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的 跨 区 域 调 配 对区 域 发 展 的 影 响
第 二 节
“我可不能
空手去!”
“带什么好呢!”
——
课堂导入:阿凡提
葡萄干
切糕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神秘
气体
西气东输
求资源
我有资金
但我急需资源
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很不均匀
自然资源一般不具有流动性
区域间的发展水平不平衡
各区域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该区域所拥有的自然资源往往不匹配
必须进行
资源跨区域调配
求资金
我有资源
但我需要转化成资金
图示内容反映了什么具体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矛盾?
水资源
煤炭
石油
天然气
你知道它们在我国资源有什么分布特点吗?
水能资源
我国水资源分布
一、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与人口和经济格局是否匹配?
我国水能资源分布
水能资源的空间分布与人口和经济格局是否匹配?
水能资源:集中在西南
70%
西南
12.5%
西北
9.5%
中南
4.4%
华东
1.8%
东北
1.8%
华北
煤炭
我国主要大煤矿的分布
主要大煤炭的空间分布与人口和经济格局是否匹配?
我国主要油气田的分布
油气田的空间分布与人口和经济格局是否匹配?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很不均匀
区域间的发展水平不平衡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很不均匀,存在明显的资源富集区和贫乏区,自然资源产品的生产地具有一定的集中性。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区域间的发展水平不平衡,一些区域由于经济和人口的集聚,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大,也会出现严重的资源短缺。
上海
新疆
陕西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资源优势
资金优势
我国大型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二
西气东输
西气东输工程概况
壹
2000年2月国务院第 一次会议批准启动“西气东输”工程,这是仅次于长江三峡工程的又一重大投资项目,是拉开“西部大开发”序幕的标志性建设工程。
西气东输工程的概况
一期工程
2002-2004
二期工程
2008-2012
三期工程
2012-2014
南京港华东阳门站(西气东输南京第一站 )
南京港华自2003年成立以来,抓住"西气东输"和"川气东送"契机,经过几年发展,客户数由公司成立初期的36万户激增到100万户,管网长度从900公里增加到2400公里,燃气销售量从1亿立方米增加5亿立方米。
南京市2005-2010天然气供应与使用情况
南京市2000~2010煤气供应与使用情况
塔什干
(乌兹别克斯坦)
乌鲁木齐
轮南
哈密
霍尔果斯
库尔勒
中卫
靖边
西安
南京
上海
南昌
广州
独山子
鄯善
赣州
樟树
枣阳
武威
酒泉
输气管道建设
油气开发建设
用户管网建设
概况
塔什干
(乌兹别克斯坦)
乌鲁木齐
轮南
哈密
霍尔果斯
库尔勒
中卫
靖边
西安
南京
上海
南昌
广州
独山子
鄯善
赣州
樟树
枣阳
武威
酒泉
120亿m3/年
补充站
300亿m3/年
{638B1855-1B75-4FBE-930C-398BA8C253C6}
起始
终点
一线
新疆轮南
上海
二线
中亚油田(霍尔果斯)
广州、
上海
三线
中亚油田(霍尔果斯)
福建、
广州
概况
塔什干
(乌兹别克斯坦)
乌鲁木齐
轮南
哈密
霍尔果斯
库尔勒
中卫
靖边
西安
南京
上海
南昌
广州
独山子
鄯善
赣州
樟树
枣阳
武威
酒泉
120亿m3/年
300亿m3/年
概况
补充站
新疆
甘 肃
宁夏
陕
西
河 南
安徽
江苏
湖 北
江西
广东
霍尔果斯口岸
广州
轮南
上海
山西
概况
一线工程:轮南→上海(新→甘→宁→陕→晋→豫→皖→苏→沪)
二线工程:霍尔果斯→广州(新→甘→宁→甘→陕→豫→鄂→赣→粤)
轮南
上海
塔里木盆地
河西走廊
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塔里木盆地
河西走廊
秦岭
长江中下游平原
东南丘陵
珠江三角洲
霍尔果斯口岸
广 州
一线和二线工程所经过的地区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工程穿过的主要地形区
一线:塔里木盆地―吐鲁番盆地—河西走廊—宁夏平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二线:准噶尔盆地—河西走廊—宁夏平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江汉平原—鄱阳湖平原—江南丘陵—华南丘陵—珠三角
概况
地形区:塔里木盆地、河西走廊、宁夏平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江淮平原、太湖平原等;跨我国地势的第二和第三级阶梯。
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亚热带季风气候
自然带:温带荒漠、草原,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西气东输三线工程简介
西气东输三线工程全线包括1干8支3库1LNG应急调峰站。干支线沿线经过新疆、甘肃、宁夏、陕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和广东共10个省、自治区,干线、支线总长度为7378公里。干线设计压力12~10兆帕,管道直径1219毫米/1016毫米,设计输量300亿立方米/年。西气东输三线的主供气源为新增进口中亚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三国天然气,补充气源为新疆煤制天然气,其中,新增进口中亚天然气250亿立方米/年,新疆伊犁地区煤制天然气50亿立方米/年。
西气东输三线将中亚天然气和新疆煤制天然气输往沿线中西部、长三角和东南沿海地区,对进一步构建完善中国西北能源战略通道和天然气骨干管网,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有效缓解中国中南和东南沿海各省天然气供需紧张的矛盾,促进能源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保障沿线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节能减排,以及有效提高我国天然气供应调配灵活性、保障供气安全,均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还可深化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为新疆煤制天然气提供外运通道,带动当地相关产业发展和当地资源的转化利用,促进新疆跨越式发展。
西气东输三线建成后,每年可向沿线市场输送300亿立方米天然气,可使天然气在中国一次能源中的消费比重提高1%,每年可替代煤炭768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3亿吨、二氧化硫144万吨、粉尘66万吨,对完成国家“十二五”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改善大气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西气东输三线工程建设优先采用国产设备和材料,作为大功率压缩机、大口径阀门等长输管道关键设备国产化的依托工程,将带动中国钢铁、装备、机械、电子、冶金等相关行业发展,对稳定增长、调整结构将发挥重要作用。
供气源:中亚(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
输往地区:沿线中西部、长三角和东南沿海地区
西气东输三线工程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线路工程
一线
二线
三线
气源地
新疆塔里木气田
中亚气田
中亚气田、新疆
输入地
上海
广东
福建、广东
经过的省级行政区
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上海
新疆、甘肃、宁夏、陕西、河南、湖北、江西、广东
新疆、甘肃、宁夏、陕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广东
经过的地形区
塔里木盆地、吐鲁番盆地、河西走廊、宁夏平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准噶尔盆地、河西走廊、宁夏平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珠江三角洲
准噶尔盆地、河西走廊、宁夏平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珠江三角洲
跨越河流
跨越黄河、长江
概况
怎 么 运?
天然气
为什么选择这种交通工具作为天然气的运输工具?
1、天然气是流体,可以在密闭管道中运输,连续性强;2、使用管道可以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维护费用;3、更加安全,降低充装损耗;4、货物运量大
缺点:需要专门铺设管道,投资大、灵活性差
轮 南
上 海
中宁市
靖边市
长垣市
哈密市
鄯善县
嘉峪关市
轮南到嘉峪关市段,中宁市到郑州市段都出现了明显的弯曲,原因是什么?
轮南到嘉峪关市段:为了经过更多的城市
中宁市到郑州市段:为了扩充气体来源
仪征市
一 线 工 程
二 线 工 程
嘉峪关市
酒泉市
武威市
中宁市
为什么一线二线工程都选择经过河西走廊,而不是直线距离更接近的柴达木盆地呢?
1、可以经过更多的城市
2、河西走廊无山脉的阻挡,
海拔比较低
西气东输一线和二线工程的市场各是哪里?
