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圆的基本性质
一、单选题
1.如图,在中,,将绕点C逆时针旋转得到,点A,B的对应点分别为D,E,连接.当点A,D,E在同一条直线上时,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A. B. C. D.
2.如图,,是上直径两侧的两点.设,则( )
A. B. C. D.
3.如图,G是正方形ABCD内一点,以GC为边长,作正方形GCEF,连接BG和DE,试用旋转的思想说明线段BG与DE的关系( )
A.DE=BG B.DE>BG C.DE<BG D.DE≥BG
4.如图,矩形ABCD中,AD=2,AB=,对角线AC上有一点G(异于A,C),连接 DG,将△AGD绕点A 逆时针旋转60°得到△AEF,则BF的长为( )
A. B.2 C. D.2
5.⊙O的半径为5,M是圆外一点,MO=6,∠OMA=30°,则弦AB的长为( )
A.4 B.6 C.6 D.8
6.将抛物线先绕坐标原点旋转,再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所得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
A. B.
C. D.
7.以原点O为圆心的圆交x轴于A、B两点,交y轴的正半轴于点C,D为第一象限内⊙O上的一点,若∠DAB=25°,则∠OCD=( ).
A.50° B.40° C.70° D.30°
8.如图,将绕点顺时针旋转得到,使点的对应点恰好落在边上,点的对应点为,连接.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A. B. C. D.
9.已知每个网格中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如图中的阴影图案是由三段以格点为圆心,半径分别为1和2的圆弧围成,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
A. B.π﹣2 C.1+ D.1﹣
10.如图,AB是半圆的直径,点D是弧AC的中点,∠ABC=50°,则∠BCD=( )
A.105° B.110° C.115° D.120°
二、填空题
11.如图,,,以为直径作半圆,圆心为点;以点为圆心,为半径作,过点作的平行线交两弧于点、,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___.
12.如图,正八边形ABCDEFGH内接于☉O,点P是上的任意一点,则∠CPE的度数为____.
13.如图,四边形ABCD内接于⊙O,∠A=125°,则∠C的度数为______.
14.如图,四边形ABCD为⊙O的内接正四边形,△AEF为⊙O的内接正三角形,连接DF.若DF恰好是同圆的一个内接正多边形的一边,则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为 _____.
15.如图,抛物线的图象与坐标轴交于点、、,顶点为,以为直径画半圆交轴的正半轴于点,圆心为,是半圆上的一动点,连接,是的中点,当沿半圆从点运动至点时,点运动的路径长是__________.
16.如图,把△ABC绕点C顺时针旋转25°,得到△A′B′C, A′B′交AC于点D,若∠A′DC=90°,则∠A度数为___________.
17.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中,格点绕某点顺时针旋转角得到格点,点与点,点与点,点与点是对应点,则_____度.
三、解答题
18.已知的半径是.弦.
求圆心到的距离;
弦两端在圆上滑动,且保持,的中点在运动过程中构成什么图形,请说明理由.
19.如图,已知点在上,点在外,求作一个圆,使它经过点,并且与相切于点.(要求写出作法,不要求证明)
20.如图,在△ABC中,AB=AC,P是 △ABC内的一点,且∠APB>∠APC,求证:PB<PC(反证法)
21.如图,已知正方形点在边上,以为边在左侧作正方形;以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连接.
(1)判断和的数量及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将绕点顺时针旋转,在旋转过程中,和的数量及位置关系是否发生变化?请说明理由.
22.如图,在Rt△ABC中,∠C=90°,BD平分∠ABC,点O在AB上,以点O为圆心,OB为半径的圆经过点D,交BC于点E
(1)求证:AC是⊙O的切线;(2)若OB=2,CD=,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结果保留).
23.如图,在ABC中,AB=AC,以AB为直径的⊙O交BC于点D,延长CA交⊙O于点E.连接ED交AB于点F.
(1)求证:CDE是等腰三角形.
(2)当CD:AC=2:时,求的值.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试卷第1页,共3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1.D
【解析】
【分析】
由旋转可知,即可求出,由于,则可判断,即A选项错误;由旋转可知,由于,即推出,即B选项错误;由三角形三边关系可知,即可推出,即C选项错误;由旋转可知,再由,即可证明为等边三角形,即推出.即可求出,即证明
,即D选项正确;
【详解】
由旋转可知,
∵点A,D,E在同一条直线上,
∴,
∵,
∴,故A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由旋转可知,
∵为钝角,
∴,
∴,故B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
∴,故C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由旋转可知,
∵,
∴为等边三角形,
∴.
