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诗的思想内容及其中所蕴涵的诗情,能准确流畅地背诵。
2.学会诗歌赏析的方法,培养读诗兴趣,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3.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诗歌的意境。
教学重点:
1、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及诗的思想内容。
2、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感时伤国、忧国思亲的感情。
3、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诗歌的感情,品味诗歌之美。
教学难点:
理解诗的思想内容及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时伤国、忧国思亲的感情。
教学方法:
1、朗读教学法。加强朗读教学,以读激情,让学生进入诗歌氛围,体会诗歌的意境。
2、问题探索法。在整体感知诗歌的基础上,重在品味诗歌的精妙之处。
3、小组讨论法。小组讨论,归纳要点,抒发感想。
教学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源远流长的中国古典文学中,诗歌是极其重要的一部分。从《诗经》到现在,诗歌一刻也没停止它前进的脚步。从小我们就会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还有"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可以说,诗歌是伴着我们成长的。下面,我们像中国诗词大会一样来做一道抢答题。
二、作者及写作背景
1、关于作者。杜甫,字子美,唐代最伟大现实主义的诗人。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年代。他的诗多沉郁顿挫。后人尊称他为“诗圣”。他的诗反映了当时的现实,故被誉为“诗史”。
2、写作背景。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756年诗人杜甫得知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后,不顾安危投奔唐肃宗而来,想要再有一番作为,结果在投奔灵武途中,被安史叛军掳至长安,过了半年多囚徒一样的生活。这时的首都长安已被抢掠一空,满目荒凉,而家人久别,存亡未卜。第二年(757年),春回大地,鸟语花香,草木茂盛,生机勃勃,但这只能增加诗人的痛苦和伤感。诗人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感时恨别、忧国思亲的五言律诗。
三、朗读诗歌,整体感知。
1、自读诗歌,读准字音。
溅(jiàn) 搔(sāo) 浑(hún) 胜(shēng) 簪(zān)
2、听朗读录音,感受诗歌的节奏和语调。
指导朗读:五言律诗的节奏一般是221式和212式。
3、学生个别朗读,全班集体朗读。
4、学生分四小组合作理解四联诗句,引导读诗的方法:抓关键词,通过关键词构建画面,由画面表述引导到作者的心情,体会诗歌的精妙。
(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本句诗写出了“春望”所见,一个“春”字表明了季节时令,一个“破”字写出了国都战争离乱的残破之景,令人触目惊心;一个“深”字写出了长安城之景,令人满目萧然,为全诗渲染了悲凉气氛。这一句应抓住"破""深"二字来体会,它们把一幅满目凄然的图景展现在读者的面前,诗意形象生动,情感极其沉痛。可见诗歌炼字之精妙。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结构上以“感时”承上,感伤时局的动荡,“恨别”启下,怅恨离别之苦,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对偶的修辞手法,使诗句对仗工整。
(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对感时恨别的进一步发挥:自安史叛乱以来,直到如今,战火连续不断,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这时的一封家信真是胜过"万金"!同时,我们也可认为诗人珍视的"家书",还包含有对北地消息的关心,及盼望王师平定中原混乱的急切愿望。这两句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信不至时的迫切心情,很自然地使人产生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4)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搔”字鲜明生动地再现了诗人当时的动作形态,是一处细节描写,它传达出了诗人忧国思家的心理状况。“不胜簪”更表明国家的不安定给诗人带来难以排遣的愁苦。这一生活细节描写,含蓄而深刻地表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更增一层悲哀。
5、小结:《春望》是诗人忧国思家之作。诗人眺望春景,想望亲人,盼望官军,最后以望者的形象作结——一位稀疏白发的诗人,站在残破的长安城头,面对遍地草木,心思远方的亲人,老泪纵横,忧心忡忡,叫人怆然泪下。
四、合作探究
1、诗中常使用反衬手法,即以甲物之是来衬乙物之非。“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两句就使用了这一手法,试作简要分析。
探究明确:这一句是用“山河在”、“草木深”反衬了长安城的残破和凄凉景象。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一般认为:花鸟本是娱人之物,但因感时伤别,诗人见了反而落泪惊心。另一种解释是: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对这两种说法,你怎样看?(触景生情/移情于物)
五、拓展比较
《春望》反映了安史之乱带来的灾难,也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月夜》也是杜甫困居长安期间之作,比较它们在思想感情和写作手法上各有什么异同。
月 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板书设计:
春 望 唐 杜甫
所望—— 国 破 草 深 (感时忧国)
所感—— 花溅泪 鸟惊心 (恨别思家)
细节描写——搔更短 不胜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