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册第一章第五节 遗传与进化 同步训练
一、单选题
1.(2017·上虞模拟)魏武王曹操高陵已在河南安阳得到考古确认,但有人认为要是真正确定还要把墓中尸骨中的DNA与曹操后裔的DNA进行对比。下列有关遗传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同一个家族每个人都相同
B.DNA分子上有成千上万个基因,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C.DNA分子呈双螺旋结构,由蛋白质组成
D.染色体、DNA都是遗传物质,父子之间一模一样
2.(2013·台州)以下诗文或谚语与所蕴含的科学知识不对应的是( )
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生物的变异现象
B.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生物间的食物关系
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自然界的物质循环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温度影响植物开花
3.(2013·温州)近期,“DNA 双螺旋结构的确定”被誉为生物防御领域的十大里程碑之一.下列有关DNA的叙述错误的是( )
A.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
B.DNA 由染色体和蛋白质组成
C.DNA发生变化可引起遗传病
D.DNA上起遗传作用的片段称为基因
4.下列关于DNA、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DNA分子
B.一条DNA分子上包含有许多基因
C.基因是DNA上控制生物性状的片段
D.成对的基因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
5.小华和小明是一对同卵双生的兄弟,长得几乎完全一样,除了他们的母亲能分辨外,其他人经常混淆,以下解释最为合理的是,他们二人( )
A.生活在相同的环境里 B.父母亲相同
C.细胞内所含基因几乎完全一样 D.生长发育是同步的
6.下列对禁止近亲结婚的了解和认识中,错误的是( )
A.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结婚
B.近亲结婚后代患隐性遗传病的机会增多
C.禁止近亲结婚有科学的依据
D.近亲结婚是个人自由,不得干涉
7.育种工作者使用射线处理农作物的种子,再从中选出优质高产的新品种.这种育种方法能够成功,从根本上是因为改变了农作物的( )
A.性状 B.生活环境 C.生活习性 D.遗传物质
8.在生活中,常有人说“小丽简直就是她母亲的翻版”,此话揭示的现象属于( )
A.变异 B.进化 C.遗传 D.遗传和变异
9.羊肉和兔肉是人们非常喜欢的美食,但生活在同一草原上的羊和兔,吃同样的草,但是其肉的味道却有很大的不同,造成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依次是( )
A.无机盐和蛋白质不同 B.糖类和DNA不同
C.蛋白质和DNA不同 D.肌肉细胞和味素不同
10.(2016七下·浙江期中)以下是几种生物与人的细胞色素C中氨基酸的差别对比表。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生物名称 黑猩猩 猕猴 狗 鸡 响尾蛇 金枪鱼 小麦 酵母菌
氨基酸差别(个) 0 1 11 13 14 21 35 44
A.分子生物学为判断各种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提供了依据
B.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生物是黑猩猩
C.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远的动物是金枪鱼
D.各种生物细胞色素C含量不同,说明他们的原始祖先不同
11.(2012九下·浙江期中)下列关于基因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基因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
B.基因数与染色体数一样多
C.基因在生殖细胞中成单存在
D.生物的某一性状由一个基因控制
12.(2012九下·浙江期中)科学家将一只苏格兰雌性白脸羊的乳腺细胞的细胞核移入到黑脸羊去核的卵细胞内,待发育成早期胚胎后植入另一只黑脸羊的子宫内,该黑脸羊产下的小羊的脸色和性别分别是( )
A.黑色雄性 B.黑色雌性 C.白色雄性 D.白色雌性
13.正常男性体细胞中性染色体组成是( )
A.XX B.XY C.X D.Y
14.一只雌羊体细胞中有aabb两对基因,那么它的卵细胞中的基因组成是( )
A.aa B.bb C.ab D.aabb
二、填空题
15.每一种生物的体细胞内,染色体的数目是 的,一般还 出现,正常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 。
16.基因:起遗传作用的 。生物体的一切性状都受到基因控制。
17.杂交优势: 的现象,如雄 和雌 交配可得到更加健壮有力的 。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是我国科学家 。
18.DNA:美国科学家沃森和英国科学家克里克共同提出了 模型,整个模型活像一个 的楼梯,梯子两边的“扶手”是由 和 相间连接而成的,中间的“踏脚”是两个 。 、 和 组成了DNA分子的基本单位—— 。
19.(2012·温州)2011年11月21日,科研人员从“神舟八号”返回舱中取出完成太空之旅的8瓶番茄植株,进行一系列的研究.
(1)番茄植株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2)将这些番茄产生的种子进行培育,得到的植株与原植株在某些性状上有所差异,这种现象称为 .
三、解答题
20.(2017·湖州)准妈妈们通过产前诊断、定期检查和孕期合理饮食,期待迎来一个健康的宝宝.
请回答:
(1)产前诊断检查胎儿脱落细胞中染色体是否异常,可诊断胎儿是否患 病.
(2)孕妇合理饮食有利于胎儿健康发育,因为胎儿通过 从母体中获得营养物质和氧气,同时排出代谢废物.
(3)婴儿离开母体后,身上特有的棕色脂肪发挥作用,使他们能快速适应低于母体体温的新环境,这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经过 形成的一种适应性.
21.材料分析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儿子会打洞;一树之果有苦有甜,一母之子有愚有贤。
材料二:科学家将两种红色苹果杂交,结果出现绿色苹果。
(1)材料一所描述的生物现象分别叫做 、 。
(2)材料三中的现象叫做 。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科学工作者将一种矮秆(抗倒伏)但不抗锈病的小麦与另一种高杆(不抗倒伏 )但抗锈病的小麦做亲本进行杂交。后 代中出现了矮秆抗锈病、矮秆不抗锈病、高杆抗锈病和高杆不抗锈病四种类型,选矮秆抗锈病类型进行繁殖培育,经若干代后便获得了矮秆抗锈病小麦新品种。
材料二:科学家利用航天技术,通过返回式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等手段搭载普通椒的种子,返回地面后再进行选育,培育成果实个大、肉厚、口感好、产量高的太空椒。
材料三:新疆的哈密瓜以甜度大而著称,有人将其引进到山东种植,其果实 甜度大大降低。
(1)材料中涉及到的小麦性状有哪些?