∴,
∴,故D选项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旋转的性质,三角形三边关系,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以及平行线的判定.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D
【解析】
【分析】
先利用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得到∠ACB=90°,从而求出∠BAC,再利用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即可求出∠BDC.
【详解】
解:∵C ,D是⊙O上直径AB两侧的两点,
∴∠ACB=90°,
∵∠ABC=25°,
∴∠BAC=90°-25°=65°,
∴∠BDC=∠BAC=65°,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圆周角定理的推论,即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90°和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牢记相关概念与推论,本题蕴含了属性结合的思想方法.
3.A
【解析】
【分析】
根据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得出BC=DC,∠BCD=90°,根据四边形CEFG为正方形,得出GC=EC,∠GCE=90°,再证∠BCG=∠DCE,△BCG与△DCE具有可旋转的特征即可
【详解】
解:∵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
∴BC=DC,∠BCD=90°,
∵四边形CEFG为正方形,
∴GC=EC,∠GCE=90°,
∵∠BCG+∠GCD=∠GCD+∠DCE=90°,
∴∠BCG=∠DCE,
∴△BCG绕点C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DCE,
∴BG=DE,
故选项A.
【点睛】
本题考查图形旋转特征,正方形性质,三角形全等条件,同角的余角性质,掌握图形旋转特征,正方形性质,三角形全等条件是解题关键.
4.A
【解析】
【分析】
过点F作FH⊥BA交BA的延长线于点H,则∠FHA=90°,△AGD绕点A 逆时针旋转60°得到△AEF,得∠FAD=60°,AF=AD=2,又由四边形ABCD是矩形,∠BAD=90°,得到∠FAH=30°,在Rt△AFH中,FH=AF=1,由勾股定理得AH= ,得到BH=AH+AB=2 ,再由勾股定理得BF=.
【详解】
解:如图,过点F作FH⊥BA交BA的延长线于点H,则∠FHA=90°,
∵△AGD绕点A 逆时针旋转60°得到△AEF
∴∠FAD=60°,AF=AD=2,
∵ 四边形ABCD是矩形
∴ ∠BAD=90°
∴∠BAF=∠FAD+ ∠BAD=150°
∴∠FAH=180°-∠BAF=30°
在Rt△AFH中,FH=AF=1
由勾股定理得
AH=
在Rt△BFH中,FH=1,BH=AH+AB=2
由勾股定理得
BF=
故BF的长.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图形的旋转,矩形的性质,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解决此题的关键在于作出正确的辅助线.
5.D
【解析】
【分析】
过作于,连接,根据含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根据勾股定理求出,再根据垂径定理得出,最后求出答案即可.
【详解】
解:过作于,连接,则,
,,
,
在中,由勾股定理得:,
,
过,
,
即,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含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垂径定理等知识点,解题的关键是能熟记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弦.
6.C
【解析】
【分析】
先根据点绕坐标原点旋转的坐标变换规律、待定系数法求出旋转后的抛物线的解析式,再根据二次函数的图象平移的规律即可得.
【详解】
将抛物线的顶点式为
则其与x轴的交点坐标为,顶点坐标为
点绕坐标原点旋转的坐标变换规律:横、纵坐标均变为相反数
则绕坐标原点旋转后,所得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坐标为,顶点坐标为
设旋转后所得抛物线为
将点代入得:,解得
即旋转后所得抛物线为
则再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所得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即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点绕坐标原点旋转的坐标变换规律、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二次函数的图象平移的规律,熟练掌握坐标旋转变换规律和二次函数的图象平移规律是解题关键.
7.C
【解析】
【分析】
根据圆周角定理求出∠DOB,根据等腰三角形性质求出∠OCD=∠ODC,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即可.
【详解】
解:连接OD,
∵∠DAB=25°,
∴∠BOD=2∠DAB=50°,
∴∠COD=90°-50°=40°,
∵OC=OD,
∴∠OCD=∠ODC=(180°-∠COD)=70°,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圆周角定理,等腰三角形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的推理能力,题目比较典型,难度适中.
8.D
【解析】
【分析】
利用旋转的性质得AC=CD,BC=EC,∠ACD=∠BCE,所以选项A、C不一定正确
再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出,所以选项D正确;再根据∠EBC
=∠EBC+∠ABC=∠A+∠ABC=-∠ACB判断选项B不一定正确即可.
【详解】
解:∵绕点顺时针旋转得到,
∴AC=CD,BC=EC,∠ACD=∠BCE,
∴∠A=∠CDA=;∠EBC=∠BEC=,
∴选项A、C不一定正确,
∴∠A =∠EBC,
∴选项D正确.
