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浙教版科学八下第三章 第8节空气污染与保护(基础巩固)
一、单选题
1.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大气中哪种气体含量增加所致( )
A.NO2 B.CO2 C.SO2 D.氟利昂
【答案】B
【知识点】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酸雨、温室效应、臭氧空洞)
【解析】【分析】根据二氧化碳会产生温室效应分析。
【解答】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
故选B。
2.造成大气污染的二氧化硫主要来自( )
A.硫酸厂排放的废气 B.大量燃烧含硫的燃料
C.火山爆发产生的气体 D.汽车排放的大量尾气
【答案】B
【知识点】空气污染与保护
【解析】【分析】根据化石燃料燃烧是二氧化硫产生的主要原因分析。
【解答】 造成大气污染的二氧化硫主要来自大量燃烧含硫的燃料;
故选B。
3.汽车尾气含有的下列气体,在空气中易形成酸雨的是( )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氮 D.碳氢化合物
【答案】C
【知识点】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酸雨、温室效应、臭氧空洞)
【解析】【分析】根据硫与氮的氧化物形成酸雨分析。
【解答】酸雨是硫与氮的氧化物排放到空气中形成的;
故选C。
4.有五种物质:①汽车排气形成的烟雾;②石油化工厂排出的废气;③人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④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放出的气体;⑤煤燃烧产生的烟尘。其中均会使空气受到污染的是( )
A.①②⑤ B.①②③ C.②③⑤ D.①④⑤
【答案】A
【知识点】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酸雨、温室效应、臭氧空洞)
【解析】【分析】人生活需要氧气,若是空气中含有大量污染气体,吸入人体对人的身体有较大的害处,故应保护环境,净化空气,创造人类适宜的生活环境。
【解答】汽车排气形成的烟雾中含有一氧化碳、一氧化氮等有害气体,石油工厂排出的废气中含有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等,空气污染物;人体呼出的CO2和植物光合作用放出的气体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煤燃烧产生的烟尘中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空气污染物,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5.以下是国家关于空气污染指数与质量级别、质量状况的对应关系表。某市某日的空气污染指数为56~76,根据表中的信息判断该市当天的空气质量级别和空气质量状况分别为 ( )
污染指数 50以下 51~100 101~200 201~300 300以上
质量级别 Ⅰ Ⅱ Ⅲ Ⅳ Ⅴ
质量状况 优 良 轻度污染 中度污染 重度污染
A.Ⅰ级,优 B.Ⅱ级,良
C.Ⅲ级,轻度污染 D.V级,重度污染
【答案】B
【知识点】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酸雨、温室效应、臭氧空洞)
【解析】【分析】空气污染:即空气中含有一种或多种污染物,其存在的量、性质及时间会伤害到人类、植物及动物的生命,损害财物、或干扰舒适的生活环境,如臭味的存在。换言之,只要是某一种物质其存在的量,性质及时间足够对人类或其他生物、财物产生影响者,我们就可以称其为空气污染物;而其存在造成之现象,就是空气污染。换言之,某些物质在空气中不正常的增量就产生空气污染的情形。
【解答】由题干可知,某市空气污染指数为56~76,根据参照表格给出的信息,查阅本指数是在51-100之间,因此空气质量级别和空气质量状况属于Ⅱ级良好,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6.下列关于“温室效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温室效应”都是有害的
B.“温室效应”的加剧主要是由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升高
C.“温室效应”的加剧对人类只有好处
D.“温室效应”的加剧是由大气层中臭氧层受到破坏而引起的
【答案】B
【知识点】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酸雨、温室效应、臭氧空洞)
【解析】【分析】温室效应,是大气保温效应的俗称。大气能使太阳短波辐射到达地面,但地表受热后向外放出的大量长波热辐射线却被大气吸收,这样就使地表与低层大气温度增高,因其作用类似于栽培农作物的温室,故名温室效应。
【解答】A、温室效应的好处:有利于植物的初期生长,光合作用,A不符合题意;
B、人类向大气中排入的二氧化碳等吸热性强的温室气体逐年增加,大气的温室效应也随之增强,B符合题意;
C、温室效应使全球气温升高,地球上的病虫害增加,海平面上升等,C不符合题意;
D、地球上的二氧化碳含量不断升高导致温室效应的加剧,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7.能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被称为温室气体。有下列气体:①二氧化硫、②二氧化碳、③二氧化氮、④甲烷、⑤氟氯烃,其中属于温室气体的是 (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②③⑤
【答案】C
【知识点】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酸雨、温室效应、臭氧空洞)
【解析】【分析】从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切入解题。
【解答】温室效应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另外还有甲烷、臭氧、氟利昂等,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8.由于森林的过量砍伐,草场大面积开垦,土地出现沙漠化,导致我国北方地区多次出现沙尘暴天气,使空气中增加了大量的 ( )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氮 D.可吸入颗粒物
【答案】D
【知识点】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酸雨、温室效应、臭氧空洞)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森林的作用,解答时可以从森林的防风固沙、净化空气方面来切入。
【解答】森林的过度砍伐,导致土地出现沙漠化,沙尘暴中含有大量的可吸入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在环境空气中持续的时间很长,对人体健康和大气能见度的影响都很大,可吸入颗粒物被人吸入后,会积累在呼吸系统中,引发许多疾病,对人类危害大,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9.(2020九上·长兴开学考)在空气质量评价中,被计入主要污染物的物质是( )
