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22-2023学年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空气》 综合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22-2023学年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空气》 综合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25.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7-28 20:30: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单元《空气》
一、选择题
1.星期天,楠楠一家准备出去游玩。早上,妈妈用燃气灶做好了早餐,这需要( )。
A.压缩空气产生的弹力 B.空气助燃 C.空气流动
2.小明做社区服务志愿者时发现,盖好瓶盖的空塑料瓶无法被完全踩扁,这是因为( )。
A.空气能被压缩 B.空气有质量 C.空气能占据空间
3.将一定体积的空气压缩后,里面的空气的微粒数( )。
A.变少了 B.增加了 C.不变
4.下列物质中,不具备“没有固定形状,会流动”的物质是( )。
A.液体 B.固体 C.气体
5.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是可以改变的,因为( )。
A.空气会流动 B.空气有质量 C.空气容易被压缩
6.固体、液体、气体的共同特点是( )。
A.有固定的形状 B.会流动 C.有质量
7.新冠病毒可以通过空气快速地传播,主要是因为空气( )。
A.可以流动 B.可以占据空间
8.我们在做“传递水、石块、空气”游戏时,可以用来装空气的是( )。
A.杯子 B.布袋 C.密封袋
9.下列物质中,热胀冷缩现象最明显的是( )。
A.水 B.铁块 C.空气
10.我们跑步时,会感觉空气吹在脸上,形成气流,这说明( )。
A.空气有质量 B.空气能流动 C.空气无色无味
11.下列现象中不是由风造成的是( )。
A.
B.
C.
12.新冠肺炎的主要传播途径之一是飞沫传播,主要原因是( )。
A.空气是无色的 B.空气会流动 C.空气很轻
1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A.空气有质量 B.空气就是氧气 C.空气是无色透明的
14.用打气简给自行车轮胎充气,主要是应用了空气( )的特性。
A.等体积的热空气比冷空气轻
B.能被压缩,压缩的空气有弹性
C.无色、无味、透明
15.以下几种风,( )是由于空气冷热不均造成的。
A.扇子扇风 B.自然风 C.嘴巴吹出的风
二、填空题
16.风向是风( )的方向,风旗可以测( )。
17.空气的冷热变化导致空气流动,空气流动形成( )。
18.在自制的天平上,右侧拴一个木片,左侧拴一个没充气的气球,此时天平平衡,然后把气球吹胀再系上,我们发现此时的天平会向( )的一侧倾斜,这说明空气( )。
19.常见的水的形态是液体,有一定的________,没有固定的形状。
20.我们发现空气是_______被压缩的,水是_______被压缩的。(选填“容易”“不易”)
21.压缩空气有( )性。
三、判断题
22.我们看不见空气,说明空气不存在。( )
23.孔明灯下方的火焰主要是为了照明。( )
24.空气是气体,属于多种气体的混合气体。( )
25.空气被压缩得越厉害,产生的弹力越大,所以给自行车打气时要尽量多打气。( )
26.空气很轻,所以空气不容易泄漏。( )
四、连线题
27.请你在下列描述中,把水和空气共同的特征选择出来,用线连接。
没有颜色
能被压缩
没有固定形状
会流动 水和空气的共同特征
看不见
能占据空间
摸不着
有质量
五、排序题
28.以下是做“热气球”的实验步骤,请你把正确的步骤按顺序填在下面横线上。
(1)将蜡烛点燃,然后将纸筒罩住蜡烛,再将塑料袋子罩住纸筒,加热袋中的空气。
(2)重复几次实验,同时画下你观察到的现象。
(3)用手贴住袋子的外壁,当感到袋子变热了,松开双手,观察接下来发生的现象。
(4)准备一个较大的塑料袋、一个纸筒和一支蜡烛。
正确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简答题
29.你认为大自然的风是如何形成的?
30.请你说说孔明灯为什么能飞上高空?
31.为什么充满气的篮球,用手一拍就会跳起来?
