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食物的营养成分教案(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节 食物的营养成分教案(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8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3-08-13 10:32:55

文档简介

第一章 第一节 食物的营养成分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了解食物中含有哪六大类营养成分。(重点)
②了解糖类、蛋白质、脂肪分别存在于哪些食物中,它们对人体分别有哪些作用。(难点)
2. 能力目标
①通过让学生自己搜集食物包装袋上的说明,让学生大体了解食物的营养组成,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分析、思维判断能力。
②能够诊断缺乏哪种营养成分造成何种病症。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
关注人体的营养健康,教育同学们做到合理膳食,不挑食,健康成长,多种食物合理搭配,使营养更全面。
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
本课内容主要是探究“食物中含有多种营养成分”,由于学生对饮食的话题有着比较浓厚的兴趣,所以通过对研究饮食营养的问题设计,引导学生从每天的经历活动出发,展开科学探究活动。探究结束后,又可以将课堂的成果引申到生活中,使学生体会到科学史来自于生活,并且可以应用于生活中。本课主要以学生的探究活动为主,通过学生自己搜集资料,分析总结,思考讨论来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合作交流和总结归纳能力。并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营养均衡的重要性,并自然的把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课前准备:
教师收集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食品的包装袋或包装盒。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4分钟) 【图片展示】 “民以食为天”,我们的生活离不开食物,中国的美食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讲究色香味俱全,花样十分繁多。【说一说】你平时最喜欢吃哪些美食?【设问】这些食物确实很美味,但也不能只讲究色香味,更要注重营养健康,你知道这些食物中都有哪些营养成分吗?【切入课题】同学们已经说出了食物中含有蛋白质、维生素和钙等营养成分,那么食物中除了这几种,还有哪些营养成分呢?现在让我们来探究一下。 学生观察图片,感受中国美食文化,进入规定情境。学生积极发言,交流自己喜欢的美食:红烧茄子、糖醋鱼、豆浆、面包、蔬菜、水果、甜食等等。学生说出自己熟悉的一些营养成分:比如豆浆里含有蛋白质、牛奶中含有钙、蔬菜中含有维生素等 以学生都很感兴趣的美食导入,让学生畅欲言,引起学生兴趣,激发他们的探究欲。
引导探究层层推进(18分钟) 【搜集资料】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其实在食品的包装袋上就有对营养成分的说明。同学们课前收集了很多的包装袋,仔细阅读上面的说明,把食品的营养成分填写在表格里。【小组探究】把你们小组同学收集的资料综合在一起,相互合作交流,考虑下面的问题:这些食品中的营养成分中含量比较多的营养成分是哪些?【教师总结】食物中含有的营养成分中最主要有: 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等六大类,每一类营养成分都是人体正常生长发育和完成各项生命活动所必须的。【相关链接】食物中除了以上六种营养成分,还有一种非常重要的营养叫做膳食纤维,被称为“第七营养素”,大家自学一下相关链接,看看膳食纤维存在于哪些食物中,对人体有什么重要作用。 学生把课前收集来的食品包装袋拿出来,然后把食品中含有的营养成分写在课本的表格中【乳酸奶】:水、糖、蛋白质、食用香料、安赛蜜、稳定剂【杏仁露】: 水、杏仁、白砂糖、蛋白质等;【钙奶饼干】: 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钠、烟酸、钙、铁、锌等学生分析交流,比较组内同学收集的资料中营养成分含量的多少,得出结论后,小组长进行汇报:水、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糖、脂肪、维生素、钙等的含量较高。学生自学后回答:膳食纤维主要存在于粗粮、蔬菜水果中,能促进胃肠蠕动,有利于心血管的健康。 学生对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并不十分了解,所以让他们自已通过收集包装袋来探究,能更好的加深其印象和增加其兴趣。
