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第11课 短文两篇之《答谢中书书》同步练习(原卷)
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夕日欲颓( ) 沉鳞竞跃( ) 与其奇者( ) 晓雾将歇( )
2.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B.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C.实是/欲界之仙都
D.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3.下面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答谢中书书 书:书信 B.沉鳞竞跃 竞:争着
C.夕日欲颓 颓:颓废 D.四时俱备 备:齐全
4.下列句子翻译有错的一项是 ( )
A.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译: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B.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译: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C.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译: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加入到这种奇丽景色之中了。
D.实是欲界之仙都。
译:这确实是人间的天堂。
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
A.山川之美 实是欲界之仙都 B.四时俱备 五味俱全
C.自康乐以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D.清流见底 清荣峻茂
6.下列各项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极言山之高,水之净,运用了仰观俯察两种视角。
B.“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运用平远、高远的视角极目远眺,描绘了五彩的山石与青翠的竹林色彩之美。
C.“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由静转动,由朝到夕,突出山川之生机勃勃。
D.“实是欲界之仙都”,传达出自己与自然相融合的生命愉悦,暗含着作者对世人要及时行乐的规劝。
7.下列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感慨发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看似平常,实则总领全文,奠定感情的基调。
B.全文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清丽的山水画,作者用一个“美”字便概括了它的特点。
C.“猿鸟乱鸣”,突出了猿、鸟的鸣叫传入耳际,繁多杂乱。
D.“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描绘出一派绚丽多彩的景象,在清爽宜人的画卷上平添了万物勃发的生命力。
8.读《答谢中书书》,按要求填空。
①总领全文景观的句子是: 。
②文中表现晨昏变化之美的句子是: 。
③用简洁的语言描绘高山流水的语句是: 。
④感叹世人追逐功名、无暇欣赏奇丽的山水,从而曲折表达作者清高的句子是: 。
9.《答谢中书书》结尾句“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中,“康乐”指 的 ,作者引出这位诗人,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二、知识归纳
10.古今异义
⑴四时俱备(古义:_________;今义:_________)
⑵晓雾将歇(古义:_________;今义:_________)
⑶夕日欲颓(古义:_________;今义:消_________)
11.一词多义
(3)书
(4)与
12.词类活用
⑴五色交辉(辉,______作______,______)
⑵夕日欲颓(颓,______作______,______。)
13.解释加点的词语。
⑴五色交辉( ) ⑵四时俱备( )
⑶晓雾将歇( ) ⑷夕日欲颓 ( )
⑸沉鳞竞跃( ) ⑹能与其奇者( )
14.翻译句子。
⑴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⑵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⑶自康乐以来,未复能有其奇者。
三、文言文对比阅读
(一).阅读【甲】【乙】两文,回答相关问题。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节选自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节选自吴均《与朱元思书》)
15.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四时俱备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B.沉鳞竞跃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C.泠泠作响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D.有时见日 胡不见我于王
16.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
①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②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17.【甲】文中写到“高峰入云”,【乙】文中具体描写高峰“入”的动态的几个四字短语是: _。
18.【甲】【乙】两文都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阅读【甲】【乙】两文,回答相关问题。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浪游记快(节选)》:余素不贪屠门之嚼,至是饭量且因笋而减,归途觉烦躁,唇舌几裂。过石屋洞,不甚可观。水乐洞峭壁多藤萝,入洞如斗室,有泉流甚急,其声琅琅。池广仅三尺,深五寸许,不溢亦不竭。余俯流就饮,烦躁顿解。洞外二小亭,坐其中可听泉声。(节选自沈复《浮生六记》)
19.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正确的朗读节奏。
实 是 欲 界 之 仙 都。
2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⑴五色交辉 ( ) ⑵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
⑶余素不贪屠门之嚼 ( ) ⑷池广仅三尺( )
21.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⑵余俯流就饮,烦躁顿解。
22. 甲乙两文中都描写了水,两文分别突出了水的什么特点?试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23.甲乙两文都表达作者对山水的喜爱之情,两文所用的表达手法有什么不同?
