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二章第1节 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二章第1节 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31.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6-04-20 18:23:50

文档简介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二章第1节 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 如图是某化学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不变
B.生成物有三种
C.反应前后汞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不变
D.汞和氧气都由分子构成
2. 甲烷和水反应可以制备水煤气(混和气体),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根据以上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A.水煤气的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氧气
B.反应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三种
C.反应前后碳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
D.反应中甲和丙的质量之比为4:7
3. 如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的化学反应,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根据图示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生成两种物质 B.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
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D.分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的
4. 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表示硫原子,“○”表示氧原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甲是SO2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反应前后,分子、原子种类均不变
D.反应中,甲、乙、丙三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1:2
5. 如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甲表示反应前的状态,乙表示反应后的状态.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 B.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C.乙比甲原子总数减少 D.甲、乙分子总数不变
6. 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成的物质都是氧化物
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C.该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置换反应
D.反应前后有两种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7. 如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从图中获得的有关信息正确的是(  )
A.反应物含3种元素 B.生成了2种物质
C.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D.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
8. 某反应的围观示意图如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甲的化学式为NH3
B.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C.丙、丁属于氧化物
D.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了变化
9. 工业上用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化合反应制备丙,下列是三种分子的模型图,根据下列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

A.甲的化学式为C2H4
B.保持乙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水分子
C.乙和丙都属于氧化物
D.化学反应前后分子发生了改变
10. 甲烷和水反应可以制水煤气(混合气体),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根据以上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
B.水煤气的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氧气
C.该反应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3种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甲烷和水的计量数之比为1:1
11.下面是一些常见危险品的消防安全标志,在装运浓硫酸的槽罐车上应张贴的是(  )
A. B.
C. D.
12. 科学家最新发现,通过简单的化学反应,可以将树木纤维素转变成超级储能装置,如图是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质量均保持不变
B.W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5%
C.参加反应的X、Y两物质的粒子个数比为3:4
D. 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
13. 如图是一定条件下某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按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
B.该反应中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2:1:2
C.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D.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14. “三效催化转换器”可将汽车尾气中的有害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其中某个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从图示获得的下列信息错误的是(  )
A.该图示能反映质量守恒定律
B.反应前后共有四种分子
C.甲和丁中同种元素的化合价不同
D. 乙和丙中所含原子种类相同
15. 下列微观示意图中和分别表示氢原子和氧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参加反应的是两种物质
B.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只有一种单质
C.化学变化中原子可分
D. 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二、填空题
16. 走进化学变化的微观世界,有利于进一步认识化学变化.如图是某化学变化的微观示意图,X、Y、Z分别表示不同类别的原子,据图回答问题;
(1)该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     ;
(2)从微观角度分析,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的原因是   ;
(3)该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
(4)由X原子构成的物质在该反应中   (填“是”或“不是”)催化剂.
17. 下面两幅示意图分别表示生成氯化钠的不同化学反应.请根据图示回答相关问题:
(1)图甲是金属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氛化钠的微观示意图.由图甲可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的表现主要是由原子的    (填序号)决定的.
A.最外层电子数 B.核外电子数 C.电子层数 D.质子数
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转变成的   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粒子.
(2)图乙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的实质是   结合生成水.
18. 今年3月22﹣28日是第28届“中国水周”,其主题为“节约水资源,保障水安全.”
(1)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填序号).
①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②清澈、透明的泉水是纯净物
③合理施用农药、化肥,以减少水体污染
④将活性炭放入硬水中可使其软化
⑤洗菜、洗衣后的水用来浇花、冲洗厕所
(2)自然界中的水一般要净化后才能使用.吸附、过滤、蒸馏等三种净化水的操作中,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
(3)如图表示自来水消毒过程中发生的一个反应的微观过程:
(○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表示氯原子)
①写出上述物质中单质的化学式:    ;
②物质D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19. “微观﹣宏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请结合图示完成下列问题:
(1)图1中,“Cu”表示多种信息,如表示铜元素、金属铜单质,还能表示   ;
(2)从微粒的角度说明图2反应的实质是   ;
(3)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人们积极寻找不含碳元素的燃料.经研究发现NH3燃烧的产物没有污染.且释放大量能量,有一定应用前景.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3: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其基本反应类型属于   .
20. 把握微观世界,了解构成物质的奥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物质变化的本质.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
(1)反应物中单质的化学式为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属于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2)通过该图你能获得的信息有   .(打一条即可)
三、探究题
21. 自来水消毒过程中通常会发生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如图表示: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分析微观过程图,我能从微观角度总结出的一条结论是:    .
四、综合题
22. 如图是过氧化氢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的微观模拟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C图中将相关粒子图形补充完整(用“”表示氢原子,用“”表示氧原子)   
(2)此化学变化中没有发生改变的粒子是    (填名称).
(3)此反应后生成的B与C中物质质量的最简整数比为      .
23.用“ ”和“ ”分别表示氮原子和氧原子,下图是氮气与氧气在放电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微观模拟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B图中将相关粒子图形补充完整:
(2)此变化中发生改变的粒子是   ;
(3)结合该图示从微观角度解释由A到B变化的实质是   
24. 甲、乙、丙、丁4种常见物质,由氢、碳、氧、钠、钙5种元素中的2﹣3种组成.
(1)甲俗称纯碱,其化学式为   .