A.二氧化氮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答案】A
【知识点】空气污染与保护
【解析】【分析】空气污染物是指以气态形式进入近地面或低层大气环境的外来物质。如氮氧化物、硫氧化物和碳氧化物以及飘尘、悬浮颗粒等,有时还包括甲醛、氡以及各种有机溶剂,其对人体或生态系统具有不良效应。
【解答】在空气质量评价中,被计入主要污染物的物质是二氧化氮、而氧气、二氧化碳和稀有气体都是空气的组成成分,故A符合题意,而B、C、D不合题意。
故选A。
10.(2020八下·乐清期末)2020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的宣传标语“环境保护你我他,蓝天碧水伴大家。”描述大气和水与环境的关系。下列物质不属于大气污染物的是( )
A. 二氧化氮 B.二氧化硫 C.PM2.5 D.二氧化碳
【答案】D
【知识点】空气污染与保护
【解析】【分析】室外大气污染物主要包括:粉尘/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一氧化碳等,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和PM2.5都属于大气污染物,只有二氧化碳属于空气的组成部分,不属于大气污染物,故D符合题意,而A、B、C不合题意。
故选D。
11.(2020七下·余姚期末)以下是国家关于空气污染指数与质量级别、质量状况的对应关系表:
污染指数 50以下 51~100 101~200 201~250 251~300 300以上
质量级别 Ⅰ Ⅱ Ⅲ IV(1) IV(2) V
质量状况 优 良好 轻度污染 中度污染 中度重污染 重度污染
今年5月11日,宁波市空气质量污染指数为67,据此可以判断宁波市当天的空气质量级别和空气质量状况分别是( )
A.Ⅰ级、优 B.Ⅰ级、良好
C.Ⅱ级、良好 D.Ⅲ级、轻度污染
【答案】C
【知识点】空气污染与保护
【解析】【分析】将空气污染指数与表格中的污染指数范围进行比较,分析它在哪个范围内,它的质量级别就确定了。
【解答】因为宁波市的空气质量污染指数67在51~100之间,所以当天的空气质量级别是II级,空气质量状况为良好,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12.(2020八下·长兴期中)为“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各地积极行动,落实措施。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积极推广使用新能源公交车
B.火力发电厂进行脱硫、控尘处理
C.限制、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D.禁止化石燃料的使用
【答案】D
【知识点】空气污染与保护
【解析】【分析】 当污染物进入空气中,超过了空气的自净能力,危害人体舒适和健康或危害环境时,就构成了空气污染。 造成空气污染的有自然因素(如森林火灾、火山爆发等)和人为因素(如工业废气、生活燃煤、汽车尾气等)两种。一般以后者为主。目前 , 被人们注意到的空气污染物有 100多种 ,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及可吸入颗粒物等是常见的空气污染物。【解答】“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实际上就是指要做好防治空气污染。
A、 积极推广使用新能源公交车能够减少汽油、柴油的使用,有利于防治空气污染,不符合题意。
B、 火力发电厂进行脱硫、控尘处理能够较少煤中二氧化硫、烟尘的排放,不符合题意。
C、 限制、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也能够减少硫的氧化物、烟尘的排放,不符合题意。
D、 禁止化石燃料的使用虽然可以大大减少空气污染物的排放,但在现在的科技条件下还不可能做到, 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3.(2019八下·仙居期末)世界自然基金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出了“地球一小时”的倡议,希望在每年3月最后一个星期六20:30-21:30熄灯一小时。下列做法不宜提倡的是( )
A.提高森林覆盖率 B.禁止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
C.响应“地球一小时”倡议 D.开发新能源
【答案】B
【知识点】空气污染与保护
【解析】【分析】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和自然有关的现象,是由于温室效应不断积累,导致地气系统吸收与发射的能量不平衡,能量不断在地气系统累积,从而导致温度上升,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即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透过性,而对地球发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吸收性,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导致地球温度上升,即温室效应。
【解答】植物光合作用能消耗二氧化碳,而人和动植物的呼吸能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会引起温室效应,所以应大量植树造林,或者是开发利用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但是不能禁止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4.(2019八下·长兴月考)2018年5月9日我国成功发射高分五号卫星,它是世界首颗实现对大气和陆地综合观测的全谱段高光谱卫星,可通过对大气污染气体、温室气体等物理要素的监测,动态反映我国空气质量状况。下列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A.二氧化氮 B.二氧化碳 C.PM2.5 D.二氧化硫
【答案】B
【知识点】空气污染与保护
【解析】【分析】空气污染主要有两方面:有害气体和粉尘。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等;粉尘主要是指一些固体小颗粒。
【解答】A.二氧化氮会造成酸雨,属于空气污染物,A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是空气的组成部分,占空气体积的0.03%,不属于空气污染物,B符合题意。
C.PM2.5属于固体小颗粒,是空气污染物,C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硫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属于空气污染物,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5.(2019·天台模拟)《湖州市禁止销售燃放烟花爆竹规定》早在2018年1月1日起就正式施行。近年来,我省许多城市也都禁放烟花爆竹,其主要原因是在燃放烟花爆竹时( )
①产生有毒气体;②产生噪音;③产生粉尘;④易发生火灾;⑤易发生人身伤害。
A.①②③⑤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⑤ D.全部都是
【答案】D
【知识点】空气污染与保护
【解析】【分析】烟花燃放时,会产生SO
2、粉尘等,同时爆炸产生噪音,在爆炸时产生火花,也会引起火灾,并对人身产生危害.
