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二章第4节 组成物质的元素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紫罗兰花瓣早晚颜色深浅不同,与花瓣中的CO2含量有关
B.动物蛋白中富含维生素C
C.人体缺钙会引起骨质疏松症,因此钙元素摄入的越多越好
D.活性炭能把自来水变成纯净水
2.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广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铁钉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
B.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铁
C.铁比铝有更好的抗腐蚀性能
D.铜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
3.酸碱盐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小苏打用于焙制糕点 B.碳酸钙可用作补钙剂
C.烧碱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D.盐酸可用于清除铁锈
4.铁的应用在我国已有很久的历史.下列有关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氧化碳在高温时可将氧化铁中的铁氧化出来
B.人体中的铁元素主要存在于骨骼中
C.同样大小的铁片和锌片分别放入同一种盐酸溶液中,铁片放出氢气快
D.密封放在蒸馏水中的铁比潮湿空气中的铁生锈慢
5.最近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新型防弹衣,它是由“剪切增稠液体”和凯夫拉纤维结合而成,这种“剪切增稠液体”是由微小而硬度极高的硅颗粒和聚乙二醇混合而成,当受外力打击时这些小颗粒迅速沉积形成一层坚硬阻挡层.关于硅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硅能导电,是一种金属单质
B.硅颗粒溶合到聚乙二醇中是化学变化
C.硅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最高
D.硅原子与碳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6.中国铁锅是最理想的炊具,可以预防缺铁性贫血,其中说“铁”指的是( )
A.生铁 B.四氧化三铁 C.铁元素 D.氧化铁
7.金属在生活中处处可见,学习化学后,相信你对金属及其合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黄铜比纯铜的硬度大
B.铝的抗腐蚀性能比铁好
C.铁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D.用塑料水管代替铁水管是保护金属资源的做法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B.利用乳化原理使用洗洁精洗涤餐具上的油污
C.人体缺钙会引起贫血
D.聚乙烯塑料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
9. 下列认识或做法正确的是( )
A.在煤炉上放一壶水就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B.对于人体必需的元素摄入量越多越好
C.用铁制容器放波尔多液(含硫酸铜)
D.用白醋除热水瓶胆内的水垢
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大米、花生霉变后洗一洗可以食用
B.冬天用煤炉取暖,为防止热量散失,应关紧门窗
C.工业炼铁是利用还原剂在高温下把铁从铁矿石中还原出来
D.人体若缺少碘元素易患甲状腺肿大,因此要尽可能多吃含碘食物
11. 在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A.O B.Si C.Al D.Fe
12.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A.氧 B.硅 C.铝 D.铁
1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O(NH2)2属于复合化肥
B.青少年正在长身体,应多吃富含蛋白质的肉类,不吃蔬菜
C.葡萄糖在人体内缓慢氧化,同时放出能量
D.为了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可以大量施用化肥
14. 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 )
A.Fe B.Si C.Al D.O
15. 下列元素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
A.氦 B.硫 C.锰 D.溴
二、填空题
16.同学们通过学习化学,可以知道:
(1)石灰水中溶质的名称是 ;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的符号是 ;
(3)鱼类可在水中呼吸,是因为水中溶有一定量的 化学符号表示);
(4)符号“3SO2”的所代表意义为 ,其中的数字“2”所代表意义为 .
17. 根据图中某牙膏商标上的部分文字,用化学用语填空
(1)图中一种金属元素的符号 .
(2)二氧化硅的化学式 .
(3)n个硝酸根离子的符号 .
18. 铝在工业和生活中应用广泛.
(1)铝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其年产量已跃居第二位.
(2)铝可制成电线,主要是利用其有良好的延展性和 性.
(3)铝制品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其原因是 .
19. 某方便面的营养成分表如下(其中碳水化合物主要指淀粉等):
营 养 成 分 表
项目 每100克
能量 1966千焦 蛋白质 7.5克 脂肪 21.8克 碳水化合物 60.7克 钠 2530毫克
(1)表中“钠”是指 (填序号).
A.离子 B.分子 C.元素 D.单质
(2)方便面中含的营养素有 种.
(3)方便面中使用的食盐可以是加碘盐,人体中缺碘可能患有的疾病是 (填“甲状腺肿大”或“骨质疏松”).
(4)若小明用天然气煮方便面,请问天然气主要成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
(5)若用漏勺捞煮好的方便面,与化学基本操作中的 原理相似.
(6)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天食用食盐不超过6克.假设小明某天吃了100克该方便面,相当于吃了食盐 克(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20. 小强为自己准备的午餐食谱如图:
主食 馒头、米饭
副食 红烧牛肉、清蒸鲈鱼
饮料 酸奶、白开水
(1)妈妈建议增加凉拌黄瓜、清炒芹菜,是从营养均衡方面考虑黄瓜、芹菜可以为人体提供身体必须的 ;
(2)联系课本知识,小强发现妈妈增加的芹菜富含 元素,可有效预防贫血;
(3)从食谱中知道营养素主要有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 和水、膳食纤维七大类.
三、材料分析题
21.如图为速力菲补血剂的说明书.
(1)蔗糖(C12H22O11)在酶的催化作用下与水作用只生成葡萄糖(C6H12O6),则1分子蔗糖完全与水作用可得 分子葡萄糖.若向速力菲的溶液中滴加碘水,将呈现 色.
(2)琥珀酸亚铁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成人每日1片速力菲,每日的补铁量为 g.