(2)乙是一种氧化物,遇水放出大量的热,乙的名称是    .
(3)丙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图1,请在方框中补全相应微粒的图示    .
(4)如图2所示(夹持仪器略去,K1、K2均关闭),打开K1,待液体全部流下,立即关闭K1,观察到产生大量气泡,且烧杯中丁的溶液变浑浊.充分反应后,打开K1和K2,使液体全部流入锥形瓶,瓶中无明显现象.
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烧杯中溶液变浑浊的原因    .
②取反应后锥形瓶中的溶液,测得pH=3,则该溶液中含有的溶质除HCl外,还有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
【解析】【解答】解:由化学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各物质反应的微粒个数关系是:

该反应是氧化汞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了汞和氧气,反应的方程式是:2HgO 2Hg+O2↑.
A、由方程式可知,分子的个数发生了变化,故A错误;
B、由方程式可知,生成物有2种,故B错误;
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汞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不变,故C正确;
D、汞是一种金属,是由汞原子构成的,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观察化学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写出化学式、反应的方程式,据其意义分析判断有的说法.
2.【答案】D
【知识点】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
【解析】【解答】解:据图可以看出,该反应是甲烷和水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和一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H2OCO+3H2;
A、水煤气的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氢气,错误;
B、反应中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是甲烷和水,是两种,错误;
C、反应前在甲烷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是﹣4,反应后在一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是+2,发生了改变,错误;
D、反应中甲烷和一氧化碳的质量比为:16:28=4:7,正确;
故选D.
【分析】根据微观模拟示意图,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然后根据选项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3.【答案】C
【知识点】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由反应的图示可知,反应后生成的分子种类只有一种,所以生成物是一种物质.故A错误;
B、由反应的图示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所以该反应是化合反应.故B错误;
C、由图示可知反应的前后都含有两种原子,且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故C正确;
D、由反应图示可知,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所以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分析图示可知,反应物是两种单质分子,生成物是不同原子构成的化合物分子,据此结合有关的选项信息判断即可.
4.【答案】C
【知识点】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解:由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各物质反应的微粒个数关系是:
由上图可知,该反应是二氧化硫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了三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SO2+O22SO3.
A、由上述可知,甲是SO2,故A正确;
B、该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故B正确;
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故C错误;
D、由上图可知,反应中,甲、乙、丙三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1:2,故D正确;
故选C.
【分析】观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写出化学式及化学方程式,根据其意义分析判断.
5.【答案】B
【知识点】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观察反应的微观模拟图,根据微粒的变化,分析分子、原子的变化,反应前后质量的变化等;根据反应的特点分析反应的类型.
【解答】解:由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可知,各物质反应的微粒个数关系是:
A、因为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质量、总数都不变,甲的质量等于乙的质量,故A错误;
B、该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故B正确;
C、观察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总数没有发生变化,故C错误;
D、观察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前甲中有6个分子,反应后乙中有5个分子,因此分子数减少,故D错误;
故选:B.
6.【答案】C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置换反应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解:由图示可知反应前后存在相同的分子,故该图示可转化为如图的反应图示:

依据反应前后物质的分子结构可知反应物是氧气和硫化氢,生成物是水和二氧化硫,则反应方程式为3O2+2H2S2H2O+2SO2;
A、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物是水和二氧化硫,因此都属于氧化物,故说法正确;
B、由图示或化学方程式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故说法正确;
C、置换反应要求反应物生成物均是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而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化合物,所以不是置换反应,故说法错误;
C、由方程式可知氧元素由0变成了﹣2价,硫元素由﹣2价变成了+4价,氢元素的化合价不变,因此有两种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故说法正确;
故选:C.
【分析】根据反应过程图中的分子结构,判断反应物与生成物,确定该反应中各分子个数比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进而由反应特征确定反应类型,据此分析解答.
7.【答案】C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根据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涉及A、B两种原子,反应物含A、B两种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B、根据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生成了2个 分子,生成了一种物质,故选项说法错误;
C、根据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
D、根据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由3个变为2个,反应前后分子个数发生了改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分析】根据反应过程图中的分子,判断反应物与生成物,结合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进行分析判断.
8.【答案】B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置换反应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观察四种分子的结构可知甲、乙、丙、丁分别是NH3、O2、NO、H2O,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都不变,因此反应的方程式为:4NH3+5O2 4NO+6H2O.
A、甲的一个分子由一个氮原子和三个氢原子构成的,因此化学式为:NH3;故说法正确;
B、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及方程式可知,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化合物,因此不属于置换反应,故说法错误;
C、丙和丁分别是NO、H2O,都是氧化物,故说法正确;
D、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故说法正确;
故选:B.
【分析】根据微观示意图分析反应物、生成物的分子构成,判断物质的化学式、类别,并写出反应的方程式,判断反应类型等.
9.【答案】C
【知识点】分子的热运动;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之间存在空隙;模型与符号
【解析】【解答】A、由甲物质的分子微观示意图可知,该物质的化学式为C2H4.故结论A正确;
B、由乙物质的微观构成可知,乙物质是水,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水分子.故结论B正确;
C、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由物质的分子微观示意图可知,乙物质的化学式为H2O,属于氧化物;丙物质的化学式为C2H6O,不属于氧化物.故结论C不正确;
D、由反应微观示意图中微粒的变化可知,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故结论D正确;
故选C.
