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相见欢
金陵城上西楼
朱敦儒
1.把握诗歌的韵律和节奏,能准确而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品析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3.理解诗人情感,感受朱敦儒强烈的亡国之痛和深厚的爱国精神。
教学目标
读流畅,明诗意
知诗人,解诗题
想意境,悟诗情
背古诗,重积累
朱敦儒(1081—1159):
字希真,号岩壑,河南洛阳人,人称岩壑老人、洛阳遗民、伊川老人、洛川先生、少室山人等。南宋著名词人、书法家。 朱敦儒家境优越,以清高自许,颇有西晋名士风度。一直生活在山水、醇酒、诗歌与美人之间。那时他已有“词俊”之誉。与“诗俊”陈与义等并称为“洛中八俊”。
靖康之乱,中原先后沦丧,朱敦儒离洛阳携家外逃。在这一段南渡流离生活中,无情的现实击碎了朱敦儒的山林清梦,让他亲身体验了国破家亡的惨痛。
《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这首词,“相见欢”是词牌,“金陵城上西楼”是词的标题。词牌是一首词词调的名称,是作为文字、音韵结构的一种定式。例如从“相见欢”这个词牌名就可知,“相见欢”的声律特征原本是用于漫吟轻诉的,表现愉悦就成婉约,而加入些悲情便就写成愁了。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
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
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
/
/
/
/
/
/
/
/
/
/
/
/
/
/
zān
yīng
qìng
(1)金陵:南京。
(2)城上西楼:西门上的城楼。
(3)倚清秋:倚楼观看清秋时节的景色。
(4)中原乱:指公元1127年(宋钦宗靖康二年)金人侵占中原的大乱。
(5)簪缨:当时官僚贵族的冠饰,这里代指他们本人。
(6)收:收复国土。
(7)倩:请。
(8)扬州:地名,今属江苏,是当时南宋的前方,屡遭金兵破坏。
倚靠在南京西门上的城楼观看清秋时节的景色。万里的长江在夕阳下流去。
译文:
金人侵占中原,官僚们流散,什么时候才能收复国土?要请悲风将自己的热泪吹到扬州前线。
小组交流:
你认为哪些词、句用得好,好在哪里?
上片
下片
写景
抒情
(伤心地、凄清景)
象征(夕阳垂地、大江流)
(悲凉情)
议论
抒情
象征(簪缨)
(亡国痛)
爱国之情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
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
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
试一试,背一背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课后作业:
1、积累爱国诗词,名言警句。
2、任选一首爱国主题的诗词进行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