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与朱元思书 课课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2. 与朱元思书 课课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6.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7-18 17:11: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十二课 与朱元思书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水皆缥碧(piǎo)    直视无碍(ài)
B.泠泠作响(línɡ) 互相轩邈(mào)
C.嘤嘤成韵(yīng) 窥谷忘反(kuī)
D.鸢飞戾天(lì) 横柯上蔽(kē)
2.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B.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C.蝉则千转不穷
D.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3.下列加点词活用现象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任意东西(方位名词作动词,向东或向西)
B.互相轩邈(形容词作动词,争着往高处远处伸展)
C.横柯上蔽(名词作状语,在上边)
D.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名词作动词,飞奔)
4.下列加点词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天下独绝   猿则百叫无绝
B.千丈见底 有时见日
C.一百许里 猿则百叫无绝
D.急湍甚箭 甚矣,汝之不惠
5.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B.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D.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6.下面对本文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是吴均写给友人的一封信。信中生动描绘了秀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了作者厌弃尘俗和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
B.本文用骈文写成,文字千锤百炼,生动晓畅,句式整齐而有变化,读来很有韵味。
C.本文构思精巧,开头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对富春江风光进行高度的概括和赞叹,作为“文眼”统摄全篇。
D.“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写的是作者的所见所感,从而烘托了山水景物的魅力。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沧浪亭记(节选)
(宋朝)苏舜钦
一日过郡学,东顾草树郁然,崇阜①广水,不类乎城中。并②水得微径于杂花修竹之间。东趋数百步,有弃地,纵广③合五六十寻,三向皆水也。杠④之南,其地益阔,旁无民居,左右皆林木相亏蔽⑤。访诸旧老,云钱氏有国,近戚孙承右之池馆也。坳⑥隆胜势,遗意尚存。予爱而徘徊,遂以钱四万得之,构亭北碕⑦,号‘沧浪’焉。前竹后水,水之阳又竹,无穷极。澄川翠干,光影会合于轩户之间,尤与风月为相宜。
予时榜⑧小舟,幅巾⑨以往,至则洒然⑩忘其归。箕 而浩歌,踞 而仰啸,野老不至,鱼鸟共乐。形骸 既适则神不烦观听无邪则道以明;返思向之汩汩 荣辱之场,日与锱铢利害相磨戛 ,隔此真趣,不亦鄙哉!
(注释)①阜fù:土山。②并bàng:靠近。③纵广:纵横。④杠gāng:独木桥。⑤亏蔽:掩映。⑥坳ào:低洼。⑦倚qí:弯曲的堤岸。⑧榜bàng:摇桨,划船。⑨幅巾:男子用布包头,不戴帽子,古人认为这是很随意的装束。⑩洒然:畅快的样子。 箕:坐时臀部着地两腿分开前伸,形如箕。 踞:蹲坐。 形骸:身体。 汩汩:沉浮。 磨戛:折磨。
7.下列对文中划线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形骸既适则神/不烦/观听无邪则道/以明
B.形骸既适则/神不烦/观听无邪则/道以明
C.形骸既适/则神不烦/观听无邪/则道以明
D.形骸既/适则神不烦/观听无/邪则道以明
8.修建沧浪亭之前,作者经历了一系列过程。下列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经过郡学,发现东面的弃地。
B.纵横合计寻找了五六十里路。
C.通过走访,了解这块地的来历。
D.喜欢这块地,于是买下了它。
9.《与朱元思书》中,吴均由山水美景引发了人生感怀——“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请摘抄本文中思想情感、表达作用都与之相近的句子。
10.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一致的一项是( )
A.其地益阔 自以为大有所益(《资治通鉴·孙权劝学》)
B.旁无民居 居无何(《史记·周亚夫军细柳》)
C.水之阳又竹 已而夕阳在山(欧阳修《醉翁亭记》)
D.不亦鄙哉 肉食者鄙(《左传·曹论战》)
第十二课1.B
2.C 3.D 4.B 5.A 6.D
7.C
8.B
9.返思向之汩汩荣辱之场,日与锱铢利害相磨戛,隔此真趣,不亦鄙哉!
10.D
【参考译文】一天拜访学宫,向东看到草树郁郁葱葱,高高的土山宽阔的水面,不像在城里。依傍着水边在杂花修竹掩映中得到小径,向东走数百步,有一块荒地,方圆约五六十寻,三面临水。小桥的南面更加开阔,旁边没有民房,四周林木环绕遮蔽。询问年老的人,说:“是吴越国王的贵戚孙承佑的废园。”从高高低低的地势上还约略可以看出当年的遗迹。我喜爱这地方,来回地走,最后用钱四万购得,在北面构筑亭子,叫“沧浪”。北面是竹南面是水,水的北面又是竹林,没有穷尽。澄澈的小河翠绿的竹子,阳光、阴影在门窗之间交错相接,尤其是在有风有月的时候更宜人美丽。
我常常划着小船,穿着轻便的衣服到亭上游玩,到了亭上就率性玩乐忘记回去。或把酒赋诗,或仰天长啸,即使是隐士也不来这里,只与鱼、鸟同乐。形体已然安适,神思中就没有了烦恼,所听所闻都是至纯的,如此人生的道理就明了了;回过头来想想以前的名利场,每天与细小的利害得失相计较,同这样的情趣相比较,不是太庸俗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