组织交流点拨建构8分钟 【过渡】人体对这六种营养成分的需求量相同吗?哪些成分的作用更重要呢?【讲解】糖类、蛋白质和脂肪是我们比较熟悉的营养物质,也是人体需求量最高的三种营养物质。【设问】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为什么是人体需求量最高的营养物质呢?它们主要存在于哪些食物中?对人体有什么重要的作用呢?【提问】图片中的食物中哪些含有糖类较多的是哪些?含有脂肪较多的有哪些?含有蛋白质较多的有哪些?【师生共同总结】糖类主要存在于谷类和根茎类;脂肪分为动物脂肪和植物脂肪,植物脂肪主要存在于坚果类和豆类中,动物脂肪主要存在于肥肉中;蛋白质主要存在于瘦肉、鱼、奶、蛋和豆类中。(注意:瘦肉中含有蛋白质较多,肥肉中含有脂肪较多;蛋清中含的蛋白质较多,蛋黄中含的脂肪较多)【设问】对于“糖类”这个名词我们不很熟悉,但对于淀粉却比较熟悉,食物中的糖类绝大部分都是淀粉。回想以前的学习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你能说一下你对淀粉有哪些了解吗?糖类除了淀粉,还有少量的麦芽糖和葡萄糖。你能分别说一下你对麦芽糖和葡萄糖的了解吗?这三类物质为什么都归于糖类呢,它们之间有什么密切的联系吗?【问题串】将一块馒头放在口中,慢慢的咀嚼,你会发现什么?馒头变甜是怎么回事?馒头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本身甜不甜?变甜的物质还是淀粉吗?那是什么?是什么使馒头中的淀粉转变成麦芽糖的?【讲解】而麦芽糖还可以继续被分解,最终分解才葡萄糖,葡萄糖不能再被分解了。现在我们应该明白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了吧。那么糖类的组成成分是什么?【设问】在植物的呼吸作用中,淀粉中储存的能量有在氧气的参与下被分解,释放出能量,一部分以热能散失,另一部分供给各项生命活动所需。那么在人体中淀粉是不是也能够供能呢?我国北方主要以什么为主食?南方以什么为主食?它们的主要营养成分是什么?如果一天不吃主食会有什么感觉?说明什么?我们为什么要以馒头和米饭为主食,而不以蔬菜水果为主食?吃一个苹果和吃一个馒头,哪个饿的更快?这说明什么?【师生共同总结】糖类是最重要的供能物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大部分都是由糖类提供的。【拓展】小明因为参加完马拉松比赛筋疲力尽,一个馒头、一块糖、一瓶葡萄糖溶液,哪个能更快地为他补充能量?脂肪:【话题切入】脂肪现代社会生活条件好了,胖人越来越多,胖人和瘦人的区别是皮下脂肪的厚度,这些脂肪是怎么形成的呢?胖人怎样调整饮食才能恢复正常体重呢?【讲解】胖人一般是因为食用的脂肪类食物过多,而脂肪都是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的,也是一种重要的供能物质,但大部分的脂肪作为备用能源储存在皮下等处,就像我们国家的粮仓一直有储备的粮食一样,属于储备能源物质,以备不时之需。【说一说】胖人应该少吃哪些食物呢,你对他们有哪些建议?蛋白质:【话题切入】说起蛋白质我们首先想到的是牛奶,同学们都喜欢喝奶吗?家长经常会对孩子说:“多喝点奶,多喝奶长得高。”是不是这样的呢?我们看一段资料。【资料】1.英国著名的营养学家凯利·缅恩博士作过一个牛奶加餐对比试验。把102名儿童分成两组,一组每天正常进食(正餐组),另一组每天增加牛奶600毫升(加餐组)作为辅食。一年后发现,加餐组儿童平均体重增加 3.17千克,平均体高增长2.63英寸,而正餐组的儿童则分别增加 1.75干克和 1.84英寸。凯利博士由此得出结论:处于生长发育时期的儿童,坚持每天喝适量的牛奶,是可以促使其成长得更快、更好的。【提问】通过看课本自学,想一想牛奶为什么有这样的作用呢?【讲解】儿童和青少年生长发育快,如果不及时补充蛋白质就会影响细胞的分裂生长,使生长变迟缓,甚至个子矮小。