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 课课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5.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 课课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8.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7-18 17:16: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五课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注音及词语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
A.宝鼎(dīng) 国殇(shāng) 野蛮(mán) 铸造(zhòu)
B.悼念(diào) 杀戳(lù) 磅礴(páng) 颠倒(diān)
C.铭记(mín) 初衷(zhōng) 篡改(càn) 警惕(tì)
D.抵赖(lài) 扭曲(qū) 呓语(yì) 缅怀(miǎn)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南京大屠杀是指在1937年12月13日日本在中华民国首都南京发动的一次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B.习总书记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推进党的建设也要一以贯之。
C.他家虽然住在十几层的高楼,但下面广场上跳舞的音乐声,每天振聋发聩,让他不得安宁。
D.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虽经历沧海桑田,但仍然一脉相承。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这一天,民众为悼念遇难同胞敬献了鲜花;幸存者还讲述了亲人在屠杀中当年被残害的情形。
B.美国的右翼政治精英们不会不接受任何非美国公司引领重大前沿技术,即使是一家欧洲或日本公司成为5G技术的突出领导者,他们恐怕也会以某种方式加以刁难。
C.要通过反腐让广大党员干部不能贪、不敢贪、不愿贪。
D.从“恐怖之城”到“和平之城”,南京的命运变迁足证和平是何等珍贵!
4.综合性学习
阅读下面的一则新闻材料,完成相关题目。
12月13日上午7时,长江大学东校区田径场上开展了以“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为主题的纪念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活动。该活动由学生工作处主办、国旗护卫队承办。
公祭日活动在升旗仪式中拉开序幕。排列整齐的国旗护卫队踏着铿锵有力的步伐举行了升旗仪式,伴随着冉冉升起的红旗,全体师生一同奏唱国歌。升旗仪式完毕后,所有人员为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进行了为时一分钟的默哀。
(1)请简要评论一下这则新闻事件的意义。
(2)在12月13日这天,除了举行升旗仪式之外,还可以举办哪些“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主题活动?试列举一两种形式。
二、阅读
“美国例外”是有害的文明优越论
——双重标准必将失败
钟声
新华社北京5月27日电①美国一些政客在国际事务中惯于使用双重标准,动辄搞所谓的“美国例外”。一句话,在这些人眼中,美国理所应当永远居于规则之上,规则的尺子是用来量别人的,和美国人自己毫无关系。
②一段时间以来,美国一些政客手握双重标准,在贸易、债务、规则、人权等领域大放厥词,暴露出混乱的逻辑和倨傲的姿态。比如,在世界贸易组织规则问题上,众所周知美国才是迄今为止最大的“不守规矩者”,然而美国一些政客却颠倒黑白,指责中国破坏世贸规则。又如,在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明明是美方拒绝在共同文本中提及“气候变化”,导致北极理事会部分级会议20多年来第一次未能发表联合声明,但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却指鹿为马,称中俄两国可能对北极造成生态破坏的威胁。凡此种种,无不暴露出美国“高于规则”的虚妄幻觉、予取予求的蛮横心态。
③“美国例外”的本质,是一种文明优越论,即美国与其他任何国家都不一样,美国“注定是伟大的”并且“必将领导世界”。比如,在拉美事务上,美国长期视之为自家“后院”,炮制臭名昭著的“门罗主义”,动辄施压、威胁甚至颠覆别国政权,导致拉美地区不得安宁。又如,美国向一些国家输出所谓民主,结果带来了社会分裂、族群对立,已是人尽皆知。历史证明,这一观念不仅是虚妄的,也是极其有害的。
④美国一些政客之所以有恃无恐,明目张胆大搞“美国例外”,归根结底在于深埋心中的霸权思维作祟。他们费尽心机编织各种谎言、找寻各种借口,实质上是打压别国正当发展权益,是以政治手段肆意干扰经济活动的霸凌主义行径。蓬佩奥以危害国家安全为由四处游说,威逼利诱各国政府拒绝同华为公司合作,恰是对美国标榜的市场规则、国际贸易准则的肆意践踏。对此,英国《卫报》文章切中要害地指出,蓬佩奥属于冷战时期的一代人,在当今世界依然沉迷于对“美国例外”和美国霸权的迷思。
⑤再高明的魔术,也有被拆穿的时候,更何况是这些美国政客漏洞百出的言行。他们双重标准的所作所为,早已为国际社会所洞悉,常常沦为笑柄。比如,针对美国副总统彭斯假惺惺提醒他国“勿轻易掉入中国的‘债务陷阱”,巴基斯坦国民议会财政、税收和经济事务常务委员会主席阿萨德·奥马尔直言:“当他们自己投资时,称这是出于贸易目的。当中国投资时,他们就描述成奴役小国的阴谋。这是虚伪的双重标准!”“美国在对别人提要求时,自己也需遵守规则。”华盛顿的诸多做法让美国前财政部长雅各布·卢不得不给出这样的提醒。
⑥在相互联系日益紧密的地球村,世界各国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需要增强规则意识,在通力合作中共同应对人类社会面临的风险和挑战。美国一些政客无权以牺牲别国正当利益为代价来维护自身优势地位,更不可能靠缺少道义的鲁莽之举“再次伟大”。奉行双重标准、搞所谓的“美国例外”,就是蓄意破坏国际规则,严重冲击国际关系体系的稳定。正如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教授杰弗里·萨克斯所说,在各国利益密切交融、命运息息相关之时,“美国例外”的论调很可能让美国变成“21世纪的无赖国家”。世人心中自有一杆秤。不管是谁,违反国际公认的规则和标准胡来,到头来只能是偷鸡不成反蚀把米。
(选自《人民日报》2019年5月28日署名文章)
5.本文标题有什么特点?
6.通读全文,说说本文主要是针对什么事件发表评论的。
7.试分析这篇新闻评论的写作思路。
8.赏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1)美国一些政客在国际事务中惯于使用双重标准,动辄搞所谓的“美国例外”。
(2)不管是谁,违反国际公认的规则和标准胡来,到头来只能是偷鸡不成反蚀把米。
第五课参考答案
1.D 2.C 3.D
4.(1)示例:组织青年学生开展国家公祭日活动,有利于让青年一代牢记“不忘历史、振兴中华”的使命与担当。(2)示例:①参观侵华日军罪行图片展。②请战争年代的幸存者或老英雄做报告。
5.“美国例外是有害的文明优越论双重标准必将失败”这一标题鲜明、生动地概括了本篇新闻评论的内容,亮明了作者的观点,具有振聋发聩、掷地有声的效果。
6.针对在世界贸易组织规则问题上,美国一些政客颠倒黑白,指责中国破坏世贸规则;美国国务卿蓬佩奥以危害国家安全为由四处游说,威逼利诱各国政府拒绝同华为公司合作等事件发表评论。
7.文章首先概括叙述了一段时间以来,美国一些政客用双重标准,搞“美国例外”的事实;接着分析“美国例外”的本质、危害及思想根源;最后指出美国例外”必将失败的命运,总结全文观点。
8.(1)“惯于”是“习惯”“一向”的意思,表明“使用双重标准”是美国政客的通常做法;“动辄”是“动不动就”的意思,表明美国政客搞“美国例外”的经常性与随意性。这两个词有较强的感彩,准确地表现了美国政客搞“美国例外”的蛮横与无耻,有一定的讽刺效果。(2)“偷鸡不成反蚀把米”是一个俗语,比喻受到了损失却没做成想做的事。文中是比喻美国一些政客奉行双重标准,搞所谓“美国例外”,破坏国际规则,必将失败。用语生动有趣,具有较强的嘲讽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