七、实验题
乐乐为了研究“空气能不能像石头、水那样占据空间”做了以下实验操作:在塑料杯底粘上一个纸团,在水槽上面撒一些漂浮物,观察水位变化。
32.把杯子压入水里,正确的做法是( )。
A.倾斜放入水中 B.竖直倒扣入水中 C.随便怎么放都可以
33.慢慢提起杯子,观察到杯内纸团( )
A.湿了 B.没有湿
34.在杯底扎一个小孔,用手指按压住小孔,把粘有纸团的杯子压入水中,再放开压住小孔的手指,观察到( )。
①杯内漂浮物向上移动 ②有气泡冒出。 ③杯内水位上升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35.取出杯内纸团,发现纸团( )。
A.湿了 B.没有湿
36.往杯子里打气,随着气体一点点加入,杯内水位明显下降,说明空气( )。
A.能占据空间 B.不能占据空间
37.风是大自然中常见的一种天气现象,在大自然中,风是怎样形成的?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实验来探究风形成的秘密。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点燃蜡烛前,在无风状态下,蚊香烟雾往____________飘。
(2)点燃蜡烛后,我们观察到烟雾从进风口往盒内飘,从__________(填“A”或“B”)流出,出风口处的纸条________,外界空气就会从_________(填“A”或“B”)流入,形成了风。
(3)大自然中,________提供热量引起冷热不同的空气流动形成风。
八、综合题
中国古代著名的“孔明灯”就是热气球的最早雏形。孔明灯起源于三国时代,由诸葛亮(孔明)首创。当时为了在城内传递军情,利用热气球原理制成孔明灯,用于联络。这是现今世界上热气球的先躯,也足见中国古人高超的智慧。
38.世界上最早的热气球维形的发明者是( )。
A.孟格菲兄弟 B.诸葛亮 C.莱特兄弟
39.最初,“孔明灯”的作用是( )。
A.照明 B.祈福 C.传递军事信号
40.以下是做“热气球”的实验步骤,请你把正确的步骤按顺序填在下面横线上。
(1)准备一个较大的塑料袋、一个纸简和一支蜡烛。
(2)重复几次实验,同时画下你观察到的现象。
(3)用手贴住袋子的外壁, 当感到袋子变热了,松开双手,观察接下来发生的现象。
(4)将蜡烛点燃,然后将纸筒罩住蜡烛,再将塑料袋子罩住纸筒,加热袋中的空气。
正确顺序为:( )。
关于空气的研究
41.小虞同学在做“空气能占据空间吗”实验时,把水杯压入水中后,会发现杯底的纸团__________。(选填“湿了”或“没有湿”)
42.他又在杯底扎一个小孔,先用手指按住小孔,把杯子按入水中后,再松开手指,杯子中的水面会__________。(选填“上升”或“下降”)
43.这个实验说明空气占据空间。( )
44.我们做的“热气球”会上升,是因为( )。
A.空气很轻 B.空气被加热 C.空气会流动
45.小虞同学用气筒给篮球打气,打了很多下篮球才鼓鼓的,说明空气是可以被__________,这是因为空气中的微粒间隔__________了。(选填“变大”或“变小”)注射器里密封了一段空气,用力抽拉密注射器的活塞,这段空气中的微粒间隔__________了。(选填“变大”或“变小”)
参考答案:
1.B
【解析】
【详解】
空气是我们每天都呼吸着的“生命气体”,它分层覆盖在地球表面,透明且无色无味,它主要由氮气和氧气组成,对人类的生存和生产有重要影响。用燃气灶做饭利用了空气帮助燃烧。
2.C
【解析】
【详解】
空气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能流动、具有质量并占据一定的空间、没有固定的体积,空气的体积可以被压缩,也可以恢复,压缩的空气具有弹性。由于空气能占据空间,所以盖好瓶盖的空塑料瓶无法被完全踩扁。
3.C
【解析】
【详解】
空气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能流动、具有质量并占有一定的空间、没有固定的体积,空气的体积可以被压缩,也可以恢复,压缩的空气具有弹性。由于空气可以被压缩,所以将一定体积的空气压缩后,里面的空气的微粒数不变。
4.B
【解析】
【详解】
物体可以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类,固体:有一定体积和一定形状,质地比较坚硬的物体;气体:没有一定形状,没有一定体积,可以流动的物体;液体:有一定的体积、没有一定的形状、可以流动的物质。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固体有固定的形状,液体和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
5.C
【解析】
【详解】
空气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是可以变化的。空气可以被压缩,但不能压缩到0,被压缩的空气有弹性。
6.C
【解析】
【详解】
物体可以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类。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确定的体积和质量。固体都有确定的形状、体积和质量。气体是没有固定的形状、有一定的重量、会流动、占据空间、容易被压缩等。固体、液体、气体的共同特点是有质量,所以C符合题意。
7.A
【解析】
【详解】
空气的特点是:能占据空间,能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易压缩,重量很轻。新冠病毒散发到空气中,由于空气能流动,病毒可以通过空气快速传播。