;性状从亲代传给子代的现象叫 ;杂交后代中出现了矮秆抗锈病、高杆不抗锈病类型,这种现象叫作 。
(2)矮秆抗锈病小麦新品种的培育和太空椒的培育原理有所不同,前者是 育种,而后者是 育种。
(3)哈密瓜在山东种植甜度降低的变异同矮秆抗锈病的小麦、太空椒的变异,前者是 的变异,其根本原因是未涉及到 的改变。
四、综合题
23. 已知:人的能卷舌和不能卷舌能够遗传.
(1)小强的父母都能卷舌,但儿子小强不能卷舌,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 .
(2)就此,推断出小强父母的基因组成是 .(显性基因D,隐性基因d)
(3)能卷舌和不能卷舌在遗传学上称为 ,其中 为显性性状.
(4)近年,国家对计划生育政策进行了调整,小强父母符合生育二胎的政策要求,想再生育一个孩子,此孩子是女孩的可能性是 ,这个孩子不能卷舌的可能性是 .
A.100% B.50% C.25% D.75%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遗传物质的传递
【解析】【分析】解题的关键是知道DNA的知识。染色体是细胞内具有遗传性质的物体,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所以叫染色体;由蛋白质和DNA组成,是遗传物质基因的载体,每种生物的细胞内的染色体的数目都是一定的,一条染色体有一个DNA分子组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基因是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DNA片段;
【解答】A、DNA是一种遗传物质,每种生物的细胞内的DNA的数目都是一定的,但每一个人是不同的,故A错误;
B、DNA分子上有成千上万个基因,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故B正确;
C、DNA分子呈双螺旋结构,由脱氧核苷酸组成,故C错误;
D、DNA是遗传物质,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故D错误;
故选:B
2.【答案】A
【知识点】遗传和变异现象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遗传现象,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A、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的差异,以及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种豆得豆,种瓜得瓜”体现了亲代与子代之间具有相同的性状,因此体现了生物的遗传现象,而不是变异现象.故符合题意;
B、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螳螂捕蝉,螳螂吃蝉是为了获取食物维持生存,属于捕食关系;黄雀捕食螳螂,黄雀吃螳螂,是为了获取食物维持生存,属于捕食关系.因此“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反映了生物与生物之间的食物(捕食)关系;故不符合题意;
C、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将“落花”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促进了物质的循环.故不符合题意;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表明环境影响生物的生长开花等,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左右,因此山上的温度比山下低,山上的桃花比山下的开的晚.才有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自然现象,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温度.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答案】B
【知识点】遗传物质的传递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和对遗传病的认识.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主要遗传物质,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遗传病是指由于遗传物质发生变化而引起的疾病.
【解答】解: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称做染色体,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主要遗传物质;DNA是由两条长长的、互相盘绕的链组成,构成双螺旋结构.上面有特定遗传效应的片段叫做基因.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生物的各种性状都是分别由这些不同的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是指由于遗传物质发生变化而引起的疾病.因此,选项B的叙述是错误的.
故选:B.
4.【答案】A
【知识点】遗传物质的传递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染色体、DNA和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解答时可以从染色体的概念、组成、DNA的分子结构特点、基因的概念方面来切入.
【解答】解: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做染色体,它是由DNA和蛋白质两部分组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呈双螺旋结构.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有许多个基因,基因是DNA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遗传片段.一条染色体上携带着许多基因.它们之间的关系:基因位于DNA上,DNA位于染色体上,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因此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DNA分子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选:A
5.【答案】C
【知识点】遗传物质的传递
【解析】【分析】染色体是细胞核内的容易被碱性颜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它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即双螺旋结构;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能够决定生物的某一性状的片段叫做基因.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解答】解: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小华和小明是一对同卵双生的兄弟,长得几乎完全一样,这是说他们的性状完全一样,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小华和小明是由一个精子与一个卵细胞融合为一个受精卵,这个受精卵第一次分裂后,由于某种原因它们分别形成了一个胚胎;由于他们出自同一个受精卵,接受完全一样的染色体和基因物质,因此他们细胞内的基因几乎完全相同,性状也就几乎完全一样.
故选:C
6.【答案】D
【知识点】遗传物质的传递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禁止近亲结婚,解答时可以从禁止近亲结婚的范围和原因方面来分析.
【解答】解:近亲是指的是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我国婚姻法已明确规定,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原因是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遗传病的机率大,可见禁止近亲结婚有科学的依据.可见D符合题意.
故选:D.
7.【答案】D
【知识点】育种与优生
【解析】【分析】遗传育种是通过系统选择、杂交、诱变等方法培育人类需要的动植物新品种.育种是通过创造遗传变异、改良遗传特性,以培育优良动植物新品种的技术,以遗传学为理论基础,并综合应用生态、生理、生化、病理和生物统计等多种学科知识,遗传育种对发展畜牧业和种植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解答】解:通过高能量、大剂量的γ射线照射或药物处理,使得种子的遗传物质发生变化,DNA分子中,氢键等最容易被γ光量子撞击离开原来的位置,虽然生物有自动修复的本领,但是,在大剂量高强度持续累积照射或药物刺激的情况下,修补速度慢于破坏速度,当停止照射或刺激后,生物分子通过化学反应试图重新变回原本的样子,但是,由于先前的照射或刺激的时间太长,DNA的双螺旋结构被打乱,要变回原来的样子的几率变得无限小起来,几乎不可能,这就导致了遗传变异,这样的变异有好也有坏,所以我们需要把种子种出来,研究它们的成长性状,记录,并通过两到三代的持续优化,从而筛选出优良的品种,D正确.
故选:D.
8.【答案】C
【知识点】遗传物质的传递
【解析】【分析】根据遗传的定义进行分析解答,遗传是指后代与其亲代相似的现象.
