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亚夫军细柳》自主学习
【学习目标】
1.了解司马迁和其巨著《史记》。
2.反复朗读课文,结合注释,读懂文章,能概括基本内容。
3.学习文章侧面描写与正面描写相结合,通过对比衬托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4.把握周亚夫治军有方、忠于职守的形象特点。
训练积累(15分钟小练)
一、基础存盘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屯( tún )飞狐 祝兹(zī)侯 B.棘(jí)门军 持兵揖(jì)
C.先驱(qū)至 彀(gòu)弓弩(nǔ) D.袭而虏(lǔ)也 嗟乎(jiē)
2.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三万骑入云中(入侵、侵略) 军士吏被甲(通“披”,穿)
B.彀弓弩,持满(把弓弦拉足) 以备胡(防备)
C.将军约:军中不得驰驱(规定) 天子乃按辔徐行(控制)
D.介胄之士不拜(头盔) 使人称谢(说一声感谢)
3.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已而/之细/柳军 B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C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D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⑴军士吏披甲,锐兵刃,彀弓驽持满。
⑵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5.下列各项内容,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鲁迅称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它记叙了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前104—101)大约三千多年的政治.经济和历史文化.比较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我国古代的社会面貌,对后世史学研究有深远的影响。
B.本文重点写细柳营,写霸上、棘门军是为了对比衬托细柳军军容肃整、军纪严明和周亚夫的治军有方、恪尽职守的“真将军”风范。
C.汉文帝能亲自到军营劳军,并能改变原定的劳军仪式,还对周亚夫的军营“称善者久之”,从中可以看出汉文帝是一位勤于政事、以天下为重、体恤下情、宽宏大度、能明辨是非的皇帝。
D.全文通过汉文帝称赞周亚夫军营军纪严明的直接描写,表现了周亚夫治军严谨,忠于职守的“真将军”的性格特点。
二、阅读经纬
阅读《周亚夫军细柳》全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6.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 )
A.①已而之细柳军;②称善者久之
B.①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②使人称谢
C.①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②天子为动
D.①吾欲入劳军;②军细柳
7.对下列句子的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
译:过了不久,皇上来到了军营前,也(被拦住)不能进入。
B.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译:任命河内太守周亚夫为将军,驻守细柳,用以防备匈奴。
C.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译:军营中只服从将军的命令,不听从天子的命令。
D.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
译:至于周亚夫,谁敢随便去冒犯他呢?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课文第一段先点明背景:匈奴大举入侵,边关吃紧,这样就将守边将领周亚夫置于矛盾冲突之中,更有利于表现人物性格。
B周亚夫是文中的主人公,可课文并没有过多描写他,而是通过对比和衬托来突出他的性格特点的。
C皇帝赞周亚夫为“真将军”的含义是:周亚夫军纪严明,令行禁止,治军有方,是值得信赖的守边大将军。
D皇帝“改容式车,使人称谢”是迫于周亚夫的军威。
9.下面对文中人物形象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驽,持满”这句话表现了将士们训练有素、士气高昂。
B.当汉文帝亲自劳军到达细柳营时,周亚夫却自恃为“将军”并“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表现了周亚夫手握兵权自恃其势目中无人之感。
C.“嗟乎,此真将军矣!”这句话是汉文帝直接称赞周亚夫,表现了汉文帝对人才的欣赏与重视。
D.本文运用对比手法和典型的细节描写,不仅表现了周亚夫从严治军的优秀品质,还表现了汉文帝圣明大度的天子风范。
10.最后一段说“群臣皆惊”,一个“惊”字,含义丰富,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拓展迁移
三、延伸阅读
(五)崔昭行贿事
裴佶①常②话:少时姑父为朝官,有雅望。佶至宅看其姑,会其朝退,深叹曰:“崔昭何人,众口称美,此必行贿者也。如此安得不乱?”
