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认识生命现象》本章综合测试(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章《认识生命现象》本章综合测试(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0.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3-08-20 19:34: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章《认识生命现象》
本章综合测试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3页,为选择题,15分;
第Ⅱ卷5页,为非选择题,35分;共5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2.第Ⅰ卷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 (选择题 共15分)
1.(2013东营5)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某生物兴趣小组调查校园里的生物,发现有麻雀、潮虫、虹蝴以及各种树木花草。下面是同学们对这些生物共同特征的概述,其中错误的是
A?都能自己制造营养物质 B?都能进行新陈代谢 C?都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都能生长繁殖
2.(2013泰安1)3月20日龙卷风携带冰雹袭击了广东东莞,造成8死2伤,为掌握龙卷风和冰雹对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情况,应采用的方法是
A. 模拟实验 B. 实验法 C. 调查法 D. 观察法
3.(2013威海1)在显微镜下观察一滴河水,发现有一些绿色颗粒.这些颗粒具有的下列特征不能作为它们是生物的依据的是
A. 身体呈绿色 B. 有细胞结构
C. 能在水中游动 D. 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4.(2013临沂1)右图表示生物的哪项基本特征
A.可以繁殖 B.需要营养
C.能够生长 D.光合作用
5.(2012东营1)广利河作为连接黄河和渤海、贯穿东营市中心城区的主要河流,经过近几年的综合治理,成为美化环境、造福群众的靓丽风景。在显微镜下观察一滴广利河的水,发现有一些能运动的绿色颗粒,下列不能作为判断这些小 颗粒是生物的依据是
A.有细胞结构 B.有应激性 C.体小且为绿色 D.能生长繁殖
6.(2013淄博1)变黄的杨树叶能够从树枝上脱落下来,这说明
 
A.
杨树的生活需要营养物质
B.
杨树能够繁殖和生长
 
C.
杨树能够进行呼吸
D.
杨树能够排出体内的废物
7.(2012威海1)某活动小组调查校园里的生物,发现有蜻蜓、蚂蚱、小鸟、蘑菇及各种树木花草。下面是同学们对这些生物共同特征的概述,其中错误的是
A.都能进行呼吸 B.都能排出体内的废物
C.都能生长和繁殖 D.都能自己制造有机物
8.(2012烟台12)人们常说“煮过的蔬菜没有新鲜蔬菜营养好”,你认为获得证据的有效方法是
A.比较煮前和煮后蔬菜的重量 B.比较煮前和煮后蔬菜的叶绿素含量
C.测试煮过蔬菜的水的酸碱度 D.比较煮前和煮后蔬菜的维生素含量
9.(2012烟台20)右图是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的探究蚯蚓习性的实验装置图,你认为他们探究的问题是
A.蚯蚓对光线有怎样的反应 B.湿度对蚯蚓生活有怎样的影响
C.蚯蚓对环境有怎样的影响 D.蚯蚓是怎样运动的
10.(2012东营4)下表为某同学探究“温度对黄粉虫生活的影响”的实验设计,但还不够完善,下列对其修改正确的是
位置
黄粉虫
光照
温度
湿度
纸盒左半侧
20只
明亮
15℃
适宜
纸盒右半侧
20只
阴暗
30℃
适宜
A.左右两侧黄粉虫的数量可以不同 B.左右两侧都应保持30℃
C.左右两侧都应保持在阴暗环境中 D.左右两侧可以湿度不同
11.(2012枣庄36)下表是探究绿豆种子萌发所需外界条件的实验设计,如果还要探究绿豆种子萌发是否需要光,还需设置5号瓶,对5号瓶的处理是
1号瓶
2号瓶
3号瓶
4号瓶
处理
方式
洒入少量清水,使餐巾纸湿润,然后拧紧瓶盖
不洒水,拧紧瓶盖
倒入较多清水,使种子淹没,然后拧紧瓶盖
洒入少量清水,使餐巾纸湿润,然后拧紧瓶盖
放置
环境
25℃、有光
25℃、有光
25℃、有光
4℃、有光
实验
结果
种子萌发
种子不萌发
种子不萌发
种子不萌发
A.5号瓶应放置在无光的环境中,其他处理与1号瓶相同
B.5号瓶应放置在无光的环境中,其他处理与2号瓶相同
C.5号瓶应放置在无光的环境中,其他处理与3号瓶相同
D.5号瓶应放置在无光的环境中,其他处理与4号瓶相同
12.(2012聊城6)黄瓜果肉细胞与人的口腔上皮细胞都有的结构是
①细胞壁 ②细胞膜 ③细胞质④细胞核⑤线粒体⑥叶绿体⑦液泡
A.①⑥⑦ B.②③④⑤ C.②③④⑤⑦  D.①②③④⑤⑥⑦
13.(2012威海28)在探究活动中,有时为了避免偶然因素影响实验结果,需要进行重复实验,然后取平均值。下列探究活动中属于这种情况的是