【解答】烟花燃放时,产生有毒气体;产生噪音;产生粉尘;易发生火灾;易发生人身伤害。
故选D
16.(2019七下·慈溪期中)臭氧层分布在大气的(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 D.电离层
【答案】B
【知识点】空气污染与保护
【解析】【分析】而臭氧层则能阻挡和削弱过强的紫外线,对生物起到保护的作用。
【解答】距地面 10 ~ 50千米处的大气平流层里,集中了地球上大约 90% 的臭氧,其中离地面 22 ~ 25千米处,臭氧浓度值达到最高,这一层大气称为“臭氧层”,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7.(2019·浙江模拟)近地面的臭氧是由于氮氧化物等在阳光照射下发生光化学反应而产生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臭氧与氧气的化学性质不同
B.臭氧是空气质量指数的污染物之一
C.汽车尾气大量排放会导致臭氧污染
D.佩戴口罩能有效阻挡臭氧的吸入
【答案】D
【知识点】空气污染与保护
【解析】【分析】臭氧(O )又称为超氧,是氧气(O )的同素异形体,在常温下,它是一种有特殊臭味的淡蓝色气体。臭氧主要分布在10~50km高度的平流层大气中,极大值在20~30km高度之间。在常温常压下,稳定性较差,可自行分解为氧气。臭氧具有青草的味道,吸入少量对人体有益,吸入过量对人体健康有一定危害。不可燃,纯净物。氧气通过电击可变为臭氧。
【解答】A、氧气的分子是:O2,臭氧的分子是:O3,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分子式不同,则其化学性质不同;故A不符合题意;
B、 空气质量指数的污染物 包含可吸入颗粒、氮氧化合物、二氧化硫、臭氧等;故B不符合题意;
C、汽车排放的氮氧化物,在阳光辐射下就会生成臭氧;故C不符合题意;
D、口罩的孔洞直径远大于臭氧分子的大小,所以口罩无法阻挡臭氧的吸入;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8.(2019九下·温州竞赛)温室效应是当今三大环境问题之一,其主要原因是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下列情况对温室效应影响最小的是( )
A.用柴油作燃料 B.用煤炭作燃料
C.用汽油作燃料 D.用氢气作燃料
【答案】D
【知识点】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酸雨、温室效应、臭氧空洞)
【解析】【分析】根据含碳燃料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而氢气燃烧产物为水,不会产生二氧化碳分析。
【解答】A、 用柴油作燃料会产生二氧化碳的排放,不符合题意;
B、 用煤炭作燃料会产生二氧化碳的排放,不符合题意;
C、 用汽油作燃料会产生二氧化碳的排放,不符合题意;
D、 用氢气作燃料生成物为水,不会产生二氧化碳的排放,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二、填空题
19.地球是一个大温室,对流层中 和 等气体允许太阳的热辐射透过,但却阻止 的散发,这种现象被称为 。
【答案】水蒸气;二氧化碳;地表热量;温室效应
【知识点】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酸雨、温室效应、臭氧空洞)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温室效应的现象。
【解答】地球是一个大温室,对流层中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允许太阳的热辐射透过,但却阻止地表热量的散发,这种现象被称为温室效应。
故答案为:水蒸气;二氧化碳;地表热量;温室效应
20.如图是广州市某年3月12日~3月25日的空气质量指数趋势图(甲)及空气评级分类标准(乙)。根据下列图表信息回答问题:
(1)空气质量指数的范围是 ,AQI大于300的空气质量状况为 。
(2)这两周内广州市的空气质量以 为主。
(3)可吸入颗粒物已经成为各大城市的首要污染物,为保持并改善空气质量,请提出一项可行的措施: 。
【答案】(1)0~500;严重污染
(2)良
(3)城市道路定时洒水、加强建筑工地扬尘控制
【知识点】空气污染与保护
【解析】【分析】该题主要考查的生活中环境问题;
【解答】该题主要是从甲乙两个图形角度出发,根据图形内容来回答问题即可;
故答案为:(1)0~500;严重污染;(2)良;(3)城市道路定时洒水、加强建筑工地扬尘控制(合理即可)。
21. 2015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请认真回答下列问题,愿化学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1)PM2.5是指大气中 (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下列行为不会形成PM2.5的是 (填序号).
A.焚烧秸秆 B.汽车尾气排放 C.太阳能发电
雾霾天气尽量避免外出,外出时使用PM2.5口罩,该口罩中使用了活性炭,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 作用.
(2)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降水.煤燃烧时排放出 (写出两种主要物质的化学式)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水,会形成酸雨.
(3)“低碳”是一种生活理念,也是一种生活态度.下列做法中不符合“低碳”要求的是 (填序号).
A.少用一次性用品:纸杯、筷子、塑料袋等
B.多挖煤、多发电、加快经济发展
C.提倡骑自行车、乘公交车出行.
【答案】小于;C;吸附性;NO2 SO2;B
【知识点】空气污染与保护
【解析】【解答】(1)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故填:小于;
A、在露天焚烧秸秆可以产生烟尘,直接进入大气,会增加空气中PM2.5,故A不符合题意;
B、汽车排放尾气中含有一些烟尘,进入大气,会增加空气中PM2.5,故B不符合题意;
C、利用太阳能发电不会污染环境,它是最清洁的能源之一,具有无污染性,不会增加空气中PM2.5,故C符合题意;
故填:C.
活性炭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具有吸附作用,故佩戴防PM2.5专用口罩使用了活性炭,是利用了其具有吸附作用,故填:吸附.
(2)煤燃烧时能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物质.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水,会形成酸雨,故填:SO2;NO2;
(3)A、少用一次性用品:纸杯、筷子、塑料袋等,能减少消耗的能量、二氧化碳的排放,故选项符合“低碳”理念;
B、多挖煤、多发电、加快经济发展,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增加了二氧化碳、空气污染物的排放,故选项不符合“低碳”理念;
C、尽量乘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出行,能减少交通工具的使用,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选项符合“低碳”理念;
故填:B.
【分析】(1)PM2.5指细颗粒物.细颗粒物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 2.5 微米的颗粒物.它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其在空气中含量浓度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严重;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进行分析解答;
(2)煤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酸性氧化物,这些物质溶于水后生成显酸性的物质,当雨水的pH<5.6时,形成酸雨;
(3)根据低碳的理念进行分析,低碳就是减少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可以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和增加二氧化碳的吸收进行.
22. 今年6月5日是新环保法实施后的首个“环境日”,主题是“践行绿色生活”.旨在增强公民环境保护意识,采取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请写出生活中符合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的两种具体做法:(1) ;(2) .
【答案】少用或不用一次性餐具;节省使用物品,废品回收利用
【知识点】空气污染与保护
【解析】【解答】低碳,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符合低碳生活观念的,如:使用双面纸张;用太阳能热水器代替煤炉烧水;少用或不用一次性餐具;节省使用物品,废品回收利用;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等出行方式等.
故答案为:少用或不用一次性餐具;节省使用物品,废品回收利用.
【分析】根据“低碳生活”的措施进行解答.