【情感教育】同学们现在正处在长身体的阶段,有的同学的身高一年甚至能长十几厘米,所以一定要多吃一些含有蛋白质丰富的食物。蛋白质的种类是很多的,因为组成它们的氨基酸就有20中,而氨基酸相互组合形成蛋白质,组合方法有无数种,所以蛋白质种类很多,这些不同的蛋白质之间是互补的,可以多种蛋白质同时补充,比如喝奶的同时,也补充豆类,这样能起到一加一大于二的作用,使营养价值更高。还要提醒同学们的一点是:因为蛋白质不能在体内储存,所以应该每天都补充蛋白质。 学生认真听讲,并把重点知识在课本上划出来。学生随着教师的思路进行思考。学生观察图片,相互交流后回答:糖类较多的有面条、米饭面包和馒头等;含脂肪较多的有食用油、肥肉、核桃、松子和花生等;含蛋白质较多的有牛奶、鸡蛋、鱼、豆腐和瘦肉等。学生和老师共同进行总结。学生回顾前面知识,回答:淀粉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是一种有机物,里面储存着能量。淀粉还有一个特性就是遇到碘液就会变蓝。学生回答:麦芽糖是一些甜味的食品的主要成分;输液用的葡萄糖溶液中含有葡萄糖。学生回答:馒头会越嚼越甜;淀粉本身不甜,变甜的物质已经不是淀粉了,而是麦芽糖,是馒头中的淀粉在唾液的作用下变被分解成了麦芽糖。学生根据教师的设问点拨,得出三种糖类物质之间的相互联系学生回答:糖类的组成成分是葡萄糖。学生回答:北方以馒头等面食为主食,南方以米饭为主食,一天不吃主食会觉得浑身无力。说明糖类可以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吃苹果比吃馒头饿的要快,这说明糖类提供的能量比苹果多。学生回答:葡萄糖能更快的为小明提供能量,因为馒头含淀粉,糖含麦芽糖,都必须被分解成葡萄糖后才能吸收,而葡萄糖溶液能更快的被人体吸收。学生讨论皮下脂肪是由什么形成的。学生认知听讲,根据老师的讲解理解脂肪的主要作用:重要的供能物质,储备能源物质。学生回答:做菜少放油,少吃肥肉,多多进行体育锻炼,比如爬山,打球,慢跑等学生思考问题学生认真阅读资料,思考问题。学生自学课本上相关内容,思考后回答: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组织细胞的最基本物质。而牛奶中富含蛋白质,所以适量多喝牛奶会对少年儿童的生长发育有很好的促进作用的。学生根据老师的讲解,明确现阶段应该多补充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并在老师的提示下认识到一些补充蛋白质的一些细节问题。 把对营养物质的学习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一步步引导他们认识到合理膳食的重要性。糖类这一部分较难理解,所以通过一个个生活中的例子把这些知识变得更贴近生活,并设计一些问题串引导学生的思路,师生共同进行探究,并得出结论。通过一实验的资料让学生认识到蛋白质的重要性,更增加了探究蛋白质作用的兴趣。对学生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使他们不知不觉中不但学好了知识,而且合理的饮食。
知识整合迁移应用5分钟 【设问】我们已经知道糖类和脂肪是可以供能的,那么蛋白质能不能供能呢?【设问】其实这三种物质都是可以提供能量的,只是供能的顺序是不同的,推测一下人体所需的能量首先分解什么?然后分解那种?最后分解什么物质?【讲解】一般情况下我们的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是来自于糖类的,但如果因为一些原因,糖类提供的能量不足,就会分解脂肪中的能量。而脂肪作为储备能源存在皮下,但如果长时间没有食物,比如大地震中被埋的人,时间过长了皮下脂肪被分解完了以后,就会分解蛋白质提供能量,蛋白质是构成组织细胞的基本物质,一旦分解就会破坏组织细胞,最终导致死亡。【结论】糖类、脂肪和蛋白质都可以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设问】蛋白质是构成组织细胞的基本物质,那么糖类和脂肪能不能构成组织细胞呢?【讲解】都是可以构成细胞的,没有分解完的糖类可以在人体内形成糖元暂时储存,脂肪储存在皮下。【结论】糖类、脂肪和蛋白质都可以构成组织细胞。【师生共同总结】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既是组织细胞的构成物质,又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它们对于人体各项生命活动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也是人体需求量最多的三种有机物,所以被誉为“三大营养物质”。