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学人教2019选择性必修一同步练习4.1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一、单选题
1.(2022高二下·河南期中)下列关于激素、淋巴因子和神经递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它们都通过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B.神经递质是一系列能传递信息的含碳的小分子有机物
C.激素和神经递质都具有特异性,都只能运输到特定的靶细胞
D.淋巴因子由淋巴细胞产生,能产生神经递质的细胞也可能会产生激素
【答案】D
【知识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激素调节的特点;免疫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解析】【解答】A、激素的受体也可以在细胞内,如性激素的受体,A错误;
B、气体类包括一氧化碳、一氧化氮等也是神经递质,不是有机物,B错误;
C、激素和神经递质都具有特异性,与相应的受体相结合,但不都是被运输到特定的部位,激素通过血液(体液)运输是不定向的,C错误;
D、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受到刺激可以产生淋巴因子,下丘脑的某些分泌细胞既是神经细胞能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递质,也能释放相应的激素如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1、下丘脑、垂体和胰岛分泌的激素多为肽类或蛋白质类,雄激素、雌激素、孕激素是固醇类激素,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是氨基酸衍生物类激素。
2、 免疫活性物质: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包括抗体、溶菌酶、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包括干扰素、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等。
3、神经递质的种类主要有乙酰胆碱、氨基酸类、5-羟色胺、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等。
2.(2022高二下·浙江期中)从化学本质的角度分析,下列不属于同一类物质的是( )
A.环孢菌素A B.促甲状腺激素
C.性激素 D.白细胞介素-2
【答案】C
【知识点】脂质的种类及其功能;激素与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解析】【解答】环孢素A 是一种作用于T淋巴细胞的免疫抑制药物,它是由 11 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中性环状多肽;促甲状腺激素的本质是蛋白质;性激素的本质是脂质;白细胞介素-2在人体中是由免疫细胞合成并分泌的一种糖蛋白,故不属于同一类物质的是性激素。
故答案为:C。
【分析】下丘脑、垂体和胰岛分泌的激素多为肽类或蛋白质类,雄激素、雌激素、孕激素为固醇类激素,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等为氨基酸衍生物类激素。
3.(2022高二下·嫩江月考)下列各项物质或结构中,属于抗原的是( )
①输入到A 型血患者体内的B型血细胞 ②接种到健康人体内的乙肝病毒疫苗
③自身免疫器官产生的免疫细胞 ④移植到烧伤患者面部的自身腿部皮肤
A.①②④ B.③④ C.①② D.①③④
【答案】C
【知识点】免疫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解析】【解答】 ①B型血细胞对于A型血患者体而言就是抗原,故①正确;②接种的乙肝病毒疫苗就是灭活的病毒,对于人体属于抗原,故②正确;③自身免疫器官产生的免疫细胞属于正常的免疫过程,免疫细胞不是抗原,故③错误;④移植个体自身的皮肤不属于引发机体的免疫排斥,自身的皮肤不是抗原,故④错误;综上所述: ①② 正确;A、B、D 错误, C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抗原: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如病毒、细菌等病原体及其表面的蛋白质等物质。
4.(2022高二下·嫩江月考)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抗体、溶菌酶和青霉素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B.唾液中的杀菌物质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C.脊髓是 T 淋巴细胞生成和成熟的场所
D.免疫系统清除被病菌感染的细胞属于细胞凋亡
【答案】D
【知识点】免疫系统的结构与功能;非特异性免疫
【解析】【解答】A、青霉素不是细胞产生的,不是活性免疫性物质,A错误;
B、唾液腺属于皮肤、黏膜及其附属器官的范畴,属于第一道防线,B错误;
C、 脊髓是 T 淋巴细胞生成场所,T 淋巴细胞的成熟的场所是胸腺,C错误;
D、 免疫系统清除被病菌感染的细胞是受基因调控的,属于细胞凋亡,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1)免疫系统的组成:
(2)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三道防线
①非特异性免疫:人人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疫作用。
第一道防线:皮肤 、黏膜及其附属结构,唾液、泪液中的溶菌酶、胃液中的盐酸等。
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 。
②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后天形成的,并非人人都有,有特异性,只对特定病原体起作用。
第三道防线主要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组成的。
5.(2022高二下·云县月考)有关免疫系统组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
B.T细胞在骨髓中发育成熟
C.淋巴因子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D.扁桃体属于免疫器官
【答案】B
【知识点】免疫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解析】【解答】A、免疫系统包括免疫细胞、免疫器官、免疫活性物质,A正确;
B、T细胞在胸腺中发育成熟,B错误;
C、淋巴因子、抗体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C正确;
D、扁桃体、胸腺等均属于免疫器官,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免疫系统的组成:
(1)免疫器官:骨髓、胸腺、脾、淋巴结、扁桃体等。
(2)免疫细胞:①淋巴细胞:位于淋巴液、血液和淋巴结中;包括T细胞(在骨髓迁移到胸腺中成熟)、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②吞噬细胞等。
(3)免疫活性物质:指的是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如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
6.(2022高二下·淮南月考)穿不合适的鞋子长时间行走,脚上会磨出水疱,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疱中液体的成分和血浆相同
B.水疱的水可以回渗到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C.水疱主要是血浆和淋巴里的水渗出到组织液形成的