(三).阅读【甲】【乙】两文,回答相关问题。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选自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天镜园浴凫堂①,高槐深竹,樾②暗千层,坐对兰荡③,一泓漾之,水木明瑟④,鱼鸟藻荇,类若乘空。余读书其中,扑面临头,受用一绿,幽窗开卷,字俱碧鲜。
每岁春老,破塘⑤笋必道此,轻舠⑥飞出,牙人⑦择顶大笋一株掷水面,呼园人曰:“捞笋!”鼓枻⑧飞去。园丁划小舟拾之,形如象牙,白如雪,嫩如花藕,甜如蔗霜。煮食之,无可名言,但有惭愧。 (选自张岱《天镜园》)
【注】①浴凫堂:天境园中的一个堂名。②樾:树荫。③兰荡:湖名。④明瑟:明镜新鲜。
⑤破塘:绍兴地名。⑥轻舠:小船。⑦牙人:商人。⑧枻:船桨。
2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晓雾将歇 ( ) ②类若乘空( )
③无可名言( )
25.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杂然而前陈着 蹴尔而与之
B.徒以有先生也 以中有足乐者
C.山川之美 园丁划小舟拾之
D.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余读书其中
26.选出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或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甲】【乙】两文分别用“清流见底”“水木明瑟”。突出水的清澈明净。
B.【甲】【乙】两文都选择代表性的景物入文,都从远近、高低、动静、色彩搭配入手,调动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器官进行描绘。
C.【甲】【乙】两文写景,不仅仅停留在景物本身,而是抓住景物特征,营造优美的意境,表达作者独特的情感。
D.【甲】文在写景的基础上进行议论,表达情感。【乙】则先写景,再描写商人卖笋、仆人捞笋的场面,富有生活情趣。
27.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形如象牙,白如雪,嫩如花藕,甜如蔗霜。
28.古诗文很讲究练字。“沉鳞竞跃”一句中的“竞”字用得好,请说说好在哪里。
【部编版】第11课短文两篇之《答谢中书书》同步练习(解析卷)
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夕日欲颓( ) 沉鳞竞跃( ) 与其奇者( ) 晓雾将歇( )
【答案】tuí lín yù xiē
2.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B.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C.实是/欲界之仙都
D.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答案】D
【解析】句子的停顿要坚持两个原则:A结构原则:即不要把一个词或一个短语断开,要保持词和短语的完整性。B意义原则:即根据语意停顿,不要改变原句的意思.还要坚持五个规律即①主谓之间要停顿。②动宾(动补)之间要停顿。③修饰语和中心词之间要停顿。④发语词和关联词之间要停顿。⑤古今异义词之间要停顿。D错误。正确的朗读节奏划分应是: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3.下面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答谢中书书 书:书信 B.沉鳞竞跃 竞:争着
C.夕日欲颓 颓:颓废 D.四时俱备 备:齐全
【答案】C
4.下列句子翻译有错的一项是 ( )
A.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译: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B.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译: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C.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译: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加入到这种奇丽景色之中了。
D.实是欲界之仙都。
译:这确实是人间的天堂。
【答案】C
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
A.山川之美 实是欲界之仙都 B.四时俱备 五味俱全
C.自康乐以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D.清流见底 清荣峻茂
【答案】C
【解析】A项,两个“之”都是结构助词,“的”的意思;B项,两个“俱”都是“全,都”的意思;C项,两个“自”分别是“自从”“如果”的意思;D项,两个“清”都是“清澈”的意思。
6.下列各项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极言山之高,水之净,运用了仰观俯察两种视角。
B.“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运用平远、高远的视角极目远眺,描绘了五彩的山石与青翠的竹林色彩之美。
C.“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由静转动,由朝到夕,突出山川之生机勃勃。
D.“实是欲界之仙都”,传达出自己与自然相融合的生命愉悦,暗含着作者对世人要及时行乐的规劝。
【答案】D
【解析】D“暗含着作者对世人要及时行乐的规劝。”错误。“实是欲界之仙都”抒发了作者终身归野山林的志趣,流露了作者能与古今山水知音比肩的自豪感.