(3)丁二酸钠(Na2C4H4O4)与硫酸亚铁发生复分解反应可制得琥珀酸亚铁,则反应方程式为 .
四、综合题
22. 在生产、生活和实验中常加入某些物质,这些物质起到重要的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硫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中,集气瓶里预先放入少量水的作用.
(2)探究“乙醇能溶于水”的实验中,向水中加入几滴红墨水的作用.
(3)家用煤气(含有一氧化碳)中掺入微量具有难闻气味气体的作用.
23. 通过学习化学,你会发现化学就在身边,可以运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一些现象.
(1)墙内开花墙外香主要体现分子的什么基本性质?
(2)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应用什么灭火原理?
(3)冰箱里放活性炭除异味主要利用活性炭的什么性质?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元素的种类与分布;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
【解析】【解答】A、紫罗兰花瓣早晚颜色深浅不同,与花瓣中的CO2含量有关,故正确;
B、动物蛋白中富含蛋白质,故错误;
C、人体摄入过多的钙元素不但反而减少钙的吸收,还能降低肠道对蛋白质与脂肪的吸收,故错误;
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水中色素和异味,但不能去除其他杂质,故错误;
故选A.
【分析】A、紫罗兰花瓣早晚颜色深浅不同,与花瓣中的CO2含量有关;
B、动物蛋白中富含蛋白质;
C、人体摄入钙的量应当适当;
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2.【答案】A
【知识点】元素的种类与分布;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解析】【解答】A、铁钉在潮湿的空气中能与氧气、水分同时接触,容易生锈,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铝,故选项说法错误;
C、铝在空气中易被氧气氧化,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故耐腐蚀,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活泼,故故选项说法错误;
D、铜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弱,不能与稀盐酸反应,金属铜能与稀盐酸反应无明显变化,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分析】A、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
B、根据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解答;
C、根据铝、铁与氧气反应生成的氧化物的特点分析判断;
D、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3.【答案】C
【知识点】元素的种类与分布;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解析】【解答】A、小苏打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可用于焙制糕点,故A正确;
B、碳酸钙含有钙元素,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氯化钙,可做补钙剂,故B正确;
C、烧碱具有极强的腐蚀性,不能用于改良土壤,故C错误;
D、盐酸能与铁锈的成分氧化铁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氯化铁,可用于除铁锈,故D正确;
故选C.
【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小苏打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碳酸钙含有钙元素,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氯化钙,可做补钙剂,烧碱具有极强的腐蚀性,不能用于改良土壤,盐酸能与铁锈的成分氧化铁反应,可用于除铁锈.
4.【答案】D
【知识点】元素的种类与分布;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解析】【解答】A、工业上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炼铁,主要是利用CO的还原性,在高温时可将氧化铁中的铁还原出来,故选项说法错误;
B、人体中的铁元素主要存在于血液和肝脏中,故选项说法错误;
C、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锌强,与同一种盐酸溶液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快,故选项说法错误;
D、密封放在蒸馏水中的铁只能与水接触,不易生锈;空气中的铁能与氧气、水接触,容易生锈;则密封放在蒸馏水中的铁比空气中的铁生锈慢,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分析】A、工业上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炼铁,主要是利用CO的还原性;
B、根据人体中铁元素的存在进行分析判断;
C、金属的活动性越强,与同一种盐酸溶液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越快;
D、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
5.【答案】D
【知识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元素的种类与分布;常见金属与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解答】A、硅属于非金属单质,错误;
B、硅颗粒溶合到聚乙二醇中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C、硅元素在地壳中含量居第二位,错误;
D、硅原子与碳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正确;
故选D.
【分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结合硅的性质进行解答即可.
6.【答案】C
【知识点】元素的种类与分布;常见金属与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解答】缺铁性贫血是因血红蛋白的含量过低造成的,而铁元素是血红蛋白的主要组成成分.
A、生铁是铁合金,不是指铁元素,所以错误;
B、四氧化三铁是一种氧化物,也非指铁元素,所以错误;
C、铁元素是组成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之一,所以正确;
D、氧化铁即三氧化二铁,是一种含铁的氧化物,不是指铁元素,所以错误;
故选C.
【分析】缺铁性贫血是因血红蛋白的含量过低造成的,而血红蛋白中含有铁元素.
7.【答案】C
【知识点】元素的种类与分布;合金与合金的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A、根据合金的硬度比各成分硬度高进行分析;
B、根据铝会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进行分析;
C、根据地壳中元素含量的顺序进行分析;
D、根据保护金属资源的措施进行分析.
【解答】A、合金的硬度比各成分硬度高,不符合题意;
B、铝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会生成致密的氧化铝铂薄膜,阻碍铝的进一步氧化,不符合题意;
C、地壳中元素含量的顺序为:氧、硅、铝、铁、钙,等,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符合题意;
D、寻找金属的替代品可以保护金属资源,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答案】B
【知识点】元素的种类与分布;材料的利用与发展
【解析】【解答】A、二氧化硫导致酸雨的形成,不是二氧化碳,故错;
B、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洗涤餐具上的油污,故对;
C、人体缺钙会引起骨质疏松,缺铁引起贫血,故错;
D、聚乙烯属于有机合成材料,不是天然材料,故错.
答案:B.
【分析】A、根据二氧化硫导致酸雨的形成解答;
B、根据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解答;
C、根据元素在人体中的生理作用解答;
D、根据聚乙烯属于有机合成材料解答.
