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2022秋统编版八上语文同步优质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2022秋统编版八上语文同步优质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7-26 21:26: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八上语文同步优质课件
统编版八年级上册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学习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理解作者通过新闻事实传达出的观点。
2.理清课文的新闻要素,了解消息在写作方式和语言等方面的主要特点。
3.学习消息的“倒金字塔结构”。
奖章正面
奖章背面
首届诺贝尔奖获得者之一贝林
2015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诺贝尔(1833—1896)瑞典化学家、工程师。诺贝尔积极从事炸药的研究工作,发明了多种炸药,这使他获得巨额收入。
作者简介
读准字音
帕西( ) 挪威( ) 仲裁( ) 颁发( )
遗嘱( ) 卓有成就( )

zhòng
Nuó
bān
zhǔ
zhuó
整体感知
1.找出新闻的五部分,概括每部分的内容?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第一段(交代颁发机构、时间以及颁发对象)
第二、三段(详细介绍了获奖人物及颁奖的机构、时间和地点)
第四段(进一步介绍资金来源)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以后每年一次
标题:
导语:
主体:
背景:
结语:
合作探究
1.本文的电头有何作用?
交代了通讯社的名称,发稿的地点、时间,表明消息报道及时,内容真实。
2.这则消息的导语交代了哪些内容?
概述了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事实,交代了诺贝尔奖的颁奖人、颁奖单位,点明了获奖者应具备的条件。
3.速读课文主体部分。思考:从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1)首届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及所获奖项;
(2)诺贝尔奖的颁奖机构,颁奖时间,颁奖地点;
(3)诺贝尔奖的奖金来源;
(4)资金管理权和评奖权是分离的。
4.作者从哪些方面详细介绍了诺贝尔奖获得者?
介绍了获得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奖项和所做贡献。体现新闻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5.为什么要把和平奖的获得者单独列出来?
把和平奖的获得者单独列出来,体现了诺贝尔奖对和平事业的重视。
6.第三自然段中,作者交代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
语段明确了诺贝尔奖的颁奖机构、颁奖时间和颁奖地点,使所报道的内容简洁明了,便于读者了解和掌握。
7.最后一段交代了什么内容?
这一段交代了消息的背景,进一步介绍了诺贝尔奖金的来源,补充说明资金管理权和诺贝尔奖评议权的分离,借此表现诺贝尔奖的公正与权威。
8.结合下列划线词语,简析新闻用语准确的特点。
①德国的伦琴(物理学奖),他发现了X射线。
“发现”是已有的事物,现象从隐藏不为人知的状态到为众人所知状态的过程。而X射线本身是存在的,所以此处用发现,体现了新闻语言的准确性。
②法国的普吕多姆(文学奖),他在诗歌创作方面颇有建树。
“颇”字用在这里,有很,相当的意思。表明普吕多姆在诗歌创作方面的造诣和成果。
9.有人说,本文是“倒金字塔结构”的典型范文,请你做简要分析。
本文主要目的既然是报道诺贝尔奖首次颁发,那么获奖者信息自然是这则消息的主要内容。因此,在导语简介颁发地点、时间后,获奖者信息应该放在主体部分最优先的位置。说完谁获奖,按照读者关注的,自然是再写颁奖机构、何时何地颁奖,这些内容不太重要,但是又不可舍去,所以放在主体次要部分。最后再交代新闻背景。这则新闻俨然按照重要到次要的顺序依次排列,是一篇典型的“倒金字塔结构”范文。
写作特色
1.报道及时,语言准确。
2.材料翔实,行文缜密。
消息主题
这则新闻报道,了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过程,详细介绍了获得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奖项和主要成就,表达了作者对获奖者高度的赞扬,也激发了人们热爱科学发明创造的科学精神。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导语:诺奖颁发
主体:获奖人员及其他
背景:资金来源、评奖情况
简明及时准确
板书设计
拓展延伸
为了发明炸药,诺贝尔投入了他的整个生命。
1864年,工厂发生爆炸,诺贝尔最小的弟弟埃米尔和另外4人被炸死。由于危险太大,瑞典政府禁止重建这座工厂,被认为是“科学疯子”的诺贝尔,只好在湖面的一只船上进行实验,寻求减小搬动硝化甘油时发生危险的方法。
经过四个年头几百次的失败,到1867年的秋天,终于制造出能够安全运输的固体炸药——黄色炸药。
关于诺贝尔的故事
诺贝尔临终前的遗言
全世界爱好科学并愿意献身科学的朋友们:
生命对我来说已经快要走到尽头了。在科学这个神奇的世界里,我遨游了一辈子,发现里面的奥秘太多了。研究它,掌握它,将给人类带来巨大的恩惠,希望大家继续研究下去,区区200万英镑的利息,虽然微不足道,但愿意为行走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和平之路上的你助上一臂之力。诺贝尔在九泉之下感谢你们。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获诺贝尔奖者
杨振宁、李政道: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时为中华民国国籍)
莫言:201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屠呦呦:2015年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给下面这则新闻拟写标题(不超10字)。
目前,全球已有85个国家的2300余所高校开设了汉语课程,3000万外国人正在学习中文。许多外国人为留学、就业、投资、贸易等,苦学“方块字”,苦练“中国话”。英国计划在未来五年内拨款100万英镑普及中文学习;美国将汉语纳入国民教育体系;韩国不少企业都开设中文学习班。
答案:全球掀起汉语学习热。
课堂练习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