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6课《诗词五首——饮酒(其五)》课件(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6课《诗词五首——饮酒(其五)》课件(共2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7-25 13:38: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万顷沧江万顷秋,镜天飞雪一双鸥。
摩挲数尺沙边柳,待汝成阴系钓舟。
江上
陶渊明
饮酒(其五)
学习目标:
1.有感情朗读,背诵诗文。
2.品意象,炼字句,悟真意。
3.学习诗人远离喧嚣,宁静致远的美好品质。
《饮酒》是陶渊明弃官归隐后陆续写成的一组五言古诗,为酒后即兴之作,大多直抒胸臆,挥洒真情,实际上是借“饮酒”的话题,写对世事人生的感慨。这组诗共20首,以这一首的格调最为闲雅有致。
了解背景
诵读诗歌:
1.读准确,读通顺。
2.读出诗的节奏美。
3.读出诗的韵味美。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饮酒(其五)
诵读诗歌
读出抑扬,读出韵味。
读懂诗歌(二)
读准节奏和音韵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饮酒(其五)
融入了诗人的主观情感的景象即为意象——庐、车马、菊、东篱、南山、山气、夕阳、飞鸟。
陶渊明笔下的秋天是 ,你看……
品读意象
示例:陶渊明笔下的秋天是愉悦美好的,你看,到了傍晚,山中的景色多么美好,云气升腾缥缈,萦绕于峰际。
品读意象的方法:
找准意象,以翻译诗句为基础,
加入恰当的修辞,使语言更优美;
加入人物的细节刻画,使诗歌更灵动;
加入合理的想象,使画面更丰富。
读懂诗歌(三)
品意象,悟情感。
品诗识人
既然诗人已经“结庐在人境”,为什么可以做到“而无车马喧”?
心远:
远离官场、远离世俗。
一个人的思想境界是源于生活的,哪个词体现了陶翁东篱采菊的心境?
悠然:
闲适淡泊、物我两忘。
真意:
寄情山水、归隐田园。
主旨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归园田居其三》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五柳先生传》
品诗识人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归园田居其一》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归去来兮辞》
远离官场、远离世俗
闲适淡泊、物我两忘
寄情山水、归隐田园
才华横溢、淡泊名利
品诗识人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品词炼字
辨析:
1.《野望》能否改为《野见》?
2.“见南山”能否改为“望南山”?
王绩生活在隋末唐初,朝代交替,战乱频仍。他曾三仕三隐,在官场和田园间徘徊。曾作诗云:“有用虽自伤,无心复招疾。不如山上草,离离保终吉。”表达既希望被赏识,建功立业,又希望身心自由,不受伤害的意愿。
东晋后期,政治黑暗,贵族腐败,门阀制度森严,陶渊明的理想难以实现,他归隐后有两次出仕机会,他辞而不就。
读懂诗歌(四)
炼字句,悟真意。
了解诗人与背景。
读准节奏和音韵。
品意象,悟情感。
炼字句,悟真意。
读诗四步法
万顷沧江万顷秋,镜天飞雪一双鸥。
摩挲数尺沙边柳,待汝成阴系钓舟。
江上
学以致用
注:作者董颖北宋诗人,作者是一个穷愁潦倒的诗人,一生为生计常年奔走异乡。
陶渊明说自己: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他说自己离开官场,归隐田园,那正如: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杨绛先生百岁的时候说了这样一段话: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学须静也,宁静方能致远。希望求学阶段的同
学们,向陶翁学习身居闹市心远喧嚣的宁静心
境,专心向学,成就美好!
作业:
必做:请同学们写出本节课的收获与思考。
选做:课外摘抄赏析《归去来兮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