【解答】解:“小丽简直就是她母亲的翻版”,是说明她与他母亲长相上、身材上或者言谈举止上非常相像,也就是性状相似,所谓性状是指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统称为性状,生物学上把后代与亲代相似的现象称为遗传.
故选C
9.【答案】C
【知识点】遗传物质的传递
【解析】【分析】肉的味道决定于蛋白质的种类,而不同蛋白质的合成受遗传物质的控制。
【解答】遗传物质的载体DNA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羊和兔体内的遗传物质---DNA是不同的,因此它们合成的蛋白质也不一样,所以虽然吃同样的草,但肉的味道却有很大的不同。造成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蛋白质不同、根本原因是遗传物质不同。
故答案为:C
10.【答案】D
【知识点】遗传物质的传递
【解析】【分析】比较法是通过观察,分析,找出研究对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它是认识事物的一种基本方法,是研究动物行为的主要方法。亲缘关系越近,生物之间的相似性越大,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差异越小。
【解答】A、生物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的比较,是在分子水平上进行分析比较,揭示生物进化的现象和本质,为判断各种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提供了依据,A正确;
B、C通过上表数据的比较可知:人类与黑猩猩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差异数最小是0,因此二者的亲缘关系最近;人类与金枪鱼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差异数是21,因此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远的动物是金枪鱼,BC正确;
D、大多数生物都具有由104个氨基酸组成的细胞色素C,这说明这些生物之间都具有一定的亲缘关系,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差异越小,表明它们的亲缘关系越近.因此动物植物都具有细胞色素C 的事实能够说明动植物有共同的祖先,D错误。
故答案为:D
11.【答案】C
【知识点】遗传物质的传递
【解析】【分析】染色体是细胞核内的容易被碱性颜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它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即双螺旋结构;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能够决定生物的某一性状的片段叫做基因。
【解答】A、基因是染色体上控制具体性状的DNA片段,染色体存在于体细胞和生殖细胞中,因此基因在体细胞和生殖细胞中都存在,故不符合题意。
B、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基因是DNA分子上的一个具有特定遗传效应的片段,它们有规律地集中在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地上,因此,基因数要比染色体数多得多;故不符合题意。
C、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基因也随着染色体的分离而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中。因此,基因在生殖细胞中也是成单存在的;故符合题意。
D、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这对基因称为等位基因,是指位于一对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着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2.【答案】D
【知识点】育种与优生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细胞核的功能。解答时可以从DNA和染色体的位置、细胞核的功能方面来切入。
【解答】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的遗传控制中心。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该黑脸羊产下的小羊的遗传物质全部来源于雌性白脸羊的乳腺细胞的细胞核。该小羊的性状和雌性白脸羊的完全相同.因此小羊的脸色和性别分别是白色、雌性。
故答案为:D
13.【答案】B
【知识点】遗传物质的传递
【解析】【解答】人类体细胞内染色体分为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常染色体就是对性别决定不起直接作用,除了性染色体外的所有染色体.人类正常染色体为46条(23对),其中22对称为常染色体,男女都一样;第23对称为性染色体,人的性别主要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男性体细胞中的一对性染色体组成是XY,女性体细胞中的一对性染色体组成是XX.男性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可表示为44+XY;女性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可表示为.因此正常男性体细胞中性染色体组成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
故选:B.
【分析】本题考查人的性别遗传.性别是个体遗传和结构的性特征差异.与性别发育相关的被称为性染色体,通常用“X”和“Y”来表达.“XX”组合表示女性,“XY”组合表示男性.
14.【答案】C
【知识点】遗传物质的传递
【解析】【解答】:生物的性状是由DNA上的基因控制的,体细胞中的基因是成对出现的.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染色体彼此分离,成对的基因也随染色体的分离而分开,分别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因此在体细胞中染色体、基因成对,在生殖细胞中染色体、基因成单;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因此受精卵内的染色体和基因又恢复到和亲代体细胞相同点水平.所以一只雌羊体细胞中有aabb两对基因,那么它的卵细胞中的基因组成是ab.
故选C
【分析】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染色体彼此分离,成对的基因也随染色体的分离而分开,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
15.【答案】恒定的;成对;23对
【知识点】遗传物质的传递
【解析】【解答】每一种生物的体细胞内,染色体的数目是恒定的的,一般还成对出现,正常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23对。
【分析】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不同的生物个体,染色体的形态、数目完全不同; 同种生物个体,染色体在形态、数目保持一定,即每一种生物的体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如正常人的体细胞中含有23对染色体,水稻的体细胞内有12对染色体,猪的体细胞内有20对染色体.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
16.【答案】DNA 片段
【知识点】遗传物质的传递
【解析】【分析】生物体的形态特征和生理习性,在遗传学上都称为性状。在生物体细胞的细胞核中,有一种叫染色体的结构,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基因是DNA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而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遗传单位就是基因。基因是通过指导生物体内蛋白质的合成来表达自己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从而控制生物个体的性状表现。
【解答】生物体都由细胞组成,而细胞的细胞核中有携带遗传物质的结构-染色体,染色体上的遗传物质是DNA,每个DNA上有多个基因,基因才是控制性状(特征)的基本遗传单位。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基因决定性状的表达,一个基因对应一个性状。基因能通过生殖遗传下去,性状不能遗传,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与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只是把控制性状的基因遗传下去了。因此生物体性状的遗传是由基因控制的。
故答案为:DNA片段
17.【答案】杂交后代的生命力比双亲强;驴;马;骡;袁隆平
【知识点】育种与优生
【解析】【分析】杂交育种是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的方法。
【解答】人们让雄驴和雌马 进行交配,得到了比驴和马更健壮有力的骡,这种杂交后代的生命力比双亲强的现象叫做杂交优势。袁隆平是我国水稻育种专家,他的研究成果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培育并推广杂交水稻的国家,他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故答案为:杂交后代的生命力比双亲强 ;驴 ;马 ;骡 ;袁隆平
18.【答案】DNA双螺旋结构;双螺旋上升;磷酸;脱氧核糖;碱基;脱氧核糖;碱基;磷酸;脱氧核苷酸
【知识点】遗传物质的传递
【解析】【分析】1953年,美国科学家沃森和英国科学家克里克提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解答】美国科学家沃森和英国科学家克里克共同提出了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整个模型活像一个双螺旋上升的楼梯,梯子两边的“扶手”是由磷酸和脱氧核糖相间连接而成的,中间的“踏脚”是两个碱基 。脱氧核糖、碱基 和磷酸组成了DNA分子的基本单位—— 脱氧核苷酸 。
故答案为:DNA双螺旋结构 ;双螺旋上升 ;磷酸 ;脱氧核糖 ;碱基 ;脱氧核糖;碱基 ;磷酸 ;脱氧核苷酸
19.【答案】(1)细胞
(2)变异
【知识点】遗传和变异现象
【解析】【分析】此题涉及生物的基本单位以及遗传变异等自然现象的知识,分析作答.