【练习】下面我们利用刚刚学到的知识来解决一下实际的问题吧。 2003年10月20日,美国魔术师布赖恩在悬空的玻璃箱中生活了44天后走出玻璃箱,44天中进入消化道的只有水分。医师为其体检,其体重明显减轻且心脏壁都变薄了。请回答:(1)___________是人体内主要的能源物质,当布赖恩在空中生活时不能从食物中获得此类物质,只能靠体内作为备用能源物质的____________来提供能量,维持生命。(2)布赖恩心壁变薄的原因是作为细胞基本物质的________被分解供能。(3)布赖恩从箱中走出后住进医院,你认为应补充哪些营养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结】重温本节课的重难点知识,构建知识结构。【学生自评】同学们这节课的学习都非常认真,大家来反思一下: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和能力,你还有疑惑的地方吗? 学生思考问题,推测三大物质是否都能供能。学生分析、交流,积极思考首先分解的是糖类,脂肪作为储备能源物质存在于皮下,平时是很少分解的,但如果运动量过大,或长时间没吃食物,糖类提供的能量不足,就会分解皮下脂肪释放出能量。师生共同总结出结论。学生讨论糖类和脂肪是否能够构成组织细胞并回答:脂肪能构成,因为脂肪储存在皮下,糖类不能,因为糖类当时就被分解释放出能量了。学生根据老师的讲解来理解糖类为什么也能构成组织细胞。师生共同总结糖类脂肪蛋白质被称为“三大营养物质”。学习读题,思考。学生把刚学习的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1)糖类 是主要的供能物质,当不能从食物中获得此类物质时,只能靠体重作为备用能源物质的脂肪来提供能量,维持生命。(2)布赖恩心脏壁变薄的原因是作为细胞基本物质的蛋白质被分解供能。(3)布赖恩从箱中走出后住进医院 ,应该补充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等物质。学生重温本节课重点知识,建立知识架构。学生回顾本节学习的内容,反思自己的所得并提出自己的疑惑。 从功能和构成组织细胞两个方面分析三类物质得出: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既是组织细胞的构成物质,又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所以被誉为“三大营养物质”。
课堂达标检测题及课下作业10分钟 课堂达标检测题:A类:1.食物中的六类营养成分中既能给我们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又是组织细胞构成物质的是 ( )A.水、无机盐、蛋白质 B.维生素、糖类、蛋白质C.糖类、蛋白质、脂肪 D.维生素、水、糖类2.病人不能正常进食时往往需要静脉注射葡萄糖溶液,这是因为 ( )A.葡萄糖能为人体提供能量 B.葡萄糖可以作为储备能源物质C.葡萄糖能直接消灭病原体 D.葡萄糖能预防坏血病3.处于生长发育时期的青少年,应该多吃下列哪一组食物 ( )A.甜食 B.谷类食物C.含脂肪成分多的食物 D.含蛋白质、钙、磷多的食物B类:1.营养学专家建议我国青少年要多吃奶.蛋.鱼,肉等含蛋白质丰富的食品,因为蛋白质是( )A.构成组织细胞的基本物质 B.主要的供能物质。C.容易消化的物质 D.有机物。2.关于蛋白质的作用,错误的叙述是 ( )A.蛋白质是储备能源物质 B.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C.蛋白质可以被分解,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D.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更新都离不开蛋白质C类1.小明今天去登了一天山,消耗了很多能量,这些能量主要来自于 ( )A.蛋白质 B.糖类C.脂肪 D.无机盐2.汶川地震中,一位生还者被埋七天后被解救,但身体明显消瘦、极度衰弱,你认为其体重减轻最明显的是 ( )A.骨骼肌 B.心脏C.皮下脂肪 D.骨骼3.四位同学在体育测试时,各准备了一些补充能量的食物,甲准备了一些糖,乙准备了一些牛肉干,丙准备了一些水果,丁准备了一些蛋糕。这四位同学谁准备的食物能更快的补充能量 ( )A.甲 B.乙 C.丙 D.丁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这节课较好的完成了教学目标,学生通过自己搜集资料和分析整理,来探究食物中所含的主要营养成分。