西气东输的输气管道恰好需要通过新疆阿尔金山—罗布泊野双峰驼自然保护区。双峰野骆驼是一种十分珍贵的濒危物种,目前全世界仅存不到八百头。
国家目前已经决定,西气东输管线为野骆驼让路,改道而行。使管线长度增加了近十公里,而西气东输管线的平均造价是一公里一千万人民币。为了那不到八百头的野骆驼,西气东输管线从账面上多花了上亿元。
西气东输管线为野骆驼让路
塔什干
(乌兹别克斯坦)
乌鲁木齐
轮南
哈密
霍尔果斯
库尔勒
中卫
靖边
西安
南京
上海
南昌
广州
独山子
鄯善
赣州
樟树
枣阳
武威
酒泉
补充天燃气
扩大消费市场
线路弯曲考虑的因素:
地形、气源地、消费市场、河流
西气东输工程线、二线、三线工程的起点与终点西气东输工程管道建设的主要自然障碍有哪些?
①输气距离远,线路较长,工程量大
②经过西部干旱半干旱区,生态环境脆弱
③经过不同的地势阶梯,地势起伏较大,地貌复杂
④跨越高山峻岭、大江、大河
工程的实施过程中还应考虑到什么?
?管道沿线地貌示意
1、工程的实施过程中还应考虑到什么?
沿线生态脆弱,地形崎岖,地质地貌复杂,不利于工程建设,应采用管道,但应主要保护环境
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贰
西气东输
东部
经济发达,能源需求大
能源相对贫乏,使经济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
16.2%
原煤
44%
原油
18.2%
天然气
能源生产
19.1%
西部
32.2%
中部
48.7%
东部
能源消费
东部:生产量 消费量
<
从我国的能源生产和消费分布来看,我国的能源生产与消费是否匹配?
西部
经济水平限制
能源得不到充分利用
24.9%
原煤
24.8%
原油
71.3%
天然气
能源生产
19.1%
西部
32.2%
中部
48.7%
东部
能源消费
中西部:生产量 消费量
>
从我国的能源生产和消费分布来看,我国的能源生产与消费是否匹配?
东部
经济发达,能源需求大
能源相对贫乏
原因1: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
西部
经济水平限制
能源得不到充分利用
▋我国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读图思考】
从1980年到2015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变化有什么样的特征?
以煤炭为主,一直占到60%以上。
▋我国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原因2: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提高天然气的消费比重
固体废弃物污染
排放SO2,形成酸雨
可吸入颗粒物污染(PM10)
造成交通压力
能源消费
(中国)
70.4%
煤炭
3.3%天然气
▋煤炭和天然气对比
农民自制气囊盗取天然气
天然气输气管爆炸充起百米火柱
能源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
西 部 经 济 带
青海气区
新疆气区
陕甘宁气区
川渝气区
东 部 经 济 带
从图中观察中国四大气区分布有什么特点?
小东,我有四个气区哦!!!
好的,你别拽!
塔里木盆地
准噶尔盆地
柴达木盆地
鄂尔多斯高原
四川盆地
我国天然气分布
战略重点在西部
天然气分布特征:西多东少,北多南少;
四大气区:新疆、青海、川渝、鄂尔多斯;
油气发展战略:稳定东部,发展西部。
塔里木
盆地
准噶尔
盆地
柴达木
盆地
鄂尔多
斯高原
四川
盆地
我国天然气分布示意图
原因3:今后,我国油气资源开发重点在西部
战略重点在西部
四大气区:新疆(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青海(柴达木盆地) 、川渝(四川盆地) 、陕甘宁(鄂尔多斯);
油气发展战略:稳定东部,发展西部。
天然气开发与东西
分布不均的矛盾
从图中观察,我国东西部天然气的开采量有什么问题?(注:颜色越深代表天然气的开采量越少,储量越多。)
目前东北、华北地区的主力油田开采已经到了中后期,增产难度比较大,东部地区油气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大庆油田7年内拟年均减产7%以延长油田经营寿命
国土资源部网站消息,占国内石油产量约1/3的中国最大石油基地——大庆油田,今后7年内计划年均削减产量约7%,到2010年,原油产量降到3000万吨级水平。这意味着,这个在中国石油开采领域长期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超级油田,其原油年生产能力将比2003年减少1000多万吨。大庆油田的减产计划表明,这个30年来承担着中国石油供给最重要历史使命的“石油储备”,在现有的勘探和开采技术条件下,其已探明可采石油储量已所剩无几,面临枯竭。
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
存在地区差异
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但能源相对贫乏,
经济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
西部地区因经济水平限制,使丰富的能源得不到充分开发
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
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一直以煤炭为主,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
北煤南运给铁路和公路运输造成很大压力
具有清洁优势的天然气,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比重很低
我国油气资源开发战略重点在西部
天然气分布的总体特征:西多东少,北多南少
四大气区:新疆、青海、川渝、鄂尔多斯
油气发展战略:稳定东部,发展西部
▋我国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西部地区丰富的天然气长期得不到充分勘探、开采的原因。
自然条件
经济实力
技术
市场需求
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崎岖,交通不便,气候干旱,多沙漠戈壁,生态环境脆弱
经济落后,勘探、开发资金短缺
技术力量薄弱,缺乏相应的配套设施
人口稀少,经济落后,能源的市场需求量小
&活动 分析新疆天然气资源的开发条件
1.分析自然条件对新疆天然气开发的影响。
不利影响:深居内陆,年降水量少,河流湖泊较少,水资源匮乏;夏季炎热,冬季寒冷;风力强劲,地表干燥,植被覆盖率低,沙尘多,沙尘暴威胁大等。有利影响:多晴天,利于工程建设等
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叁
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下图说明西气东输对西部地区有哪些影响?
5.4 西气东输对西部地区发展的影响
2007-2013年新疆生产总值及增速
原来西部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是以木柴为主。现在有天然气可供利用,减少木材消耗,自然保护了珍贵的森林及其他植被。以作物秸秆为燃料的不必再依靠秸秆,可以退耕还林。所以,能源消费结构调整,带动了生态良性循环.
下图说明西气东输对西部地区有哪些影响?
▋对西部地区的影响
西气东输把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效益,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增加了就业机会,并强力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2
2
西气东输工程对东部地区发展的影响
材料㈠:
几年来,西气东输天然气的利用推进了南京产业结构调整和能源结构优化,促进民用、发电、工业燃料、化工等领域发展。2004年起,扬子石化—巴斯夫有限责任公司以每年约6亿立方米天然气为原料,打造年产值近200亿元的石化企业。8年来,一批石油化工企业在南京建设发展,使南京成为名副其实的石油化学工业城。石油化工直接从业者超10万人,间接从业者30余万人。
西气东输工程对东部地区发展的影响
材料㈡:
2006年9月16日,南京51万管道煤气用户全部置换成天然气。一部分原先使用煤、重油等企业,使用天然气后,实现了环保达标排放。2004年至2008年年底,南京市共用“西气”12亿立方米,替代150万吨标准煤,减少7万吨有害物质排放,大大减少了南京市的污染物排放。
西气东输工程对东部地区发展的影响
材料(三):
2008年夏天的用电高峰期间,西气东输一线每天向上海输送930万立方米天然气,其中500万立方米天然气用于发电,可发电2500万度。这意味着,每个上海人每天用的电里,有1度多是“西气电”。
东输之气可保证8500万户居民生活燃料供应,这将刺激当地机械制造业和建筑安装业的发展。仅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现在就有1700万户市民需要用气,10年后用气居民将达到3400万户,专家分析其机械设备需求量和土建安装工程量将超过600亿元。
宝钢集团特钢厂是第一家用上“西气”的企业。以往,该厂每年要产生2000吨二氧化硫和300吨烟尘,用上“西气”后拆掉了150座煤气炉,污染物排放已接近于零。西气东输工程投入运营以来,东部地区煤炭消耗量减少4900多万吨,污染物排放减少230万吨。
天然气
输入
缓解能源紧张
天然气化工、发电
用户管网
增加就业
拉动产业发展
完善基础设施
区
域
发
展
▋对东部地区的影响
▋对东部地区的影响
?缓解东部地区的能源紧缺状况,优化东部地区能源的消费结构。
?发挥东部地区的经济、技术优势,推动天然气化工、发电等产业的发展,以及用户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天然气可以部分替代煤炭,有利于改善东部地区的大气质量。
{C4B1156A-380E-4F78-BDF5-A606A8083BF9}地区
GDP增速(%)
全国
7.7
新疆
11
甘肃
10.8
宁夏
9.8
陕西
11
山西
8.9
河南
9
安徽
10.4
江苏
9.6
上海
7.7
2013年沿线各省份GDP增速
2018年全国天然气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比例目标
下图说明西气东输对国家有哪些影响?