【分析】由三种物质的分子微观示意图判断分子构成,根据分子构成写出物质的化学式:甲物质的化学式为C2H4、乙物质的化学式为H2O、丙物质的化学式为C2H6O,利用三种物质的化学式完成对所得结论的评价.
10.【答案】D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
【解析】【解答】由图示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甲烷和水,生成物是一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H2O CO+3H2.
A、该反应的生成物中有单质生成,一定有化合价发生改变,故错;
B、水煤气的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氢气,故错;
C、由上述方程式可知,该反应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2种,故错;
D、由方程式可知,反应物甲烷和水的计量数之比为1:1,故对;
故选D.
【分析】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反应物是甲烷和水,生成物是一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H2O CO+3H2,据此分析解答即可.
11.【答案】A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浓硫酸的稀释
【解析】【分析】浓硫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故装运浓硫酸的槽罐车上应该贴腐蚀品标志。
【解答】A、图中所示标志是腐蚀品标志,故选项正确;
B、图中所示标志是剧毒品标志,故选项错误;
C、图中所示标志是当心火灾---易燃物质标志,故选项错误;
D、图中所示标志是当心爆炸---爆炸性物质标志,故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A
12.【答案】D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置换反应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解: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碳和氨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了氮气和甲烷,反应的方程式是:3C+4NH32N2+3CH4.
A、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质量均保持不变,故A正确;
B、由图示可知,W为甲烷,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75%,故B正确;
C、由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X、Y两物质的粒子个数比为3:4,故C正确;
D、该反应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了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故D错误;
故选D.
【分析】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写出化学式、方程式,根据其意义分析判断有关的问题;根据微粒的变化,分析分子、原子的变化等.
13.【答案】C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由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可知,各物质反应的微粒个数关系是:
A、由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中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故A正确;
B、由上图可知,该反应中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2:1:2.故B正确;
C、由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C不正确;
D、由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可知,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由分子构成的.故D正确.
故选C.
【分析】A、根据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中微粒的变化,分析原子的变化;
B、根据微粒的变化分析各物质反应的分子个数比;
C、根据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分析反应物、生成物的种类及反应的特点,判断反应的类型;
D、根据物质的微观构成分析构成物质的微粒.
14.【答案】A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解:A、由图示可知,该图示中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同,不能反映质量守恒定律,故A错误;
B、由微粒的构成可知,反应前后共有四种分子,故B正确;
C、由微粒的构成可知,甲为二氧化氮,丁为氮气,同种元素为氮元素,化合价分别+4、0,同种元素的化合价不同,故C正确;
D、由微粒的构成可知,乙和丙中都含有碳原子和氧原子,原子种类相同,故D正确.
故选A.
【分析】观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根据微粒的变化分析该图示能否反映质量守恒定律;根据微粒的构成分析分子、原子的种类物质的类别等.
15.【答案】D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
【解析】【解答】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各物质反应的微粒个数关系是:
A、由上图可知,参加反应的是一种物质,故A错误;
B、由上图可知,反应物和生成物中有两种单质,故B错误;
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可分,故C错误;
D、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种类不变,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观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根据物质的构成分析物质的类别;根据威力的变化分析分子原子的变化等
16.【答案】1:1;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质量都没有发生改变;置换反应;不是
【知识点】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置换反应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在示意图中,其中的X原子没有完全参加反应,因此反应的方程式为:X+YZ2=XY+Z2,则:
(1)根据方程式可知该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故填:1:1;
(2)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质量都没有发生改变,因此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故填: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质量都没有发生改变;
(3)该反应是单质和化合物生成新的单质和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填:置换反应;
(4)X是反应物,只是没有完全参加反应,因此不是催化剂;故填:不是.
【分析】观察微观示意图,可知其中的一个X原子没有参加反应,因此反应的方程式为:X+YZ2=XY+Z2,据此分析各物质的微粒个数比及反应类型等.
17.【答案】A;离子;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酸与碱的反应及用途
【解析】【解答】(1)依据金属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变化过程中两种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发生了变化,所以可知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有密切关系;由氯化钠的形成过程可知,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转变成的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粒子;
(2)由微粒的变化可知,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
故答为:(1)A,离子;(2)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
【分析】(1)依据反应中原子的核外电子变化情况、构成物质的微粒分析解答;
(2)根据微粒的变化分析反应的实质.
18.【答案】②④;蒸馏;Cl2;+1价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
【解析】【解答】(1)①根据水的化学式可知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该说法正确;
②泉水溶解有可溶性的物质,属混合物,该说法不正确;
③合理施用农药、化肥,以减少水体污染,该说法正确;
④活性炭放入硬水,活性炭只能吸附异味和色素,不能吸收钙镁离子,所以活性炭不能软化硬水,该说法不正确;
⑤洗菜、洗衣后的水用来浇花、冲洗厕所,一水两用,可节约用水,该说法正确;
故答案选②④;
(2)吸附、过滤只能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不能除去水中可溶性的杂质,蒸馏可以除去水中可溶性的杂质得到纯水,故答案:蒸馏;
(3)①B分子的构成可知B的化学式为:Cl2;
②D的化学式为HClO,设HClO中Cl的化合价为x
则(+1)+x+(﹣2)=0
解得x=+1
故答案:+1价.
