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5课《周亚夫军细柳》同步练习(word版含解析 )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5课《周亚夫军细柳》同步练习(word版含解析 )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7-19 13:19: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周亚夫军细柳》
【笔记区】
译文
  汉文帝后元六年,匈奴大规模侵入汉朝边境。于是,朝廷委派宗正官刘礼为将军,驻军在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驻军在棘门;委派河内郡太守周亚夫为将军,驻军细柳,以防备匈奴侵扰。
  皇上亲自去慰劳军队。到了霸上和棘门的军营,驱驰而入,将军及其属下都骑着马迎送。随即来到了细柳军营,只见官兵都披戴盔甲,手持锋利的兵器,开弓搭箭,弓拉满月,戒备森严。皇上的先行卫队到了营前,不准进入。先行的卫队说:“皇上将要驾到。”镇守军营的将官回答:“将军有令:‘军中只听从将军的命令,不听从天子的命令。’”过了不久,皇上驾到,也不让入军营。于是皇上就派使者拿符节去告诉将军:“我要进营慰劳军队。”周亚夫这才传令打开军营大门。守卫营门的官兵对跟从皇上的武官说:“将军规定,军营中不准驱车奔驰。”于是皇上的车队也只好拉住缰绳,慢慢前行。到了大营前,将军周亚夫手持兵器,双手抱拳行礼说:“我是盔甲在身的将士,不便跪拜,请允许我按照军礼参见。”皇上因此而感动,脸上的神情也改变了,俯身扶着横木上,派人致意说:“皇帝敬重地慰劳将军。”劳军礼仪完毕后辞去。
  出了细柳军营的大门,许多大臣都深感惊诧。文帝感叹地说:“啊!这才是真正的将军。先前的霸上、棘门的军营,简直就像儿戏一样,匈奴是完全可以通过偷袭而俘虏那里的将军,至于周亚夫,岂是能够侵犯他吗?”长时间对周亚夫赞叹不已。
注释
文帝:汉高祖刘邦之子刘恒,公元前180至公元前157年在位。吕后死后,周勃等平定诸吕,他以代王入为皇帝。在位期间,执行“与民休息”的政策,减轻地税、赋役和刑狱,使农业生产有所恢复发展,又削弱诸侯势力,以巩固中央政权。旧史家把他与景帝统治时期并举,称“文景之治”。 后六年,即后元六年(公元前158年)。
匈奴:我国古代北方的游牧民族。入边,侵入边境。
宗正:官名,负责皇族内部事务的长官,由皇族担任。
军:驻军。
霸上:古地名,一作灞上,又名霸头,因地处霸水西高原上得名,在今陕西西安市东。
祝兹侯:封号。
棘门:原为秦宫门,在今陕西咸阳东北。
河内:郡名,今河南北部地区。守,郡的行政长官。
细柳:古地名,在今陕西省咸阳西南,渭河北岸。 备:防备
上:指汉文帝。
被:通“披”。指穿。
彀(gòu):张满弓。弩(nǔ):一种用机械力量射箭的弓,泛指弓。
持满:把弓弦拉足。
军门都尉:守卫军营的将官,职位略低于将军。
节:符节,皇帝给的凭证。
壁门:营门。车骑:汉代将军的名号。
按:控制。辔:马缰绳。徐:慢慢地。
持兵揖:手持兵器作揖。揖,双手抱拳行礼。
介:铁甲;胄:头盔。为:被。
式车:在车上俯身扶着车前的横木,表示尊敬。式,车前的横木,现在写作“轼”。
谢:告知。
曩:(nǎng)以往,从前,过去。
将:将领。
动:感动
改容:改变神情。
通假字
军士吏被甲 被通披:披在身上
改容式车 式通轼:车前的横木
可得而犯邪 邪通耶:语气助词
【例题一】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彀弓弩( ) 曩者( ) 天子之诏( ) 介胄之士( )

2.填空题。
司马迁, 时期,伟大的 家 家。《史记》是我国第一部 通史,包括五部分: ,共 篇。

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居无何 (2)军中闻将军令
(3)将军约 (4)天子为动
(5)使人称谢 (6)曩者霸上、棘门军
4.翻译句子。
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5.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
(1)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
(2)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3)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
(4)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6.阅读课文,说说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周亚夫不愧为“真将军”。