D.用未消毒的针刺破水疱,会使人体第一、二道防线对细菌失去作用
【答案】B
【知识点】内环境的组成;非特异性免疫
【解析】【解答】A、水疱中的液体主要是细胞间隙液,即组织液,则水疱中液体的成分和血浆不完全相同,A错误;
B、水疱中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其中的水可以渗回到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B正确;
C、水疱主要是由血浆中的水大量渗出到组织液形成的,淋巴里的水不能渗出到组织液,C错误;
D、用未消毒的针刺破水疱主要破坏了皮肤,皮肤属于人体第一道防线;人体的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对细菌还有免疫作用,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1、体液各成分之间的关系:
2、免疫系统的三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皮肤和黏膜。
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第三道防线:机体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与病原体接触获得,具有特异性。
7.(2022高三下·天津月考)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免疫活性物质都是由免疫细胞在人体内环境中产生
B.组织细胞进行各项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位于人体内环境
C.细胞呼吸的产物既可能影响内环境稳态,又可以参与体液调节
D.在内环境稳态的调节中,垂体既能作为感受器,也能作为效应器
【答案】C
【知识点】内环境的组成;免疫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解析】【解答】A、免疫活性物质中的溶菌酶也可以由非免疫细胞产生,如唾液腺细胞,A错误;
B、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位于细胞内,B错误;
C、呼吸作用的产物二氧化碳既能影响内环境稳态,调节酸碱平衡,又可以参与体液调节,调节人的呼吸频率,C正确;
D、垂体不能作为感受器,其上没有分布传入神经,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免疫系统:
8.(2022高二下·玉溪月考)下列关于人体免疫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病原体侵袭人体时,非特异性免疫最先发挥作用
B.抗体、溶菌酶均属于由细胞产生的免疫活性物质
C.造血干细胞可分化为吞噬细胞、B细胞和T细胞
D.抗原都来自体外,体内自身的细胞不会成为抗原
【答案】D
【知识点】免疫系统的结构与功能;非特异性免疫
【解析】【解答】A、病原体侵袭人体时,皮肤和黏膜构成的第一道防线率先发起攻击,第一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A正确;
B、免疫活性物质包括淋巴因子、抗体和溶菌酶等,B正确;
C、造血干细胞属于多能干细胞,能分化出吞噬细胞、B细胞和T细胞,C正确;
D、体内自身衰老、破损和癌变的细胞也能成为抗原,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抗原:可使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
抗原的特性:
①一般具有异物性:一般为病原体、外来异物、移植器官等,自身衰老或受损的组织、细胞以及癌细胞也会成为抗原
②大分子性:通常是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0000的物质
③特异性:取决于抗原物质表面的抗原决定簇。
9.(2022高二上·长春期末)关于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各种免疫器官都能产生免疫细胞
B.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和吞噬细胞
C.浆细胞能增殖分化为具有分裂能力的记忆细胞
D.免疫系统的功能有免疫防御、免疫监控和免疫自稳功能
【答案】D
【知识点】免疫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解析】【解答】A、并不是各种免疫器官都能产生免疫细胞,如扁桃体、脾脏等是免疫器官,但不能产生免疫细胞,A错误;
B、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和T细胞,B错误;
C、浆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能再分化,B细胞能增殖分化为具有分裂能力的记忆细胞,C错误;
D、免疫系统的功能有防卫功能、监控和清除功能,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1、免疫系统的组成:
(1)免疫器官:骨髓、胸腺、脾、淋巴结、扁桃体等。
(2)免疫细胞:①淋巴细胞:位于淋巴液、血液和淋巴结中;包括T细胞(在骨髓迁移到胸腺中成熟)、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②吞噬细胞等。
(3)免疫活性物质:指的是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如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
2、免疫系统的功能:
(1)防御功能:保护机体不受损害,帮助机体消灭外来的细菌、病毒以及避免发生疾病。
(2)自稳功能:不断清除衰老死亡的细胞,保持体内的净化更新。
(3)监视功能:及时识别和清除染色体畸变或基因突变的细胞,防止癌瘤的发生。
10.(2022高二上·集贤期末)某人被确诊为淋巴肿瘤,这与该患者免疫系统某功能低下有关,这项功能是( )
A.免疫识别 B.免疫监视 C.免疫防御 D.免疫自稳
【答案】B
【知识点】免疫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解析】【解答】据分析可知,某人被确诊为淋巴肿瘤,这与该患者免疫监视功能低下有关,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免疫系统的功能:
(1)免疫防御:保护机体不受损害,帮助机体消灭外来的细菌、病毒以及避免发生疾病。
(2)免疫自稳:不断清除衰老死亡的细胞,保持体内的净化更新。
(3)免疫监控:及时识别和清除染色体畸变或基因突变的细胞,防止癌瘤的发生。
11.(2022高二上·虎林期末)关于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免疫器官中的骨髓和脾是免疫细胞产生并发育成熟的地方
B.淋巴细胞包括T细胞、B细胞和巨噬细胞等细胞
C.免疫系统的前两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
D.免疫系统的功能包括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和免疫监视
【答案】D
【知识点】免疫系统的结构与功能;非特异性免疫
【解析】【解答】A、有些免疫细胞如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A错误;
B、免疫细胞包括T细胞、B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等细胞,淋巴细胞包括T细胞、B细胞,B错误;
C、免疫系统的前两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C错误;
D、免疫系统的功能包括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和免疫监视,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1、免疫系统的组成:
(1)免疫器官:骨髓、胸腺、脾、淋巴结、扁桃体等。 (2)免疫细胞:①淋巴细胞:位于淋巴液、血液和淋巴结中;包括T细胞(在骨髓迁移到胸腺中成熟)、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②吞噬细胞等。 (3)免疫活性物质:指的是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如抗体、淋巴因子(白细胞介素、干扰素、肿瘤怀子因子)、溶菌酶等。
2、免疫系统的功能: (1)免疫防御:保护机体不受损害,帮助机体消灭外来的细菌、病毒以及避免发生疾病。 (2)免疫自稳:不断清除衰老死亡的细胞,保持体内的净化更新。 (3)免疫监控:及时识别和清除染色体畸变或基因突变的细胞,防止癌瘤的发生。
12.(2022高二下·大庆开学考)溶菌酶是一种能水解细菌细胞壁主要成分的酶。溶菌酶还可以与带负电的病毒蛋白质直接结合,使病毒失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溶菌酶可参与构成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B.人体内的溶菌酶、淋巴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抗原、抗体都是免疫活性物质
C.溶菌酶均由免疫细胞产生
D.溶菌酶与病毒蛋白的结合体现了细胞膜信息交流的功能
【答案】A
【知识点】免疫系统的结构与功能;非特异性免疫
【解析】【解答】A、人体血浆中的溶菌酶参与构成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A正确;
B、溶菌酶、细胞因子和抗体都是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属于免疫活性物质,抗原不是人体产生的免疫活性物质,B错误;
C、大部分组织细胞都可以产生溶菌酶,C错误;
D、病毒无细胞结构,溶菌酶与病毒蛋白的结合不能体现细胞膜信息交流的功能,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 (1)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三道防线如下:
第一道防线: 皮肤 、 黏膜及其附属结构,唾液、泪液中的溶菌酶、胃液中的盐酸等。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 (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 。第三道防线主要是由免疫器官 和 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组成的。
(2)免疫活性物质:是指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如溶菌酶、细胞因子、抗体等。
(3) 溶菌酶与病毒蛋白的结合体现了酶的特异性。
13.(2021高二上·农安期末)依据免疫系统组成和功能的知识判断下列表述不正确的( )
A.细胞因子由免疫细胞合成并分泌
B.人体内的白细胞可以抗击多种细菌,因此属于人体的第三道防线
C.被免疫细胞识别的外来分子是抗原
D.某患者被确诊为肿瘤,则这与该患者免疫防御功能低下有关
【答案】B
【知识点】免疫系统的结构与功能;非特异性免疫
【解析】【解答】A.细胞因子是由免疫细胞合成并分泌的,A不符合题意;
B.人体内的白细胞可以抗击多种细菌,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B符合题意;
C.被免疫细胞识别的外来分子是抗原,C不符合题意;
D.某患者被确诊为肿瘤,则这与该患者免疫防御功能低下有关,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1.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组成。免疫器官包括:骨髓、胸腺、脾、淋巴结、扁桃体等;免疫细胞包括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免疫活性物质包括抗体、细胞因子、溶菌酶等。免疫活性物质是指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并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其中细胞因子是淋巴细胞分泌的。
2.人体的第一道防线:皮肤和黏膜;
第二道防线: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如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
第三道防线:机体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与病原体接触后获得的,主要针对特定的抗原起作用。
14.(2021高二上·绥化期末)及时清除体内衰老或损伤的细胞和识别清除体内癌细胞分别属于免疫系统的( )
A.免疫防御功能、免疫自稳功能 B.免疫自稳功能、免疫监视功能
C.免疫监视功能、免疫自稳功能 D.免疫自稳功能、免疫防御功能
【答案】B
【知识点】免疫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解析】【解答】根据分析可知,免疫系统及时清除体内衰老或损伤的细胞属于免疫系统的自稳功能;识别清除体内癌细胞属于免疫系统的监视功能,即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①防卫:抵御病原体的攻击。②监控:及时发现机体衰老或变异的细胞。③清除:将机体衰老或变异的细胞作为抗原清除掉。
15.(2021高二上·辽宁期中)下列有关免疫系统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
B.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
C.免疫细胞指T细胞和B细胞,它们分别在胸腺和骨髓中成熟
D.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答案】B
【知识点】免疫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解析】【解答】A、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A错误;
B、免疫器官包括骨髓、胸腺、脾、淋巴结、扁桃体等,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B正确;
C、免疫细胞包括T细胞、B细胞和吞噬细胞,其中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C错误;
D、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分泌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免疫系统的组成:
(1)免疫器官:骨髓、胸腺、脾、淋巴结、扁桃体等。
(2)免疫细胞:①淋巴细胞:位于淋巴液、血液和淋巴结中;包括T细胞(在骨髓迁移到胸腺中成熟)、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②吞噬细胞等。
(3)免疫活性物质:指的是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如抗体、淋巴因子(白细胞介素、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溶菌酶等。
二、综合题
16.(2019高一下·贵州期末)H7N9禽流感病毒是一种人畜共患的RNA病毒。下图是人体防御H7N9病毒侵染的三道免疫防线的示意图,其中①--⑦表示免疫细胞,⑧和⑨表示免疫分子。回答有关问题:
(1)H7N9流感病毒突破第一道防线进入人体后,首先被① 细胞摄取、处理,然后把抗原呈递给② 细胞,最终激活③ 细胞增殖、分化,产生记忆细胞和⑥浆细胞,后者分泌⑧ 与该病毒特异性结合,从而抑制病毒增殖。
(2)H7N9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后,由②细胞增殖、分化产生的⑤ 细胞能够与该病毒的宿主细胞结合,使其裂解。