23.今春,我国许多地区发生持续大规模雾霾污染事件,形成雾霾的主要污染物是PM2.5。PM2.5是指直径数值小于或等于2.5 的悬浮颗粒物。
【答案】微米
【知识点】空气污染与保护
【解析】【分析】PM2.5固体颗粒物的直径大约是分子直径的20000倍,根据对分子直径的了解,确定符合实际的单位。
【解答】一般分子的直径在10-10m左右,PM2.5固体颗粒物的直径大约是分子直径的20000倍,在2×10-6m=2μm左右,所以PM2.5是指直径数值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悬浮颗粒物。
故答案为:微米
24.空气质量指数是指一种评价大气环境质量状况简单而直观的指标。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污染物有: 、 、 、 、和 等。空气质量指数范围为 0至 500,并分成 个级别。指数 ,表示空气质量越差。
【答案】二氧化硫;二氧化氮;颗粒物;臭氧;一氧化碳;6;越大
【知识点】空气污染与保护
【解析】【分析】空气质量报告中共涉及四项内容,它们分别是:空气污染指数、首要污染物、空气质量级别、空气质量状况;空气污染物有: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可吸入颗粒。空气质量日报中污染指数数值越大,污染越严重,空气质量状况越差。
【解答】污染指数数值越大,污染越严重,空气质量状况数值越大污染越严重。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
故答案为:二氧化硫 二氧化氮 颗粒物 臭氧 一氧化碳 6 越大
25.造成空气污染的有 因素和 因素,一般以后者为主。主要污染物有: 、 、 、及 等。①汽车尾气中主要有害成分: 、 、 以及 等,为主要的空气污染源之一。②可吸入颗粒物:粒径在 以下的颗粒物,是各大城市的 污染物。
【答案】自然;人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可吸入颗粒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碳烟;10微米;首要
【知识点】空气污染与保护
【解析】【分析】结合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分析回答。
【解答】造成空气污染的有自然因素(如森林火灾、火山爆发等)和人为因素(如工业废气、生活燃煤、汽车尾气等)两种。一般以后者为主。目前,被人们注意到的空气污染物有100多种,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及可吸入颗粒物等是常见的空气污染物。汽车尾气中主要有害成分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碳烟等等。通常把粒径在10微米以下的颗粒物称为可吸入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已经成为各大城市的首要污染物。颗粒物的直径越小,进人呼吸道的部位越深。当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过多时,就会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与生产,如引起慢性气管炎、尘肺、矽肺、肺癌等疾病,影响药品或电子产品的质量等。
故答案为:自然;人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可吸入颗粒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碳烟;10微米;首要
26.以空气主要污染物为指标,我国部分城市定期公布的空气质量监测内容主要是 。随着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业的迅速发展,排放到空气中的 和 大大增加,使得进入空气中有害物质的 和 超出了大自然的自净能力,造成了空气污染。
【答案】首要污染物;有害气体;烟尘;种类;数量
【知识点】空气污染与保护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空气污染及其危害的知识,要求学生了解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是近代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迅猛发展,对空气污染重、影响广的物质叫主要污染物,空气的主要污染物有颗粒物质、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等,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有控制污染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使用清洁能源等。
【解答】能对空气造成污染的物质由一百多种,其中污染最重的首要污染物有颗粒物质、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等。颗粒物质就是固体粉尘,其它的都属于有害气体,随着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污染物的种类和数量还在不断增加,因此我们要采取措施保护空气,防止空气被进一步被污染。
故答案是:首要污染物 有害气体 烟尘 种类 数量
27.排放到大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 和 两类,气体污染物较多是 、 、 等。这些气体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
【答案】有害气体;粉尘;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
【知识点】空气污染与保护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空气污染及其防治措施,并了解污染物的类型,解题时主要靠回顾旧知识。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是近代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迅猛发展,空气的主要污染物有颗粒物质、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等,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有控制污染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使用清洁能源等。
【解答】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是近代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迅猛发展,由于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和工厂废气的任意排放,导致空气中颗粒物质、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等有害成分增多,其中颗粒物质是固体粉尘,其它的都属于有害气体。
故答案是:有害气体 粉尘 一氧化碳 二氧化氮 二氧化硫
28.但近百年来,人类大量使用 ,加上森林面积因乱砍滥伐而急剧 等原因,使大气中的 含量增加较快,致使“温室效应”加剧,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全球性气候 ,并引起一系列恶果。
【答案】化石燃料;减少;二氧化碳;变暖
【知识点】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酸雨、温室效应、臭氧空洞)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以及温室效应带来的后果。
【解答】但近百年来,人类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加上森林面积因乱砍滥伐而急剧减少等原因,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较快,致使“温室效应”加剧,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全球性气候变暖,并引起一系列恶果。
三、解答题
29.(2019八下·余杭期末)
2019年6月5日世界环境中全球主场活动在浙江杭州举行,今年世界环境日主题聚焦空气污染防治。回答下列问题:
(1)汽车尾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物质,在降水过程中容易形成 ,腐蚀建筑、损害林木。目前,杭州己开辟“零排放、零污染”的纯电动公交线路超过100条,纯电动汽车是由电动机驱动的汽车,其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 。
(2)2018年杭州市生态环境局已陆续在全市144个乡镇街道建立了小微空气自动监测站,实时接收监测数据。计入空气质量指数的污染物,除了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还有 (选填序号)。
①二氧化碳;②颗粒物;③氮气;④臭氧;⑤一氧化碳
(3)为了防止空气污染,保护美丽的天空。下列做法值得提倡的是 (选填字母)。
A.使用清洁能源代替煤和石油 B.积极植树造林,防治扬尘污染
C.焚烧落叶和垃圾 D.工业废气处理后再排放
【答案】(1)酸雨;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
(2)②④⑤
(3)A;B;D
【知识点】空气污染与保护