7.下列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感慨发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看似平常,实则总领全文,奠定感情的基调。
B.全文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清丽的山水画,作者用一个“美”字便概括了它的特点。
C.“猿鸟乱鸣”,突出了猿、鸟的鸣叫传入耳际,繁多杂乱。
D.“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描绘出一派绚丽多彩的景象,在清爽宜人的画卷上平添了万物勃发的生命力。
【答案】C
【解析】“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表现了万物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衬托出大自然的无限美好。
8.读《答谢中书书》,按要求填空。
①总领全文景观的句子是: 。
②文中表现晨昏变化之美的句子是: 。
③用简洁的语言描绘高山流水的语句是: 。
④感叹世人追逐功名、无暇欣赏奇丽的山水,从而曲折表达作者清高的句子是: 。
【答案】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高峰入云,清流见底;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解析】本题要注意根据题目中的关键信息点筛选符合要求的句子即可,比如:①总领全文景观的句子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②文中表现晨昏变化之美的句子是: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③用简洁的语言描绘高山流水的语句是:高峰入云,清流见底。④感叹世人追逐功名、无暇欣赏奇丽的山水,从而曲折表达作者清高的句子是: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9.《答谢中书书》结尾句“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中,“康乐”指 的 ,作者引出这位诗人,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答案】南朝;谢灵运;作者能与诗人一样欣赏到山川美丽的景色,自豪之情跃然纸上。
【解析】康乐指的是谢灵运,自从谢灵运以来,没有人能欣赏它的妙处,而作者却能从中发现无限的乐趣,带有自豪之感,期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
二、知识归纳
10.古今异义
⑴四时俱备(古义:_________;今义:_________)
⑵晓雾将歇(古义:_________;今义:_________)
⑶夕日欲颓(古义:_________;今义:消_________)
11.一词多义
(3)书
(4)与
12.词类活用
⑴五色交辉(辉,______作______,______)
⑵夕日欲颓(颓,______作______,______。)
13.解释加点的词语。
⑴五色交辉( ) ⑵四时俱备( )
⑶晓雾将歇( ) ⑷夕日欲颓 ( )
⑸沉鳞竞跃( ) ⑹能与其奇者( )
14.翻译句子。
⑴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⑵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⑶自康乐以来,未复能有其奇者。
【答案】10.⑴古义:季节;今义:时间⑵古义:消散;今义:休息⑶古义:坠落;今义:消沉,萎靡
11.⑴①将要②欲望⑵①从②如果③在⑶①书信②写⑷①参与,文中指欣赏②和
12.⑴五色交辉(辉,名词作动词,辉映)⑵夕日欲颓(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坠落。)
13.交相辉映 都,全 消散 坠落 潜游在水中的鱼 参与,这里指欣赏。
14.⑴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猿、鸟此起彼伏地鸣叫着。⑵夕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跃出水面。⑶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三、文言文对比阅读
(一).阅读【甲】【乙】两文,回答相关问题。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节选自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节选自吴均《与朱元思书》)
15.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四时俱备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B.沉鳞竞跃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C.泠泠作响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D.有时见日 胡不见我于王
16.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
①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②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17.【甲】文中写到“高峰入云”,【乙】文中具体描写高峰“入”的动态的几个四字短语是: _。
18.【甲】【乙】两文都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5.B
16.①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
②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的山谷(就)流连忘返。
17.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
18.热爱自然,娱情山水;避世退隐,鄙弃名利。
【解析】11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意思的能力。B项中两个“鳞”都是“鱼儿”的意思。
16.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句子时注意关键字、语序,有时还要补出舍去的主语才行。
17.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根据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以及题目的要求来解答此题即可。
18.本题考查学生体会诗人情感的能力。根据文中”景物“的特点来体会情感即可。
(二).阅读【甲】【乙】两文,回答相关问题。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浪游记快(节选)》:余素不贪屠门之嚼,至是饭量且因笋而减,归途觉烦躁,唇舌几裂。过石屋洞,不甚可观。水乐洞峭壁多藤萝,入洞如斗室,有泉流甚急,其声琅琅。池广仅三尺,深五寸许,不溢亦不竭。余俯流就饮,烦躁顿解。洞外二小亭,坐其中可听泉声。(节选自沈复《浮生六记》)
19.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正确的朗读节奏。
实 是 欲 界 之 仙 都。
2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⑴五色交辉 ( ) ⑵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
⑶余素不贪屠门之嚼 ( ) ⑷池广仅三尺( )
21.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⑵余俯流就饮,烦躁顿解。
22. 甲乙两文中都描写了水,两文分别突出了水的什么特点?试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23.甲乙两文都表达作者对山水的喜爱之情,两文所用的表达手法有什么不同?
