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 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水单元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 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水单元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1.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7-26 21:41: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水》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
1.下列现象中属于蒸发的是( )。
A.火柴梗慢慢燃烧
B.水中的方糖慢慢变小
C.湿衣服慢慢变干
2.下图所示的方法能把食盐从海水里分离出来的是( )。
A. B. C.
3.下列属于固态的水的是( )。
A.水蒸气 B.冰 C.水雾
4.世界上第一支温度计是著名的科学家( )发明的。
A.伽利略 B.牛顿 C.爱迪生
5.冰融化成水的原因是( )。
A.冰遇到热 B.冰遇到风 C.冰遇到冷
二.填空题(共5题,共14分)
1.小苏打、碱、味精等都能溶解在水中,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可能( )。
2.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却变成看得见的水滴,这种现象叫( )。
3.食盐和水的混合物可以采用( )法进行分离。
4.冰在融化的过程中,要从周围( )热量,( )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5.当温度计受热时,液柱会( );当温度计受冷时,液柱会( )。
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
1.桌上有一个装水的碗,几天后,碗里的水会因为蒸发而减少。( )
2.水只有一种形态。( )
3.零摄氏度以下的温度,数值越大,表示的温度越低。( )
4.晾衣服是把衣服中的水变成水蒸气。( )
5.云、露、雪、水蒸气都属于水,它们是水在自然界的不同形态。( )
四.连线题(共1题,共4分)
1.把下面化学器材和它对应的名称用线连起来。
五.简答题(共1题,共5分)
1.将一只塑料盒倒扣在地面,放置一段时间,观察到水杯子里有小水珠这种现象出现,这是什么原因?
六.综合题(共3题,共17分)
1.如图,为了观察和研究水结冰过程中的各种变化,实验中会将装有四分之一水的试管放入盛满碎冰(加入了食盐)的烧杯中,并用温度计测量试管中水的温度。
1.用温度计测量试管中水的温度,其正确的方法是( )。
A. B. C.
2.往碎冰中加入食盐的目的是( )。
A.让碎冰结成块 B.为了获得更低的温度 C.让碎冰变得更多
2.学生用吸管朝冰块一个部位吹气,被吹热气的部位冰融化的快。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
小结:这个实验说明了( ),可以加快冰块的( )速度。
3.为了探究食盐和味精在水中溶解能力的大小。课堂上同学们做了如下实验。在两个烧杯中分别加入20毫升水。然后将两种固体分别加入水中,每次加入2克,并充分搅拌。如果固体全部溶解了就在记录表中画“√”,如果还有固体不能溶解就画“×”。实验记录如下表。
(1)实验过程中发现,食盐的溶解速度较慢,每次花的时间都比较多,如果想加快食盐的溶解速度,可以采用的办法是:( )。
(2)以实验记录可知,这两种固体在水中溶解能力较强的是( )。
(3)实验过程中发现,食盐的溶解速度较慢,每次花的时间都比较多,如果想加快食盐的溶解速度,可以采用的办法是:(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B
3.B
4.A
5.A
二.填空题
1.不一样
2.凝结
3.结晶
4.吸收;热量
5.上升;下降
三.判断题
1.√
2.×
3.√
4.√
5.√
四.连线题
1.如下:
五.简答题
1.答:水蒸气遇冷凝结形成的小水滴。
六.综合题
1.C;B
2.热量增加;融化
3.提高水温并搅拌;味精;提高水温并搅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