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有目的的学习,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和教师的层层引导,启发学习积极思维,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学生通过学习,不但认识了食物中含有的营养成分,而且了解了这些营养成分对人体的主要作用和主要食物来源,还让学生认识到单一的某种食物中不可能含有人类所需的全部的营养成分,应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合理安排自己的膳食。
PAGE
1第一章 第一节 食物的营养成分(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举例说明各种维生素的来源及缺乏症。(重点)
②知道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2.能力目标
①通过探究活动,比较不同果蔬中维生素C含量。
②通过探究活动的实施,加深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以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认同人类所需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的观点。
②尝试说出几种维生素、无机盐的种类、来源及缺乏症。
教学方法及学情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食物有丰富的认知和体验,也认可人类是通过食物获取营养的,这些都是学习本节内容的基础;但是学生对于食物中所含营养成分的分类、各成分对人体的作用知识是有限的,如维生素、无机盐的主要种类、来源及缺乏症等。教师充分利用教科书,结合生活实际展开教学活动,力求使学生对此形成更丰富、科学和准确的认知。在“比较不同果蔬中维生素C的含量”的探究活动中,学生要利用研钵、漏斗等仪器,这些对学生来说均是比较陌生的,上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本节课中通过探究活动,比较不同果蔬中维生素C含量,虽然实验原理简单明了,但是在操作时对量筒和胶头滴管的使用,以及过滤器的制作过滤时注意事项都不是很熟悉,所以讲解要准确,操作要规范。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以及与他人交流合作,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给学生留下想的空间,做的时间,表现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
课前准备:
教师:新鲜的水果蔬菜;研钵、铁架台、烧杯漏斗、滤纸、试管、量筒、滴管、质量分数为0.01%的高锰酸钾溶液、橙汁饮料。
学生:学生分组收集几种常见的果蔬,课前查阅相关的资料学生按每四人一小组划分学习小组。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时间安排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提问(5分钟) 教师展示空格和表格,通过对比的的方式复习糖、蛋白质、脂肪三大营养物质:1、食物中含有 、 、 、 、 、 等营养成分。2、被誉为“三大营养物质”的是 、 、 。3、糖、蛋白质、脂肪名称食物来源组成作用糖蛋白质脂肪 学生通过查阅课本获得答案,集体纠正。 通过表格感受糖类、蛋白质、脂肪对人体作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把重要的知识点进行落实。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2分钟) 【过渡语】:小张得了一种怪病,白天照样干活,行动和常人一样,到了晚上像盲人一样,什么也看不见。大家知道这是缺少哪种营养物质所引起的吗?有的同学已经猜出来是维生素了,但是维生素是一个大家庭,这节课我们就来找一找罪魁祸首到底是谁?! 学生集体回答:维生素,有预习的同学知道是维生素A。 通过引申,进一步激起学生的兴趣及好奇心,感受到维生素的重要性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自主学习(10分钟) 【过渡语】:大家都已经感受到了维生素的重要性,你知道常见的维生素有哪些吗?