言未竟,阍者③报寿州崔使君候谒。姑父怒呵阍者,将鞭之。良久,束带强出。
须臾,命茶甚急,又命酒馔④,又令秣⑤马饭仆。姑曰:“前何倨而后何恭也?”
及入门,有得色揖佶曰且憩学院中。佶未下阶,出怀中一纸,乃昭赠官絁⑥千匹。
(选自《唐国史补》)
【注释】①裴佶(jí):人名。②常:通“尝”,曾经。③阍(hūn)者:看门人。④馔(zhuàn):食物,多指美食。⑤秣(mò):喂牲口。⑥絁(shī):粗绸子。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⑴有雅望( ) ⑵会其朝退( )
⑶束带强出( ) ⑷又令秣马、饭仆( )
2. 下列加点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佶至宅看其姑 门人弟子填其室
B. 将鞭之 公将鼓之
C. 前何倨而后何恭也 面山而居
D. 乃昭赠官絁千匹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3.给下列句子断句。(断两处)
有得色揖佶曰且憩学院中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文言语句。
崔昭何人,众口称美,此必行贿者也。如此安得不乱?
5. 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篇文章讲述了崔昭靠行贿朝廷官员博得“众口称美”的故事。
B. 从裴佶姑父“呵阍者”“ 良久,束带强出”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有声望、为正直、为官清廉的人。
C. 本文故事虽短,但含义深刻,揭露了封建官场的腐朽与黑暗。
D. 姑父“前倨”是因为崔昭未曾向他行贿,“后恭”是因为崔昭送了他官绸一千匹。
参考答案
基础存盘
B(“揖”读“yī”)2.D(“称谢”是“告诉说”的意思)3.D 4.⑴军营的将士都身披铠甲,手持磨得锋利的兵刃,挽弓搭箭,(戒备森严)。⑵先前(看到的)霸上、棘门的军队,像儿戏罢了,其将士必定会遭到袭击而被俘获。 5.D(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二、阅读经纬
6.B(两个句子中“使”都是“派”的意思;A中①到,②助词,句末调节音节;C中①做(当),②被;D中①军队,②驻军。)7.D(正确翻译:至于亚夫,岂能被侵犯?)8.D(被周亚夫治军有方、军纪严明所打动。)9.B(“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突出周亚夫恪尽职守、刚正不阿。)10.为周亚夫治军之严而“惊”;为周亚夫怠慢皇帝有损天子之威而“惊”;为文帝的深明大义,礼仪周至而“惊”;为周亚夫过分拘泥于军纪而“惊”。
三、延伸阅读
1.⑴好的名望;⑵适逢,正赶上;⑶勉强;⑷用饭招待2.A 3.有 得 色 / 揖 佶 曰 / 且 憩 学 院 中4.崔昭是什么样的人啊,居然大家都赞美他,这必定是善于行贿的人,象这样的人在怎么不使朝纲大乱啊!5.B(是一个口是心非,贪污受贿的人)
【译文】裴佶曾经说过,小的时候姑父在朝做官,有很好的名望和口碑。裴佶去他姑父家看望他的姑姑,正好碰上他姑父退朝回来,深深叹息说:崔昭是什么样的人啊,居然大家都赞美他,这必定是善于行贿的人,象这样的人在怎么不乱朝纲啊!话还没说完,有看门的人来报告说寿州的崔使君在等候允许拜见,姑父生气的呵斥看门人,准备鞭打他。过了好久,扎上腰带整理好衣冠勉强出去见他。不多时,催着命令下人上茶,又命令准备好的酒菜,又命令给客人的马喂食,给客人的仆人吃饭。裴佶的姑姑说:开始时怎么那么倨傲,后来又怎么那么恭敬呢?等姑父会客完了回来时,面有得意之情,对裴佶作个揖说道:请在学院中休息。裴佶还没有走下台阶,看到他姑父的怀里落出一张纸来,原来是崔昭送的一匹做官服的粗绸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