【分析】(1)①根据水的元素组成分析判断;
②根据纯净物的基本概念分析判断;
③根据农药化肥的使用分析判断;
④根据硬水软化的方法分析判断;
⑤根据节约用水的方法判断.
(2)根据吸附、过滤只能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不能除去水中可溶性的杂质,蒸馏可以除去水中可溶性的杂质得到纯水分析;
(3)①根据B分子的构成可知B的化学式;
②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分析计算.
19.【答案】一个铜原子;氢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4NH3+3O2 2N2+6H2O;置换反应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Cu”表示多种信息,如表示铜元素、金属铜单质,还能表示一个铜原子;
(2)从图可以看出该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
(3)由反应的结构示意图和模型表示的原子种类,可判断A为NH3,B为O2,C为N2,D为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3O22N2+6H2O,由方程式可知,反应物是一种化合物和一种单质,生成物是新的单质和新的化合物,反应符合置换反应的特点,因此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故答案为:(1)一个铜原子;
(2)氢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
(3)4NH3+3O22N2+6H2O;置换反应.
【分析】(1)根据元素符号的意义进行分析;
(2)根据图分析反应的实质;
(3)根据反应的结构示意图和模型表示的原子种类,可判断A为NH3,B为O2,C为N2,D为H2O,据此分析有关的问题.
20.【答案】O2;4NH3+3O22N2+6H2O;置换;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或者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或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或氨气和氧气在高温高压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生产氮气和水)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
【解析】【解答】(1)根据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可知,反应物中单质的是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3O22N2+6H2O;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故是置换反应;
(2)通过图示可知,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或者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或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或氨气和氧气在高温高压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生产氮气和水).
答案:(1)O2;4NH3+3O22N2+6H2O;置换;
(2)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或者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或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或氨气和氧气在高温高压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生产氮气和水).
【分析】(1)根据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根据微观图示结合质量守恒定律来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反应类型;
(2)可以从物质的微观构成和宏观组成两方面进行分析、考虑,并结合化学变化中微粒的变化进行分析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21.【答案】(1)H2O+Cl2═HCl+HClO
(2)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其它合理答案也可)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
【解析】【分析】(1)由反应的模型图及物质的微观构成模型图可知反应物是氯气和水,生成物是盐酸和次氯酸,再由各物质的微粒个数关系可写出反应的方程式;
(2)通过比较原子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与数量的特点解答.
【解答】(1)通过反应的模型图及物质的微观构成模型图可知:反应物是氯气和水,生成物是盐酸和次氯酸,各物质的微粒个数关系是1:1:1:1,反应的方程式为H2O+Cl2═HCl+HClO;
(2)从图中可以看出:反应前有一个氧原子、两个氢原子、两个氯原子,反应后也有一个氧原子、两个氢原子、两个氯原子,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改变.
故答案为:(1)H2O+Cl2═HCl+HClO
(2)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其它合理答案也可)
22.【答案】(1)
(2)氢原子和氧原子
(3)8:9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
【解析】【解答】(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都不变,则可知C图还有2个水分子,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故C图应为.
(2)由微观模拟图可以看出,此化学变化中没有发生改变的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3)此反应后生成的B与C中物质质量的最简整数比为32:(18×2)=8:9.
故答案为:(1);(2)氢原子和氧原子;(3)8:9.
【分析】根据反应过程图中的分子,判断反应物与生成物,结合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进行分析解答.
23.【答案】(1)
(2)氮分子和氧分子
(3)在放电条件下氮分子分解成氮原子,氧分子分解成氧原子。
【知识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
【解析】【解答】(1)在化学反应的前后原子的数目不会发生改变,在A图中有2个氮原子、2个氧原子,因此在B图中也应有2个氮原子、2个氧原子,即应该补画1个氮原子、1个氧原子。(2)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改变,在此变化中发生改变的是氧分子和氮分子。(3)根据A图、B图可知,由A到B的实质是在放电的条件下氮分子分解成氮原子,氧分子分解成氧原子。
【分析】该题考查了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24.【答案】(1)Na2CO3
(2)氧化钙
(3)
(4)CO2+Ca(OH)2═CaCO3↓+H2O;NaCl;CaCl2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
【解析】【解答】(1)甲俗称纯碱,则甲为碳酸钠,化学式为Na2CO3;
(2)由于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钙能放出大量的热,氧化钙是由钙、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属于氧化物,由此可知,乙的名称是氧化钙;
(3)由物质的微观构成可知,丙为甲烷,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可知,在方框中补应补充两个水分子,见下图:
(4)①由于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能使氢氧化钙溶液变浑浊,氢氧化钙是由上述中的元素组成的,所以,丁物质是氢氧化钙,反应的方程式是:CO2+Ca(OH)2═CaCO3↓+H2O;
②由题意可知,锥形瓶中的溶液的pH=3,说明溶液中有剩余的盐酸,则碳酸钠、氢氧化钙完全反应,该溶液中含有的溶质除HCl外,还有盐酸与碳酸钠、氢氧化钙生成的NaCl、CaCl2;
故答为:(1)Na2CO3;(2)氧化钙;(3);(4)①CO2+Ca(OH)2═CaCO3↓+H2O;②NaCl;CaCl2.
【分析】(1)碳酸钠俗称纯碱,写出化学式;
(2)根据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钙能放出大量的热分析回答;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分析;
(4)①根据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沉淀和和水分析回答;②根据盐酸、碳酸钠、氢氧化钙的性质分析.