7.课文标题是“周亚夫军细柳”,为什么还要写刘礼军霸上、徐厉军棘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8.试着概括一下周亚夫和汉文帝的人物形象。

1. 略
2. 西汉 历史学 文学 纪传体 纪 表 书 世家 列传 130
3. (1)过了不久(2)听从(3)规定(4)感动(5)告知(6)刚才
4. 随后(皇上的车队)前往细柳军营,军营将士都身披铁甲,手持磨得锋利的兵刃,挽弓搭箭,(戒备森严)。
5. 大规模(2)锋利(3)改变神情(4)俘虏
6. ①“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常备不懈,严阵以待。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上至,又不得入”“亚夫乃传言开壁门”。细柳军军纪严明③“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相比之下更显出周亚夫恪尽职守。
7. 用对比的手法突出周亚夫“真将军”的风范
8. 周亚夫:刚直不阿、威严、真将军 汉文帝:明君,善识人才
【例题二】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13、上文出自 朝著名 家 所著的 一书。作者自称 。该书是我国第一部 史,记载了 共计3000多年的史实,共计130篇,分为十 ,八 ,十二 ,三十 ,七十 。鲁迅赞誉该书为“ ”。
14、刬分两处停顿:(1分) 将 以 下 骑 送迎
15、 解列加点词。(2分)
(1)军霸上( ) (2)居无何( )
(3)介胄之士( ) (4)改容式车( )
16、翻译句子。(2分)
①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②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17、 阅读课文,说说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周亚夫不愧为“真将军”,各自体现出周亚夫将军什么样 “真将军”的风采?(2分)



答案:
13、西汉 历史学 司马迁 《史记》 太史公 纪传体通 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 表 书 本纪 世家 列传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14、将以∕下骑∕送迎
15、①驻军、驻扎②过了不久③将领④同“轼”,车前横木,这里用作动词,指扶轼。
16、略
17、①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戒备森严,军纪严明
②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治军有方,令行禁止
③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恪尽职守,刚正不阿
【习题一】
《周亚夫军细柳》《绛侯周勃世家》对比阅读
(一)《周亚夫军细柳》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二)《绛侯周勃世家》
周勃,沛人。高祖为沛公初起,从入汉中,拜为将军。食绛八千二百八十户,号绛侯。文帝即立,以勃为右丞相。居十余月,乃谢请归相印。岁余,陈丞相平卒,上复用勃为相。十余月,上曰:“前日吾诏列侯就国,或颇未能行,丞相朕所重,其为朕率列侯之国。”乃免相就国。岁余,每河东守尉行县至绛,绛侯勃自畏恐诛,常被甲,令家人持兵以见。其后人有上书告勃欲反下廷尉逮捕勃治之。文帝朝,太后以冒絮①提文帝,曰:“绛侯绾皇帝玺,将兵于北军,不以此时反,今居一小县,顾欲反邪!”文帝既见勃狱辞②,乃谢曰:“吏方验而出之。”于是使使持节赦勃,复爵邑。孝文十一年薨,谥曰武侯。
注释:①冒絮:头巾。②狱辞:案件的供词。
1.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的断句(两处)
其后人有上书告勃欲反下廷尉逮捕勃治之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是( )
A.军细柳(驻军)
B.已而之细柳军(不久)
C.居十余月(经过)
D.顾欲反邪!(反而)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称善者久之 ②吏方验而出之
B.①请以.军礼见 ②不以.此时反
C.①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②吏方验而出之
D.①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②乃免相就国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2)不以此时反,今居一小县,顾欲反邪!
