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教学设计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读准“仞、畚、孀、龀、厝、陇”等字音,理解文中重点字词。理解课文深刻的寓意。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愚公移山的精神以及愚公形象的现实意义,正视成长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勇往直前。
四、教学难点
1、掌握文中难解词句,疏通全文。辨析古汉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
2、感受愚公移山的精神以及愚公形象的现实意义。
3、理解神话结尾的作用,体会“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这一细节的作用。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自主预习
(-)作者作品:
1、列御寇,名寇,又名御寇(又称“圄寇”“国寇”),战国前期思想家,是继老子和庄子之后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郑国莆田(今河南郑州)人。其学本于黄帝老子,主张虚静、无为,被道家尊为前辈。
2、《列子》相传为列御寇撰写。《汉书·艺文志》所录《列子》八篇,早已散佚。今本《列子》八篇,可能是东晋人根据古代有关资料编写而成,里面保存了不少先秦时期的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
3、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寓言,就是把一定的道理寄托在故事之中,情节比较简单,篇幅较小,寓意深刻而含蓄。
其实我们语文课本中有许多成语故事,如:《自相矛盾》《掩耳盗铃》《拔苗助长》《亡羊补牢》《猴子捞月》等,这些喜闻乐见的成语故事很简短,含着的道理却很深刻,这就是寓言。
(二)给下列字注音: 仞(rèn)畚(běn)孀(shuāng)龀(chèn)厝(cuò)陇(lǒng)
(三)掌握下列通假字
1、始一“反”焉(“反”通“返”,往返) 2、甚矣,汝之不惠(“惠”通“慧”,聪明)
3、河曲智臾亡以应(“亡”通“无”,没有) 4、一厝朔东(“厝”通“措”,放置)
(四)解释下列重点词语
1.方七百里(方圆,指面积。这里是周围的意思。)
2.指通豫南(通“直” 一直)
3.阳(水的北面或山的南面)阴(水的南面或山的北面)
4.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削减)
5.如太行、王屋何(把······怎么样)
6.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用土筐)7.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指山上的草木)
8.汝心之固(固执,顽固) 9.虽我之死(即使)
10.何苦而不平(愁)
(五)指出下列词的古今义。
①指通豫南 古义:_通“直” 一直___ 今义:手指头
②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古义:指山上的草木_ 今义:动植物的皮上所生的丝状物;鸟类的羽毛。
③河阳之北 古义:水的北面或山的南面 今义:太阳;日光
④达于汉阴 古义:水的南面或山的北面 今义:不见阳光的地方
⑤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古义:负 荷_ 今义:莲
⑥虽我之死 古义:_即 使__ 今义:虽然
⑦惩山北之塞 古义: 苦 于 今义:处罚
(六)常用虚词
且 ①年且九十 (将近) ②且焉置土石(况且)
焉 ①且焉置土石 疑问代词,哪里。 ②无陇断焉 句末语气词。 ③始一反焉 句末语气词。
之 ①以君之力 的 ②跳往助之 代词,指愚公他们 ③虽我之死 助词,主谓间。
其 ①其妻献疑 代词,指愚公 ②其如土石何 加强语气
5.曾 ①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用在否定副词不前加强语气,可译为:连……都……) ②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同上) ③曾不若孀妻弱子(同上)
(七)难句翻译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译文: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再说,往哪儿搁挖下来的土和石头?”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译文: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上了山),凿石头,挖土,用箕畚运到渤海边上。
3. 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译文:你简直太愚蠢了!就凭你残余的岁月、剩下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
4.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译文: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却不会增高加大,还怕挖不平吗?”河曲智叟无话可答。
第二课时
一、导入
活动一:情境导入。
观看动画激发兴趣导入,让学生初步了解故事的情节,了解文中的人物。
二、自读
活动二:初读课文。
1、学生读课文,要求:声音洪亮,吐字清楚,停顿准确,感情充沛。
2、提出质疑。学生提出有价值的疑问,加5分,答对者得10分。3、解答疑惑。
活动三:演说故事。
1、分小组讲故事。2、全班展演。
3、演读竞赛,分挑战组和应战组进行评分。
三、探讨
活动四:抢答竞赛。
1、分小组准备。
1)这则寓言一共写了哪些人物?人物表:愚公、其妻、其子孙、遗男、智叟。
2)老愚公有多大年纪了?智叟是个年轻人吗?那个“遗男”姓什么?有几岁了?他去移山,他的爸爸肯吗?