你想知道缺少它们时会引起哪些不适吗?知识点一:维生素维生素的种类缺乏时的症状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C的特性:能够使紫色 溶液褪色。点拨:医生在开感冒药时经常配一些维C银翘片,并叮嘱要多吃一些水果。(维生素C有提高免疫能力的作用)维生素C含量丰富的食物:知识点二:水和无机盐1、水:人体内非常重要的 ,人体的各项 都离不开水,在 、 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水占人体体重的 ,如果一个人的失水量达到体内总水量的 ,以上,就会有生命危险。在正常情况下,人体每天需要摄入 左右的水。温馨提示:2升相当于8盒牛奶、6盒绿茶的体积,大家可以估算一下你喝到了吗?(喝到的请举手)就只有三位同学达到了标准,为了你的健康,希望大家以后要喝够2升水。2、无机盐:(1)特点:在人体的含量 ,但对人体的作用非常 。(2)举例: 是构成牙齿和骨骼的重要成分;儿童缺钙容易患 ,中老年缺钙容易患 。 是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饮食中长期缺铁容易导致 。点拨:《红楼梦》中贾宝玉说过女人是水做的,其实不光女人是水做的男人也是水做的。人体中含量做多的就是水。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离开水都无法进行。人体内的营养物质以及尿素等废物,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运输。 学习阅读课本找出相应的答案:维生素A:皮肤干燥、夜盲症、干眼病维生素B1:神经炎、消化不良、脚气病、食欲不振等维生素C:坏血病、抵抗力下降等维生素D:佝偻病、骨质疏松高锰酸钾物质、生理活动、物质运输、体温调节、60%-70%、20%、2升。有三名同学举手。2、(1)不多、重要(2)钙、佝偻病、骨质疏松、铁、贫血。 学生通过自学课本完成知识点,锻炼自学的能力。通过自学学习的形式完成书本上的知识,对本节课的知识有个初步的把握。通过引用《红楼梦》中的经典语句使学生牢记,人体内含量最多的是水。
合作探究延伸探究(15分钟) 【过渡语】:同学们已经把你认为维生素C含量最高的果蔬带来了,我们现在来验证一下谁的猜想是正确的,谁带来的果蔬是今天的维生素C皇后。知识点三:比较不同果蔬中维生素C的含量实验原理:维生素C的一个重要特性是能使紫色的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并且维生素C溶液的浓度越高,使等量的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用量越少。提出问题: 。做出假设: 。(假设相同的在一个组分为橙子组、西瓜组、苹果组等)制定计划:材料器具:新鲜的水果蔬菜;研钵、铁架台、烧杯 。操作方案:①将新鲜的蔬菜或水果分别放入 中研磨,挤压出汁液。②在 中垫上滤纸,将果蔬汁液分别过滤到不同的烧杯中。③向洁净的试管中注入2毫升质量分数为0.01%的 ,用滴管吸取一种果蔬提取液,边滴边 ,直至 完全 ,记录所用提取液的 。4、各小组根据所作的假设,选择一种新鲜的水果或蔬菜,用高锰酸钾溶液对它们的提取液进行测试,并列表进行比较。方法指导:量筒的使用:先倒后滴,先快后慢,接近2毫升处改用胶头滴管。读数时平视凹液面最低处。过滤器的制作:圆形滤纸先叠成半圆,再叠成四分之一圆,取开一边三层一边一层。过滤的规范操作:“一贴二低三靠。”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二低:滤纸上沿低于漏斗口,滤液液面低于滤纸上沿。三靠:漏斗颈下端紧靠承接滤液的烧杯内壁,玻璃棒下端轻靠三层滤纸一侧,盛待过滤液的烧杯嘴部靠在玻璃棒的中下部。注意事项:①滴管竖直滴加,不能触碰试管壁。②一定要逐渐滴加入,边滴加振荡边观察,避免滴加过多,影响计数的准确性。③为了避免操作的偶然性,可以设置重复组,然后取平均值。试管橙子汁黄瓜苹果汁葡萄高锰酸钾溶液(毫升)2222滴加果蔬提取液(滴)10143116得出结论:哪种果蔬的维生素C含量较多? 说明:所需汁液的滴数越 ,维生素C的含量越高。温馨提示:据测定,成年人一天需要60毫克维生素C,假如吃含维生素C较高的猕猴桃、橘或柿子一天一个就够了。如果是鲜枣或草莓,每天只要五六粒。如果从维生素C含量很少的水果中摄取,则每天需要无花果25个,梨14个,苹果10个或葡萄1.5千克。因此,要想补充足够的维生素C,吃水果时应有所选择。【过渡语】:其实同一种水果在不同的条件下维生素C的含量也会发生改变,我们下面来探究一下温度对维生素C含量有什么影响。