5.从文中看,周勃、周亚夫父子二人的共同特点是:;文帝在对待父子两人的态度中也有一共同点是:。
参考答案:
1.其后人有上书告勃欲反 /下廷尉 /逮捕勃治之
2.D
3.C(A①音节助词②他B①用②在C 都是承接关系D①才②于是)
4.(1)皇上亲自去慰劳军队。到了霸上和棘门的军营,皇上的车队长驱直入,将军及其属下骑马迎送。
(2)他不在这时造反,如今住在一个小小的县里,反倒要造反吗
5.忠心耿耿;知错能改
参考译文:
周勃,是沛县人。高祖作为沛公刚刚起兵的时候,周勃跟随(高祖)进入汉中,被任命为将军。赐绛县八千二百八十户作为食邑,号称绛侯。文帝即位,任命周勃为右丞相。过了十个多月,周勃就推辞请求归还相印。过了一年多,丞相陈平去世,皇帝又起用周勃担任丞相。过了十多个月,皇上说:“前些天我下诏让列侯前往自己的封地,很多人没有去,丞相您是我所器重的人,可要替我率领列侯回封地。”于是免去丞相职位回到封地。(回到封地)一年多,每当河东郡守和郡尉巡行所主之县到达绛县的时候,绛侯周勃自己害怕被杀,经常披着铠甲,命令家人手里拿着武器来会见(郡守郡尉)。后来有人上书告发周勃想要谋反,诏令下达到廷尉,廷尉逮捕周勃治罪。文帝朝见太后,太后顺手抓起头巾向文帝扔去,说:“以前绛侯身上带着皇帝的印玺,在北军领兵,他不在这时反叛,如今他住在一个小小的县里,反倒要叛乱吗 ”文帝已经看到绛侯的供词,便向太后谢罪说:“狱吏刚好查证清楚,要放他出去了。”于是派使者带着符节赦免绛侯,恢复他的爵位和食邑。文帝十一年周勃去世,谥号武侯。
复习任务
【乡试】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9~13题。
禹伤先人父鲧(gǔn)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薄衣食,致孝于鬼神;卑宫室,致费干沟淢(yù)。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qiáo),山行乘榉(j )。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以开九州,通九道,陂( béi,填塞)九泽,度(duó)九山。令益(舜的大臣)予众庶稻,可种卑湿。命后稷予众庶难得之食。食少,调有余相给,以均诸侯。(《史记 夏本纪》)
9.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夏鲧 后稷
10. 先用一句简明的话解释加点的词语,然后再分开解释:
左准绳 右规矩
11. 翻译下边词句。
(1)劳身焦思 (2)薄衣食 (3)卑宫室
12. 分析结构,并解释加点的词。
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
(1)全句的宾语是:
(2)伤 诛
13. 翻译下句。
令益予众庶稻,可种卑湿。
9. 略
10. 准绳:测量时用的各种器具。准:测定平直的器具,比喻运行所依据的原则、标准。绳:木工取直用的器具。
规矩:画图的器具,比喻为一定的准、法则或习惯;也指(行为)端正老实。规,画圆形的工具。矩,画直角或正方形用的曲尺。
11. (1)使身体劳累、苦苦思索;(2)使穿衣和粮食减少(3)使住居的房屋矮小
12. (1)先人…诛;(2)悲哀 杀死有罪的人
13. 经益把稻谷给老百姓,可种在低洼潮湿的地方。
【会试】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1. 本文选自《 》
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上自劳军 (2)天子先驱至
(3)天子且至 (4)持兵揖
(5)使人称谢
3. 翻译下列句子。
(1)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2)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4. 课文标题是“ 细柳营”,为什么还要写刘礼军霸上、徐厉军棘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5. 选文第1段都交代了什么内容?
6. 第2段是全文的中心段,表现出了主人公亚夫的什么性格特征?采用了什么手法?
