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2.2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共3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2.2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共3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7-19 19:13: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8张PPT)
第二章 神经调节
第2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教学目标
目标
01
02
03
以狗的唾液分泌与铃声关系为例构建条件反射的建立过程。
(科学思维、科学探究)
从生活实例出发,说明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的特点和意义(社会责任)
通过比较膝跳反射、缩手反射等不同反射的示意图,理解反射弧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生命观念)
情景材料一:
合作探究一: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你知道患病原理吗?
顾方舟,又称“糖丸爷爷”,1926年6月生,2019年1月去世,浙江宁波人,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原院校长、研究员。他是我国脊髓灰质炎疫苗研发生产的拓荒者、科技攻关的先驱者。他研发的脊髓灰质炎疫苗“糖丸”护佑了几代中国人的生命健康,使中国进入无脊髓灰质炎时代。荣获全国科学大会成果奖和“全国消灭脊髓灰质炎工作先进个人”等称号。
如果你的手指被植株上尖锐的刺扎了一下,你迅速把手缩了回来,然后感觉到了疼痛,紧接着你意识到手被扎了。
情景材料二:
合作探究二:这一过程是如何发生的?分别涉及了神经系统的哪些结构?
手指被刺扎,皮肤中的感受器接受到了刺激,产生的兴奋传导到脊髓中的中枢,然后通过传出神经传导到上肢的肌肉,肌肉的协同收缩与舒张,使手缩回。同时,脊髓会将信号送到大脑皮层,产生疼痛的感觉并意识到手被扎。
情景材料二:
合作探究三:缩手动作在前、感觉到疼痛在后,这有什么适应意义?
缩手在前,可以使机体迅速避开有害刺激,避免机体受到伤害。之后产生感觉,有助于机体对刺激的利弊作出判断与识别,可以使机体更灵活、更有预见性地对环境变化作出应对,从而更好地适应环境。
合作探究四:像这样手指被刺扎会迅速缩回是什么反应 完成这种反应需要什么结构才能完成?

1.反射
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刺激所产生的规律性应答反应。
一、反射与反射弧
合作探究五:所有生物都能进行反射活动吗?

1.反射
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刺激所产生的规律性应答反应。
一、反射与反射弧
低等生物和植物无中枢神经系统,无反射,而是应激性
合作探究六:完成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什么?
(1)反射的结构基础是:
反射弧
(2)反射的基本结构:
刺激
感受器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神经节
2.反射弧
一、反射与反射弧
合作探究七:
反射弧各部分的功能是什么呢?
(3)反射弧各部分的功能
①感受器
2.反射弧
一、反射与反射弧
结构:
功能:
感觉神经元(传入神经)的神经末梢
感受刺激,产生兴奋
②传入神经
结构:
功能:
感觉神经
将感受器产生的兴奋向神经中枢传导
特点:
有神经节
(3)反射弧各部分的功能
2.反射弧
一、反射与反射弧
结构:
功能:
结构:
功能:
③神经中枢
④传出神经
对传入的兴奋进行分析、综合与处理
脑或脊髓
运动神经
将兴奋由神经中枢传至效应器
(3)反射弧各部分的功能
2.反射弧
一、反射与反射弧
结构:
功能:
⑤效应器
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对内外刺激做出相应的应答
合作探究八:反射弧中某一结构缺失还能完成反射活动吗?
(4)反射完成的条件:
①需要完整的反射弧;
②需要适宜的刺激。
注意: 如果反射弧中任何环节在结构、功能上受损,反射就不能完成。
2.反射弧
一、反射与反射弧
合作探究九:反射弧中某一结构异常会导致哪些功能障碍?
(4)结构破坏对反射的影响
既无感觉又无效应
感受器被破坏
既无感觉又无效应
传入神经被破坏
既无感觉又无效应
神经中枢被破坏
传出神经被破坏
只有感觉但无效应
效应器被破坏
只有感觉但无效应
合作探究十:如何判断反射活动中兴奋传导的方向?
感受器
效应器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5)兴奋传导的方向的判断
1.神经节的位置
2.看突触找信号传递方向
3.看脊髓前后角
2.反射弧
一、反射与反射弧
合作探究十:一个完整的反射活动仅靠一个神经元能完成吗?