天然气进入千家万户不仅让老百姓免去了烧煤、烧柴的麻烦,而且对改善环境质量意义重大。仅以一、二线工程每年输送的天然气量计算,就可以少烧燃煤12千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亿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226万吨。
下图说明西气东输对东、西部地区协调发展有哪些影响?
①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东西部的协调发展。
②把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与东部地区的经济、技术优势合理配置,对于东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起着促进作用。
对环境的影响
材料:“近水楼台先得月”,西部地区最先从中受益。家住新疆喀什老城区的迪丽拜尔,祖祖辈辈都靠砍伐胡杨、红柳为薪,西气东输工程使她第一次用上了天然气。迪丽拜尔指着锅底蓝蓝的火苗,激动地告诉记者:“你瞧,多方便!一扳按钮,火苗子呼呼地蹿。感谢政府给我们送来‘福气’。”如今,塔克拉玛干沙漠周边的5个地州全部用上了全国最低价的优质天然气。这不仅保护了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解决了烧柴带来的污染问题,每年每户还可节省开支约500元。
对环境的影响
煤炭和天然气在相同能耗下排放污染物量对比,两者排放灰粉的比例为148∶1,
排放二氧化硫比为700∶1,
排放氮氧化合物比为29∶1。
对环境的影响
有利:
①对东部地区:天然气替代煤炭,有利于改善东部地区的大气质量。
②对沿线农村:推广使用天然气,减少农民对新柴的需求,缓解因植被破坏而带来的环境压力。
不利:
①破坏植被,造成生态环境退化。
②影响珍贵动植物的生存。
环境保护举措
西气东输中外投资双方对生态环境保护问题都十分重视,在施工前进行了严格的环境和社会评价,建立健全了国际通用的“健康、安全、环保管理体系”,在设计和施工上处处强调了对环保的要求。为保护罗布泊地区的80多只野骆驼,专门追加了近1.5亿元投资,增加管线长度15公里,曾在那里勘探过线路的赵海宴对戈壁的描述是:没有水,没有生命,没有色彩。
在西二线西段工程建设中,审计人员见证了对剥离的草皮用塑料布覆盖后进行洒水保持湿润作业
国家对西气东输工程的要求是恢复植被,维护管道安全,打造管线“绿色大动脉”。为此,甘肃-山西段(全长1928km),水土保持全线总投资8657万元。由于沿线自然环境差异大,靖边以西以工程措施为主,靖边以东以植物措施(工程措施)为主,要求宜林宜草地区植被恢复率为>90%,水土流失总量控制率>90%,林草成活>80%。目前,工程合格率为100%,优良率>90。
西气东输对环境有哪些影响?
{08FB837D-C827-4EFA-A057-4D05807E0F7C} ?
中西部地区
东部地区
社
会
经
济
资源开发与经济建设
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使之成为中西部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
缓解能源紧缺状况,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促进东部地区经济发展
产业结构调整
加快天然气综合利用的步伐,发展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化工工业
推动天然气化工、发电等产业的发展
基础设施建设
推动中西部地区天然气勘探开发和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
配套工程的建设,将极大地带动东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生态环境
缓解沿线因砍伐森林、破坏植被带来的环境压力
提高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有效改善大气环境
不利影响
输气管道线路长、规模大、施工方式多样;
途经地区地貌类型复杂,植被稀疏,生态环境较为脆弱,易造成破坏。
活 动
2019湘教版
2019湘教版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西气东输”工程沿线的生态环境保护至关重要。甘肃段沿线生态脆弱,工程穿越降水少、风沙大、植被稀疏的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根据环保部门评估,工程可能破坏当地的植被,影响到裸果木、麻黄等第三纪孑遗植物的生长环境,阻隔野生动物的活动通道,对保护区内的大泉、小泉湿地造成不利影响,可能损害古丝绸之路的历史遗迹。对此,国家和甘肃省有关部门通过深入研究和反复论证,提出了一整套科学可行的环境保护措施,比如减少土方开挖量、控制垃圾污染、专人监管文物古迹、设置生态隔离带等,力争将损失降到最低程度。目前,工程沿线的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材 料】
2019湘教版
(1)说一说,我国实施“西气东输”工程面临的挑战有哪些?
(2)议一议,“西气东输”工程给我国区域发展带来哪些预期效果?
(3)资源跨区域调配,需要关注对资源调出区与资源调入区的环境影响,还要考虑对资源调配沿线区域的环境影响。收集资料,分析“西气东输”工程给甘肃的区域环境带来哪些影响。
【思考题】
问题:(1)说一说,我国实施“西气东输”工程面临的挑战有哪些?
答案:
工程沿线气候干旱、风沙大,施工环境恶劣。植被稀疏,生态环境脆弱,破坏后思难恢复。途经野生动物活动通道,容易造成生态破坏。多历史遗迹,易造成人为损坏。
2019湘教版
问题:(2)议一议,“西气东输”工程给我国区域发展带来哪些预期效果?
答案:
对我国东部(能源输入地)地区:①缓解能源紧缺状况;②优化能源消费结构;③推动基础设施建设;④带动天然气化工、发电等相关产业发展;⑤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对我国西部(能源输出地)地区:①加快资源开发,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②加快天然气综合利用的步伐,有选择地发展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化工业,推动其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③推动天然气勘探开发和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并强力拉动相关产业发展:④沿线农村地区推广使用天然气,缓解因砍伐薪柴、破坏植被带来的环境压力。
2019湘教版
问题:(3)收集资料,分析“西气东输”工程给甘肃的区域环境带来哪些影响。
答案:
“西气东输”工程对甘肃的有利影响: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岗位,为生产生活提供新能源,减少砍伐柴薪带来的环境压力。不利影响:地表植被遭到破坏,生态恶化。
2019湘教版
1.最长的管道
输气管道全长4200千米
2.途径行政区最多
管道干线途径9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66个县市
3.地形、地貌、地质条件最复杂
管道经过沙漠、戈壁、山区、丘陵、平原、盆地、黄土高原、江南水网、大江大河和大量农田等,集中国地貌之大成
4.输气量最大
管道年输气量120亿立方米,可使我国天然气产量增加50%,使天然气占全国能源消费结构的比重由2.1%提高到3%
5.工程投资最高
工程总投资为1 460多亿人民币,其中管道工程投资为456多亿元
6.大型河流穿越最多
管道穿越黄河3次,穿越长江、淮河各1次,另外还穿越其他大型河流10余次
西气东输工程创造的中国管道之最
能源安全,国家安全
能源安全保障工程
里
海
中
哈
输
油
管
道
●
●
●
●
●
海
里海沿岸及其大陆架是世界第三大油气资源富集区。哈萨克斯坦已在这一地区探明石油储量46亿吨,计划2010年该地区的石油产量将提高到1亿吨,届时哈将有大量原油外输销售。中哈能源合作具有广阔的前景。
中国—哈萨克斯坦石油管道06-5-25日起正式输油
这是身着红衣的中国施工人员与身着蓝衣的哈萨克斯坦施工人员站在位于哈境内的中哈石油管道首站零公里处。
中国—哈萨克斯坦石油管道25日起正式对华输油。北京时间凌晨3时10分左右,原油开始抵达中国新疆阿拉山口计量站。这历史性地标志着中国首次实现以管道方式从境外进口原油。这是中国谋求石油进口来源多样化的又一大进展,有利于中国的能源安全。
哈萨克斯坦石油出口拉动经济发展
阿拉木图的中国商品城,大量中国商品就是从这里走向中亚各国的,阿拉木图已成为“不夜城” 。
安加尔斯克——大庆输油管道
?