A.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B.探究二氧化碳是否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C.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 D.测定反应速度
14.(2012济南8)巴斯德认为,肉汤变酸是微生物引起的,这些微生物来自于空气。他通过设计的曲颈瓶(如右图),证明了这一假设。巴斯德采用的探究方法叫做
A.观察法 B.实验法 C.测量法 D.调查法
15..(2012潍坊1)科学家珍妮·古多尔在深入坦桑尼亚国家公园长期从事野生黑猩猩行为特征的研究过程中,所采取的主要研究方法是
A.观察法 B.实验法 C.测量法 D.调查法
第Ⅰ卷答题卡: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35分)
注意事项:
1、第Ⅱ卷共5页,用黑色、蓝色水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总 分
得分
二、非选择题(30分)
16.(2013威海36)(6分)“知了、知了…”,这是仲夏时节经常可以听到的声音.“蝉鸣林愈静”,在平常的日子里,知了那柔和的鸣叫声会使人的心情格外平和.但今天不同,烈日当头,天气异常地炎热,知了发出的鸣叫声也异常地密集而响亮,令人心烦,是不是天气越热,鸣叫的知了越多呢?
(1)上述问题的假设是 
(2)如果要设计实验验证该假设是否成立,首先需要选取实验用的知了.选取的知了应该是雄性还是雌性?   .你的理由是 
(3)要得到较为可靠的实验结果,应采用的实验方案是   
A、观察一只知了在某一温度下是否鸣叫
B、统计多只知了在某一温度下鸣叫的只数
C、观察一只知了在不同温度下是否鸣叫
D、统计多只知了在不同温度下鸣叫的只数
(4)若根据实验结果绘制的折线图如图所示,则根据
该折线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根据本题的结果,还可以提出包含一组变量的问题是   ?
17.(2013聊城31)(8分)某初中生物兴趣小组在做了“采集和测算空气中尘埃粒子”实验后,提出了“不同环境空气中尘埃粒子数量是否一样多”的问题,并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第一步:取3片背面标有格线(如下图甲所示)、正面涂有凡士林的载玻片,分别放在标1—3号的培养皿中,盖上培养皿盖。
第二步:第1位同学携带1号实验器具到树林,第2位同学携带2号实验器具到公路旁,第3位同学携带3号实验器具到教室外阳台,并约定同一时间打开培养皿盖,20分钟后盖上培养皿盖,带回实验室。
第三步:用显微镜观察玻片并计数测算尘埃数量。
(1)根据以上实验方案,你认为该探究实验做出的实验假设是______________。
(2)该探究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在实验的第二步中,设计了“约定同一时间打开培养皿盖,20分钟后盖上培养皿盖,带回实验室”,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采用了“五点取样法”测算尘埃粒子数,请你用笔在图甲中划出所要观察和计量尘埃数的区域。
(4)图乙是根据实验测算数据绘制的柱状图,由此实验结果可以看出,不同环境空气中尘埃粒子的数量_______________。
(5)该实验在三个不同的环境中只放了一套实验器具,你认为这样是否科学___________。
(6)该实验小组的同学进一步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绿色植物能净化空气,车辆能污染空气”的结论,这一结论的得出源于把___________号实验视为对照实验。根据这一结论,保护环境我们应该怎样做?___________________
18. (2012宁津7)(3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进行了六次人口普查。下表是第三、四、五、六次人口普查的部分数据表,请仔细分析并回答问题:

次数[来源:学科网]
时间[来源:Zxxom]
全国人口
总数(亿)
占人口百分比
年 增 长
率(%)
男性%
女性%
性别比%
第三次
1982.7.1
10.319
51.50
48.50
106.30
2.10
第四次
1990.7.1
11.600
51.60
48.40
106.60
1.48
第五次
2000.11.1
12.953
51.63
48.37
106.74
1.07
第六次
2010.11.1
13.705
51.27
48.73
105.20
0.57
我国人口普查内容包括:性别、年龄、民族、受教育程度、社会保障、婚姻生育、死亡、住房情况等。历次普查运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是 。
(2)1982年,我国将计划生育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自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年增长率呈现逐年 趋势。
(3)在我国总人口中,男女性别呈现出的特点是 。
19.(2013淄博21)(5分)王红同学设计了两组实验(如图所示),用来探究种子萌发所需要的环境条件.实验材料与烧杯、温度计、吸水纸、标签、清水、黄豆种子(适宜萌发)等.请根据实验回答相关问题.
