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五单元
第十八课 中国石拱桥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洨河(jiāo) 桥墩(dūn) 匀称(chèn)
B.河堤(dī) 记载(zài) 古朴(pǔ)
C.陡坡(dǒu) 悠久(yōu) 石砌(qì)
D.初月(chū) 倾听(qīn) 雕刻(diāo)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
B.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
C.这些画里的虾之所以惟妙惟肖,是由于他深刻观察过真正的虾的生活,笔墨变化、写照已经达到了极高的境界。
D.我国富有建筑用的各种石料,便于就地取材,这也为修造石桥提供了有利条件。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那时候有个意大利人马可 波罗来过中国,他的游记里,十分推崇这座桥,说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并且特别欣赏桥栏柱上刻的狮子,说它们“共同构成美丽的奇观。”
B.为什么我国的石拱桥会有这样光辉的成就呢?首先,在于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C.我国石拱桥的设计施工有优良传统,建成的桥,用料省,结构巧,强度高。
D.1961年,云南省建成了一座世界最长的独拱石桥,名叫“长虹大桥”,石拱长达112.5米。
4.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②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
③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
④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
⑤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丰台区的卢沟桥。
A.②①⑤④③ B.④②①③⑤
C.②④③⑤① D.②①④③⑤
5.看图完成下列各题。
(1)按种类分,图一属于______________石桥,图二属于____________石桥。
(2)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古蜀栈道
刘小方
①打开古旧地图,我们就会发现,关中通往汉中的陈仓道、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以及由汉中通往四川的金牛道、米仓道和荔枝道,如同一张精致斜织在秦岭山脉和大巴山脉中的大网,连接着八百里秦川与四川盆地这两个古代的天府之国。
②秦中自古帝王之都。长期作为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关中地区,面临着人口剧增与生产生活资料短缺的矛盾,而四川盆地物产丰富,两地的沟通势在必然。《史记·货殖列传》记载:“(秦)昭治咸阳,因以汉都,长安诸陵,四方辐凑并至而会,地小人众,故其民益玩巧而事末也。南则巴蜀。巴蜀亦沃野,地饶卮、姜、丹沙、石、铜、铁、竹、木之器。……然四塞。”对于古蜀先民而言,闭塞成为其发展的最大障碍,关中地区是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来自北边的吸引力巨大。而北面呈东西向的米仓山和大巴山脉成为南北相通的第一道天然屏障,汉中以北的秦岭成为第二道屏障。因此,必须穿越米仓山、大巴山,再穿越秦岭,巴蜀先民才有可能与关中地区沟通联系。所以,打通北边的交通线是蜀道的关键。
③战国时,秦国为打通陕西到四川的道路,于公元前267年开始修筑褒斜栈道。这条起自秦岭北麓眉县西南15千米的斜水谷,到达秦岭南麓褒城县北5千米的褒水河谷,全长大约200千米的栈道,是在峭崖陡壁上开山破石,钻孔架木并在其上铺板而成。当时火药还没有发明,在上为绝壁、下为激流的自然条件下,先民们先是采用“火焚水激”的方法开山破石,然后再岩壁上凿成30厘米见方、50厘米深的孔洞,分上、中、下三排,均插上木桩,接着在上排木桩上搭遮雨棚,中排木桩上铺板成路,下排木桩上支木为架,最终于公元前259年完成,历时八年之久。修筑者因地制宜,创造了标准式、石积式、千梁无柱式、依坡搭架式、凹槽式和多层立柱平梁式等多种栈道形制。这些都反映了古人在修建古蜀栈道过程中付出的智慧和汗水。
④蜀道的通行,使得大批钱粮赋税源源不断由四川运往长安,使先后在长安建都的周秦汉唐获得殷实富足的统治管理基础。“国家富有巴蜀,是天府之藏。自陇右及河西诸州,军国所资,邮驿所给,商旅莫不取给于蜀。”同时,关中地区先进的生产方式、社会文明、管理体制也不断进入四川,并进而由四川延伸到更西部的贵州、云南、青海、西藏等地,为古中国西部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智力支持。古往今来,在蜀道上来来往往的人,留下了数不清的故事,沉淀为难以统计的文化遗产,凝结成灿若星河的文化景观。这些故事、遗产和景观,无时不在温暖着我们的精神家园,无时不在滋养着我们的文化。
(选文有删改)
6.本文运用______顺序,依次从古蜀栈道的概况、______、修建方式和_____四个方面加以说明。
7.第②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8.第③段最后一句中的“这些”具体指代哪些内容?
9.第③段“这条起自秦岭北麓眉县西南15千米的斜水谷,到达秦岭南麓褒城县北5千米的褒水河谷,全长大约200千米的栈道,是在峭崖陡壁上开山破石,钻孔架木并在其上铺板而成”中“大约”能否删掉?为什么?
三、写作
10.进入中学一年多来,你对你们的教室一定已相当熟悉,并且对它怀着深厚的感情。现在请你以“我们的教室”为话题,写一个说明文片段,向大家介绍你们的教室,要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不少于100字。
第十八课1.C【解析】A.xiáo B.zǎi D.qīng
2.C
3.A【解析】句末句号应该在引号外,表示整句结束,引号内末尾不用标点。
4.D
5.(1)独拱 联拱 (2) 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
6.逻辑;修建原因;作用。
7.作引用;具体有力地说明关中和四川的沟通势在必然。
8.采用“火焚水激“的方法开山破石,钻孔架木并在其上铺板;修建用时长;创造了多种栈道形制。
9.不能。“大约”表示“200千米”是个不确定的数值,如果删去则表示栈道的长度刚好“200千米”,与事实不符。“大约”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与严密性。
10.例文:
我们的教室在三楼的东面,推开教室的门,便看到长10米,宽6.5米的矩形教室。教室的南面是7米长的水磨石窗台,在窗台的上方是巨大的铝合金窗户,教室正西方的墙上是一块乌黑宽大的黑板。教室的西北角有一个崭新的橱柜,高2米。橱柜里面是一台32英寸的电视机,同学们通过它来看新闻,学习相关知识。东面是板报,这上面有激励我们的名人名言,还有优秀学生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