9.【答案】D
【知识点】元素的种类与分布;金属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一氧化碳很难溶于水,煤炉上放一壶水不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故A错误;
B、对于人体必需元素,我们也要注意合理摄入,摄入不足或过量均不利于人体健康.故B错误;
C、配置波尔多夜时要用到氢氧化钙和硫酸铜,铁能置换出硫酸铜的铜,所以配制波尔多液不能采用铁制容器,故C错误;
D、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能与食醋中的醋酸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醋酸钙,可除去水瓶胆中的水垢,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A、根据一氧化碳很难溶于水进行分析解答;
B、根据人体必需的元素摄入量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分析;
C、根据铁会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进行分析;
D、根据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进行分析判断.
10.【答案】C
【知识点】元素的种类与分布;还原反应与金属的冶炼
【解析】【解答】A、大米、花生在霉变的过程中会生成黄曲霉毒素,即使洗净后也不能食用,故A错误;
B、冬天煤炉取暖会产生一氧化碳,关紧门窗容易造成一氧化碳中毒,故B错误;
C、工业炼铁就是利用一氧化碳高温下把铁从铁矿石中还原出来,故C正确;
D、人体缺碘易患甲状腺肿大,碘过量也会造成中毒,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A、霉变大米、花生有毒考虑;
B、从碳不完全燃烧的产物方面考虑;
C、根据工业炼铁的原理解答;
D、根据碘元素对人体的作用解答.
11.【答案】A
【知识点】元素的种类与分布
【解析】【解答】解:根据记忆可知在地壳中元素含量排在前四位的元素是:氧硅铝铁.
故选A.
【分析】利用识记知识,结合地壳中元素的含有情况的比例进行判断解决即可.
12.【答案】A
【知识点】元素的种类与分布
【解析】【解答】解:A、氧元素是第一位,故A选项正确;
B、硅元素是第二位,故B选项错误;
C、铝元素是第三位,故C选项错误;
D、铁元素是第四位,故D选项错误;
故选:A.
【分析】地壳中元素的质量分数,由高到低的前五种元素分别是:氧、硅、铝、铁、钙.
13.【答案】C
【知识点】食物与营养;元素的种类与分布;盐与化肥
【解析】【解答】A、CO(NH2)2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不属于复合肥,A错;
B、维生素可以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维持身体健康,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应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水果、蔬菜,B错;
C、淀粉等糖类在人体中水解的最终产物为葡萄糖,人体是直接吸收和利用葡萄糖的,通过葡萄糖氧化给人体提供能量.故而糖类作为主要的供能物质,C正确;
D、化肥的使用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围,过多施用容易造成土壤硬化,养分结构失调,D错;
故选:C.
【分析】化肥的主要包括钾肥、氮肥、磷肥三种,含有氮、磷、钾三要素中两种和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根据维生素的生理功能判断.
14.【答案】C
【知识点】元素的种类与分布
【解析】【解答】地壳含量较多的元素(前四种)按含量从高到低的排序为:氧、硅、铝、铁,其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
A、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不是铁,故选项错误;
B、硅是非金属元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不是硅,故选项错误;
C、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故选项正确;
D、氧是非金属元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不是氧,故选项错误;
故选:C.
【分析】根据地壳中各元素含量的排序及元素的分类进行分析判断.
15.【答案】C
【知识点】元素的种类与分布
【解析】【解答】解:根据化学元素汉字名称的偏旁可辨别元素的种类,金属元素名称一般有“金”字旁,四个选项中属于金属的是锰.
故选C.
【分析】根据化学元素汉字名称的偏旁可辨别元素的种类进行分析解答本题.
16.【答案】氢氧化钙或熟石灰;Al;O2;三个二氧化硫分子;一个二氧化硫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元素的种类与分布
【解析】【解答】(1)石灰水是氢氧化钙的水溶液,因此溶质是氢氧化钙;故答案为:氢氧化钙或熟石灰;
(2)地壳中元素的质量分数,由高到低的前五种元素分别是:氧、硅、铝、铁、钙;因此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故答案为:Al;
(3)鱼类可在水中呼吸,是因为水中溶有一定量的氧气,1体积水中大于溶解30mL氧气,故答案为:O2;
(4)符号“3SO2”的所代表三个二氧化硫分子,其中的数字“2”所代表意义是一个二氧化硫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故答案为:三个二氧化硫分子;一个二氧化硫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
【分析】石灰水是氢氧化钙的水溶液,因此溶质是氢氧化钙;地壳中元素的质量分数,由高到低的前五种元素分别是:氧、硅、铝、铁、钙;氧气能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化学符号周围的数字表示不同的意义: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或分子个数;右上角的数字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右下角的数字表示几个原子构成一个分子.符号“3SO2”代表三个二氧化硫分子,其中的数字“2”代表意义是一个二氧化硫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
17.【答案】K(或Na);SiO2;nNO3﹣
【知识点】元素的种类与分布;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解答】(1)图中牙膏的主要成分是硝酸钾、磷酸钠,含有钾、钠等金属元素,其元素符号分别为K、Na;
(2)二氧化硅的化学式为SiO2;
(3)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n个硝酸根离子可表示为:nNO3﹣.
故答案为:(1)K(或Na);(2)SiO2;(3)nNO3﹣.
