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 身边的文化遗产 课课练(教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 身边的文化遗产 课课练(教师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8.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7-18 17:30: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六单元 综合性学习 身边的文化遗产
1.班级开展以“走近传统节日与民风民俗”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 1 )活动中,王玲同学从报纸上搜集到一段文字,其中有些问题,请你帮助修改。
至于其他的响器,如铁锅、铁盆、钉碗、摇铃,也都各有千秋。总之在乡下,【甲】人们在响器的日常生活里扮演过极其重要的角色,即使现在难觅其踪,【乙】但那一声声抑扬顿挫的吆喝声,依然珍惜在人们的记忆里。
①【甲】处画线句语序不当,应将“ 响器 ”与“ 人们 ”互换位置。
②【乙】处画线句子用词不当,应将“ 珍惜 ”改为“ 珍藏 ”。
( 2 )活动中,张倩和赵强对传统风俗的态度产生了分歧,请你以张倩的口吻完成对话。
张倩:这次活动非常有意义,有利于我们了解各地的民风民俗。
赵强:这些传统的民风民俗都过时了,没什么好关注的。
张倩: 示例:民风民俗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是我们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优秀的民风民俗是我们宝贵的精神文化财产,我们应该继承并将其发扬光大。 
赵强:经你这么一说,我认识到我的看法是不对的,对优良的传统文化我们确实要好好地了解与传承。
( 3 )很多传统节日都有相应的习俗,针对下面的节日,分别填写出一个相应的习俗。
①元宵节: 观灯( 或:吃元宵 ) 
②清明节: 扫墓祭祖 
③端午节: 吃粽子( 或:赛龙舟 ) 
④中秋节: 赏月( 或:吃月饼 ) 
2.学校开展以“传统文化与中国元素”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 1 )为锻炼大家的汉字识写能力,学校决定开展一次“中国元素”听写大赛,请你为这次活动拟写一则宣传标语。
示例一:发掘中国元素,弘扬传统文化
示例二:发现中国符号,寻找精神家园
( 2 )校团委决定于周四( 12月19日 )下午3点在校报告厅举行“中国元素”听写大赛。请你以校团委的名义,给校长拟写一份邀请函,邀请他参加活动。
示例:
邀请函
尊敬的校长:
您好!本周四( 12月19日 )下午3点,我们将在校报告厅举行“中国元素”听写大赛。届时请您莅临指导。
××校团委
2022年12月16日
( 3 )活动中,在模拟的“新闻发布会”上,有小记者向主持人提问 :“自从中央电视台举办‘汉字听写大会'以来,全国类似的活动层出不穷,你们举办本次活动是否属于跟风行为 ”请你运用恰当得体的语言帮助主持人回答这个问题。
示例:传承民族文化,人人有责,我们不是跟风,是在尽我们的责任。“听写”这种形式也很便于在校园开展。
3.八年级( 1 )班开展“身边的文化遗产——剪纸”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 1 )【剪纸艺人】班长想推荐一位剪纸艺人,他搜索到一则新闻的导语部分,请你根据内容,拟定这则新闻的标题。
连云港日报2月22日电 窗花剪纸曾是年货的必备之一,寄托了人们对新年的美好祝愿。我市民间剪纸艺人王维良,亮相2月21日晚央视一套《新闻联播》。具有祝福寓意又“年”味十足的传统剪纸被全国观众知晓。
连云港民间剪纸艺人亮相《新闻联播》
( 2 )【剪纸欣赏】教室宣传栏中贴了一幅剪纸作品,请你根据画面内容描述其寓意。
示例:画面上,一个胖小孩怀抱一条肥大的鱼,小孩身后两侧是莲花。 取“莲连有鱼”的谐音“年年有余”,寓意生活富足,每年都有多余的财富和粮食。
( 3 )【剪纸知识】班级邀请剪纸专家王教授举行讲座。听完讲座后,小波同学写了一封感谢信,下面是其中的部分内容,请你帮助修改。
感谢信
王教授:
谢谢您来我班做关于剪纸知识的讲座,特别是您对剪纸艺术独到的见解,显示您确实有较高的水平,令人钦佩。……
①这段感谢信缺少问候语,应在正文开头加上“ 您好! ”。
②画线句子表达不够得体,应改为“ 显示出您高超的水平 ”。
3.学校准备出一期以“走进博物馆,阅读文物的前世今生”为主题的校刊,请你帮助编辑部完成下列任务。
( 1 )请你参照示例,根据背景资料,发挥想象,设计“铁汉”印章这一文物的内心独白,讲述它的“前世故事”。( 100字左右 )
示例:
文物:越王勾践剑
背景资料:公元前494年,吴越交战,越国败。越王勾践屈身侍吴,归国后他卧薪尝胆以图自强,经过漫长艰辛的准备,最终实现复仇强国之梦。
内心独白:我是一把君王剑。我的王——勾践,曾是世人眼中的失败者,而我也曾是一把属于失败者的剑。我的王,你与越国子民同在,励精图治,自强不息;我,与你同在,卧薪尝胆,一雪前耻。越地长歌不散,我翘首以盼!