【解答】解:(1)、番茄是植物,植物体由细胞分化形成组织,由组织再形成器官,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构成绿色开花植物体.植物细胞有细胞膜,可以保护细胞,同时控制物质的进出,使之从结构上成为一个独立的单位;细胞内有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细胞质里有能量转换器﹣﹣叶绿体和线粒体,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存储在制造的有机物中,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把有机物分解并释放出能量供细胞生命活动利用,使之从功能上成为一个独立的单位.因此从细胞的结构及功能的角度来看,细胞是植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2)、将番茄的种子进行培育,得到的植株与原植株在某些性状上有所差异,我们把这种亲代与子代,或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叫变异,相似的地方叫遗传,遗传和变异都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自然现象.
故答案为:(1)细胞(2)变异
20.【答案】(1)遗传
(2)胎盘和脐带
(3)自然选择
【知识点】育种与优生
【解析】【分析】(1)遗传咨询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够有效的预防遗传病的产生和发展.胎儿出生前,医生用专门的检测手段确定胎儿是否患某种遗传病或先天性疾病,产前诊断可以大大降低病儿的出生率.(2)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解答】解:(1)产前诊断:胎儿出生前,医生用专门的检测手段确定胎儿是否患某种遗传病或先天性疾病,产前诊断可以大大降低病儿的出生率.(2)胎儿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中获得营养物质及排出废物.(3)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且能产生的新基因,所以基因突变不定向地改变了种群的基因频率,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对生物进化有重要意义.婴儿离开母体后,身上特有的棕色脂肪发挥作用,使他们能快速适应低于母体体温的新环境,这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经过自然选择形成的一种适应性.
故答案为:(1)遗传;(2)胎盘和脐带;(3)自然选择.
21.【答案】(1)遗传;变异
(2)变异
【知识点】遗传物质的传递
【解析】【解答】(1)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儿子会打洞叫做遗传;一树之果有苦有甜,一母之子有愚有贤叫做变异。(2)科学家将两种红色苹果杂交,结果出现绿色苹果叫做变异。
【分析】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儿子会打洞描述的是生物后代与亲代相似性,叫做遗传。一树之果有苦有甜,一母之子有愚有贤和两种红色苹果杂交,结果出现绿色苹果描述的是后代与亲代之间的差异,叫做变异。
22.【答案】(1)矮秆和高秆、抗锈病和不抗锈病;遗传;变异
(2)杂交;诱变
(3)不可遗传;遗传物质
【知识点】遗传和变异现象
【解析】【解答】(1)材料一中涉及到的小麦性状有高秆与矮秆、抗锈病与不抗锈病;性状从亲代传给子代的现象叫遗传;杂交后代中出现了矮秆抗锈病、高秆不抗锈病类型,这种现象叫变异。(2)矮秆抗锈病小麦新品种的培育是利用了杂交育种,而太空椒的培育原理是利用太空环境诱变育种,因此前者是杂交育种,而后者是诱变育种。(3)哈密瓜在山东种植甜度降低的变异,是环境改变引起,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而矮秆抗锈病的小麦、太空椒的变异相比,是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分析】性状是指生物体所有特征的总和。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按照变异对生物是否有利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有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有利的,不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不利的。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23.【答案】(1)变异
(2)Dd
(3)相对性状;卷舌
(4)B;C
【知识点】遗传物质的传递
【解析】【解答】(1)亲子代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父母为能卷舌而小强为不能卷舌,此现象称为变异.
(2)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一定是杂合的;因此从小强父母都能卷舌,而子女小强不能卷舌是隐性性状,父母的基因一定是Dd.
(3)能卷舌和不能卷舌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因此在遗传学上称为相对性状.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亲代个体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因此,卷舌属于显性性状.
(4)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两条性染色体彼此分离,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则只产一种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受精时,如果是含X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X的受精卵并发育成女性;如果是含Y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Y的受精卵并发育成为男性.这说明男女的性别在受精卵形成时就已确定.由于男性可产生数量相等的X精子与Y精子,加之它们与卵子结合的机会相等,所以每次生男生女的概率是相等的.在整个人群中男女性别之比大致1:1.人的性别遗传如图:
从图中也可以看出每次生男生女的概率是相等的.因此小强父母生育了一个男孩孩,如果他们再生育一个孩子,为女孩的可能性是50%.
小强不能卷舌,基因组成是dd,小强控制不能卷舌的这一对基因来自父母双方,因此小强控制不能卷舌的基因一个来自父亲,一个来自母亲.父亲能卷舌,故有显性基因D;因此父亲的基因组成为Dd.
说明夫妇双方控制卷舌的基因组成不是纯合的,即都含有一个控制卷舌的显性基因和一个控制卷舌的隐性基因;如图所示:
这个孩子不能卷舌的可能性是25%.
