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引材料;打比方
【解析】【分析】⑴这句话列举了《清明上河图》的长、宽的数据,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⑵这句话举出了《清明上河图》这个例子,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这句话还把《清明上河图》和北宋众多的风俗画进行对比,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⑶这句话把拱桥比作是飞虹,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⑷这句话引用《东京梦华录》中的句子,运用了引资料的说明方法。
故答案为:⑴列数字;⑵举例子、作比较;⑶打比方;⑷引资料
【点评】本题考查对说明方法的理解、分析能力。说明文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引资料等。使用说明方法是为了更准确、更具体、更生动地说明事物的特征或阐述事理。因此,解答此类试题,需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文本,理清文章思路,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或阐述的事理,抓住标志词语,确定说明方法。
10.【答案】(1)关于风筝的起源,发展、制作工艺,风筝上图案绘制的寓意等。
(2)举例子
(3)当了宋代,放风筝已经成为当时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
【知识点】概括说明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列数字
【解析】【分析】(1)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根据关键句子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即可。结合材料一“关于风筝的起源有很多说法,比如斗笠、树叶说,认为风筝的出现受到被风吹起的斗笠、树叶的启发,还有帆船、帐篷说,飞鸟说等。”得出:介绍了风筝的起源;结合“随着造纸术的发展,从唐朝开始,纸糊的风筝逐渐兴起。当了宋代,放风筝已经成为当时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明清时期,风筝的制作技艺、装饰技艺得到空前发展。”得出:介绍了风筝的发展史和风筝的制作技艺、装饰技艺;结合材料二“风筝上绘制的图案十分丰富,它们往往寄寓人们追求幸福的愿望”得出:介绍了风筝上图案和绘制的寓意。然后综述即可。
(2)要求学生掌握常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结合“以‘福燕’为代表的传统北京沙燕风筝,整个翅膀上都画满经过美化的蝙蝠。”分析:举“福燕”为代表的传统北京沙燕风筝为例,说明了中国人就常把它作为象征“福”的吉祥图案绘制在风筝上。故采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3)要求学生结合材三的内容分析。首先概括出材料三的内容是介绍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人们的在放风筝,看风筝的情景。然后仔细阅读材料一。找出相应的句子即可。印证了材料一中“到了宋代,放风筝已经成为当时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这句话。
故答案为:⑴ 关于风筝的起源,发展、制作工艺,风筝上图案绘制的寓意等。
⑵举例子
⑶ 当了宋代,放风筝已经成为当时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
【点评】(1)这道题考查的是提炼概括信息的能力。回答这类题,先要学会定位,找到问题的答案大致在哪些段落;接着进行筛选,尽量从材料中筛选一些关键词句出来;最后再组织答案。语言表述一定要简洁准确。
(2)本题考查对说明方法的分析能力。解答时要知道说明方法的种类:分类别,下定义、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要知道每种说明方法的标志,做题时首先要了解说明文的常用说明方法及特征,然后根据文字信息来判断使用的说明方法。