【解析】【分析】(1)酸雨是由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溶于水形成的;电动机的工作原理: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运动;
(2)影响空气质量指数的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固态颗粒物、臭氧和一氧化碳等;
(3)为了防止空气污染,保护美丽的天空,必须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减少废气的排放,并通过植树造林防治污染。
【解答】(1)汽车尾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物质,在降水过程中容易形成酸雨,腐蚀建筑、损害林木。目前,杭州己开辟“零排放、零污染”的纯电动公交线路超过100条,纯电动汽车是由电动机驱动的汽车,其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通电线圈爱磁场中受力转动 。
(2)计入空气质量指数的污染物,除了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还有颗粒物、臭氧和一氧化碳,故选②④⑤;
(3)A.使用清洁能源代替煤和石油,可以减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排放,故A正确;
B.积极植树造林,防治扬尘污染,可以减小固体颗粒,故B正确;
C.焚烧落叶和垃圾,会增加固体颗粒物的排放,故C错误;
D.工业废气处理后再排放,降低生成酸雨的可能性,故D正确。
故选ABD。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浙教版科学八下第三章 第8节空气污染与保护(基础巩固)
一、单选题
1.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大气中哪种气体含量增加所致( )
A.NO2 B.CO2 C.SO2 D.氟利昂
2.造成大气污染的二氧化硫主要来自( )
A.硫酸厂排放的废气 B.大量燃烧含硫的燃料
C.火山爆发产生的气体 D.汽车排放的大量尾气
3.汽车尾气含有的下列气体,在空气中易形成酸雨的是( )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氮 D.碳氢化合物
4.有五种物质:①汽车排气形成的烟雾;②石油化工厂排出的废气;③人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④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放出的气体;⑤煤燃烧产生的烟尘。其中均会使空气受到污染的是( )
A.①②⑤ B.①②③ C.②③⑤ D.①④⑤
5.以下是国家关于空气污染指数与质量级别、质量状况的对应关系表。某市某日的空气污染指数为56~76,根据表中的信息判断该市当天的空气质量级别和空气质量状况分别为 ( )
污染指数 50以下 51~100 101~200 201~300 300以上
质量级别 Ⅰ Ⅱ Ⅲ Ⅳ Ⅴ
质量状况 优 良 轻度污染 中度污染 重度污染
A.Ⅰ级,优 B.Ⅱ级,良
C.Ⅲ级,轻度污染 D.V级,重度污染
6.下列关于“温室效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温室效应”都是有害的
B.“温室效应”的加剧主要是由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升高
C.“温室效应”的加剧对人类只有好处
D.“温室效应”的加剧是由大气层中臭氧层受到破坏而引起的
7.能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被称为温室气体。有下列气体:①二氧化硫、②二氧化碳、③二氧化氮、④甲烷、⑤氟氯烃,其中属于温室气体的是 (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②③⑤
8.由于森林的过量砍伐,草场大面积开垦,土地出现沙漠化,导致我国北方地区多次出现沙尘暴天气,使空气中增加了大量的 ( )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氮 D.可吸入颗粒物
9.(2020九上·长兴开学考)在空气质量评价中,被计入主要污染物的物质是( )
A.二氧化氮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10.(2020八下·乐清期末)2020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的宣传标语“环境保护你我他,蓝天碧水伴大家。”描述大气和水与环境的关系。下列物质不属于大气污染物的是( )
A. 二氧化氮 B.二氧化硫 C.PM2.5 D.二氧化碳
11.(2020七下·余姚期末)以下是国家关于空气污染指数与质量级别、质量状况的对应关系表:
污染指数 50以下 51~100 101~200 201~250 251~300 300以上
质量级别 Ⅰ Ⅱ Ⅲ IV(1) IV(2) V
质量状况 优 良好 轻度污染 中度污染 中度重污染 重度污染
今年5月11日,宁波市空气质量污染指数为67,据此可以判断宁波市当天的空气质量级别和空气质量状况分别是( )
A.Ⅰ级、优 B.Ⅰ级、良好
C.Ⅱ级、良好 D.Ⅲ级、轻度污染
12.(2020八下·长兴期中)为“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各地积极行动,落实措施。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积极推广使用新能源公交车
B.火力发电厂进行脱硫、控尘处理
C.限制、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D.禁止化石燃料的使用
13.(2019八下·仙居期末)世界自然基金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出了“地球一小时”的倡议,希望在每年3月最后一个星期六20:30-21:30熄灯一小时。下列做法不宜提倡的是( )
A.提高森林覆盖率 B.禁止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
C.响应“地球一小时”倡议 D.开发新能源
14.(2019八下·长兴月考)2018年5月9日我国成功发射高分五号卫星,它是世界首颗实现对大气和陆地综合观测的全谱段高光谱卫星,可通过对大气污染气体、温室气体等物理要素的监测,动态反映我国空气质量状况。下列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A.二氧化氮 B.二氧化碳 C.PM2.5 D.二氧化硫
15.(2019·天台模拟)《湖州市禁止销售燃放烟花爆竹规定》早在2018年1月1日起就正式施行。近年来,我省许多城市也都禁放烟花爆竹,其主要原因是在燃放烟花爆竹时( )
①产生有毒气体;②产生噪音;③产生粉尘;④易发生火灾;⑤易发生人身伤害。
A.①②③⑤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⑤ D.全部都是
16.(2019七下·慈溪期中)臭氧层分布在大气的(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 D.电离层
17.(2019·浙江模拟)近地面的臭氧是由于氮氧化物等在阳光照射下发生光化学反应而产生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臭氧与氧气的化学性质不同
B.臭氧是空气质量指数的污染物之一
C.汽车尾气大量排放会导致臭氧污染
D.佩戴口罩能有效阻挡臭氧的吸入
18.(2019九下·温州竞赛)温室效应是当今三大环境问题之一,其主要原因是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下列情况对温室效应影响最小的是( )
A.用柴油作燃料 B.用煤炭作燃料
C.用汽油作燃料 D.用氢气作燃料
二、填空题
19.地球是一个大温室,对流层中 和 等气体允许太阳的热辐射透过,但却阻止 的散发,这种现象被称为 。
20.如图是广州市某年3月12日~3月25日的空气质量指数趋势图(甲)及空气评级分类标准(乙)。根据下列图表信息回答问题:
(1)空气质量指数的范围是 ,AQI大于300的空气质量状况为 。
(2)这两周内广州市的空气质量以 为主。
(3)可吸入颗粒物已经成为各大城市的首要污染物,为保持并改善空气质量,请提出一项可行的措施: 。
21. 2015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请认真回答下列问题,愿化学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1)PM2.5是指大气中 (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下列行为不会形成PM2.5的是 (填序号).
A.焚烧秸秆 B.汽车尾气排放 C.太阳能发电
雾霾天气尽量避免外出,外出时使用PM2.5口罩,该口罩中使用了活性炭,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 作用.
(2)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降水.煤燃烧时排放出 (写出两种主要物质的化学式)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水,会形成酸雨.
(3)“低碳”是一种生活理念,也是一种生活态度.下列做法中不符合“低碳”要求的是 (填序号).
A.少用一次性用品:纸杯、筷子、塑料袋等
B.多挖煤、多发电、加快经济发展
C.提倡骑自行车、乘公交车出行.