故答案为:(1)变异
(2)Dd
(3)相对性状;卷舌;
(4)B;C
【分析】(1)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亲代个体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
1 / 1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册第一章第五节 遗传与进化 同步训练
一、单选题
1.(2017·上虞模拟)魏武王曹操高陵已在河南安阳得到考古确认,但有人认为要是真正确定还要把墓中尸骨中的DNA与曹操后裔的DNA进行对比。下列有关遗传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同一个家族每个人都相同
B.DNA分子上有成千上万个基因,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C.DNA分子呈双螺旋结构,由蛋白质组成
D.染色体、DNA都是遗传物质,父子之间一模一样
【答案】B
【知识点】遗传物质的传递
【解析】【分析】解题的关键是知道DNA的知识。染色体是细胞内具有遗传性质的物体,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所以叫染色体;由蛋白质和DNA组成,是遗传物质基因的载体,每种生物的细胞内的染色体的数目都是一定的,一条染色体有一个DNA分子组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基因是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DNA片段;
【解答】A、DNA是一种遗传物质,每种生物的细胞内的DNA的数目都是一定的,但每一个人是不同的,故A错误;
B、DNA分子上有成千上万个基因,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故B正确;
C、DNA分子呈双螺旋结构,由脱氧核苷酸组成,故C错误;
D、DNA是遗传物质,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故D错误;
故选:B
2.(2013·台州)以下诗文或谚语与所蕴含的科学知识不对应的是( )
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生物的变异现象
B.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生物间的食物关系
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自然界的物质循环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温度影响植物开花
【答案】A
【知识点】遗传和变异现象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遗传现象,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A、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的差异,以及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种豆得豆,种瓜得瓜”体现了亲代与子代之间具有相同的性状,因此体现了生物的遗传现象,而不是变异现象.故符合题意;
B、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螳螂捕蝉,螳螂吃蝉是为了获取食物维持生存,属于捕食关系;黄雀捕食螳螂,黄雀吃螳螂,是为了获取食物维持生存,属于捕食关系.因此“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反映了生物与生物之间的食物(捕食)关系;故不符合题意;
C、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将“落花”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促进了物质的循环.故不符合题意;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表明环境影响生物的生长开花等,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左右,因此山上的温度比山下低,山上的桃花比山下的开的晚.才有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自然现象,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温度.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2013·温州)近期,“DNA 双螺旋结构的确定”被誉为生物防御领域的十大里程碑之一.下列有关DNA的叙述错误的是( )
A.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
B.DNA 由染色体和蛋白质组成
C.DNA发生变化可引起遗传病
D.DNA上起遗传作用的片段称为基因
【答案】B
【知识点】遗传物质的传递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和对遗传病的认识.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主要遗传物质,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遗传病是指由于遗传物质发生变化而引起的疾病.
【解答】解: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称做染色体,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主要遗传物质;DNA是由两条长长的、互相盘绕的链组成,构成双螺旋结构.上面有特定遗传效应的片段叫做基因.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生物的各种性状都是分别由这些不同的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是指由于遗传物质发生变化而引起的疾病.因此,选项B的叙述是错误的.
故选:B.
4.下列关于DNA、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DNA分子
B.一条DNA分子上包含有许多基因
C.基因是DNA上控制生物性状的片段
D.成对的基因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
【答案】A
【知识点】遗传物质的传递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染色体、DNA和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解答时可以从染色体的概念、组成、DNA的分子结构特点、基因的概念方面来切入.
【解答】解: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做染色体,它是由DNA和蛋白质两部分组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呈双螺旋结构.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有许多个基因,基因是DNA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遗传片段.一条染色体上携带着许多基因.它们之间的关系:基因位于DNA上,DNA位于染色体上,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因此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DNA分子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选:A
5.小华和小明是一对同卵双生的兄弟,长得几乎完全一样,除了他们的母亲能分辨外,其他人经常混淆,以下解释最为合理的是,他们二人( )
A.生活在相同的环境里 B.父母亲相同
C.细胞内所含基因几乎完全一样 D.生长发育是同步的
【答案】C
【知识点】遗传物质的传递
【解析】【分析】染色体是细胞核内的容易被碱性颜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它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即双螺旋结构;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能够决定生物的某一性状的片段叫做基因.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解答】解: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小华和小明是一对同卵双生的兄弟,长得几乎完全一样,这是说他们的性状完全一样,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小华和小明是由一个精子与一个卵细胞融合为一个受精卵,这个受精卵第一次分裂后,由于某种原因它们分别形成了一个胚胎;由于他们出自同一个受精卵,接受完全一样的染色体和基因物质,因此他们细胞内的基因几乎完全相同,性状也就几乎完全一样.
故选:C
6.下列对禁止近亲结婚的了解和认识中,错误的是( )
A.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结婚
B.近亲结婚后代患隐性遗传病的机会增多
C.禁止近亲结婚有科学的依据
D.近亲结婚是个人自由,不得干涉
【答案】D
【知识点】遗传物质的传递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禁止近亲结婚,解答时可以从禁止近亲结婚的范围和原因方面来分析.
【解答】解:近亲是指的是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我国婚姻法已明确规定,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原因是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遗传病的机率大,可见禁止近亲结婚有科学的依据.可见D符合题意.
故选:D.
7.育种工作者使用射线处理农作物的种子,再从中选出优质高产的新品种.这种育种方法能够成功,从根本上是因为改变了农作物的( )
A.性状 B.生活环境 C.生活习性 D.遗传物质
【答案】D
【知识点】育种与优生
【解析】【分析】遗传育种是通过系统选择、杂交、诱变等方法培育人类需要的动植物新品种.育种是通过创造遗传变异、改良遗传特性,以培育优良动植物新品种的技术,以遗传学为理论基础,并综合应用生态、生理、生化、病理和生物统计等多种学科知识,遗传育种对发展畜牧业和种植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解答】解:通过高能量、大剂量的γ射线照射或药物处理,使得种子的遗传物质发生变化,DNA分子中,氢键等最容易被γ光量子撞击离开原来的位置,虽然生物有自动修复的本领,但是,在大剂量高强度持续累积照射或药物刺激的情况下,修补速度慢于破坏速度,当停止照射或刺激后,生物分子通过化学反应试图重新变回原本的样子,但是,由于先前的照射或刺激的时间太长,DNA的双螺旋结构被打乱,要变回原来的样子的几率变得无限小起来,几乎不可能,这就导致了遗传变异,这样的变异有好也有坏,所以我们需要把种子种出来,研究它们的成长性状,记录,并通过两到三代的持续优化,从而筛选出优良的品种,D正确.
