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情自古伤离别-《渡荆门送别》《别董大》等送别诗鉴赏 课件(共28张PPT)(内嵌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多情自古伤离别-《渡荆门送别》《别董大》等送别诗鉴赏 课件(共28张PPT)(内嵌视频)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54.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7-24 17:38: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送别诗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送别诗
学习目标
1、总结归纳送别诗的特征,包括常见意象、常用表现手法,把握送别诗的主要思想感情。
2、增加古诗词的积累,培养古诗阅读语感。
3、感受送别诗的意境美,喜爱古诗词,热爱中国传统文化。
送别诗
1、 桃花潭水深千尺, ______________。《赠汪伦》
2、 ___________, 烟花三月下扬州。《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3、孤帆远影碧空尽, ___________。《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4、 ______________, 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元二使安西》
5、 仍怜故乡水, ___________。 《渡荆门送别》
6、 浮云游子意, ___________。《送友人》
7、 海内存知己, ___________。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8、 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送别诗
方法一:辨题目——通过辨别题目,确定诗歌类型。
古人送别的习俗
折柳惜别
喝酒饯别
唱歌送别
(1)千丝万缕的柳条随风舞动与离人千丝万缕、斩不断、理还乱的离愁非常相似。
(2)“柳”与“留”谐音,因此折柳送别有挽留、惜别、不舍之意。
(3)柳枝有随地而生的习性,折柳相赠还有祝愿友人在异地他乡生活顺利、欣欣向荣之意。
送别
李叔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
1.渡荆门送别
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3.山中送别
唐·王维
山中相送罢, 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 王孙归不归?
4.别董大
唐·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5.南浦别
唐·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芳草意象微课
1.渡荆门送别
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3.山中送别
唐·王维
山中相送罢, 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 王孙归不归?
4.别董大
唐·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5.南浦别
唐·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送别诗的常用意象
唐朝水运发达,大运河与众多的河湖构成四通八达的水网。行旅之人出门大多乘船。“南浦”即南面的水滨,是著名的水滨送别地。像长亭一样成为唐代送别之处的代名词。
送别诗的常用意象
时间意象:
空间意象:
具体物象:雁、子规
日暮、月夜、清晨、秋
长亭、南浦、古道
杨柳、杨花、孤帆、流水、船(舟)、西风、美酒、芳草、笛声、浮云、鸿雁、子规
送别诗
方法二:抓意象——抓住典型意象, 感受送别意境。
送别诗常见的情感
送别诗常见的情感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表达依依不舍的留恋。
送别诗常见的情感
山中送别
山中相送罢, 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 王孙归不归?
分手之后的孤寂、凄凉、沉重、落寞。
别后情境的想象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关切、期盼。
送别诗常见的情感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表达对朋友的劝勉及祝愿。
送别诗
方法三:品情感——根据关键词句,体会离情别绪。
送别诗常用的艺术手法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借景抒情
借景抒情
虚实结合(想象)
拟人
送别诗常用的艺术手法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借景抒情
借景抒情
送别诗常用的艺术手法
山中相送罢, 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 王孙归不归?
虚实结合(想象)
送别诗常用的艺术手法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
衬托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
送别诗常用的艺术手法
借景抒情
衬托
虚实结合
比喻、拟人、夸张等。
送别诗
方法四:析手法——分析艺术手法,把握情感手段。
送别视频结尾
爱诗词,更爱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