(3)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此题比较容易,只要能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语境就能很顺利地找到答案。
11.【答案】(1)“清明坊”;“清明盛世”。
(2)①由名画《清明上河图》引出说明对象——《清明上河图》的命名之谜,②用疑问引出下文,引发读者思考;③激发读者兴趣。
(3)列数字、作比较。列出具体的数字,把《清明上河图》中的人物与三部中国古典小说中出现的人物作比较,具体有力地突出了《清明上河图》中人物之多,可见《清明上河图》是画中的精品。
(4)逻辑顺序。首先点明说明对象——《清明上河图》的命名之谜;接着通过专家考证具体介绍《清明上河图》名字的三种由来;最后指出《清明上河图》名字的现实意义。
【知识点】概括说明内容;文章开头及其作用;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逻辑顺序
【解析】【分析】(1)文中第③段指出了关于“清明”的第一种观点,即清明节。第⑦段和第⑨段分别介绍了关于“清明”的另外两种观点,根据文句进行概括即可。
(2)结合首段的一般作用和文章具体内容分析即可。
(3)由“一千六百多”可判断出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由“比……都要多”可判断出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然后结合说明内容分析表达效果即可。
(4)首先要指出说明顺序,然后概括说明内容,分析各部分是如何体现这一说明顺序的。
答案为:⑴“清明坊”;“清明盛世”;
⑵①由名画《清明上河图》引出说明对象——《清明上河图》的命名之谜,②用疑问引出下文,引发读者思考;③激发读者兴趣;
⑶列数字、作比较。列出具体的数字,把《清明上河图》中的人物与三部中国古典小说中出现的人物作比较,具体有力地突出了《清明上河图》中人物之多,可见《清明上河图》是画中的精品;
⑷逻辑顺序。首先点明说明对象——《清明上河图》的命名之谜;接着通过专家考证具体介绍《清明上河图》名字的三种由来;最后指出《清明上河图》名字的现实意义。
【点评】⑴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作答此类问题,一定要认真读题,仔细分析文本内容。根据题目的要求,结合文本中的关键性提示语句即可作答;
⑵本题考查第一段的作用。说明文以事例或生活现象开头,其作用一般可以从提出说明对象、激发阅读兴趣、引出说明内容、丰富文章内容等方面来概括;
⑶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解答此题首先要了解说明文的常用说明方法及特征,然后根据文字信息来判断,根据文段内容从说明了事物什么特征,说明什么问题方面来表达其作用;
⑷本题考查学生对说明顺序的理解和把握。方法:说明文的顺序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都有比较明显的标志词,所以本文采用的是逻辑顺序。结合思路分析即可。
12.【答案】(1)《清明上河图》。
(2)作者是按照“开卷处——中段——后段”的顺序来介绍的。由“画面开卷处描绘的是汴京近郊的风光”“画面中段是汴河两岸的繁华情景”“后段描写汴梁市区的街道”可以看出。
(3)不多余。结构上,引出下文对《清明上河图》的介绍;内容上,介绍了这幅画的创作背景,加深了对这幅画创作意义的认识和理解。
(4)不能删去。“相传”是长期以来互相传说的意思,去掉以后,就成了“《西湖争标图》为他所画”,可能与事实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5)绘画技艺高超;见证了北宋时期的繁荣景象,揭示了社会生活状况,极具历史价值。
(6)内容凝练、丰富,形式整齐,节奏鲜明,使文章语言典雅而富有韵味。
【知识点】把握说明对象;概括说明内容;说明文语言分析;分析说明对象特征
【解析】【分析】(1)作者是按照开卷--中段--后段的顺序介绍《清明上河图》的,即可判断说明对象是《清明上河图》。
(2)本题考查说明顺序的分析。由“画面开圈出描绘的是汴京近郊的风光″“画面中段是汴河两岸的繁华情景”“后段描写汴京市区的街道”可以看出,作者是按照开卷--中段--后段的空间顺序来介绍的。
(3)本题考查文章开头段作用的分析。本文开头介绍了这幅画的创作背景,引出下文对《清明上河图》的介绍。
(4)不能删去;“相传”指长期以来相互传说,并不一定是事实,如果去掉变成了肯定的现实,与事实不符。“相传”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谨性。