故选:D.
8.在生活中,常有人说“小丽简直就是她母亲的翻版”,此话揭示的现象属于( )
A.变异 B.进化 C.遗传 D.遗传和变异
【答案】C
【知识点】遗传物质的传递
【解析】【分析】根据遗传的定义进行分析解答,遗传是指后代与其亲代相似的现象.
【解答】解:“小丽简直就是她母亲的翻版”,是说明她与他母亲长相上、身材上或者言谈举止上非常相像,也就是性状相似,所谓性状是指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统称为性状,生物学上把后代与亲代相似的现象称为遗传.
故选C
9.羊肉和兔肉是人们非常喜欢的美食,但生活在同一草原上的羊和兔,吃同样的草,但是其肉的味道却有很大的不同,造成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依次是( )
A.无机盐和蛋白质不同 B.糖类和DNA不同
C.蛋白质和DNA不同 D.肌肉细胞和味素不同
【答案】C
【知识点】遗传物质的传递
【解析】【分析】肉的味道决定于蛋白质的种类,而不同蛋白质的合成受遗传物质的控制。
【解答】遗传物质的载体DNA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羊和兔体内的遗传物质---DNA是不同的,因此它们合成的蛋白质也不一样,所以虽然吃同样的草,但肉的味道却有很大的不同。造成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蛋白质不同、根本原因是遗传物质不同。
故答案为:C
10.(2016七下·浙江期中)以下是几种生物与人的细胞色素C中氨基酸的差别对比表。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生物名称 黑猩猩 猕猴 狗 鸡 响尾蛇 金枪鱼 小麦 酵母菌
氨基酸差别(个) 0 1 11 13 14 21 35 44
A.分子生物学为判断各种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提供了依据
B.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生物是黑猩猩
C.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远的动物是金枪鱼
D.各种生物细胞色素C含量不同,说明他们的原始祖先不同
【答案】D
【知识点】遗传物质的传递
【解析】【分析】比较法是通过观察,分析,找出研究对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它是认识事物的一种基本方法,是研究动物行为的主要方法。亲缘关系越近,生物之间的相似性越大,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差异越小。
【解答】A、生物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的比较,是在分子水平上进行分析比较,揭示生物进化的现象和本质,为判断各种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提供了依据,A正确;
B、C通过上表数据的比较可知:人类与黑猩猩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差异数最小是0,因此二者的亲缘关系最近;人类与金枪鱼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差异数是21,因此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远的动物是金枪鱼,BC正确;
D、大多数生物都具有由104个氨基酸组成的细胞色素C,这说明这些生物之间都具有一定的亲缘关系,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差异越小,表明它们的亲缘关系越近.因此动物植物都具有细胞色素C 的事实能够说明动植物有共同的祖先,D错误。
故答案为:D
11.(2012九下·浙江期中)下列关于基因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基因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
B.基因数与染色体数一样多
C.基因在生殖细胞中成单存在
D.生物的某一性状由一个基因控制
【答案】C
【知识点】遗传物质的传递
【解析】【分析】染色体是细胞核内的容易被碱性颜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它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即双螺旋结构;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能够决定生物的某一性状的片段叫做基因。
【解答】A、基因是染色体上控制具体性状的DNA片段,染色体存在于体细胞和生殖细胞中,因此基因在体细胞和生殖细胞中都存在,故不符合题意。
B、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基因是DNA分子上的一个具有特定遗传效应的片段,它们有规律地集中在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地上,因此,基因数要比染色体数多得多;故不符合题意。
C、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基因也随着染色体的分离而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中。因此,基因在生殖细胞中也是成单存在的;故符合题意。
D、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这对基因称为等位基因,是指位于一对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着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2.(2012九下·浙江期中)科学家将一只苏格兰雌性白脸羊的乳腺细胞的细胞核移入到黑脸羊去核的卵细胞内,待发育成早期胚胎后植入另一只黑脸羊的子宫内,该黑脸羊产下的小羊的脸色和性别分别是( )
A.黑色雄性 B.黑色雌性 C.白色雄性 D.白色雌性
【答案】D
【知识点】育种与优生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细胞核的功能。解答时可以从DNA和染色体的位置、细胞核的功能方面来切入。
【解答】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的遗传控制中心。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该黑脸羊产下的小羊的遗传物质全部来源于雌性白脸羊的乳腺细胞的细胞核。该小羊的性状和雌性白脸羊的完全相同.因此小羊的脸色和性别分别是白色、雌性。
故答案为:D
13.正常男性体细胞中性染色体组成是( )
A.XX B.XY C.X D.Y
【答案】B
【知识点】遗传物质的传递
【解析】【解答】人类体细胞内染色体分为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常染色体就是对性别决定不起直接作用,除了性染色体外的所有染色体.人类正常染色体为46条(23对),其中22对称为常染色体,男女都一样;第23对称为性染色体,人的性别主要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男性体细胞中的一对性染色体组成是XY,女性体细胞中的一对性染色体组成是XX.男性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可表示为44+XY;女性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可表示为.因此正常男性体细胞中性染色体组成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
故选:B.
【分析】本题考查人的性别遗传.性别是个体遗传和结构的性特征差异.与性别发育相关的被称为性染色体,通常用“X”和“Y”来表达.“XX”组合表示女性,“XY”组合表示男性.