22. 今年6月5日是新环保法实施后的首个“环境日”,主题是“践行绿色生活”.旨在增强公民环境保护意识,采取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请写出生活中符合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的两种具体做法:(1) ;(2) .
23.今春,我国许多地区发生持续大规模雾霾污染事件,形成雾霾的主要污染物是PM2.5。PM2.5是指直径数值小于或等于2.5 的悬浮颗粒物。
24.空气质量指数是指一种评价大气环境质量状况简单而直观的指标。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污染物有: 、 、 、 、和 等。空气质量指数范围为 0至 500,并分成 个级别。指数 ,表示空气质量越差。
25.造成空气污染的有 因素和 因素,一般以后者为主。主要污染物有: 、 、 、及 等。①汽车尾气中主要有害成分: 、 、 以及 等,为主要的空气污染源之一。②可吸入颗粒物:粒径在 以下的颗粒物,是各大城市的 污染物。
26.以空气主要污染物为指标,我国部分城市定期公布的空气质量监测内容主要是 。随着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业的迅速发展,排放到空气中的 和 大大增加,使得进入空气中有害物质的 和 超出了大自然的自净能力,造成了空气污染。
27.排放到大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 和 两类,气体污染物较多是 、 、 等。这些气体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
28.但近百年来,人类大量使用 ,加上森林面积因乱砍滥伐而急剧 等原因,使大气中的 含量增加较快,致使“温室效应”加剧,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全球性气候 ,并引起一系列恶果。
三、解答题
29.(2019八下·余杭期末)
2019年6月5日世界环境中全球主场活动在浙江杭州举行,今年世界环境日主题聚焦空气污染防治。回答下列问题:
(1)汽车尾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物质,在降水过程中容易形成 ,腐蚀建筑、损害林木。目前,杭州己开辟“零排放、零污染”的纯电动公交线路超过100条,纯电动汽车是由电动机驱动的汽车,其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 。
(2)2018年杭州市生态环境局已陆续在全市144个乡镇街道建立了小微空气自动监测站,实时接收监测数据。计入空气质量指数的污染物,除了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还有 (选填序号)。
①二氧化碳;②颗粒物;③氮气;④臭氧;⑤一氧化碳
(3)为了防止空气污染,保护美丽的天空。下列做法值得提倡的是 (选填字母)。
A.使用清洁能源代替煤和石油 B.积极植树造林,防治扬尘污染
C.焚烧落叶和垃圾 D.工业废气处理后再排放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酸雨、温室效应、臭氧空洞)
【解析】【分析】根据二氧化碳会产生温室效应分析。
【解答】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
故选B。
2.【答案】B
【知识点】空气污染与保护
【解析】【分析】根据化石燃料燃烧是二氧化硫产生的主要原因分析。
【解答】 造成大气污染的二氧化硫主要来自大量燃烧含硫的燃料;
故选B。
3.【答案】C
【知识点】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酸雨、温室效应、臭氧空洞)
【解析】【分析】根据硫与氮的氧化物形成酸雨分析。
【解答】酸雨是硫与氮的氧化物排放到空气中形成的;
故选C。
4.【答案】A
【知识点】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酸雨、温室效应、臭氧空洞)
【解析】【分析】人生活需要氧气,若是空气中含有大量污染气体,吸入人体对人的身体有较大的害处,故应保护环境,净化空气,创造人类适宜的生活环境。
【解答】汽车排气形成的烟雾中含有一氧化碳、一氧化氮等有害气体,石油工厂排出的废气中含有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等,空气污染物;人体呼出的CO2和植物光合作用放出的气体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煤燃烧产生的烟尘中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空气污染物,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5.【答案】B
【知识点】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酸雨、温室效应、臭氧空洞)
【解析】【分析】空气污染:即空气中含有一种或多种污染物,其存在的量、性质及时间会伤害到人类、植物及动物的生命,损害财物、或干扰舒适的生活环境,如臭味的存在。换言之,只要是某一种物质其存在的量,性质及时间足够对人类或其他生物、财物产生影响者,我们就可以称其为空气污染物;而其存在造成之现象,就是空气污染。换言之,某些物质在空气中不正常的增量就产生空气污染的情形。
【解答】由题干可知,某市空气污染指数为56~76,根据参照表格给出的信息,查阅本指数是在51-100之间,因此空气质量级别和空气质量状况属于Ⅱ级良好,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6.【答案】B
【知识点】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酸雨、温室效应、臭氧空洞)
【解析】【分析】温室效应,是大气保温效应的俗称。大气能使太阳短波辐射到达地面,但地表受热后向外放出的大量长波热辐射线却被大气吸收,这样就使地表与低层大气温度增高,因其作用类似于栽培农作物的温室,故名温室效应。
【解答】A、温室效应的好处:有利于植物的初期生长,光合作用,A不符合题意;
B、人类向大气中排入的二氧化碳等吸热性强的温室气体逐年增加,大气的温室效应也随之增强,B符合题意;
C、温室效应使全球气温升高,地球上的病虫害增加,海平面上升等,C不符合题意;
D、地球上的二氧化碳含量不断升高导致温室效应的加剧,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7.【答案】C
【知识点】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酸雨、温室效应、臭氧空洞)
【解析】【分析】从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切入解题。
【解答】温室效应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另外还有甲烷、臭氧、氟利昂等,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8.【答案】D
【知识点】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酸雨、温室效应、臭氧空洞)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森林的作用,解答时可以从森林的防风固沙、净化空气方面来切入。
【解答】森林的过度砍伐,导致土地出现沙漠化,沙尘暴中含有大量的可吸入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在环境空气中持续的时间很长,对人体健康和大气能见度的影响都很大,可吸入颗粒物被人吸入后,会积累在呼吸系统中,引发许多疾病,对人类危害大,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9.【答案】A
【知识点】空气污染与保护
【解析】【分析】空气污染物是指以气态形式进入近地面或低层大气环境的外来物质。如氮氧化物、硫氧化物和碳氧化物以及飘尘、悬浮颗粒等,有时还包括甲醛、氡以及各种有机溶剂,其对人体或生态系统具有不良效应。
【解答】在空气质量评价中,被计入主要污染物的物质是二氧化氮、而氧气、二氧化碳和稀有气体都是空气的组成成分,故A符合题意,而B、C、D不合题意。
