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学科 化学 年级 九年级 授课教师
教材版本 沪教版 课题 基础实验7:溶液的酸碱性 课 时 1课时
教材分析 本章是初中化学课程一级主题《身边的化学物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教材内容前后联系来看,本节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有利于加深学生对酸碱盐知识的学习和理解,为学生的学习打下基础。事实上,pH对人们的生活影响越来越大,因而了解溶液的pH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章内容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从学生熟悉的环境入手设计问题,便于学生认知的深化,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学情分析 年龄特点:九年级的学生有很强的好奇心,乐于探索和思考,基于此,本节课着重于利用启发法、实验探究法、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去认识溶液的酸碱性,使用酸碱指示剂定性的检验溶液的酸碱度。 知识和经验: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接触了酸和碱两类物质,并初步了解了分别用酸碱指示剂(酚酞、石蕊)和pH试纸检验溶液酸碱性和酸碱度的方法,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亲身经历丰富的实验探究活动,充分学习和运用化学实验技能和科学探究方法。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1) 了解酸碱指示剂(石蕊、酚酞)在pH不同的溶液中所呈现的颜色。 (2) 了解使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酸碱性的基本方法和实验操作。 (3) 了解使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的基本方法和实验操作。 (4) 初步学会自制酸碱指示剂,并用制得的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对化学现象的探究欲,使学生产生科学探究的浓厚兴趣。 感受生活中的化学,初步形成关注社会和保护环境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使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和使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教学难点:溶液的酸碱性与指示剂和pH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启发法、小组讨论法
实验用品 实验试剂:稀盐酸、石灰水、氯化钠溶液、碳酸饮料、洗发液、护发素、土壤样品、自来水、无色酚酞试液、 紫色石蕊试液、酒精溶液、花瓣等 实验仪器:pH试纸、玻璃棒、试管、点滴板、表面皿、研钵、烧杯等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新课导入 二、讲授新课 三、夯实强化 【创设情境】同学们你们喜欢吃柠檬吗 喜欢或不喜欢都是因为它的酸,这说明柠檬汁是显酸性的物质,在生活中我们可以用品尝味道的方法来辨别物质的酸碱性,但是在学习了化学之后,我们已经知道化学实验室里任何药品都是不能品尝的。那么,一种溶液的酸碱性,如何用化学方法去检验呢? 【回顾旧知】常见的酸碱指示剂 【探究实验1】自行设计实验方案,检验失去标签的A、B、C三瓶溶液分别是稀盐酸、氯化钠溶液和石灰水中的哪一种。 酸碱指示剂是化学家波义耳偶然间发现而制作出来的,那么我们能不能像化学家波义耳那样自制酸碱指示剂呢?接下来请同学们选择一种花瓣按课前搜集的方法自制酸碱指示剂。 【探究实验2】自制酸碱指示剂 1. 选取适量植物花瓣 2. 放入研钵中研碎 3. 加入适量酒精溶液浸泡 4. 得到自制酸碱指示剂 【探究实验3】自制酸碱指示剂效果如何? 在白色点滴板的空穴里分别滴加几滴稀盐酸、氯化钠溶液、石灰水三种溶液,再各滴加1-2滴自制酸碱指示剂,观察颜色变化,完成下表。 编号溶 液酸碱性滴加自制指示剂后,溶液颜色变化紫甘蓝黄刺梅康乃馨A稀盐酸酸性B氯化钠溶液中C石灰水碱性
【问题讨论】1. 观察废液杯中废液的颜色,你能判断废液的酸碱性吗?怎样检验废液的酸碱性呢? 2. pH的变化范围和酸碱性的关系是怎样的? 【探究实验4】用pH试纸测试废液的酸碱性,并说明是否可将废液直接倒掉。 【探究实验5】用pH试纸定量测定下列溶液的酸碱度。 溶液pH碳酸饮料洗发液护发素自来水
【归纳小结】 【探究实验6】土壤样品酸碱性测试 【视频欣赏】养花小达人 【课后作业】了解溶液的酸碱性有哪些实际意义? 学生回答:用酸碱指示剂或pH试纸 小组合作探究,设计实验方案,动手实验,汇报实验结果 学生动手实验操作 学生进行实验探究,记录实验现象。 小组学生代表描述实验现象并总结 学生小组讨论,并回答问题 学生动手操作,并记录实验现象。 小组学生代表展示实验结果 从生活实际出发,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小组合作精神。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实事求是记录实验现象的习惯。 培养学生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的能力。 进一步巩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使老师能了解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感受生活中的化学,初步形成关注社会和保护环境的科学态度。 培养学生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的能力。 让学生充分的感受到化学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板书设计 实验7:溶液的酸碱性 一. 自制酸碱指示剂 二. 用pH试纸测溶液的pH值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