14.一只雌羊体细胞中有aabb两对基因,那么它的卵细胞中的基因组成是( )
A.aa B.bb C.ab D.aabb
【答案】C
【知识点】遗传物质的传递
【解析】【解答】:生物的性状是由DNA上的基因控制的,体细胞中的基因是成对出现的.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染色体彼此分离,成对的基因也随染色体的分离而分开,分别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因此在体细胞中染色体、基因成对,在生殖细胞中染色体、基因成单;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因此受精卵内的染色体和基因又恢复到和亲代体细胞相同点水平.所以一只雌羊体细胞中有aabb两对基因,那么它的卵细胞中的基因组成是ab.
故选C
【分析】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染色体彼此分离,成对的基因也随染色体的分离而分开,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
二、填空题
15.每一种生物的体细胞内,染色体的数目是 的,一般还 出现,正常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 。
【答案】恒定的;成对;23对
【知识点】遗传物质的传递
【解析】【解答】每一种生物的体细胞内,染色体的数目是恒定的的,一般还成对出现,正常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23对。
【分析】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不同的生物个体,染色体的形态、数目完全不同; 同种生物个体,染色体在形态、数目保持一定,即每一种生物的体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如正常人的体细胞中含有23对染色体,水稻的体细胞内有12对染色体,猪的体细胞内有20对染色体.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
16.基因:起遗传作用的 。生物体的一切性状都受到基因控制。
【答案】DNA 片段
【知识点】遗传物质的传递
【解析】【分析】生物体的形态特征和生理习性,在遗传学上都称为性状。在生物体细胞的细胞核中,有一种叫染色体的结构,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基因是DNA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而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遗传单位就是基因。基因是通过指导生物体内蛋白质的合成来表达自己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从而控制生物个体的性状表现。
【解答】生物体都由细胞组成,而细胞的细胞核中有携带遗传物质的结构-染色体,染色体上的遗传物质是DNA,每个DNA上有多个基因,基因才是控制性状(特征)的基本遗传单位。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基因决定性状的表达,一个基因对应一个性状。基因能通过生殖遗传下去,性状不能遗传,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与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只是把控制性状的基因遗传下去了。因此生物体性状的遗传是由基因控制的。
故答案为:DNA片段
17.杂交优势: 的现象,如雄 和雌 交配可得到更加健壮有力的 。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是我国科学家 。
【答案】杂交后代的生命力比双亲强;驴;马;骡;袁隆平
【知识点】育种与优生
【解析】【分析】杂交育种是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的方法。
【解答】人们让雄驴和雌马 进行交配,得到了比驴和马更健壮有力的骡,这种杂交后代的生命力比双亲强的现象叫做杂交优势。袁隆平是我国水稻育种专家,他的研究成果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培育并推广杂交水稻的国家,他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故答案为:杂交后代的生命力比双亲强 ;驴 ;马 ;骡 ;袁隆平
18.DNA:美国科学家沃森和英国科学家克里克共同提出了 模型,整个模型活像一个 的楼梯,梯子两边的“扶手”是由 和 相间连接而成的,中间的“踏脚”是两个 。 、 和 组成了DNA分子的基本单位—— 。
【答案】DNA双螺旋结构;双螺旋上升;磷酸;脱氧核糖;碱基;脱氧核糖;碱基;磷酸;脱氧核苷酸
【知识点】遗传物质的传递
【解析】【分析】1953年,美国科学家沃森和英国科学家克里克提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解答】美国科学家沃森和英国科学家克里克共同提出了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整个模型活像一个双螺旋上升的楼梯,梯子两边的“扶手”是由磷酸和脱氧核糖相间连接而成的,中间的“踏脚”是两个碱基 。脱氧核糖、碱基 和磷酸组成了DNA分子的基本单位—— 脱氧核苷酸 。
故答案为:DNA双螺旋结构 ;双螺旋上升 ;磷酸 ;脱氧核糖 ;碱基 ;脱氧核糖;碱基 ;磷酸 ;脱氧核苷酸
19.(2012·温州)2011年11月21日,科研人员从“神舟八号”返回舱中取出完成太空之旅的8瓶番茄植株,进行一系列的研究.
(1)番茄植株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2)将这些番茄产生的种子进行培育,得到的植株与原植株在某些性状上有所差异,这种现象称为 .
【答案】(1)细胞
(2)变异
【知识点】遗传和变异现象
【解析】【分析】此题涉及生物的基本单位以及遗传变异等自然现象的知识,分析作答.
【解答】解:(1)、番茄是植物,植物体由细胞分化形成组织,由组织再形成器官,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构成绿色开花植物体.植物细胞有细胞膜,可以保护细胞,同时控制物质的进出,使之从结构上成为一个独立的单位;细胞内有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细胞质里有能量转换器﹣﹣叶绿体和线粒体,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存储在制造的有机物中,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把有机物分解并释放出能量供细胞生命活动利用,使之从功能上成为一个独立的单位.因此从细胞的结构及功能的角度来看,细胞是植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2)、将番茄的种子进行培育,得到的植株与原植株在某些性状上有所差异,我们把这种亲代与子代,或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叫变异,相似的地方叫遗传,遗传和变异都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自然现象.
故答案为:(1)细胞(2)变异
三、解答题
20.(2017·湖州)准妈妈们通过产前诊断、定期检查和孕期合理饮食,期待迎来一个健康的宝宝.
请回答:
(1)产前诊断检查胎儿脱落细胞中染色体是否异常,可诊断胎儿是否患 病.
(2)孕妇合理饮食有利于胎儿健康发育,因为胎儿通过 从母体中获得营养物质和氧气,同时排出代谢废物.
(3)婴儿离开母体后,身上特有的棕色脂肪发挥作用,使他们能快速适应低于母体体温的新环境,这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经过 形成的一种适应性.