【分析】(1)图中牙膏的主要成分是硝酸钾、磷酸钠,含有钾、钠等金属元素,
(2)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一般规律:金属在前,非金属在后;氧化物中氧在后,原子个数不能漏,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3)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18.【答案】金属;导电;铝在常温下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化学反应,使铝的表面生成了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
【知识点】元素的种类与分布;常见金属与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金属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1)铝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故填:金属;
(2)铝可制成电线,主要是利用其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导电性,故填:导电;
(3)根据铝的化学性质,在常温下,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从而使铝有较好的抗腐蚀性;故填:铝在常温下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化学反应,使铝的表面生成了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
【分析】(1)根据金属之最分析回答;
(2)根据铝的物理性质进行解答;
(3)根据在常温下铝与空气氧气反应进行分析解答.
19.【答案】C;4;甲状腺肿大;CH4+2O2CO2+2H2O;过滤;6.4
【知识点】食物与营养;过滤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元素的概念;元素的种类与分布
【解析】【解答】(1)食品中常以元素的质量来表各元素的含量.故选C;
(2)观察图表可知,方便面的营养成分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钠.故答案为:4;
(3)人体中缺碘可能患有的疾病是甲状腺肿大;故答案为:甲状腺肿大;
(4)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在燃烧时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方程式是:CH4+2O2CO2+2H2O,故答案为:CH4+2O2CO2+2H2O;
(5)用漏勺捞方便面,能将方便面和水分开,与化学基本操作中的过滤原理相似.故答案为:过滤;
(6)食盐的成分是氯化钠,氯化钠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39.3%.2530毫克=2.53克,2.53克÷39.3%≈6.4克,故答案为:6.4克.
【分析】(1)钠、钙、钾、磷是指元素;
(2)食物的六大营养元素糖类、脂肪、蛋白质、水、维生素、无机盐;
(3)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
(4)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在燃烧时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根据反应写出反应的方程;
(5)根据过滤的原理分析回答;
(6)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100%,进行分析解答.
20.【答案】维生素;铁;无机盐
【知识点】食物与营养;元素的种类与分布
【解析】【解答】(1)蔬菜、水果中富含维生素;
(2)芹菜富含铁元素,可有效预防贫血;
(3)人体所需营养元素有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
故答案为:(1)维生素;(2)铁;(3)无机盐.
【分析】(1)蔬菜、水果中富含维生素;
(2)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缺铁性贫血;
(3)根据人体所需营养元素有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分析.
21.【答案】(1)2;蓝
(2)172;0.033(或0.03);
(3)Na2C4H4O4+FeSO4=FeC4H4O4↓+Na2SO4.
【知识点】元素的种类与分布
【解析】【解答】(1)蔗糖化学式是C12H22O11,葡萄糖化学式是C6H12O6,所以每分子的蔗糖水解可形成两分子的葡萄糖.力菲的溶液中含有淀粉,碘水中的溶质是碘,碘遇淀粉变蓝色,所以若向速力菲的溶液中滴加碘水,呈现蓝色.(2)根据琥珀酸亚铁的化学式:FeC4H4O4,琥珀酸亚铁的相对分子质量=56+(12×4)+(1×4)+(16×4)=172;成人每日的补铁量为=0.1克× =0.033克.(3)丁二酸钠(Na2C4H4O4)与硫酸亚铁是反应物,复分解反应的特点是双交换价不变,所以生成物为FeC4H4O4和Na2SO4,则方程式为:Na2C4H4O4+FeSO4=FeC4H4O4↓+Na2SO4.
所以答案为:(1)2;蓝;(2)172;0.033(或0.03);(3)Na2C4H4O4+FeSO4=FeC4H4O4↓+Na2SO4.
【分析】掌握蔗糖在糖类物质的分类中属于二糖,了解碘遇淀粉变蓝是碘的特性,掌握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是解该题的关键.
22.【答案】(1)答: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防止造成空气污染.
(2)答:现象明显.
(3)答:便于人们及时发现煤气泄漏.
【知识点】食物与营养;注意食品卫生;元素的种类与分布;氧气的性质和利用
【解析】【解答】(1)硫燃烧时集气瓶底部的水能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2)乙醇和水都是无色溶液,探究“乙醇能溶于水”的实验中,向水中加入几滴红墨水的作用现象明显;
(3)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一旦泄漏,人很难觉察,极易引起中毒事故,在家用煤气(含有一氧化碳)中掺入微量具有难闻气味的气体,便于人们及时发现煤气泄漏,避免煤气中毒的发生;
故答案为:
(1)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防止造成空气污染;
(2)现象明显;
(3)便于人们及时发现煤气泄漏.
【分析】(1)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集气瓶底部的水能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2)根据分子的性质解答;
(3)根据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一旦泄漏,人很难觉察,极易引起中毒事故,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23.【答案】(1)答:分子在不断运动
(2)答:隔绝空气
(3)答:吸附性
【知识点】食物与营养;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元素的种类与分布
【解析】【解答】(1)构成花的分子在不断运动,构成花香的分子与人的嗅觉细胞接触,人才闻到香味,所以墙内开花墙外香;
(2)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隔绝了空气,所以灭火;
(3)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将冰箱内的异味吸附在疏松多孔的结构中.
故答案为:(1)分子在不断运动;(2)隔绝空气;(3)吸附性.
【分析】(1)根据构成花的分子在不断运动,才能被人闻到;(2)根据灭火的方法考虑;(3)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考虑.