1 / 1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二章第1节 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 如图是某化学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不变
B.生成物有三种
C.反应前后汞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不变
D.汞和氧气都由分子构成
【答案】C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
【解析】【解答】解:由化学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各物质反应的微粒个数关系是:

该反应是氧化汞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了汞和氧气,反应的方程式是:2HgO 2Hg+O2↑.
A、由方程式可知,分子的个数发生了变化,故A错误;
B、由方程式可知,生成物有2种,故B错误;
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汞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不变,故C正确;
D、汞是一种金属,是由汞原子构成的,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观察化学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写出化学式、反应的方程式,据其意义分析判断有的说法.
2. 甲烷和水反应可以制备水煤气(混和气体),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根据以上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A.水煤气的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氧气
B.反应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三种
C.反应前后碳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
D.反应中甲和丙的质量之比为4:7
【答案】D
【知识点】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
【解析】【解答】解:据图可以看出,该反应是甲烷和水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和一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H2OCO+3H2;
A、水煤气的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氢气,错误;
B、反应中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是甲烷和水,是两种,错误;
C、反应前在甲烷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是﹣4,反应后在一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是+2,发生了改变,错误;
D、反应中甲烷和一氧化碳的质量比为:16:28=4:7,正确;
故选D.
【分析】根据微观模拟示意图,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然后根据选项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3. 如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的化学反应,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根据图示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生成两种物质 B.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
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D.分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的
【答案】C
【知识点】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由反应的图示可知,反应后生成的分子种类只有一种,所以生成物是一种物质.故A错误;
B、由反应的图示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所以该反应是化合反应.故B错误;
C、由图示可知反应的前后都含有两种原子,且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故C正确;
D、由反应图示可知,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所以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分析图示可知,反应物是两种单质分子,生成物是不同原子构成的化合物分子,据此结合有关的选项信息判断即可.
4. 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表示硫原子,“○”表示氧原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甲是SO2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反应前后,分子、原子种类均不变
D.反应中,甲、乙、丙三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1:2
【答案】C
【知识点】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解:由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各物质反应的微粒个数关系是:
由上图可知,该反应是二氧化硫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了三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SO2+O22SO3.
A、由上述可知,甲是SO2,故A正确;
B、该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故B正确;
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故C错误;
D、由上图可知,反应中,甲、乙、丙三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1:2,故D正确;
故选C.
【分析】观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写出化学式及化学方程式,根据其意义分析判断.
5. 如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甲表示反应前的状态,乙表示反应后的状态.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 B.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C.乙比甲原子总数减少 D.甲、乙分子总数不变
【答案】B
【知识点】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观察反应的微观模拟图,根据微粒的变化,分析分子、原子的变化,反应前后质量的变化等;根据反应的特点分析反应的类型.
【解答】解:由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可知,各物质反应的微粒个数关系是:
A、因为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质量、总数都不变,甲的质量等于乙的质量,故A错误;
B、该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故B正确;
C、观察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总数没有发生变化,故C错误;
D、观察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前甲中有6个分子,反应后乙中有5个分子,因此分子数减少,故D错误;
故选:B.
6. 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成的物质都是氧化物
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C.该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置换反应
D.反应前后有两种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答案】C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置换反应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解:由图示可知反应前后存在相同的分子,故该图示可转化为如图的反应图示:

依据反应前后物质的分子结构可知反应物是氧气和硫化氢,生成物是水和二氧化硫,则反应方程式为3O2+2H2S2H2O+2SO2;
A、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物是水和二氧化硫,因此都属于氧化物,故说法正确;
B、由图示或化学方程式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故说法正确;
C、置换反应要求反应物生成物均是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而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化合物,所以不是置换反应,故说法错误;
C、由方程式可知氧元素由0变成了﹣2价,硫元素由﹣2价变成了+4价,氢元素的化合价不变,因此有两种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故说法正确;
故选:C.
【分析】根据反应过程图中的分子结构,判断反应物与生成物,确定该反应中各分子个数比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进而由反应特征确定反应类型,据此分析解答.
7. 如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从图中获得的有关信息正确的是(  )
A.反应物含3种元素 B.生成了2种物质
C.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D.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
【答案】C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根据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涉及A、B两种原子,反应物含A、B两种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B、根据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生成了2个 分子,生成了一种物质,故选项说法错误;
C、根据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
D、根据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由3个变为2个,反应前后分子个数发生了改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分析】根据反应过程图中的分子,判断反应物与生成物,结合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进行分析判断.
8. 某反应的围观示意图如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甲的化学式为NH3
B.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C.丙、丁属于氧化物
D.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了变化
【答案】B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置换反应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观察四种分子的结构可知甲、乙、丙、丁分别是NH3、O2、NO、H2O,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都不变,因此反应的方程式为:4NH3+5O2 4NO+6H2O.
A、甲的一个分子由一个氮原子和三个氢原子构成的,因此化学式为:NH3;故说法正确;
B、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及方程式可知,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化合物,因此不属于置换反应,故说法错误;
C、丙和丁分别是NO、H2O,都是氧化物,故说法正确;
D、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故说法正确;
故选:B.
【分析】根据微观示意图分析反应物、生成物的分子构成,判断物质的化学式、类别,并写出反应的方程式,判断反应类型等.
