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单元综合测试题
(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1分)
1.下列每组加点字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畸形/绮丽 镌刻/隽永 刹那/霎时 憎恶/深恶痛疾
B.桅杆/诡计 佃户/仔细 要塞/闭塞 默契/锲而不舍
C.翘首/连翘 教诲/晦暗 溃退/馈赠 横渡/横行霸道
D.不辍/拾掇 炽热/挚爱 诘责/拮据 屏障/屏气凝神
2.下列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正襟威坐 抑扬顿挫 畸形 匿名
B.杳无消息 诚慌诚恐 胆怯 懊丧
C.暗然失色 名副其实 犀利 凛冽
D.锲而不舍 微不足道 咆哮 管辖
3.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得罪千百人,不负十三亿”,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掷地有声、振聋发聩,是坚决惩治腐败的政治宣言。(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
B.巡天太极、筷子夹茶水、太空动感单车、空间站折叠厨房……一系列新奇而有趣的“太空细节”将遥远神秘的深空拉近至普通人的身边。(句中标点符号运用正确)
C.《长津湖》生动诠释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上映不到两天时间累计票房突破6亿元左右,打破多项中国影史纪录。(这个句子没有语病)
D.列夫·托尔斯泰,俄国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罪与罚》等。(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
4.综合性学习。(12分)
“信”,即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班里正在开展以“人无信不立”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1)为了探究诚信的传统内涵,请你搜集中国古代关于诚信的一条名言、一个故事,填在下表相应的空白处。(4分)
名言 ①轻诺必寡信。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故事 ①曾子烹彘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校开展关于诚信的演讲比赛。你将代表班级参加演讲。你根据比赛的主题确定好
了自己的演讲内容,做好了以下准备:(4分)
①搜集、整理资料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设计演讲(恰当运用演讲技巧)
(3)追溯字源,可知字义。请参考示例,解读“信”的含义。(4分)
汉字 篆体 含义
休 示例:“人”加“木”,一个人靠着树休息,意思是“休息”。
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39分)
(一)阅读下面的几段文字,然后完成问题。(16分)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5.选文主要记述了一件什么事 请简要概括。(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选文中“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的两处“他们”分别指哪些人 (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文中画线句表达了“我”怎样的感情 (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23分)
渑池来信
于德北
①就在今年秋天,我意外地收到了一封来自河南渑池的挂号信,信封里,是一封来自日本的没有启封的信,上面赫然写着我的名字。
②那是一封写在樱花笺上的长信,有七八页之多,字体娟秀。
“于老师,您好!之所以将给您的信由老家河南邮转,实在是我想唤起您的一段回忆。我刚刚从日本早稻田大学博士毕业,近期即将回国从事中日文学比较研究,我回国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拜访您,并把我刚刚翻译好的您的一百二十五篇小小说交由您过目……您还记得吗,那个站在梨树下看您吃梨的河南小女孩……”