长度
造价
线路
地理条件
安大线
2400公里
(其中1600
公里在俄境内)
20-25亿美元
(俄方17亿,
可从中方得到
50%借贷)
安加尔斯克
——赤塔—
—大庆
途经草原、丘陵,
经过俄国家自然保
护公园
安纳线
3765公里(全部
线路在俄境内)
50亿美元(全
部由日承担,
日另投资10亿
美元助俄管道
建设)
安加尔斯克
——赤塔—
—纳霍德卡
途经17个地震区
1100公里,9级以
上地震区1000公里
整装待发
西气东输工程概况
(2014·浙江文综)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把长江的水调往北方的调水工程,调水线路主要为大运河。读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调水线路图,完成1~2题。
1.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①可以解决华北平原的盐碱化问题
②有利于改善丙地大运河航运条件
③丙至戊段可以自流引水
④可缓解戊地的用水紧张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D
2.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对长江可能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可提高社会对长江水质的关注 B.可促使长江的泥沙向海洋输送
C.可降低甲地咸水入侵发生的可能 D.可改变长江口外海洋潮汐的规律
A
真题链接
(2017·浙江)下图为我国两大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局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工程I、Ⅱ分别是
A.南水北调 西气东输
B.南水北调 西电东送
C.西气东输 南水北调
D.西气东输 西电东送
4.工程I、Ⅱ对图示地区的有利影响是
①减轻大气污染②缓解能源短缺
③减轻水土流失④缓解洪涝灾情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真题链接
D
A
(2019·天津卷)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河南省林县(今林州市)为解决农业用水问题,在太行山的陡坡上修建了坡度很小、蜿蜒曲折的跨流域调水工程——红旗渠(下图)。读图文材料,回答第5题。
5.将红旗渠干渠的坡度设计得很小,是为了
A.减轻渠水对渠堤的侵蚀
B.增加输水渠的输水流量
C.减少输水渠中的泥沙沉积
D.降低输水工程的建设成本
A
真题链接
南水北调
一
为什么要建设南水北调工程?
在我国,类似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还有哪些?
我国的南水北调
如果你不亲身走进八百里沂蒙,你也许永远不会相信那一个个老农用一根粗粗的绳子把一个七八岁大的孩子滑到深深的井底,为的只是一瓢一瓢舀上两半桶略带泥沙的饮用水。
北京五棵松地铁站站台之下仅3.67米处,两条巨大的混凝土涵道横贯站台、穿行而过,来自千里之外的滔滔江水,由此奔腾北上。在站台上穿梭的人们不会知道,脚下竟是澎湃的水流。整个华北平原之上约1.2亿人,因为一项史无前例的超级工程,自己的生活、城市的命运,都早已悄然改变。这项工程人称“南水北调”。
南水北调历史沿革
项目的提出:1954年,毛泽东同志在视察黄河时提出:“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这也是南水北调的宏伟构想首次提出。
项目的论证及审批:1979—2000年,经过20多年的研究论证,南水北调工程总体格局定为西、中、东三条线路,分别从长江流域上、中、下游调水。2002年12月23日,国务院审批通过《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
项目的建设及运行:
2002年12月27日,南水北调工程正式开工。
2013年11月15日,东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运行。
2014年12月12日,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运行。
导入新课:
2019湘教版
2019湘教版
澳大利亚东南部墨累一达令河流域位于大分水岭背风坡,是典型的混合农业区。随着农业的发展,缺水问题日益突出。澳大利亚政府不得不从大分水岭东部向西部引水,在雪河上修建水库,通过自流或抽水,将向南流入塔斯曼海的雪河水调入墨累一-达令河流域,以解决农业灌溉用水问题。
【材 料】
澳大利亚农牧业分布
2019湘教版
1.墨累一达令河流域水资源短缺的原因主要是什么?
2.该调水工程 实施后,东部调出区的河流中下游水质变差,污染加重;西部调入区土壤盐渍化问题突出。分析这两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整治措施。
【思考题】
澳大利亚东水西调工程
问题:1.墨累一达令河流域水资源短缺的原因主要是什么?
答案:
墨累一达令河流域水资源短缺的最主要原因是农业生产需水量不断增大,且该地位于大分水岭的背风坡,降水少。
2019湘教版
问题:2.该调水工程实施后,东部调出区的河流中下游水质变差,污染加重;西部调入区土壤盐渍化问题突出。分析这两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整治措施。
答案:
东部调出区河流中下游水质变差,污染加重的原因:河流水量减少,水体的净化能力和稀释作用降低。防治措施:研究确定合理的调水量和适宜的调水时间。
西部调入区土壤盐渍化加重的原因:大量灌溉导致地下水位上升。防治措施:①建设排水工程,做到有灌有排;②推广喷灌、滴灌等节水技术;②调整种植结构,减少耗水量多的农作物种植面积等。
2019湘教版
为 什 么 进 行 南 水 北 调?
中国的年平均水资源总量处于第几位?
我在这呢!(注:世界银行1998年统计158个国家中占第88位)
中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排名为什么如此靠后?
你能总结出中国水资源的基本特点吗?
中国水资源总量比较丰富,但是人均水资源相当贫乏。
你能简单描述一下中国降水量的分布情况吗?
这样分布的原因是什么?
中国水资源分布的另外一个特点是?
南 多 北 少
中国水资源的特点
空间分布
南方多,北方少
东部多,西部少
时间分配
夏秋多,冬春少
季节、年际变率大
数量
总量多,人均少
若以中国人均水资源量为标准,哪里是我国最缺水的地方?
黄、淮、海 流 域!!!
黄、淮、海流域为什么会成为我国当前最缺水的地方?
中 国 四 大 工 业 基 地
从以上两张图能否解释人类活动对黄淮海地区水资源的影响?
华北地区超采地下水,
形成地下漏斗区,
引起地表沉降
左图中展示了目前华北平原地区的什么问题?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
1972-1999年黄河断流次数与天数统计图
河湖干涸、河口淤积、湿地减少、土地沙化、地面沉陷
1980年和2000年华北地区
浅层地下水埋深对比
探究主题一: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原因)
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降水少,蒸发旺盛,地表径流量小
径流量季节、年际变化大
工农业发达,人口稠密,生产、生活用水量大
浪费严重
污染严重
跨流域调水(空间)
修建水库(时间)
节约用水
防止和治理水污染
解决措施
开源
节流
①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
②合理开发和抽取地下水
①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②防止与治理水污染
③发展节水农业(改进农业灌溉技术)、工业(工业用水重复利用)
③海水淡化、人工降雨
④植树造林、涵养水源
探究主题二:工程建设的可行性
资金
南方地区
技术
北方地区
稳定的水资源供应保证
市场需求(市场保证)
思考:你会选择南方哪个流域作为南水北调水源地呢?
