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至塞上》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整体感知这首诗,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作者生平、思想;
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反复读诗,让学生在吟咏之中加深对诗的理解,熟读成诵,品味诗歌语言;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体会诗歌的意境,领会诗歌所表达的深刻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熟读成诵,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所蕴含的内涵,体会诗歌的意境;
教学设想
本诗短小精炼,字面意思易于理解,但涉及较多意象,如“征蓬”,“归雁”,“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等。在讲解这些意象时。要引领学生进入那种立体的画面中,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要让学生在脑海中浮现出那一幅“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的壮阔雄奇的画面。同时,要引领学生体会作者寄寓在本诗中的情感,通过分析这些意象,使学生由表及里学透这首诗。
教具准备
投影片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同学们,我们都知道中国古代唐朝在历史的长河中相对于其他朝代来说是最繁荣强盛的,但是,唐朝虽然强盛,那么它是不是就一直很安定和谐呢?我们通过学习历史知道,唐朝也并不安定,由于各少数民族不断骚扰,所以战事不断,唐政府不得不加强边防,以应付战事,有时候也乘胜北逐,有扩张领土之意。在这种背景下,开元、天宝年间呢,许多诗人都参加了戍边高级将帅的幕府,做他们的参军、记室。这些诗人把他们在边塞的所见所闻写进诗歌,于是,边塞风光和军中生活成了唐朝诗人的新题材,这一类诗,文学史上称为“边塞诗”,其实边塞诗最早是发源于汉魏六朝时代,隋朝开始兴盛,只是到了唐朝才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同学们,我们大都生活在南方,大家想知道北方边塞有怎样的一幅风景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边塞诗,王维的《使至塞上》,一通来领略北方边塞的别样风光!
作者及写作背景
作者介绍
王维,字摩诘,唐代诗人、画家。与孟浩然合成“王孟”,擅长山水田园诗和歌咏隐居生活的诗歌,后世称其为“诗佛”,因为王维一生仕途坎坷,郁郁不得志,晚年厌倦仕途,专心佛学,所以称其为“诗佛”。苏轼称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写作背景
开元二十五年,一向器重王维的宰相张九龄被罢相,王维失去政治上的依靠,于当年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吐蕃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实际上是被排挤出朝廷,王维轻车简从,心情自是低落,车轮辘辘,来到了居延这个地方,看见边塞广袤大漠,心中情感得到升华,于是提笔写下此诗。
诵读课文,落实字词
教师泛读,要求学生注意朗读时的情感变化和节奏划分,注意诗中易读错的字词;
单个学生诵读,比一比谁读得好;
学生齐读,注意情感和节奏;
投影片展示易读错的字词;
诗文赏析
标题“使至塞上”。“使”: 奉命出使。交代的诗人此行的目的地。
首联“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单车”:联系写作背景,于记事写景中微露失意情绪。为全文奠定下了基调,并且交代了此行的目的。首联叙事,出使边塞。