1 / 1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二章第4节 组成物质的元素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紫罗兰花瓣早晚颜色深浅不同,与花瓣中的CO2含量有关
B.动物蛋白中富含维生素C
C.人体缺钙会引起骨质疏松症,因此钙元素摄入的越多越好
D.活性炭能把自来水变成纯净水
【答案】A
【知识点】元素的种类与分布;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
【解析】【解答】A、紫罗兰花瓣早晚颜色深浅不同,与花瓣中的CO2含量有关,故正确;
B、动物蛋白中富含蛋白质,故错误;
C、人体摄入过多的钙元素不但反而减少钙的吸收,还能降低肠道对蛋白质与脂肪的吸收,故错误;
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水中色素和异味,但不能去除其他杂质,故错误;
故选A.
【分析】A、紫罗兰花瓣早晚颜色深浅不同,与花瓣中的CO2含量有关;
B、动物蛋白中富含蛋白质;
C、人体摄入钙的量应当适当;
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2.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广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铁钉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
B.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铁
C.铁比铝有更好的抗腐蚀性能
D.铜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
【答案】A
【知识点】元素的种类与分布;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解析】【解答】A、铁钉在潮湿的空气中能与氧气、水分同时接触,容易生锈,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铝,故选项说法错误;
C、铝在空气中易被氧气氧化,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故耐腐蚀,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活泼,故故选项说法错误;
D、铜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弱,不能与稀盐酸反应,金属铜能与稀盐酸反应无明显变化,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分析】A、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
B、根据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解答;
C、根据铝、铁与氧气反应生成的氧化物的特点分析判断;
D、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3.酸碱盐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小苏打用于焙制糕点 B.碳酸钙可用作补钙剂
C.烧碱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D.盐酸可用于清除铁锈
【答案】C
【知识点】元素的种类与分布;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解析】【解答】A、小苏打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可用于焙制糕点,故A正确;
B、碳酸钙含有钙元素,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氯化钙,可做补钙剂,故B正确;
C、烧碱具有极强的腐蚀性,不能用于改良土壤,故C错误;
D、盐酸能与铁锈的成分氧化铁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氯化铁,可用于除铁锈,故D正确;
故选C.
【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小苏打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碳酸钙含有钙元素,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氯化钙,可做补钙剂,烧碱具有极强的腐蚀性,不能用于改良土壤,盐酸能与铁锈的成分氧化铁反应,可用于除铁锈.
4.铁的应用在我国已有很久的历史.下列有关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氧化碳在高温时可将氧化铁中的铁氧化出来
B.人体中的铁元素主要存在于骨骼中
C.同样大小的铁片和锌片分别放入同一种盐酸溶液中,铁片放出氢气快
D.密封放在蒸馏水中的铁比潮湿空气中的铁生锈慢
【答案】D
【知识点】元素的种类与分布;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解析】【解答】A、工业上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炼铁,主要是利用CO的还原性,在高温时可将氧化铁中的铁还原出来,故选项说法错误;
B、人体中的铁元素主要存在于血液和肝脏中,故选项说法错误;
C、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锌强,与同一种盐酸溶液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快,故选项说法错误;
D、密封放在蒸馏水中的铁只能与水接触,不易生锈;空气中的铁能与氧气、水接触,容易生锈;则密封放在蒸馏水中的铁比空气中的铁生锈慢,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分析】A、工业上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炼铁,主要是利用CO的还原性;
B、根据人体中铁元素的存在进行分析判断;
C、金属的活动性越强,与同一种盐酸溶液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越快;
D、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
5.最近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新型防弹衣,它是由“剪切增稠液体”和凯夫拉纤维结合而成,这种“剪切增稠液体”是由微小而硬度极高的硅颗粒和聚乙二醇混合而成,当受外力打击时这些小颗粒迅速沉积形成一层坚硬阻挡层.关于硅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硅能导电,是一种金属单质
B.硅颗粒溶合到聚乙二醇中是化学变化
C.硅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最高
D.硅原子与碳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答案】D
【知识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元素的种类与分布;常见金属与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解答】A、硅属于非金属单质,错误;
B、硅颗粒溶合到聚乙二醇中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C、硅元素在地壳中含量居第二位,错误;
D、硅原子与碳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正确;
故选D.
【分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结合硅的性质进行解答即可.
6.中国铁锅是最理想的炊具,可以预防缺铁性贫血,其中说“铁”指的是( )
A.生铁 B.四氧化三铁 C.铁元素 D.氧化铁
【答案】C
【知识点】元素的种类与分布;常见金属与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解答】缺铁性贫血是因血红蛋白的含量过低造成的,而铁元素是血红蛋白的主要组成成分.
A、生铁是铁合金,不是指铁元素,所以错误;
B、四氧化三铁是一种氧化物,也非指铁元素,所以错误;
C、铁元素是组成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之一,所以正确;
D、氧化铁即三氧化二铁,是一种含铁的氧化物,不是指铁元素,所以错误;
故选C.
【分析】缺铁性贫血是因血红蛋白的含量过低造成的,而血红蛋白中含有铁元素.
7.金属在生活中处处可见,学习化学后,相信你对金属及其合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黄铜比纯铜的硬度大
B.铝的抗腐蚀性能比铁好
C.铁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D.用塑料水管代替铁水管是保护金属资源的做法
【答案】C
【知识点】元素的种类与分布;合金与合金的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A、根据合金的硬度比各成分硬度高进行分析;
B、根据铝会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进行分析;
C、根据地壳中元素含量的顺序进行分析;
D、根据保护金属资源的措施进行分析.