材料一:长江是中国最大的河流, 干流全长 6 300 余公里。 流域面积 180万 km 2 , 多年平均径流量约9 600 亿m 3 , 特枯年有 7600亿m 3 。据 1956~ 1980 年资料分析测算, 长江入海水量占天然径流量的 94%以上。 即实际消耗水量不到 6%。
材料二:从地势上看, 长江自西向东流经大半中国, 上游靠近西北干早地区, 中下游与最缺水的华北平原相邻。
从长江调水的优势有哪些?
水量大:长江的流域面积广,流程长,径流量大。
流量稳:长江年径流稳定,且季节分配也较北方各河流相对均衡
贯东西:长江上游靠近西北干旱地区,中下游与最缺水的华北平原相邻
探究主题二:工程建设的可行性
使长江水过黄河,设计者考虑了两种方案,请分别指出这两种方案的优缺点。
甲图
有利:不占空间,对航运无影响,不易破坏,不受外界因素影响。
不利:施工成本高;
乙图
不利:占用空间,妨碍船舶航行,易破坏,受外界因素影响。
有利:施工成本低
怎 么 进 行 南 水 北 调?
滚滚清流背后,
蕴藏着怎样的故事?
探究主题二:工程建设的可行性
思考:具体设计调水线路时,主要考虑哪些因素?
线路长短施工难度
线路长(短)、地质复杂(稳定)、施工难度大(小)、建设成本高(低)
对环境的影响
线路经过生态稳定(脆弱)地区、避免(会)造成严重的生态问题等。
南水北调
东线工程
南水北调工程
北京
威海
扬州
丹江口
南水北调
中线工程
南水北调
西线工程
东线:从长江下游的扬州取水,通过水泵站,逐级送到鲁、冀、津等地。
中线:从长江支流汉江上的丹江口水库取水,沿京广线西侧自流到北京。
西线:从长江上游金沙江、支流雅砻江和大渡河上游引水到黄河上游。主要供给西北干旱地区、华北部分地区,重点是青、甘、宁、内蒙古、陕、晋六省(区)。
水 往 高 处 流 ?
高邮湖
洪泽湖
微山湖
东平湖
骆马湖
京杭大运河
终点:天津
起点:扬州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
东线方案有哪些优点?
有京杭大运河可以利用,工程量较小,投资少,建设周期短;可调水量大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海拔视图
为什么说东线工程是水往高处流?这给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带来了哪些困难?
黄河以南地势南低北高,需梯级抽水北送,耗能大,营运费用高.
从左图中你能观察到什么信息?
喝水之后……
黄河以南的36个水质断面中仅有1个达到地表水III类标准有的断面污染物甚至超标百余倍!!!
{08FB837D-C827-4EFA-A057-4D05807E0F7C}
东线工程
调水源地
供水区
可调水量
源地水质
地形地势对线路的影响
现有可用配套设施
工程量
长江下游扬州(江都)
北经黄河隧道至天津; 东经济南到烟台、威海
大
差
黄河以南需逐级提水, 以北可顺地势北流
好,有京杭大运河及沿线湖泊可利用
小,建设成本低
扬州江都抽水站
探究主题二:工程建设的可行性
从扬州沿着京杭大运河的河道到天津
南水北调工程 — 东线
可调水量大;利用京杭运河,工程量小,投资少,工期短
水质较差;黄河以南地势南低北高,需梯级抽水北送,耗能大,营运费用高
优点
缺点
起点:丹江口水库
终点:北京市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长江支流:汉江
中线工程在经过河流的数量上与东线工程有什么不同?这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沿途河流较少,需要自行挖掘渠道,工程量大,造价高;占用大量耕地,移民多。
穿黄隧洞
需新挖河道、隧洞,工程量大
隧道输水:
可以采用较短的路线,可以避开沿线地表不利的地形及地质条件。
有压隧洞能够适应水库水位的大幅度变化,也能够适应水电站引用流量的迅速变化。
不受地表气候的影响,可以避免沿途对水质的污染。
特点:地质条件、施工技术及机械化的要求较高、工期较长,投资大。
明渠
暗渠
南水北调中线起点——丹江口水库
一渠清水向北流
与东线工程相比,中线工程的地形条件有什么不同?这意味着什么?
从丹江口到北京高程不断下降,这就意味着来自丹江口水库的汩汩清水不再需要泵站逐级提升便能一路自流到达北京。
丹 江 口 水 库
与东线工程相比,中线工程的水质条件有什么不同?
丹江口水库,位于汉江中上游,是亚洲第一大人工淡水湖,也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1]??、国家一级水源保护区、中国重要的湿地保护区、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区。
{00A15C55-8517-42AA-B614-E9B94910E393}
中线工程
调水源地
供水区
可调水量
源地水质
地形地势对线路的影响
现有可用配套设施
工程量
湖北丹江口水库
华北平原大部分地区(北京、天津)
较大
较好
地势南高北低,全线基本可自流
较好,有丹江口和三峡水库可用,但需开挖输水渠道
中等,营运成本低
探究主题二:工程建设的可行性
南水北调工程 — 中线
长江—丹江口水库—北京、天津
烟台
优点
缺点
水量较大;地势南高北低,可供水自流;水质较好
需挖河道, 工程量大、造价高;占用大量耕地,移民多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
雅砻江
金沙江
大渡河
黄 河
与中线工程相比,西线工程的水量和水质有什么不同?
靠近长江源头,水质相比于中线工程更好,水量相比于中线来说海拔较高,降水量更少,水量更少。
西线工程在建设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
此项目还在论证阶段,还未正式立项。
海拔高,多高山,地表起伏大,条件艰巨,需要在冻土区建设高坝和隧道。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
西线工程
调水源地
供水区
可调水量
源地水质
地形地势对线路的影响
现有可用配套设施
工程量
长江上游通天河及其支流雅砻江、大渡河
黄河上游的西北地区及华北部分地区
水量有限
很好
地形复杂,需筑坝建库和开凿巴颜喀拉山输水隧洞
差,可用设施极少
巨大,建设成本高
探究主题二:工程建设的可行性
南水北调工程 — 西线
雅砻江、大渡河、通天河 — 黄河上游
烟台
优点
缺点
可自流供水;水质好。
长江上游水量有限;地形复杂,工程技术难度大。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最先开工(2002年12月28日,山东段平干渠工程),思考一下东线工程为什么最先开工?
?利用京杭运河,工程量小; 地势低平,工程难度小
?下游干流水量大,取水有保证
?京津唐、山东半岛用水紧张
活 动
2019湘教版
2019湘教版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我国北方水资源明显不足,供需矛盾非常突出。因此,跨区域调配水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衡。由于降水量受大气环流、海陆位置、地形地势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水资源存在“南多北少;东南多,西北少”的格局,且差距悬殊。南方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北方为温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少。西北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我国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匀。我国地处中低纬度,主要受季风气候影响,秋冬季以西北风为主,大部分地区受从西北内陆来的冷高压控制,寒冷少雨。春夏季节主要以东南风为主,从海洋上带来了大量水汽,气候温暖,降水充沛。我国南方水多耕地少,北方水少耕地多。北方人口稠密,耕地面积广,工业较发达,生产、生活用水量较大,并且在生产、生活中存在用水浪费严重,工业排放污水,水源被严重污染等现象;北方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南方的1/3,缺水限制了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
2019湘教版
1.分析华北地区缺水的原因。
2.解决北方水资源不足的问题,除了“南水北调”工程以外,还有哪些措施可以实施?
3.根据已学知识,收集相关资料,对“南水北调”三线方案进行对比,并完成下表内容。
【思考题】
南水北调工程线路示意图
我国降水分布图
问题:1.分析华北地区缺水的原因。
答案:
①自然原因: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少;降水季节不均衡,季节和年际变化大。春季蒸发旺盛。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少。
②社会经济原因:工农业发达,人口众多,需水量大;水污染和浪费严重,水资源利用率低;春季春种用水量大
2019湘教版
我国降水分布图
问题:2.解决北方水资源不足的问题,除了“南水北调”工程以外,还有哪些措
施可以实施?