③啊!那真是一段温馨的回忆啊!只是时间太久,我几乎把它忘记了。
④二十年前,我由团省委转业,调入《深情》杂志社工作,接到一个采访任务,尽可能全面地采写女孩读书难的问题。这次采访难度大,且辛苦,由甘肃、陕西一路走来,最后来到了河南的三门峡市。在这里是没有采访任务的,我只是想假公济私转道看看三门峡,感受一下“梳妆台”的宏伟和壮观。我如愿以偿,当面对大坝、面对黄河的时候,我知道,不虚此行。
⑤恕我孤陋寡闻,在中学读书的时候,便学到过仰韶文化,但如果不是当地朋友介绍,我实在不记得它的初发现地就在河南,更不知晓,它就在三门峡市下辖的渑池县,而我现在距离它也就百余公里的路程。如此大好的机会怎能放过,我十分轻易地原谅了自己的孤陋寡闻,转而为自己的“博闻多识”而沾沾自喜。当下由朋友安排,驱车去看
彩陶。人如果过于得意,上帝一定会给他一点小小的惩戒吧。车程过去大半,路过一个村庄的时候,小车抛锚了。等待修车的时候,我们坐在车里吸烟,初秋的蝉鸣噪耳,一支烟只吸了半截,我便丢在脚下,一个人信步往村庄里看风景。就这么一个习惯,我每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总喜欢四处走走逛逛。
⑥走过几户人家,均敞着门,偶见鸡犬进进出出,对我的到来并不稀奇。河南产枣子,这里几乎家家种有枣树,微风拂过,半青半黄的枣子左右摇动。正漫步间,忽一道明丽的色彩映入眼帘。有一个略显残破的院子,这个院子里没有枣树,却偏偏立了一棵丰茂的梨树,树上的梨子拳头大小,静垂在枝叶间像一只又一只的铜铃。
⑦一个十几岁的女孩怯生生地看着我。
⑧“你好。”我问候她。她并不回答,只是一个劲地回头向屋门处望。随着她的目光去寻,只见一个中年妇女抱着一个孩子从屋里出来。我赶紧掏出名片递过去,表明自己不是坏人。我指指树上的梨子,做出喜欢的样子。那妇女点点头,我以为得到了她的许可,便摘下一个梨子,擦也不擦地咬上一口。梨子尚未熟透,但香甜的汁液盈了满口。那个女孩瞪大了眼睛望着我,可我并未发现其中的诧异,满心欢喜地坐到她正写作业的小桌旁,翻动她的作业本,做出一副十分关心的样子。这是一些什么样的本子呢,正面写完背面写,先用铅笔写,再用钢笔写,字迹工整,却如蝇如蚁,密密麻麻。
⑨我急忙向那中年妇女问寻,才知道,这一家人是村里的贫困户,地少不够种,男主人本来会唱蒲剧,农闲时可唱野台子戏,可是两年前,野台班子因车祸而鸟兽散,男主人病倒在床,这人家,风雨飘摇中又雪上加霜……
⑩“那梨子是卖了供娃上学呢。”妇女说。我一下恍然,手握半只梨子僵立在那里。好半天,反应过来什么,奔跑着出门,一路来到村中的小卖店,把这店里的本子和笔全部买了下来。是的,我把这些本子和笔全都送给了那个女孩。另外,还以赔梨为名义,把五百元钱交到那女孩的妈妈手里。
这就是那件事情。
当朋友来寻我,告知车已修好,可以启程,而也即将启程的时候,我们的身后响起了清亮亮的一段唱腔——“辕门外三声炮如同雷震,天波府走出来保国良臣……”那女孩一边唱,一边哭,一边向我们跑来,跑到近前,深深地给我鞠了一个躬。朋友说:“老于,娃给你唱蒲戏呢。”
(选自《北方文学》2020年22期,有删改)
8.文章从一封信写起有什么好处 (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第⑥段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8分)
(1)这是一些什么样的本子呢,正面写完背面写,先用铅笔写,再用钢笔写,字迹工整,却如蝇如蚁,密密麻麻。(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一下恍然,手握半只梨子僵立在那里。(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最后一段可否删掉 为什么 (7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写作(40分)
12.从呱呱坠地到成长为一名少年学生,你已经有了十多年的人生经历,请为你自己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小传。(40分)
要求:题目自拟;文中不要出现自己的真实姓名。
参考答案
1.C A.畸jī,绮qǐ;镌juān,隽juàn;刹chà,霎shà;恶wù,恶wù。B.桅wéi,诡guǐ;佃diàn,细xì;塞sài,塞sè;契qì,锲qiè。C.翘qiáo,翘qiáo;诲huì,晦huì;溃kuì,馈kuì;横héng,横héng。D.辍chuò,掇duo;炽chì,挚zhì;诘jié,拮jié;屏píng,屏bǐng。
2.D A.威→危。B.慌→惶。C.暗→黯。
3.C “突破”和“左右”矛盾,需删掉一个。故选C。
