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红星照耀中国》:纪实作品的阅读》课件(共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红星照耀中国》:纪实作品的阅读》课件(共17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4.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7-16 21:43: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长妈妈
寿镜吾
活无常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把握作品如何以事塑人、以法塑人,培养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人物个例分析,掌握人物形象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在塑造人物中的情感态度,感悟作品的主题思想。
从《阿长与<山海经>》中找出与阿长相关的事件,并说出阿长的形象特征。
阿长:饶舌多事、粗俗、传统而迷信、质朴、不拘小节、善良、热爱关心孩子的妇女形象。
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不知道!”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
和蔼可亲、热爱中国传统文化、教学内容和方式守旧的私塾先生
人物描写方法:
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
寿镜吾:
他说:——
“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严父、传统封建专制家长形象
人物描写方法:
语言描写、心理描写
父亲:
对比:
衍太太:心术不正、居心叵测的假好人;
沈四太太:真正关心爱护孩子的好人。
莫吃!肚子疼!
“我”对范爱农的前后情感有何变化?
清朝末期徐锡麟被害后
革命前一年
革命后
1912年7月
同乡会争执
故乡叙旧
报馆案风波
落水事件
可恶
讨厌
熟识
亲近
理解
相知
惋惜挂念
感情变化
范爱农之死意外
还是必然?
个人
社会
性格孤傲
由于不满现状而无力改变现实的心志所造成
辛亥革命的未彻底性以及社会的黑暗
鲁迅先生在范爱农的身上看到了那一代处于孤独、彷徨、苦海中的知识分子的身影,范爱农是这类知识分子的代表。作者通过塑造范爱农的形象来反映当时社会的现状——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以及社会的黑暗,表达了作者对范爱农的同情和悼念之情。
作者为何要写这样一个人?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