通过问答,明确下列词语的含义:年且九十——且,将。智叟——叟,老头。京城氏——氏,姓;京城氏,姓京城的。始龀chèn——龀,齿旁,小孩换牙;始龀,七八岁。孀妻有遗男——那孩子的爸爸死了,他母亲是“寡妇”,他自己是“孤儿”。“遗男”是生下来以前就死了父亲的孩子。
3)再请大家计算一下,参加移山的一共有多少人?
通过问答,引导学生读懂“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一句:本句省主语“愚公”;“荷担者三夫”即“三个能挑担的男子(子孙)”。全句意思是“愚公就率领了子孙中三个能挑担的人,敲石挖土,用畚箕装了土石运到渤海边上(去扔掉)”。这样看来,愚公一家一共去了四个人,再加上京城氏孀妻的遗男,一共五个人参加移山劳动。
4)愚公家周围的环境如何?有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5)愚公为什么要移去这两座山?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6)愚公要把山移成何种程度?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7)愚公这一壮举是否得到家人或邻里的赞同,从哪里看出来?
a.杂然相许 b.杂曰。 c.“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8)大家都知道,对于愚公来说移山是艰难的,难在何处?
a.“年且九十”(说明年老)b.“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说明移目标之宏伟)
c.“其妻献疑的理由”(说明移山困难之多)d.“寒暑易节,始一反焉”(说明搬运土石路途遥远)
9)本文以神话结尾,有什么作用?
本文采用神话结尾,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是在生产极不发达的条件下解决人和自然矛盾的方式,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
小结:这一节突出了愚公的“毕力平险”的大无畏精神和广泛的群众基础。
2、抢答交流。
四、讲解
活动五:交流品析。
1、把智叟的话与愚公之妻的话比较,看看有哪些不同?
分组请人演读,并指出他们的话语中的情感。
河曲智叟“笑而止”含有嘲笑、讥讽的意味。
愚公之妻是“献疑”含有关切和忧虑的情感。
2、教师指导:
妻与智叟对待“移山”的不同之处:
不同之一:对愚公的看法不同。落实“倒装句”知识。
不同之二:对愚公的称谓不同。落实古汉语中称谓的常识。
不同之三:对愚公的态度不同。落实“毛”字含义。
不同之四:对愚公说话的语气不同。落实“其”字用法。
不同之五:对愚公的心理不同。落实“焉置”的含义。
3、这篇寓言故事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
《愚公移山》是一则寓言,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地奋斗。寓意——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地奋斗的道理。
4、说说文中主要人物的性格。
愚公:目光长远、积极奋斗、用全面、发展的观点看待事物。
智叟:目光短浅、冷漠逃避、用片面、静止的观点看待事物。
五、小结
活动六:对话展演。
学生情境对话:甲乙两生共读《愚公移山》,生甲掩卷而长息曰:“甚矣,愚公之愚!年且九十而欲移山,山未移而身先死,焉能自享其利乎?”生乙曰:“愚公之移山也,盖为子孙造福,非自谋其私也。故以利己之心观之,必谓愚公为不惠;若以利人之心观之,则愚公实大智大勇之人也。”生甲亡以应。生乙复曰:“今欲变吾贫穷之中国为富强之中国,其事之难甚于移山。若我十亿中国人,人人皆为愚公,则山何苦而不平?国何苦而不富?”生甲动容曰:“善哉,君之所言!愚公不愚,我知之矣。”
六、演练
学 生 测 试
(此题为2011年中考题。总分12分,6分钟内完成)
1、下列加点字注意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惩山北之塞(sāi ) B、荷担者三夫( hé )
C、无穷匮也 ( kuì ) D、河曲智叟亡以应(wáng )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1)年且九十 (2)聚室而谋曰
(3)笑而止之曰 (4)愚公长息曰
3、将下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吾与汝毕力平险
(2)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4、文中第二段主要运用什么描写方法来塑造人物形象?从中可以看出智叟是什么样的人?(2分)
参考答案:1、C 2、(1)副词,将近。(2)商量。(3)劝阻。(4)叹息。
(1)我要和你们尽全力挖平险峻的大山。(2)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涌通达事理的地步。
对话描写。智叟是一个目光短浅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