1. 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2. (1)慰问,犒劳(2)先行的卫队(3)将要(4)双手抱举行礼(5)告知
3. 略
4. 目的是对比,突出周亚夫“真将军”的风范。
5. 点明文章背景:匈奴大举入侵,边关吃紧,周亚夫等将奉命备战戍边。
6. 采用正面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借助对比衬托手法,表现出周亚夫恪尽职守、刚正不阿的性格特点。
(雅礼集团八年级期末考试)
桑怿传
桑怿(yì),开封雍丘人。举进士,再不中,去游汝①、颍间,得龙城废田数顷,退而力耕。岁凶,汝旁诸县多盗,怿白令:"愿往来里中察奸民。”因召里中少年,戒曰:“盗不可为也!吾在此,不汝容也! ”少年皆诺。里老父子死未敛,盗夜脱其衣。里父老怯,无他子,不敢告县,裸其尸不能葬。怿闻而悲之,然疑少年王生者,夜入其家,探其箧,不使之知觉。明日遇之,问曰:“尔诺我不为盗矣,今又盗 里父子尸者,非尔邪? ”少年色动,即推仆地,缚之。
怿为尉岁余,改授永安县巡检。枢密吏谓曰:“与我银,为君致阁职②。”怿曰:“用赂得官,非我欲,况贫无银!有,固不可也。”吏怒。怿不甚知书,然其所为,皆合道理,多此类。
始居雍丘,遭大水,有粟二廩③,将以舟载之,见民走避溺者,遂弃其粟,以舟载之。见民荒岁,聚其里人饲之,粟尽乃止。怿善剑及铁简④,力过数人,而有谋略。
庐陵欧阳修曰:勇力,人所有;而能知用其勇者,少矣。若怪可谓义勇之士,其学问不深而能者,盖天性也。
【注释】①汝:今河南临汝,宋属京西北路。②阁职:宋制,阁门通事舍人与阁门祗候,并为阁职, 为武臣之淸选,比于文臣之馆职。③庫(Iǐn):藏米之仓。④铁简:古兵器,无刃而有四棱,方株似简。 故名,后亦作“锏”。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怿闻而悲之 操蛇之神闻之(《愚公移山》)
B.固不可也 其将固可袭而虏也(《周亚夫军细柳》)
C.为君致阁职 为人谋而不忠乎(《论语》)
D.始居雍丘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渔公移山》)
【答案】D
【解析】A.听说B.本来C.替D.起初/才
12.下列选项中加点文言虚词“以”的含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将以舟载之
A.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
B.徐以杓酌油沥之。(《卖油翁》)
C.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周亚夫军细柳》)
D.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狼》)
【答案】B
【解析】例句:用,表方法A.凭借B.用C.用来,表目的D.比得上。
13.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怿不甚知书,然其所为,皆合道理,多此类。
【解析】桑怿学问不深,行事却合乎情理,事迹大多如此类
14.请用自己的话说说,桑怿如何抓住偷走里老父子衣服的盗贼的?你认为欧阳修最赞赏桑怿的什么品质? (4分)
【答案】桑怿怀疑姓王的年轻人,他在晚上悄悄进入王某家里,查看他的箱柜,没让他发觉。第二天,直接询问年轻人,年轻人脸色突变,桑怿将他扑倒在地,抓住了他。
(1)有勇有谋,既健且勇;(2)体恤民情,仗义疏财。
【译文】桑怿,开封府雍丘县人。桑怿参加进士考试,两次都没有考中。(于是)离开开封到汝洲、颍州一带游历,得到汝州龙城的几亩荒地,退出科举考试,依靠体力,耕种庄稼。有一年闹饥荒,汝州附近各县盗贼很多。桑怿禀告县令,愿意担任耆长,巡察乡里,辨别为非作歹的人。于是召集乡里的年青人,告诫说:“你们不能做盗贼了!有我在这里,不容许你们(再干坏事)!”年青人都答应了。乡里有位老人死了儿子,尸首还没有装进棺材,盗贼在夜里偷走了死者的衣服。老人既老又怕,又没有别的儿子,不敢到县里告状。尸首赤身裸体,无法安葬。桑怿听说后,很同情老人,便怀疑姓王的年青人。晚上,桑怿悄悄进入王某家里,查看他的箱柜,没让他发觉。第二天遇到王某,问道:“你答应我不做盗贼,现在又偷老人儿子尸首的衣服,难道不是你干的吗?”王某脸色突变。桑怿立即把他推倒在地,捆了起来。