答案:
修建水库;提高人口素质,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发展节水农业;加强水资源的宏观调控;海水淡化;工业污水处理后可作为工业冷却用水重新利用;提高水价;保护生态环境等等。
2019湘教版
南水北调工程线路示意图
2019湘教版
项目
东线
中线
西线
路线
从扬州江都抽水站引长江水,基本沿京杭 运河输水到华北地区
从加坝扩容后的丹江?水库引 水,沿伏牛山、太行山麓送水到北京、天津
从长江上游引水到黄河上游
水源区
长江下游
长江中游丹江?水库
长江上游金沙江及其支流雅砻江、 大渡河
供水区
淮河下游、 山东黄河下游、海河流域
海河平原、 京津地区、黄河下游
西北干旱地区
输本方式
明渠、暗渠、隧洞输水
明渠、暗渠输水
隧洞输水
方
案
优
缺
点
优点
可调水量大现有可用配套设施好,有京杭运河及沿线湖泊可利用,工程量小,投资少,建设周期短
可调水量较大,水源地水质较好地势南高北低,水可自 流;现有可用的配套设施较 好,有丹江?水库可利用
自流供水,水源地水质最好
缺点
黄河以南地区需要抽 水北送,耗能大,运 营费高,水质较差
地形较复杂,工程难度较大, 造价高,占用大量耕地,迁移 民众多
可调水量较小:现有可用的配套设施差;地形复杂,工程条件艰巨,工程量大
南 水 北 调 会 产 生 什 么 影 响?
讨论:南水北调会产生哪些积极影响?
经 济 效 益
南水北调河南濮阳水厂
新“京沪铁路”的诞生
生 态 恢 复
河北保定白洋淀
宿迁大运河畔的污水处理厂
讨论:南水北调会产生哪些消极影响?(以东线工程为例)
1、海水上溯,河口盐度升高,影响下游水质。
2、径流量减少可能引起长江泥沙淤积严重,使航道淤塞。
3、对江淮沿线水生生物的生长带来不利影响。
4、东线工程地势低洼,地下水位高,天然排水条件差,调水后容易发生土壤盐碱化。
5、东线工程位于长江下游,沿江工业园区多,输水沿线有工业发达的城镇,大量污水排放会降低水质。
输水沿线的水质保护是东线工程的一个突出问题.如果东线的水体污染没有处理好将有可能把污染顺河带走,对供水区产生影响.
虽然调水会对钉螺 的生长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处理不当可能导致钉螺 北移,引发血吸虫病蔓延。
南水北调对北方地区(调入区)的影响
地下水水位升高,容易造成土壤盐碱化
弊
(1)社会效益:缓解北方用水紧张状况,利于社会稳定。
(2)经济效益:促进经济发展,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扩大就业机会。
(3)生态效益:回补地下水,减少地下水开采,缓解地面沉降;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水的自净能力;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局部小气候)。
利
输水线路沿线生态环境变化,生物栖息地变化,影响生物生长。
南水北调对调出区的不利影响(以东线为例)
长江径流量减少,会引起海水上溯,河口地区盐度升高,影响下游水质。
长江径流量减少,使泥沙淤积,影响航运。
东线工程范围内地势低洼,地下水位较高,天然排水条件差,土壤容易发生盐碱化。
1
3
5
2
径流减少,河流自净能力下降,水污染加重。
4
径流减少,水质变差,破坏水生生物生存环境。
3.南水北调对调出区的影响
农业问题——由于修建水库需要大量的土地,这必将导致水库周围土地被征用,耕地减少,树林被破坏,库区将淹没大量土地,影响农业生产。
调水问题——调水量较大。年调水量130亿m3左右,约占汉江年均水量的22%,对汉江中下游有一定影响,枯水期平均下泄流量略有减少,中水期有所缩短,对各种取水、航运和水环境容量有一定影响。
移民问题——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移民高达40万人,如果处理不当易形成水逼人迁、先迁后安、盲目后靠的严重局面。由于国家投资少、安置标准低、水电路校等生产生活设施不能满足基本需要,造成大量移民遗留问题 。
其他问题
①发电量减少。从丹江口水库调水,丹江口水电站的发电量有所减少(约减少年电量7~8亿kw·h) 。
②对漂木的影响。调出区的伐木运输主要依靠河道水力输送,河道建坝调水,木材将改为公路外运。
③文明古物。南水北调东、中线工程穿越中国古代文化、文明的核心地区,其影响范围大,涉及文物遗存内涵丰富 。虽然国家进行大量的抢救,但必将会淹没一些文明古迹。
④对回游生物的影响。调出区修建水库会对一些需要到上游产卵的生物产生影响,甚至导致灭绝。
⑤施工时期可能造成水污染、噪声污染、大气污染、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等问题。
Ⅰ.大量的水北调将减小洪水对长江地区的灾害。
Ⅱ.水库建设将导致水域面积大幅度增加,减少耕地、居民点、建筑用地以及盐碱地、低洼地等未利用地等土地利用类型,提高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使得区域生态环境趋于改善,对于维持当地生态系统平衡将产生有利影响。
Ⅲ.运行期调蓄湖泊将抬高湖泊水位,扩大水面面积,有利于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
南水北调创造世界奇迹
(五)国外著名调水工程
1、美国的调水工程
“东水西调”——如:联邦中央河谷工程
加利福尼亚“北水南调”工程。
2、埃及“西水东调”
埃及适合人们居住和生产的地区仅占国土面积的4%,即尼罗河三角洲和尼罗河谷地。西水东调工程是从尼罗河三角洲地区,引尼罗河水向东穿过苏伊士运河,到达西部干旱的西奈半岛。通过调水,苏伊士运河两岸将新增耕地380万亩,为150万人口提供生活用水,缓解埃及粮食的短缺状况,增加水果、蔬菜出口,促进了当地的全面发展和繁荣。
【自主探究】知识窗-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北水南调工程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水资源分布不均:加利福尼亚州北部气候湿润,雨季常有洪灾发生,
加利福尼亚州南部却雨量很少。
解决水资源问题是加利福尼亚州发展的关键之一,于是加利福尼亚州修建了北水南调工程
旧金山
洛杉矶
加利福尼亚州北水南调第一期工程建于1960-1973年,1990年达到设计输水能力。该工程从加利福尼亚北部山区奥维尔开始修筑,通过一道大坝拦蓄上游3个湖泊和部分山涧河流的水量,形成库容量达到43.17亿立方米的奥维尔水库。
奥维尔水库的建成,既可以控制北部经常泛滥的洪水,还可以引水向南,经费瑟河、萨克拉门托河及人工沟渠水道将水调到南部洛杉矶及周边地区。
整个调水工程主干道达1 300多千米, 包括22座大坝、22座泵站和6座水电站。该工程解决了洛杉矶及周边地区的工业和生活用水,对加利福尼亚州南部经济与社会发展以及生态环境改善发挥了重要作用。
(五)国外著名调水工程
3、澳大利亚的“东水西调”
该工程叫“雪山工程”位于澳大利亚东南部,通过大坝水库和山涧隧道网,从雪山山脉的东坡建库蓄水,将东坡斯诺伊河的一部分多余水量引向西坡的需水地区。沿途利用落差发电供首都堪培拉及墨尔本、悉尼等城市民用和工业用电,同时可提供灌溉用水。
4、以色列“北水南调”
把北方较为丰富的水资源输送到干旱缺水的南方,这就是以色列国家输水工程。利用南部充足的光热条件,生产出了高质量农产品,使水果、蔬菜、花卉等成为国家赚取外汇最多的产业之一。该调水工程的成功,为世人树立了解决地区缺水,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典型。