8.C
【解析】
【详解】
做传递游戏把一定量的石块、水和空气分别装入合适的容器里,依次传递给小组的每个同学,可以选择气球、密封的塑料袋,不容易泄漏,而且方便。
9.C
【解析】
【详解】
热胀冷缩是物体的一种基本性质,物体在一般状态下,受热以后会膨胀,在受冷的状态下会缩小,许多固体、液体和气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其中气体的热胀冷缩表现得最明显,液体次之,固体的最不明显。所以空气热胀冷缩现象最明显。
10.B
【解析】
【详解】
空气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能流动、具有质量并占据一定的空间、没有固定的体积,空气的体积可以被压缩,也可以恢复,压缩的空气具有弹性。空气具有流动性,所以我们跑步时,会感觉空气吹在脸上,形成气流。
11.A
【解析】
【详解】
自然界中风的形成与气温有关。冷地方的空气重,压力大;热地方的空气轻,压力小。压力大的空气会向压力小的空气方向流动,就形成了风。烟囱里排出的气体在飘动,吹出的泡泡在飘动都是空气的流动。塑料瓶漂浮在水面上是受到了浮力的作用。
12.B
【解析】
【详解】
新冠肺炎是一种呼吸道(病毒性)传染病,新冠肺炎能在人群中传播,它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主要利用了空气的流动性。
13.B
【解析】
【详解】
空气的特征:没有颜色、没有味道、没有气味、没有固定的形状、有一定的重量、会流动、占据空间、容易被压缩等。空气中含有多种气体,包含氧气,所以B符合题意。
14.B
【解析】
【详解】
空气:没有颜色、没有味道、没有气味、没有固定的形状、会流动、占据空间、容易被压缩、气体等。空气占据的空间容易被压缩,也容易被扩张。被压缩的空气具有弹性,被压缩的越厉害弹性越强。用打气简给自行车轮胎充气,主要是应用了空气能被压缩,压缩的空气有弹性的特性,所以B符合题意。
15.B
【解析】
【详解】
风是由空气流动引起的一种自然现象,它是由太阳辐射热引起的。太阳光照射在地球表面上,使地表温度升高,地表的空气受热膨胀变轻而往上升。热空气上升后,低温的冷空气横向流入,上升的空气因逐渐冷却变重而降落,由于地表温度较高又会加热空气使之上升,这种空气的流动就产生了风。所以自然风是由于空气冷热不均造成的。
16. 吹来 风向
【解析】
【详解】
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用风旗观测风向时,风旗指的方向与风向相反;用风向标观测风向时,风向标指的方向与风向相同。
【点睛】
知道风旗和风向标确定风向的不同之处。
17.风
【解析】
【详解】
风是由空气流动引起的一种自然现象,它是由太阳辐射热引起的。太阳光照射在地球表面上,使地表温度升高,地表的空气受热膨胀变轻而往上升。热空气上升后,低温的冷空气横向流入,上升的空气因逐渐冷却变重而降落,由于地表温度较高又会加热空气使之上升,这种空气的流动就产生了风。
18. 气球 有质量
【解析】
【详解】
在平衡尺的一端没有充气的气球,另一端挂充气的气球,通过这样的实验可以证明空气有质量,在自制的天平上,右侧拴一个木片,左侧拴一个没充气的气球,此时天平平衡,然后把气球吹胀再系上,我们发现此时的天平会向气球的一侧倾斜,这说明空气有质量。
19.体积
【解析】
【详解】
常见的物体分为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水作为一种常见的液体,它具有液体的特性,液体有一定的体积,没有固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因此水有一定的体积,没有固定的形状。
20. 容易 不易
【解析】
【详解】
空气具有容易被压缩的性质,我们取两支相同的注射器,拉动活塞至相同位置,其中一支抽入空气,另一支抽入水,将注射器的前段用橡皮塞塞紧,然后用力向下压活塞,发现有空气的注射器活塞向下移动距离较大,而有水的注射器活塞几乎按不动,从而说明空气是容易被压缩的,而水不易被压缩。
21.弹
【解析】
【详解】
水不容易被压缩,空气很容易被压缩,且压缩的空气有弹性。
22.×
【解析】
【详解】
空气是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种物质,可以被我们感知。空气存在各种地方,水中冒泡就是空气,空气流动形成了风。空气的特点:无颜色、无气味、透明、会流动、看不见、无固定形状、很轻。空气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可以利用其他物体来感受它的存在,比如鼓起来的塑料袋,流动的风等。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23.×
【解析】
【详解】
空气受热变轻上升,孔明灯就是利用了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制作的,孔明灯下方的火焰主要是为了加热孔明灯内的空气。
24.√
【解析】
【详解】
物体可以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类,空气是气体,而且是一种混合物,属于多种气体的混合气体。它的成分是很复杂的。主要成分是氮气、氧气以及二氧化碳、水蒸气,其中支持燃烧的是氧气。
25.×
【解析】
【详解】
水不容易被压缩,空气很容易被压缩,且压缩的空气有弹性。空气被压缩得越厉害,产生的弹力越大,给自行车打气利用了压缩空气的原理,但打气不宜过多,否则容易爆胎。
26.×
【解析】
【详解】
我们感受的空气的特征是:容易泄漏,很轻,可使袋子鼓起来,但摸起来很软。
27.