4.答案 (1)言不信者,行不果。/人无信不立。/人倍信则名不达。/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商鞅立木/尾生抱柱/季布一诺(或:一诺千金)/晋文公不贪伐原之利(或:退避三舍)/齐桓公不背曹沫之盟/魏文侯不弃虞人之期
(2)②撰写演讲稿 ③熟悉演讲稿(或“背诵演讲稿”)
(3)(示例)“人”加“言”,一个人说话要讲诚信(信用),意思是诚信。
解析 (1)写出与“诚信”有关的名言、故事各一个即可。
(2)演讲一般需要遵循以下步骤:①搜集、整理演讲资料;②撰写演讲稿;③熟记演讲稿;④设计演讲。按照这样的步骤进行设计即可。
(3)观察篆书“信”,该字左半部分是一个“人”字,右半部分是一个“言”字,组合在一起表示一个人说话要讲诚信,所以“信”的意思是诚信。
5.答案 电影事件改变了“我”的观念。
解析 通读选文,抓住“我”的心理活动梳理事件。
6.答案 前一个“他们”指受军国主义思想毒害的日本青年学生;后一个“他们”指闲看枪毙犯人的麻木的中国人。
解析 理解两个“他们”指代的内容,读懂上下文的内容是关键。前一个“他们”指看电影的人——受军国主义思想毒害的日本青年学生;后一个“他们”指闲看枪毙犯人的麻木的中国人。
7.答案 表达了“我”在遭受凌辱之后极为辛酸和愤懑的心情。
解析 作者模拟日本“爱国青年”的口吻进行推理,表达自己作为弱国国民的极度激愤和无奈。两个分句本无因果关系,作者却在中间加上“所以”,并用“当然”加以强调,这是反语,表达了作者对这种谬论的愤恨和抨击,也表达了对近代中国的痛心和无奈。
8.答案 ①开篇点题,由信写起,照应题目《渑池来信》,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②设下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③便于采用倒叙的写作顺序,增强文章生动性,交代引起回忆的原因;④交代故事主人公。
解析 文章从一封信写起,其作用可以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来分析。内容上可从时间、地点、事情的起因方面思考分析,结构上可从点题、引出下文方面思考分析。
9.答案 ①渲染村庄宁静的氛围,烘托“我”好奇的心理。②将半青半黄的枣与明丽的梨比较,突出梨的诱人,为“我”吃梨做铺垫。③写院子残破,暗示女孩家庭的贫困。④院子中没有种枣树而种了梨树,为下文卖梨供孩子上学做铺垫。
解析 环境描写的作用一般有:渲染气氛,烘托心情,为后文做铺垫。结合文中“我”吃梨、女孩的家庭情况、“我”为女孩买学习用品等具体内容分析其作用。
10.答案 (1)这句话运用了比喻,把文字比作蝇、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文字的细小与密,又通过对本子的描写,从侧面表现女孩家境的窘迫和她热爱学习的态度。
(2)这句话是对“我”的动作的描写。妇女的话让“我”恍然大悟,“僵立”形象地写出了“我”因误吃了供女孩上学主要经济来源的梨而感到吃惊、愧疚、尴尬的情态。
解析 赏析句子可从写法和词语运用两个方面进行。写法包括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词语运用主要包括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形容词等。答案格式为:写法(或词语)+表达效果+表现内容+感情。
11.答案 不能删去。最后一段描写女孩唱蒲戏感谢“我”,体现了女孩的感恩;也与文章开头收到她寄给“我”的信照应;暗含主题;以此收束全文,使文章结构完整,行文紧凑。
解析 分析文章尾段的作用,可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内容上的作用是揭示主题、深化中心,结构上的作用主要是收束全文、照应前文。据此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分析作答即可。
12.[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自命题作文题。根据题干中的“请为你自己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小传”的提示,可将重点放在自己的性格、思想、行动上,让人认识一个真实的“我”;也可侧重写自己的经历、教训等,并作简要议论。语言尽量活泼、有趣,体现一定的文学性。
人生经历中可写的素材肯定有很多,但关键是善于分类和精心提炼,譬如爱好特长、性格特点、行事风格都可以写出来展示,同时也要注意有分寸感,实事求是,不夸大优点,不掩饰缺点。总之,要抓住特点,选择典型事例写。
[例文] 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