(5)根据最后一段的介绍可知,《清明上河图》不仅绘画的技艺高超,而且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状况,也为12世纪中国城市生活状况留下的重要形象资料。
(6)本题考查赏析语言特点。细读文本可知,者在描绘《清明上河图》的画面时,使用了大量的四字短语。大量四字短语的使用,形式整齐,节奏鲜明,而内容精炼丰富,使文章的语言富有韵味。
故答案为:(1)《清明上河图》;
(2)作者是按照“开卷处--中段--后段”的顺序来介绍的。由“画面开卷处描绘的是汴京近郊的风光”“画面中段是汴河两岸的繁华情景”“后段描写汴梁市区的街道”可以看出;
(3)不多余。结构上,引出下文对《清明上河图》的介绍;内容上,介绍了这幅画的创作背景,加深了对这幅画创作意义的认识和理解;
(4)不能删去。“相传”是长期以来互相传说的意思,去掉以后,就成了“《西湖争标图》为他所画”,可能与事实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5)绘画技艺高超;见证了北宋时期的繁荣景象,揭示了社会生活状况,极具历史价值;
(6)内容凝练、丰富,形式整齐,节奏鲜明,使文章语言典雅而富有韵味。
【点评】⑴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说明对象的判断,找说明对象要注意:一看标题,二看首尾;
⑵说明顺序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时间顺序:有表示时间的词语,空间顺序根据方位词判断,逻辑顺序由主而次、由现象到本质、由原因到结果、由个别到一般(或由一般到个别)、由抽象到具体、由整体到局部(或由局部到具体)等;
⑶本题考查了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语段作用的能力。说明文以事例开头,其作用一般可以从提出说明对象、激发阅读兴趣、引出说明内容、丰富文章内容等方面来概括;
⑷本题考查分析说明文语言特点的能力。首先表明观点,然后加点词语句中意思,然后说明去掉后变化,最后表明“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谨性”。
⑸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掌握。信息的筛选、分析、提取这类题,做题时,应首先明确信息筛选的方向,有了明确的目的,就有了筛选的范围和标准;
⑹对说明文语段的作用的分析,需要从以下三个角度思考:(一)从结构方面考虑:①首段:引出说明对象,领起下文;②中间段:承上启下;③结尾段:总结全文或前文,呼应开头。(二)结合具体的说明内容来谈;(三)结合说明方法来谈。特别提示:说明文若在开头或中间叙述有关的故事,还可以使说明文更生动,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13.【答案】(1)融我国古典造园传统和欧洲园林建筑形式为一体。
(2)①散布园内的山、岗等皆叠石聚土而成。②河湖水系经布设河道串联水面而成。③山、岗等与水系结合,划分自然空间。
(3)圆明园(每个空间)是江南水乡的精炼再现。
【知识点】概括说明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分析说明对象特征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根据第二段中的“它继承我国3000多年的优秀造园传统,借鉴了欧洲园林的建筑形式,融不同风格的园林建筑为一体。“可概括为:融我国古典造园传统和欧洲园林建筑形式为一体。
(2)本题考查筛选信息。根据第三段中的“叠石而成的假山,聚土而成的岗、阜、岛、桥、堤散布于园内““环曲潆流的河道把这些大小水面串联为一个完整的河湖水系““它们与水系相结合,把全园划分为山复水转、层层叠叠的近百处的自然空间。“可提炼概括作答。
(3)本题考查筛选信息。根据第三段中的“其本身就是烟水迷离的江南水乡的精炼再现,“可提炼作答。
故答案为:(1)融我国古典造园传统和欧洲园林建筑形式为一体;
(2)散布园内的山、岗等皆叠石聚土而成;河湖水系经布设河道串联水面而成;山、岗等与水系结合,划分自然空间;
(3)圆明园(每个空间)是江南水乡的精炼再现。
【点评】⑴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提取,信息的筛选、分析、提取这类题,做题时,应首先明确信息筛选的方向,有了明确的目的,就有了筛选的范围和标准;其次是正确理解所找信息的内涵,从而进行恰当取舍,避免有所偏颇或答非所问;