南水北调小结
水文情势影响环保措施
加强水情监测和讯息传输工作
流域机构、省防汛抗旱指挥部门对输水河道洪水进行统一调度和管理
输水河道通过新建、拆建、加固各类沿线封闭建筑物和洼地处理配套建筑物,减少输水沿线局部低洼地渍涝影响
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
(1)水环境保护措施。对建筑物工程中砂石料冲洗废水、混凝土浇筑废水和基坑排水主要通过沉淀池处理达标排放。
(2)噪声环境保护措施。在城区及居民集中的施工段,在人们睡眠休息时间主要是夜间22:00~6:00停止高噪声机械施工,并严禁爆破等源强大的噪声活动,运输应尽量安排在白天进行。对受施工噪声和交通噪声污染较为严重的学校、医院和集中居民点等噪声敏感点设隔声墙或者安装隔声玻璃进行噪声防护。
(3)大气环境保护措施。对于施工场地和交通运输扬尘,配备洒水车,在无雨天气定时洒水,可有效减轻扬尘影响,另外对于主要施工道路要及时清渣。在建筑材料运输过程中,应对水泥等多尘材料采取覆盖措施,运输散装水泥车辆的储罐应保持良好的密封状态。运输车辆要经常清洗以减少扬尘。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凡在地下水位较高,尤其是高于干渠渠底或管涵底部时,一定要增加地下水的排泄系统,保证地下水的正常流动和排泄。尤其是在干渠下游有居民取水水源的地段,一定要保障地下水不受阻断。
对将占用林地的施工用地,尽量进行适当 调整,避免或者减轻破坏森林植被。
在工程施工当中,应加强管理,限定施工区域,不准擅自扩大临时占地,避免人为对地表植被的破坏,选择合理施工场地,尽量在现有村庄安排生活,尽量减少工程占地和地表植被的损失面积。
沿线安排的取、弃土场,要合理选址、保留表层土壤,并用于施工后的表层复土,这样可以尽早恢复植被和维护沿线的景观,从而控制水土流失。
为消减施工人员对植被和土壤的影响,要标明施工活动区,严令禁止到非施工区域活动,非施工区严禁烟火、狩猎。
血吸虫防治措施
①管理措施。控制调水时段:枯水期增加调长江水,汛期减调长江水而增调淮水,以减少长江钉螺向输水河道扩散的风险。
②河道硬化。采取河岸硬化工程措施,可使钉螺失去土壤和植被而不能生存,防止进水口出现钉螺生地。
③涵闸防螺工程。结合涵闸修建,增设防螺阻螺设施。主要包括拦螺网和沉螺池。
④灭螺措施。每年春秋季采用氯硝柳胺乙醇胺盐喷粉法或喷洒法杀灭水源区钉螺,降低钉螺密度,减少钉螺扩散来源。
移民安置措施
建好生产生活设施,通过提高当地农作物产量、增加高附加值的农产品比例、因地制宜地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和乡镇企业和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农等措施,耕地减少对移民安置区居民经济收入的影响可基本得到消除。
海水倒灌措施
利用三峡工程,在枯水期时进行放水,并适当减少调水量,已保证下泄流量。
回游生物问题措施
建立自然生物保护区,在水库旁开辟一条生物通道。
污染问题措施
加强对污水的净化处理,解决截污导流区地下水污染问题的最根本措施就是截渗,主要截渗措施有衬砌、堤外挖截渗沟、打截渗井等措施。
课堂巩固练习
1.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及其可能带
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①可以解决华北平原的盐碱化问题
②有利于改善丙地大运河航运条件
③丙至戊段可以自流引水
④可缓解戊地的用水紧张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D
可能加剧
(2014·浙江文综)读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线路示意图,完成1-2题。
课堂巩固练习
(2014·浙江文综)读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线路示意图,完成1-2题。
2.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对长江可能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可提高社会对长江水质的关注
B.可促使长江的泥沙向海洋输送
C.可降低甲地咸水入侵发生的可能
D.可改变长江口外海洋潮汐的规律
A
西电东送
三
概况
西电东送
北部通道
西电东送
中部通道
西电东送
南部通道
原因:西部能源资源丰富(水电、煤炭);东部经济发达,电力资源不足
概况
三 峡
金沙江
乌 江
澜沧江
龙羊峡
山西内蒙坑口火电站
北 部 通 道
南 部 通 道
中 部 通 道
概况
概况
北部通道
中部通道
南部通道
北线:黄河上中游水电和山西、内蒙古坑口火电站的电能,调往京津唐地区;
中线:三峡和金沙江干支流水电,调往华东地区;
南线:贵州乌江、云南澜沧江和桂、滇、黔交界处的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的水电资源以及黔、滇两省坑口火电站的电能,调往广东。
北线:晋、陕、内蒙古(火电)和黄河上中游(水电)→京津唐地区
中线:三峡和金沙江(水电)→华东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
南线:红水河(水电)和黔、滇(火电)→珠江三角洲地区
概况
对输入地的影响
缓解能源紧张局面,促进经济发展(经济)
改变能源消费结构,减轻环境污染(生态)
减轻铁路运输压力(社会)
对输出地的影响
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经济)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社会)
缩小东西部差距,对社会稳定起重要作用
加大资源和生态环境压力(生态)
影响
1、目前北路送电线路输送的主要是火电,它是将煤炭资源转化成电能输出,这种能量输送方式与过去传统的输送方式相比分别有哪些优缺点?
(输煤) 优点:减轻本地区环境污染; 缺点:加重当地的交通压力,成本高,附加值低,效益低
(输电) 优点:成本低,附加值高,效益高;对输入地,减轻大气污染,降低酸雨危害。 缺点:造成当地环境污染,消耗大量水资源
2、水电优缺点分析
缺点:
一是一次性投入特别大,尤其是大型水得枢纽的建设需要大量资金;
二是峰谷差值比较大。汛期水电站可以满负荷运转,发电量最大,而到了枯水期发电量就很水。所以只有水电形成的电网供电是不稳定的,这就需要火电来调节。
优点:
它运营成本很低,一次性投资建成之后,其发电成本比火电和核电要低得多;
水能资源可再生,可永续得用;无污染。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
措施
开源
开发新能源(如核能、风能等)
节流
节约能源,降低能耗;提高能源利用率;调整产业结构
区际协调
资源跨区域调配;产业转移
缓解长三角、珠三角地区能源短缺的措施
北煤南运
四
北煤南运
能源消费与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
中国煤田分布区
从图中观察,我国煤炭分布有什么特点?集中分布在哪几个省份?