延伸探究:探究温度对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比较加热5分钟后(冷却)的橙汁和常温下橙汁中维生素C的含量1、提出问题: 。2、作出假使: 。3、制定计划:①取洁净的小试管,分别加入2毫升 。②用滴管分别吸取 、 ,逐滴滴入 ,振荡,直至褪色。③记下橙汁饮和鲜橙汁,并比较。试管橙汁橙汁(加热后)高锰酸钾溶液(毫升)22提取液1020点拨:温度升高会破坏维生素C的含量,如果你的家里炖菜的话大家可以思考一下什么时候放入青菜最好(快出锅时)。影响维生素C含量的因素还有很多大家可以课下思考。 课前准备一种你认为维生素C含量最多的水果或蔬菜(可以上网查阅或查阅资料)阅读课本1、哪种蔬菜或水果中含有较多的维生素C?2、橙子(西瓜)中含有较多的维生素C。3、漏斗、滤纸、试管、量筒、滴管、质量分数为0.01%的高锰酸钾溶液。①研钵②漏斗③高锰酸钾溶液、振荡、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滴数认真观察思考,注意使用仪器的准确性。分组实验、小组合作得出结论:橙汁:10滴黄瓜:14滴苹果汁:31滴葡萄:16滴猕猴桃(鲜枣、柿子、橘子)中含有较多的维生素C。说明:所需汁液越少,维生素C的含量越高。分小组思考、交流1、温度对维生素C含量有影响吗?2、温度会改变果蔬中维生素C的含量。3、①高锰酸钾溶液②加热后得橙汁、橙汁、高锰酸钾溶液中。③橙汁10滴、橙汁(加热后)20滴。 教师在实验操作上要注意仪器使用的规范性,使学生养成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让学生在课下自己大胆的猜想准备新鲜的果蔬,增加学习的主动性,充分的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通过自己动手实验验证自己做出的结论,让学生在有兴趣的前提下,主动的进行学习。通过给橙汁加热后会使维生素C的含量会减少,让事实说话让学生真真切切的感受到,食用水果蔬菜时不要长时间加热,让大家改变自己不健康的饮食习惯。
知识整合迁移应用(8分钟) 【你来诊断】根据你所学知识分析患病原因,并给出合理性意见病例一:傍晚我就看不到东西了,而且皮肤很粗糙。病例二:我的脚患了脚气病,怎么办呢?病例三:程大爷最近老感觉腰酸背疼腿抽筋,上次看过医生了说缺钙,现在天天吃钙片,怎么还不好?病人四:小丽出现浑身乏力、头晕等症状,检查后确诊为贫血,她在补充营养时注意什么?病人五:最近早上起来刷牙时牙龈出血,免疫力还低,身边一有感冒的就被传染了。知识整合:无机盐的种类主要功能食物来源缺乏时的症状含钙的无机盐构成牙齿、骨骼的重要成分奶类、绿叶蔬菜、豆类、虾皮儿童佝偻病、中老年骨质疏松含铁的无机盐构成血红蛋白肝脏、瘦肉、鱼、奶类、蛋等缺铁性贫血含碘的无机盐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海带、紫菜、虾、海盐等地方性甲状腺肿含锌的无机盐促进生长发育肉类、鱼、蛋等生长发育不良,味觉发生障碍世界卫生组织评出的十大垃圾食品1、油炸食品 2、罐头类食品 3、腌制食品 4、加工的肉类食品(火腿肠等) 5、肥肉和动物内脏食物 6、奶油制品 7、方便面 8、烧烤类食品 9、冷冻甜点 10、果脯、话梅和蜜饯类食物 美国《时代周刊》介绍了十大最佳营养食品:1、绿茶:防治各类癌症,预防心脏病,可防治蛀牙。2、三文鱼:防治血管阻塞,预防脑部老化降低胆固醇。3、菠菜:可防治血管疾病以及心脏病,保护视力。 4、西兰花:减少罹患各类癌症的机会。5、蒜头:防治心脏病,降低胆固醇,杀菌6、红酒:含抗氧化剂,有助增加好的胆固醇,减少血管硬化,喝少量对心脏有益。7、西红柿:防治前列腺癌,防治与消化系统有关的癌症,有丰富维他命C。8、果仁:含丰富维他命E,降低胆固醇,预防癌症,预防心脏病9、燕麦:降低血压,降低胆固醇,防治大肠癌,防治心脏疾病10、蓝莓:抗氧化-预防心脏病-防治癌症-增进脑力知识小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食物,食物主要来源于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食物中含有丰富多样的营养物质,营养均衡时人体正常生长发育的基础,食品安全是身体健康的重要保证。 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进行判断,并提出意见病例一:你可能是缺少维生素A患上夜盲症了,平时多吃一些动物的肝脏、胡萝卜、鱼肝油等。病例二:你是因为缺少维生素B1平时多吃一些牛肉、肾脏、谷类豆类的外皮。病例三:你主要是吸收不好,吃点维生素D,多晒晒太阳。病例四:吃点含铁丰富的食物,如动物肝脏、肉类、蛋类、豆类等。病例五:你可能是缺少维生素C,得了坏血病,多吃些新鲜的水果蔬菜。认真阅读资料,并审视自己,你的饮食习惯是否健康。 学生在求知中感受到成功的乐趣,这一环节的设计促进了学生学习知识的主动性,并把知识应用到生活当中,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希望通过阅读资料,给学生敲起健康的警钟,远离垃圾食品,成为健康的新一代。