∵∠EBC=∠EBC+∠ABC=∠A+∠ABC=-∠ACB不一定等于,
∴选项B不一定正确;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也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9.B
【解析】
【分析】
如图,标注顶点,连接AB,由图形的对称性可得阴影部分面积=S扇形AOB-S△ABO,从而可得答案.
【详解】
解:标注顶点,连接AB,
由对称性可得:
阴影部分面积=S扇形AOB-S△ABO= .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阴影部分的面积的计算,扇形面积的计算,掌握“图形的对称性”是解本题的关键.
10.C
【解析】
【分析】
连接AC,然后根据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可以得到∠ADC的度数,再根据点D是弧AC的中点,可以得到∠DCA的度数,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90°,从而可以求得∠BCD的度数.
【详解】
解:连接AC,
∵∠ABC=50°,四边形ABCD是圆内接四边形,
∴∠ADC=130°,
∵点D是弧AC的中点,
∴CD=AC,
∴∠DCA=∠DAC=25°,
∵AB是直径,
∴∠BCA=90°,
∴∠BCD=∠BCA+∠DCA=115°,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圆周角定理、圆心角、弧、弦的关系,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
11.
【解析】
【分析】
连接CE,如图,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得∠COE=∠EOB=90°,再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OE=,利用余弦的定义得到∠OCE=60°,然后根据扇形面积公式,利用
S阴影部分=S扇形BCE S△OCE S扇形BOD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
解:连接CE,如图,
∵AC⊥BC,
∴∠ACB=90°,
∵AC∥OE,
∴∠COE=∠EOB=90°,
∵OC=1,CE=2,
∴OE=,cos∠OCE=,
∴∠OCE=60°,
∴S阴影部分=S扇形BCE S△OCE S扇形BOD=,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了扇形面积的计算:求阴影面积的主要思路是将不规则图形面积转化为规则图形的面积.
12..
【解析】
【分析】
连接OD,OC,OE,利用正八边形的中心角的定义,计算圆心角∠COE,根据圆心角与圆周角的关系定理计算即可.
【详解】
连接OD,OC,OE,
∵八边形ABCDEFGH是正八边形,
∴∠COD=∠DOE==45°,
∴∠COE=45°+45°=90°,
∴∠CPE=∠COE
=45°.
故答案为:45°.
【点睛】
本题考查了正多边形的中心角,圆心角与圆周角关系定理,连接半径,构造中心角是解题的关键.
13.55°##55度
【解析】
【分析】
根据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得出∠A+∠C=180°,再求出答案即可.
【详解】
解:∵四边形ABCD内接于⊙O,
∴∠A+∠C=180°,
∵∠A=125°,
∴∠C=180°-125°=55°,
故答案为:55°.
【点睛】
本题考查了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和圆周角定理,能熟记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是解此题的关键.
14.12
【解析】
【分析】
连接OA、OD、OF,如图,利用正多边形与圆,分别计算⊙O的内接正四边形与内接正三角形的中心角得到∠AOD=90°,∠AOF=120°,则∠DOF=30°,然后计算即可得到n的值.
【详解】
解:连接OA、OD、OF,如图,设这个正多边形为n边形,
∵AD,AF分别为⊙O的内接正四边形与内接正三角形的一边,
∴∠AOD==90°,∠AOF==120°,
∴∠DOF=∠AOF-∠AOD=30°,
∴n==12,即DF恰好是同圆内接一个正十二边形的一边.
故答案为:12.
【点睛】
本题考查了正多边形与圆:把一个圆分成n(n是大于2的自然数)等份,依次连接各分点所得的多边形是这个圆的内接正多边形,这个圆叫做这个正多边形的外接圆;熟练掌握正多边形的有关概念.
15.
【解析】
【分析】
先求出A、B、E的坐标,然后求出半圆的直径为4,由于E为定点,P是半圆AB上的动点,N为EP的中点,所以N的运动路经为直径为2的半圆,计算即可.
【详解】
解:,
∴点E的坐标为(1,-2),
令y=0,则,
解得,,,
∴A(-1,0),B(3,0),
∴AB=4,
由于E为定点,P是半圆AB上的动点,N为EP的中点,所以N的运动路经为直径为2的半圆,如图,
∴点运动的路径长是.
【点睛】
本题属于二次函数和圆的综合问题,考查了运动路径的问题,熟练掌握二次函数和圆的基础是解题的关键.