(3)以下可以构成第一道免疫防线的是_________(多选)
A.溶菌酶 B.汗液 C.口腔黏膜 D.吞噬细胞
【答案】(1)吞噬;T;B;抗体
(2)效应T
(3)A;B;C
【知识点】非特异性免疫
【解析】【解答】(1)H7N9流感病毒突破第一道防线进入人体后,首先发挥功能的是第二道防线,突破第二道防线后第三道防线启动,故首先被①图示中第二道防线的吞噬细胞摄取、处理,暴露抗原,然后把抗原呈递给②T细胞,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淋巴因子最终激活③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记忆细胞和⑥浆细胞,浆细胞分泌⑧抗体,抗体与该病毒特异性结合,从而抑制病毒增殖。(2)H7N9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后引起细胞免疫,由②T细胞增殖、分化产生的⑤效应T细胞能够与该病毒的宿主细胞结合,使其靶细胞裂解释放出H7N9病毒,机体再进行体液免疫,消灭H7N9病毒。(3)第一道防线是由皮肤和黏膜构成的,他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的作用;故A大部分溶菌酶属于第二道防线,但唾液中的溶菌酶可以算第一道防线,B汗液和C口腔黏膜属于第一道防线,D吞噬细胞是第二道防线。故答案为:ABC。
【分析】1、对于病毒类的细胞内寄生物,体液免疫先起作用,阻止病毒的传播感染,当病毒进入细胞后,细胞免疫将抗原释放,再由体液免疫最后清除。2、病毒侵入机体后,会依次产生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经过免疫的机体中含有相应的记忆细胞;当抗原二次攻击的时候,会发生一次免疫,并且二次免疫更快更强。3、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线。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
17.(2019·银川模拟)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图为机体调节生命活动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免疫系统的功能是 。绝大多数的病原体都要经过 细胞的处理和呈递,才能产生体液免疫。
(2)当寒冷刺激皮肤时,引起骨骼肌战栗,该调节是通过图中 (填序号)过程完成的。此时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含量会 ,其作用主要是 。
(3)稳态的维持通常要通过内环境中信息分子的特异性作用来实现,图中②③④三种调节方式中的信息分子分别是 。
【答案】(1)防卫、监控、清除;吞噬
(2)①③⑤;增多;提高细胞代谢的速率,使机体产生更多的热量
(3)淋巴因子 、神经递质 、激素
【知识点】体温平衡调节;免疫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解析】【解答】解:(1)免疫系统具有防卫(三道防线)、监控、清除的功能。大多病原体均需通过吞噬细胞的处理,暴露抗原决定簇,才能引起B细胞的增殖分化,产生相应的免疫效应。(2)寒冷刺激皮肤的冷觉感受器,经过传入神经,传导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经过下丘脑的分析综合,经传出神经作用于骨骼肌,引起骨骼肌战栗,属于神经调节,如①③⑤过程。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增多,提高细胞的代谢速率,使机体产生更多的热量。(3)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②可表示免疫系统分泌的淋巴因子、③可表示神经系统分泌的神经递质、④可表示内分泌系统分泌的激素。
【分析】1、免疫是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内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的健康。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免疫具有三方面的功能:①防御功能: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产生。②自我稳定: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③免疫监视: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
2、当人处于寒冷环境→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产热(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减少散热(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体温维持相对恒定;当人处于炎热环境→皮肤温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散热(毛细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加)→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3、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得各个器官和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稳态调节的主要机制。
18.(2018高二上·哈尔滨月考)看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2和细胞3均起源于 细胞; 1,2,3,4,5这五种细胞里,其中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有 (填数字),含有合成物质a的基因的细胞有 (填数字)。
(2)免疫应答是机体免疫系统对抗原刺激所产生的一系列反应,参与免疫应答的免疫活性物质有抗体、 和 等。
(3)人体消灭感冒病毒的细胞免疫过程是:T细胞在接受相关刺激后,通过分裂分化形成的 ,可以与被感冒病毒入侵的 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
(4)人体内每天都可能产生癌细胞,正是由于免疫系统具有 和 功能,才保证了机体的健康。
【答案】(1)骨髓造血干细胞;2、3、5;1、2、3、4、5
(2)淋巴因子;溶菌酶
(3)效应T细胞;宿主细胞(靶细胞)
(4)监控;清除
【知识点】免疫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解析】【解答】解:(1)淋巴细胞均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吞噬细胞能识别抗原,但是不能特异性识别,其他细胞可以。因此, 1、2、3、4、5这五种细胞里,其中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有2、3、5,含有合成物质a的基因的细胞有所有细胞,即1、2、3、4、5,因为所有细胞都含有全部的基因。(2)参与免疫应答的免疫活性物质有抗体、淋巴因子和溶菌酶等。(3)细胞免疫过程是:T细胞在接受相关刺激后,通过分裂分化形成的效应T细胞,可以与被感冒病毒入侵的宿主细胞(靶细胞)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4)由于免疫系统具有监控和清除的功能,虽然人体内每天都可能产生癌细胞,免疫系统也能保证机体的健康。
【分析】(1)本题的易错点是:所有细胞都由受精卵发育而来,每个细胞中的基因都一样,所有细胞都有合成抗体的基因,只是不一定能表达。
(2)免疫系统的组成:
(3)免疫系统的两个作用
监控、清除:监控体内衰老、坏死和癌变的细胞并清除。
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①防卫:抵御病原体的攻击。②监控:及时发现机体衰老或变异的细胞。③清除:将机体衰老或变异的细胞作为抗原清除掉。