【解答】A、合金的硬度比各成分硬度高,不符合题意;
B、铝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会生成致密的氧化铝铂薄膜,阻碍铝的进一步氧化,不符合题意;
C、地壳中元素含量的顺序为:氧、硅、铝、铁、钙,等,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符合题意;
D、寻找金属的替代品可以保护金属资源,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B.利用乳化原理使用洗洁精洗涤餐具上的油污
C.人体缺钙会引起贫血
D.聚乙烯塑料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
【答案】B
【知识点】元素的种类与分布;材料的利用与发展
【解析】【解答】A、二氧化硫导致酸雨的形成,不是二氧化碳,故错;
B、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洗涤餐具上的油污,故对;
C、人体缺钙会引起骨质疏松,缺铁引起贫血,故错;
D、聚乙烯属于有机合成材料,不是天然材料,故错.
答案:B.
【分析】A、根据二氧化硫导致酸雨的形成解答;
B、根据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解答;
C、根据元素在人体中的生理作用解答;
D、根据聚乙烯属于有机合成材料解答.
9. 下列认识或做法正确的是( )
A.在煤炉上放一壶水就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B.对于人体必需的元素摄入量越多越好
C.用铁制容器放波尔多液(含硫酸铜)
D.用白醋除热水瓶胆内的水垢
【答案】D
【知识点】元素的种类与分布;金属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一氧化碳很难溶于水,煤炉上放一壶水不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故A错误;
B、对于人体必需元素,我们也要注意合理摄入,摄入不足或过量均不利于人体健康.故B错误;
C、配置波尔多夜时要用到氢氧化钙和硫酸铜,铁能置换出硫酸铜的铜,所以配制波尔多液不能采用铁制容器,故C错误;
D、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能与食醋中的醋酸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醋酸钙,可除去水瓶胆中的水垢,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A、根据一氧化碳很难溶于水进行分析解答;
B、根据人体必需的元素摄入量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分析;
C、根据铁会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进行分析;
D、根据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进行分析判断.
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大米、花生霉变后洗一洗可以食用
B.冬天用煤炉取暖,为防止热量散失,应关紧门窗
C.工业炼铁是利用还原剂在高温下把铁从铁矿石中还原出来
D.人体若缺少碘元素易患甲状腺肿大,因此要尽可能多吃含碘食物
【答案】C
【知识点】元素的种类与分布;还原反应与金属的冶炼
【解析】【解答】A、大米、花生在霉变的过程中会生成黄曲霉毒素,即使洗净后也不能食用,故A错误;
B、冬天煤炉取暖会产生一氧化碳,关紧门窗容易造成一氧化碳中毒,故B错误;
C、工业炼铁就是利用一氧化碳高温下把铁从铁矿石中还原出来,故C正确;
D、人体缺碘易患甲状腺肿大,碘过量也会造成中毒,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A、霉变大米、花生有毒考虑;
B、从碳不完全燃烧的产物方面考虑;
C、根据工业炼铁的原理解答;
D、根据碘元素对人体的作用解答.
11. 在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A.O B.Si C.Al D.Fe
【答案】A
【知识点】元素的种类与分布
【解析】【解答】解:根据记忆可知在地壳中元素含量排在前四位的元素是:氧硅铝铁.
故选A.
【分析】利用识记知识,结合地壳中元素的含有情况的比例进行判断解决即可.
12.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A.氧 B.硅 C.铝 D.铁
【答案】A
【知识点】元素的种类与分布
【解析】【解答】解:A、氧元素是第一位,故A选项正确;
B、硅元素是第二位,故B选项错误;
C、铝元素是第三位,故C选项错误;
D、铁元素是第四位,故D选项错误;
故选:A.
【分析】地壳中元素的质量分数,由高到低的前五种元素分别是:氧、硅、铝、铁、钙.
1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O(NH2)2属于复合化肥
B.青少年正在长身体,应多吃富含蛋白质的肉类,不吃蔬菜
C.葡萄糖在人体内缓慢氧化,同时放出能量
D.为了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可以大量施用化肥
【答案】C
【知识点】食物与营养;元素的种类与分布;盐与化肥
【解析】【解答】A、CO(NH2)2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不属于复合肥,A错;
B、维生素可以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维持身体健康,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应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水果、蔬菜,B错;
C、淀粉等糖类在人体中水解的最终产物为葡萄糖,人体是直接吸收和利用葡萄糖的,通过葡萄糖氧化给人体提供能量.故而糖类作为主要的供能物质,C正确;
D、化肥的使用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围,过多施用容易造成土壤硬化,养分结构失调,D错;
故选:C.
【分析】化肥的主要包括钾肥、氮肥、磷肥三种,含有氮、磷、钾三要素中两种和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根据维生素的生理功能判断.
14. 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 )
A.Fe B.Si C.Al D.O
【答案】C
【知识点】元素的种类与分布
【解析】【解答】地壳含量较多的元素(前四种)按含量从高到低的排序为:氧、硅、铝、铁,其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
A、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不是铁,故选项错误;
B、硅是非金属元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不是硅,故选项错误;
C、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故选项正确;
D、氧是非金属元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不是氧,故选项错误;
故选:C.