【答案】(1)遗传
(2)胎盘和脐带
(3)自然选择
【知识点】育种与优生
【解析】【分析】(1)遗传咨询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够有效的预防遗传病的产生和发展.胎儿出生前,医生用专门的检测手段确定胎儿是否患某种遗传病或先天性疾病,产前诊断可以大大降低病儿的出生率.(2)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解答】解:(1)产前诊断:胎儿出生前,医生用专门的检测手段确定胎儿是否患某种遗传病或先天性疾病,产前诊断可以大大降低病儿的出生率.(2)胎儿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中获得营养物质及排出废物.(3)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且能产生的新基因,所以基因突变不定向地改变了种群的基因频率,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对生物进化有重要意义.婴儿离开母体后,身上特有的棕色脂肪发挥作用,使他们能快速适应低于母体体温的新环境,这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经过自然选择形成的一种适应性.
故答案为:(1)遗传;(2)胎盘和脐带;(3)自然选择.
21.材料分析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儿子会打洞;一树之果有苦有甜,一母之子有愚有贤。
材料二:科学家将两种红色苹果杂交,结果出现绿色苹果。
(1)材料一所描述的生物现象分别叫做 、 。
(2)材料三中的现象叫做 。
【答案】(1)遗传;变异
(2)变异
【知识点】遗传物质的传递
【解析】【解答】(1)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儿子会打洞叫做遗传;一树之果有苦有甜,一母之子有愚有贤叫做变异。(2)科学家将两种红色苹果杂交,结果出现绿色苹果叫做变异。
【分析】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儿子会打洞描述的是生物后代与亲代相似性,叫做遗传。一树之果有苦有甜,一母之子有愚有贤和两种红色苹果杂交,结果出现绿色苹果描述的是后代与亲代之间的差异,叫做变异。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科学工作者将一种矮秆(抗倒伏)但不抗锈病的小麦与另一种高杆(不抗倒伏 )但抗锈病的小麦做亲本进行杂交。后 代中出现了矮秆抗锈病、矮秆不抗锈病、高杆抗锈病和高杆不抗锈病四种类型,选矮秆抗锈病类型进行繁殖培育,经若干代后便获得了矮秆抗锈病小麦新品种。
材料二:科学家利用航天技术,通过返回式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等手段搭载普通椒的种子,返回地面后再进行选育,培育成果实个大、肉厚、口感好、产量高的太空椒。
材料三:新疆的哈密瓜以甜度大而著称,有人将其引进到山东种植,其果实 甜度大大降低。
(1)材料中涉及到的小麦性状有哪些?
;性状从亲代传给子代的现象叫 ;杂交后代中出现了矮秆抗锈病、高杆不抗锈病类型,这种现象叫作 。
(2)矮秆抗锈病小麦新品种的培育和太空椒的培育原理有所不同,前者是 育种,而后者是 育种。
(3)哈密瓜在山东种植甜度降低的变异同矮秆抗锈病的小麦、太空椒的变异,前者是 的变异,其根本原因是未涉及到 的改变。
【答案】(1)矮秆和高秆、抗锈病和不抗锈病;遗传;变异
(2)杂交;诱变
(3)不可遗传;遗传物质
【知识点】遗传和变异现象
【解析】【解答】(1)材料一中涉及到的小麦性状有高秆与矮秆、抗锈病与不抗锈病;性状从亲代传给子代的现象叫遗传;杂交后代中出现了矮秆抗锈病、高秆不抗锈病类型,这种现象叫变异。(2)矮秆抗锈病小麦新品种的培育是利用了杂交育种,而太空椒的培育原理是利用太空环境诱变育种,因此前者是杂交育种,而后者是诱变育种。(3)哈密瓜在山东种植甜度降低的变异,是环境改变引起,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而矮秆抗锈病的小麦、太空椒的变异相比,是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分析】性状是指生物体所有特征的总和。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按照变异对生物是否有利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有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有利的,不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不利的。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四、综合题
23. 已知:人的能卷舌和不能卷舌能够遗传.
(1)小强的父母都能卷舌,但儿子小强不能卷舌,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 .
(2)就此,推断出小强父母的基因组成是 .(显性基因D,隐性基因d)
(3)能卷舌和不能卷舌在遗传学上称为 ,其中 为显性性状.
(4)近年,国家对计划生育政策进行了调整,小强父母符合生育二胎的政策要求,想再生育一个孩子,此孩子是女孩的可能性是 ,这个孩子不能卷舌的可能性是 .
A.100% B.50% C.25% D.75%
【答案】(1)变异
(2)Dd
(3)相对性状;卷舌
(4)B;C
【知识点】遗传物质的传递
【解析】【解答】(1)亲子代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父母为能卷舌而小强为不能卷舌,此现象称为变异.
(2)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一定是杂合的;因此从小强父母都能卷舌,而子女小强不能卷舌是隐性性状,父母的基因一定是Dd.
(3)能卷舌和不能卷舌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因此在遗传学上称为相对性状.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亲代个体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因此,卷舌属于显性性状.
(4)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两条性染色体彼此分离,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则只产一种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受精时,如果是含X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X的受精卵并发育成女性;如果是含Y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Y的受精卵并发育成为男性.这说明男女的性别在受精卵形成时就已确定.由于男性可产生数量相等的X精子与Y精子,加之它们与卵子结合的机会相等,所以每次生男生女的概率是相等的.在整个人群中男女性别之比大致1:1.人的性别遗传如图:
从图中也可以看出每次生男生女的概率是相等的.因此小强父母生育了一个男孩孩,如果他们再生育一个孩子,为女孩的可能性是50%.
小强不能卷舌,基因组成是dd,小强控制不能卷舌的这一对基因来自父母双方,因此小强控制不能卷舌的基因一个来自父亲,一个来自母亲.父亲能卷舌,故有显性基因D;因此父亲的基因组成为Dd.
说明夫妇双方控制卷舌的基因组成不是纯合的,即都含有一个控制卷舌的显性基因和一个控制卷舌的隐性基因;如图所示:
这个孩子不能卷舌的可能性是25%.
故答案为:(1)变异
(2)Dd
(3)相对性状;卷舌;
(4)B;C
【分析】(1)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亲代个体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