故选A。
10.【答案】D
【知识点】空气污染与保护
【解析】【分析】室外大气污染物主要包括:粉尘/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一氧化碳等,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和PM2.5都属于大气污染物,只有二氧化碳属于空气的组成部分,不属于大气污染物,故D符合题意,而A、B、C不合题意。
故选D。
11.【答案】C
【知识点】空气污染与保护
【解析】【分析】将空气污染指数与表格中的污染指数范围进行比较,分析它在哪个范围内,它的质量级别就确定了。
【解答】因为宁波市的空气质量污染指数67在51~100之间,所以当天的空气质量级别是II级,空气质量状况为良好,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12.【答案】D
【知识点】空气污染与保护
【解析】【分析】 当污染物进入空气中,超过了空气的自净能力,危害人体舒适和健康或危害环境时,就构成了空气污染。 造成空气污染的有自然因素(如森林火灾、火山爆发等)和人为因素(如工业废气、生活燃煤、汽车尾气等)两种。一般以后者为主。目前 , 被人们注意到的空气污染物有 100多种 ,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及可吸入颗粒物等是常见的空气污染物。【解答】“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实际上就是指要做好防治空气污染。
A、 积极推广使用新能源公交车能够减少汽油、柴油的使用,有利于防治空气污染,不符合题意。
B、 火力发电厂进行脱硫、控尘处理能够较少煤中二氧化硫、烟尘的排放,不符合题意。
C、 限制、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也能够减少硫的氧化物、烟尘的排放,不符合题意。
D、 禁止化石燃料的使用虽然可以大大减少空气污染物的排放,但在现在的科技条件下还不可能做到, 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3.【答案】B
【知识点】空气污染与保护
【解析】【分析】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和自然有关的现象,是由于温室效应不断积累,导致地气系统吸收与发射的能量不平衡,能量不断在地气系统累积,从而导致温度上升,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即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透过性,而对地球发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吸收性,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导致地球温度上升,即温室效应。
【解答】植物光合作用能消耗二氧化碳,而人和动植物的呼吸能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会引起温室效应,所以应大量植树造林,或者是开发利用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但是不能禁止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4.【答案】B
【知识点】空气污染与保护
【解析】【分析】空气污染主要有两方面:有害气体和粉尘。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等;粉尘主要是指一些固体小颗粒。
【解答】A.二氧化氮会造成酸雨,属于空气污染物,A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是空气的组成部分,占空气体积的0.03%,不属于空气污染物,B符合题意。
C.PM2.5属于固体小颗粒,是空气污染物,C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硫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属于空气污染物,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5.【答案】D
【知识点】空气污染与保护
【解析】【分析】烟花燃放时,会产生SO
2、粉尘等,同时爆炸产生噪音,在爆炸时产生火花,也会引起火灾,并对人身产生危害.
【解答】烟花燃放时,产生有毒气体;产生噪音;产生粉尘;易发生火灾;易发生人身伤害。
故选D
16.【答案】B
【知识点】空气污染与保护
【解析】【分析】而臭氧层则能阻挡和削弱过强的紫外线,对生物起到保护的作用。
【解答】距地面 10 ~ 50千米处的大气平流层里,集中了地球上大约 90% 的臭氧,其中离地面 22 ~ 25千米处,臭氧浓度值达到最高,这一层大气称为“臭氧层”,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7.【答案】D
【知识点】空气污染与保护
【解析】【分析】臭氧(O )又称为超氧,是氧气(O )的同素异形体,在常温下,它是一种有特殊臭味的淡蓝色气体。臭氧主要分布在10~50km高度的平流层大气中,极大值在20~30km高度之间。在常温常压下,稳定性较差,可自行分解为氧气。臭氧具有青草的味道,吸入少量对人体有益,吸入过量对人体健康有一定危害。不可燃,纯净物。氧气通过电击可变为臭氧。
【解答】A、氧气的分子是:O2,臭氧的分子是:O3,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分子式不同,则其化学性质不同;故A不符合题意;
B、 空气质量指数的污染物 包含可吸入颗粒、氮氧化合物、二氧化硫、臭氧等;故B不符合题意;
C、汽车排放的氮氧化物,在阳光辐射下就会生成臭氧;故C不符合题意;
D、口罩的孔洞直径远大于臭氧分子的大小,所以口罩无法阻挡臭氧的吸入;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8.【答案】D
【知识点】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酸雨、温室效应、臭氧空洞)
【解析】【分析】根据含碳燃料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而氢气燃烧产物为水,不会产生二氧化碳分析。
【解答】A、 用柴油作燃料会产生二氧化碳的排放,不符合题意;
B、 用煤炭作燃料会产生二氧化碳的排放,不符合题意;
C、 用汽油作燃料会产生二氧化碳的排放,不符合题意;
D、 用氢气作燃料生成物为水,不会产生二氧化碳的排放,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9.【答案】水蒸气;二氧化碳;地表热量;温室效应
【知识点】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酸雨、温室效应、臭氧空洞)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温室效应的现象。
【解答】地球是一个大温室,对流层中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允许太阳的热辐射透过,但却阻止地表热量的散发,这种现象被称为温室效应。
故答案为:水蒸气;二氧化碳;地表热量;温室效应
20.【答案】(1)0~500;严重污染
(2)良
(3)城市道路定时洒水、加强建筑工地扬尘控制
【知识点】空气污染与保护
【解析】【分析】该题主要考查的生活中环境问题;
【解答】该题主要是从甲乙两个图形角度出发,根据图形内容来回答问题即可;
故答案为:(1)0~500;严重污染;(2)良;(3)城市道路定时洒水、加强建筑工地扬尘控制(合理即可)。
21.【答案】小于;C;吸附性;NO2 SO2;B
【知识点】空气污染与保护
【解析】【解答】(1)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故填:小于;
A、在露天焚烧秸秆可以产生烟尘,直接进入大气,会增加空气中PM2.5,故A不符合题意;
B、汽车排放尾气中含有一些烟尘,进入大气,会增加空气中PM2.5,故B不符合题意;
C、利用太阳能发电不会污染环境,它是最清洁的能源之一,具有无污染性,不会增加空气中PM2.5,故C符合题意;
故填:C.