【分析】根据地壳中各元素含量的排序及元素的分类进行分析判断.
15. 下列元素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
A.氦 B.硫 C.锰 D.溴
【答案】C
【知识点】元素的种类与分布
【解析】【解答】解:根据化学元素汉字名称的偏旁可辨别元素的种类,金属元素名称一般有“金”字旁,四个选项中属于金属的是锰.
故选C.
【分析】根据化学元素汉字名称的偏旁可辨别元素的种类进行分析解答本题.
二、填空题
16.同学们通过学习化学,可以知道:
(1)石灰水中溶质的名称是 ;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的符号是 ;
(3)鱼类可在水中呼吸,是因为水中溶有一定量的 化学符号表示);
(4)符号“3SO2”的所代表意义为 ,其中的数字“2”所代表意义为 .
【答案】氢氧化钙或熟石灰;Al;O2;三个二氧化硫分子;一个二氧化硫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元素的种类与分布
【解析】【解答】(1)石灰水是氢氧化钙的水溶液,因此溶质是氢氧化钙;故答案为:氢氧化钙或熟石灰;
(2)地壳中元素的质量分数,由高到低的前五种元素分别是:氧、硅、铝、铁、钙;因此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故答案为:Al;
(3)鱼类可在水中呼吸,是因为水中溶有一定量的氧气,1体积水中大于溶解30mL氧气,故答案为:O2;
(4)符号“3SO2”的所代表三个二氧化硫分子,其中的数字“2”所代表意义是一个二氧化硫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故答案为:三个二氧化硫分子;一个二氧化硫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
【分析】石灰水是氢氧化钙的水溶液,因此溶质是氢氧化钙;地壳中元素的质量分数,由高到低的前五种元素分别是:氧、硅、铝、铁、钙;氧气能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化学符号周围的数字表示不同的意义: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或分子个数;右上角的数字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右下角的数字表示几个原子构成一个分子.符号“3SO2”代表三个二氧化硫分子,其中的数字“2”代表意义是一个二氧化硫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
17. 根据图中某牙膏商标上的部分文字,用化学用语填空
(1)图中一种金属元素的符号 .
(2)二氧化硅的化学式 .
(3)n个硝酸根离子的符号 .
【答案】K(或Na);SiO2;nNO3﹣
【知识点】元素的种类与分布;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解答】(1)图中牙膏的主要成分是硝酸钾、磷酸钠,含有钾、钠等金属元素,其元素符号分别为K、Na;
(2)二氧化硅的化学式为SiO2;
(3)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n个硝酸根离子可表示为:nNO3﹣.
故答案为:(1)K(或Na);(2)SiO2;(3)nNO3﹣.
【分析】(1)图中牙膏的主要成分是硝酸钾、磷酸钠,含有钾、钠等金属元素,
(2)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一般规律:金属在前,非金属在后;氧化物中氧在后,原子个数不能漏,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3)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18. 铝在工业和生活中应用广泛.
(1)铝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其年产量已跃居第二位.
(2)铝可制成电线,主要是利用其有良好的延展性和 性.
(3)铝制品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其原因是 .
【答案】金属;导电;铝在常温下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化学反应,使铝的表面生成了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
【知识点】元素的种类与分布;常见金属与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金属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1)铝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故填:金属;
(2)铝可制成电线,主要是利用其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导电性,故填:导电;
(3)根据铝的化学性质,在常温下,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从而使铝有较好的抗腐蚀性;故填:铝在常温下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化学反应,使铝的表面生成了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
【分析】(1)根据金属之最分析回答;
(2)根据铝的物理性质进行解答;
(3)根据在常温下铝与空气氧气反应进行分析解答.
19. 某方便面的营养成分表如下(其中碳水化合物主要指淀粉等):
营 养 成 分 表
项目 每100克
能量 1966千焦 蛋白质 7.5克 脂肪 21.8克 碳水化合物 60.7克 钠 2530毫克
(1)表中“钠”是指 (填序号).
A.离子 B.分子 C.元素 D.单质
(2)方便面中含的营养素有 种.
(3)方便面中使用的食盐可以是加碘盐,人体中缺碘可能患有的疾病是 (填“甲状腺肿大”或“骨质疏松”).
(4)若小明用天然气煮方便面,请问天然气主要成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
(5)若用漏勺捞煮好的方便面,与化学基本操作中的 原理相似.
(6)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天食用食盐不超过6克.假设小明某天吃了100克该方便面,相当于吃了食盐 克(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答案】C;4;甲状腺肿大;CH4+2O2CO2+2H2O;过滤;6.4
【知识点】食物与营养;过滤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元素的概念;元素的种类与分布
【解析】【解答】(1)食品中常以元素的质量来表各元素的含量.故选C;
(2)观察图表可知,方便面的营养成分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钠.故答案为:4;
(3)人体中缺碘可能患有的疾病是甲状腺肿大;故答案为:甲状腺肿大;
(4)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在燃烧时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方程式是:CH4+2O2CO2+2H2O,故答案为:CH4+2O2CO2+2H2O;
(5)用漏勺捞方便面,能将方便面和水分开,与化学基本操作中的过滤原理相似.故答案为:过滤;
(6)食盐的成分是氯化钠,氯化钠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39.3%.2530毫克=2.53克,2.53克÷39.3%≈6.4克,故答案为:6.4克.