9. 工业上用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化合反应制备丙,下列是三种分子的模型图,根据下列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

A.甲的化学式为C2H4
B.保持乙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水分子
C.乙和丙都属于氧化物
D.化学反应前后分子发生了改变
【答案】C
【知识点】分子的热运动;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之间存在空隙;模型与符号
【解析】【解答】A、由甲物质的分子微观示意图可知,该物质的化学式为C2H4.故结论A正确;
B、由乙物质的微观构成可知,乙物质是水,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水分子.故结论B正确;
C、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由物质的分子微观示意图可知,乙物质的化学式为H2O,属于氧化物;丙物质的化学式为C2H6O,不属于氧化物.故结论C不正确;
D、由反应微观示意图中微粒的变化可知,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故结论D正确;
故选C.
【分析】由三种物质的分子微观示意图判断分子构成,根据分子构成写出物质的化学式:甲物质的化学式为C2H4、乙物质的化学式为H2O、丙物质的化学式为C2H6O,利用三种物质的化学式完成对所得结论的评价.
10. 甲烷和水反应可以制水煤气(混合气体),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根据以上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
B.水煤气的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氧气
C.该反应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3种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甲烷和水的计量数之比为1:1
【答案】D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
【解析】【解答】由图示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甲烷和水,生成物是一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H2O CO+3H2.
A、该反应的生成物中有单质生成,一定有化合价发生改变,故错;
B、水煤气的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氢气,故错;
C、由上述方程式可知,该反应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2种,故错;
D、由方程式可知,反应物甲烷和水的计量数之比为1:1,故对;
故选D.
【分析】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反应物是甲烷和水,生成物是一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H2O CO+3H2,据此分析解答即可.
11.下面是一些常见危险品的消防安全标志,在装运浓硫酸的槽罐车上应张贴的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浓硫酸的稀释
【解析】【分析】浓硫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故装运浓硫酸的槽罐车上应该贴腐蚀品标志。
【解答】A、图中所示标志是腐蚀品标志,故选项正确;
B、图中所示标志是剧毒品标志,故选项错误;
C、图中所示标志是当心火灾---易燃物质标志,故选项错误;
D、图中所示标志是当心爆炸---爆炸性物质标志,故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A
12. 科学家最新发现,通过简单的化学反应,可以将树木纤维素转变成超级储能装置,如图是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质量均保持不变
B.W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5%
C.参加反应的X、Y两物质的粒子个数比为3:4
D. 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
【答案】D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置换反应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解: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碳和氨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了氮气和甲烷,反应的方程式是:3C+4NH32N2+3CH4.
A、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质量均保持不变,故A正确;
B、由图示可知,W为甲烷,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75%,故B正确;
C、由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X、Y两物质的粒子个数比为3:4,故C正确;
D、该反应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了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故D错误;
故选D.
【分析】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写出化学式、方程式,根据其意义分析判断有关的问题;根据微粒的变化,分析分子、原子的变化等.
13. 如图是一定条件下某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按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
B.该反应中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2:1:2
C.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D.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答案】C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由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可知,各物质反应的微粒个数关系是:
A、由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中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故A正确;
B、由上图可知,该反应中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2:1:2.故B正确;
C、由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C不正确;
D、由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可知,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由分子构成的.故D正确.
故选C.
【分析】A、根据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中微粒的变化,分析原子的变化;
B、根据微粒的变化分析各物质反应的分子个数比;
C、根据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分析反应物、生成物的种类及反应的特点,判断反应的类型;
D、根据物质的微观构成分析构成物质的微粒.
14. “三效催化转换器”可将汽车尾气中的有害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其中某个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从图示获得的下列信息错误的是(  )
A.该图示能反映质量守恒定律
B.反应前后共有四种分子
C.甲和丁中同种元素的化合价不同
D. 乙和丙中所含原子种类相同
【答案】A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解:A、由图示可知,该图示中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同,不能反映质量守恒定律,故A错误;
B、由微粒的构成可知,反应前后共有四种分子,故B正确;
C、由微粒的构成可知,甲为二氧化氮,丁为氮气,同种元素为氮元素,化合价分别+4、0,同种元素的化合价不同,故C正确;
D、由微粒的构成可知,乙和丙中都含有碳原子和氧原子,原子种类相同,故D正确.
故选A.
【分析】观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根据微粒的变化分析该图示能否反映质量守恒定律;根据微粒的构成分析分子、原子的种类物质的类别等.
15. 下列微观示意图中和分别表示氢原子和氧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参加反应的是两种物质
B.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只有一种单质
C.化学变化中原子可分
D. 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答案】D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
【解析】【解答】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各物质反应的微粒个数关系是:
A、由上图可知,参加反应的是一种物质,故A错误;
B、由上图可知,反应物和生成物中有两种单质,故B错误;
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可分,故C错误;
D、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种类不变,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观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根据物质的构成分析物质的类别;根据威力的变化分析分子原子的变化等
二、填空题
16. 走进化学变化的微观世界,有利于进一步认识化学变化.如图是某化学变化的微观示意图,X、Y、Z分别表示不同类别的原子,据图回答问题;
(1)该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     ;
(2)从微观角度分析,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的原因是   ;
(3)该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
(4)由X原子构成的物质在该反应中   (填“是”或“不是”)催化剂.