活性炭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具有吸附作用,故佩戴防PM2.5专用口罩使用了活性炭,是利用了其具有吸附作用,故填:吸附.
(2)煤燃烧时能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物质.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水,会形成酸雨,故填:SO2;NO2;
(3)A、少用一次性用品:纸杯、筷子、塑料袋等,能减少消耗的能量、二氧化碳的排放,故选项符合“低碳”理念;
B、多挖煤、多发电、加快经济发展,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增加了二氧化碳、空气污染物的排放,故选项不符合“低碳”理念;
C、尽量乘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出行,能减少交通工具的使用,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选项符合“低碳”理念;
故填:B.
【分析】(1)PM2.5指细颗粒物.细颗粒物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 2.5 微米的颗粒物.它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其在空气中含量浓度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严重;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进行分析解答;
(2)煤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酸性氧化物,这些物质溶于水后生成显酸性的物质,当雨水的pH<5.6时,形成酸雨;
(3)根据低碳的理念进行分析,低碳就是减少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可以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和增加二氧化碳的吸收进行.
22.【答案】少用或不用一次性餐具;节省使用物品,废品回收利用
【知识点】空气污染与保护
【解析】【解答】低碳,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符合低碳生活观念的,如:使用双面纸张;用太阳能热水器代替煤炉烧水;少用或不用一次性餐具;节省使用物品,废品回收利用;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等出行方式等.
故答案为:少用或不用一次性餐具;节省使用物品,废品回收利用.
【分析】根据“低碳生活”的措施进行解答.
23.【答案】微米
【知识点】空气污染与保护
【解析】【分析】PM2.5固体颗粒物的直径大约是分子直径的20000倍,根据对分子直径的了解,确定符合实际的单位。
【解答】一般分子的直径在10-10m左右,PM2.5固体颗粒物的直径大约是分子直径的20000倍,在2×10-6m=2μm左右,所以PM2.5是指直径数值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悬浮颗粒物。
故答案为:微米
24.【答案】二氧化硫;二氧化氮;颗粒物;臭氧;一氧化碳;6;越大
【知识点】空气污染与保护
【解析】【分析】空气质量报告中共涉及四项内容,它们分别是:空气污染指数、首要污染物、空气质量级别、空气质量状况;空气污染物有: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可吸入颗粒。空气质量日报中污染指数数值越大,污染越严重,空气质量状况越差。
【解答】污染指数数值越大,污染越严重,空气质量状况数值越大污染越严重。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
故答案为:二氧化硫 二氧化氮 颗粒物 臭氧 一氧化碳 6 越大
25.【答案】自然;人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可吸入颗粒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碳烟;10微米;首要
【知识点】空气污染与保护
【解析】【分析】结合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分析回答。
【解答】造成空气污染的有自然因素(如森林火灾、火山爆发等)和人为因素(如工业废气、生活燃煤、汽车尾气等)两种。一般以后者为主。目前,被人们注意到的空气污染物有100多种,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及可吸入颗粒物等是常见的空气污染物。汽车尾气中主要有害成分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碳烟等等。通常把粒径在10微米以下的颗粒物称为可吸入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已经成为各大城市的首要污染物。颗粒物的直径越小,进人呼吸道的部位越深。当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过多时,就会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与生产,如引起慢性气管炎、尘肺、矽肺、肺癌等疾病,影响药品或电子产品的质量等。
故答案为:自然;人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可吸入颗粒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碳烟;10微米;首要
26.【答案】首要污染物;有害气体;烟尘;种类;数量
【知识点】空气污染与保护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空气污染及其危害的知识,要求学生了解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是近代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迅猛发展,对空气污染重、影响广的物质叫主要污染物,空气的主要污染物有颗粒物质、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等,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有控制污染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使用清洁能源等。
【解答】能对空气造成污染的物质由一百多种,其中污染最重的首要污染物有颗粒物质、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等。颗粒物质就是固体粉尘,其它的都属于有害气体,随着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污染物的种类和数量还在不断增加,因此我们要采取措施保护空气,防止空气被进一步被污染。
故答案是:首要污染物 有害气体 烟尘 种类 数量
27.【答案】有害气体;粉尘;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
【知识点】空气污染与保护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空气污染及其防治措施,并了解污染物的类型,解题时主要靠回顾旧知识。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是近代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迅猛发展,空气的主要污染物有颗粒物质、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等,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有控制污染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使用清洁能源等。
【解答】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是近代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迅猛发展,由于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和工厂废气的任意排放,导致空气中颗粒物质、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等有害成分增多,其中颗粒物质是固体粉尘,其它的都属于有害气体。
故答案是:有害气体 粉尘 一氧化碳 二氧化氮 二氧化硫
28.【答案】化石燃料;减少;二氧化碳;变暖
【知识点】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酸雨、温室效应、臭氧空洞)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以及温室效应带来的后果。
【解答】但近百年来,人类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加上森林面积因乱砍滥伐而急剧减少等原因,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较快,致使“温室效应”加剧,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全球性气候变暖,并引起一系列恶果。
29.【答案】(1)酸雨;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
(2)②④⑤
(3)A;B;D
【知识点】空气污染与保护
【解析】【分析】(1)酸雨是由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溶于水形成的;电动机的工作原理: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运动;
(2)影响空气质量指数的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固态颗粒物、臭氧和一氧化碳等;
(3)为了防止空气污染,保护美丽的天空,必须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减少废气的排放,并通过植树造林防治污染。
【解答】(1)汽车尾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物质,在降水过程中容易形成酸雨,腐蚀建筑、损害林木。目前,杭州己开辟“零排放、零污染”的纯电动公交线路超过100条,纯电动汽车是由电动机驱动的汽车,其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通电线圈爱磁场中受力转动 。
(2)计入空气质量指数的污染物,除了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还有颗粒物、臭氧和一氧化碳,故选②④⑤;
(3)A.使用清洁能源代替煤和石油,可以减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排放,故A正确;
B.积极植树造林,防治扬尘污染,可以减小固体颗粒,故B正确;
C.焚烧落叶和垃圾,会增加固体颗粒物的排放,故C错误;
D.工业废气处理后再排放,降低生成酸雨的可能性,故D正确。
故选ABD。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