仔细观察下列膝跳反射的示意图
完整的反射活动至少需要传入神经元与传出神经元两个神经元参与。大多数情况下还需要中间神经元的参与。
2.反射弧
一、反射与反射弧
合作探究十一:兴奋除了在反射弧中传导,还会在其他部位传导吗?
感受器
效应器
高级中枢
低级中枢
较高级中枢
下行传导束
上行传导束
(脊髓)
(大脑皮层)
产生感觉
兴奋除了在反射弧中传导,还会在脑与脊髓等中枢神经系统中传导。
2.反射弧
一、反射与反射弧
小儿麻痹又称为脊髓灰质炎,脊髓分为前角和后角,前角主管运动,后角主管感觉,造成小儿麻痹的病毒对脊髓前角有非常大的亲和力,对脊髓灰质造成一定的破坏,然后造成患儿的瘫痪,但是感觉一般是正常的,临床表现主要是下肢软瘫、没有力量、肌肉肌力减退、肌张力减退、浅反射减退,长时间后就会出现关节变形,如足内翻。
情景拓展:

二、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
画饼充饥
望梅止渴
谈虎色变
合作探究十一:思考以上反射活动,并将其分类,说出你分类的依据。
快速接球
眨眼反射
膝跳反射

1.反射的分类
(1)非条件反射:出生后无需训练就具有的反射。
缩手反射
眨眼反射
膝跳反射
特点:先天性、终身性,不需大脑皮层参与,数量有限。
二、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
(2)条件反射:出生后在生活过程中通过学习和训练逐渐形成的反射。
画饼充饥
望梅止渴
谈虎色变
特点:后天性、可建立、可消退,需大脑皮层参与,数量几乎是无限的。
1.反射的分类
二、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
合作探究十二: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有什么联系呢?
2.条件反射的自我建立过程
1.给狗喂食,狗会分泌唾液,分泌唾液的反射是非条件反射,食物是非条件刺激
2.给狗听铃声而不给它喂食物,狗不会分泌唾液,此时铃声与分泌唾液无关,属于无关刺激
3.每次先让狗听到铃声,然后再立即喂食。重复此方式若干次。
4. 一段时间后,当铃声单独出现,狗也会分泌唾液。此时,铃声已转化为食物(非条件刺激)的信号,称为条件刺激,条件反射就建立了
二、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
食物
铃声
铃声
分泌唾液
不分泌唾液
分泌唾液
无关刺激与非条件刺激多次结合
非条件反射
不发生反射
条件反射
(非条件刺激)
(无关刺激)
(条件刺激)
说明: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
通过学习和训练而建立的。
2.条件反射的自我建立过程
二、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
(基础)
学习
训练
①条件反射是在 的基础上通过 而建立的,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非条件反射
训练
②条件反射建立之后还需要 ________
的强化,否则条件反射就会消退。
非条件刺激
不给予
非条件刺激
消退
维持
非条件刺 激的强化
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二、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
3.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的关系
4.条件反射的消退
(1)消退原因
如果_________________而_________________,条件反射就会_________,以至最终____________,这是条件反射的消退。
反复应用条件刺激
不给予非条件刺激
逐渐减弱
完全不出现
二、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
(2)条件反射消退的机理
(3)条件反射消退的实质
条件反射的消退______条件反射的简单丧失,而是_______把原先__________________转变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是
中枢
引起兴奋性效应的信号
产生抑制性效应的信号
条件反射的消退使得动物获得了两个刺激间__________,是一个_________过程,需要__________的参与。
烦不烦啊
新的联系
新的学习
大脑皮层
二、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
①条件反射的建立,是动物生存必不可少的;
②条件反射扩展了机体对外界复杂环境的适应范围,使机体能够识别刺激物的性质,预先作出不同的反应;
③条件反射使机体具有更强的预见性、灵活性和适应性,大大提高了动物应对复杂环境变化的能力。
(4)条件反射建立的意义
二、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
合作探究十二:条件反射的建立和消退机制对于我们的学习具有怎样的启发意义呢?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
业精于勤,荒于嬉。——韩愈·《进学解》