当堂训练巩固达标(5分钟) A类:1、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和主要成分分别是( )A、糖类、蛋白质 B、蛋白质、脂肪C、蛋白质、水 D、蛋白质、无机盐2、某人在阑尾炎手术后得康复期间,为了促进其伤口的愈合,你建议他应该多吃一些( )A、蔬菜 B、水果C、粗粮 D、奶、蛋、鱼、肉3、以下哪种物质可以用于比较不同果蔬中维生素C含量的多少( )A、生理盐水 B、澄清石灰水C、碘液 D、紫色高锰酸钾溶液B类:4、某男同学不喜欢吃粗粮、皮肤干燥,另一同学患上脚气病。他们分别缺乏( )A、维生素C、维生素AB、维生素A、维生素B1C、维生素B1、维生素AD、维生素B1、维生素C5、以下疾病与病因不相符的一项是( )A、佝偻病与缺乏钙和维生素D有关 B、牙龈易出血与缺乏维生素C有关C、地方性甲状腺肿与缺乏碘有关D、夜盲症与缺乏症维生素B16、甲、乙、丙、丁四种水果榨取的果汁分别滴入同浓度、等量的高锰酸钾溶液中,直到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为止,所用果汁滴数如下表,则维生素C含量最多的水果是( )果汁甲乙丙丁滴数125817A、甲 B、乙 C、丙 D、丁C类:7、下表列出了一些无机盐的种类和食物来源,据表回到:无机盐的种类食物来源含钙的无机盐奶类、绿叶、蔬菜、豆类、虾皮(A类)含铁的无机盐血液、肝脏、瘦肉、鱼、奶类、蛋类(B类)(1)某人患骨质疏松,应多吃 类食物。(2)贫血患者除了多吃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外,还应多吃 类食物。(3)奶类食物营养丰富,除富含多无机盐外还含有 三类能供能的有机物营养物质。“大头娃娃”所吃的劣质奶粉主要是 含量极少,故严重影响幼儿的生长发育。 学生独立自主完成,课堂检测要及时互纠。CDDBDB7、(1)A(2)B(3)糖类、蛋白质和脂肪 、 蛋白质 保持课堂安静,让学生静下心来,进行自主学习,锻炼自学能力,独立解决学习目标。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明确的完成目标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体,把 学生放在生动活泼的主动发展的位置上,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验验证自己做出的结论,让学生在有兴趣的前提下,主动的进行学习。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目的的设置疑问,展开讨论,于讨论中明晰知识,准确把握生物学概念,培养了科学严谨性。知识点通过讲练结合,重点内容知识点拨,将知识点落实到位,能从书本获得的要由学生去自主获取,教师的任务是指导其去伪存真,去粗留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是指导,在关键性问题上指引探究方向,控制教学进程,总结归纳知识,纠正探究过程中的偏差,而不是干涉学生对知识的获得过程,学生在求知中体验,从中感受到成功的乐趣并通过学习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当中,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真正的做到学以致用。
蛋白质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脂肪
糖类
维生素

构成组织细胞的基本物质
无机盐
备用能源
主要的供能物质
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
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材料
物质运输、调节体温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