【分析】(1)钠、钙、钾、磷是指元素;
(2)食物的六大营养元素糖类、脂肪、蛋白质、水、维生素、无机盐;
(3)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
(4)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在燃烧时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根据反应写出反应的方程;
(5)根据过滤的原理分析回答;
(6)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100%,进行分析解答.
20. 小强为自己准备的午餐食谱如图:
主食 馒头、米饭
副食 红烧牛肉、清蒸鲈鱼
饮料 酸奶、白开水
(1)妈妈建议增加凉拌黄瓜、清炒芹菜,是从营养均衡方面考虑黄瓜、芹菜可以为人体提供身体必须的 ;
(2)联系课本知识,小强发现妈妈增加的芹菜富含 元素,可有效预防贫血;
(3)从食谱中知道营养素主要有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 和水、膳食纤维七大类.
【答案】维生素;铁;无机盐
【知识点】食物与营养;元素的种类与分布
【解析】【解答】(1)蔬菜、水果中富含维生素;
(2)芹菜富含铁元素,可有效预防贫血;
(3)人体所需营养元素有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
故答案为:(1)维生素;(2)铁;(3)无机盐.
【分析】(1)蔬菜、水果中富含维生素;
(2)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缺铁性贫血;
(3)根据人体所需营养元素有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分析.
三、材料分析题
21.如图为速力菲补血剂的说明书.
(1)蔗糖(C12H22O11)在酶的催化作用下与水作用只生成葡萄糖(C6H12O6),则1分子蔗糖完全与水作用可得 分子葡萄糖.若向速力菲的溶液中滴加碘水,将呈现 色.
(2)琥珀酸亚铁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成人每日1片速力菲,每日的补铁量为 g.
(3)丁二酸钠(Na2C4H4O4)与硫酸亚铁发生复分解反应可制得琥珀酸亚铁,则反应方程式为 .
【答案】(1)2;蓝
(2)172;0.033(或0.03);
(3)Na2C4H4O4+FeSO4=FeC4H4O4↓+Na2SO4.
【知识点】元素的种类与分布
【解析】【解答】(1)蔗糖化学式是C12H22O11,葡萄糖化学式是C6H12O6,所以每分子的蔗糖水解可形成两分子的葡萄糖.力菲的溶液中含有淀粉,碘水中的溶质是碘,碘遇淀粉变蓝色,所以若向速力菲的溶液中滴加碘水,呈现蓝色.(2)根据琥珀酸亚铁的化学式:FeC4H4O4,琥珀酸亚铁的相对分子质量=56+(12×4)+(1×4)+(16×4)=172;成人每日的补铁量为=0.1克× =0.033克.(3)丁二酸钠(Na2C4H4O4)与硫酸亚铁是反应物,复分解反应的特点是双交换价不变,所以生成物为FeC4H4O4和Na2SO4,则方程式为:Na2C4H4O4+FeSO4=FeC4H4O4↓+Na2SO4.
所以答案为:(1)2;蓝;(2)172;0.033(或0.03);(3)Na2C4H4O4+FeSO4=FeC4H4O4↓+Na2SO4.
【分析】掌握蔗糖在糖类物质的分类中属于二糖,了解碘遇淀粉变蓝是碘的特性,掌握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是解该题的关键.
四、综合题
22. 在生产、生活和实验中常加入某些物质,这些物质起到重要的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硫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中,集气瓶里预先放入少量水的作用.
(2)探究“乙醇能溶于水”的实验中,向水中加入几滴红墨水的作用.
(3)家用煤气(含有一氧化碳)中掺入微量具有难闻气味气体的作用.
【答案】(1)答: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防止造成空气污染.
(2)答:现象明显.
(3)答:便于人们及时发现煤气泄漏.
【知识点】食物与营养;注意食品卫生;元素的种类与分布;氧气的性质和利用
【解析】【解答】(1)硫燃烧时集气瓶底部的水能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2)乙醇和水都是无色溶液,探究“乙醇能溶于水”的实验中,向水中加入几滴红墨水的作用现象明显;
(3)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一旦泄漏,人很难觉察,极易引起中毒事故,在家用煤气(含有一氧化碳)中掺入微量具有难闻气味的气体,便于人们及时发现煤气泄漏,避免煤气中毒的发生;
故答案为:
(1)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防止造成空气污染;
(2)现象明显;
(3)便于人们及时发现煤气泄漏.
【分析】(1)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集气瓶底部的水能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2)根据分子的性质解答;
(3)根据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一旦泄漏,人很难觉察,极易引起中毒事故,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23. 通过学习化学,你会发现化学就在身边,可以运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一些现象.
(1)墙内开花墙外香主要体现分子的什么基本性质?
(2)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应用什么灭火原理?
(3)冰箱里放活性炭除异味主要利用活性炭的什么性质?
【答案】(1)答:分子在不断运动
(2)答:隔绝空气
(3)答:吸附性
【知识点】食物与营养;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元素的种类与分布
【解析】【解答】(1)构成花的分子在不断运动,构成花香的分子与人的嗅觉细胞接触,人才闻到香味,所以墙内开花墙外香;
(2)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隔绝了空气,所以灭火;
(3)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将冰箱内的异味吸附在疏松多孔的结构中.
故答案为:(1)分子在不断运动;(2)隔绝空气;(3)吸附性.
【分析】(1)根据构成花的分子在不断运动,才能被人闻到;(2)根据灭火的方法考虑;(3)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考虑.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