1 / 1高中生物学人教2019选择性必修一同步练习4.1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一、单选题
1.(2022高二下·河南期中)下列关于激素、淋巴因子和神经递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它们都通过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B.神经递质是一系列能传递信息的含碳的小分子有机物
C.激素和神经递质都具有特异性,都只能运输到特定的靶细胞
D.淋巴因子由淋巴细胞产生,能产生神经递质的细胞也可能会产生激素
2.(2022高二下·浙江期中)从化学本质的角度分析,下列不属于同一类物质的是( )
A.环孢菌素A B.促甲状腺激素
C.性激素 D.白细胞介素-2
3.(2022高二下·嫩江月考)下列各项物质或结构中,属于抗原的是( )
①输入到A 型血患者体内的B型血细胞 ②接种到健康人体内的乙肝病毒疫苗
③自身免疫器官产生的免疫细胞 ④移植到烧伤患者面部的自身腿部皮肤
A.①②④ B.③④ C.①② D.①③④
4.(2022高二下·嫩江月考)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抗体、溶菌酶和青霉素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B.唾液中的杀菌物质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C.脊髓是 T 淋巴细胞生成和成熟的场所
D.免疫系统清除被病菌感染的细胞属于细胞凋亡
5.(2022高二下·云县月考)有关免疫系统组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
B.T细胞在骨髓中发育成熟
C.淋巴因子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D.扁桃体属于免疫器官
6.(2022高二下·淮南月考)穿不合适的鞋子长时间行走,脚上会磨出水疱,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疱中液体的成分和血浆相同
B.水疱的水可以回渗到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C.水疱主要是血浆和淋巴里的水渗出到组织液形成的
D.用未消毒的针刺破水疱,会使人体第一、二道防线对细菌失去作用
7.(2022高三下·天津月考)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免疫活性物质都是由免疫细胞在人体内环境中产生
B.组织细胞进行各项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位于人体内环境
C.细胞呼吸的产物既可能影响内环境稳态,又可以参与体液调节
D.在内环境稳态的调节中,垂体既能作为感受器,也能作为效应器
8.(2022高二下·玉溪月考)下列关于人体免疫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病原体侵袭人体时,非特异性免疫最先发挥作用
B.抗体、溶菌酶均属于由细胞产生的免疫活性物质
C.造血干细胞可分化为吞噬细胞、B细胞和T细胞
D.抗原都来自体外,体内自身的细胞不会成为抗原
9.(2022高二上·长春期末)关于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各种免疫器官都能产生免疫细胞
B.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和吞噬细胞
C.浆细胞能增殖分化为具有分裂能力的记忆细胞
D.免疫系统的功能有免疫防御、免疫监控和免疫自稳功能
10.(2022高二上·集贤期末)某人被确诊为淋巴肿瘤,这与该患者免疫系统某功能低下有关,这项功能是( )
A.免疫识别 B.免疫监视 C.免疫防御 D.免疫自稳
11.(2022高二上·虎林期末)关于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免疫器官中的骨髓和脾是免疫细胞产生并发育成熟的地方
B.淋巴细胞包括T细胞、B细胞和巨噬细胞等细胞
C.免疫系统的前两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
D.免疫系统的功能包括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和免疫监视
12.(2022高二下·大庆开学考)溶菌酶是一种能水解细菌细胞壁主要成分的酶。溶菌酶还可以与带负电的病毒蛋白质直接结合,使病毒失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溶菌酶可参与构成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B.人体内的溶菌酶、淋巴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抗原、抗体都是免疫活性物质
C.溶菌酶均由免疫细胞产生
D.溶菌酶与病毒蛋白的结合体现了细胞膜信息交流的功能
13.(2021高二上·农安期末)依据免疫系统组成和功能的知识判断下列表述不正确的( )
A.细胞因子由免疫细胞合成并分泌
B.人体内的白细胞可以抗击多种细菌,因此属于人体的第三道防线
C.被免疫细胞识别的外来分子是抗原
D.某患者被确诊为肿瘤,则这与该患者免疫防御功能低下有关
14.(2021高二上·绥化期末)及时清除体内衰老或损伤的细胞和识别清除体内癌细胞分别属于免疫系统的( )
A.免疫防御功能、免疫自稳功能 B.免疫自稳功能、免疫监视功能
C.免疫监视功能、免疫自稳功能 D.免疫自稳功能、免疫防御功能
15.(2021高二上·辽宁期中)下列有关免疫系统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
B.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
C.免疫细胞指T细胞和B细胞,它们分别在胸腺和骨髓中成熟
D.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二、综合题
16.(2019高一下·贵州期末)H7N9禽流感病毒是一种人畜共患的RNA病毒。下图是人体防御H7N9病毒侵染的三道免疫防线的示意图,其中①--⑦表示免疫细胞,⑧和⑨表示免疫分子。回答有关问题:
(1)H7N9流感病毒突破第一道防线进入人体后,首先被① 细胞摄取、处理,然后把抗原呈递给② 细胞,最终激活③ 细胞增殖、分化,产生记忆细胞和⑥浆细胞,后者分泌⑧ 与该病毒特异性结合,从而抑制病毒增殖。
(2)H7N9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后,由②细胞增殖、分化产生的⑤ 细胞能够与该病毒的宿主细胞结合,使其裂解。
(3)以下可以构成第一道免疫防线的是_________(多选)
A.溶菌酶 B.汗液 C.口腔黏膜 D.吞噬细胞
17.(2019·银川模拟)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图为机体调节生命活动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免疫系统的功能是 。绝大多数的病原体都要经过 细胞的处理和呈递,才能产生体液免疫。
(2)当寒冷刺激皮肤时,引起骨骼肌战栗,该调节是通过图中 (填序号)过程完成的。此时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含量会 ,其作用主要是 。
(3)稳态的维持通常要通过内环境中信息分子的特异性作用来实现,图中②③④三种调节方式中的信息分子分别是 。
18.(2018高二上·哈尔滨月考)看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2和细胞3均起源于 细胞; 1,2,3,4,5这五种细胞里,其中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有 (填数字),含有合成物质a的基因的细胞有 (填数字)。
(2)免疫应答是机体免疫系统对抗原刺激所产生的一系列反应,参与免疫应答的免疫活性物质有抗体、 和 等。
(3)人体消灭感冒病毒的细胞免疫过程是:T细胞在接受相关刺激后,通过分裂分化形成的 ,可以与被感冒病毒入侵的 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
