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 课课练(教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 课课练(教师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7.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7-18 17:29: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一、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 ( 晏殊《浣溪沙》 )
2.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 晏殊《浣溪沙》 )
3. 芳草长堤 ,隐隐笙歌处处随。 ( 欧阳修《采桑子》 )
4.无风水面琉璃滑, 不觉船移 。微动涟漪, 惊起沙禽掠岸飞 。( 欧阳修《采桑子》 )
5. 金陵城上西楼 ,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 朱敦儒《相见欢》 )
6.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 李清照《如梦令》 )
二、古诗歌阅读
(一)阅读《浣溪沙》,完成后面的题目。
1.晏殊在《浣溪沙》一词中写词人独自徘徊,似赏景,亦似沉思的句子是“ 小园香径独徘徊 ”。
2.晏殊的《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词人由景触情,由自然规律的变迁更替,透露出对美好景物及难以忘怀情事的流连,流露出对光阴流逝的无限惆怅的句子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3.诗中着重写今日的感伤、被誉为“千古奇偶”的诗句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4.说明季节的变换,年华的交替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的诗句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5.抒发惜春伤时之情并给人以哲理性启迪的名句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6.晏殊《浣溪沙》词上片“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两句构成“新”“旧”的对比,下片构成“来”“去”对比的词句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7.追忆难忘欢聚,感叹流光易逝的句子是: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8.表现诗人沉思形象的句子:小园香径独徘徊。
9.时光流逝,不能倒流,人们无力挽回,经常用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两句诗表示慨叹。
10“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运用的写作手法是 对比 。
11.“小园香径独徘徊”中的“独”字用得极妙,请加以赏析。
“独”字写出了词人独处时的寂寞,伴着萧条的春色和眼前时光的流逝,生出无限的悲凉,突出了词人的凄凉寂寞之感。
(二)阅读《采桑子》,完成后面的题目。
1..欧阳修的《采桑子》中“ 绿水逶迤 ”“ 芳草长堤 ”从视觉角度,“ 隐隐笙歌处处随 ”从听觉角度描写作者春日泛舟游湖的见闻。
2.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描绘西湖清丽、恬静、淡远的春景的句子是: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3.词中写船动惊禽,划破了湖面的平静,为这一趟悠闲之旅平添了一个兴奋点的句子是: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4.把水面比作明净平滑的琉璃,写出风平浪静的句子是:无风水面琉璃滑
5.第一句在整首词中的作用是什么 上阕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
第一句总摄全篇,点明题意,直抒赞美之情。上阕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描写了蜿蜒曲折的绿水、长满芳草的长堤、动听的音乐声,描绘了西湖清丽、恬静、淡远的春景。
6.词的下阕在描写西湖春色时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 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主要运用了动静结合( 或“以动衬静” )的手法。第一、二句把水面比作明净平滑的琉璃,以船的缓慢移动写出了“静”。第三、四句写涟漪微起,惊动了沙洲上的水鸟,水鸟掠过堤岸飞去,写出了“动”,而西湖愈显其幽静。动静结合,写出了西湖春色的多姿多彩,抒发了诗人流连山水的愉快心情。
(三)阅读《相见欢》,完成后面的题目。
1.朱敦儒的《相见欢》中,回忆中原沦陷、士族南逃往事,抒发了国土恐难收复的担忧、无奈、沉痛之情的句子是“ 中原乱 , 簪缨散 , 几时收 ”。
2.象征南宋的国势日渐衰微,并为全词奠定苍凉感伤的情感基调的句子是: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2.朱敦儒的《相见欢》表现了作者渴望早日恢复中原,还于旧都的强烈愿望,同时也是对朝廷苟安旦夕,不图恢复的愤慨和抗议的诗句是: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
4.上阕中的“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一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
景象:黄昏时分,万里大地都笼罩在苍茫的暮色中,滚滚长江水向东逝去,一派凄凉之景。作用:一是象征南宋的国势日渐衰微,二是奠定全词苍凉感伤的情感基调。
5.这首词的下阕在抒情方式上有什么特点 请简要分析。
前面直抒胸臆,表达亡国之痛、收复中原的心志以及对朝廷的愤慨;后面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请托“悲风”把泪吹过扬州去,含蓄深沉地表达了忧国忧民的情感。
(四)阅读《如梦令》,完成后面的题目。
1..李清照的《如梦令》中,写景色迷人,乐不思“宿”的句子是“ 常记溪亭日暮 , 沉醉不知归路 ”。
2.《如梦令》中景色迷人,乐不思“宿”的句子是: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3.李清照的《如梦令》:追忆郊游地点、时间及由于景色迷人而忘了归路的诗句是: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4.翠绿的荷花和旭日中,嫣红的荷花,给人以凉爽幽静,清香扑鼻的感觉,诗人杨万里赞其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而词人李清照却在《如梦令》中嗟叹: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5.写回舟迷路的句子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6.这首词一、二句交代了哪些内容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表现了词人此时怎样的心情
交代了时间、地点和事件。表达了词人欢快愉悦的心情。
7.展开联想与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画面。
暮色中词人一阵慌乱,船误入荷塘深处,词人奋力将船划出,却无意中惊起了荷花丛中的一群水鸟,水鸟振翅纷飞,霎时,水声、鸟声交织在宁静的湖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