文物:“铁汉”印章
背景资料:戴安澜将军是抗战革命烈士,作战英勇,指挥卓越。台儿庄战役期间,戴安澜将军专门镌刻了这枚“铁汉”印章,意指用钢铁般的意志和战斗力来抵抗日军的侵略。
内心独白:
我是见证英雄壮志的“铁汉”印章。在硝烟弥漫的战场,我的主人——戴安澜将军,将“铁汉”二字镌刻在我的身上。那是我的姓名,他的信仰——不破日寇终不还。我会把他的铁汉精神传遍中华。
( 2 )阅读本期校刊的卷首语,按要求进行修改。
【甲】博物馆是传承和保护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数据显示,【乙】因为我国文博资源丰富,使用率却不算高,国人平均每两年才进一次博物馆,而在欧美国家,居民平均每年要走进博物馆三到五次。今天,博物馆已经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藏品不断汇聚,展览不断丰富,展陈方式也更多样。和我们一起走进博物馆,观照当下,回溯过去,了解我们的文化。【丙】你会和我一样,每一次都觉得开卷有益。
①【甲】处画线句子语序不当,应将“ 传承 ”和“ 保护 ”调换位置。
②【乙】处画线句子关联词语使用有误,应将“ 因为 ”改为“ 尽管 ”。
③【丙】处画线句子用词不当,应将“ 开卷有益 ”改为“ 获益匪浅  ”。
( 3 )有同学为栏目创作了一首小诗,请你阅读诗作,续写一节内容。
每一件文物,
都是记载历史变迁的珍贵档案。
凝视你,寻觅曾经的沧海桑田。
每一座博物馆
 都是守护中华文化的重要宝库 。
 走进你 , 感受文明的博大精深 。
4.学校八年级举办“关注身边的文化遗产”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 1 )下面是某位同学搜集到的相关材料,其中有些问题,请你按要求帮助修改。
【甲】11月23日,歙县行知小学的30名学生走进歙县老胡开文墨厂,开展“参观学习家乡周边文化”。学生们先后参观了制墨车间、描金室、点烟工厂及制砚工厂等,详细了解了徽墨的历史渊源、发展历程、制作工艺和流程等。随后,学生们还在工人师傅一对一的指导下,进行了徽墨描金工序的体验。活动结束后,学生们纷纷表示,通过此次参观学习,【乙】他们感受到徽州传统文化的情怀,唤起了热爱家乡文化的魅力。
①【甲】处画线句子成分残缺,修改意见: 在“‘开展参观学习家乡周边文化’”后加“的活动” 。
②【乙】处画线句子有语病,应改为: 他们感受到徽州传统文化的魅力,唤起了热爱家乡文化的情怀 。
( 2 )右图是中国文化遗产的标志,请用简洁的语言有条理地向同学介绍该标志的画面内容。
示例:此标志是一个圆形图案,中心是一个旋转的火球( 或:太阳 ),四周环绕着凤凰图案,再往外是一个圆环,上边写着“中国文化遗产”六个汉字,下边写着“中国文化遗产”的英文。
( 3 )小文同学认为自己力量微薄,保护文化遗产是大人们的事,不想参与此次活动。如果你想劝小文一起参与到保护文化遗产的行列中来,你会怎么说
示例:小文,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保护文化遗产就是保护我们的文化瑰宝。现在很多文化遗产由于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正在慢慢消亡或失传,保护文化遗产已刻不容缓。作为当代中学生,我们虽然力量微薄,但是只要学习了相关知识,一样可以为保护身边的文化遗产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我们携起手来,一起保护好我们身边的文化遗产吧!
5.学校开展“与书相伴”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 1 )李婷想拟一副对联作为活动的宣传语,上联已经拟好,请你帮助她写出下联。
上联:亲近书籍开阔视野
下联:    示例一:阅读经典润泽心灵 示例二:品赏美文陶冶情操   
( 2 )12月31日,八( 1 )班开展了一次读书活动,活动主题是“读书伴我成长”。在活动中,同学们朗诵名家作品,感受作家情怀,享受着读书的愉悦,沐浴着崇高精神的洗礼。此次活动成为学校读书活动中一道靓丽的风景,受到广泛好评。班级要给学校网站发一篇报道,请将上述活动拟写成一句话新闻。( 30字左右 )
示例:12月31日,八( 1 )班开展了以“读书伴我成长”为主题的读书活动。
( 3 )刘星在活动后写了一段感想,下面是其中的部分内容,请你按要求帮助修改。
【甲】学校从培养同学们的读书兴趣为出发点,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活动后,同学们都有共同的感受:快乐阅读,健康阅读,有利于提升我们的语文素养。【乙】今后,我一定提高认真阅读的习惯,多读书,读好书。
①【甲】处画线句有语病,应改为: 学校以培养同学们的读书兴趣为出发点( 或:学校从培养同学们的读书兴趣出发 ) 。
②【乙】处画线句有搭配不当的语病,应将“ 提高 ”改为“ 培养( 或:养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