颔联“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归雁“:春天。“征蓬”:春天蓬草成熟后树叶干枯根离大地,随风飘摇,故称“征蓬”。古诗中提到“征蓬”大多是自叹身世,如曹植《杂诗》中“转蓬离本根,飘摇随长风”。诗人借蓬草自比,写出飘零之感,身不由己。恰与首联的“单车”相照应。“出汉塞”:像蓬草一样飘出汉人的边塞。恰与诗人此行相照应,去国离乡,不管是出于有家难奔还是有过难投,感情总是万般复杂,甚是低落。“蓬草”喻诗人是正比,“归雁”则是反衬,大雁在这春天美好的时节里都知道北归,适得其所,而诗人却还要像飘风的蓬草一般飘出塞外,迥然不同的境况令人唏嘘。颔联借景抒情,内息抑郁。
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请同学们集中注意力,下面我们就跟随诗人王维的脚步一同来领略北方大漠的雄起景观!首先看“大漠孤烟直”,王维经过居延这个地方来到了一片沙漠上,那么这个沙漠的特点是什么呢?“大”,体现了沙漠广袤,无边无际,一望无垠,是不是显得很壮观?接着看,那么一望无垠的沙漠上有什么呢?“烟”,王维此时啊看见一望无垠的沙漠上有烟在升腾。看注释,“烟”是“狼烟”,那么这个“烟”有什么特点呢?从哪两个字可以看出?“孤”和“直”,“孤“字说明无边无际的沙漠上什么都没有,只有一缕孤零零的狼烟在缓缓升腾,那么一缕狼烟说明什么?景物很单调、肃杀,也说明边塞沙漠环境的荒凉、恶劣。在看”直“字,为什么“烟”是直的呢?狼烟,古时狼烟作为烽火台的警报用烟,是经过特殊研制而成的,一般的微风是吹不动的,以免延误战事,所以烟是“直”的。而且狼烟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又浓又黑,同学们想,王维此时在一望无垠的黄沙莽莽中什么都没看见,只看见一缕又黑又浓的狼烟在直直升腾,是不是显得景物很醒目?心中的感情自然也得到升华,同时也写出了战事紧急;在看“长河落日圆”,那么这时诗人看见了一条河,看注释,长河即黄河,那么这条黄河的特点是什么呢?“长”,说明黄河横贯大漠源远流长。同学们想一想,一条黄河犹如一条黄龙一般横贯整个大漠,是不是显得很有层次感、很雄奇瑰丽?接着看下面,黄河上有什么景物呢?“日”,这时啊,王维看见一轮“日”低垂于黄河之上,恍然落日就出入于黄河之中,是不是平添了河水吞吐日月的豪迈气势?那么这一轮“日”是什么时候的“日”呢?有怎么样的特点?黄昏时候的“日”,特点是“圆”。同学们看一看这幅图,黄昏时候,一轮金晃晃的落日给同学们怎样的感受呢?是不是有一种苍凉、哀伤、悲壮的感觉?在看,一个“圆”字,除了准确的从客观上写出了落日的特点外,还给同学们主观上什么感受呢?看这幅图,是不是觉得挺温暖圆润的感觉?那么我们一起来联想一下,王维此时看见一条横贯大漠的黄河,黄河之上呢有一轮金晃晃的落日低垂在水面上,水面在落日的照耀下也显得金光闪闪、波光粼粼,那么一幅凄美、苍凉又略带忧伤的黄昏落日图是不是自然的就浮现在我们脑海啊!好,学完这一句,同学们看里面有哪些景物呢?“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同学们想一想,如果只有“大漠”没有“孤烟”,只有“长河”没有“落日”又是怎样一幅景象呢?是不是觉得少了点什么?是不是觉得很空洞?那么这句诗里面写得最好的景是不是“孤烟”和“落日”啊?起到了一个画龙点睛的作用!那么整个这一句诗主要是在干什么呢?绘景——大漠风光。好,同学们,我们再回过头来讨论一下,联系写作背景,王维此行的目的是干什么?慰问戍边将士,那么戍边将士有怎样的特点呢?离开故土亲人,只身一人去到边疆,“孤“。但是他们为了祖国的和平稳定,不怕牺牲,英勇善战,刚劲挺拔的精神是不是显得很“直”?那么我们可以想一想,王维这里是不是在绘景的同时也借孤烟来赞颂戍边将士那种不畏艰难、刚劲挺拔的精神呢?
尾联“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燕然”:用典,汉朝窦宪在燕然山大胜仗后将自己的名字刻于石碑之上,这里王维借此希望唐军大捷,表达了王维的爱国之情,同时也歌颂戍边将士的英勇善战,视死如归!诗句戛然而止,故事并没有结束,给读者留下无限想象。
布置作业
背诵全诗
板书设计
使至塞上
王维
叙事
出使边塞
抒情
内心抑郁
绘景
大漠风光
叙事
战事繁忙
请 由 事 生
景 由 事 终
PAGE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