(4)人体内每天都可能产生癌细胞,正是由于免疫系统具有 和 功能,才保证了机体的健康。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激素调节的特点;免疫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解析】【解答】A、激素的受体也可以在细胞内,如性激素的受体,A错误;
B、气体类包括一氧化碳、一氧化氮等也是神经递质,不是有机物,B错误;
C、激素和神经递质都具有特异性,与相应的受体相结合,但不都是被运输到特定的部位,激素通过血液(体液)运输是不定向的,C错误;
D、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受到刺激可以产生淋巴因子,下丘脑的某些分泌细胞既是神经细胞能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递质,也能释放相应的激素如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1、下丘脑、垂体和胰岛分泌的激素多为肽类或蛋白质类,雄激素、雌激素、孕激素是固醇类激素,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是氨基酸衍生物类激素。
2、 免疫活性物质: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包括抗体、溶菌酶、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包括干扰素、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等。
3、神经递质的种类主要有乙酰胆碱、氨基酸类、5-羟色胺、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等。
2.【答案】C
【知识点】脂质的种类及其功能;激素与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解析】【解答】环孢素A 是一种作用于T淋巴细胞的免疫抑制药物,它是由 11 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中性环状多肽;促甲状腺激素的本质是蛋白质;性激素的本质是脂质;白细胞介素-2在人体中是由免疫细胞合成并分泌的一种糖蛋白,故不属于同一类物质的是性激素。
故答案为:C。
【分析】下丘脑、垂体和胰岛分泌的激素多为肽类或蛋白质类,雄激素、雌激素、孕激素为固醇类激素,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等为氨基酸衍生物类激素。
3.【答案】C
【知识点】免疫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解析】【解答】 ①B型血细胞对于A型血患者体而言就是抗原,故①正确;②接种的乙肝病毒疫苗就是灭活的病毒,对于人体属于抗原,故②正确;③自身免疫器官产生的免疫细胞属于正常的免疫过程,免疫细胞不是抗原,故③错误;④移植个体自身的皮肤不属于引发机体的免疫排斥,自身的皮肤不是抗原,故④错误;综上所述: ①② 正确;A、B、D 错误, C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抗原: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如病毒、细菌等病原体及其表面的蛋白质等物质。
4.【答案】D
【知识点】免疫系统的结构与功能;非特异性免疫
【解析】【解答】A、青霉素不是细胞产生的,不是活性免疫性物质,A错误;
B、唾液腺属于皮肤、黏膜及其附属器官的范畴,属于第一道防线,B错误;
C、 脊髓是 T 淋巴细胞生成场所,T 淋巴细胞的成熟的场所是胸腺,C错误;
D、 免疫系统清除被病菌感染的细胞是受基因调控的,属于细胞凋亡,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1)免疫系统的组成:
(2)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三道防线
①非特异性免疫:人人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疫作用。
第一道防线:皮肤 、黏膜及其附属结构,唾液、泪液中的溶菌酶、胃液中的盐酸等。
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 。
②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后天形成的,并非人人都有,有特异性,只对特定病原体起作用。
第三道防线主要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组成的。
5.【答案】B
【知识点】免疫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解析】【解答】A、免疫系统包括免疫细胞、免疫器官、免疫活性物质,A正确;
B、T细胞在胸腺中发育成熟,B错误;
C、淋巴因子、抗体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C正确;
D、扁桃体、胸腺等均属于免疫器官,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免疫系统的组成:
(1)免疫器官:骨髓、胸腺、脾、淋巴结、扁桃体等。
(2)免疫细胞:①淋巴细胞:位于淋巴液、血液和淋巴结中;包括T细胞(在骨髓迁移到胸腺中成熟)、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②吞噬细胞等。
(3)免疫活性物质:指的是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如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
6.【答案】B
【知识点】内环境的组成;非特异性免疫
【解析】【解答】A、水疱中的液体主要是细胞间隙液,即组织液,则水疱中液体的成分和血浆不完全相同,A错误;
B、水疱中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其中的水可以渗回到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B正确;
C、水疱主要是由血浆中的水大量渗出到组织液形成的,淋巴里的水不能渗出到组织液,C错误;
D、用未消毒的针刺破水疱主要破坏了皮肤,皮肤属于人体第一道防线;人体的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对细菌还有免疫作用,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1、体液各成分之间的关系:
2、免疫系统的三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皮肤和黏膜。
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第三道防线:机体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与病原体接触获得,具有特异性。
7.【答案】C
【知识点】内环境的组成;免疫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解析】【解答】A、免疫活性物质中的溶菌酶也可以由非免疫细胞产生,如唾液腺细胞,A错误;
B、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位于细胞内,B错误;
C、呼吸作用的产物二氧化碳既能影响内环境稳态,调节酸碱平衡,又可以参与体液调节,调节人的呼吸频率,C正确;
D、垂体不能作为感受器,其上没有分布传入神经,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免疫系统:
8.【答案】D
【知识点】免疫系统的结构与功能;非特异性免疫
【解析】【解答】A、病原体侵袭人体时,皮肤和黏膜构成的第一道防线率先发起攻击,第一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A正确;