【答案】1:1;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质量都没有发生改变;置换反应;不是
【知识点】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置换反应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在示意图中,其中的X原子没有完全参加反应,因此反应的方程式为:X+YZ2=XY+Z2,则:
(1)根据方程式可知该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故填:1:1;
(2)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质量都没有发生改变,因此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故填: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质量都没有发生改变;
(3)该反应是单质和化合物生成新的单质和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填:置换反应;
(4)X是反应物,只是没有完全参加反应,因此不是催化剂;故填:不是.
【分析】观察微观示意图,可知其中的一个X原子没有参加反应,因此反应的方程式为:X+YZ2=XY+Z2,据此分析各物质的微粒个数比及反应类型等.
17. 下面两幅示意图分别表示生成氯化钠的不同化学反应.请根据图示回答相关问题:
(1)图甲是金属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氛化钠的微观示意图.由图甲可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的表现主要是由原子的    (填序号)决定的.
A.最外层电子数 B.核外电子数 C.电子层数 D.质子数
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转变成的   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粒子.
(2)图乙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的实质是   结合生成水.
【答案】A;离子;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酸与碱的反应及用途
【解析】【解答】(1)依据金属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变化过程中两种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发生了变化,所以可知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有密切关系;由氯化钠的形成过程可知,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转变成的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粒子;
(2)由微粒的变化可知,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
故答为:(1)A,离子;(2)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
【分析】(1)依据反应中原子的核外电子变化情况、构成物质的微粒分析解答;
(2)根据微粒的变化分析反应的实质.
18. 今年3月22﹣28日是第28届“中国水周”,其主题为“节约水资源,保障水安全.”
(1)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填序号).
①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②清澈、透明的泉水是纯净物
③合理施用农药、化肥,以减少水体污染
④将活性炭放入硬水中可使其软化
⑤洗菜、洗衣后的水用来浇花、冲洗厕所
(2)自然界中的水一般要净化后才能使用.吸附、过滤、蒸馏等三种净化水的操作中,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
(3)如图表示自来水消毒过程中发生的一个反应的微观过程:
(○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表示氯原子)
①写出上述物质中单质的化学式:    ;
②物质D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答案】②④;蒸馏;Cl2;+1价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
【解析】【解答】(1)①根据水的化学式可知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该说法正确;
②泉水溶解有可溶性的物质,属混合物,该说法不正确;
③合理施用农药、化肥,以减少水体污染,该说法正确;
④活性炭放入硬水,活性炭只能吸附异味和色素,不能吸收钙镁离子,所以活性炭不能软化硬水,该说法不正确;
⑤洗菜、洗衣后的水用来浇花、冲洗厕所,一水两用,可节约用水,该说法正确;
故答案选②④;
(2)吸附、过滤只能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不能除去水中可溶性的杂质,蒸馏可以除去水中可溶性的杂质得到纯水,故答案:蒸馏;
(3)①B分子的构成可知B的化学式为:Cl2;
②D的化学式为HClO,设HClO中Cl的化合价为x
则(+1)+x+(﹣2)=0
解得x=+1
故答案:+1价.
【分析】(1)①根据水的元素组成分析判断;
②根据纯净物的基本概念分析判断;
③根据农药化肥的使用分析判断;
④根据硬水软化的方法分析判断;
⑤根据节约用水的方法判断.
(2)根据吸附、过滤只能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不能除去水中可溶性的杂质,蒸馏可以除去水中可溶性的杂质得到纯水分析;
(3)①根据B分子的构成可知B的化学式;
②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分析计算.
19. “微观﹣宏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请结合图示完成下列问题:
(1)图1中,“Cu”表示多种信息,如表示铜元素、金属铜单质,还能表示   ;
(2)从微粒的角度说明图2反应的实质是   ;
(3)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人们积极寻找不含碳元素的燃料.经研究发现NH3燃烧的产物没有污染.且释放大量能量,有一定应用前景.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3: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其基本反应类型属于   .
【答案】一个铜原子;氢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4NH3+3O2 2N2+6H2O;置换反应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Cu”表示多种信息,如表示铜元素、金属铜单质,还能表示一个铜原子;
(2)从图可以看出该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
(3)由反应的结构示意图和模型表示的原子种类,可判断A为NH3,B为O2,C为N2,D为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3O22N2+6H2O,由方程式可知,反应物是一种化合物和一种单质,生成物是新的单质和新的化合物,反应符合置换反应的特点,因此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故答案为:(1)一个铜原子;
(2)氢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
(3)4NH3+3O22N2+6H2O;置换反应.
【分析】(1)根据元素符号的意义进行分析;
(2)根据图分析反应的实质;
(3)根据反应的结构示意图和模型表示的原子种类,可判断A为NH3,B为O2,C为N2,D为H2O,据此分析有关的问题.
20. 把握微观世界,了解构成物质的奥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物质变化的本质.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
(1)反应物中单质的化学式为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属于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2)通过该图你能获得的信息有   .(打一条即可)
【答案】O2;4NH3+3O22N2+6H2O;置换;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或者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或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或氨气和氧气在高温高压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生产氮气和水)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
【解析】【解答】(1)根据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可知,反应物中单质的是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3O22N2+6H2O;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故是置换反应;
(2)通过图示可知,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或者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或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或氨气和氧气在高温高压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生产氮气和水).
