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1.1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1.1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学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7-14 12:09: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1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新闻的特点。
2.能根据新闻的特征理清内容、结构,体会语言的真实准确。
3.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
学习重难点
1.了解新闻的特点。
2.领会本文短小精粹、一气呵成的语言特点,以及作者的情感。
学习过程
一、预习新课
这是毛泽东同志1949年4月22日亲自为新华社撰写的一篇消息,是我国新闻报道的经典之作。
面对我三十万大军南渡长江的重大事件,作者举重若轻,挥动如椽之笔,仅用193字就写出了它的基本情况,及时地向全世界报道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挥师南下、势如破竹的事实。消息文字简洁,语言凝练,平实中显示出宏大的气势。消息以叙述展开,其中穿插白描:“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寥寥十二字,就勾勒出了三十万大军南渡长江的壮阔场面,让人如临其境,如见其形。
二、导学基础知识
作者简介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湖南湘潭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理论家、诗人、书法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及领袖,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主要作品有《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等论文,《沁园春雪》《七律长征》《清平乐六盘山》等诗词。
写作背景
1948年底到1949年初,随着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蒋介石赖以进行内战的军事力量基本丧失殆尽,国民党政权摇摇欲坠。蒋介石并不甘心失败,他一方面玩弄“和谈”阴谋,一方面收缩兵力,在长江南岸加强防线。中国共产党愿意在惩办战争罪犯、废除伪宪法和伪法统等八项条件下同国民党政府进行和平谈判。1949年4月1日,中共代表团和国民党政府代表团在北平开始谈判。经多次商谈,中共代表团在4月15日将和平修正案送交国民党代表团。4月20日,国民党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谈判宣告破裂。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本文是1949年4月22日人民解放军渡江战役取得胜利后,毛泽东亲自写的一篇新闻稿。
三、导读理解
1.请简要赏析这则消息的标题。
明确:标题简明地概括了消息的主要内容。“胜利”一词表达了作者自豪喜悦的感情。事件陈述激发了读者深入阅读的兴趣。
2.这则消息的主体部分是什么?它与导语有什么关系?
明确:从“渡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到文章结束。更具体详尽地解说了导语的内容。
3.找出文中描写敌我双方的词语,分析这些词语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描写敌方的词语:“军无斗志”“纷纷溃退”。描写我方的词语:“摧枯拉朽”“万船齐放”“直取”“突破”“占领”“进击”“英雄式的战斗”。这些词语表达了作者对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的赞扬,同时暗示了战局发展必定是我军风卷残云,敌军一溃千里。
自我检测
1.填空。
消息的结构一般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个部分。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必不可少的三个部分。_________是消息内容的提要,除了正题之外,还可以在前面加_________或在后面加_________。_________部分是简明地概括报道的事实或中心。_________部分要具体展开事实或进一步突出中心。
2.《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这则消息的导语是哪一句?导语包括了哪四个要素?
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二日)
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时电 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渡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
(1)“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时电”属于消息的哪一部分?有什么作用?
(2)“长江风平浪静”有什么含意?
(3)“不到二十四小时”说明了什么?
(4)赏析文中加粗词语的表达效果。
(5)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作者是如何表现人民解放军“英雄式的战斗”的。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标题 导语 主体 背景 结语 标题 导语 主体 标题 引题 副题 导语 主体
2.答案:导语是: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包括的四个要素:①人物(人民解放军);②时间(二十一日);③人数(三十万);④事件(渡过长江)。
3.答案:(1)电头。作用:交代了通讯社名称及发消息的点、时间;表明消息报道及时,材料真实、可靠。
(2)“风平浪静”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描写,更包含了抒彩,说明我军攻势锐不可当,没有遭遇顽强抵抗。
(3)说明时间短,表明我军进军神速,气势锐不可当,而敌军很快溃退的事实。
(4)运用一系列动词准确地写出了我军进攻情况,凸显了我军的攻势猛烈,势如破竹。
(5)作者先用“国民党反动派……纷纷溃退”从侧面衬托我军的英勇善战;接着又用“我军……进击中”从正面描写我军的锐不可当之势,表现人民解放军“英雄式的战斗”。
解析:(1)答题时首先要明确电头的概念,然后根据电头所含内容答出电头的作用即可。
(2)答题时既要分析“风平浪静”表面的意思,也要分析其深层次的意思。从上文的“军无斗志,纷纷溃退”中可以看出我军的锐不可当之势,进而可推知“风平浪静”深层次的意思。
(3)这是一个表示时间段的短语,说明时间短,结合我军和敌军的战况分析其体现的内容即可。
(4)答题时要结合词语的词性、语境,分析其表现出的人民解放军进攻的特点。
(5)文章主要运用侧面衬托和正面描写来表现人民解放军“英雄式的战斗”,答题时要分别从文中找出相关内容并分析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