16.65°
【解析】
【分析】
根据旋转的性质,可得知,从而求得的度数,又因为的对应角是,即可求出的度数.
【详解】
绕着点时针旋转,得到
,
的对应角是
故答案为:.
【点睛】
此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确定对应角.
17.
【解析】
【分析】
先连接,,作,的垂直平分线交于点,连接,,再由题意得到旋转中心,由旋转的性质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
如图,连接,,作,的垂直平分线交于点,连接,,
∵,的垂直平分线交于点,
∴点是旋转中心,
∵,
∴旋转角.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旋转,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旋转的性质.
18.(1)3;(2)在运动过程中,点运动的轨迹是以为圆心,为半径的圆
【解析】
【分析】
(1)利用垂径定理,然后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得弦心距OD的长;
(2)根据圆的定义即可确定.
【详解】
解:连接,作于.就是圆心到弦的距离.
在中,∵
∴是弦的中点
在中,,
,
圆心到弦的距离为.
由知:是弦的中点
中点在运动过程中始终保持
∴据圆的定义,在运动过程中,点运动的轨迹是以为圆心,为半径的圆.
【点睛】
考查垂径定理,作出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
19.见解析
【解析】
【分析】
先确定圆心,再确定圆的半径,画圆即可.
【详解】
解:如图,
①连接、,
②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交的延长线于一点,交点即为,
③以为圆心,或的长度为半径作圆,
④即为所求.
【点睛】
本题考查了确定圆的条件和相切两圆的性质,作图是难点,注:确定圆,即确定圆心和半径.
20.见解析
【解析】
【分析】
假设PB≥PC,从假设出发推出与已知相矛盾,得到假设不成立,则结论成立.
【详解】
证明:假设PB≥PC,
如图,把△ABP绕点A逆时针旋转,使点B与点C重合,得到△ADC,连接PD,
∵,
∴;
∴,
∵,
∴,
∴,
即,
∵,
∴,
这与∠APB>∠APC相矛盾,
∴PB≥PC不成立,
∴PB<PC.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反证法的应用,解此题关键要懂得反证法的意义及步骤.
21.(1);;理由见解析;(2)与的数量及位置关系都不变;答案见解析.
【解析】
【分析】
(1)证明,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得出,则可得出结论;
(2)证明,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由平行线的性质证出,则可得出结论.
【详解】
解:(1),.
由题意可得,平行四边形为矩形,,,,
,
,,
,
,
设与交于点,
则,
即.
(2)与的数量及位置关系都不变.
如图,延长到点,
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
,
,,
,
,
,
又,,
,
,,
,
,
,
,
即.
【点睛】
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正方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正方形的性质.
22.(1)见解析;(2)
【解析】
【分析】
(1)欲证明AC是⊙O的切线,只要证明OD⊥AC即可.
(2)证明△OBE是等边三角形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
(1)证明:连接OD,如图,
∵BD为∠ABC平分线,
∴∠1=∠2,
∵OB=OD,
∴∠1=∠3,
∴∠2=∠3,
∴OD∥BC,
∵∠C=90°,
∴∠ODA=90°,
∴OD⊥AC,
∴AC是⊙O的切线.
(2)过O作OG⊥BC,连接OE,则四边形ODCG为矩形,
∴GC=OD=OB=2,OG=CD=,
在Rt△OBG中,利用勾股定理得:BG=1,
∴BE=2,则△OBE是等边三角形,
∴阴影部分面积为﹣×2×=.
【点睛】
本题考查切线的判定和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思想的面积公式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23.(1)见解析;(2)
【解析】
【分析】
(1)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BC=∠C,由圆周角定理得出∠AED=∠B,证出∠AED=∠C,即可得出结论;
(2)连接AD,过点D作DH⊥AE于点H,设CD=2x,AC=x,则AD=x,由三角形ADC的面积可得出DH的长,求出AE,则可得出答案.
【详解】
解:(1)证明:∵AB=AC,
∴∠ABC=∠C,
∵∠AED=∠ABC,
∴∠C=∠AED,
∴△CDE是等腰三角形;
(2)如图,连接AD,过点D作DH⊥AE于点H,
设CD=2x,AC=x,
∵AB是直径,
∴∠ADC=90°,
∴AD==x,
∵S△ADC=AD DC=AC DH,
∴DH=,
∵DE=CD,
∴CH=EH==x,
∴AE=2CH﹣AC=x.
∴.
【点睛】
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圆周角定理,勾股定理,三角形的面积等知识,熟练掌握圆周角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答案第1页,共2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