桑怿做了一年多县尉,又改任永安县巡检。枢密史对他说:“给我银子,我为你谋个内阁职务。” 桑怿说:“用贿赂获得官职,非出我心,何况我贫穷无银。即使有,本来也不能那样做。” 枢密史很愤怒。桑怿学问不深,行事却合乎情理,事迹大多如此类。
(桑怿)当初居住在雍丘时,遭遇大水,有两米仓的粮食,将用船运送。发现那些逃难躲水患的百姓,就抛弃了粮食,用船载让百姓。看到百姓年成不好,会聚乡里供养他们,直到粮食没有了才停止。桑怿擅长使剑和铁简,力量可抵过几个人,并且很有谋略。遇人时常表现的畏怯,好象力量不够。他为人不自大,也很注重在威仪方面修养,言语好象言不由衷。猛然与他相遇,不知他身形矫健并且勇武。
庐陵欧阳修说:勇敢和力气是很多人都拥有的东西;但是知道如何使用的人却很少。像桑怿这样的官吏,可称得上是仁义勇敢的人了。他学问不深却能做到这样,大概是出于本性吧!
(广益八年级期末考试)
赵贵,字元贵,天水南安人也。魏孝昌中,天下兵起,贵率乡里避难南迁。后从贺拔岳平关中,赐爵魏平县伯,邑五百户。累迁镇北将军、光禄大夫、都督。及岳为候莫陈悦①所害将吏奔散莫有守者。贵谓其党曰:“吾闻仁义岂有常哉,行之者为君子,违之则为小人。朱伯厚、王叔治感意气微恩,尚能蹈履名节②,况吾等荷③贺拔公国士之遇,宁可自同众人乎?”涕泣歔欷④。于是从之者五十人。乃诣悦诈降,悦信之。请收葬岳,言辞慷慨,悦壮⑤而许之。贵乃收岳尸还,与寇洛等纠合其众,奔平凉,共图拒悦。后从太祖平悦。
齐神武举兵向洛,太祖以贵为行台,与梁御等讨之,大败齐军。寻曹泥据灵州拒守,以贵为大都督,与李弼等率众讨之,大败曹部,进爵为候、増邑五百户。后从太祖复弘农,战沙苑,拜侍中、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进爵中山郡公。贵为人质直,尚儒学。将兵率众,多受降,以克定城邑为本,不存首级之功。又禁制士卒不得虏掠百姓,军人乐放纵,多以此怨之,而百姓以此怜⑥之。六官建,以贵为太保、大宗伯,进封楚国公,邑万户。
初,贵为太祖所重。及孝闵帝即位,晋公护⑦摄政,护骄奢,贵屡怀怏快⑧,有不平之色,寻为开府宇文盛所告,被诛。
(选自《周书 赵贵传》有刪改)
【注释】①侯莫陈悦:人名,复姓侯莫陈,鲜卑族。②蹈履名节:保持名望节操。③荷,承受恩惠、优待。④歔欷(xūxī)哽咽,抽噎。⑤壮:认为他是个好汉。⑥怜:爱戴。⑦晋公护:晋国公宇文护。⑧怏怏(yàng):不服气或闷闷不乐的神情。
13.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顼是( )(2分)
A. 贵谓其党曰/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周亚夫军细柳》)
B. 乃诣悦诈降,悦信之/日中不至,则是无信(《陈太丘与友期》)
C. 齐神武举兵向洛/傳说举于版筑之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D. 以克定城邑为本/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翼州之南,河阳之北(《愚公移山》)
【答案】A
【解析】A. 对……说;B. 相信 诚信、讲信用;C. 出兵 任用D. 根本 原来、本来。
14. 下列选项中加点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与李弼等率众讨之
A. 孔子云:何陋之有(《随室铭》) B.居天下之广居(《富贵不能淫》)
C. 已而之细柳军(《周亚夫军细柳》)
D.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答案】D
【解析】例句:代词。A. 宾语前置的标志;B. 结构助词,“的”;C. 动词,“往、到”。