【答案】
19.实是/欲界之仙都。
【解析】该句由两个实词构成,应把两个实词“实是”和“欲界之仙都”划开。
20.⑴交相辉映 ⑵参与,这里指欣赏 ⑶平素,平时 ⑷宽
21.⑴早晨,雾将散未散时,灵猿丽鸟啼鸣;夕阳西下,潜游在水中的鱼儿欢快地跳出水面。
【解析】“歇”意“消散”; “乱”主要体现出热闹,可不翻译;“颓”意“落”,“沉鳞”在这里是用了借代的修辞,代指鱼儿。
⑵我俯下身子喝了许多泉水,胸中烦燥顿时消解。
【解析】本句中“流”指河流,“就饮”意是“喝水”。
22. 甲文突出水清,以至于能看到水底;乙文突出水流之急,以至于在洞外都能听到水流的声音。
【解析】解答此题要结合文章具体内容。甲文中相关的语句是“清流见底”“沉鳞竞跃”,乙文中相关的语句是“有泉流甚急,其声琅琅”,“坐其中可听泉声”。
23. 甲文正面描写自然山水的美景,正面描写中对美景的喜爱之情自然流露。乙文运用了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除了正面写山水,还写了“我”的烦躁以及烦躁解除的过程,侧面衬托出水的神奇可爱。
【解析】甲文主要写山水景色,乙文除了写景,还写了“我”烦躁的心情,比较两篇文章,能够体会到文章不同的写作角度。
【参考译文】我平素就不怎么爱食荤腥,今日饭量又因喝了笋羹而大减,也就没食多少肉食。归途中就觉得胸中烦燥,且唇干舌裂。路过石屋洞,无甚可看的。水乐洞峭壁爬满藤萝,洞内窄小如斗室,有一股清泉急流,水声琅琅,下面水池仅宽三尺,深约五寸许,不满溢亦不枯竭。我俯下身子喝了许多泉水,胸中烦燥顿时消解。洞外有两座小亭,坐在里面听泉声琅琅,妙不可言。
(三).阅读【甲】【乙】两文,回答相关问题。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选自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天镜园浴凫堂①,高槐深竹,樾②暗千层,坐对兰荡③,一泓漾之,水木明瑟④,鱼鸟藻荇,类若乘空。余读书其中,扑面临头,受用一绿,幽窗开卷,字俱碧鲜。
每岁春老,破塘⑤笋必道此,轻舠⑥飞出,牙人⑦择顶大笋一株掷水面,呼园人曰:“捞笋!”鼓枻⑧飞去。园丁划小舟拾之,形如象牙,白如雪,嫩如花藕,甜如蔗霜。煮食之,无可名言,但有惭愧。 (选自张岱《天镜园》)
【注】①浴凫堂:天境园中的一个堂名。②樾:树荫。③兰荡:湖名。④明瑟:明镜新鲜。
⑤破塘:绍兴地名。⑥轻舠:小船。⑦牙人:商人。⑧枻:船桨。
2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晓雾将歇 ( ) ②类若乘空( )
③无可名言( )
25.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杂然而前陈着 蹴尔而与之
B.徒以有先生也 以中有足乐者
C.山川之美 园丁划小舟拾之
D.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余读书其中
26.选出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或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甲】【乙】两文分别用“清流见底”“水木明瑟”。突出水的清澈明净。
B.【甲】【乙】两文都选择代表性的景物入文,都从远近、高低、动静、色彩搭配入手,调动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器官进行描绘。
C.【甲】【乙】两文写景,不仅仅停留在景物本身,而是抓住景物特征,营造优美的意境,表达作者独特的情感。
D.【甲】文在写景的基础上进行议论,表达情感。【乙】则先写景,再描写商人卖笋、仆人捞笋的场面,富有生活情趣。
27.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形如象牙,白如雪,嫩如花藕,甜如蔗霜。
28.古诗文很讲究练字。“沉鳞竞跃”一句中的“竞”字用得好,请说说好在哪里。
【答案】:
24.①消散 ②好像 ③说出
25.C
26.B
27.形状犹如象牙一样,像雪一样白,像花藕一样嫩,像蔗糖一样甜。
28.“竞”字写出了“跃”的状态,鱼儿争相跳出水面,静中有动,渲染了热闹的气氛,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