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与朱元思书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2*与朱元思书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7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7-26 13:58: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集体备课教案纸
课 题 《与朱元思书》第二课时 主备人 执教者
课 型 课 时 1 时 间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 1.体会感悟作者沉醉于山水的生活情趣。2.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知识与技能 1.理解文意,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品味赏析文章的结构美、意境美、志趣美,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逐步提高鉴赏水平。2.再现写景画面,感受富春江独特的自然美景。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积累文言词汇,抓住富春江水的绮丽多姿这个特点有层次多角度描绘景物的方法。
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法与学法 小组合作 朗读法
教学准备 PPT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及时间分配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情境导入 出示富春江美图引入历代文人对富春江的赞美唐朝韦庄称富春江“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   宋代苏东坡亦誉:“三吴行尽千山水,犹道桐庐景情美。” 元代吴桓赞道:“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一折青山一扇屏,一湾清水一条琴。无声诗兴有声画,须在桐庐江上寻。 ” (清 刘嗣绾) 这是古人对富春江的评价,我们今天就走进富春江这奇异的画卷,去领略它的美! 让学生谈感受
课堂活动 一、回顾上节课内容二、一篇骈文----读出层次之美(1)读出层次感男女生齐读“奇山异水”——女生读“水”——男生读 “山”(2)老师为什么这样安排朗读?本文三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各段之间有什么联系?三、一段游记—--读出山水之美朗读课文,展开想象,感受画面。请以“山水之“绝”, “绝”在—-,你看---”这一句式赏析课文。(提示:小组合作时可以从角度、修辞、句式、用词、音律、美感、特点等方面欣赏。)提示:学生学习,老师巡视并进行二次备课。学生展示时,老师适当归纳板书。重点是结合具体语句品味。 例:①山水之“绝”,“绝”在水之急,你看,两岸山势变窄,水流奔涌向前,一泻千里,气势磅礴。身处其中,不禁心潮澎湃。“甚箭”“若奔”运用对比、比喻、夸张,写出了水流迅猛、江流奔腾的视觉感受。②山水之“绝”,“绝”在水之色,你看,水都是青白色的,清澈的水千丈也可以看见底。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头,可以直接看见,毫无障碍。先抓住其“缥碧”的特点,写江水之色,“千丈”写江水之深,“见底”写江水之清,“游鱼”写江水之净。突出表现了富春江水的澄澈明净。 ③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山水之“绝”,“绝”在山之色,你看,林中日光明暗的景致多么美妙!刚才还是树木阴翳,光线昏暗,一会儿又能柳暗花明。从色的角度犹言明中有暗,暗中有明。这是明与暗的辩证法。生活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富贵中的人们自有他们的享受,但未必没有烦恼;而遁迹山林的人,生活上固有种种不便,但他们的快乐确实难以比拟的。体现了作者的高雅的志趣,用这种方式来结束课文,真是言有尽而意无穷。 四、一封书信——读出志趣之美师:假如现在你就是吴均,面对这奇伟瑰丽、美妙和谐的山光水色,你的心情如何呢?有什么感慨呢?请结合课文中的语句,把你的心情及感慨分享给朋友朱元思,如:亲爱的朋友,面对富春江的“奇山异水”,我感到无比惬意、从容,因为......1、惬意、从容等。(“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表现作者纵情山水,享受自由、无拘无束、无牵无挂的轻松和怡然自得。2、陶醉、喜不自胜、流连忘返等。(“鸢飞逆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既烘托山水的“独绝”,又蕴含作者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对官场政务的厌倦,表现超出尘世、宠辱偕忘的精神境界。以暗写方式申明自己高雅的志趣、高洁的情怀。3、欢快、自在等。(“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以我观物,景中寓情。老师适时板书(爱慕自然、避世退隐)结合作者人生经历以及时代背景,深入理解文人志趣,大美情怀。(见PPT)小结:作者在本文中运用多种技巧描写了富春江的奇山异水,寄予了其爱慕自然、避世退隐的情怀。现在就让我们在朗读声中去感受他这种情怀。声情并茂地朗诵《与朱元思书》全文,感受作者的文人志趣,大美情怀。 学生总结收获: 本文情景兼美,能给人美的享受、心灵的愉悦。本单元的写作任务是“学习景物描写”,学习了本文,我们在写景时可以借鉴哪些艺术方法呢 总分结构,脉络分明。动静结合,摇曳多姿。视听兼备,形声相融。按地点转移,由近及远的顺序写:从流飘荡,俯视碧水,仰观青山。5、采用多种修辞手法使描写对象形象鲜明,富于生机。师小结:本文描写十分出色,关键在于抓住了景物特征。选用了形象的语言,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绝在有声有色,有动有静,有光有影。模山范水,绘景造境。 请三位同学分段翻译全文富春江的景色: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描写异水描写奇山总----分(结构美)学生可采用两组一个画面,同一画面两小组对抗,第9组可发起挑战,一定注意品读感受。学生自由谈,师总结示例:①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山水之“绝”,“绝”在山之势,你看,仰视夹岸,山势险峻,生长着的苍翠、耐寒的树木透出一派寒意。层层叠叠的山峦,仿佛有无穷的奋发向上的生命力,仿佛要挣脱大地,直上青天,欲上不能,便“千百成峰”。拟人手法,化静为动,写出了山的生机、活力,使险峻的山势活灵活现,分明是人间仙境啊!洋溢着对生命力的赞颂!②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山水之“绝”,“绝”在山之声,你听,在空山幽谷之中,泉水叮咚,百鸟和鸣,知了鸣叫,猿猴啼鸣。这些欢快的声音,汇成了一部大自然的协奏曲。把这寂静的山谷,变成了一个热闹、和谐、欢乐、详和的世界。以声衬静,真是天籁和鸣,空谷清音,美不胜收。句式骈散结合,疏密相间,语言灵活多变,极具韵律美。如“泠泠作响”与“嘤嘤成韵”,“千转不穷”与“百叫无绝”,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对比立意,相应成趣,读来琅琅上口, 清新自然,觉得山光水色,如在眼前。山间美景,令人叹为观止。句式整齐 音韵和谐 琅琅上口 节奏感强(意境美)
拓展延伸小结 本文和《三峡》同是写山水的精美文章,试与《三峡》作比较阅读,从内容和形式方面谈谈两篇文章的异同。相同之处:内容:写水都提到了水大浪急,写山都突出了山势高峻,其中也都提到了密林、泉水、猿啼……表达方式:都主要运用了描写的表达方式,突出描写了山水的景色。表达情感: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欣赏和热爱之情。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当我们手捧书卷,领略这些美文的时候,我们仿佛置身于山水之间,眼观自然景色之像,耳听天籁之音,深感物外之趣,杂念顿然消逝,心灵得以净化。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希望有朝一日,我们真的能背起行囊,踏遍祖国的青山绿水,饱览大自然的旖旎风光,作业布置:1.熟读并背诵课文。2.完成《绩优学案》本课相应的习题。 不同之处:内容:《三峡》在写景方面突出了四时的变化;写山时,还突出了山的连绵不断。体裁:《三峡》是散文,而《与朱元思书》是骈体文。写作目的:《三峡》主要是为了客观地介绍地理知识,而《与朱元思书》则突出了对大自然的赞赏,而且写出了作者的内心感触。
板书设计
PAGE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