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八上语文同步优质课件
统编版八年级上册
毛泽东
消 息 二 则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学习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理解渡江战役的规模与意义,感受作者体现在消息中的情感与立场。
2.把握课文的新闻要素,理清写作思路,品味语言,欣赏新闻写作的艺术。
3.掌握消息这一新闻体裁的基础知识,了解其写法特点。
渡江战役纪念馆 渡江战役的总前委群雕
渡江战役——摧毁了国民党的长江防线,占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湖南湘潭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理论家、诗人、书法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及领袖,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
作者简介
毛泽东在发表了消息《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一文后,同日夜,毛泽东同志又撰写了一则全面报道前线最新战况的新闻稿——《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4月23日晚间,解放军占领了蒋家王朝巢穴——国民党反革命统治中心南京城,宣告国民党统治的彻底崩溃。
写作背景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数量多
气势大
题解
督战( ) 要塞( )
泄气( ) 歼灭( )
锐不可当( )
dū
sài
xiè
jiān
dānɡ
读准字音
锐不可当:锋利无比,不可抵挡。
泄气:泄劲或放弃。
歼灭:消灭。
要塞:指险要的关隘,亦作要隘,常出现在边城的要害处。
业已:已经。
词语理解
整体感知
何人: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何时: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日夜至四月二十二日二十二时。
何地: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的一千余华里的长江战线。
何事:三路大军横渡长江,占领南岸广大地区。
何故: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而发起渡江战役。
如何: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
1.朗读课文,找出这则新闻的“六要素”。
合作探究
1.朗读课文,找出本文的导语,说说导语从哪几个方面概括了全文。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导语从渡江作战的兵力、战线(即渡江区域)、战况三个方面总领了全文。
2.说一说消息的主体,即战役的经过与结果。
中路军 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三十万人全部渡过,占领长江南岸。
西路军 三十万渡过三分之二,已占领广大南岸阵地。
东路军 三十五万已渡过大部,经过整天激战,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南岸阵地,控制江阴要塞,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
九江
江阴
安庆
芜湖
西路军
(35万)
中路军
(30万)
东路军
(35万)
3.“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百万”是实数,还是虚数?有何好处?
人数的确切,更体现了报道的真实、准确、严密
100万
西路军 中路军 东路军
35万 30万 35万
4.为什么按中、西、东的顺序叙述?为什么这样安排?
按中、西、东的顺序叙述,从其结构来看,它是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以及各路军进展情况来安排结构顺序的。
中路军和西路军所遇到的敌军的抵抗,都比较弱,东路军所遇之抵抗较为顽固,所以中路军、西路军放在一起写,东路军后写。
5.概括出这则消息的背景和结语。
背景:国民党政府拒绝签订和平协议。
结语:人民解放军于23日全体渡过长江。
6. “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这两句话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何作用?
这两句话运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在文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它恰如其分地分析了敌溃我胜的原因,揭示了人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深化了本文的思想。
7.说一说划线词的表达效果。
①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不含”在这里准确反映了当时九江不在渡江范围内,体现了新闻的准确性。
②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
“到目前为止”交代的时间不精确,“目前”只表示在说话的时候。“至发电时止”的时间交代明确,体现了新闻语言的准确性。
③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这句话充满了嘲讽意味,汤恩伯是来“督战”的,结果不但无“战”可“督”,而且全军覆没,狼狈不堪。敌军的“不料”,正显示出我军的神勇。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报道了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情况,分析了国民党军队士气低落的根本原因,表现了我军战士英勇善战、锐不可当、所向披靡的英雄气概。
消息主题
1.语言准确、概括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2.鲜明的感彩
我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
敌军:纷纷溃退,毫无斗志
语言特点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导语:冲破敌阵横渡长江——渡江概况
主体
扬我军将士神威
展渡江战役盛况
板书设计
具体
战况
中路军首战告捷——略西路军所向无敌——详东路军战绩辉煌——详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