B、免疫活性物质包括淋巴因子、抗体和溶菌酶等,B正确;
C、造血干细胞属于多能干细胞,能分化出吞噬细胞、B细胞和T细胞,C正确;
D、体内自身衰老、破损和癌变的细胞也能成为抗原,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抗原:可使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
抗原的特性:
①一般具有异物性:一般为病原体、外来异物、移植器官等,自身衰老或受损的组织、细胞以及癌细胞也会成为抗原
②大分子性:通常是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0000的物质
③特异性:取决于抗原物质表面的抗原决定簇。
9.【答案】D
【知识点】免疫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解析】【解答】A、并不是各种免疫器官都能产生免疫细胞,如扁桃体、脾脏等是免疫器官,但不能产生免疫细胞,A错误;
B、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和T细胞,B错误;
C、浆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能再分化,B细胞能增殖分化为具有分裂能力的记忆细胞,C错误;
D、免疫系统的功能有防卫功能、监控和清除功能,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1、免疫系统的组成:
(1)免疫器官:骨髓、胸腺、脾、淋巴结、扁桃体等。
(2)免疫细胞:①淋巴细胞:位于淋巴液、血液和淋巴结中;包括T细胞(在骨髓迁移到胸腺中成熟)、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②吞噬细胞等。
(3)免疫活性物质:指的是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如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
2、免疫系统的功能:
(1)防御功能:保护机体不受损害,帮助机体消灭外来的细菌、病毒以及避免发生疾病。
(2)自稳功能:不断清除衰老死亡的细胞,保持体内的净化更新。
(3)监视功能:及时识别和清除染色体畸变或基因突变的细胞,防止癌瘤的发生。
10.【答案】B
【知识点】免疫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解析】【解答】据分析可知,某人被确诊为淋巴肿瘤,这与该患者免疫监视功能低下有关,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免疫系统的功能:
(1)免疫防御:保护机体不受损害,帮助机体消灭外来的细菌、病毒以及避免发生疾病。
(2)免疫自稳:不断清除衰老死亡的细胞,保持体内的净化更新。
(3)免疫监控:及时识别和清除染色体畸变或基因突变的细胞,防止癌瘤的发生。
11.【答案】D
【知识点】免疫系统的结构与功能;非特异性免疫
【解析】【解答】A、有些免疫细胞如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A错误;
B、免疫细胞包括T细胞、B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等细胞,淋巴细胞包括T细胞、B细胞,B错误;
C、免疫系统的前两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C错误;
D、免疫系统的功能包括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和免疫监视,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1、免疫系统的组成:
(1)免疫器官:骨髓、胸腺、脾、淋巴结、扁桃体等。 (2)免疫细胞:①淋巴细胞:位于淋巴液、血液和淋巴结中;包括T细胞(在骨髓迁移到胸腺中成熟)、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②吞噬细胞等。 (3)免疫活性物质:指的是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如抗体、淋巴因子(白细胞介素、干扰素、肿瘤怀子因子)、溶菌酶等。
2、免疫系统的功能: (1)免疫防御:保护机体不受损害,帮助机体消灭外来的细菌、病毒以及避免发生疾病。 (2)免疫自稳:不断清除衰老死亡的细胞,保持体内的净化更新。 (3)免疫监控:及时识别和清除染色体畸变或基因突变的细胞,防止癌瘤的发生。
12.【答案】A
【知识点】免疫系统的结构与功能;非特异性免疫
【解析】【解答】A、人体血浆中的溶菌酶参与构成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A正确;
B、溶菌酶、细胞因子和抗体都是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属于免疫活性物质,抗原不是人体产生的免疫活性物质,B错误;
C、大部分组织细胞都可以产生溶菌酶,C错误;
D、病毒无细胞结构,溶菌酶与病毒蛋白的结合不能体现细胞膜信息交流的功能,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 (1)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三道防线如下:
第一道防线: 皮肤 、 黏膜及其附属结构,唾液、泪液中的溶菌酶、胃液中的盐酸等。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 (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 。第三道防线主要是由免疫器官 和 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组成的。
(2)免疫活性物质:是指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如溶菌酶、细胞因子、抗体等。
(3) 溶菌酶与病毒蛋白的结合体现了酶的特异性。
13.【答案】B
【知识点】免疫系统的结构与功能;非特异性免疫
【解析】【解答】A.细胞因子是由免疫细胞合成并分泌的,A不符合题意;
B.人体内的白细胞可以抗击多种细菌,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B符合题意;
C.被免疫细胞识别的外来分子是抗原,C不符合题意;
D.某患者被确诊为肿瘤,则这与该患者免疫防御功能低下有关,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1.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组成。免疫器官包括:骨髓、胸腺、脾、淋巴结、扁桃体等;免疫细胞包括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免疫活性物质包括抗体、细胞因子、溶菌酶等。免疫活性物质是指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并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其中细胞因子是淋巴细胞分泌的。
2.人体的第一道防线:皮肤和黏膜;
第二道防线: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如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
第三道防线:机体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与病原体接触后获得的,主要针对特定的抗原起作用。
14.【答案】B
【知识点】免疫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解析】【解答】根据分析可知,免疫系统及时清除体内衰老或损伤的细胞属于免疫系统的自稳功能;识别清除体内癌细胞属于免疫系统的监视功能,即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①防卫:抵御病原体的攻击。②监控:及时发现机体衰老或变异的细胞。③清除:将机体衰老或变异的细胞作为抗原清除掉。