答案:(1)O2;4NH3+3O22N2+6H2O;置换;
(2)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或者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或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或氨气和氧气在高温高压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生产氮气和水).
【分析】(1)根据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根据微观图示结合质量守恒定律来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反应类型;
(2)可以从物质的微观构成和宏观组成两方面进行分析、考虑,并结合化学变化中微粒的变化进行分析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三、探究题
21. 自来水消毒过程中通常会发生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如图表示: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分析微观过程图,我能从微观角度总结出的一条结论是:    .
【答案】(1)H2O+Cl2═HCl+HClO
(2)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其它合理答案也可)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
【解析】【分析】(1)由反应的模型图及物质的微观构成模型图可知反应物是氯气和水,生成物是盐酸和次氯酸,再由各物质的微粒个数关系可写出反应的方程式;
(2)通过比较原子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与数量的特点解答.
【解答】(1)通过反应的模型图及物质的微观构成模型图可知:反应物是氯气和水,生成物是盐酸和次氯酸,各物质的微粒个数关系是1:1:1:1,反应的方程式为H2O+Cl2═HCl+HClO;
(2)从图中可以看出:反应前有一个氧原子、两个氢原子、两个氯原子,反应后也有一个氧原子、两个氢原子、两个氯原子,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改变.
故答案为:(1)H2O+Cl2═HCl+HClO
(2)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其它合理答案也可)
四、综合题
22. 如图是过氧化氢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的微观模拟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C图中将相关粒子图形补充完整(用“”表示氢原子,用“”表示氧原子)   
(2)此化学变化中没有发生改变的粒子是    (填名称).
(3)此反应后生成的B与C中物质质量的最简整数比为      .
【答案】(1)
(2)氢原子和氧原子
(3)8:9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
【解析】【解答】(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都不变,则可知C图还有2个水分子,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故C图应为.
(2)由微观模拟图可以看出,此化学变化中没有发生改变的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3)此反应后生成的B与C中物质质量的最简整数比为32:(18×2)=8:9.
故答案为:(1);(2)氢原子和氧原子;(3)8:9.
【分析】根据反应过程图中的分子,判断反应物与生成物,结合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进行分析解答.
23.用“ ”和“ ”分别表示氮原子和氧原子,下图是氮气与氧气在放电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微观模拟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B图中将相关粒子图形补充完整:
(2)此变化中发生改变的粒子是   ;
(3)结合该图示从微观角度解释由A到B变化的实质是   
【答案】(1)
(2)氮分子和氧分子
(3)在放电条件下氮分子分解成氮原子,氧分子分解成氧原子。
【知识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
【解析】【解答】(1)在化学反应的前后原子的数目不会发生改变,在A图中有2个氮原子、2个氧原子,因此在B图中也应有2个氮原子、2个氧原子,即应该补画1个氮原子、1个氧原子。(2)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改变,在此变化中发生改变的是氧分子和氮分子。(3)根据A图、B图可知,由A到B的实质是在放电的条件下氮分子分解成氮原子,氧分子分解成氧原子。
【分析】该题考查了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24. 甲、乙、丙、丁4种常见物质,由氢、碳、氧、钠、钙5种元素中的2﹣3种组成.
(1)甲俗称纯碱,其化学式为   .
(2)乙是一种氧化物,遇水放出大量的热,乙的名称是    .
(3)丙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图1,请在方框中补全相应微粒的图示    .
(4)如图2所示(夹持仪器略去,K1、K2均关闭),打开K1,待液体全部流下,立即关闭K1,观察到产生大量气泡,且烧杯中丁的溶液变浑浊.充分反应后,打开K1和K2,使液体全部流入锥形瓶,瓶中无明显现象.
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烧杯中溶液变浑浊的原因    .
②取反应后锥形瓶中的溶液,测得pH=3,则该溶液中含有的溶质除HCl外,还有     .
【答案】(1)Na2CO3
(2)氧化钙
(3)
(4)CO2+Ca(OH)2═CaCO3↓+H2O;NaCl;CaCl2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
【解析】【解答】(1)甲俗称纯碱,则甲为碳酸钠,化学式为Na2CO3;
(2)由于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钙能放出大量的热,氧化钙是由钙、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属于氧化物,由此可知,乙的名称是氧化钙;
(3)由物质的微观构成可知,丙为甲烷,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可知,在方框中补应补充两个水分子,见下图:
(4)①由于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能使氢氧化钙溶液变浑浊,氢氧化钙是由上述中的元素组成的,所以,丁物质是氢氧化钙,反应的方程式是:CO2+Ca(OH)2═CaCO3↓+H2O;
②由题意可知,锥形瓶中的溶液的pH=3,说明溶液中有剩余的盐酸,则碳酸钠、氢氧化钙完全反应,该溶液中含有的溶质除HCl外,还有盐酸与碳酸钠、氢氧化钙生成的NaCl、CaCl2;
故答为:(1)Na2CO3;(2)氧化钙;(3);(4)①CO2+Ca(OH)2═CaCO3↓+H2O;②NaCl;CaCl2.
【分析】(1)碳酸钠俗称纯碱,写出化学式;
(2)根据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钙能放出大量的热分析回答;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分析;
(4)①根据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沉淀和和水分析回答;②根据盐酸、碳酸钠、氢氧化钙的性质分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