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导入新课
城市危楼爆破
矿
山
采
石
这些都离不开炸药,它是由“炸药大王”瑞典科学家诺贝尔发明的。
诺贝尔经营炸药生产,积累了巨大财富。但终身未娶、无儿无女,晚年立下遗嘱,将全部不动产进行投资,作为基金,设立诺贝尔奖金。他逝世后,诺贝尔奖基金会每年以其利息(约20万美元)奖给前一年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方面对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的人士。这就是诺贝尔奖,于1901年第一次颁发。这就是诺贝尔奖。
每年12月10日颁发诺贝尔奖。诺贝尔奖的候选对象由世界各国的科学院、大学和前获奖者推荐。诺贝尔奖包括一枚金质奖章、一本获奖证书和一笔奖金。
导入新课
导入新课
活动:认一认图片中的人物,
2015年10月5日,屠呦呦因成功从植物青蒿中提取出抗疟药物——青蒿素,这种药物能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屠呦呦
导入新课
屠呦呦因为诺贝尔奖成为家喻户晓的名人,那么诺贝尔奖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呢?同学们了解诺贝尔奖吗?
关于诺贝尔奖首次颁发的时间、获得者、颁发机构、地点等等,你又了解多少呢?今天我们就从新闻《首届诺贝尔奖颁发》中寻求答案吧!
02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诺
贝
尔
03
了解课文内容,理解作者通过新闻事实传达出的观点。
理清课文的新闻要素,了解消息在写作方式和语言等方面的主要特点。
学习消息的“倒金字塔结构”。
读标题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第一届
以 诺贝尔名字命名的奖项
授予
标题概括了消息的主要内容,也表明了此次颁奖的意义。
读作者
诺贝尔于1833年10月21日出生于斯德哥尔摩,1866年发明安全炸药。他先后在瑞典、德国、法国、英国和意大利从事爆炸技术和合成物质研究,一生共获得350多项发明专利,积累了一笔很大的财产。1896年12月10日,诺贝尔病卒于意大利。
读课文
读准字音
点它开始朗读
瑞典( ) 挪威( ) 诺贝尔( )
颁发( ) 渗透( ) 遗嘱( )
巨额( ) 仲裁( )
ruì
nuó
nuò
bān
shèn
zhǔ
é
zhònɡ cái
(chuànɡ)创作
(chuānɡ)创伤
(yí)遗嘱
(wèi)遗之千金
创
遗
多音字
明词意
颁发:授予(勋章、奖状、证书等)。
建树:建立的功绩。
渗透:液体从物体的细小空隙中透过。
仲裁:争执双方同意的第三者对争执事项做出决定,
如国际仲裁、海事仲裁、劳动仲裁等。
遗嘱:人在生前或临死时对自己身后事如何处理用
口头或书面形式所做的嘱咐。
研读课文
按照消息倒金字塔结构,理清课文思路
第一部分(第1段):导语。概述了消息的主要内容,交代了颁奖人和颁奖单位,并点明诺贝尔奖获得者应具备的条件。
第二部分(第2、3段),主体。具体介绍了首届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情况和诺贝尔奖颁发的机构、时间、地点。
第三部分(第4段),背景。介绍诺贝尔奖金的来源,补充说明资金管理权和诺贝尔奖评议权的分离。
研读课文
1.“路透社斯德哥尔摩1901年12月10日电”属于这则消息的哪部分? 有什么作用?
电头。点明了通讯社,发稿的地点、时间。表明消息报道及时,内容真实。
研读课文
2.这则消息的导语交代了哪些内容?
概述了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事实,交代了诺贝尔奖的颁奖人、颁奖单位,点明了获奖者应具备的条件。
研读课文
3.为什么要把和平奖的获得者单独列出来?
把和平奖的获得者单独列出来,体现了诺贝尔奖对和平事业的重视。
研读课文
4.第2段是从哪些方面对首届诺贝尔奖的获得者进行概述的?有什么作用?
一一列举了他们的国籍、姓名、所获奖项和主要成就(帕西的国籍为法国,文中未写)。体现了消息准确、翔实的特点。
深入探究
5.最后一段交代了什么内容?
这一段交代了消息的背景,介绍了诺贝尔奖金的来源,补充说明资金管理权和诺贝尔奖评议权的分离,借此表现诺贝尔奖的公正与权威。
深入探究
本文最后特别说明资金管理权和诺贝尔奖评议权的分离,有何用意?
资金管理权和诺贝尔奖评议权的分离能够有效保证诺贝尔奖评奖的公正性。公正性是权威性的基础(诺贝尔奖一百多年来形成的权威性,与这一制度密切相关)。就当时而言,诺贝尔奖只是首次颁发,特别需要强调其权威性,但如果明确写出,需要大量文字(如介绍评奖者的专业水准和道德操守),这并非消息所能承担的,因此,作者巧妙地利用消息的背景来突出诺贝尔奖的公正与权威,既客观,又简洁。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导语
主体
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今天首次颁发了诺贝尔奖。
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奖项和所做贡献
颁奖机构、颁奖时间和地点
背景
奖金来源、资金管理权和评奖权分离
板书设计
观
看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