【解析】
【详解】
空气和水的不同点:水看得见。空气直接看不见。水比较重。空气比较轻。水能摸到。空气摸不到。水不能被压缩,有固定的体积。空气可以被压缩,没有固定的体积,空气是气体,水是液体。水和空气的相同点:无色无味、透明、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都是占据空间的,都有一定的重量。
28.4 1 3 2
【解析】

29.太阳光照在地球表面上,使地表温度升高,地表的空气受热膨胀变轻而往上升;热空气上升后,冷空气横向流入,上升的空气逐渐冷却变重而降落;冷热空气的流动就形成了风。
【解析】
【详解】
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空气的流动就形成了风。风是由于两地的冷热温度不同,从而使两地的空气压力产生了差异,导致空气产生流动,从而形成风。
30.因为空气受热后会上升,所以孔明灯能升上高空。
【解析】
【详解】
孔明灯会飞起来是因为根据热气球原理,空气受热膨胀产生的热力升空。只要孔明灯所受重力足够小(即孔明灯所包含物质足够少),在点燃孔明灯的燃料后,孔明灯可以利用浮力与重力的差升空。
31.压缩空气有弹性。所以会跳起来。
【解析】
【详解】
空气的特点是:能占据空间,能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重量很轻,空气易被压缩,被压缩的空气有弹性。充满气的皮球一拍就能跳起来,说明压缩的空气有弹性。
32.B
33.B
34.C
35.A
36.A
【解析】
【分析】
空气占据空间。把敞口的瓶子倒过来浸到水里,然后慢慢倾斜,瓶子里的空气会跑出来,水进入到瓶子里。说明瓶子里的空间开始是被空气占据的;向气球内吹气,气球鼓起来了;杯子里的纸竖直扣入水中纸不湿,都说明空气占有空间。
32.
把杯子压入水里,竖直倒扣入水中,故选项B正确,符合题意。
33.
慢慢提起杯子,观察到杯内纸团没有湿,故选项B正确,符合题意。
34.
在杯底扎一个小孔,手指按压住小孔,把粘有纸团的杯子压入水中,再放开压住小孔的手指,观察到杯内漂浮物向上移动,能看出杯底有气泡冒出,看见杯内水位上升,故选项C正确,符合题意。
35.
取出杯内纸团,发现纸团湿了,这是因为杯内的空气被水挤压从小孔处跑出来了,故选项A正确,符合题意。
36.
往杯子里打气,随着气体一点点加入,杯内水位明显下降,说明杯底被空气占据了空间,故选项A正确,符合题意。
37. 上 B 飘动 A 太阳
【解析】
【详解】
(1)没点燃蜡烛时,在无风条件下,看到蚊香烟向上飘。(2)点燃蜡烛后,盒内的空气膨胀上升,从出风口B流出,出风口处的纸条飘动,外界的空气从进风口流入,形成了风 (3)大自然中,太阳提供热量引起冷热不同的空气流动形成风 风是由于空气受冷或者受热而导致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产生一定的结果。空气的循环流动形成了风。
38.B
39.C
40.1432
【解析】
【分析】
冷空气下降是因为冷空气比同体积的热空气重,热空气上升是因为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
38.
根据题干可知,中国古代著名的“孔明灯”就是热气球的最早雏形。孔明灯起源于三国时代,由诸葛亮(孔明)首创。
39.
根据题干可知,当时为了在城内传递军情,利用热气球原理制成孔明灯,用于联络。
40.
孔明灯是根据热气球原理制成的,实验步骤依次是准备一个较大的塑料袋、一个纸简和一支蜡烛;将蜡烛点燃,然后将纸筒罩住蜡烛,再将塑料袋子罩住纸筒,加热袋中的空气;用手贴住袋子的外壁, 当感到袋子变热了,松开双手,观察接下来发生的现象;重复几次实验,同时画下你观察到的现象。
41.没有湿
42.上升
43.√
44.B
45. 压缩 变小 变大
【解析】
【分析】
空气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它确确实实地存在,并且空气和水、石头等物体一样,可以占据空间。
41.
小虞同学在做“空气能占据空间吗”实验时,小心把水杯压入水中后,会发现杯底的纸团没有湿。
42.
他又在杯底扎一个小孔,先用手指按住小孔,把杯子按入水中后,再松开手指,杯子中的水面会上升。
43.
这个实验说明空气需要占据空间,该说法是正确的。
44.
我们做的“热气球”会上升,主要是因为热空气会上升。空气热胀冷缩的性质比较显著,空气受热体积变大,与同体积的冷空气相比较轻,容易上升故A正确,BC选项错误。
45.
小虞同学用气筒给篮球打气,打了很多下篮球才鼓鼓的,说明空气是可以被压缩,这是因为空气中的微粒间隔变小了。注射器里密封了一段空气,用力抽拉密注射器的活塞,这段空气中的微粒间隔变大了。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5页,共5页