⑵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文章中的关键语句,根据题目的要求,即可作答;
⑶本题考查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在文中找到对应的句段即可作答。
14.【答案】内心独白:我是为大宋盛世代言的精美画卷,北宋都城汴京的繁华由我来向你描绘。看那汴河两岸,风光无限,热闹非凡;看那集市商贩,吆喝声仿佛还在耳畔。九百多年前张择端眼中的安居乐业,听我向你娓娓讲述。
【知识点】微写作(片断写作)
【解析】【分析】内心独白应从《清明上河图》画卷的角度来写,可结合背景资料中的相关描述和画面内容等。
故答案为:内心独白:我是为大宋盛世代言的精美画卷,北宋都城汴京的繁华由我来向你描绘。看那汴河两岸,风光无限,热闹非凡;看那集市商贩,吆喝声仿佛还在耳畔。九百多年前张择端眼中的安居乐业,听我向你娓娓讲述。
【点评】阅读示例,可见是以文物为第一人称,以独白的形式讲述自己的经历,并在结束部分适当抒情。然后从所给的两个材料中根据自己的喜好与写作能力,选择其中之一,进行仿写即可。
15.【答案】(1)①说话;②看;听
(2)(示例)从汴河上的舟楫往来,我们可以想见宋代汴河漕运的繁华 (活动二:画卷今生)
(3)古画“活”起来——《清明上河图3.0》亮相香港
【知识点】图表信息;新闻概括;搭配不当;重复啰嗦
【解析】【分析】(1)答题时,根据题干提示进行修改。①“代言”的意思是“代表某阶级、集团或商品等发表言论或做宣传”,这里与“说话”重复;可将“说话”删去。②“看”与“吆喝”搭配不当,可将“看”改为“听”。
(2)答题时,可以先抓住画卷所描绘的舟楫往来的景象,再仿照“从市面中的酒旗招展,我们也可以想象北宋东京酒楼业的发达”的句式进行描述。如:从人们的穿着打扮,我们可以想见宋代日常生活的富足。
(3)答题时,先抓住导语“本月26日,形式新颖的《清明上河图3.0》数码艺术香港展在香港亚洲国际博览馆正式开幕,展期一个月”,再结合新闻的主体内容,扣住“《清明上河图》‘活’起来”,在此基础上作答即可。
故答案为:⑴ ①说话
②看
听
(示例)从汴河上的舟楫往来,我们可以想见宋代汴河漕运的繁华 (活动二:画卷今生)
⑵ (示例)从汴河上的舟楫往来,我们可以想见宋代汴河漕运的繁华 (活动二:画卷今生)
⑶ 古画“活”起来——《清明上河图3.0》亮相香港。
【点评】⑴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筋脉梳理法。所谓筋脉梳理法,就是划分句子成分法,即运用语法手段,先理出句子的主干,审查句子主干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或残缺等错误,再清理句子枝叶,仔细审查修饰成分内部是否有毛病以及与中心语的搭配是否得当。句子的病因大概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逻辑错误、结构混乱、表意不明、成分多余或残缺。修改方法是补法,删法和换法,运用这些方法进行修改即可。
⑵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解答时,要认真观察图案以及文字,分别诠释图案、文字的内涵。介绍图案部分时,应抓住图案的构成要素及寓意进行介绍;介绍文字时,应抓住文字内容和形式上的独特之处进行介绍;写图案寓意则是透过图画的内容来解释图画表现的主旨。
⑶本题考查提炼新闻标题的能力。新闻标题的提炼主要方法是:第一,只保留事实核心部分,省略其他部分;第二,只保留事情发展结果,省略不必要的过程与细节;第三,省略消息来源;第四,省略不必要的议论;第五,省略不必要的事实成分,如时间、地点、具体名称等。
16.【答案】(1)就;才
(2)唤醒了我们内心对天地应有的礼敬
【知识点】语序不当;用词不当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修改病句。细读A句可知应将“就”改为“才”;
(2)“唤醒了我们对天地应有内心的礼敬”语序不当,应改为“唤醒了我们内心对天地应有的礼敬”。
故答案为:⑴就;才;
⑵唤醒了我们内心对天地应有的礼敬。
【点评】⑴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先通读全文,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⑵‘修改病句的三个步骤:①读句子、理句意。②查排审、找病因(找病因很重要)。③改句子、保原意(改得少、改得巧)。结合具体语境分析,谨慎作答。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