(1)实验一:如果比较B和C,所探究的问题是   .如果A和B都不萌发,   (填“能”或“不能”)说明水分不是种子萌发的条件,原因是   .
(2)实验二:设置D装置的目的是进行   .由实验二可知实验一的装置必须放在   环境下.
20.(2013滨州32)(8分)某学习小组为了探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①将同期孵化的生长发育状态相似的20是蝌蚪,平均分成A,B两组;②A组每天饲喂5克饲料和少量甲状腺激素,B组每天只饲喂5克蝌蚪饲料,不添加甲状腺激素,其余条件保持相同;③记录蝌蚪生长发育的情况.实验结果如下表:
实验要素
后肢长出的平均时间(天)
前肢长出的平均时间(天)
尾脱落的平均时间(天)
尾脱落时的平均身长(cm)
A组
4
7
26
0.75
B组
5
9
37
1.3
(1)从实验设计可知,本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
(2)实验中A组和B组的水量、蝌蚪的数量及大小等条件都必须保持相同的目的是    ;
(3)根据实验结果,他们得出的结论是   .
(4)实验中选用蝌蚪作为实验材料,其原因之一是:青蛙的发育属于   .
(5)如果该小组同学要进一步探究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请你帮他们完成下列实验方案设计:再选择   只同种、同一批的小蝌蚪,将其
   切除,其余条件应与   组相同(填“A”或“B”).
21.(2013济宁25)(6)入春以来,一种叫H7N9新亚型禽流感病毒,不仅给我国养禽业带来巨大灾难,而且该病毒能使人致病、致死。各地由于防控措施得力,已控制了H7N9的进一步蔓延。请据此回答:
(1)经初步研究,H7N9的寄主是家禽、鸟类或人,据此判断,它应属于
病毒。
(2)不少地方焚烧或活埋病鸡,此措施属于 。
(3)H7N9疫苗尚未研究成功。某地现有一批H1N1禽流感疫苗,该地能否用H1N1疫苗来预防H7N9禽流感呢?请你帮忙完善如下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①取健康小白鼠若干只,平均分为两组,如图所示:
②在甲组体内注射 ;乙组不做任何处理,作为对照。
③一段时间后,分别给两组小白鼠注射等量的感染H7N9的活禽提取液,然后观察两组小白鼠健康状况。
【预测结果】
甲组小白鼠 ,乙组小白鼠 。(填患病或不患病)
【实验结论】
H1N1疫苗 预防H7N9禽流感。其原因是注射H1N1疫苗获得的免疫属
特异性免疫。
生物试题参考答案
每小题1分,共2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A
C
C
D
D
D
A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B
D
B
A
每空1分,共30分。
16.(6分)(1)随着气温的升高,鸣叫的知了只数会增多(或鸣叫知了的多少与气温有关);(2)雄性;雄性个体会鸣叫,雌性个体不会鸣叫;
(3)D;(4)鸣叫知了的只数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多;
(5)鸣叫知了的只数与光照有关吗?(或知了叫声的大小与光照有关吗?或知了叫声的大小与温度有关吗?)
17.(8分)(1)不同环境空气中的尘埃粒子数量
不一样多(一样多) (2)环境 保证
实验变量唯一(或控制变量) (3)如
图所示(图示任一种情况皆可)
(4)不一样多 (5)不科学 (6)3 植树造林、绿色山行
18. (3分)(1)调查法 (2)下降 (3)男性多于女性
19. (5分)(1)种子的萌发需要空气吗?;不能;A和B结果相同;
(2)对照作用;常温.
20. (7分)(1)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的生长发育有影响吗?(2)控制单一变量;(3)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蝌蚪的生长发育;(4)变态发育;
(5)10;甲状腺;B.
21. (6分)(1)动物 (2)控制传染源 (3)H1N1疫苗 患病 患病
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