从行政区划看,我国煤炭资源在1000亿吨以上的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陕西、山西、宁夏、甘肃、河南6省区的全部或大部。
北多南少,集中连片分布。
概况
我国的煤炭资源主要集中在“三西”(即山西、陕西、内蒙古西部),东南沿海供电中,80%来自煤电。北煤南运,西煤东运。在京沪京广铁路线上,货运的40%运的是电煤。黄金水道的30%、高速公路的1/4运的还是发电的煤。仍然满足不了需求。
北煤南运
北煤南运的方式是多样化的,由于煤炭总量大,价值低,所以利用公路运输是不适宜煤炭的长距离运输的,所以北煤南运主要依靠海运、铁路运输和内河航运来进行运输。海运和铁路运输两者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的,因为内蒙古、山西、陕西等煤炭产地都不靠海,所以需要铁路运输,先将煤炭就近运输到港口,然后再装船往南方地区运输。
北煤南运工程
京广铁路
秦皇岛
日照
1. 北煤南运的起点和终点:
“三西” →沪
宁杭、珠三角、
海南
2. 北煤南运的运输方式:
铁路
铁路+海运
京广、京九
京沪、焦柳
01-北通道
北通道由大(同)秦(皇岛)、神(木)黄(骅)等铁路组成,以外运晋陕出产的动力煤为主;
02-中通道
中通道由石(家庄)太(原)、邯(郸)长(治)等铁路组成,以外运山西出产的焦煤、无烟煤为主;
03-南通道
南通道由太(原)焦(作)、侯(马)月(山)、陇海、西(安)(安)康等铁路组成,以外运晋陕煤炭为主。此外,向南运输的还有京广线、焦柳线、襄渝线、宝成线等。
活 动
2019人教版
2019人教版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长期以来,我国“北煤南运”存在着运力不足、通道布局不够合理的问题。湖北、湖南、江西三省为我国缺煤区,目前每年需要调入煤炭4亿吨,中长期更达6亿吨。为此国家修建了从内蒙古西部到华中地区的运煤通道浩吉铁路。该铁路北起内蒙古鄂尔多斯的浩勒报吉站,南到江西吉安,跨越内蒙古、陕、晋、豫、鄂、湘、赣7省(自治区),全长1837千米,设计年输送能力2亿吨,是我国最长的运煤专线铁路。
2019人教版
1.根据图3-14,指出目前我国“北煤南运”采用的主要运输方式,并简述其运输方式选择的合理性。
2.简述浩吉铁路建设的必要性。
3.有人提议在北方产煤区建坑口电站,改“北煤南运”为“北电南送”,你是否赞同?并说明理由。
【思考题】
问题:1.根据图3-14,指出目前我国“北煤南运”采用的主要运输方式,并简述其运输
方式选择的合理性。
“北煤南运”的主要运输方式是海洋运输(海运)。
合理性:煤炭属大宗货物,海洋运输具有运量大、成本低的特点,而煤炭的输入地大多有便利的港口。
铁路运输和水路运输(海运+河运)。
合理性:煤炭为大宗货物,运量大,“北煤南运”运距长,铁路运输运量大、运费低、受天气和自然环境影响小,运输安全,适合中长距离的大宗货物运输
2019人教版
问题:2.简述浩吉铁路建设的必要性。
答案:中国湖北、湖南、江西三省煤炭需求量大,但“北煤南运”原有运输能力有限,缺少运煤专线,原有通道不足,需开辟新的运输通道,提高铁路煤运通道的运力。浩吉铁路作为我国规模最大的运煤专线,建成后将完善煤炭外运铁路网络布局,极大缓解北煤外运铁路的运输压力,缩短煤炭运输时间。加大对蒙陕甘宁地区煤炭资源的集中开发,并有效缓解中东部地区的煤炭供给缺口,保障我国能源安全。
2019人教版
问题:3.有人提议在北方产煤区建坑口电站,改“北煤南运”为“北电南送”,你是否赞
同?并说明理由。
答案:
赞同。理由:我国远距离高压输电技术水平较高。(东部经济高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量日益增长,铁路运输压力大)就地煤电转换,变输煤为输电,能够缓解铁路运输的压力,减少煤炭运输过程中的能源消耗、环境污染和运输损耗。对能源输入区而言,缓解电煤供应紧张的局面,调整能源结构,减轻环境污染。对煤炭产区而言,煤炭就地加工转化,延长煤炭产业链,实现多元化发展,增强经济实力。
不赞同。理由:建设坑口电站和输电线路,成本较高。煤炭直接通过铁路外运,成本较低。建设坑口电站会加剧煤炭产区的环境污染。
2019人教版
?煤炭是我国最主要能源
①煤炭资源丰富,储量居世界前列。②开采成本较低,技术难度小。
可通过海路、公路、铁路运输,运费低廉,价格便宜。
?煤炭产生的问题
开采:破坏地表植被,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加剧,土壤肥力下降,农作物减产;污染和破坏地下水;地面塌陷;引发滑坡和泥石流等灾害。
运输:增加交通压力,造成水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占用大量土地、港口。
使用:大气环境恶化,产生酸雨;全球变暖。
?解决措施
①存放表土,开展土地复垦工作,植树造林;
②发展清洁煤技术;积极开发新能源(水电、核电、太阳能、风能、沼气、地热、海洋能),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能源消费结构多样化;③延长煤炭工业产业链,提高附加值;④加强污染物治理。
铁路运煤
煤炭产地附加值低,加剧交通运输压力,造成水浪费和环境污染,占据土地和港口。煤炭输入地环境污染严重。
建坑口电站,向外输送高压电
有利: 煤炭产地能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增强经济效益。能够缓解铁路运输压力,减少煤炭运输过程中的能源消耗、环境污染和运输损耗。对能源输入区而言,缓解能源紧张局面,调整能源结构,减轻环境污染。
不利:加剧煤炭产地的环境污染,水浪费严重, 电站和输电线路建设投资大。
(2012山东高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辽河地处我国东北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其干流水量主要来自东侧支流,泥沙则主要来自西侧支流,有“东水西沙”之说。流域内人口密集,工农业生产集中,水资源量远小于其北部的松花江流域,为此国家规划实施“引松济辽”调水工程。图5为辽河流域局部区域图。
指出建设“引松济辽”调水,打造东北黄金水道,对辽河干流地区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
增加水资源量,促进工农业发展;发展内河航运,加强区域间的联系;改善环境,促进旅游业发展(或优化投资环境)。
应考点拨
资源调配
调入区
(2015广东高考)山东省南部的南四湖,由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南阳湖组成,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通道,沿湖地区工业以煤炭、电力、造纸为主。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
为了满足调水的水质要求,南四湖沿湖地区工业发展应采取哪些措施?(8分)
禁止沿湖地区发展污水排放量较大工业的发展;加强工业污水处理技术及循环使用;加强对沿岸工业发展监督检查,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定;提高工人的环保意识.
分析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通水后对南四湖地理环境可能带来的有利影响。
资源调配
沿线地区
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南四湖水量增加,湖面增加,使周围地区气候湿润;改善局部地区的气候;利于水生生物的生长,增加生物的多样性;水量增加,利于通航;利于发展养殖业及旅游业.
小切口
(2019枣庄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印度河是南亚大河,年输沙量4.8亿吨,河口潮差达4.2米,其流域灌溉农业发达,灌溉用水约占径流量的4/5,灌区主要分布在中下游平原地区。下图为印度河流域示意图。图中甲城和乙地分别是巴基斯坦棉纺织工业中心和棉花生产基地。
材料二 巴基斯坦人口众多,80%的人口集中在印度河平原地区,该国实施“西水东调”工程,在印度河干流和支流①②兴建大型水库、拦河大坝等水利工程,将河水通过调水渠调入支流③④,使印度河流域灌溉用水得到保证,灌溉面积扩大。
(2)从自然灾害角度,评价巴基斯坦“西水东调”工程对印度河三角洲产生的影响。
径流量西多东少;径流量年内变化大;东部地形平坦,扩大灌溉面积的潜力大;东部更干旱,更需要灌溉用水;保障冬季灌溉用水,增加东部地区的耕作熟制。
(1)从发展灌溉农业的角度,分析巴基斯坦实施“西水东调”工程的必要性。
有利:洪水灾害威胁减轻;??
不利:海水入侵或海水倒灌(土壤盐碱化)加剧;海岸侵蚀加剧;风暴潮威胁加剧等?
跨区域资源调配工程的意义评价
关于跨区域资源调配工程的意义评价这一问题,需从输出地和输入地两个方面来说明。
对输出地
侧重说明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并进一步促进城市化发展和经济发展,促进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
对输入地
突出说明解决了资源短缺问题,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促进该区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
对环境
对环境的影响,从输出地、沿线地区、输入地三个方面进行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