15. 文中划波浪线句断句恰当的—项是( )(2分)
A. 及岳为侯莫陈悦/所害将吏/奔散莫有守者
B. 及岳为侯莫陈悦所害/将吏奔散/莫有守者
C. 及岳为侯莫陈悦所害将/吏奔散/莫有守者
D. 及岳/为侯莫陈悦所害将吏/奔散其有守者
【答案】B
16.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6分)
① 请收葬岳,言辞慷慨,悦壮而许之。
【答案】赵贵于是拜见陈悦假装投降,陈悦相信了他。赵贵于是请求收葬贺拔岳,赵贵慷慨陈词,陈悦认为他很勇敢,并且答应了他。
② 军人乐放纵,多以此怨之,而百姓以此怜之。
【答案】军人喜欢放纵胡为,大多因此怨恨他,然而百姓因此爱戴他。
17. 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赵贵是一个怎样的人.(6分)
【答案】赵贵志怀忠义,首倡大谋,爰启圣明,克复仇耻等。
(湘一芙蓉八年级期末考试)
苏①自永乐间久不治,朝廷患之,屡遣使督责无效。后况②出郡守治此地。公既至,悉察得民隐,喟然曰:“郡久不治,病在赋重、民贫、吏胥为奸耳。”因焚香自祝,奏减正赋七十二万余石。或说以祸福,不顾,卒得所请。次发奸吏豪民数人,郡遂大治。初,郡多水患,公讲求其利,无不曲尽。自后遂无垫没③。
性刚明,见事必为,不计成败,然卒皆底④于成。朝廷累有褒美宴劳之宠,而以苏人仰之,终不迁其官,公亦为之不倦焉。
一日,府治⑤被火焚,文卷悉烬,遗火⑥者,一吏也。火熄,况守呼吏痛杖一百,喝使归舍,亟草奏,一力归罪己躬,更不以累吏也。初,吏自知当死,况守叹曰:“此固太守事也,小吏何足当哉!”奏上,罪止罚俸。公之周旋⑦小吏如此,所以威行而无怨。使以今人处此,即自己之罪尚欲推之下人,况肯代人受过乎?公之品,于是不可及矣!
【注释】①苏:指苏州。 ②况:况钟,字伯律,南昌人,时任苏州太守,明朝著者名廉官。 ③垫: 陷沉,淹没。④底:古同“抵”,达到。 ⑤府治:府邸。 ⑥遗火:因失职造成火灾。 ⑦周旋:这里是对待的意思。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所以威行而无怨 / 所以动心忍性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B.屡遣使督责无效 / 使人称谢 (《周亚夫军细柳》)
C.此固太守事也 / 汝心之固 (《愚公移山》)
D.喝使归舍 / 屋舍俨然 (《桃花源记 》)
【答案】D
【解析】D舍指屋舍。
13.下列选项中加点文言虚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公之周旋小吏如此
A.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愚公移山》) B.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
C.称善者久之 (《周亚夫军细柳》) D.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富贵不能淫》)
【答案】D
【解析】例句和D选项的之皆为主谓之间,取消橘子独立性。
1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3分)
使以今人处此,即自己之罪尚欲推之下人,况肯代人受过乎?
【参考】假如让如今的人处于这件事中,原本是自己的罪过还想要推脱给手下的人,更何况愿意代替别人承担过错呢?
15.从文中可以看出况钟是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分析。(4分)
【答案】(1)他有敏锐的洞察力(发现苏州久不治的问题);(2)体恤百姓、勤政爱民(奏请减赋、治理水患、不计成败为百姓做事);(3)为人正直,治理严明(惩处奸吏豪民,苏州大治);(4)淡泊名利(留守苏州不迁不倦);(5)以身作则,敢于担当(将失火之责归于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