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23.《富贵不能淫》优质课课件(共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23.《富贵不能淫》优质课课件(共20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00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7-18 19:30: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古语有云:
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大丈夫能屈能伸
何谓“大丈夫”?
《孟子》二章
富贵不能淫
了解孟子及《孟子》
孟子,名轲,字子舆,邹人。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又一位大师,被推尊为“亚圣”。
《孟子》是记录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是儒家经典之一,与《论语》、《大学》、《中庸》合称四书。
孟子生活在战国时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各诸候国纷争不断,群雄逐鹿。
统治者过着“庖有肥肉,厩有肥马”;的生活;而人民是“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蓄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人民生活十分痛苦。
面对这样一个社会现实,孟子最早提出了“民贵君轻”的主张,呼吁各国诸侯重视人民的作用; 他到处游说,宣扬他的“仁政”“王道”,力图达到 “黎民不饥不寒”的目的。
了解孟子思想
景春曰:“公孙衍(yǎn)、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guàn)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rǔ)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节奏
翻译课文
先对照课文及工具书自主学习,疑难之处做标记,然后同桌可交流,还有不明白的地方班内交流,互助学习。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朗读课文,翻译课文
通假字
往之女家( )
词类活用
名词作动词,行冠礼
归纳文言现象
“女”同“汝”,你
①丈夫之冠也( )
②富贵不能淫( )
③贫贱不能移( )
④威武不能屈( )
使动用法,使……迷惑
使动用法,使……改变
使动用法,使……屈服
一词多义
行天下之大道( )
妾妇之道也( )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
得志,与民由之( )
往送之门,戒之曰( )
必敬必戒( )
以顺为正者( )
立天下之正位( )
居( )天下之广居( )
①道
②得
③戒
④正
⑤居
道路
道德规范
能够
实现
告诫
谨慎
正确
准则,标准
居住
住宅
古今异义
古义:( )
今义:( )
古义:( )
今义:( )
古义:( )
今义:( )
①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女子的配偶
有作为、有气节的成年男子
生命,命令
教导
遵循
由于
②父命之
③与民由之
重点虚词
丈夫之冠也( )
父命之( )

往送之门( )
居天下之广居( )
助词,的
动词,去,到
主谓之间,
取消句子独立性
代词,他
思路分析
1、文中的人物景春与孟子辨论的焦点是什么?
2、景春认为“何谓‘大丈夫’”,依据是什么?
3、孟子同意景春的观点吗,如何反驳?
4、孟子认为“何谓‘大丈夫’”?
1、文中的人物景春与孟子辨论的焦点是什么?
何谓“大丈夫”
2、景春认为“何谓‘大丈夫’”,依据是什么?
公孙衍、张仪这样的人是真正的大丈夫;
依据是“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3、孟子同意景春的观点吗,如何反驳?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孟子用“妾妇之道”反驳。
4、孟子认为“何谓‘大丈夫’”?
孟子认为“大丈夫”的标准是:
一要讲仁德,守礼法,做事合乎道义;
二是无论得志与否,都在坚守自己的原则;
三是富贵、贫贱、威武这些外部因素都不能使自己迷惑、动摇、屈服 。
思路分析
观点解释
1、本文孟子关于“大丈夫”的观点是什么?
2、三个“大丈夫”标准之间有何联系?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是讲入世前修身;“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是讲人生际遇;这两个标准是成为“大丈夫”的前提、基础。
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总括了作为“大丈夫”坚守仁、礼、义的为人处事原则的表现,只有懂得了仁、礼、义并无论何时都坚守住,才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因而这才是本文的论点。
加深对观点的理解
事例
富贵不能淫——关羽、文天祥、方志敏。(文天祥拒绝元朝的高官厚禄,英勇就义。)
贫贱不能移——陶渊明、杜甫、朱自清。(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吃美国救济粮。)
威武不能屈——颜真卿、闻一多、刘胡兰。(闻一多拍案而起,怒对国民党的手枪。)
名言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南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明代)于谦《石灰吟》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清代)林则徐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清代)谭嗣同《狱中题壁》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鲁迅 《自题小像》
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自己大丈夫的标准,也肯定珍藏着许多大丈夫的名字,谈谈你所了解的大丈夫形象?请举例或名言说明。
分析“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的不同
关于纵横家
写法探究
类比说理
1、孟子为什么讲“妾妇之道”,有何用意 ?
排比
孟子将“妾妇之道”与“纵横家之道”类比,阐述了“公孙衍、张仪之道”与“妾妇之道”以“顺从”为最大原则,没有人格和操守,缺乏对“仁、礼、义”坚守,不能称为“大丈夫”,并由此引出“大丈夫”的标准。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此处用排比,作者严正词严地指出了大丈夫的精神实质,增强语势,使说理气势磅礴。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这里用排比,作者从多角度阐述了大丈夫为人处事原则的表现,增强语势,使说理气势磅礴。
2、文中还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找出并分析其作用)
作业布置
1、背诵全文
2、小测(字词句,笔记内容)
3、完成课后“思考探究”一、四(1、2)、五
4、完成练习册相关习题。
课堂练习
解释下面句子中红色字的词语
1、安居而天下熄 2、父命之 3 、与民由之
4、富贵不能淫 5、独行其道 6、贫贱不能移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2、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关于纵横家的处世方式,朱自清先生有一段精彩的评述:“苏秦使锥子扎腿的时候,自己发狠道:‘哪有游说人主不能得金玉锦绣,不能取卿相之尊的道理!’这正是战国策士的心思。他们凭他们的智谋和辩才,给人家划策,办外交;谁用他们就帮谁。他们是职业的,所图的是自己的功名富贵;帮你时帮你,不帮你的时候也许害你。翻覆,在他们看来是没有什么的。本来呢,当时七雄分立,没有共主,没有盟主,各干各的,谁胜谁得势。国际间没有是非,爱帮谁就帮谁,反正都一样。苏秦说连横不成,就改说合纵,在策士看来,这正是当然。张仪说舌头在就行,说是说非,只要会说,这也正是职业的态度。他们自己没有理想,没有主张,只求揣摩主上的心理,拐弯儿抹角投其所好。”
关于纵横家
返回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