15.【答案】B
【知识点】免疫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解析】【解答】A、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A错误;
B、免疫器官包括骨髓、胸腺、脾、淋巴结、扁桃体等,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B正确;
C、免疫细胞包括T细胞、B细胞和吞噬细胞,其中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C错误;
D、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分泌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免疫系统的组成:
(1)免疫器官:骨髓、胸腺、脾、淋巴结、扁桃体等。
(2)免疫细胞:①淋巴细胞:位于淋巴液、血液和淋巴结中;包括T细胞(在骨髓迁移到胸腺中成熟)、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②吞噬细胞等。
(3)免疫活性物质:指的是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如抗体、淋巴因子(白细胞介素、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溶菌酶等。
16.【答案】(1)吞噬;T;B;抗体
(2)效应T
(3)A;B;C
【知识点】非特异性免疫
【解析】【解答】(1)H7N9流感病毒突破第一道防线进入人体后,首先发挥功能的是第二道防线,突破第二道防线后第三道防线启动,故首先被①图示中第二道防线的吞噬细胞摄取、处理,暴露抗原,然后把抗原呈递给②T细胞,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淋巴因子最终激活③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记忆细胞和⑥浆细胞,浆细胞分泌⑧抗体,抗体与该病毒特异性结合,从而抑制病毒增殖。(2)H7N9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后引起细胞免疫,由②T细胞增殖、分化产生的⑤效应T细胞能够与该病毒的宿主细胞结合,使其靶细胞裂解释放出H7N9病毒,机体再进行体液免疫,消灭H7N9病毒。(3)第一道防线是由皮肤和黏膜构成的,他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的作用;故A大部分溶菌酶属于第二道防线,但唾液中的溶菌酶可以算第一道防线,B汗液和C口腔黏膜属于第一道防线,D吞噬细胞是第二道防线。故答案为:ABC。
【分析】1、对于病毒类的细胞内寄生物,体液免疫先起作用,阻止病毒的传播感染,当病毒进入细胞后,细胞免疫将抗原释放,再由体液免疫最后清除。2、病毒侵入机体后,会依次产生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经过免疫的机体中含有相应的记忆细胞;当抗原二次攻击的时候,会发生一次免疫,并且二次免疫更快更强。3、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线。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
17.【答案】(1)防卫、监控、清除;吞噬
(2)①③⑤;增多;提高细胞代谢的速率,使机体产生更多的热量
(3)淋巴因子 、神经递质 、激素
【知识点】体温平衡调节;免疫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解析】【解答】解:(1)免疫系统具有防卫(三道防线)、监控、清除的功能。大多病原体均需通过吞噬细胞的处理,暴露抗原决定簇,才能引起B细胞的增殖分化,产生相应的免疫效应。(2)寒冷刺激皮肤的冷觉感受器,经过传入神经,传导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经过下丘脑的分析综合,经传出神经作用于骨骼肌,引起骨骼肌战栗,属于神经调节,如①③⑤过程。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增多,提高细胞的代谢速率,使机体产生更多的热量。(3)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②可表示免疫系统分泌的淋巴因子、③可表示神经系统分泌的神经递质、④可表示内分泌系统分泌的激素。
【分析】1、免疫是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内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的健康。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免疫具有三方面的功能:①防御功能: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产生。②自我稳定: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③免疫监视: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
2、当人处于寒冷环境→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产热(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减少散热(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体温维持相对恒定;当人处于炎热环境→皮肤温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散热(毛细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加)→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3、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得各个器官和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稳态调节的主要机制。
18.【答案】(1)骨髓造血干细胞;2、3、5;1、2、3、4、5
(2)淋巴因子;溶菌酶
(3)效应T细胞;宿主细胞(靶细胞)
(4)监控;清除
【知识点】免疫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解析】【解答】解:(1)淋巴细胞均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吞噬细胞能识别抗原,但是不能特异性识别,其他细胞可以。因此, 1、2、3、4、5这五种细胞里,其中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有2、3、5,含有合成物质a的基因的细胞有所有细胞,即1、2、3、4、5,因为所有细胞都含有全部的基因。(2)参与免疫应答的免疫活性物质有抗体、淋巴因子和溶菌酶等。(3)细胞免疫过程是:T细胞在接受相关刺激后,通过分裂分化形成的效应T细胞,可以与被感冒病毒入侵的宿主细胞(靶细胞)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4)由于免疫系统具有监控和清除的功能,虽然人体内每天都可能产生癌细胞,免疫系统也能保证机体的健康。
【分析】(1)本题的易错点是:所有细胞都由受精卵发育而来,每个细胞中的基因都一样,所有细胞都有合成抗体的基因,只是不一定能表达。
(2)免疫系统的组成:
(3)免疫系统的两个作用
监控、清除:监控体内衰老、坏死和癌变的细胞并清除。
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①防卫:抵御病原体的攻击。②监控:及时发现机体衰老或变异的细胞。③清除:将机体衰老或变异的细胞作为抗原清除掉。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