反射类型 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区别 形成过程
神经中枢
意义
持续时间
反射数量
联系
先天具有,遗传获得
大脑皮层以下
完成基本的生命活动
一般是永久的
有限的
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通过学习和训练建立的。
后天学习和训练获得
大脑皮层+其他
使机体具有更强的预见性、灵活性和 适应性,提高适应复杂环境的能力
可以消退的(反复条件刺激而不给予非条件刺激)
几乎是无限的
三、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的区别
条件反射的维持需要非条件刺激的不断强化
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刺激所产生的规律性应答反应。
反射弧
反射
感受器
传入
神经
神经
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条件反射
非条件反射
非条件刺激的不断强化
提高动物适应复杂环境变化的能力
课堂小结
 实战训练 
1.下列关于反射和反射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只有具有神经系统的生物才能发生反射活动
B.刺激传出神经引起的效应器的反应也属于反射
C.构成反射弧的神经元至少有两个
D.反射发生需要一定的刺激及完整的反射弧
 实战训练 
2.下列有关反射活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射活动必须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才能实现
B.一个完整的反射活动至少需要2个神经元才能完成
C.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
D.只要反射弧保持完整,就一定能产生反射活动
E.如果支配某一肢体传入神经及中枢完整,而传出神经受损,那么该肢体不能运动,针刺有感觉
 实战训练 
3.现象Ⅰ:小明不小心碰到一个很烫的物品后将手缩回。现象Ⅱ:小明伸手拿别人的物品时被口头拒绝而将手缩回。两个现象中的缩手反应比较见下表,正确的是( )
选项 项目 现象Ⅰ 现象Ⅱ
A 反射弧的完整性 不完整 完整
B 是否需要大脑皮层参与 可以不要 一定需要
C 参与反射的神经元数量 多 少
D 与缩手相关的肌肉细胞数量 多 少
 实战训练 
4.某人腰椎部位因受外伤造成右侧下肢运动障碍,但刺激右侧下肢有感觉。受伤的腰椎部位与右侧下肢的反射弧如图所示,其中③④分别表示腰椎部位的神经中枢的背部侧和腹部侧,该病人受损伤的具体部位可能是( )
A.①② B.③④
C.④⑤ D.⑤⑥
 实战训练 
5.下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其中a、b、c、d、e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是效应器 B.d是传入神经
C.若切断d,刺激b,则不会引起效应器收缩
D.存在于结构Ⅰ和Ⅱ之间的液体是组织液
 实战训练 
6.下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伸肌肌群内既有感受器也有效应器
B.b 神经元的活动可受大脑皮层控制
C.敲击膝盖下方,小腿抬起需要伸肌和屈肌相互协调完成
D.在Ⅱ处施加刺激引起屈肌收缩属于反射
 实战训练 
7.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反射活动的是( )
A.看到酸梅产生口水
B.由于气温低,皮肤血管收缩
C.用针刺手指而感到疼痛
D.在强光下瞳孔收缩
E.用针刺激蛙的腓肠肌,肌肉会收缩
 实战训练 
8.给狗喂食会引起唾液分泌,但铃声刺激不会引起唾液分泌。若每次在铃声后立即给狗喂食,这样多次重复后,狗一听到铃声就会分泌唾液。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大脑皮层没有参与铃声刺激引起唾液分泌的过程
B.食物引起味觉和铃声引起唾液分泌属于不同的反射
C.铃声和喂食反复结合可促进相关的神经元之间形成新的联系
D.铃声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和食物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相同
 实战训练 
9.甲、乙两只狗受到灯光刺激后,虽然都没有看到或吃到食物,但经观察发现甲狗有唾液流出,乙狗没有,这一实验说明(  )
A.灯光对甲狗来说为无关刺激
B.灯光对乙狗来说为非条件刺激
C.灯光对甲狗来说为条件刺激
D.灯光对乙狗来说为条件刺激
 实战训练 
10.一个人的手掌触到裸露的电线会立即反射性握紧电线,被解救后,当他再次看到裸露的电线时,会立即反射性地把手缩回,对这两种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两种反射中枢都在脊髓
B.两种反射中枢都在大脑
C.前者在脊髓,后者在大脑和脊髓
D.前者在大脑,后者在大脑和脊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